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系统运营

合集下载

公共交通系统知识讲解

公共交通系统知识讲解

公共交通系统知识讲解公共交通系统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至关重要。

它就像是城市的血脉,将人们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为城市的运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交通系统?它又包含哪些部分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公共交通系统,简单来说,是指由政府或相关机构运营,为大众提供出行服务的交通方式的总和。

它的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公共交通系统中最常见的当属公交车。

公交车线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是大多数人日常出行的首选。

不同的公交线路有着不同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沿途的停靠站点。

有些线路运营时间较长,从清晨一直到深夜;而有些则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运行。

公交车的车型也多种多样,有大型的双层巴士,也有小型的中巴车,以适应不同的道路和客流量。

地铁则是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快速通道”。

它通常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交通状况的影响,能够快速、准时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地铁线路一般会经过城市的主要商业区、住宅区和交通枢纽,站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速度较快。

而且,地铁的运力较大,可以一次性运送大量的乘客。

除了公交车和地铁,轻轨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轻轨通常在地面或高架上运行,与地铁相比,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线路也更加灵活。

轻轨列车的外观和运行方式与地铁类似,但在速度和运力上可能稍逊一筹。

在一些城市,有轨电车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有轨电车沿着固定的轨道行驶,具有环保、低噪音的特点。

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成为了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离不开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人口分布和出行需求,来规划公交线路、地铁线路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如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的换乘、与火车站和机场的连接等,以实现无缝对接,方便乘客出行。

在票价方面,公共交通系统通常会采取多样化的定价策略。

有的城市实行单一票价,无论乘坐距离长短,票价相同;有的则根据里程计费,乘坐距离越远,票价越高。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分析一、引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郊区、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的关键环节。

因此,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将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模式目前公共交通的车辆模式有公交车、地铁、轨道交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

从管理模式来看,对于公交车,一般采取政府领导下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负责管理;地铁、轨道交通也被政府垄断运营,而电车方面则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运营。

以中国为例,目前主要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有以下四种:1.政企合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政府直接掌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权,成立专门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

同时,政府又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定位于市政工程部门,两者合并为市政交通管理机构。

由政府牵头,财政支持,市区公交、地铁、轻轨等交通方式的运营都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在交通运营的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和企业运营效率。

2. 混合所有制模式这种模式下,传统公路公交运营单位由政府控制,地铁、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服务,除了政府控制的经营单位外,还有民营企业参与经营。

民营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促进了政府控制的公共交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了公共交通市场运作机制,提高了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全阶段竞争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共交通的运营企业是政府与民营企业竞争的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下不再存在类似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的公营单位,运营者是通过市场机制自由竞争获得城市公共交通的权利。

这种模式提高了运营者的灵活性和竞争意识,确保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4. 出租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全部或部分出租给一个专业的公共交通运营企业,类似于公共交通的特许经营模式。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建议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建议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建议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使得城市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运行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为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大投入,提升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规划。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资金到位。

同时,建设中要注重系统的完善性,包括线网布局的合理性、站点的合理设置以及绿化与景观设计的融入等。

此外,建设阶段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尽量避免工期延误和质量问题。

二、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公共交通系统的关键是服务质量。

应加强对公交车、地铁、轻轨等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引入更加环保、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以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加强对乘车环境的维护和卫生管理,保持车厢内空气的清新,提供优质的座椅和车厢设施。

另外,为方便乘客出行,可推行智能公交卡、手机刷码等支付方式,提高刷卡速度和支付便利度。

三、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可以在城市中新增自行车道、步行道等,鼓励环保出行方式。

此外,可推广共享单车、电动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减少对传统交通工具的依赖。

同时,应建立起与城市周边的交通联动机制,提供一体化的交通服务。

四、优化线路规划,提高运输效率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上,应充分考虑人口密集区域和出行需求高的地方,开设直达线路。

此外,可以采用巴士车道、快速通道等举措,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速度。

在线路规划中还应加强对末端接驳的考虑,与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形成互动关系,实现无缝衔接。

五、加强运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需要科学、严谨的管理。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公共交通部门,对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运营质量的评比,对表现不佳的运营商进行处罚和替换。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方案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方案

