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班内科学血液内分泌系统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循环系统1. 心脏病: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胸痛、心前区不适、甚至休克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采用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2.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机能减退,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全身血液循环不足的一种疾病。
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控制饮食,适量增加体育锻炼等方法。
3.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控制饮食,限制盐的摄入,适当进行运动。
4.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规律性被打破,表现为心跳不齐、心悸等症状。
治疗上需要根据具体类型进行药物治疗或起搏器治疗。
二、呼吸系统1.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症状为咳嗽、咳痰等。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祛痰药物等进行治疗。
2. 哮喘: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喘息、咳嗽等。
治疗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口服激素等进行治疗。
3. 肺气肿: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
治疗上需要戒烟、吸氧、药物治疗等。
4. 胸膜炎:胸膜炎是指由真菌、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导致的胸膜疾病,主要症状为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进行治疗。
三、消化系统1.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使用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
2.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发生长期慢性炎症而形成的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胃灼热等。
治疗上需要采用抗生素、制酸剂等进行治疗。
3. 肝炎:肝炎是肝脏受炎症影响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主要症状为黄疸、腹胀、腹水等。
治疗上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肝保护治疗等。
4. 胰腺炎: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受到不同原因的炎症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等症状。
治疗上需要禁食、补液、药物治疗等。
四、内分泌系统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
临床医学内分泌系统总论
T3、T4分泌过多症群
• 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便次增多、脂肪泻 肝大、肝功损害、黄疸
• 造血系统表现 白细胞总数偏低 血小板寿命较短 轻度贫血
T3、T4分泌过多症群
• 肌肉骨骼系统表现: 慢性甲亢性肌病 周期性麻痹 重症肌无力 骨质疏松 Graves肢端病
• 内分泌系统表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先亢 进后下降
浸润性突眼的防治
• 保护眼睛 • 早期选用免疫抑制剂 • 球后放疗或减压手术 • 控制甲亢 • 甲状腺片 • 生长抑素类似物(0ctreotide)
妊娠期甲亢的治疗
• 禁忌用放射性碘治疗 • 一般不作手术治疗,如手术宜在妊娠中期 • 主要选择药物治疗,剂量不宜过大 • 产后不宜哺乳 • Β阻滞剂应慎用或不 用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神经
内分泌
பைடு நூலகம்
• 神经激素
• 神经递质
• 神经垂体
内分泌
神经
内 分 泌 系 统 的 反 馈 调 节
旁分泌调节
• 经典例子:胰岛各组内分泌细胞间调节
α β
δ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 激素与离子(PTH、CT、VD&Ca、P) • 激素与代谢产物(胰岛素、胰高糖素、葡萄
糖) • 激素与渗透压或细胞外容量(醛固酮、肾素
PRL能剌激淋巴细胞增殖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根据病变性质 (1) 功能异常:亢进、减退 (2) 形态异常 (病理异常)
根据病变部位 (1) 原发性 原发性 (2) 继发性 继发性
根据病变脏器
一、下丘脑疾病 二、垂体疾病 三、甲状腺疾病 四、甲状旁腺疾病 五、肾上腺疾病 六、胃肠、胰岛疾病 七、卵巢、睾丸疾病 八、肾脏内分泌疾病 九、异位激素分泌综合症 十、多发性内分泌疾病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分泌系统讲义
学易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专业综合之内科学讲义〔九〕疾病之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考点精讲】血液系统一、血细胞数量的改变二、贫血概述〔一〕概念1.贫血不是独立疾病,而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
2.诊断标准: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标准,其中血红蛋白降低最重要〔男:血红蛋白<120g/L;女:血红蛋白<110g/L〕。
诊断与年龄、地区和性别有关。
如血红蛋白浓度:儿童<成人;女性<男性;平原地区人群<高原地区人群低。
〔二〕分类〔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疲乏、困倦、乏力、低热、皮肤粘膜苍白〔甲床、口腔粘膜、睑结膜〕。
2.各系统缺氧及代偿表现①循环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
严重者心绞痛、心衰。
体检有心率快、脉压增加、收缩期杂音、下肢水肿、心脏扩大体征。
心电图常见ST段降低和T波平坦或倒置。
②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耳鸣、嗜睡等。
严重者可晕厥。
③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
如有舌乳头萎缩可能系营养性贫血;有黄疸或脾大多与溶血性贫血有关。
④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夜尿增多、女性有月经失调等。
〔四〕诊断1.诊断方法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准确的实验室检查获得贫血证据。
2.贫血分度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 60~90g/L〕、重度〔血红蛋白 30~60g/L〕和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3.分类及病因诊断根据血涂片、网织红细胞、骨髓以及其他一些特殊工程做出分类、判断病因。
