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抽动症讲课PPT课件

抽动症讲课PPT课件

专业医生答疑解惑
抽动症的症状 和表现
抽动症的预防 和护理
抽动症的病因 和治疗方法
抽动症的心理 支持和治疗
互动环节与问题解答
解答环节:针对观众的问题 进行详细解答
提问环节:请观众提出关于 抽动症的问题
讨论环节:邀请观众分享自 己的经验和看法
总结环节:总结讨论内容, 强调抽动症的预防和治疗
汇报人:
心理社会因素:压力、焦虑、抑郁 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
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异 常,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食物 添加剂、重金属等可能与抽动症有 关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病史、家族史等综合判断 评估方法:包括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 诊断流程:初步诊断、详细评估、确诊 诊断结果:根据诊断标准和评估结果,确定是否患有抽动症
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可能 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药物停药:根据病情和治疗 效果,适时停药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法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显改善
案例二:小丽, 12岁,患有抽 动症,经过家 庭支持和学校 教育,症状逐
渐消失
案例三:小强, 8岁,患有抽 动症,经过行 为疗法和饮食 调整,症状得 到控制
案例四:小华, 14岁,患有抽 动症,经过药 物治疗和自我 管理,症状明
显减轻
患者与家属经验交流
患者症状: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如眨眼、耸肩等 治疗方法: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家属支持:家属如何支持患者,如陪伴、鼓励等 患者感受:患者对治疗的感受,如痛苦、希望等 家属建议: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建议,如注意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

儿童抽动障碍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课件

家长经验交流
家长A的经验分享
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状况
家长B的心得体会
与孩子共同战胜病魔的历程
家长C的感悟
家庭环境对孩子康复的影响
家长D的建议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专业人士的见解与建议
医生观点
心理咨询师建议
教师视角
社会工作者声音
科学治疗与合理用药的 重要性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与 情绪管理
在校园中如何支持有抽 动障碍的孩子
详细描述
03
04
05
定期开展儿童抽动障碍 的公益讲座和宣传活动 ,提高家长和孩子对该 病症的认知。
指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 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 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减 少焦虑、抑郁等情绪对 抽动障碍的影响。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 锻炼和有益身心的活动 ,增强体质,缓解压力 。
康复训练与技能训练
详细描述
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的能力,通过游戏、学习等方式 进行。
为孩子和家庭提供多元 化的资源与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 药和镇静剂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抽 动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儿童抽动障碍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针对症状较轻的患儿。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家庭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帮 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儿童抽动障碍课件
目录
• 儿童抽动障碍概述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 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目录
•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儿童抽动障碍的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PPT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的预防PPT课件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诊断** - 家庭医生可以初步/初步
诊断抽动障碍。 - 如果症状严重,家庭医
生会向专业诊所推荐或特别进 行评估。
心理和行为治 疗的重要性
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和行为治疗可以激发儿童的自信心 ,处理抽动障碍的精神问题,提高生活 质量。 儿童可以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和“乐 观行治疗法”。
儿童抽动障碍 的预防PPT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方法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 抽动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结论
介绍
介绍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 育问题。 儿童抽动障碍不会自行消失, 但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加以预 防。
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习惯** - 避免压力和紧张情绪。 - 维持简洁的日常生活,减少过度
劳累。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
刺激性食品。
预防方法
**运动** - 运动可以改善对抗压力
的能力,缓解渐进性疲劳。 - 运动可以通过加强身体
的协调性,从而管理抽动障碍 。
抽动障碍的症 状和诊断
抽动障碍的症状和诊断
**症状** - 突然发作的肌肉抽搐。 - 不自主的动作,如眨眼睛、摇头
、踢腿等。 - 口吐脏话或重复说同一句话。
结论
结论
预防儿童抽动障碍是最好的方法,儿童 和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健康 方式来预防抽动障碍。
当抽动障碍出现时,医生提供的正确治 疗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当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时 ,医生会考虑开具药物。 儿童的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医 师的监督下进行。
抽动障碍对儿 童的影响