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方案第1章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3)1.1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3)1.1.1 运营规模与结构 (3)1.1.2 运营效率与效益 (4)1.1.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4)1.2 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2.1 资源配置与供需矛盾 (4)1.2.2 运营安全与质量问题 (4)1.2.3 技术创新与应用不足 (4)1.3 公共交通发展趋势与展望 (4)1.3.1 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 (4)1.3.2 智能化与信息化 (4)1.3.3 服务多元化与人性化 (5)1.3.4 市场化与产业化 (5)第2章运营管理优化策略 (5)2.1 线路优化与调整 (5)2.1.1 线路规划合理化 (5)2.1.2 线路调整动态化 (5)2.1.3 重视特殊群体出行需求 (5)2.2 车辆调度与排班管理 (5)2.2.1 车辆调度智能化 (5)2.2.2 排班管理优化 (5)2.2.3 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6)2.3 票务管理与服务创新 (6)2.3.1 票务系统升级 (6)2.3.2 实行优惠政策 (6)2.3.3 优化乘车体验 (6)2.3.4 创新服务模式 (6)第3章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6)3.1 乘客满意度调查与评价 (6)3.1.1 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 (6)3.1.2 开展满意度调查 (6)3.1.3 数据分析及评价 (7)3.2 服务规范与培训 (7)3.2.1 制定服务规范 (7)3.2.2 开展员工培训 (7)3.2.3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7)3.3 服务投诉处理与改进 (7)3.3.1 设立投诉渠道 (7)3.3.2 投诉处理与反馈 (7)3.3.3 改进措施 (7)第四章智能化技术应用 (8)4.1 智能调度系统 (8)4.1.1 系统概述 (8)4.1.2 技术应用 (8)4.2 乘客信息服务平台 (8)4.2.1 系统概述 (8)4.2.2 技术应用 (8)4.3 智能监控系统与安全防范 (8)4.3.1 系统概述 (8)4.3.2 技术应用 (9)第五章环保与绿色出行 (9)5.1 新能源车辆推广与应用 (9)5.2 环保设施与技术改进 (9)5.3 绿色出行宣传与引导 (9)第6章安全生产管理 (9)6.1 安全风险防控 (10)6.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0)6.1.2 风险预防与控制 (10)6.1.3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0)6.2 应急预案与救援体系 (10)6.2.1 应急预案制定 (10)6.2.2 应急救援体系构建 (10)6.2.3 应急演练与评估 (10)6.3 安全培训与演练 (10)6.3.1 安全培训制度 (10)6.3.2 安全培训内容 (10)6.3.3 安全演练组织 (10)6.3.4 安全培训与演练记录 (11)第7章跨部门协同与联动 (11)7.1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与配合 (11)7.1.1 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 (11)7.1.2 建立交通信息共享平台 (11)7.1.3 优化交通组织与调度 (11)7.2 政策法规与产业协同 (11)7.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1)7.2.2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 (11)7.2.3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11)7.3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11)7.3.1 加强产学研合作 (11)7.3.2 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12)7.3.3 培养专业人才 (12)第8章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2)8.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8.1.2 培训与发展 (12)8.1.3 人才培养机制 (12)8.2 员工激励与绩效管理 (12)8.2.1 激励机制 (12)8.2.2 绩效管理体系 (12)8.3 员工福利与职业发展 (13)8.3.1 福利保障 (13)8.3.2 职业生涯规划 (13)8.3.3 企业文化建设 (13)第9章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13)9.1 成本分析与预算管理 (13)9.1.1 成本分析 (13)9.1.2 预算管理 (13)9.2 融资渠道与政策支持 (13)9.2.1 融资渠道 (14)9.2.2 政策支持 (14)9.3 收入来源与盈利模式 (14)9.3.1 收入来源 (14)9.3.2 盈利模式 (14)第10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5)10.1 改进措施与实施效果评估 (15)10.1.1 优化线路规划 (15)10.1.2 提升车辆设备水平 (15)10.1.3 完善信息化服务 (15)10.1.4 提高员工服务水平 (15)10.2 创新策略与业务拓展 (15)10.2.1 发展定制化出行服务 (15)10.2.2 推进多元化支付方式 (16)10.2.3 开展跨界合作 (16)10.3 公共交通未来发展展望 (16)10.3.1 智能化 (16)10.3.2 绿色出行 (16)10.3.3 个性化服务 (16)10.3.4 融入城市交通体系 (16)第1章公共交通发展概况1.1 公共交通现状分析1.1.1 运营规模与结构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运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种类日趋丰富。