〔五〕治疗1.原那么病因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叶酸、红细胞生成素〕;②干2.病因治疗方法①补充原料〔铁、维生素B12细胞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病〕;③免疫制剂〔激素、特异球蛋白等〕④手术〔脾切除、胸腺切除等〕。
3.支持治疗与病因治疗配合使用〔输新鲜血、代血浆、成分输血等〕。
三、缺铁性贫血与四、再生障碍性贫血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
内科学重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量,致机体出现以高代谢症状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Graves 病(又叫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因: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外界刺激、紧张);共同作用使T 淋巴细胞功能紊乱,继而 B 细胞功能紊乱,甲状腺抗体产生。
▲临床表现:1.高代谢症状---常有怕热多汗、消瘦无力、心悸胸闷、休息时症状不缓解,食欲亢进。
皮肤温暖潮湿、体重锐减、低热(危象时可有高热)等;2.甲状腺肿---呈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3.眼部表现---大致分两种类型。
一类为非浸润性眼病,主要系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所致;另一类为浸润性眼病,表现为眶内和球后组织容积增加、淋巴细胞浸润、水肿和突眼。
4.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伸舌或双手向前平举时有细震颤,伴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
5.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和脉压增大。
6.食欲亢进,稀便,次数增加,重者有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7.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瘫痪。
8.循环血淋巴细胞增加,血小板减少。
9.女性患者常有月经稀少,闭经。
男性可出现阳痿,偶见乳腺发育。
▲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1甲状腺危象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淡漠型甲亢4 T3型甲状腺毒症5亚临床型甲亢6妊娠期甲亢7胫前黏液性水肿8 Graves 眼病▲甲亢的检查项目:基础代谢率(BMR)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尿肌酸测定。
血清总T3(TT3)测定,血清总T4(TT4)测定,血清游离T3(FT3)测定,血清游离T4(FT4)测定,血清反T3(rT3)测定。
131碘摄取率,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甲状腺B超,CT,MRI检查,TRAb,TSAb,检查电解质情况。
▲诊断1甲亢的诊断:高代谢临床表现;甲状腺肿大;TT4,FT4(或TT3、FT3)增高及TSH降低。
2 GD的诊断:甲亢诊断确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浸润性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指端粗厚,TRAb/TSAb阳性。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内分泌系统习题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内分泌系统习题1.临床上鉴别肾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A.新奇尿离心沉渣高倍镜检查B.新奇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C.新奇尿离心沉渣显微镜检查D.新奇尿离心沉渣油镜检查E.肉眼观看尿的颜色【正确答案】B2.临床上最常出现血尿的疾病是什么A.肾脏的先天畸形B.免疫系统疾病C.红斑狼疮D.糖尿病E.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E3.在肾脏疾病中出现血尿的最常见缘故是A.多囊肾B.肾结核C.肾小球肾炎D.肾血管病变E.肾挫伤【正确答案】C4.对鉴别是否肾小球源性血尿最有意义的是A.全程血尿B.合并尿道刺激症C.尿潜血阳性D.肉眼血尿E.变形红细胞血尿【正确答案】E5.以下中哪项属于生理性蛋白尿A.肾淤血产生的蛋白尿B.肾动脉硬化引起的蛋白尿C.体位性蛋白尿D.凝溶性蛋白尿E.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正确答案】C6.蛋白尿是指A.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50mgB.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OOmgC.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D.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200mgE.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250mg【正确答案】C7.依照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尿蛋白可分为五类,以下哪一类是错误的A.肾小球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溢出性蛋白尿D.分泌性蛋白尿E.假性蛋白尿【正确答案】E8.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A.溶菌酶为主B.白蛋白为主C.本-周蛋白为主D.IgA为主E.β2微球蛋白为主【正确答案】B9.大量的蛋白尿说明是A.肾小管对蛋白的回吸收障碍B.肾小球滤过膜改变C.组织性蛋白尿D.溢出性蛋白尿E.功能性蛋白尿【正确答案】B10.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而血中β2微球蛋白不增高,如今出现的蛋白尿属于A.肾小球性蛋白尿B.溢出性蛋白尿C.分泌性蛋白尿D.肾小管性蛋白尿E.组织性蛋白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选D由于炎症或中毒引起的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出现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通过尿蛋白电泳及免疫化学方法检查,发明尿中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单纯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尿蛋白含量较低,一般低于1g/24h.此型蛋白尿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应用庆林毒素、多粘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等。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人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大工厂,各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
而内分泌系统,就像是这个工厂里的“通信部门”,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和控制身体的生理功能。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内科学中的内分泌总论,一起揭开内分泌系统的神秘面纱。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组成的。
