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9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三-2019届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原创]-试卷

高三-2019届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原创]-试卷

宿迁市市2019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区域。

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这时的你,内心清澈、葱茏、▲,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够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地跟她走。

A.单纯轻快心甘情愿B.纯粹轻快坚定不移C.纯粹轻盈心甘情愿D.单纯轻盈坚定不移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D.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接近死亡,这是一条永远改变不了的规律。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B.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C.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

彼时,▲,▲。

▲。

▲。

▲,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作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⑤也濡湿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①⑤②③④D.②⑤④①③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苏轼最有名的即兴创作诗词,也是他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时的人生感叹。

内容伤感孤独,诗帖苍凉多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一场文字狱被贬黄州三年。

在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寒食节,他联想到了当时失意的政治和窘迫的生活,于困乏中触景生情写下了此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庭坚曾评价苏轼书法的结字特点,戏言“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

”“石压蛤蟆”的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结体扁平的特征。

整体上来讲,《寒食帖》的整体结构非常有苏轼的特点。

从第一个字“自”到“起”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在中间,当作者写到关于家乡的思念时,字体突然变大,以示他突发的感情。

苏轼的这部诗帖在布局和章法方面,行距宽、字距紧,但整体又看起来让人舒服。

一行一行读下去时,我们就能通过作者的字体布局进行简单分析。

比如,通篇书写的节奏由慢到快,在开头部分还能压抑住内心的情感波动,字的大小保持得比较均匀,但当想起悲伤的事,便肆意挥洒,当时悲壮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寒食帖》整体可以从右向左分成三个部分来体现作者创作时的感情波动,第一部分只包括了两行字,因为这里的字还只是大小均匀;第二部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段体现出了苏轼的情感变化——由压抑到放肆;而第三部分的“破灶”二字开始了整个诗帖的高峰,以示自己的悲痛之情已达到极致。

《寒食帖》里的每个字眼都有自己表达的含义,而这些令它们独一无二的特点是苏轼那厚重而灵动的线条。

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 ▲ 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 。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 ▲ 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 名声大噪 演绎B.爆发 名声大噪 演化C.暴发 声名鹊起 演化D.暴发 声名鹊起 演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4.下列诗句,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写景物季节相同的一项是(3分)A.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B.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C.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无论什么景物,在太阳的强烈光线下,总有几分太清晰,太现实, ▲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

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

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

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

“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

“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

“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

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

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

“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

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

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

江苏省2019届高三期末模拟测试

江苏省2019届高三期末模拟测试

江苏省2019届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卷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刘歌案和章颖颖案再次让孩子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父母们感到,中国基础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问题经由这件事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今这个的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或许不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传闻。

A.鞭长莫及暴露波谲云诡B.绠短汲深曝光波谲云诡C.鞭长莫及曝光光怪陆离D.绠短汲深暴露光怪陆离1.A 【解题思路】绠短汲深: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根据语境,这里是指远,而不是深,因此应该用“鞭长莫及”。

暴露: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曝光:指丑闻隐私公开。

这里并非指隐私,而是问题,因此用“暴露”。

波谲云诡: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光怪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形象奇异。

此处语境主要强调社会情况变幻莫测,而不是说色彩繁杂奇异。

综合分析,应该选 A。

2.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题名对观赏者来说是一种“有意图”的文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意思是浇水种菜早晚有饭菜吃,这就是无所作为的人的工作了。

而且蕴意深邃,让人回味无穷。

其隐晦表达了另一层含义:从政者是拙笨人干的事。

这些文字往往经过推敲,与环境非常贴切。

如拙政园取自古人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

A. B.C. D.2. D 中的“这些文字”紧承开头“‘有意图’的文字”,所以排除A、B项。

紧承并照应开头“园林”,紧承,是对“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的解说,而又是对“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解说,即总说,举例说明。

所以选D项。

3.下列对联与历史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A.陆游徐霞客杜甫陶渊明B.辛弃疾徐霞客杜甫李白C.辛弃疾沈括白居易李白D.陆游沈括白居易陶渊明3. D 第一幅对联上联,“宦游西蜀”指陆游曾经入蜀八年,辛弃疾没有去过蜀地;下联主要提诗,辛弃疾的成就主要在词。

(高考语文模拟)2019届江苏七市三模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模拟)2019届江苏七市三模语文试卷

2019 届江苏七市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及作文评分细则)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19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之处。

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休戚相关相通擢发难数B.息息相关相通数不胜数C.休戚相关相同数不胜数D.息息相关相同擢发难数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本中心竭诚为您提供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B.您工作这么繁忙,还能拨冗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深表谢意!C.拙作完成得匆忙,加上水平有限,请您抽空拜读,多提宝贵意见!D.替令郎找古琴名师指点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请您耐心等待!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什么叫做想象呢?▲。