公共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

公共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

公共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一、引言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共交通公司作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主体,承担着运营管理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就公共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进行探讨,包括公司结构与组织、线路运营管理、车辆维护与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公司结构与组织1. 公共交通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共交通公司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董事会、总经理办公室、运营部、维护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运营部负责线路运营的规划和管理;维护部负责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管理等。

2. 公共交通公司的管理层次和职责公共交通公司的管理层次一般分为高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高层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对公司整体运营进行监督和控制;基层管理主要负责具体的运营工作,包括线路的安排、车辆的维护和员工的管理。

三、线路运营管理1. 线路规划与调整线路规划是公共交通的基础,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人口分布、道路条件等因素。

公共交通公司需要定期评估线路的运营情况,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2. 运行时间和频次管理公共交通的运行时间和频次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公共交通公司需要根据客流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运行时间和频次的安排,确保乘客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3. 客流管理客流管理是公共交通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供便利的乘车服务等手段,吸引乘客使用公共交通,提高客流量。

4. 安全管理安全是公共交通公司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公司需要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车辆维护与管理1. 车辆养护管理公共交通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车辆维护和保养制度,实施定期检查和保养,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定制公交系统运营方案

定制公交系统运营方案

定制公交系统运营方案摘要定制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通过根据乘客需求进行路线、车型和运营时间等方面的定制化运营,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本文将从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势和特点、运营方案制定、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市场推广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探讨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营方案。

1. 引言城市公交系统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然而,传统的公交系统往往存在着固定的线路和班次,不能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传统公交系统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定制公交系统应运而生。

定制公交系统是基于大数据和智慧城市技术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模式,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进行定制化运营,可以更好地解决出行不便等问题。

本文将以城市为单位,围绕着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势和特点、运营方案制定、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市场推广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探讨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营方案。

2. 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势和特点定制公交系统相比传统的公交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个性化服务。

定制公交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线路、车型和运营时间等方面的定制化运营,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2)高效利用资源。

定制公交系统可以根据乘客出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避免了传统公交系统线路固定、班次固定的问题,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

(3)提高出行舒适度。

定制公交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减少了传统公交系统拥挤、等待时间长等问题。

(4)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定制公交系统可以通过灵活的路线规划、车型配置等方式,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了环境污染。

3. 运营方案制定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营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城市的交通特点,以下是运营方案制定的重点内容:(1)乘客需求分析。

通过采集乘客的出行数据,分析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包括上下班高峰期、周末休闲出行等,为定制公交系统的路线、车型和运营时间提供依据。

提升公交运营效率方案

提升公交运营效率方案

提升公交运营效率方案1. 提升公交车辆运营效率公交车辆是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可以缩短公交车辆的运行间隔,提高公交的运输能力。

具体方案包括:(1)引入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通过车辆定位、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优化车辆的调度和运行路线,减少空驶率,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2)提升公交车辆的节能环保性能,采用新能源公交车、提高车辆的能效水平,有效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3)加强公交车辆的维护养护管理,定期对公交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车辆故障带来的运营延误。

2. 优化公交线路规划公交线路规划是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线路规划可以提高公交运营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具体方案包括:(1)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需求,优化公交线路规划,提高线路的覆盖范围和运输能力,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2)合理分配公交线路的长度和站点布局,避免线路重叠和重复开发,提高线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3)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线路的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路的运行和停靠站点,提高线路的运营效率。

3. 加强公交服务管理公交服务管理是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服务管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市民满意度。

具体方案包括:(1)加强公交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2)推行公交实名制乘车,加强对乘客的管理和服务,提高乘车安全和秩序;(3)引入智能支付系统,简化乘车流程,提高支付效率和服务体验。

