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
丝路佚事_优秀作文800字
丝路佚事_优秀作文800字丝绸之路,也被称为丝路,是古代东西方交通和贸易联系的重要通道,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丝路上积累下来的许多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故事,被称为丝路佚事。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几则丝路佚事。
佚事一:玄奘西行玄奘,是唐代知名的佛教高僧,他为了获取真经,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最终成功地从中国出发,到达了印度,并将大量的佛经带回中国。
玄奘的西行,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的勇气和坚持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他取得的大量佛经的带回,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并且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人文素质。
佚事二:香料贸易丝路不仅仅是贸易的通道,也是文化的交汇。
其中的一大特色是香料贸易。
香料在古代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商品,它们不仅能够为食物增添香味,还能用于医疗和祭祀等方面。
在古代,许多古代国家都会经由丝路,通过贸易来获取香料。
这些香料包括胡椒、丁香、肉桂等等。
丝路上的香料贸易,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佚事三:纺织品贸易丝绸也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丝绸著称,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国的丝绸非常向往。
丝绸的贸易成为了丝路上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
中国的丝绸通过丝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再经过阿拉伯商人的传播,最终传播到了欧洲。
丝绸的贸易让中国得到了丰厚的收益,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佚事四:埃及与中国的往来丝绸之路最有名的一段是埃及和中国之间的贸易。
根据各种历史记载显示,中国和埃及之间在古代有着很密切的经贸往来。
埃及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家,而中国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
埃及的法老曾经向中国朝贡,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也流入了埃及市场。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的通道,更是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使得不同文明之间得以交流和互鉴。
佚事五:驼队队员的生活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离不开驼队。
驼队队员背负着货物,穿越沙漠和高山,历经艰难险阻,才能将商品运送到目的地。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欢迎阅读。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1】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
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
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
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
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
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了。
于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2】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A.赫尔曼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涵.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00字【3】西汉张骞始而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印度),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
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
此后,汉朝大规模经营西域。
进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
唐僧取经故事
唐僧取经故事唐太宗登基不久,玄奘在长安遇到了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萌发了到佛教起源地天竺去寻求真经的念头。
一开始,玄奘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便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一起上书,请求西游取经。
朝廷考虑到当时的边境状况,“有诏不许”,其他僧人都纷纷退缩,只有玄奘打定主意并暗中着手准备,在28岁那年,迈出了远行的第一步。
因此可以说,玄奘是偷偷摸摸离开长安的,唐太宗并不知晓此事,也没有传说中与之结拜,还赐与其袈裟和禅杖,并亲自为其饯行的事情发生。
玄奘从凉州开始了曲折而艰难的万里取经之路。
当地官员李大亮得到密报,说有个长安来的僧人想出关去西方,怀疑其真实用意,于是李大亮勒令玄奘立即返回长安。
玄奘在当地高僧的帮助下,悄悄潜行到了玉门关外的'瓜州,遇到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请求玄奘为他授戒,还主动提出随他同行,并安排了一匹识途老马当玄奘的坐骑。
按照唐朝律法,协助偷渡的人也会被处死。
当他们两人快抵达第一座烽火台时,石槃陀担心玄奘一旦被驻军抓住会连累到自己,几次想提刀杀死玄奘。
玄奘郑重承诺后,石槃陀打消了恶念,回瓜州去了。
从此,西行路上只剩下玄奘与老瘦马。
到了第一个烽火台,纵然玄奘轻手轻脚,还是被驻军发现了,守卫校尉王祥听闻面前这个满面灰尘的僧人竟是玄奘,大为惊讶。
一番深谈过后,王祥被打动了,决定放玄奘继续西行,还为他指明了去路,告诉玄奘第四烽火台校尉是自己的亲戚,通过时只需报上自己的姓名即可。
玄奘顺利通过了第四烽,避开了第五烽,进入了浩瀚的大沙漠。
可途中又无意打翻了水囊,五天四夜没有喝一滴水,就在他奄奄一息的危急关头,老瘦马找到了珍贵的水源,带他走出了沙漠,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国。
与伊吾相邻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欣喜而恭敬地迎接玄奘,并恳请他留下担任国师,玄奘以绝食表明决心。
麴文泰与他结拜为兄弟,准备了大量金银、物资,派25人,随带30匹马护送。