这些腺体和细胞分散在全身各处,包括我们熟知的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还有不太为人熟知的下丘脑、垂体等等。
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就像是身体里的“信使”,通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从而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各种生理过程进行精准的调节。
激素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激素作用迅速而短暂,比如肾上腺素,能在紧急情况下让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为应对危险做好准备;而有的激素则作用缓慢而持久,比如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激素的分泌受到严密的调控,就像一个精准的天平,一旦失衡,就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咱们先来说说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糖尿病,这可是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老朋友”了。
它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
想象一下,身体里的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等着胰岛素这个“保姆”把血糖送进来提供能量。
可是当胰岛素出了问题,血糖就进不了细胞,只能在血液里“游荡”,久而久之,就引发了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等。
甲状腺疾病也是内分泌领域的“常客”。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会让人心慌手抖、多汗怕热、食欲亢进但体重却减轻。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的代谢速度像开了“超速档”一样。
相反,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甲减,则会让人感到疲劳、怕冷、记忆力减退,整个人都变得“慢吞吞”的,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的代谢变得缓慢。
还有库欣综合征,这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导致的。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在医学的广袤领域中,内科学就像一座大厦,而内分泌学则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楼层。
内分泌系统宛如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行着微妙而关键的调节。
首先,咱们来聊聊啥是内分泌系统。
它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织和细胞所组成,包括大家熟知的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等。
这些腺体就像一个个小工厂,不断地生产和释放出特定的激素,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使”。
它们的种类繁多,作用各异。
有的激素负责调节生长发育,比如生长激素;有的激素参与代谢的调控,像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还有的激素影响着生殖功能,比如雌激素和雄激素。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堪称精妙绝伦。
它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反馈调节系统,就像是一个智能的自动控制系统。
当体内某种激素的水平过高或过低时,身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来调整激素的分泌量,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比如说,当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感受到这种变化,然后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降低;而当血糖过低时,胰岛α细胞则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升高。
内分泌疾病,是由于内分泌腺体或组织的功能异常、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所导致的。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诊断内分泌疾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比如,怀疑有甲状腺疾病时,可能会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怀疑糖尿病时,会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治疗内分泌疾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于激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往往需要补充相应的激素,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而对于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则可能需要采取抑制激素分泌、破坏部分腺体组织或者使用药物来对抗激素的作用等方法。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2024/6/19
33
内分泌疾病分类(一)
内分泌疾病分类: 按功能分类 功能减退
内分泌疾病
功能亢进
2024/6/19
内分泌腺破坏 内分泌激素合成缺陷 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
内分泌腺肿瘤 多内分泌腺瘤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激素代谢异常 医源性内分泌紊乱
自身免疫、基因异常
内分泌疾病分类(二)
按病变的部位分类
磷酸化途径: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受体构象改变和二聚体化
细胞内
第二信使:cAMP, Ca,IP3三磷酸肌醇和 DAG二酰基甘油等· 细胞质蛋白磷酸化
核内
转录因子磷酸化,调控基因表达 细胞代谢改变、细胞生长分化
非磷酸化途径:Ras连接通路、JAK-STAT通路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三)
三、激素在靶组织抵抗
激素突变或受体后信号转导系统障碍导致激素在 靶组织不能实现生物学作用,临床大多表现为功 能减退或正常,但血中激素水平异常增高。
内分泌疾病诊断
完整的内分泌疾病诊断包括: 功能诊断 定位诊断 病因诊断
一、功能诊断
(一)、 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和体征对内分泌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1)闭经、月经过少、性欲和性功能改变、毛发改变:
(二)、实验室检查及资料分析
1.代谢紊乱的证据:各种激素可以影响不同物质代谢:如糖 、脂、蛋白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测定血糖、血脂、 血电解质、酸碱度