以上是提升公交运营效率的一些方案,通过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优化公交线路规划和加强公交服务管理,可以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品质和市民出行体验。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公交运营效率的提升工作,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管理

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管理

重庆市
*
重庆市 1995年开始将 GIS技术引入到公共交通管理中,研究开发了“重庆市公共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西安市
*
安公路交通大学同西安市公交公司共同合作,依据部分西安市公交客流调查数据 ,探讨了几种确定发车间隔的方法。
这一研究是公交运营调度优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其建模需要各站之间的公交客流,在目前没有乘客自动计数系统的情况下,获得模型所需的基本数据是相 当困难 的。
01
化方法研究是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软件”建设,它完成的任务是在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基础上,辅助调度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美国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在智能交通领域投入最大的国家,它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02
公交运营调度系统设计和集成
1
2
3
美国在车队管理中提供的可使用通讯技术
(4)定班车是为接送有关单位职工上下班或学生上下学而组织的一种专 线调度形式。车辆可按定时间、定线路、定班次和定站点的原则进行传输。
(5)跨线车是为平衡相邻线路之间客流负荷,减少乘客转乘而组织的一种跨线运行的调度形式。 实践表明,上述调度形式,对平衡车辆及线路负荷,改善交通拥挤,提高运输生产率和运输服务质量以及促进客运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车辆运行方式的选择
*
不均衡系数法;差值法
不均衡系数法;吞吐量(集散量)比值法
行车时刻表类型
三、编排行车时刻表
*
车辆行车时刻表:指按行车班次制定的车辆沿线运行时刻表。
1
车站行车时刻表:指线路始末站及重点中途站(车辆)行车时刻表。
2
2.编排行车时刻表注意的几个问题
*
1
2
3
4

公共交通管理与运营

公共交通管理与运营
• 一、静态调度 • 确定线路人力、车辆、发车计划,其目标是在运能供应和满足客流需求条件下,
提高效益,即尽量提高运行车公里和车速。
H
25
公共交通运行调度
• 二、动态调度 包含两方面内容:
1、 调度方案的实时调整,即线内调度或跨线调度; 2、运行监控,电子站牌实时信息显示。
H
26
公共交通运行调度
• 一般在终点站进行 • 枢纽站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的目标
• 目标:
H
54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H
55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 分类
H
56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 1、信号被动优先
• 公交信号被动优先不对公交车运行位置进行检测,也不响应任何信号优先请求,这种 方式适用于公交运行稳定可靠(如严格遵守公交运行时刻表)、发车频率高和载客率 低的场合。
H
57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H
3
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和分类
• 组成:通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 • 分类
H
4
公共交通优点
• 公共交通系统具有运量大、运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少、运输成本低 等项优点,在城市交通干线尤为明显。
H
5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
表1. 客运方式人均占用道路面积比较 单位:平方米
客运方式
占用道路面积 (动态)
• 2、信号主动优先 • 信号主动优先策略是基于公交车辆检测信息或车辆/系统发出的优先请求为特定的公交
车辆提供优先通行服务。 • 分6种情况
H
58
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
• 三、信号恢复/过渡 • 四、公交信号无条件优先和有条件优先 • 无条件:经常采用,简单明了 • 有条件:需复杂系统支持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线网布局规划及运营策略优化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线网布局规划及运营策略优化

方案制定
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 运营策略优化方案。
方案实施
在确保优化方案可行的基础上,实施运营 策略优化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 评估,以确保达到预期的优化效果。
04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线 网布局规划及运营策 略优化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背景介绍
该城市原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存在 线路重叠、运力浪费、乘车体验 差等问题,需要进行线网布局规
划及运营策略优化。
实施过程
对原有线路进行梳理,根据客流需 求调整线路走向和班次,优化换乘 节点设计,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 高调度效率。
总结词
调整线路、提高运力、改善乘车体 验、智能化管理。
案例二
评估目标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总结词
评估优化后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客流量、运营效率、乘客满意度 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优 化调整,提高线网覆盖率和便
捷性。
站点设置与优化
合理设置公交站点,考虑乘客 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分布情况 。
发车频率与班次安排
根据线路特点和交通流量,合 理安排发车频率和班次,提高 公交服务水平。
票制票价制定
制定合理的票制票价,考虑乘 客承受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03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 营策略优化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城市公共交 通系统线网布局规划及运营策略优化 的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多种交通方式 协同发展、智能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 研究。同时,结合新兴技术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可以更好地为城市公 共交通系统线网布局规划及运营策略 优化提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线 网布局规划
线网布局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满足乘客需求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管理课件

