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这社会啊,人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到处飞。
城市里到处都能看到那些操着不同口音、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这些就是流动人口啦。
为啥要调查他们呢?因为他们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可不小,从经济到文化,方方面面的。
所以我就决定去探个究竟,看看这流动人口到底是咋回事。
二、调查方法。
我这调查方法也不复杂,就像聊天似的。
我找了几个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像火车站附近啊,还有那些城中村里头。
跟那些大哥大姐、大叔大妈就聊起来了。
也没什么特别的提纲,就是从“您从哪儿来呀”开始,然后就顺着聊,还找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再加上查了点资料,这就算齐活了。
三、调查结果。
# (一)流动人口的来源地。
一聊才知道,这流动人口的来源地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最多的呢,是从一些周边的小县城或者农村来的。
比如说,有很多从隔壁省的小村子来的大哥,他们那儿地少人多,挣不到啥钱,就跑到咱这大城市来了。
还有一些是从比较远的地方,像大西北或者大西南的一些山区来的,那边经济发展相对慢一点,大家都想着到发达的城市来闯闯,改善改善生活。
# (二)来此地的目的。
说到目的啊,那基本上就是为了赚钱养家呗。
那些年轻的小伙子,大部分都是想找个好工作,多挣点钱。
有个小伙子跟我说:“哥啊,我在老家一个月就挣那千儿八百的,在这儿只要肯吃苦,一个月能拿好几千呢。
”还有些是拖家带口的,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教育环境。
有个大姐说她来这儿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在这儿上学,说这儿的学校条件好,老师教得也好。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是来投奔亲戚朋友的,在这边有个照应,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发展发展。
# (三)从事的职业。
他们干的活也是各种各样的。
男的呢,很多在工地干活,那建筑工地上好多都是外来的流动人口。
一个个晒得黝黑,但是都很有力气,一天到晚忙活着砌墙、搬砖啥的。
还有一些在送外卖或者跑快递,你看那些大街小巷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的,好多都是流动人口。
女的呢,有的在工厂里打工,做一些电子厂的装配工作,还有的在做家政服务,给人打扫卫生、带孩子啥的。
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1一、指标注解:(一)统计分析区域:我镇的x个村(社区)。
(二)数据统计时间:分析中所用数据均是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以来截止20xx年3月31日的数据。
二、总体概况截止20xx年3月31日,10个(社区)流入人口信息系统汇总录入流入人口429人,房屋信息4772户、出租房屋58户、大型用工单位16个、流出人口804人,留守儿童21人、空巢老人12人、返乡人员12人。
(一)流入人口基本数据:1、人口比例:10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6480人,其中流入人口429人,占2.6%;其中流出人口804人,占4.9%。
2、年龄结构:在所有流入人口中6岁以下的有10人,占2.3%;6至16岁的有16人,占3.7%;16至60岁的有374人,占87.2%;60岁以上的有29人,占6.8%。
3、流入人口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为232人,占54.1%;女性为197人,占45.9%。
流出人口性别:男性也多于女性;男性为428人,占53.2%;女性为376人,占46.8%。
4、主要流入地:我镇主要流入人口本市其他地区(市)县15人,占3.5%;省内市为216人,占50.3%;省内县35人,占8.2%;省外市39人,占9.1%;省外县32人,占7.5%,本区(市)县其他乡镇91人,占21.2%;国外1人。
5、流入事由:在10个村(社区)采集的流入人口中,务工的有324人,占75.5%;其他流入经商、服务、借读、养老等的有105人,占24.5%。
流出人员中,务工的有780,占97%;其他的有24,占3%;6、受教育程度:在10个村(社区)采集的流入人口中,小学文化的有101人,占23.5%;初中文化的有230人,占53.6%;高中文化的有46人,占10.7%;大专文化的有23人,占5.4%;大学本科文化的有10人,占2.3%;研究生及以上文化1人。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篇一」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是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且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数据表明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另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xx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
这意味着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将对中国发展带来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人口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社会总消费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老年人不仅在医疗保健、食品、服装、旅游、娱乐、养老等各方面有大量需求,而且随着价值观、消费观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老年人消费需求正在向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潜在需求将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餐饮、旅游、娱乐等消费点。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习惯、偏好以及消费能力和方式将改变社会消费结构,形成潜在消费市场。
老龄化社会催生的银发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有可能成为调结构促增长的新亮点,并蕴藏着新的产业机会,有助于我国经济的优化和转型。
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银发经济有巨大需求,为过剩产能的转移和新的投资机会寻求到了新的出口,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把人口压力转化为经济机会。
要实施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大力发展老年消费产业,特别是医疗保健、休闲养生、家政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相关服务性消费的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较为明显1.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
20xx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截至20xx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9.4%。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
社区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篇一:流动人口调研报告辖区内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成立了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委常委公安分局局长、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为付组长,区政法委、组织、宣传、公安等21个单位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抽调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人员组成,政法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全区流动人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各乡镇、街道成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流动人口200 人以上的社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社区主任担任,副主任在流动人口中产生。
