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黄芪临床应用
黄芪的临床应用您目前的地点:首页>知识>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内容导读:用于气虚者,症见体虚乏力、呼吸短促、脸色无华,以及常常感冒且不易痊愈。
【临床应用】1.用于气虚者,症见体虚乏力、呼吸短促、神色无华,以及常常感冒且不易痊愈。
2.治疗因为病人特别虚弱,又患自己免疫病或恶性肿瘤而惹起的长久发热不退,皮下组织感染溃破后之疮口及癌症手术后、化疗后之缝合口等长久不可以愈合。
3.治疗慢性肾病,泡沫尿、蛋白尿,浮肿、腹水,低蛋白血症;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感染获得控制后,出现的腰酸、尿频等尿路综合征。
4.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症见腹痛、便溏。
5.治疗因为化学品、药物、射线等要素惹起的骨髓克制,因为出血、营养等要素惹起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少,以及增生不良性或重生不良性贫血。
6.治疗冠芥蒂、心肌炎后心脏虚弱、心肌缺血缺氧、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态等,以及脑血管不测恢复期。
7.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程已长,肿痛已不显然,肌肉有轻度萎缩者。
8.治疗慢性肝病患者消瘦乏力,血清白蛋白偏低。
【剂量与用法】药典剂量:9~30g。
临床常用剂量:9~3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
【临床领会】对于补气黄芪对辨证为气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和阳气虚弱者及大部分疾病,都能使用。
气阴两虚者宜与养阴药同用。
对重病后、手术后、大出血后身体虚弱,有很多不舒畅的病症,需要调治的人,一般都能够使用黄芪。
对那些免疫功能低下和内脏功能减退的病人,症见乏力、贫血、畏冷、大便溏薄、浮肿、蛋白尿、简单感冒、频频感染,使用免疫克制剂冲击治疗,特别是免疫缺点病、肿瘤病及其手术后,使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灵芝等是最常用的补气药,并以参、芪作用最正确。
常常服用黄芪,因为提升了免疫功能,能够显然减少和减少感冒和感染的几率。
老年人气血已衰,肾阳缺少,常服黄芪或参芪同服,或与灵芝、红枣,或与首乌、枸杞子同用。
黄芪PPT课件
黄芪具有益气养血、固表止汗的 作用,可用于产后调理,促进产 妇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儿科疾病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
黄芪能够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常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厌食等症状,能够改善患儿 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够减少感 冒次数、提高患儿抵抗力。
04
黄芪的种植与采收
种植技术
01
02
03
04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 水良好的土地,并进行深耕细
作,施足基肥。
播种
春播或秋播均可,采用条播或 穴播,播种深度约2-3厘米,
播后覆土镇压。
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水 ,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 取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防治
气味鉴别
正品黄芪具有豆腥味,伪品黄芪则无豆腥味或有其他异味 。
荧光鉴别
取黄芪粉末适量,置于紫外灯下观察,正品黄芪呈现蓝色 荧光,伪品黄芪则无荧光或呈现其他颜色荧光。
伪品与混淆品鉴别
伪品鉴别
常见的黄芪伪品有野葛、刺五加等。通 过外观、气味、荧光等鉴别方法可以鉴 别出伪品。例如,野葛断面呈纤维性, 无粉性;刺五加根头部有密集的横向皮 孔,断面呈黄白色,粉性差。
02
黄芪的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
总结词
黄芪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 免疫力。
详细描述
黄芪含有多种免疫活性成分,如多糖、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等,能够促进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和 分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抑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医学黄芪的临床应用ppt培训课件
黄芪,常用中药之一,为多 年生草本,属于豆科植物,药 用部分为根部 。内蒙黄芪(绵黄芪)
;东北黄芪(膜荚黄芪),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
炙用。
鉴别黄芪
上品黄芪:第一,看颜色,颜色
是微微发黄,并且颜色均匀。第二, 看质地。好的黄芪应该是不干不湿为 好,就是抓一把用力攥紧,不会碎而 且能团在一起但是松开手之后自然松 散,那基本就是好黄芪了。第三,品 味到,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颜色有 的黄有的白,那是因为黄芪没有真正 成熟就采摘下来了,为了好卖熏制过
黄芪的禁忌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 现,中药黄芪中含有一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 毒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 凶——“淋巴细胞杀手”的有效手段。
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 转录病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 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性病 有奇效。
的。
夏季开花,结荚果
多在秋季采收,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质量较好
黄芪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 shen。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 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老人形瘦,面肌 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 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 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 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 流传。
黄芪禁忌