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与管理课件
特点
覆盖面广、运输能力强、运输效 率高、安全可靠、环保节能等。
公共交通系统的种类与组成
种类
城市公交、地铁、轻轨、有轨电车、 出租车等。
组成
交通工具、交通站点、交通线路、交 通管理系统等。
公共交通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马车时代到铁路、公路和航空时代,再到现代的 智能交通时代。
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信 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公共交通系 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提供智能化服务,如实时公交查询、电 子支付等,方便乘客出行。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公交车与信号灯 、车站等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行车安 全和通行效率。
详细描述
建设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测公交车位 置和客流情况,优化路线规划和车辆调 度。
运营管理目标
确保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满足公众出行需求,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运营管理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
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整个公共交通系 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优化。
分散管理模式
半集中半分散管理模式
介于集中和分散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 ,由一个机构进行规划指导和监管, 具体的运营管理由不同的部门或企业 负责。
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例如大 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新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与展望
新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 将为公共交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方案

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方案

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第二章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3)2.1 公共交通的定义和分类 (3)2.2 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 (4)2.3 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 (4)第三章公共交通运营调度原理 (5)3.1 调度系统的基本功能 (5)3.1.1 车辆调度 (5)3.1.2 人员调度 (5)3.1.3 车站管理 (5)3.1.4 信息管理 (5)3.2 调度系统的运行机制 (5)3.2.1 数据采集 (5)3.2.2 数据处理 (5)3.2.3 指令下达 (5)3.2.4 反馈调整 (6)3.3 调度系统的优化目标 (6)3.3.1 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6)3.3.2 提升乘客满意度 (6)3.3.3 保障公共交通安全 (6)3.3.4 促进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6)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6)4.1 数据采集方式 (6)4.2 数据处理方法 (6)4.3 数据存储与管理 (7)第五章调度策略研究 (7)5.1 常用调度策略 (7)5.2 调度策略的优化方法 (8)5.3 调度策略的评估与选择 (8)第六章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8)6.1 系统架构设计 (9)6.1.1 整体架构 (9)6.1.2 技术选型 (9)6.2 关键模块设计 (9)6.2.1 线路规划模块 (9)6.2.2 车辆调度模块 (9)6.2.3 实时监控模块 (10)6.3 系统测试与优化 (10)6.3.1 功能测试 (10)6.3.2 功能测试 (10)6.3.3 优化策略 (10)第七章调度系统的智能化技术 (10)7.1 人工智能在公共交通调度中的应用 (10)7.1.1 概述 (11)7.1.2 应用场景 (11)7.1.3 技术手段 (11)7.2 大数据技术在公共交通调度中的应用 (11)7.2.1 概述 (11)7.2.2 应用场景 (11)7.2.3 技术手段 (11)7.3 云计算在公共交通调度中的应用 (12)7.3.1 概述 (12)7.3.2 应用场景 (12)7.3.3 技术手段 (12)第八章公共交通运营调度案例分析 (12)8.1 城市公交调度案例分析 (12)8.2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案例分析 (13)8.3 城市共享单车调度案例分析 (13)第九章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系统的发展趋势 (13)9.1 调度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13)9.2 调度系统的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4)9.3 调度系统的市场发展趋势 (14)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4)10.1 研究结论 (14)10.2 研究局限与不足 (15)10.3 研究展望 (1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公共交通公司线路规划及运营优化方案