抽动障碍PPT课件

抽动障碍PPT课件

-
5
概述
依照临床症状往往由轻到重,由简单抽动到复杂多样,并且 发作频度增加,间隔缩短。症状发生部位多数有由上到下、由 “中心”到周围的规律。不同的临床症状常交替出现。半数患 儿开始发作时为单个简单抽动,少年时期几种抽动有可能同时 存在,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ICD-10精神发育行为障碍分类及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 (CCMD-2-R)将抽动障碍分为:
本症为缓慢病程,症状时好时坏,并且时常交替出现。经治 疗多数病例症状可改善,但治愈较困难。
-
20
临床表现
一般患儿智力正常,青年期后症状明显减轻。
有人采用Bender-Gestalt测验对患者进行测试,结果提示本症 患者以右侧大脑半球损害显著。约50%~60%有脑电图异常,主 要为慢波或棘波增加。大约25%有头颅CT异常,但临床发现似 乎较此报道为低。
-
16
临床表现
少数表现为简单的发声抽动,如清嗓、咳嗽、吼叫、嗤鼻、发 出“啊”“呀”的哼哼声,开始时声小而不被注意。抽动能受 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紧张不安、情绪烦躁或不佳,或患 躯体症状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部分患儿症状固定于某一部 位,持续1~2个月,有些患儿抽动部位变化不定,交替出现。 一天发作多次,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本型症状较轻, 治疗效果较好,有部分病例症状自行缓解。患儿有敏感、羞怯、 不合群、易兴奋和激动等特点。
-
18
临床表现
本类型症状重,对患儿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大多在此阶段要 求诊治。但治疗反应较前类型差,且不易完全控制。
(3)Tourette综合征:
又称发生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de la Tourette’s综合征,简称TS)。症状表现常面部肌肉轻微抽动开始, 渐渐波及颈、肩、上下肢、躯干,可形成多部位复杂抽动。有 的病例抽动及突然冲动性动作同时存在而表现为奇特的姿势、 动作,如踢腿、下蹲、弯腰、走路旋转、不可克制地冲动性触 摸物体及他人,或拍打、刺戳动作;严重者有自伤行为,如咬 破唇、拔牙、戳眼、戳鼻等动作。

小儿抽动症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小儿抽动症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举办讲座和培训,分享有效的护理策略。
谢谢观看
药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药物治疗的考量
常用药物
常见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剂,有时也会 使用抗抑郁药。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监测副作用。
药物治疗的考量
配合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支持和行为疗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疗效。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家庭护理的重要性 父母的角色
未来展望与建议
未来展望与建议
研究进展
目前对小儿抽动症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 法正在探索中。
关注相关文献,以获取最新信息。
未来展望与建议
社会支持
倡导社会对小儿抽动症的认知,减少偏见和歧视 。
积极参与相关公益活动,提高公众意识。
未来展望与建议
健康教育
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小儿抽动 症的认识。
避免强烈的声音和光线刺激。
抽动症的护理策略 情绪支持
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鼓励他们表达情感 与困扰。
家庭成员应共同参与,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抽动症的护理策略 行为疗法
采用行为疗法,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抽动行为 。
可结合奖励机制,鼓励积极的行为表现。
药物治疗的考量
药物治疗的考量
何时使用药物
在抽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药物治疗 。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眼睛眨动、面部抽动、肩部耸动等 ,可能伴有言语抽动。
抽动可能在紧张或兴奋时加重。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诊断
通过临床观察和病史收集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 疾病。
通常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依据为症状持续时间 和类型。
抽动症的护理策略

抽动症-PPT(精)

抽动症-PPT(精)

可编辑ppt
16
诊断思路参考
3.既往史:
既往是否有脑炎、脑膜炎、高热、头部
外伤等疾病;病后是否有认知、行为、情绪 或人格的改变;
既往的相关诊治经过、诊断、用药,疗 效如何。
可编辑ppt
17
诊断思路参考
4.个人史:母亲的妊娠情况; 5.出生史:胎儿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情
况;出生时是否窒息等;
6.喂养史; 7.生长发育情况; 8.家族史; 9.生活环境; 10.教育方式。
➢ 起病在2~15岁之间;
➢ 病程持续时间长;
➢ 可自行缓解或加重;
➢ 发病无季节性;
➢ 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5倍