袁枚与黄芪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 称。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 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 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 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 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 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 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 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 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 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 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袁枚系实证,吃补药 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 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 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效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的临床应用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脱毒排脓等功效。
治疗气虚下陷,气不摄血,气虚发热、感冒、水肿等症。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下面阐述黄芪的临床应用。
1 古代临床应用1.1 小便不通绵黄芪二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小儿减半。
1.2 气虚白浊黄芪盐炒半两,茯苓一两,为末。
每服一钱,白汤下。
1.3 老人便秘用绵黄芪、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
每服三钱,用大麻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
1.4 治脱肛生黄芪四两,防风一钱,小二减半。
水煎服。
1.5 治疗瘫腿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
水煎服,小儿减半。
多用一分,服后以腿自动为准,不可再多。
1.6 治皮肤瘙痒人参一两,当归二两,荆芥三钱。
水煎服。
三剂痛痒皆止。
贫者无力买参,用黄芪二两代之。
2 现代临床应用2.1 治疗消化性溃疡黄芪200 g,白及100 g,炙甘草100 g,研极细粉末,备用。
每餐饭前服用5 g,温开水调成浆服用。
1个月1疗程。
2.2 延缓衰老将黄芪胶囊给45名健康老人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服用前及服用后测定血清HOP含量。
结果显示,服用黄芪胶囊后血清羟普氨酸含量明显升高。
使老年人的生物年龄变得年轻,可延缓衰老。
2.3 预防感冒黄芪9~30 g,水煎服,1副/d。
连续服2周。
2.4 急性肾小球肾炎北芪30 g,沸水冲泡当茶饮。
1剂/d,20 d为1个疗程。
2.5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黄芪50 g,沸水冲泡30 min当茶饮,1剂/d,30 d为1个疗程。
2.6 缺血性心脏病黄芪50 g/d,水煎分3次服。
黄芪的临床应用
黄芪的临床应用黄芪的临床应用一、概述黄芪,又称黄岗山,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
古代中医经验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黄芪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等相关内容。
二、药理作用1:增强免疫力:黄芪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
2:抗肿瘤作用:黄芪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等作用。
3:保护肝脏:黄芪对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
4:抗疲劳作用:黄芪可改善机体的抗疲劳能力,减少疲劳相关指标的积累,提高运动耐力和恢复能力。
三、适应症1:免疫功能低下:适用于虚弱型、体质差、易感冒者。
2:慢性疲劳综合征:适用于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的患者。
3:肿瘤辅助治疗:适用于肿瘤患者辅助化疗、放疗,能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
4:肝脏疾病:适用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
5:心脑血管疾病: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四、用法用量1:内服:一般每次20-30克,煎服,分2-3次服用。
2:外用:可将黄芪研成粉末,加入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2次。
3:煎剂:将黄芪切片,加入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后温服。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传统中医学,又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包括中药学、针灸学、推拿学等多个学科。
2:功效:指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作用或效果。
3:药理作用: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
4:适应症:指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的病症或疾病。
5:用法用量:指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七、全文结束标识。
黄芪的临床应用
桂枝的临床应用黄芪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其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其基本功效有补脾升阳、益肺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脾气虚证:黄芪有很好的补脾益气作用,常用于脾虚之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十全大补汤,重用黄芪补益脾气。
一般用量10~30g。
2、用于中气下陷:历代医家将黄芪作为补脾举陷之要药,尤擅长治疗中气下陷,《本草正义》说:“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
用于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常与党参、白术、升麻、柴胡、枳壳等配伍;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视物不清以及耳鸣耳聋者,常与党参、升麻、蔓荆子等同用,诚如吴仪洛认为:“十二经脉清阳之气,皆上于头面而走空窍,参芪甘温以补脾胃,中气既足,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而目明矣”。
一般用量10~30g。