同时还修书24封信给沿途的24个国家,附上谢礼,以助玄奘顺利西行。
丝绸之路十大历史人物故事
丝绸之路十大历史人物故事一、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那可是个超级勇敢的家伙。
汉武帝的时候啊,想和西域各国建立联系,就派张骞出使西域。
这一路可不容易啊,张骞带着他的使团刚出玉门关,就被匈奴人给抓住了。
匈奴人把他们扣押了好多年,还想让张骞投降,给他娶老婆啥的。
但张骞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使命呢。
后来他找机会逃跑了,继续向西走,到了大宛、康居,最后到了大月氏。
虽然大月氏不想和汉朝一起打匈奴了,但张骞这一路可是把西域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他回来的时候又被匈奴抓住,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回到了汉朝。
他带回来的关于西域的消息,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二、班超:投笔从戎的西域英雄。
班超这人可牛了。
本来他是个文人,天天抄抄写写的。
有一天他突然就烦了,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边疆立功,哪能老在这抄书呢!”然后就投笔从戎了。
他到了西域,只带着很少的人。
有一次在鄯善国,匈奴使者也来了,鄯善王就有点摇摆不定了。
班超当机立断,带着手下的三十六个人,趁着夜色直接冲进匈奴使者的营地,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这一下就把鄯善王给镇住了,让鄯善国归附了汉朝。
班超在西域经营了好多年,他用智慧和勇气,让西域好多国家都和汉朝交好,让丝绸之路更加稳定繁荣。
三、甘英:西行探险的勇者。
甘英啊,他也是个有胆量的人。
那时候东汉和西域各国交往密切,甘英就受命出使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
他一路往西走,经过了好多地方。
走到安息(今伊朗)的时候,安息人不想让汉朝和罗马直接联系,就吓唬甘英说:“大海啊,大得很呢,要渡过去得好几个月,而且海上还有妖怪,会把船弄翻的。
”甘英一听,心里有点害怕,就没再往前走了。
虽然他没到达罗马,但他走得也够远的了,让汉朝对西边更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算是为丝绸之路的延伸做了探索。
四、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僧。
五、法显:东晋的取经先驱。
六、汉武帝:丝绸之路的背后推动者。
汉武帝那可是个有大志向的皇帝。
他在位的时候,汉朝国力强盛。
《玄奘之路》解说词(12集完整版)
记录片《玄奘之路》解说词目录第一集乱世孤旅第二集绝域求生第三集生死兄弟第四集亡命凌山第五集穿越草原第六集踏上圣土第七集随风而逝第八集西天取经第九集享誉佛国第十集归心似箭第十一集呕心沥血第十二集圆满第一集:乱世孤旅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
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
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
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
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
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
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公元六百二十七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的饥荒就在眼前。
刚刚立国九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灾民逃难,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
那一年,他二十八岁。
与寻找食物的难民的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
玄奘明白,他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
公元六百年,隋帝国创建二十年,在都城长安于东的洛阳附近,一个婴儿悄然诞生了。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丝绸之路故事传说:出使西域的张骞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
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被拘留和软禁。
张骞在此被迫娶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但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公元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
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
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
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
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
玄奘取经的故事
玄奘取经的故事玄奘,唐代著名的高僧,他的一生奔波于佛教的弘扬和文化的交流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西行取经的一段传奇经历。
公元629年,玄奘开始了他的西行取经之旅。
他历经千辛万苦,历时17年,终于完成了这一艰难的使命。
在这段漫长的旅途中,玄奘面临了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定地走在取经的道路上。
玄奘西行取经,首先要面对的是艰难险阻。
他穿越了沙漠、穿越了雪山,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
在这段旅程中,他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面对种种人为的阻挠和困难。
但是,玄奘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坚定地向前走去,因为他心中怀着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普度众生的使命感。
在取经的过程中,玄奘还结识了三位得力的助手,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
他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共同面对了种种妖魔鬼怪的阻挠,最终成功地取得了真经。
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考验,更是一次对友情、信任和团结的升华。
最终,玄奘带着真经平安地回到了长安城。
他将所学所得翻译成文,弘扬佛法,对唐朝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一段传奇。
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佛教史,更是一段历史长河中的一抹亮色。
