三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ppt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三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123~125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3、 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调查、测量等简单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本班学生去年体检表、个人身高增长情况记录表、小组内学生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单、全班学生身高增长情况记录单 学生准备:请父母帮助测量现在的身高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件:从婴儿(躺着)—幼儿(站着)—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动态成长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都是从一个婴儿开始慢慢成长起来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身高、体重当然还有智慧都在慢慢变化。

师:仔细观察,从新生儿到1岁幼儿,身高是怎么变化的?你是怎么计算的?生:身高增长了26厘米。

师:想一想怎么计算一个人一年长了多高呢?生:现在的身高减去去年的身高。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班同学身高增长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经历统计过程1.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师:要想了解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板书:收集)生:现在的身高、去年的身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现在的身高去年的身高师:现在的身高你们知道吗?怎么知道的?生:测量师小结:测量是我们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板书:测量)问:去年的身高呢?你们还能测量吗?有什么方法知道呢?预设生回答:调查体检表师小结:调查也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

(板书:调查)师:课前,老师已经把去年的体检表发到你们手里,现在你能计算出自己身高增长情况吗?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每个同学身高增长情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测量统计活动|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测量统计活动|冀教版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测量统计活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在二年级学生经历过“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并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单元第一课时中结合实际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本节课教材以全班同学为素材,安排了两个通过“测量”收集数据的统计活动。

1、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

(2)把全班同学身高的测量结果按5厘米一段整理并填在统计表中。

(3)把分段统计的结果,再分性别(男生、女生)整理到复式统计表中。

2、调查全班学生的体重。

教材提出调查活动的要求后,直接给出按男生、女生体重分段统计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全班同学体重分段统计的单式统计表。

同时,教材结合两个统计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分析从两个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2、了解可以用“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能分段整理数据,并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3、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特征的活动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用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段整理的过程,并分析数据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形成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

四、教学准备:测量身高的器材、多媒体课件、表格。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调查并统计了同学们最爱吃的水果和蔬菜,你们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的吗?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整理咱们班同学们的身高,看看能有什么发现?要想知道身高,我们就要进行测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统计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活动探究活动1:测量身高统计活动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1)课前学生分小组,有秩序的测量每位同学的身高,并做好记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含答案)
【解析】【解答】135-145包含135-140和140-145,共有人数10+5=15人
【分析】本题中要明确是身高在135-145之间的人数,要把135-140和140-145之间的人数加起来
三、填空题
7.【答案】篮球;书法;12;20
【解析】【解答】从表格中可以读出篮球组人数最多为20人,围棋组最少为7人,羽毛球组和篮球组分别为12人和20人
(2)用计算器计算:
平均每天售出《数学小博士》________本,
平均每天售出《趣味数学》________本,
平均每天售出《数学练习》________本,
(3)按这样计算,3月份可能售出:
《数学小博士》________本,
《趣味数学》________本,
《数学练习》________本,
(4)用计算器算一算:
【解析】【分析】五个数加起来的和是1000,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三位数,即888,再选一个两位数,即88,1000-88-88=24,24刚好是三个8相加的和,那么剩下的三个方框里都填一个数字8即可。
5.
【答案】解:5
【解析】【解答】2+3=5(个);

【分析】观察图1可知,2个△的质量=4个□的质量,因此1个△的质量=2个□的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4班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比3班多8人。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照样子排下去,第100个是什么呢?
【答案】解:100÷7=14……2
答:第100个图形是 。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左起每7个图形为一组,用100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第100个图形就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
预计3月份________(填书名)的销售额最高,是________元,

(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2 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2 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课件)

小雨
小 雨 刚
投票箱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
小刚
小雨
小 雨刚
投票箱
同学们是怎 样记录的?
15张 22张
月月
同学们是怎 样记录的?
小刚 小雨
15张 22张 瑞瑞
小 雨刚 投票箱
你同更学喜们欢是谁怎的样 记录方的法??
月月
5笔
瑞瑞
小贝
小雅
根仔据细大观家察的这记些录数,据把, 统你计还结能果知填道入什下么表?。
小刚
?张
小 刚 雨
小雨
?张
投票箱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
小刚
小雨
小 雨刚
投票箱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
小刚
小雨
小 雨刚
投票箱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小刚姓源自 小刚 小雨票数 15 22