(二)维权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全区建立了三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网络,设立了流动人口维权服务中心,并开通了12345维权热线。
乡镇(街道)在综治中心设立了维权站,社区由司法部门设立了法律顾问或联络员,公布了姓名和联系电话,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口的法律维权咨询。
中远、欧华等一批规模企业能依法与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
劳动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及时调处劳资纠纷,并逐步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措施。
全区工伤保险全面覆盖;船东互保全面覆盖下海渔民中的流动人口。
船舶、建筑等高风险行业、高纠纷行业设立了保证金制度,维护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三)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较好体现。
20XX年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意见》中明确规定区、乡镇(街道)党代表和区政协委员中,各类先进、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评选,流动人口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各社区根据条件视情建立了流动人口党支部。
区总工会强化企业“党工共建”,把流动人口组织到企业工会中来,使流动人口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这社会啊,人就像小蜜蜂一样到处跑。
为啥呢?为了生活呗,为了寻找更好的机会。
这流动人口啊,就像一股流动的力量,在各个城市之间穿梭,对社会的影响那可老大了。
所以我就想啊,去好好调查调查这流动人口到底是个啥情况。
二、调查目的。
我就想搞清楚这些流动人口都从哪来,到哪去,为啥流动,在新地方过得咋样。
这就好比是给一群到处旅行的小蚂蚁画个路线图,看看它们的轨迹和背后的故事。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我呢,就在城市里找那些看起来像流动人口的朋友聊天。
比如说在街边的小摊位上,跟那些卖小吃的大哥大姐唠;在工地附近,和那些建筑工人叔叔们谈;还在一些城中村里,跟那些租房子住的年轻打工仔、打工妹聊聊。
我就像个好奇的小孩,拉着他们问东问西,当然啦,都是很友好的那种哦。
除了聊天,我还在一些打工者聚集的地方发了些简单的小问卷,就想多收集点信息。
四、调查结果。
# (一)来源地。
我发现啊,这些流动人口那是来自五湖四海。
很多是从比较偏远的农村或者一些小县城来的。
像来自四川、河南、安徽等地的朋友就特别多。
他们说啊,老家虽然好,但是机会太少了,种地赚不了多少钱,只能出来闯闯。
# (二)流动目的地。
那他们都去哪儿呢?大城市呗!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就像大磁石一样,把他们都吸引过去了。
为啥呢?因为这些大城市工作机会多啊,工资可能也会高一些。
有个大哥就跟我说:“在老家,一个月拼死拼活也就赚个千把块,在这大城市,运气好的话,一个月能有好几千呢。
”# (三)流动原因。
说到为啥要流动,那理由可真是五花八门。
最主要的当然是经济原因啦,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是为了开阔眼界,想看看大城市的繁华。
有个年轻的妹子就跟我说:“我在电视上看到大城市那么漂亮,就想来看看,顺便找个能让自己变时尚的工作。
”还有一些人呢,是跟着亲戚朋友一起来的,大家互相有个照应。
# (四)生活状况。
1. 居住条件。
这居住条件可真是参差不齐。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
人口调查报告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人口调查报告范文1一、很多外地人员选择来北京发展——外来人口的数量增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施,我们不难看到,近些年来,北京的人口在剧增。
据相关数据显示,1991年至20xx年是外来人口大量增加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外来人口大量增加。
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常住人口继续增长,到20xx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492.7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406.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3%。
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量的外地人员选择了来北京谋生和发展,而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她们在来京之前的户口所在地也都是以经营店铺谋生的,在有了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后,她们选择来北京,以同样的职业,选择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来经营店铺。
而至于他们为什么当初选择来北京谋生,有些人表示亲戚或朋友介绍,有些人认为北京是首都,挣钱多,有些人则表示不知道为什么。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流动方面我做了一些查询,数据表示,1978—1987年间,人口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而对中部地区的贡献仅为2.7%,同时,在这一时期,人口流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达到5.6%,这说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之初十年间人口流动的更大受益者。
2、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我个人认为可能一开始对于“首都”这个名词,对于一些外地人员来说,吸引力比较大,认为首都是最繁华的',在北京发展就成了每个人的理想选择。
可是不能盲目的随大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方式。
因为现在北京的居住人口已经太多了,日常的堵车,房价的上涨都反映了一定的问题,今后应该实施一些措施来控制一些北京的人口。
量变引起质变,凡事都应该有个度,不能让改革开放这件好事到最后演变成对北京这个首都的负担。
实用文_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篇一: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
目前__镇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因此,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积极探索农村流动人口的发展出路,对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流动人口基本情况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
1、农村流动人口数量__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镇,农村总人口____人,根据__镇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全镇农村流动人员达__x人,占到全镇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22.6%。
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____人,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__x人。
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
2、农村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女性外出规模和频率逐年提高,女性流动的主动性在加强。
在农民工中,男性占51.8%,女性占48.2%,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6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
外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越来越高。
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7%,30%左右劳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培训经历,近年来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流动总量的97%,其中第三产业占52.5%。