这段传奇经历,展现了玄奘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仰,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智慧。
这段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信仰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愿我们都能像玄奘一样,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惧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丝绸之路的故事
丝绸之路:千年古道的传奇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的摇篮,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丝绸之路作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承载着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展示这条千年古道的独特魅力。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国力强盛,为了扩大疆域和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汉武帝决定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抵达大月氏国,并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后,大月氏国王派遣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
汉武帝根据张骞的汇报,决定开辟一条通往西域的新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除了丝绸这种中国特产外,还有茶叶、瓷器、铜铁等商品在丝绸之路上流通。
同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也在丝绸之路上传播,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派遣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
玄奘法师历经艰险,最终成功抵达印度,并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
这些经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为了寻求更多的市场和资源,宋朝开始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
同时,宋朝的科技水平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特别是在航海技术方面。
南宋时期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海洋强国地位。
明朝时期,丝绸之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明朝实行海禁政策,限制海上贸易;另一方面,蒙古帝国崛起,对丝绸之路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尽管如此,丝绸之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繁荣。
三、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走廊。
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丝绸之路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命运共同体。
正如古语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一:)法显: 东晋时著名的僧人。
公元399年,他为了弥补中国佛教经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决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经典。
他与几位同道一起,从长安出发,经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葱岭,历尽千辛万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后终於到达印度。
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处都有他要寻求的戒律,於是辗转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经,就进行抄写。
后来於412年从海路返回中国。
法显前往印度取经时已年届六十。
回国以后,把所得佛经进行翻译,共译得6部63卷。
他还把自己的取经历程记录下来,这就是《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或《历游天竺国记传》。
这是一部记录丝绸之路和中印之间关系的重要著作。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二:商人是丝绸之路上的活跃群体,是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途贩运是古代商人获得利润的重要方法,商业利益驱动他们冒险远行,他们在进行贸易的同时,亦为东西方传递了不同的观念、文化和物产。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中亚地区的民族都是经商的行家,甚至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背后,往往有中亚的商人集团在活动。
汉唐时期(公元前2世纪-公元10世纪初),著名的中亚商人是粟特人,他们组成商队往返中国与中亚地区,他们信仰祆教,祆教领袖同时就是商队的首脑。
他们不仅为中国和西方提供了新鲜的货物,也给中西方带来了特殊的文化。
远方国度的.使者,有时就是由商人担任的,在给中国皇帝进贡的同时,实际上也从事贸易活动。
著名的使者马可孛罗(Marco 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三:在丝绸之路上,最动人的莫过於和亲公主的送迎队伍。
中国历代王朝,为了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维持良好关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册封首领,授予中国的官职,表达与中国的密切关系,称为「册封体制」。
二是和亲,中国公主嫁给当地首领为妻,两国用这种婚姻关系达成联盟。
当然,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的国家,中国才会向其施行和亲政策。
西汉时,中国与乌孙和亲(公元前110年),因为乌孙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玄奘西行路上的小故事
玄奘西行路上的小故事《玄奘西行路上的小故事》哇塞!你们知道吗?玄奘大师西行的路上,那可是有好多好多惊险又有趣的小故事呢!话说有一回,玄奘走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那地方啊,一眼望去,全是黄乎乎的沙子,连棵草都看不到。
太阳就像个大火球,烤得大地都发烫啦!玄奘一个人孤零零地走着,汗水不停地往下流,嗓子干得都快冒烟儿了。