22+15=37(张) 22-15=7(张)
我知道参加投票 的一共有37人。
我知道小雨比小 刚多得7票。
乐乐
瑞瑞
仔如细果观这察两这位些同数学据也,参与 你投还票能,知结道果什可么能?会怎样?
姓名 小刚 小雨
票数 15 22

22+15=37(张) 22-15=7(张)
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课时)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
小刚
小雨
我选小雨。
乐乐
我选小刚。
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二(1)班要从小刚、小雨 两名同学中选一名参加比赛。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含答案)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A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数据的分类整理与汇总。

(1)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2)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3)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一般不同。

(4)在统计过程中,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5)根据调查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对比数据、解决问题。

2. 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时,为了更准确,可以先分小组,选出各小组之最,再进行比较,就比较准确了。

统计具有某类特征的数据时,可以先分小组,把各小组符合特征的数据统计起来,再汇总,这样既方便又准确。

3. 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时,调查的对象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0分)1.妈妈带小路去动物园玩,动物园中共有四只公狮子,有两只母狮子,八只猴子,用正字来表示,则猴子比狮子多的个数可以表示为()A.丅B.2只C.正2.下表是二(2)班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多少人?()。

A.35人B.5人C.10人3.选择: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A.6 B.5 C.44.开心想通过一个调查来了解同学们最喜欢哪种口味的蛋糕。

如果她在学校任意抽样,最好的方法是()A.从每个班中抽10个学生B.从合唱队中选一些队员C.选一些有自己喜欢口味的学生5.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A.舞蹈组B.书法组C.围棋组二、填空题(满分12分)6.手工劳动课上,同学们进行折纸鹤比赛。

老师对折的个数进行了统计,选出了优胜者。

获得优胜同学的折纸鹤成绩计表(1)优胜者中()的成绩最好。

(2)这五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7.下面是四(1)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跳绳在135个以上的等第为优秀,125~135个之间的等第为良好,56~124个之间的等第为合格,56个以下为等第不合格。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的经验。

本节课的主题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所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绘制,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 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从图表中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难点:1.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针对复杂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教材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利用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并引导学生学会从图表中分析数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绘制相应的统计图,并分析图表信息。

5.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测试卷(一)

【数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测试卷(一)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测试卷(一)姓名: 班级: 得分:1.下表是一(1)班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

(6分)节目西游记喜羊羊与灰太狼加菲猫葫芦娃蓝猫人数 6 10 3 7 9(1)在下面的格子里涂色表示看各种动画片的人数。

(2)一共调查了________人,喜欢看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__的人数最少。

(3)喜欢看《西游记》和《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一共________人。

(4)喜欢看得最多的和喜欢看的最少的相差________人。

(5)你还知道哪些信息?2.下面是晨星文具店3月份的销售情况。

(5分)品种合计数学本作文本英语本数量113本(1)卖出的英语本比作文本多84本,英语本卖出了多少本?(2)卖出的数学本是作文本的2倍,卖出了多少本数学本?(3)将上表填完整。

3.李老师调查了三年级部分同学不喜欢吃的蔬菜的情况。

(4分)(1)不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不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2)不喜欢吃洋葱的人数是不喜欢吃木耳人数的( )倍。

(3)通过表格,你有什么建议?4.学校举行2分钟跳绳比赛,比赛成绩如下:(6分)(1)2分钟跳绳比赛成绩最好的是多少个?最差的是多少个?这两个成绩相差多少个?(2)跳绳比赛成绩在145个以上(包含145个)的有多少人?成绩在145个以下的有多少人? (3)通过比赛成绩,你想说什么?5.春蕾小学同学们植树节植树的情况如下:(6分)二年级:22棵三年级:35棵四年级:66棵五年级:58棵六年级:61棵(1)将上面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2)( )年级植树的棵数最多。