公共交通公司线路规划及运营优化方案

公共交通公司线路规划及运营优化方案第一章线路规划背景分析 (2)1.1 公共交通现状概述 (3)1.2 公共交通需求分析 (3)1.3 线路规划目标设定 (3)第二章线路规划方法与原则 (4)2.1 线路规划的基本原则 (4)2.2 线路规划的技术方法 (4)2.3 线路规划的评价指标 (5)第三章线路规划方案设计 (5)3.1 线路规划方案设计流程 (5)3.2 线路规划方案设计要点 (6)3.3 线路规划方案比选 (6)第四章运营优化策略 (7)4.1 运营优化的基本原则 (7)4.1.1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7)4.1.2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 (7)4.1.3 动态调整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原则 (7)4.2 运营优化的主要方法 (7)4.2.1 数据分析与挖掘 (7)4.2.2 模型构建与优化 (7)4.2.3 信息技术应用 (7)4.2.4 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 (7)4.3 运营优化方案设计 (7)4.3.1 线路优化 (7)4.3.2 车辆调度优化 (8)4.3.3 乘客服务优化 (8)4.3.4 管理与监督优化 (8)第五章车辆调度与配置 (8)5.1 车辆调度原则与方法 (8)5.1.1 原则 (8)5.1.2 方法 (8)5.2 车辆配置策略 (9)5.2.1 车辆类型选择 (9)5.2.2 车辆数量配置 (9)5.2.3 座位数配置 (9)5.3 车辆调度与配置的优化 (9)5.3.1 数据挖掘与分析 (9)5.3.2 智能调度系统 (9)5.3.3 多元化服务 (9)5.3.4 政策引导与支持 (9)第六章乘客服务与信息反馈 (10)6.1 乘客服务质量评价 (10)6.1.1 评价体系构建 (10)6.1.2 评价方法及周期 (10)6.2 乘客信息服务体系 (10)6.2.1 信息服务内容 (10)6.2.2 信息服务渠道 (10)6.3 乘客意见反馈与处理 (10)6.3.1 反馈渠道 (11)6.3.2 处理流程 (11)第七章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 (11)7.1 安全管理原则与措施 (11)7.1.1 安全管理原则 (11)7.1.2 安全管理措施 (11)7.2 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2.1 风险识别 (12)7.2.2 风险评估 (12)7.3 风险防控策略 (12)7.3.1 风险预防 (12)7.3.2 风险应对 (12)第八章节能与环保 (13)8.1 节能措施与技术 (13)8.2 环保政策与法规 (13)8.3 环保型公共交通发展 (13)第九章财务分析与成本控制 (14)9.1 财务分析指标与方法 (14)9.2 成本控制策略 (14)9.3 财务分析与成本控制的优化 (14)第十章实施与监测 (15)10.1 实施方案与步骤 (15)10.1.1 前期准备 (15)10.1.2 实施阶段 (15)10.1.3 后期跟进 (15)10.2 监测与评估体系 (15)10.2.1 监测指标 (16)10.2.2 监测方法 (16)10.2.3 评估周期 (16)10.3 持续改进与调整 (16)10.3.1 改进策略 (16)10.3.2 调整措施 (16)第一章线路规划背景分析1.1 公共交通现状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规范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规范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规范第一章绪论 (2)1.1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概述 (2)1.2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3)第二章调度原则与策略 (3)2.1 调度原则 (3)2.2 调度策略 (4)2.3 调度方法 (4)第三章车辆调度计划 (4)3.1 车辆调度计划编制 (5)3.1.1 调度计划编制原则 (5)3.1.2 调度计划编制流程 (5)3.2 车辆调度计划执行 (5)3.2.1 执行前的准备 (5)3.2.2 执行中的监控 (5)3.3 调度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6)3.3.1 调整原则 (6)3.3.2 调整方法 (6)3.3.3 优化策略 (6)第四章车辆运营管理 (6)4.1 车辆运营组织 (6)4.2 车辆运营监控 (6)4.3 车辆运营安全管理 (7)第五章车辆维修与保养 (7)5.1 维修与保养计划 (7)5.2 维修与保养实施 (8)5.3 维修与保养质量监控 (8)第六章人员管理与培训 (8)6.1 人员招聘与选拔 (8)6.2 人员培训与考核 (9)6.3 人员激励与保障 (9)第七章调度信息管理 (9)7.1 调度信息采集 (10)7.2 调度信息处理 (10)7.3 调度信息发布 (10)第八章运营成本控制 (11)8.1 成本核算与分析 (11)8.2 成本控制措施 (11)8.3 成本优化策略 (12)第九章服务质量管理 (12)9.1 服务质量标准 (12)9.1.1 服务标准的制定 (12)9.1.2 服务标准的实施 (12)9.1.3 服务标准的评估 (12)9.2 服务质量监测 (13)9.2.1 监测指标的设定 (13)9.2.2 监测数据的收集 (13)9.2.3 监测结果的处理 (13)9.3 服务质量改进 (13)9.3.1 问题识别 (13)9.3.2 改进措施的制定 (13)9.3.3 改进措施的实施 (14)9.3.4 持续改进 (14)第十章调度与运营协调 (14)10.1 调度与运营关系 (14)10.2 调度与运营协调机制 (14)10.3 调度与运营效果评价 (15)第十一章应急管理与风险防范 (15)11.1 应急预案制定 (15)11.2 应急处置流程 (16)11.3 风险防范措施 (16)第十二章法律法规与政策 (17)12.1 法律法规概述 (17)12.2 政策制定与实施 (17)12.3 法律法规与政策执行监督 (18)第一章绪论1.1 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及运营管理概述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的重要任务。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调度管理
实时监控
通过GPS等定位技术实时监控公交车的位置 和运行状态,确保车辆按时到达站点。
智能调度
根据客流数据和车辆运行情况,运用智能调度系统 合理安排车辆班次和发车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应急调度
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客流高峰时,启动应急调 度预案,调整车辆班次和线路,保障乘客出 行需求。
务质量监控
新能源技术应用
电动汽车
逐步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减少城市交通的 碳排放。
氢能源汽车
研发和试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出租车,实现零 排放出行。
混合动力汽车
鼓励私家车采用混合动力技术,提高燃油经济性 和环保性能。
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无人驾驶公交车
在特定线路或区域内试点无人驾驶公交车,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特点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大容量、 高效率、低成本、环保等优势, 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 效率的重要手段。
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缓解交通拥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承载大 量乘客,减少私家车出行,从
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提高出行效率
相对于私家车,城市公共交通 系统具有固定的路线和班次, 能够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出行 效率。
采用可靠的信号系统,确保列车安全、高 效运行。
电车系统
01
电车线路
建设电车线路,提供绿色、环保的 出行服务。
电车车辆
配备环保、节能的电车车辆,提高 乘客出行体验。
03
02
电车站点
设立电车站点,提供乘客候车、乘 车和下车等服务。
电车供电系统
建立可靠的供电系统,确保电车正 常运行。
04
出租车系统
出租车运营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与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与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与管理一、公共交通运营概述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内运营的所有交通方式,包括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等。