“这可怎么办呀?”玄奘心里想着,“难道我就要这样被困在这沙漠里了?”就在他又累又渴,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他看到远处好像有个小黑点在移动。
“那会是什么呢?”玄奘心里充满了疑惑。
他鼓起劲儿,朝着那个小黑点的方向走去。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牵着骆驼的商人。
“哎呀,好心人呐,能不能给我点水喝?”玄奘着急地问道。
商人看了看他,说道:“大师,这水可珍贵着呢,我也没多少啦!”玄奘赶忙说道:“施主,就可怜可怜我吧,我实在是走不动啦!”商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给了玄奘一些水。
玄奘接过水,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那感觉,就像是久旱逢甘霖啊!还有一次,玄奘路过一个小村庄。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个从远方来的和尚,都好奇地跑过来看。
“和尚,你从哪儿来呀?”一个小孩子眨着大眼睛问道。
玄奘微笑着回答:“我从大唐来,要去西天取经。
”“西天取经?那得多远啊!”一个老人惊叹道。
“再远我也要去,为了能取得真经,让更多的人受益。
”玄奘坚定地说。
大家听了,都对玄奘佩服不已。
在西行的路上,玄奘也遇到过坏人呢!有一次,他走进了一个山寨。
山寨里的强盗看到他一个人,背着行李,就打起了坏主意。
“把你的东西都交出来!”强盗头子恶狠狠地说。
玄奘却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身上这些东西,对你们没有什么用,但是真经却能让所有人都得到解脱。
”强盗们听了,都愣住了。
他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话。
最后,强盗头子竟然放过了玄奘,还说:“大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不该打劫你。
”你说神奇不神奇?玄奘西行的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就好像我们爬山一样,有时候要攀过陡峭的山峰,有时候要穿过茂密的森林,有时候还会遇到狂风暴雨。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
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欢迎阅读。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1】: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2】:玄奘三藏赴印度
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
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
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
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
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
(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3】:西域都护的设立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50字【4】: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唐代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历程
唐代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历程唐代玄奘法师(公元602年-664年),本名陈玄奘,出生在陕西勉县一贫苦农家。
他是我国佛教历史上著名的间华法师,传承了印度或南亚的佛教,曾经四次西行印度,历时17年,走过一路千辛万苦,克服重重的困难取得大量经教,回国后为我国佛教教育和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历程精彩纷呈,听闻于耳,可谓是一部精神和心灵的旅程。
第一次西行玄奘法师的第一次西行,是在公元629年。
他当时只有28岁,是一个年少有为的年轻和尚。
玄奘法师的这次西行求法,是得到唐太宗的赞助,并受到当时学界的推崇的。
那时,玄奘法师从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前往印度寻找佛经。
不过,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跨越喜马拉雅山。
这座山脉并不是那么容易越过的。
而且这个地区经常受到饥饿、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但尽管在困难重重之中,玄奘法师并没有放弃,他坚持了下去,并于公元 645年回国,带回了657部佛经和出版物,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次西行玄奘法师第二次西行,是在公元 648年发生的。
这次西行是为了去到印度寻找文殊菩萨的经卷。
玄奘法师在这次行程中,又一次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例如,他耗时近3年才走到了印度。
这是由于他的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暴,被逼降落在印度外地。
在那里,他被寺庙接起来,又遭受了战乱和疾病的考验。
最终,玄奘法师在意外地认识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者、乔达摩大师,从而使他得以获得了丰富的佛学知识和宝贵的文献资料。
第三次西行玄奘法师第三次西行,发生于公元667年。
在这次西行中,他仍然继续寻找可贵的佛经。
这时,玄奘法师已经67岁了,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
但是尽管身体不容易拖动,他勇敢地突破一切障碍,进入了西藏,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些寺庙。
他到达印度时,印度正在发生内战,他所到之处处处战争,参加、撮合和安抚战争,这期间他们失去了很多财物。
但是,玄奘法师仍然不断地写下了他的游记,记录下了他的佛法求学历程和所见所闻。
五个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五个丝绸之路的小故事五个丝绸之路的小故事引导语:神秘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越了沙漠绿洲和大海,漫长路途和其悠久的历史,这段商业贸易之旅有过多少传奇和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个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第一个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笼统地称为“西域”。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使西域,想联合西域的国家共同抗击匈奴。
他带着一百多人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
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悍的匈奴骑兵。
但还是不幸被匈奴骑兵发现了。
战斗中,张骞一行人寡不敌众,死的死,伤的伤,活下来的都当了俘虏。