2.激素血液测定:血液激素浓度测定是内分泌给你的直接证 据。第一代放射免疫测定法已逐步淘汰,第二代免疫法的 敏感性进一步提高,第三代免疫化学发光法,以酶标记代 替同位素标记,敏感性进一步提高至超微量水平。测定法 血皮质醇、性激素及尿代谢产物,如17-羟皮质醇,VMA等
乡医班(血液、内分泌、NS)
5、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补充缺乏的造血物质;雄激素用于治疗慢性再障;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贫;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肾性贫血
对症支持治疗:输血;预防控制感染;止血。
(三)缺铁性贫血
1.铁的来源和吸收:
来源:体内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食物。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肝、瘦肉、蛋黄、豆类、海带、木耳、香菇等
乳类如牛奶含量最低
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2、病因:
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铁的吸收不良: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切出后、慢性胃肠炎
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贫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3、特征表现:黏膜损害严重(口角炎、舌炎、舌乳头炎);咽下困难(特殊表现之一);重者—反甲、异食癖
③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3、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特征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急性型早期主要为出血和感染
慢性型多以贫血、皮肤出血多见
4、治疗:慢性型--雄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教学内容
备注
血液系统疾病
一、概述
(一)血液系统常见症状
1、贫血: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
2、出血或出血倾向:
出血的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多见,还有关节腔和内脏出血,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
出血量的大小:可根据血压、脉搏情况初步判断:<500ml,500~1000ml,>1000ml
血小板计数:正常为100~300109/L,低于50109 /L可出现出血症状,低于30109/L时应警惕颅内出血
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②一般无脾肿大。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在医学的广袤领域中,内科学的内分泌学是一个充满奥秘与挑战的分支。
内分泌系统就像是身体内的一支精密“交响乐团”,通过各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指挥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内分泌学的总论,揭开这一领域的神秘面纱。
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和分布在全身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
这些内分泌腺包括大家熟悉的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着特定的生理作用。
激素,作为内分泌系统的“信使”,种类繁多。
它们可以是蛋白质、肽类、胺类、类固醇等不同的化学物质。
激素的分泌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这种调控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来实现。
比如,下丘脑分泌释放因子,刺激垂体分泌促激素,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内分泌腺,促使其分泌激素。
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水平反过来也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形成一个精密的反馈调节机制。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库欣综合征、侏儒症等。
以糖尿病为例,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血糖代谢紊乱。
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甲状腺疾病也是内分泌领域的常见问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烦躁等症状,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则表现为乏力、怕冷、水肿、记忆力减退等,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都可能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
在诊断内分泌疾病时,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首先是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家族病史等。
其次,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测定血液中各种激素的水平、相关的生化指标等,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内科学内分泌系统和血液系统复习要点说明
一、缺铁性贫血缺铁贫的病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2.铁吸收障碍 3.铁丢失过多正常人造血铁的来源组要来自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铁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1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2酸性环境易吸收3维生素c促吸收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病表现2.贫血表现3.组织缺铁表现(记住黏膜损害→口腔炎、舌炎等.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实验室检查: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低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小于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变大.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可正常或减低.也有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
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和巨核系无明显异常.红系中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其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质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的表现.即核老浆幼。