( )年级植树的棵数最少。

(3)春蕾小学同学们植树节共植树多少棵?6.小明调查了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并把结果记录了下来。

(4分)(1)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的人数最多的是第( )组,最少的是第( )组。

(2)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共有多少人?(3)通过小明的调查,你发现了什么?7.某超市为了促销,将食品打包成礼品盒出售,每个礼品盒里有鸡肉400克、鲤鱼100克、带鱼200克、青菜450克、茄子200克、芹菜150克、辣椒200克、牛肉400克、羊肉300克、猪肉400克、苹果400克、香蕉300克、橙子300克、鲫鱼200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10期末复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10期末复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十 期末复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小丽和小娟跳绳比赛。小丽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跳了 10 下,小娟第二次
比第一次少跳了 25 下,要求每人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各要先算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一
156
131
287
各要先算小丽和小娟第二次跳了多少下。
二、一本名著 480 页,爸爸已经看了 8 天,每天看 40 页。还剩多少页没有 看?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92021/3/192021/3/192021/3/19
谢谢观看
420÷6= 70
219+67= 286
4-1.9= 2.1
79-19=
6 9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92021/3/19Friday, March 19,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4:19:58 PM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2021/3/192021/3/192021/3/19
• •
THE EN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92021/3/19March 19, 2021
五、拿一枚 1 元的硬币向上抛,落地后看朝上的是正面还是反面。抛 50 次,
把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一、单选题1.下表是二(2)班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从图中可知每天看电视在30分钟以下的有多少人?()时间 30分钟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A. 35人B. 5人C. 10人2.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卡通明星”情况。

喜欢孙悟空的有()人。

A. 4B. 9C. 6 D . 83.下面是三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

项目跳绳赛跑乒乓球铅球人数(人)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喜欢赛跑的有()人。

A. 10B. 3C. 15 D . 24.下面哪种动物最多()小鸟√ √ √兔子√ √ √ √ √松鼠√ √ √√ √ √√鸭子√ √ √√ √ √A. 小鸟B. 松鼠C. 鸭子二、判断题5.如图:图中共有4只小鸭子。

6.像这样用记号“x”来表示统计图中的数据,我们就叫它记号统计图7.金龙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如下图:(一个“×”表示一台电视机)星期六的销售量最多,是16台。

三、填空题8.我是小小统计员:下面是二年级课外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

参加________的人数最少。

9.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著名的中外数学家,请写出你熟悉的一位数学家的名字________,他的杰出成绩就是________。

10.为了把收集的数据整理的更有条理,一般会用到________和________.11.红红收集了自己班级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表).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序号成绩/个1 42 4 33 7 35 10 342 38 5 28 8 32 11 253 19 6 49 9 36 12 40成绩在40个或40个以上为优秀,21个以下为不合格.这个班级女生有________人的成绩达到优秀,有________人不合格,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相差________个.四、解答题12.据图填表13.四年级一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第2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但他们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数据的准确性、分类方法的选择等。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能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材料,如调查问卷、统计图表等。

2.学生准备记录数据的笔记本和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

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用图表来表示。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呢?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教学课件复习巩固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教学课件复习巩固

(2)男生的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有多少人? 男生的成绩在76~80段的人数最多,有6人。
(3)女生的成绩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有多少人?
女生的成绩在61~65段的人数最少,有1人。
返回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复式统计表
成绩(下)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61~65
3 1
66~70
3 5
71~75
5 6
76~80
2 课时流程
孙悟空的金箍棒长可一棒打死妖魔鬼怪,短可放进耳 朵,这是怎么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吧!
探究点 认识毫米及测量较薄物体的方法
测量自己的橡皮。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 或 1cm=10mm
小组合作测量。
(1)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并记录下来。 数学课本长: 26厘米 数学课本宽: 18厘米3毫米 数学课本厚: 5毫米
120及 以下
2
121~12 126~13 131~13 136~14
5
0
5
0
2
9
9
3
141及 以上
5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返回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复式统计表
(3)把全班同学的身高分男生、女生整理在下表中。
身高(cm) 120及以 121~