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举一动都受人暗中监视。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同时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他们在一个黑夜里逃走了。
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
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过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公元前126年,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张骞回到了长安。
当初出发时的随从只剩下了一个人。
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哉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等情况。
听了他的陈述,人们才知道,西域并不是王母娘娘和众神居住的琼瑶仙境,也不是传闻中的流沙千里、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里有许多希望和汉朝友好通商的国家。
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第二个历史上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去剧场看戏。
他身上那件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
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的新装赞不绝口,连看戏都没有心思了。
一打听,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
从那以后,华丽的中国丝绸在欧洲各国出了名;用中国丝绸制作的衣服,成了最时髦、最讲究的服装;华丽的丝绸被誉为最珍贵的衣料,甚至和黄金等价。
大唐西域记故事精选
大唐西域记故事精选篇一《玄奘法师与神秘绿洲》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大唐西域里玄奘法师的一段奇妙经历。
话说那玄奘法师,一路西行,风餐露宿,那日子过得是相当艰苦。
这一天,他走进了一片茫茫沙漠,炽热的阳光烤得地面发烫,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这鬼天气,真是要把人给烤干喽!”玄奘法师一边擦着汗,一边自言自语道。
就在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绿洲。
“哎呀呀,莫不是佛祖显灵啦!”玄奘法师兴奋地加快了脚步。
这绿洲里可热闹了,有一群商人正在休息。
“大师,快过来歇歇脚!”一个满脸胡须的商人热情地招呼着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走过去,和他们坐在一起。
“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玄奘法师问道。
“我们要去西边的城镇做买卖,这一路可不容易啊!”商人叹着气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这时,一个年轻的商人好奇地问玄奘法师:“大师,您一个人走这么远,图个啥呀?”玄奘法师微笑着回答:“我要去西天取经,将佛法的智慧带给更多的人。
”众人听了,都露出敬佩的神情。
在绿洲里休息了一阵,玄奘法师准备继续前行。
商人们送给他一些水和食物,还不停地叮嘱:“大师,一路上可要小心啊!”玄奘法师感激地告别了他们,带着满满的祝福踏上了路程。
回头望着那片渐渐远去的绿洲,玄奘法师心中充满了力量:“佛祖保佑,我一定能完成取经的使命!”就这样,玄奘法师又继续踏上了充满未知的西行之路。
篇二《公主与神奇的宝石》在大唐的西域,有一个美丽的国度。
这国度里有一位可爱的公主,叫阿依娜。
阿依娜公主那可是个鬼灵精怪的主儿。
一天,她听说在遥远的沙漠深处,有一颗神奇的宝石,能实现人的愿望。
“哼,我倒要去看看这宝石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阿依娜公主下定决心。
她带着几个忠心的随从,就踏上了寻找宝石的旅程。
一路上,那风沙可大了。
“公主,咱还是回去吧,这路太难走啦!”一个随从苦着脸说。
“不行,本公主才不怕呢!”阿依娜公主倔强地说。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前。
“公主,这地方看着阴森森的,要不咱别进去了。
西行取经的历险旅程
西行取经的历险旅程西行取经,是指唐代高僧玄奘为了取得正经佛经,历经千辛万苦,踏上一段充满艰险的旅程的故事。
在这个旅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危险和困难,但最终成功取得了真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站:离开长安玄奘离开长安市,开始了他的西行之旅。
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他在这里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赞扬。
不仅有人送他饭菜和行李,还有一些人提供了马匹和护卫。
这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
他穿过了陕西、甘肃等地,一路上遇到了一些强盗和野兽,但他都成功地避开了他们。
虽然面对种种困难,但玄奘仍然坚定地向前走。
第二站:印度河玄奘来到了印度河边,准备渡河前往印度。
这座宽阔而深河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他很清楚,如果不能渡过印度河,他将无法到达目的地。
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一个能够帮助他渡河的方法。
在河边,他遇到了一个聪明的船夫,船夫告诉他,只要有足够多的勇气和毅力,他就一定能够渡过河流。
玄奘听了船夫的话,他相信了自己,努力游到河岸对岸。
第三站:恶魔山在旅途中,玄奘经过了一个叫做恶魔山的地方。
这个山上住着许多恶魔,他们喜欢欺负和伤害行人。
玄奘知道恶魔山的存在,但他决定勇敢地前往。
一开始,恶魔试图吓吓他,但玄奘并没有被吓倒。
他用聪明和智慧化解了一个个困难和危险,成功地通过了恶魔山。
第四站:火焰山离恶魔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火焰山。
这座山上燃烧着无尽的火焰,气温极高,几乎无法接近。
玄奘知道,他必须冒着生命危险穿越火焰山,才能到达目的地。
在火焰山脚下,他遇到了一个孤独的石人。
玄奘询问石人是否可以帮助他通过火焰山。
石人告诉他,他可以通过使用水和法术来控制火焰。
玄奘照着石人的指示,成功地穿越了火焰山。
第五站:白骨洞最终,玄奘来到了白骨洞。
这个洞里住着妖怪和恶魔,他们想要吃掉玄奘,以便夺取他的法宝和真经。
玄奘面对这些妖怪和恶魔,并没有离开或者逃跑。
相反,他用慈悲和智慧对待他们,最终说服他们离开。
妖怪和恶魔被他慈悲的心化解了邪恶,他们决定追随玄奘修行正法。
陈玄奘西行的故事
陈玄奘西行的故事
导读:十三岁的陈炜立誓继承如来的业绩,将佛法发扬光大。
他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号-
-玄奘。
出家后,详研佛法,参悟心得,最终走上西行之路,到佛教发祥地印度去游览佛教圣地,更
深层次地了解佛法
佛教发源于印度,在东汉初期传入我国.我国不少高僧为了探究佛学真谛,都想取得真经,为此
而作了艰苦的努力,客观上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唐代著名的和尚、佛经翻译家玄奘,就是其中杰出
的代表.玄奘俗称唐僧,出家前名叫陈(huī),洛州(今河南偃师)人.