▲,▲。

▲,▲,▲。

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①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③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的样子④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⑤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⑥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A.②③⑤④⑥①B.②⑥①③⑤④C.⑥③⑤④②①D.⑥⑤④①③②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节选自泰戈尔《生如夏花》)A.人的一生应当像盛开的花朵,向世人呈现自己的美好与活力。

B.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地享受过程,而不是悲观地承受负担。

C.不能让某些事物损害我们对自己的信心,我们的人生可以很精彩.D.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想要的太多。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现代诗人虽然受西方文学潮流影响颇深但从未()传统意象的作用。

不过,与古代诗人比较起来,他们习惯于选用()的甚至是怪诞的意象,以表达现代人()、富有个性的心理感受。

A.歧视别出心裁标新立异B.忽视别有洞天标新立异C.忽视别出心裁异乎寻常D.歧视别有洞天异乎寻常【答案】C【考点】成语的使用正确使用词语【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歧视:不平等地看待;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此处指但从未不重视传统意象的作用,应选用“忽视”,排除A、D;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此处指与众不同的意象,应选用“别出心裁”,排除B。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异乎寻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此处描写心理感受,应选用“异乎寻常”。

故选C。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模糊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模糊。

①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廊。

②所立石碑皆刻后人凭吊纪念文字,但康熙前的碑文已不可辨识。

③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

④时值清晨,祠中寥无一人。

⑤映入眼帘的一尊石塑近似昨夜梦境,底座镌刻的《荔子碑》《剑铭碑》皆先生手迹。

⑥由此想到,柳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坍圮散落。

A.④①⑤③②⑥B.④⑤③①②⑥C.⑤③①②⑥④D.⑤⑥①②③④【答案】C【考点】句子衔接与排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该段文字写了自己清晨在柳宗元祠堂的所见。

通过“映入眼帘的一尊石塑”“石塑背后不远处是罗池”可知,⑤③应排在一起,排除D项;③后写到“西侧乃柳侯祠,祠北有衣冠墓”,只有①是写祠堂的,所以①在③后面,排除A项;开头写“我便向祠中走去”,后面应为自己所见,与⑤“映入眼帘”更为衔接,排除B项。

2019届江苏省苏北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江苏省苏北三市(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1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 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_______。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_______。

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 历程骚扰一网打尽B. 进程掣肘釜底抽薪C. 历程骚扰釜底抽薪D. 进程掣肘一网打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历程:经历的过程,仅指已发生的。

进程: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未发生的;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难开展。

骚扰:意指扰乱别人,使之不得安宁。

含贬义。

依据题干可排除AC,釜底抽薪: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的全部抓住或彻底清缴,依据题干可排除.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

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丈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①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②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③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④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⑤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A. ③②④⑤①B. ⑤③①②④C. ⑤③②④①D. ③④①⑤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

2019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8分)(1)言笑晏晏(2)朝搴阰之木兰兮(3)飞漱其间(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击空明兮溯流光(6)拄杖无时夜叩门(7)任重而道远(8)宜未雨而绸缪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12.(3分)A(没有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13.(6分)①对下人尊重,平等相待;②对“我”关心,疼爱有加;③对长辈孝顺,悉心照顾。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D(简陋特效未完全消失。)
20.(6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故事、情感;一流的技术标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思想;强大的摄制实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八、作文(70分)
21.根据2018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26.(1)(6分)①邢岫烟家寒,租住在庙里,与妙玉相识;②妙玉知书达理,孤傲超群;③妙玉常教她读书识字,让她会作诗,邢岫烟深受其影响。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①同情翠翠的遭遇;②悲叹自己的爱情;③缅怀翠翠母亲的早逝;④感慨人生的无常。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2.(5分)虽残杯冷炙/吃之而不惭/穿衣破履/服之而无耻/黯然而莫振者/皆昔日之所为有以致之而然也。
评分建议:每处1分。
23.(2分)程颢程颐
评分建议:每空1分。
24.(3分)①妻儿受苦;②缺乏衣食;③丧失羞耻心。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5分)BD(B项,觉慧没有瞒着全家人;D项,不是雷欧提斯,应是哈姆雷特。)
27.(3分)①制作粗糙;②打政策“擦边球”;③一味追求流量、知识产权,挤压创作空间;④炒作“小鲜肉”等话题。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9高一上·吉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

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

楚地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

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

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

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

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

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

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

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考前仿真试卷语文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考前仿真试卷语文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考前仿真试卷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1. (6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

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

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

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

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暑假,《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_____________,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分,讲的是一群小人物用善良互相影响,挣扎着活命的故事。