125
126~ 130
131~ 135
136~ 141及以
返回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复式统计表
课堂练习
1.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了一分钟跳绳比赛,成绩 如下。(单位:下)
男生:72 80 76 62 70 72 66 82 74 65 67 75 79 81 72 64 80 78 7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青岛版(五四学制)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方法。

2. 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整理和描述?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析。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家长协助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教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并能够运用复式统计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学习内容,他们渴望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如何将复杂的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并运用统计表来解决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些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编制复式统计表,并能通过复式统计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学会用数据说话,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独立编制复式统计表,并理解其含义。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复式统计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复式统计表的样表,练习题。

2.学生准备:前置学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比例,我们应该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复杂的数据集合,例如一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身高、体重等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统计表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编制复式统计表。

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指导,例如如何将数据分成几个类别,如何表示每个类别的数据等。

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单元检测(含答案)一、填空。

(30分)1、某小学三(1)班各小组成员出生月份统计如下:(1题8分,2题6分,共14分)(1)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填入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人数(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四(1)班一共有学生( )人。

②第( )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少,第( )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

2、文具店卖出一种书包的数量和收入的钱数如下表:(4分)卖出的数量(个)3 5 7 9 11收入的钱数(元)78 130 182 234 286 昨天卖出6个书包,一共收入( )元,今天卖书包的收入是312元,今天卖出书包( )个。

3、小明调查了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并把结果记录了下来。

(12分)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人数8 7 9 5 6 5 4 10(1)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同学的人数最多的是第( )组,最少的是第( )组。

(6分)(2)全年级每天晚上学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共有()人。

(6分) 二、选择。

(10分)三年级学生喜欢的水果人数调查表。

种类苹果西瓜香蕉菠萝人数18 12 8 41.喜欢( )的水果的人数最多。

A.苹果B.西瓜C.香蕉D.菠萝2.喜欢( )的水果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漫画书3.喜欢西瓜的人数比喜欢苹果的人数少( )人。

A.10B.6C.4D.84.喜欢苹果和喜欢香蕉的一共有( )人。

A.30B.20C.26D.125、三年级一共有()人、A.38B.42C.24D.43三、解决问题。

(44分)1、李明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8分)根据上图填表整理。

水果葡萄桃子香蕉苹果人数()人()人()人()人2、下面是某地6月的天气情况。

(12分)(1)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此地6 月(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快乐成长》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快乐成长》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1~3 题。
要对这些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先画数线图,然后再分析 数据。
课堂作业 根据调查表完成下图。
× ××× ×
×× ×× ××× × × ×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 × ××
150 160
× × ××××
170 180 190
课堂作业
× ××× ×
×× ×× ××× × × ×
× × ××
12×4= 48 12个40,是480。 12×40=480
120×40=4800
20个30,是600。
40个120,是4800。
新知讲解
5×1= 5 5×10=50 50×10= 500
3×2= 6 3×20=60 30×20= 600
12×4= 48 12×40= 480 120×40=4800
视力达标的有8人,不达标的10人。视力0.6 的同学近视情况很严重,一共有4名同学。
巩固练习
(3)如果视力1.2为达标,你能根据统计图进行数
据分析吗?能对新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吗?
××××
××××
××
××××××
××
0.5 0.6
0.8 1.0
1.2 1.5
2.0
同学们的视力受损情况很严重,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 不注意用眼健康都会损伤视力。近视一旦形成就无法逆 转,给生活带来不便。建议同学们要保护视力。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3)学校规定1分跳绳达标成绩是110个,男生达标人数是(18)
人,占男生总数的 (18) 。 (25)

专题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专项培优(苏教版)

专题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专项培优(苏教版)

专题9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专项培优(思维导图+旧知温习+易错警示+高效培优+真题演练)1、数据的分类整理与汇总。

(1)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2)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3)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一般不同。

(4)在统计过程中,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5)根据调查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对比数据、解决问题。

2、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时,为了更准确,可以先分小组,选出各小组之最,再进行比较,就比较准确了。