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公共交通运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营运管理,二是技术支持。

营运管理涉及到车辆的运营、线路的规划、调度和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持则包括车辆的使用、维护、修理等所有与技术相关的方面。

公共交通运营涉及的范围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协作和支持才能实现良好的运营。

二、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营运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90年代以前,公共交通主要由国营企业经营,独立、僵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公共交通的效率低下。

90年代开始,政府推进了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改革,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引入民营企业等,增强了管理效率。

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当前,营运管理重点放在优化线路和服务、加强安全和环保、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供应能力和控制运营成本等方面。

三、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挑战1.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交通需求大增,公共交通运营能力滞后。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公共交通运营能力严重滞后。

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正常出行的需求。

2.环保压力加大,公共交通环保标准日趋严格我国交通业朝着低碳化和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公共交通的环保标准也日趋严格。

3.公共交通对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许多公共交通企业的数据系统和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数据互通和共享能力较弱,数据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存在较大的隐患。

4.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预算收支不平衡,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在许多城市中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公共交通的营运管理预算仍存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分为哪四类?每一类分别在该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答: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分为常规、快速大运量、辅助和特殊系统四类。

2、我国目前主要存在哪几种行业管理模式?试举例说明。

答:“公司型”行业管理模式、“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协会型”行业管理模式。

其中“公司型”行业管理模式有烟草、石油行业;“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有电子、民航、交通等行业;“协会型”行业管理模式有企业自主组织的行业协会。