可编辑ppt
3
病因(西医)
• 1.遗传因素;
• 2.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 3.病理因素;
• 4.精神因素;
可编辑ppt
4
临床表现
1.
运动抽动
常由眼、面部开始,逐渐 发展至颈、肩、上肢、躯 干及下肢。
简单性
如眨眼、眼球转动、皱额、缩鼻、 努嘴、伸舌、舔唇、张口、摇头、 抖腿、扭腰、搓指、挺胸、收腹等
复杂性
表现为各种形态奇特的抽动,如冲 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跺脚、 似触电样全身抖动、走路回旋 等。
可编辑ppt
5
临床表现
2.
发声抽动
简单性
清嗓、干咳、哼声、吠叫声、啊叫声、 吸鼻、喷鼻声、咂舌声、深吸气等
可编辑ppt
18
诊断思路参考
二、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一般情况;皮肤黏膜;淋
巴结;头颈部;五官;胸部;腹部;四肢及脊 柱情况(临床接诊中根据具体情况来检查)
2.神经系统检查:主要查运动和共济情况。 3.精神状况。

抽动障碍的科普知识课件

抽动障碍的科普知识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抽动障碍?
为什么会出现抽动障碍?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抽动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 族历史可能会影响发病风险。
如果家族中有类似情况,孩子患病的可能性 会增加。
为什么会出现抽动障碍?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感染、心理压力、过度疲劳等也 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暂时性 的抽动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抽动障碍? 神经生物学
抽动障碍与大脑中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 失衡密切相关。
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运动和情绪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临床评估
医生通常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初步评 估。
症状持续时间、类型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是重要 考虑因素。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标准化问卷
使用标准化问卷和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评估量表(YGTSS)。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排除其他疾病
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癫痫 、精神障碍等。
这通常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测 。
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行为疗法
抽动障碍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抽动障碍? 2. 为什么会出现抽动障碍? 3.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4. 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5. 如何应对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
什么是抽动障碍?
定义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 出现的非自愿运动或发声。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眨动、面部抽动、头部摇动 等。
如何应对抽动障碍?
自我调节
鼓励患者学习一些自我调节技巧,如放松练习和 运动,以减轻症状。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

儿童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PPT

儿童抽动障碍患者的护理PPT
提高日常功能:帮助患者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
提供支持和教育:为患者和他 们的家人提供支持和教育,帮 助他们理解和管理抽动障碍。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药物来控制抽动症状。
计划合理的活动:为患者提供有益的活 动,如运动、音乐疗法等,以减轻症状 并提高心理状态。
儿童抽动障碍 患者的护理PPT
目录 引言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总结
引言
引言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 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造 成了困扰。
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需要特殊的 护理和关怀来帮助他们应对症 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减轻症状: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小 抽动障碍患者的症状。
护理措施
提供支持和心理援助:为患者 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心理支持和 援助,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挑 战。
教育家庭成员和学校:向患者 的家人和学校提供有关抽动障 碍的教育信息,帮助他们了解 和支持患者的需求。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患者的抽动症状和 需求都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应根据个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总结
总结
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 怀。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支持,可以减轻 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
护理人员应与家人、医生和学 校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和支持 患者的康复。
谢பைடு நூலகம்您的观赏聆听
关注心理健康:抽动障碍患者常常面临 心理压力和社交困难,护理人员应关注 他们的心理健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 帮助。
护理注意事项
与家人密切合作:家庭支持对 于抽动障碍患者的康复非常重 要,护理人员应与家人密切合 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和应对 策略。