影片中,主人公程勇从印度走私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卖给白血病患者,来赚取高额差价,一开始,他只是为了谋利。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唤醒了心中的善良与悲惆,他冒着被抓的风险,将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品,亏本卖药给患者。

直到程勇锒铛入狱,街头无数白血病患者纷纷摘下口罩目送他,人性中小小的善意的光芒,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让许多人感动不已。

实际上,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程勇的原型,是一个叫陆勇的白血病患者。

现实中,人们将陆勇称为“药侠”,而在他看来,()。

对错有时很难论断,但至少,他让人看到,有人愿意__________搀扶别人,一同抵抗残酷的命运。

艺术取材于生活,现实生活始终不输给电影情节,电影中那些温柔动人、_________的真实桥段,永远在生活中_________地上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蔚然成风竭尽全力栩栩如生接踵而至B . 风靡一时全心全意有血有肉接连不断C . 蔚然成风全心全意栩栩如生接踵而至D . 风靡一时竭尽全力有血有肉接连不断(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心中的善良与悲悯被唤醒,他冒着被抓的凤险,将比进价还要便宜的药品,亏本卖药给患者。

B . 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唤醒了心中的善良与悲悯,他冒着被抓的风险,以比进价还要便宜的价格,亏本卖药给患者。

C . 这个原本贪婪自私的小人物心中的善良与悲悯被唤醒,他冒着被抓的风险,以比进价还要便宜的价格,亏本卖药给患者。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宿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

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牛刀小试蒸蒸日上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 初露锋芒蒸蒸日上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市2019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 ▲ 区域。

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这时的你,内心清澈、葱茏、 ▲ ,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够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 ▲ 地跟她走。

A.单纯 轻快 心甘情愿B.纯粹 轻快 坚定不移C.纯粹 轻盈 心甘情愿D.单纯 轻盈 坚定不移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D.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我们相识几十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咱们干了这一杯离别酒!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从出生就无限接近死亡,这是一条永远改变不了的规律。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A.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B.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C.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D.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

彼时,▲,▲。

▲。

▲。

▲,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作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⑤也濡湿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A.①④②⑤③B.②⑤①④③C.①⑤②③④D.②⑤④①③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苏轼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

”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

”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

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

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

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

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

”卒.免死。

一府皆服。

阅岁,徙通判宜州。

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

会赦以免。

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

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

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

”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

改修盐法,民赖其利。

神宗即位,召知谏院。

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

大臣为言。

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

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

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

上纳其说。

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

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

时年七十二矣。

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

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

公曰:“六年当复来。

”至是适六岁矣。

杭人德.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

二日而公薨。

实七年八月癸巳也。

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扰:安抚B.卒.免死卒:最终C.遇.吏民简易遇:遇见D.杭人德.公德:感激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抃去世三年之后,苏轼受皇帝之命,为他撰写了这篇碑文。

B.为了使一个伪造印章的人免于被处死,赵抃巧妙地修改了赦令。

C.赵抃上疏请求起用被贬的吕诲等正直敢谏的臣子,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赵抃从杭州退休,当地百姓苦苦挽留,赵抃说六年后会再回来。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4分)(2)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

(5分)9.请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

(3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竹林寺别友人许浑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10.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

(5分)11.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诗经·卫风·氓》)(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3)(4(李白《蜀道难》)(5)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8)▲,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横八字巷的人们黄蓓佳①奈保尔在《米格尔街》中写道: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横八字巷里的人们也是。

他们生活在那个荒凉又贫瘠的年代,随波逐流地游荡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从来没有“希望”这个奢华的词语,却也竭尽所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出了动静。

②横八字巷长仅有50米,窄到至多二人并行,还得是两个瘦子。

巷子阴暗潮湿,青苔漫地,碎砖嵯峨。

外婆家就在横八字巷里。

③外婆家曾是小城里的富裕家族,可惜好景不长,外公50岁上染病离世,儿女们一个接一个夭折,亲戚们觊觎外公的遗产,之后是日本人来了……可怜我的孤寡外婆,半个世纪风雨飘摇,拐着一双半大的“解放脚”,养大了我母亲,顺带养大了小叔子遗下的孤女,还为她寡苦的妯娌和小叔子送了终。

外婆最后落下横八字巷里一套宽敞院落,以为能终老在此,谁料“文革”中被扫地出门,带着我和弟弟蜗居在曾是门房的两间小屋。

④家中斑驳潮湿的墙壁,墙缝里手一抠便簌簌掉落的石灰,梅雨天满天井的积水,睡一觉起来鞋子里的粘粘虫,冬天屋顶瓦楞上瑟瑟抖缩的草,屋檐下细溜溜的晶莹剔透的冰凌,满脚满手的冻疮……⑤即便如此,春节时父母回家,家里必定要晒腊肉灌香肠,做馒头蒸米糕,自制花生糖芝麻糖。