3、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流动人口一方面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流出地增加了经济总量,并且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但为自己挣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的人口结构不利于农业生产。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
一、调研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正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无论是速度还是频率都在逐步加快,尤其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样的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已成为吸纳流动人口的重点城市。
XX 年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47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28%,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五年间流动人口增加2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自20 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北京依靠自身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优势以及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容纳超过三百万以上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之一。
进入21世纪以后,首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400万;XX年,全市流动人口规模达到了357万人,[1]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比为1:3.3。
XX年的最新数据显示,xx市常住人口中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383万人。
[2]考虑到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XX年“奥运会”的召开等因素,未来北京流动人口稳步增长的趋势将难以逆转。
21 世纪以来,首都流动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活跃时期,人口流动也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流动人口区域空间分布
1。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一、调研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正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无论是速度还是频率都在逐步加快,尤其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样的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已成为吸纳流动人口的重点城市。
XX年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47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28%,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五年间流动人口增加2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自20 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北京依靠自身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优势以及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容纳超过三百万以上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之一。
进入21世纪以后,首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400万;XX年,全市流动人口规模达到了357万人,[1]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比为1:3.3。
XX年的最新数据显示,xx市常住人口中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383万人。
[2]考虑到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XX年“奥运会”的召开等因素,未来北京流动人口稳步增长的趋势将难以逆转。
21 世纪以来,首都流动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活跃时期,人口流动也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流动人口区域空间分布主要居住在海淀、丰台、朝阳等城市功能拓展区。
随着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首都人口宏观调控机制的逐步建立,流动人口区域空间分布的状况、特点以及宏观调控思路已引起了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高度关注。
二、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与特点分析xx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主要是因为xx市作为首都所具备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特有的优势。
随着xx市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从1990 年普查的51.9万(调整后为131万)增加到1997年229.9万,XX年的246.3万,XX年357.3万,XX年383万,xx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也呈现出比较特殊的模式。
【调研报告3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
下面提供的文章可用于工作中写作参考,提高效率,如果文档有不合适的地方可留言以便进行改进。
关于底图:如果不需要图片或是要更换图片,只需要双击页眉便可删除或替换图片。
目录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2.幼儿园9月底工作计划3.大学四年计划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政协的总体安排,市政协环资委组织委员和市计生主管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按照调研方案深入我市流出人口较典型县区xx、清涧,流出和流入较典型的县区xx、神木进行调研。
调研组采取点面结合、抽样调查的方法,深入12个社区和8个乡镇认真了解情况,____(省、市、区、县)区进行深层次交流意见,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了我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后带来的挑战。
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随着xx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XX年全市流动人口总数为112.9万人(其中流出人口65.7万人,流入人口47.2万人),占到户籍总人口的32.4%。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坚持实行属地化管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开展优质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的新路子,基本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1、全市流入育龄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全市共有流入育龄人口470903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1348人,来自省外流入27711人,市外流入20xx年8人,跨县区流入134256人,跨乡流入288648人。
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中,零孩妇女6211人,一孩妇女49307人,二孩妇女43296人,多孩妇女12534人。
流入育龄人口中,持户籍地《婚育证明》259574人,持证率为96.30%;验证256261人,验证率为95.08%。
XX流动人口研究分析报告(共5篇)
XX流动人口研究分析报告(共5篇)第一篇:XX流动人口研究分析报告文县流动人口研究分析报告一、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截止2014年 1月31日,我县流动人口总量为:19961人;其中流出18184,男:12576人,女:5608人;流入1780人,男:1100,女:680人,跨省1177人,省内303人。