治疗IDA的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一)病因治疗(二)补铁治疗有效指标: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至10天.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月恢复正常.恢复后持续服药6个月。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化学因素、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核素等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干扰骨髓细胞生成.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
再障的发病机制:原发和继发性造血祖细胞缺陷(种子)、造血微环境(土壤)、免疫(虫子)1.造血干细胞的缺陷2.造血微环境异常3.免疫异常(多数患者用免疫抑制治疗有效)SSA的临床表现:贫血.感染.出血NSSA的临床表现:贫血.感染.出血再障的诊断:1.AA诊断标准:①②③④(书P558的4点.要背)2.AA分型诊断标准:①②(书P558的2点.要背)再障的鉴别诊断: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4.急性白血病5.恶性组织细胞病(有考就考选择题.记大点.和会区别。
内分泌内科学知识点
内分泌内科学知识点内分泌内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内科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分泌内分泌物质的腺体组成的,包括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这些腺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将内分泌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维持机体内稳态。
二、常见内分泌疾病1.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以及受体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2. 垂体疾病:垂体瘤是最常见的垂体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根据瘤体的分泌物质不同,可分为垂体功能亢进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症。
3. 胰岛疾病:胰岛素分泌异常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糖尿病可以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前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后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引起。
4.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疾病是肾上腺常见的两类疾病。
髓质疾病主要表现为嗜铬细胞瘤,皮质疾病主要包括库欣综合征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三、内分泌内科的检查与诊断方法1. 血液激素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各种激素的水平,包括甲状腺激素、垂体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等。
血液激素检测是诊断内分泌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技术,能够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肿瘤、肿块等病变。
3. 功能性检查:如胰岛素耐量试验、甲状腺释放激素刺激试验等,通过模拟机体的生理状态,评估激素的分泌和功能状态。
四、内分泌内科的治疗方法内分泌内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类型、病情的轻重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定。
总结:内分泌内科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内分泌学与内分泌疾病治疗
03
内分泌疾病治疗原则与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
以控制血糖为核心,结 合饮食、运动、药物治 疗及胰岛素治疗,预防
并发症。
甲状腺疾病
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 采用抗甲状腺药物、甲 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或手
术治疗。
垂体疾病
针对垂体激素分泌过多 或过少的病因,采取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放
实验室检查方法及评价指标
激素水平测定
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检 测激素水平,如甲状腺激 素、性激素、皮质醇等。
抗体检测
针对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 病,如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等,进行相关抗 体检测。
代谢指标评估
检测血糖、血脂、电解质 等代谢指标,评估内分泌 腺体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在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内分泌学 与内分泌疾病治疗
:
2023-12-30
• 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 内分泌疾病诊断方法与技巧 • 内分泌疾病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见内分泌疾病案例分析 • 新技术在内分泌领域的应用前景 •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提高内分泌诊疗
水平
01
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患者管理和教育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内分泌疾病患者进行远程管理和教育,提 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06
临床医学技术培训提高内分泌诊 疗水平
加强基础知识培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深入学习内分泌学基础知识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生理、病理及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 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 激素来调节垂体的激素分泌,进而控 制靶腺的激素合成和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障碍性贫血
16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 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向 环境障碍,导致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 贫血性疾病。以进行性贫血、出血、继 发感染,免疫治疗有效为特征。
17
病因
1、药物与化学毒物:如氯霉素、氮芥、 苯、有机砷等