3、用于固表止汗:黄芪可用于肺气虚弱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等证。
肺气虚弱,卫外功能不固,营阴不守,阴液外泄,易为风寒之邪所袭而患感冒诸证。
黄芪功能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
治表虚卫阳不固的自汗、易患感冒者,可配白术、防风同用,王晋三《古方选注》曰:“黄芪性钝,防风性利,钝者受利者之制耳,唯受其制,乃随防风周卫于身,而固护表气耳。
”三药配伍,既可固表止汗,又能实卫气而御外邪。
一般用量10~30g。
4、用于水肿:黄芪有较好的利水消肿功效,常用于气虚水液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等证。
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如果脾运化水液,肺宣发、通调水通,肾气化功能正常,水液才能正常排泄。
反之,则水液停聚体内,而致水肿等诸证。
黄芪功能益气健脾,运阳而利水,故能用于水肿而兼有气虚者最宜。
近年来,黄芪利水消肿功效常用于肾病、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黄芪用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肾病,根据不同证型,与诸药配伍得当,既能保元补虚、扶正祛邪,还能治标治本、标本同治,又可治气、活血、治水。
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科学名称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也被称为北黄耆、太阳参等。
黄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
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黄芪可以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2. 抗氧化作用: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保护器官和组织的健康。
3. 抗肿瘤作用:黄芪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研究发现,黄芪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4.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黄芪对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相关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5. 保护心脑血管作用:黄芪可以提高心脏和脑血管的供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应用:1. 免疫功能低下: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因此,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癌症患者、免疫功能障碍、反复感染等。
2. 慢性疲劳综合征:黄芪可以提供能量,改善疲劳感,增强体力。
因此,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使其恢复体力,改善生活质量。
3. 心脑血管疾病:黄芪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供氧能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4. 慢性肾脏疾病:黄芪可以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减少肾损害。
因此,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帮助其恢复肾功能。
5. 癌症辅助治疗: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因此,适用于癌症患者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
6. 肝脏疾病:黄芪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再生,改善肝功能。
黄芪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关注黄芪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中的应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探索黄芪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最佳组合,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治疗效果
01
02
03
评估方法
采用症状评分、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等指标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
通过对多个临床案例的分析和评估发现,黄芪在皮肤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在湿疹、银屑病和痤疮等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尤为突出。
总结与展望
黄芪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皮肤疾病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并深入探讨其药理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01
减轻炎症反应
黄芪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湿疹患者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
02
促皮肤修复
黄芪具有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作用,有助于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恢复。
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减轻银屑病患者的鳞屑和红斑症状。
抑制表皮细胞增殖
抗炎作用
调节免疫平衡
黄芪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皮肤状况。
06
CHAPTER
黄芪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及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与黄芪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辨证施治原则
利用黄芪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强彼此的药效,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协同增效策略
通过合理的药物配伍,减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 黄芪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不少医家的推崇。
13
柳太后与黄芪
▪ 《旧唐书·方技传》记载:唐朝许胤(yìn ) 宗在南陈新蔡王手下做官时,柳太后突 然患中风说不出话来,请遍名医治疗都 没有效果。