1、人口比例:我县常住人口24万人,其中流出人口为19961人,占8.3%;其中流入人口为1780人,占0.7%。
2、年龄结构:在所有流动人口中15岁以下的有112人,占0.6%;15岁到49岁的有19584人,占98% ;49岁以上的有265人,占1.3%。
3、流动人口性别:男性多于女性。
其中男性:13676人,占69%;其中女性:6285人,占31%。
4、流动区域:跨省流动16368人,占82%;省内流动3593人,占18%。
5、流动原因:务工经商的有19362人,占97%;随同流动的有399人,占2%;其它流动的有200人,占1%。
6、有无婚育证明(18—49周岁女性):在已采集的流动人口中,18—49周岁女性中有婚育证明的有2341人,占42%;无婚育证明的有3232人,占58%。
二、现状分析1、流动人口多数为青壮年。
2、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3、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多数只是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三、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几点意见1、分工要细。
2、职责要明。
3、协调要紧。
4、服务要优。
5、信息要准。
第二篇: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研究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研究曹新(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的迅速发展从纯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以常驻地是否改变为唯一标志,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暂时离开住地而非迁居的各种移动人口。
然而,在中国推进城市化、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动人口,即是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作用下,采取直接或间接转移形式,按照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贫穷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规律不断流动的人口。
调查流动人员报告模板
调查流动人员报告模板
根据最新的数据报告显示,流动人员的数量持续增长。
考虑到流动人员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流动人员的调查研究。
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和相关分析:
1. 流动人员的总体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流动人员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以及沿
海地区。
他们的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不乏年轻人和家庭外出打工。
流动人员的主要动力包括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接受更高的教育和追求自我发展。
2. 流动人员的工作状况:
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流动人员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如
建筑、餐饮和制造业。
他们的工作往往面临较高的风险和压力,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流动人员也参与到季节性工作、家政服务和个体经营中。
3. 流动人员的生活环境:
流动人员通常居住在简陋的宿舍、出租屋或工地临时住所。
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饮食和卫生条件受限。
此外,他们面临着与家人分离、社交孤立和心理压力等问题。
4. 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
流动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险、
住房保障和子女教育等。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仍存在困难和不完善之处。
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来改善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状况。
综上所述,流动人员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们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员的关注和支持,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状况,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5篇范文)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2)二、对策与措施(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出租屋及流动人员管理。
保一方平安,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更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加强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的重头戏。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是街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街道,由于出租屋及流动人口基数大的特点,加强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是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促进全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加以高度重视,将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适合城中村出租屋管理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
(二)精心组织开展“洗楼”行动,摸清底数,为加强出租屋及人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全面掌握全街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底数,保证信息“完整、准确”,**街将“洗楼”行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自选动作,从今年的2月起至6月共5个月时间,对全街范围内的出租屋展开地毯式的清查,力争实现出租屋信息录入率达到100%,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录入率达到95%以上,与房屋出租人治安责任保证书签订率达到100%,彻底摸清全街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底数,为进一步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确保“洗楼”行动顺利开展,街道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计划,以社区为主体组建16个核查工作小组,明确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出租屋管理工作站站长、警务室负责人为核查第一责任人。
将出租屋的消防、治安、流动人员信息逐一核查,发现错误或已变更的信息,及时在信息系统和文字档案中修改或注销;对新登记的出租屋,分别填写**市《出租屋栋(套)情况表》、《流动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将有关数据录入信息系统。
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当场教育承租人改进;隐患严重的开出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作出整改。
根据“洗楼”获取的新数据逐户登记造册,完善分类分级管理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常住人口流动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常住人口流动数据作为反映人口流动趋势和特点的重要指标,对于制定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某地区常住人口流动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人口流动的规律和特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地区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
