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胺(固化剂)MSDS
二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①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②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胺
标识
中文名:二乙胺
危险货物编号:31046
英文名:Diethylamine
UN编号:1154
分子式:C4H11N
分子量:73.14
CAS号:109-89-7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氨臭。
熔点(℃)
危化品MSDS-二乙胺
二乙胺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amine中文名称2:二乙基胺英文名称2:N-ethylethanamine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环氧树脂固化剂。
生效日期:2012-06-11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腐蚀品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3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2.4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二乙胺109-89-7 99.0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5.3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amineCAS号:109-89-7分子式:C4H11N分子量:73.14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吞咽有害H312皮肤接触有害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2吸入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二乙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易燃!腐蚀!刺激!二乙胺diethylamineC4H11N CAS号:109-89-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pH值:13(20℃,100g/L);熔点/凝固点(℃):-50;初沸点和沸程(℃):55.5;闪点(闭杯,℃):-28;易燃性:易燃;爆炸上限/下限[%(v/v)]:上限10.1;下限1.8;辛醇/水分配系数:0.58;自燃温度(℃):312。
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与氧化剂,酸酐,金属,金属氧化物/高锰酸钾,金属盐,硝基化合物接触发生燃烧或爆炸。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咽喉痛,咳嗽,呼吸短促,胸腔灼烧感,呼吸困难。
症状可能推迟显现。
咽喉和胸腔有灼烧感,腹部疼痛,腹泻,呕吐,休克或虚脱。
发红。
疼痛。
水疱。
严重的皮肤烧伤。
发红。
疼痛。
烧伤。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半直立体位,立即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漱口。
不要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小火:干式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水或抗溶泡沫灭火剂;大火:水、水雾或抗溶泡沫灭火剂。
禁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未制定PC-STEL:未制定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1046--二乙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胺;二乙基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amine;N-ethylethanam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乙胺109-8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二乙胺(固化剂)MSDS
30
TLVTN:
OSHA 25ppm,75mg/m3; ACGIH 5ppm,15mg/m3[皮]
TLVWN:
ACGIH 15ppm,45mg/m3[皮]
监测方法: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氨臭。
pH:
熔点(℃):
-38.9
沸点(℃):
55.5
相对密度(水=1):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胺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276 CAS No.: 109-89-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二乙胺≥98.0% 109-8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MSDS-1,2—乙二胺 CAS 107—15—3
1,2—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1、标识中文名1,2—乙二胺;l,2—二氨基乙烷英文名1,2-ethylenediamine;1,2-diaminoethane;分子式C2H8N2相对分子质量60.10CAS号107—15—3结构式H2NCH2CH2NH2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脂肪胺2、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一级≥98.0%,二级≥70.0%。
外观与性状五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农药、活性染料、医药、环氧树脂固化剂等的制取。
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人、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本晶蒸气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可有肝、肾损害。
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
本品可引起职业性哮喘。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险,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 43 爆炸下限(%) 2.7 引燃温度(℃) 385 爆炸上限(%) 16.6 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乙酸、乙酸酐、二硫化碳、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发烟硫酸、过氯酸等剧烈反应。
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6、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二乙胺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276 CAS No.:109-89-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乙胺≥98.0%109-8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二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
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 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 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 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 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 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 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 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 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 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 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 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 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山东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二乙胺化学品登记注册号:应急电话: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amine企业名称:山东昆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英文名称:Shandong Kunda Biotechnology Co. Ltd.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经济开发区邮编:276400电子邮件地址:sd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002生效日期:二○一○年十月八日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乙胺有害成分含量CAS No.二乙胺≥99.5% 75-07-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气可引起肺水肿。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灼伤。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虚弱和虚脱。
长期反复接触可致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现场不能有汞(水银)出现。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二乙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0.1
爆炸下限%(V/V):
1.7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环氧树脂固化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回目录
急性毒性:
LD50:540 mg/kg(大鼠经口);820 mg/kg(兔经皮)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二乙胺的化学性质
二乙胺的化学性质二乙胺(Diethylam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1N,为水白色易挥发的可燃液体,有强烈氨臭,主要用于制造医药、农药、染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纺织助剂以及金属防腐剂、乳化剂、阻聚剂等,也用作蜡的精制溶剂、共轭双烯乳液聚合时的活化剂以及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等。
基本信息化学式:C4H11N分子量:73.137化学性质无色、易挥发的可燃液体,有强烈氨臭。
能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理化性质密度:0.71g/cm3熔点:-50℃沸点:55.5℃临界压力:3.758 MPa临界温度:226.8℃闪点:-15℃(OC)引燃温度:312℃饱和蒸气压:25.9kPa(20℃)外观:水白色液体爆炸上限(V/V):10.1%爆炸下限(V/V):1.7%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大多数有机溶剂 [1] 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24.17摩尔体积(cm3/mol):103.3等张比容(90.2K):219.2表面张力(dyne/cm):20.2极化率(10-24cm3):9.58 [2]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氢键供体数量:1氢键受体数量:1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互变异构体数量:0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2重原子数量:5表面电荷:0复杂度:11.1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 [2]用途编辑播报主要用于制造医药、农药、染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纺织助剂以及金属防腐剂、乳化剂、阻聚剂等,也用作蜡的精制溶剂、共轭双烯乳液聚合时的活化剂以及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等。
二乙胺-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溶解性入、经皮吸收
急性毒性
LD50:540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
LC50:1196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建规火险分级
甲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胺(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乙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amin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 1 -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乙胺化学品英文名:diethylamine化学品别名:-CAS No.:109-89-7EC No.:203-716-3分子式:C4H11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蒸气(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
二乙胺
二乙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胺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276 CAS No.: 109-89-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二乙胺≥98.0% 109-8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
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
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ami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76
CAS No.:
109-89-7
分子式:
C4H11N
分子量:
73.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胺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7
溶解性:
溶于水、醇、醚。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环氧树脂固化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40 mg/kg(大鼠经口);820 mg/kg(兔经皮)
LC50:1196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二乙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98.0%
109-8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可致死。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水肿。液体或雾引起眼刺激或灼伤。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1046
UN编号:
1154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50μg,开放性刺激试验,重度刺激。家兔经皮:mg/24小时,中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前苏联MAC(mg/m3):
30
TLVTN:
OSHA 25ppm,75mg/m3; ACGIH 5ppm,15mg/m3[皮]
TLVWN:
ACGIH 15ppm,45mg/m3[皮]
监测方法: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尽可能减少直接接触。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氨臭。
pH:
熔点(℃):
-38.9
沸点(℃):
55.5
相对密度(水=1):
0.7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3
饱和蒸气压(kPa):
53.32(38℃)
燃烧热(kJ/mol):
2996.6
临界温度(℃):
223
临界压力(MPa):
3.7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43~1.57
闪点(℃):
-23
引燃温度(℃):
312
爆炸上限%(V/V):
10.1
爆炸下限%(V/V):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