11
黄芪的记载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诗中 的“王孙”也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
▪ 黄芪称为“王孙”,见于与王维同朝的 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 家所著的《本草纲目》。
12
黄芪的功效
▪ 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 “补药之长”。
▪ “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 ,“耆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 黄芪体质: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 ▪ 浮肿貌,目无光彩; ▪ 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
以及痛胀感; ▪ ————黄芪腹。 ▪ 平时易于出汗、怕风; ▪ 遇风冷易于过敏; ▪ 或鼻塞,或咳喘,感冒; ▪ 大便不成形,先干后溏; ▪ 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 ▪ 舌质淡胖,舌苔润。
17
黄芪的现代研究
▪ 根据现代医药家研究:黄芪主要化学成 分为皂苷、黄酮等;具有加强心脏收缩 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因中毒或疲劳而陷 于衰竭的心脏病,它的强心作用更为显 著;
▪ 也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血 液循环及营养状况,并且降低血压。
▪ 黄芪还有保护肝脏、治疗肾炎的作用。
18
美研究发现中药黄芪对艾滋病病 毒有抑制作用
19
美国科学家用黄芪研制出“返老 还童”药剂
皮肤是人类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准,随 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细胞的衰 落,皮肤的松弛。
对此,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找到 了破解的方法。他们在黄芪的中草药中 发现了一种珍贵的混合物,在将该混合 物进行提炼后就得到了名为“TA-65”的 神奇营养补充剂。之所以称它神奇,是 因为它可以激活一种名为“瑞粒酶”的 酶,而这种酶能够对细胞起到一定的保 护作用。重新“复活”细胞的功能和特 征,皮肤可以从松弛褶皱,自然恢复到 年轻时的紧致美丽
▪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 现,中药黄芪中含有一种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 毒细胞分裂的化学物质,是对付艾滋病主要元 凶——“淋巴细胞杀手”的有效手段。
▪ 黄芪有望取代传统的艾滋病治疗方式——抗逆 转录病毒疗法,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式。
▪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还指出,黄芪还可以治疗其 他免疫系统疾病,尤其对病毒性感染和慢性病 有奇效。
10
黄芪-药食同源
▪ 黄芪不仅是一味名药,还被广泛用于食疗。 ▪ 黄芪粥是中国传统的药粥,在宋代已经风行,
相传古代的苏东坡擅长中医养生,就常常用黄 芪来进补,还留下了“黄芪煮粥荐春盘”的诗 句。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曾用加味黄芪粥治疗慢 性肾炎。国医大师朱良春把黄芪粥,称为长寿 粥,每天吃上一碗黄芪粥,精力不减当年 。但 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阴虚 者,不宜服用。
黄 芪的临床应用
1
黄芪,常用中药之一,为多 年生草本,属于豆科植物,药 用部分为根部 。内蒙黄芪(绵黄芪)
;东北黄芪(膜荚黄芪),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
炙用。
2
鉴别黄芪
上品黄芪:第一,看颜色,颜色 是微微发黄,并且颜色均匀。第二, 看质地。好的黄芪应该是不干不湿为 好,就是抓一把用力攥紧,不会碎而 且能团在一起但是松开手之后自然松 散,那基本就是好黄芪了。第三,品 味到,味甜而有豆腥味者为佳。颜色有 的黄有的白,那是因为黄芪没有真正 成熟就采摘下来了,为了好卖熏制过
▪ 柳太后因为口噤不能服药,眼见病情一 天比一天加重,众医束手无策,新蔡王 更是心急如焚。
▪ 而精通医药的许胤宗不但不着急,反而 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
14
▪ 于是用黄芪、防风两味药煮汤数十斛, 放到柳太后的床下,药汁弥漫,烟雾缭 绕,柳太后当天晚上就能说话。
▪ 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太后便康复同 以前一样了季开花,结荚果
5
多在秋季采收,含微量元素硒(Se)较多,质量较好
6
7
8
9
黄芪的传说
▪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 shen。他善于针灸治疗术,为人厚道,待人 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老人形瘦,面肌 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 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 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 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 流传。
15
▪ 柳太后猝患中风,是因年老体弱、气血 失调的结果。
▪ 而黄芪性温,善补气升阳、固表行滞;防 风性微温,善散风胜湿止痛。二者相伍, 既能补气固表而健体,又能散风行滞而 调气血。再加上热蒸汽既能温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又能润肌肤、开毛窍, 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故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收效。
16
黄煌之用黄芪
20
黄芪禁忌
▪ 袁枚与黄芪
▪ 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与纪晓岚有南袁北纪之 称。有一年夏天,已过古稀的袁枚因贪口腹患了痢疾, 腹痛腹泻大便为黏液血水样。经医生治疗,病情仍无明 显好转。这时一位医生以袁枚年高体弱为由,用黄芪、 人参等补益药治疗结果导致闭门留寇,邪无出路,致使 袁枚病情加剧。中医学认为,下痢是由于湿、热等毒邪 停留于肠中,导致肠道的功能失调而造成的。治疗时应 审时度势,当邪气盛时,需要先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 出,而不应该用参芪温补,造成气机壅塞,邪不能出。 只有在邪气泻出之后,才能考虑用温补法来调补肠胃。 因此不恰当地用补气药,阻邪外出,这就是常说的“闭 门留寇”。后来他的一位老友名叫张止厚劝他服用自制 的大黄,医生们认为大黄药性太猛,病人不能服用。后 来,袁枚服了大黄,疾病痊愈了。袁枚系实证,吃补药 黄芪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故而病情加剧而成危 象。此后当机立断,改弦易辙,改用清热解毒、泻下通 腑的大黄,终使病情转危为安。可见用药须对症方有21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