《儿童抽动障碍》PPT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功 能失调
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 或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
基底神经节与皮质、丘脑和中 脑的联系障碍
病因-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DA)活动过度或受体过于敏感 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失调 5-羟色胺(5-HT)水平降低 r-氨基丁酸(GABA)功能降低
病因-脑的器质性异常
50-60%EEG患儿异常 CT、MRI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部分患儿有基底节、额叶、颞叶异常 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特殊部位的发育异常
(8-23%) 患儿家族中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患儿临床特征、家族史、伴
发症状、合并症和治疗效果基本相似
家系谱研究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性外显率,其作用位置在中脑 多巴胺系统
也有人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外显率存在 性别差异 有报道抽动基因定位于18号染色体?
病因--神经生化因素
儿童抽动障碍
抽动(tic disorder,TD ) 身体某部位或肌群突然的、快速的、 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 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可分为运动和发声抽动
国内报告约1-7%儿童曾发生抽动,TS患病率约0.1-1%.近年来有增高趋势.
病因-家系调查证实本病有遗传因素
男性多见 (男女比例约4:1) 患儿家族成员中抽动发生率达到10-68% 同卵双胎一致性(75-95%)比例大于异卵双胎
disorder,CTD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抽动-秽语综合症 Tourette’s Syndrome, TS
暂时性抽动障碍 TTD
4-7岁 多为简单性运动抽动,少数简单性发声抽动 症状单一局限,可受意志控制一段时间 症状的严重程度、波及部位及发作频率呈波动性 病程至少持续2周,但<1年

(精品)抽动障碍PPT演示课件

(精品)抽动障碍PPT演示课件
(2)神经调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和 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神经调控疗法,
18
共患病治疗
(I)共患ADHD(TD+ADHD):是最常见的临床共患病
①首选可乐定,同时具有抗抽动和改善注意力的作用 ②托莫西汀不诱发或加重抽动,也适用于共患ADHD的TD患 儿。 ③现主张常规剂量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硫必利)与小剂量 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常规用量的1/4~1/2)合用,治疗 TD+ADHD,可有效控制ADHD症状,而对多数患儿抽动症状 的影响也不明显。
亨廷顿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13
诊断流程
14
治疗
1.药物治疗 2.非药物治疗阻滞剂: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 ②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常用可乐定为α2受体激动剂,
特别适用于共患ADHD的TD患儿; 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
7
诊断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 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
而体格检查包括精神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也是必需的, 检查目的主要在于排除其他疾病。(主要是排除基底神经 节等部位有无器质性病变,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及 其他器质性锥体外系疾病)
8
临床分型
短暂性TD
舍曲林、氟伏沙明等可用于TD+强迫障碍治疗。 ④其他药物: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具有抗
TD作用,
16
药物治疗
17
非药物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咨询:消除病耻感,避免过分关注抽动症状。 行为治疗: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放松训练、
阳性强化、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
迟发型TD
慢性TD

儿童抽动症PPT课件

儿童抽动症PPT课件

12
LOGO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4、行为矫正 鼓励患儿自行控制抽动,采用正性 强化的方法如奖赏其通过努力,克服并 减少抽动,并且用放松的方法减少患儿 的精神紧张,这对年幼儿童较为有效。
13
LOGO
儿童抽动症的治疗
5、MOGT生物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常用于多动症、焦虑症及抽 动症的治疗。医生在患儿头部放置多个电极,记 录其脑部生物电的节律变化。与此同时,专门的 电脑设备能够将脑电流节律变化信息转换成卡通 动画,呈现在荧光屏上。当患儿的注意力集中, 脑电波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时,就会出现卡通人 物投篮成功的动画。用这种奖励办法,可使患儿 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脑电流,体验并记住“投篮成 功”时自己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LOGO
【儿童抽动症】
儿童抽动症能自愈吗?儿童Fra bibliotek动症挂什么科 ?
1
LOGO
【儿童抽动症】
2
LOGO
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回事
造成惯性抽动的原因较多。有的起 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 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 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 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 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 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 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 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 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 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 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
17
LOGO
18
济南61
6
LOGO
儿童抽动症的症状
3.其他行为障碍
(1)部分患儿发生注意缺陷、情绪不稳、学习困难、 攻击行为 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 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课件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护理课件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 规律的作息和活动
饮食和生活习惯
避免激发抽动的因素
护理计划的评估和调整
护理计划的评估和调整
监测病人的症状和反应 调整护理计划和药物治疗方案
护理计划的评估和调整
提供持续的关心和支持
护理教育和培训
护理教育和培训
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家庭成员和社区的教育
护理教育和培训
病人和家属的资源和支持
护理技巧
提供安全的病房环境 帮助病人控制和减轻抽动
护理技巧
鼓励和支持病人的自我管理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的角色和责任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管理的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心理需求 提供情绪支持和认知疗法
心理支持
家庭支持和教育
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和生活习惯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护 理课件
目录 介绍 护理计划 护理技巧 药物治疗 心理支持 饮食和生活习惯 护理计划的评估和调整 护理教育和培训 总结
介绍
介绍
抽动障碍病人的定义和特点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护理重要性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多学科团估和调整护理计划
护理技巧
总结
总结
儿童抽动障碍病人的护理是一个多方面 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方法,提供良好 的护理支持和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儿童抽动症PPT课件