他的高祖、曾祖和祖父辈都做过官,父亲陈惠一度也做过官,后来辞职搞起儒学研究来.玄奘小
时候家道中落,生活贫寒,再加上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就随二哥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开始拜
佛念经.十三岁那年,洛阳度僧,他因为小小年纪就对佛学有了研究,从而被破格入选,做了沙弥
(没有成人的佛教出家人).他二十岁在成都受具足戒(出家人要取得正式僧尼资格必须受持的戒法规定),后来云游各地,到处拜访名师,精通各家学说,被誉为佛门千里马.但他深深感到佛学的各家
学说差别太大,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求法,以搞清到底什么是佛法的真谛.他向朝廷打了西行求
法的,但因西突厥把边境局势搞得很不稳定,他的没被批准.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北方发生严重的灾荒,朝廷准许百姓(包括僧人)自行谋生,玄奘乘机
西行.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凉州(今甘肃武威)边境时,被守关卡的士兵发现.凉州都督以朝廷禁止
百姓出境为由,打发他回长安.当地有位慧远法师,被玄奘的求法精神所感动,派两名弟子帮助他偷
偷地越过边防,混出了玉门关.途中,他遇到一位熟悉西域地理的老人.老人为他的坚毅精神所感动,送了他一匹曾十五次往返伊吾(今新疆哈密)国的老马.。
玄奘丝绸之路的故事
玄奘丝绸之路的故事丝绸之路的兴盛也促使了很多人去亲身体验。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玄奘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阅读。
一、玄奘丝绸之路的故事说起丝绸之路,我们便会觉得那是一条带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驿道,起于汉,兴于唐,丝绸之路贯通了京都长安与亚欧大陆的贸易,做到了互通有无,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带入了对方的文化中,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丝绸之路的兴盛也促使了很多人去亲身体验,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吴承恩笔下的唐玄奘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个人妖不分,善恶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不然,真实的玄奘是一个敢于只身一人勇闯大漠、并精通佛法的得道大师,除此之外,玄奘的家境殷实,他俗家姓陈,父亲陈光蕊,中过状元,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外祖父殷开山,官至宰相。
那么玄奘又为什么要去西行取经呢?我想除了玄奘本身好学的原因外,想要在唐朝众多的人才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游学经历。
公元639年,玄奘得一匹良驹相伴,自长安出发,历时17年,途径138个国家,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
要说玄奘途中的经历可真是丰富,玄奘一路西行,途中经过秦州、兰州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距今天吐鲁番40千米的高昌国,当时的高昌国王被玄奘一人勇闯大漠的精神所感动,将其视为座上宾,殷勤招待并希望玄奘能在高昌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后玄奘继续西行,终于到达天竺,师从戒贤大师,学习大乘佛教。
而高昌国也是《西游记》中第十七回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的发生地,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火焰山,火焰山是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内的一座山,因其所有的盆地地形,使得火焰山成为了全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温度可以达到四十至五十摄氏度,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
维语称火焰山为“克孜勒塔格”(红山之意),而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这样描述火焰山:“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
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欢迎阅读。
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一: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潜行至瓜州,循北道出玉门关,只得瘦马一匹伴随。
几经艰险,到达伊吾,后转至高昌。
时高昌王鞠文泰以玄奘一人,身经大沙漠而至,视为有道高僧,殷勤地接待,力劝其留在高昌弘法,但玄奘因决意往天竺求经,高昌王苦留不获允。
于是玄奘在此说法一月,并与高昌王结为兄弟。
其后高昌王送以钱财货物,给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及西突厥,请他们在玄奘过路时,照顾玄奘,于是玄奘便继续西行。
他先后经过阿耆尼国(焉耆)、屈支(龟兹)、跋禄迦(姑墨),越过葱岭,从者十死其四,最后到碎叶城,得见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
肆叶护可汗以为唐使,礼待之,并遣使知会所属各国,要他们款待、保护玄奘。
玄奘乃顺利经昭武九姓国、吐火罗国,无阻而至天竺。
玄奘边行边参观佛祖遗迹,终至东印度摩揭国的那兰陀寺(631年),戒贤大师见玄奘大
喜。
戒贤为世亲大师所传法相宗嫡传,虽年过百岁,仍为玄奘开讲《瑜珈师地论》、《显扬论》、《对法论》、《因明论》、《顺正理论》等。
玄奘在那兰陀寺凡五年,成为寺中解经论五十部的十人中之一。