输血小板悬液 3、感染:抗感染治疗 (二)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治疗 (三)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胞素、
ATG、ALG、激素等)和免疫调节剂2(如小 剂量丙种球蛋白、胸腺素等) (四)改善骨髓向环境药物:抗胆碱药及一叶 秋碱等
26
(五)造血细胞因子:粒系统集落刺激 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
10
第三步: 发现贫血
确定贫血程度
细胞形态 (1)
有无其他细胞减少 (2)
11
(1) 骨髓涂片、骨髓活检、铁染色;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浓度; 肝肾功能、尿粪常规; 免疫学检查; 影像、内镜; Coomb`s试验、 Ham`s试验;
12
(2)
三系减少 :大细胞
20
3.免疫机制异常: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T细胞亚群失衡; 负调控因子增高(IL-II IFN-γ TNF);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21
临床表现
(一)急性再障(AAA,重型再障I型):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 1.贫血:进行性加重 2.感染:高热;各系统均可引起感染, 混合感染、败血症。 3.出血:皮肤、粘膜、内脏出血。
2、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核素 3、生物因素:多种病毒及严重细菌感染 4、其他:妊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8
发病机制:
1.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CD3、4细胞明显减少; 部分有单克隆造血证据; 有向造血干细胞异质性转化(PNH、 MDS、AL)
19
2 .造血微环境异常: 造血细胞少; 脂肪化; 基质细胞体外生长差; 造血调控生长因子异常
(六)造血干细胞移植
27
白血病
28
定义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 病。
特点为出现大量白血病细胞,其具有恶 性增殖能力,但因分化成熟受阻而停滞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聚积于骨髓并可浸 润其他组织器官,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22
(二)慢性再障(CAA):起病缓慢、 病情较轻; 1.贫血:慢性过程输血可改善 2.感染:少,易控制,严重感染少。 3.出血:轻,皮肤、粘膜为主,牙龈 出血较多内脏出血少。
(三)重型再障II型:慢性再障急性变
23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二)骨髓象:
急性:多部位增生低下,三系造血细胞 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为一种糖蛋白,促进红系增殖、分化、成熟, 主要用于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对慢性感染、 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也有一定疗效。
14
5.输血: 主张成分输血,输注红细胞 悬液(少浆血)。
输血不良反应:传播疾病、过多会引起 含铁血黄素沉着、溶血 6.脾切除:自身免疫性溶贫、脾亢等; 7. 造血干细胞移植:如骨髓移植、脐血移 植等
慢性:增生不良,三系或两系减少 (三)骨髓活检:红髓脂肪变,三系细胞
减少
24
诊断
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
少。 2.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低下。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25
治疗
(一)支持及对症治疗: 1、纠正贫血,予输血 2、出血:常规止血,血小板<20×109/L时,
1
贫
血
一、贫血的定义: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
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红细胞比容 低于正常值。其中血红蛋白含量最为重要。/L 大于110 g/L 大于100 g/L
HCT 大于0.42 大于0.37 大于0.30
2
贫血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各系统疾病都可以引起贫血。诊断贫血 时应首先考虑其原因。
程度:轻度
HB>90g/L
中度 60g/L<HB< 90 g/L
重度
HB< 60 g/L
3
影响正常值的因素:
. 月经期女性血红蛋白浓度较低。 . 新生儿在3个月内血红蛋白浓度较高。 . 高原的居民血红蛋白浓度较高。 . 血液稀释时血红蛋白浓度较低。 . 血浆容量减少血红蛋白浓度较高。
4
分类
1、形态学分类
7
诊断:(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询问病史 第二步:全面体格检查 第三步:实验室检查
8
第一步:是诊断的重要基础 询问病史可获得贫血病因的线索。询问 病史时尤其要问: 理化接触史 慢性疾病史(感染、肾功能不全) 出血史 饮食史 营养史 家族遗传史 尿色(茶色、洗肉水样)
9
第二步: 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有无皮肤黄染 肝、脾、淋巴结有无肿大 肛门和妇科检查不可忽视
血液系统疾病有以下几类: 1、红细胞疾病(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 2、粒细胞疾病(粒缺、类白血病等) 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恶组、反应性
组织 细胞增多症) 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淋巴瘤、急淋、
慢淋、骨髓瘤) 5、造血干细胞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
非淋、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6、脾功能亢进 7、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
5
2、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障、MDS、巨 幼细胞贫血等 2、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等 3、红细胞丢失过我 :如急慢性失血
6
临床表现:
1、 一般贫血表现 (1)困倦、乏力、易疲劳(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主要的体征) (3)皮肤干燥、毛发枯干 2、组织缺氧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 意力不集中等 (2)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泻等 (3)泌尿生殖系统:如尿改变(多尿,微量蛋白尿等) 3、机体代偿表现:呼吸加快、气急;活动后心悸、 气短、心率加快等
巨幼贫
正细胞正色素 AA、MDS
单纯红系:
网织红细胞正常
纯红再障
网织红细胞升高伴黄疸
溶贫
13
治疗原则:
1.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等
2、应强调病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迅速纠正出血原因; 药物性贫血应立即停药并避免之。
3.补充造血原料: 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
4.刺激红细胞生成的药物: EPO、雄性激素。 EPO起源于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