儿童抽动症PPT课件
• 哌咪清引起心脏传导阻滞较氟哌啶醇更常见,可引起T 波倒置u波出现、Q-T间期延长、心率过缓等
• 故用药前和治疗过程中每隔1~2个月应进行心电图检查 一旦出现T波倒置、u波出现等应停药;Q-T间期延长不 很明显时可继续用药但不能再量。
• 长期使用可出现焦虑情绪。
-
9
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
• (3) 硫必利(泰必利):本品疗效不如氟哌啶醇优点为不 良反应轻。
17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认为肌苷是嘌呤类代谢中间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组织并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增加多巴胺释放认为不能排除肌苷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轴突末梢部位起类似氟哌啶醇的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的作用肌苷与氟哌啶醇联合治疗效果更好且可减少氟哌啶醇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15其他
儿童抽动症的药物治疗
• (15)其他:哌甲酯(利他林)对治疗注意缺陷和多动有争议因中枢兴奋 剂可加重患者的抽动症状。
• 此外三氟拉嗪、氟桂利嗪(盐酸氟桂嗪)、纳曲酮(纳屈酮)地西泮(安定 )维生素E维生素B6等药物可用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
-
17
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
• 关于联合用药,多在下列情况下应用: • 一是患者的症状用氟哌啶醇单一治疗不能控制或不良反
• 应同时并用苯海索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 • 部分患者在开始用药或加药过程中会出现动眼危象即双
眼强直性上视, • 用东莨菪碱(海俄辛)肌注可缓解 • 氟哌啶醇最低有效浓度为2.0ng/ml • 血药水平超过6.0ng/ml可出现不良反应。
-
8
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
• (2)匹莫齐特(哌咪清):疗效与氟哌啶醇相似,但无镇静 作用,易被患者接受现作为二线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药物作用时间长单次口服时间为24h,故日服1次即可 。开始量为0.5~1mg/d最好晨服;以后每周可小量增 加直至抽动症状被控制。一般儿童2~6mg/d,最大用 量0.2mg/(kg·d),成人4~12mg/d,维持量为3~ 6m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发声性抽动 复杂发声性抽动 社会功能方面:行为问题 运动不宁
学校和学习问题 工作和职业问题
12
➢ 诊断标准:依据DSM一V中的诊断标准,简 述如下:
短暂性TD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和/ 或发声抽动
② 自第一次发生起持续 少于1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3
二、临床特征
1 、 一 般 特 征 : 起 病 年 龄 2-21 岁 , 以 5-10 岁 最 多 见 。 病 情 通 常 在 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类型
运动性抽动
发声性抽动
简单抽动
眨眼、皱眉、张口 搓手、点头、耸肩 举臂、抖腿、扭腰等
吸鼻声、哼哼声、清嗓子、 尖叫声、吸吮声、吹口哨等
病程在一年以上,病 情重,发病机制复杂
8
➢ 病情评估(症状/量表)
1
轻度: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2 中度: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影响较小
3 重度:抽动症状重且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及社交
Note:TD伴发共患病越多,病情越严重
9
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 旨在通过一系列量纲 (如数字、频率、强度、复 杂性和干扰)评估抽动症状总的严重程度。 抽动症状评分:每项按照0-5分6级评分 抽动障碍所致的损害评分:按10-50分评分 抽动严重程度判断:<25分属轻度 25-50分属中度 >50分属重度。
15
4.肝豆状核变性(HLD):有肝损害症状,实验 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损害。
5.沙眼、咽炎等
16
四、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是TD治疗的经典药物,常用 药物如下: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利培酮、 氟哌啶醇、奥氮平、匹莫齐特等。
2.中枢性α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TD+ADHD)、 胍法辛(TD+ADHD)等。
多见于内向、胆小、敏 感、不合群的儿童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
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慢性抽动障碍、 持久运动性或发声性 抽动障碍;
仅表现有运动性抽动 或发声性抽动;
病程超过一年,病情 较重;
Tourette综合征