(3)数据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便于比较分析。
三、人口流动现状分析1. 人口流动规模(1)总体规模:近年来,某地区常住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数逐年增加。
(2)流动方向:主要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以及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2. 人口流动类型(1)迁入人口:主要来自周边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以务工、求学、投资等为目的。
(2)迁出人口:主要流向发达地区,以务工、求学、就业等为目的。
3. 人口流动特征(1)性别比例:迁入人口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迁出人口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
(2)年龄结构: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出人口以中老年为主。
(3)学历水平:迁入人口学历水平普遍低于迁出人口。
四、人口流动趋势分析1. 城乡人口流动趋势(1)农村人口持续向城市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人口流动将更加均衡。
2. 区域人口流动趋势(1)东部地区人口流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将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
(2)中西部地区人口流动规模逐渐增加: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将逐渐增加。
3. 行业人口流动趋势(1)第三产业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将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领域。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流动人口调研报告范文流动人口调研报告范文1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市区东扩,来丽水创业发展、务工谋生的流动人口还将不断激增和频繁流动,聚居倾向将更为明显,这将对我市的公共资源供给、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运作和社会治安稳定等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工作难点和薄弱环节,主要有:1、服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服务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尽管全市普遍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但这些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发挥高效、协调统一的作用,有的地方甚至连年度例会也难以保证;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虽然有若干成员单位组成,但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工作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流动人口较多的xx区与市本级有些职能的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流动人口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任务重和资源共享应用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单位和干部对流动人口存在排斥、防范的观念,具体工作中往往是歧视多于尊重、管理多于服务、防范多于保护,导致工作开展不够主动。
2、基层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市流动人口登记站点只有418个,覆盖面偏小,社会化管理程度还不高;不少地方住宅无门牌、门牌混乱的情况还存在,特别在一些城中村和新开发区域,影响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工作;一些地段乱搭建窝棚住人、出租房违章搭建、拆隔,有的群居,安全隐患大、管理难度大;一些区域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出租房登记率低、暂住人口漏管失控和信息登记质量不高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流动人口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暂住人口离去末注销的垃圾信息也占有相当比例;一些旅馆业无证照经营,特别是城郊结合部情况更为严重;“以房管人”、“以用工单位管人”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不少用工单位主动申报意识不强,而且信息员队伍也不健全,少数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配合登记意识淡薄,重经济轻治安的出租屋业主还普遍存在,参与治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房屋租赁备案登记工作进度缓慢,《xx市房屋租赁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无力;房屋中介市场无序的状况也给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
人口调查报告(合集6篇)本站作者为你精心整理了6篇《人口调查报告》的内容,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人口调查报告》相关的内容。
篇1:人口调查报告近年来,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
掌握流动人口现状、特点、趋势,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创建平安文明社区、做好计划生育及对社区其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笔者对本街道暂寄住人口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就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街道下辖8个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辖区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区域流动人口15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做生意的、打工的、投亲靠友的、逃避计划生育的、负案在逃等几种类型。
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流动,势必对街域的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调查,辖区内被处罚的人员中有60以上的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已成为辖区内刑事和治安案件的高发群体。
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街域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街道在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
目前,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
一是重视程度低。
有的社区及驻街单位,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流动人口管与不管都一样,只要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就可以了。
”由于受这种思想的支配,导致了组织管理上的软弱无力,没有把此项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虽然工作上也说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但管理责任、管理措施却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造成了工作上的流于形式。
二是畏难情绪大。
由于流动人口暂寄住的流动性较大,分布面大、且较为零散,从村屯到社区、从平房到楼房,只要有空闲房屋,就会有流动人口入住。
由于流动人口居住的不确定性,给社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管理干部的畏难情绪。
流动人员研判报告范文
流动人员研判报告范文一、引言。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唠唠流动人员这事儿。