后遍游五印度,四年后再返寺中(639年),代戒贤大师讲《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听者无不佩服。
复和会法性、法相二宗,着《会宗论三千颂》,此对印度佛学影响至大。
玄奘本欲归国,惟当时印度教派甚多,婆罗门教和小乘佛教批评大乘佛教,玄奘为大乘佛教辩护。
摩揭陀之戒日王在曲女城召集大会,遍请五印度国王、沙门、婆罗门、外道等。
当时印度各国国王到者十八人,高僧三千人、婆罗门及尼干外道二千人、那兰陀寺僧众千余人。
玄奘登坛说法,以梵文作《真唯识量颂》,宣示大众。
称 :『如有一字无理,能被难者,则斩首相谢。
』如是者十八日,无一人能难倒一条。
于是印人称玄奘为『大乘天』,声威震葱岭,名留西域及印度百余国,此为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空前的光荣。
由于摩揭陀国戒日王钦佩玄奘,特派人到中国朝贡。
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启程东归,时年四十八。
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二:在丝绸之路上,不为利益只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艰险往来各地的是宗教僧侣。
他们之中,以佛教僧侣最多,既有来自西域向中国传播佛教的高僧如鸠摩罗什,也有中国高僧如法显、玄奘前往印度学习佛教教义和经籍
的。
此外,东来的还有摩尼教僧侣、景教僧人。
粟特人的商队首领往往就是祆教领袖,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称他们为「萨宝」。
西行的也有道教僧侣,如长春真人丘处机。
利益通常是人生的驱动力,但这些僧侣所求的只是心中的真理,日夜所思是如何帮助世人摆脱苦海。
结果,由于他们的努力,丝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得以交流,各地文化亦因外来的刺激而有所变化和发展。
比如,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中国的道教就很难产生,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也想必另有一番面貌了。
(四)法显: 东晋时著名的僧人。
公元399年,他为了弥补中国佛教经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决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经典。
他与几位同道一起,从长安出发,经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葱岭,历尽千辛万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后终于到达印度。
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处都有他要寻求的戒律,于是辗转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经,就进行抄写。
后来于412年从海路返回中国。
法显前往印度取经时已年届六十。
回国以后,把所得佛经进行翻译,共译得6部63卷。
他还把自己的取经历程记录下来,这就是《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或《历游天竺国记传》。
这是一部记录丝绸之路和中印之间关系的重要著作。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
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
止出国旅行。
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
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
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
(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玄奘与丝绸之路的故事简短三: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虔诚的佛教徒,杰出的翻译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行家和最全面地记述古代丝绸之路沿途情况的伟大著作家。
贞观三年,他深感佛说分歧,难得定论,“誓游西方”,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古印度)取经,探求答案,“以释众疑”。
贞观十七年,带657部经论返归长安,受到热烈欢迎。
唐太宗将他安置在太子李治修建的慈恩寺译经,又在寺内专门修建佛塔一座,收藏他带回的经典,这就是现在西安的大雁塔。
玄奘从西域丝绸之路的中道出国,从西域南道回国,历时17年,游历三十多个国家,行程五万余里,大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中国和印度等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他的《大唐西域记》记叙了沿途见闻,为我们了解西域、中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历史情况,了解丝绸之路的面貌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历史地理名著,具有重大科学价
值。
玄奘精通梵、汉两种文字,其译著准确翔实,开一代新译风,并培养了许多翻译精英,使盛唐的翻译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玄奘和日本、新罗(朝鲜)的佛学者还有传承关系,在国际上亦有重大影响。
他西行取经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变成了神话,后来经明代作家吴承恩写成小说《西游记》。
唐僧及其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
玄奘实为我国古代一位在世界史上和国际交往中享有极高声誉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