又称为多发性抽动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
必须有一种或多种运 动性抽动,兼有一种 或多种发声性抽动, 但两者不一定同时出 现;
150-500mg/d 嗜睡、胃肠道反应
一线药物,
有TD适应证
匹莫齐特 D2受体阻滞 0.5-1mg/d
2-8mg/d
锥体外系反应、ECG改变 一线药物,
有TD适应证
舒必利 D2受体阻滞 50-100mg/d
10
CGAS(儿童综合评估量表): 用于反映儿童或青少年在某一特定阶 段时的最低功能水平。每一点包含着 特定的行为描述,是有关4-16岁儿 童的生活状况和行为。
11
TSGS(Tourette综合征综合量表):
是一个评估抽动障碍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多维量表。 抽动方面:简单运动性抽动 复杂运动性抽动
儿童抽动障碍
张燕敏 2016--12--06
1
概述 临床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2
一、概述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 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 病。其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中枢神经递质失 衡,纹状体多巴胺活动过度或突触后多巴胺 受体超敏感为其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
17
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新型抗抑郁 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有抗抽动 作用,与利培酮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还可用于 TD+OCD治疗。 4.其他药物: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等药物具有
抗抽动障碍作用。
18
常用抗TD的药物
药名
作用机制
起始剂量
治疗剂量
常见副作用
备注
硫必利 D2受体阻滞 50-100mg/d
TS
① 在疾病的某段时间内 存在多种运动和一个 或多个发生抽动,但 不一定同时出现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强 有弱,但自第一次抽 动发生起持续至少一 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 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或其他躯体疾病
13
四、鉴别诊断
1.风湿性舞蹈病:不会不自主发声或秽语,并常 伴风湿热的其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链球 菌感染,抗风湿及激素治疗有效。
⑤ 从不符合慢性运动性 或发声性TD或TS的诊 断标准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 TD
① 单一或多种运动或 发声抽动持续存在 于疾病的病程中, 但并非运动和发声 两者都存在
② 抽动的频率可以有 强有弱,但自第一 次抽动发生起持续 至少一年
③ 于18岁之前发生
④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 于某种物质的生理 效应或其他躯体疾
Kurlan分类 Weingarten分类
迟发性抽动障碍
Robertson分类
难治性抽动障碍
7
短暂性抽动障碍
又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 一过性抽动障碍、抽动 症或习惯性痉挛;
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 性抽动和(或)发声性 抽动;
最为多见,病情轻,病 程在一年之内;
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 和社会活动无明显影响;
复杂抽动
挤眉弄眼、摇头晃脑、下颌触胸、 四肢甩动、修饰发髻、走路转圈等
重复语句、模仿言语、秽语等
4
抽动部位
多变性 抽动形式
抽动的频度和强度
{ 影响因素
加重因素:紧张、焦虑等 减轻因素:注意力集中、放松等
5
3、共患病
约半数患儿共患有一 种或多种心理行为障 碍,包括ADHD、强迫 障碍、学习困难、睡 眠障碍、情绪障碍、诊断
➢ 诊断方法: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主要采用临 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
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病史询问+精神检查+辅助检
查)
➢ 临床分型:
分 按临床特征和病程分类

其他分类
短暂性抽动障碍
按生理性和病理性分类
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 按病因分类
TD Tourette综合征(TS)
2.亨廷顿舞蹈病: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青少 年发病少见,影像学检查可见异常,基因检测 可明确诊断。
14
3.癫痫:TD抽动应与EP患儿所表现出的部分 运动性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相鉴别。 ① 脑电图表现 ② 是否受意志控制 ③ 治疗:心理调适、抗TD药物治疗TD有效,
部分抗EP药物也能控制TD的抽动症状,而 EP只能用抗EP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