就像一群自由的鸟儿,在不同的天空下飞翔,流动人员在各个地方穿梭,给城市、社区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就像一阵带着不同气息的风。
那咱们就仔细剖析剖析这股“风”。
二、流动人员现状。
# (一)流动人员构成。
这流动人员啊,就像一个大杂烩,啥样的人都有。
首先呢,有大量的务工人员。
他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嗡嗡嗡地飞到大城市里找花蜜(工作机会)。
这些人大多是年轻力壮的,想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还有一些是做小生意的流动人员。
他们像是一群灵活的小商贩,挑着自己的小担子(摊位、小店面啥的),哪里有市场就往哪里钻。
比如说,那些在街边卖小吃的、摆地摊卖小饰品的,他们给城市带来了不少烟火气。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求学、求医等原因流动的人员。
学生们就像一群渴望知识的小海绵,从各地汇集到教育资源更好的地方吸收知识的水分。
求医的人呢,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行者,为了健康奔波到医疗水平高的地方。
# (二)流动规模与趋势。
从规模上来说,那可真是越来越大。
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就像条条大路都铺上了超级滑板,人们流动起来更加容易了。
就拿咱们这个城市来说吧,以前一年可能就来几千个流动人员,现在那数字蹭蹭往上涨,都好几万了。
而且这个趋势啊,看起来还不会停。
为啥呢?因为城市就像一块大磁铁,越发展就越有吸引力,那些小“铁钉”(流动人员)就会不断地被吸引过来。
三、流动人员带来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1. 经济发展方面。
这些流动人员可是经济发展的小能手。
务工人员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就像给机器加足了油,让生产的轮子转得更快。
那些小生意人的存在,让商业变得更加活跃。
比如说,一个小街区原本冷冷清清的,来了几个流动的小吃摊主,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周围的店铺生意也跟着好了。
而且,流动人员的消费也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他们在住房、吃饭、购物等方面的花费,就像涓涓细流,汇聚起来也能成为一股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小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229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流动人口调研报告通用范本流动人口调研报告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调研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正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无论是速度还是频率都在逐步加快,尤其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这样的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已成为吸纳流动人口的重点城市。
XX年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47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28%,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五年间流动人口增加2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自20 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北京依靠自身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区位等方面优势以及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着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动人口,成为全国少数几个容纳超过三百万以上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之一。
进入21世纪以后,首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400万;XX 年,全市流动人口规模达到了357万人,[1]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比为1:3.3。
XX年的最新数据显示,xx市常住人口中的流动人口总量已达383万人。
[2]考虑到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XX年“奥运会”的召开等因素,未来北京流动人口稳步增长的趋势将难以逆转。
21 世纪以来,首都流动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活跃时期,人口流动也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流动人口区域空间分布主要居住在海淀、丰台、朝阳等城市功能拓展区。
随着首都城市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首都人口宏观调控机制的逐步建立,流动人口区域空间分布的状况、特点以及宏观调控思路已引起了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高度关注。
二、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与特点分析xx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主要是因为xx市作为首都所具备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特有的优势。
随着xx市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从1990 年普查的51.9万(调整后为131万)增加到1997年229.9万,XX年的246.3万,XX年357.3万,XX年383万,xx 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也呈现出比较特殊的模式。
目前,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强弱分明,但引力的动因有着显著的差异。
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有着较大的差别,更为集中地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则较少。
从分区的数据来看,xx区、xx区和xx区的流动人口数量分列xx市的前三位,这三个区都属于城市功能拓展区;第四到第七位的分别是xx区、xx区、xx区和xx区,这四个区则均属于城市发展新区。
首都各区(县)流动人口分布有所差异是由于不同区域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目前,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最强,城市发展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次之,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则最弱。
第二,城乡结合部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聚居地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从xx市流动人口分布的历史来看,城乡结合部历来都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地。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城乡结合部区域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比例为74.5%;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比例上升到了79.3%;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比例进一步上升到83.5%;而XX年1%人口抽样调查,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比例则高达85%。
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变化趋势来看,尽管xx市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近几年来xx市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增强,流动人口活动区域不断向城乡结合部外围地区延伸,特别是一些新开发的区域;而同时,新开发地区的发展改善了周边的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经济活跃程度,进而能够更多地提供就业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流动人口向新开发地区迁移。