统计具有某类特征的数据时,可以先分小组,把各小组符合特征的数据统计起来,再汇总,这样既方便又准确。

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时,调查的对象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一、选择题1.一位篮球运动员某个赛季各场次得分情况如下面(单位:分),得分在20分以上(含A.5月4日是什么节日B.某班谁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第一C.某班学生的身高D.谁最适合当班长研究表明,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上述四种食物中,最符合这个条件的是()。

A.豆腐B.猪肉C.鸡蛋D.鲤鱼5.()月收入支出相差最少。

A.1月B.3月C.4月D.5月6.如果想知道你们班女同学最喜欢看的动画片,选择下面()方法收集数据更合理。

A.查找其它学校曾经调查的结果B.上网查看哪部动画片最受欢迎C.询问班里的每位女同学D.请全校同学写下自己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二、填空题(1)第一组1分钟口算正确最多是( )题,最少是( )题,最多和最少相差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在这个班的女同学中,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是( )次,最少是( )次,次数最多的比最少的多( )次。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女生1分钟跳绳125次或125次以上成绩为优秀,这个班有( )名女生成绩优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及6 以下
7
8
9
10及10 以上
你有什么发现?
大部分同学身高增长(
)厘米。
身高增长(
)厘米的人数最少。
三、自主练习
1. 将全班同学分成3组,测量本组同学的头围,然后回答 问题。
(1)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记录测量结果? 首先分组测量,由组长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全班交流、汇总。
三、自主练习
(2)涂一涂,填一填。
梦想职业
人数
科学家
15
军人
12
医生
6
教师
8
其他
3
科学家
军人
医生
教师
其他
喜欢哪种职业的人数最多?谈谈你的想法。
3.算出每个同学身高增长的厘米数。
二、合作探索
各小组收集数据情况记录。
第 1
姓名
小组身高增长情况
身高增长数(厘米)
二、合作探索
小组长汇报小组内的统计结果,我们一起把全班同学身
高增长情况记录下来。
增长高度 (厘米)
人数 (人) 增长高度 (厘米) 人数 (人)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49厘米 以下 头围
49厘米
50厘米
51厘米
51厘米 以上 51厘米 51厘米 以上
49厘米 以下
49厘米
50厘米
人数
三、自主练习
2.王阿姨的冷饮店8月份第二个星期卖出冷饮情况记录如下。
项目 数量 (1)涂一涂。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样呢?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样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统计。 讨论:统计活动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样才能获得 这些数据? 小组统计活动要求 1.测量出每个同学现在的身高。 2.调查每个同学去年的身高。1来自234
5
6
7
8
9
10
二、合作探索
我们一起把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整理一下。
三年级 增长高度 (cm) 人数 6及6以 下
班学生增长身高情况统计表 7 8 9 10及10 以上
二、合作探索
还可以这样整理。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种类 人数
你发现了什么?
三、自主练习
4.(1)准备一张长24厘米、宽10厘米的纸和一些硬币, 与小组同学一起做搭拱形纸桥的实验。
三、自主练习
(2)变化“桥墩”的距离,记录纸桥最多能放硬币的个数。
“桥墩”距离(厘米) 硬币个数 6 8 10 12 14 16
(3)涂一涂。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矿泉水 10箱
雪糕 8箱
果汁 4箱
酸奶 5箱
(2)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 些信息? 卖出去的矿泉水和雪糕比较多, 果汁和酸奶比较少。 (3)假如你是王阿姨,打算 怎样进货?说说你的理由。 多进一些矿泉水和雪糕。因为8 月份天气比较热,顾客对这两种 冷饮的需求量比较大。
矿泉水
雪糕
果汁
酸奶
三、自主练习
3.在全班进行一次“妈妈的属相”小调查。
(4)观察统计图,你 发现了什么?与同学 交流一下。
6cm
8cm
10cm 12cm 14cm 16cm
三、自主练习
5.三(1)班进行“我的梦想”调查,调查情况记录如下。
科学家








(1)将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梦想职业 人数 科学家 军人 医生 教师 其他
三、自主练习
(2)涂一涂。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