清明摊一锅杨柳叶子油香饼。

端午包粽子,熏艾草。

中秋吃月饼。

重阳买一块枣泥糕。

立冬要吃汤圆。

腊八肯定煮腊八粥。

此外,春天要吃杨梅,夏天用井水冰西瓜,秋天菱角上市,冬天萝卜赛梨。

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新鲜,一样下市了,另一样再上桌,有板有眼,纹丝不乱。

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寒酸,我们却过得一丝不苟,庄严..排场..。

⑥我有个四叔公,膝下无子,解放后摆小人书摊为生。

“文革”开始,书摊不让摆了,靠一点微薄积蓄过日子;母亲隔三差五给他们十块八块钱。

叔公家也住横八字巷,春节去拜年,两位老人穿戴得格格正正,裤缝都用搪瓷缸子盛了热水熨得笔挺。

桌上一碟糕一碟糖是再也少不了的,甭管是不是做个样子。

⑦邻居的一个姐姐会踩缝纫机,买块花布就能裁剪出各种合体衣服。

有一回她用立体裁剪法帮我做了两条花短裤,我左看右看,惊叹世界上有这等聪明之人!我恨自己不及她十分之一的心灵手巧。

⑧横八字巷头上,高门楼儿里,黑漆大门偶尔打开,走出来一位斜眼的退休私塾老先生。

他年轻时教过我母亲,因为这层关系,他在巷子里惟一走动的就是我们家。

他是头一个欣赏我的人,大概在那个年代,我是个比较少见的喜欢看书写字的女孩子吧。

他总是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出门,拄着拐杖,踱进我家小院,靠壁坐下,跟外婆聊几句,再询问我几句。

他有一张十分自负的沧桑的脸,还有斜视的眼睛——看起来望向别处,实际上却是紧盯住我,这让我觉得像是被别人偷窥,心里一阵阵发紧。

⑨还有位麻脸老太太,是外婆的好朋友,她有一双粽子大的小脚,真正的三寸金莲。

老太太和外婆有一桩共同爱好:看戏。

像什么越剧、锡剧、扬剧、沪剧、京剧,不挑不拣,来者不拒。

《珍珠塔》《打金枝》《西厢记》《白蛇传》这些传统剧目,她俩讲起来头头是道,余味悠长。

⑩六七十年代横八字巷的往事,没有多少让人兴奋的瞬间,是我那些兴高采烈的长辈和伙伴们,他们喜笑怒骂皆成趣味的家常琐事,让我的童年记忆五彩缤纷。

成年后,走过很多国家,结识过很多人,能够让我刻骨铭心的,深夜想起来心里发紧发疼的,真是没有,实实在在都是过眼云烟。

(原载《新华日报》,有删改)1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4.请赏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分)15.请分析第⑤段中“庄严排场”的含义。

(4分)16.联系全文,探究横八字巷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的原因。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文能穷人”辨甘正气①钱钟书在《围城》里写了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才子董斜川,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但“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对他的命运,作者有一句“判词”:“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不好。

”默存先生一锤定音:董斜川官场不得志的原因就是喜欢文学、爱好写作。

“文能穷人”一语惊醒读书人。

大师的戏谑被奉为真理,很多人常常将其挂在嘴边,作为不读书的金灿灿借口和敲打文学爱好者的沉甸甸“大棒”。

②事实却正好相反。

读书写作并非命途多舛的原因,而恰恰是其结果。

是“穷人能文”,而不是“文能穷人”。

读书写作是“穷人”所能选择的最廉价的消遣。

简而言之,就是穷得只能读书写作了,而不是读书写作使人变穷。

③出生钟鼎之家,锦衣玉食的人,他的爱好也是烧钱的,花几亿买个鸡缸杯泡茶喝,也是小事一桩,根本不用到读书写作中找寻乐趣。

生活在底层的呢?房贷要还,车子要慢慢存钱买,孩子上学的钱要预备。

在这样的境况下,爱好也因陋就简,一本《经典常谈》会让他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一套《古文观止》他能消磨一个炎热的夏天。

④其实,读点书,还能有转机。

博雅能文,妙笔生花,是一般人转穷为贵、化穷为达的终南捷径,读书改变命运,知识铸就人生,自古而然。

靠科举实现人生转折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如一赋值千金,文也能富人,因写作而致富的人也不计其数,大仲马、杰克·伦敦、郑渊洁、郭敬明等,都是富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