第三,人口变动弹性差异大,拓展区以及新城正成为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区域。
受到土地资源和城市承载力等因素的限制,首都功能核心城区人口变动可能区间越来越小,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受xx市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影响,开发利用土地相对较多,具有承载流动人口的潜力。
从XX年到XX年按城市功能区域划分的流动人口变动趋势来看,城市发展新区流动人口增长幅度最大,高达81.5%;其次是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其原有流动人口基数小,尽管增长幅度达到47.5%,但绝对数量上仅增长了5.5万人,仅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1/5;城市功能拓展区在流动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增长幅度虽然仅有36.1%,但其绝对数量是其他功能区域所不能比拟的;而首都功能核心区流动人口增长幅度最小。
第四,地方性制度安排对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步加强。
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作出地方性制度性安排上,xx市各区(县)在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制度安排的初始程序及权利的界定也存在不平等现象,特别是一些基础性制度安排的初始程序及权利不平等,导致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市民待遇。
与户籍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经济上低收入、生活上低质量、政治上低参与、权益上低保障、公共服务上低享受。
因此,xx市及各区县政府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到了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xx市取缔了以流动人口子女为主要对象的民工子弟学校,尽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免收借读费,但是,由于一般公立学校距流动人口聚集地比较远,为方便子女上学,许多流动人口不得不选择距离学校比较近的地区作为居住地。
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因为子女在北京无法接受高中教育或者无法支付xx市昂贵的高中教育费用,而把子女送回老家抚养。
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性政策规定对流动人口分布和规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第五,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对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逐渐显现。
受到计划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发展聚集作用的影响,xx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在原先的城区(城八区)和郊县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全市道路长度、公共交通营运车辆、公交线路、环卫机械、公共厕所、密闭式集装箱垃圾站等城市公共设施的80%-90%集中在城近郊区。
公共设施的分布直接影响到流动人口居住的环境、出行的快捷和接受服务的便利,对流动人口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逐渐强化。
目前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也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变化密切相关。
三、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面临的突出问题剖析21世纪以来,xx市流动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随着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的逐步变化,首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流动人口过分集中,人口公共管理难度加大,近年来,xx市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流动人口集中程度增加,呈现出“双增”态势。
1990 年到XX年之间流动人口从不到52万增加到383万,增加了7倍多;同时,各个城区内流动人口聚集地的人口密集程度也日益增加。
例如,xx区和xx区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城乡结合部区域分布较广,面积较大,成为流动人口聚集的“两极”,1990到XX年之间流动人口规模均增长了8倍和6倍,分别达到84万和74万。
甚至在xx市一些局部地区出现了流动人口数量和比例超过户籍人口的“人口倒挂”现象,考虑流动人口规模还在持续增长,集中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上流动人口自身的不稳定性,极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大地增加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
第二,流动人口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增加了人口管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随着xx市社会经济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郊地区被纳入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形成了新的“城中村”和流动人口聚居地。
一方面,由于城乡结合部一般在城市新兴的发展区域内,距离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新区较近,房价相对较低,交通状况日益便捷,公共服务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向城乡结合部分聚集。
另一方面,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过程中的监督机制薄弱,开发商往往房子建完、售完后就弃之不管,绿化、道路、服务网点、市政设施等配套工程无人过问,造成大片建设死角的存在。
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居住区域相互混杂交错的状况,给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增加了复杂性。
第三,区域疏解流动人口的调控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流动人口集聚趋势难以短期改变。
xx市目前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仍然比较集中,区域疏解流动人口的长效调控机制尚未形成。
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来看,xx市首都功能核心区产业结构基本上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高端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局面;城市功能拓展区的第三产业也占据了主要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但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的第三产业发展并没有对低端产业产生足够的替代效应。
一方面,xx市人口的生活水平依然不是很高,对廉价的产品和服务还存在着相当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大规模的低端产业群和产业链仍然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这些低端产业群和产业链的存在为流动人口在中心城区聚集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流动人口在中心城区的活动能力,对流动人口疏散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第四,城中村居民构成复杂,人口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城中村”虽然土地面积不大,但是聚集的人口数量,特别是流动人口数量很多,在很多城区城中村的人口构成混杂,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户籍人口数量。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增加,不但会导致城市功能错位、景观破坏、滋生贫困、违法、犯罪以及“地下经济”,而且会增加“城中村”的管理成本和治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