3、我国城市公交行业管理属于哪种类型的行业管理模式?答:“职能部门型”行业管理模式,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

4、构成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四大要素”指的是什么?答:线路的首末站、具体走向、中途设站和线路之间的相互衔接,则是构成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四大要素”。

5、常见公共汽(电)车线路网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一类城市?试以你所在城市为例进行分析。

答:①直线形线路网,适用于道路网呈棋盘状的大、中、小城市;②放射形线路网,适用于中、小城市;③环形线路网,适用于大城市;④方格对角线形线路网,多见于历史遗留下的古城,也适用于一些呈棋盘状线路网的现代化大、中城市;⑤混合形线路网,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6、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线路网长度这两个指标的区别在哪里?答:运营线路长度是指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运营线路的长度,不包括临时行驶的线路长度。

它与城市的规模、城市居民的平均乘距大小有关。

运营线路网长度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线路所通过的道路长度的总和,或是运营线路总长度减去并行重复线路的长度。

7、城市公共车辆的运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答:①定线定站式,乘车经济性较好,并可采用大型车辆;②不定线不定站式,满足乘客“门—门”的运输需求,可在任何线路上服务,但其乘车费用较高;③定线不定站式,其运行线路固定,但乘客上下车地点可不固定,实行“招手上车,就近下车”模式,其经济性、方便性介于前两种运营方式之间。

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模式

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模式城市公交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民的出行、城市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高效、合理的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性城市公交系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相比于私人汽车,公交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运输更多的乘客,有效地利用道路资源,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公交出行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完善的公交系统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促进城市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增强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常见的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模式1、政府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交运营由政府直接负责,包括车辆购置、线路规划、运营调度、人员管理等。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来维持公交系统的运行,票价通常较低,以保障公众的基本出行需求。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公交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确保公交网络覆盖广泛;缺点是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运营效率可能相对较低。

2、市场化运营模式将公交运营权通过招标等方式交给企业,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运营行为,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这种模式能够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也可能导致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忽视部分偏远地区的服务。

3、公私合营模式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运营公交系统,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出资和分配收益。

这种模式结合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和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既能保证公交服务的公益性,又能提高运营效率,但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分配和管理协调等问题。

三、城市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1、线路规划与优化合理的线路规划是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

要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商业中心等因素,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确保线路覆盖广泛、换乘便捷。

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策略设计

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策略设计

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策略设计第1章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3)1.1 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背景 (3)1.2 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点 (4)1.3 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目标与意义 (4)第2章国内外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4)2.1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4)2.1.1 系统集成与智能化 (4)2.1.2 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 (5)2.1.3 创新技术与服务模式 (5)2.2 国内发展现状及问题 (5)2.2.1 发展现状 (5)2.2.2 存在问题 (5)2.3 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机遇与挑战 (5)2.3.1 机遇 (6)2.3.2 挑战 (6)第3章智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6)3.1 系统规划原则与方法 (6)3.2 交通网络布局与优化 (7)3.3 公交枢纽站及换乘设施设计 (7)3.4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配置 (8)第4章智慧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策略 (8)4.1 公交线网优化策略 (8)4.1.1 线网布局调整 (8)4.1.2 线路规划与调整 (8)4.1.3 线路换乘优化 (8)4.2 公交车辆调度与监控 (8)4.2.1 调度策略制定 (8)4.2.2 车辆监控系统设计 (8)4.2.3 车辆运行优化 (8)4.3 智能票务系统设计 (9)4.3.1 票务系统架构 (9)4.3.2 多样化购票方式 (9)4.3.3 实名制乘车管理 (9)4.4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 (9)4.4.1 评价指标体系 (9)4.4.2 评价方法与流程 (9)4.4.3 改进措施 (9)第5章智慧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9)5.1 乘客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9)5.1.1 信息查询功能:提供线路查询、站点查询、换乘查询、实时公交查询等服务,方便乘客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9)5.1.2 个性化推荐功能:根据乘客出行习惯和需求,为其推荐最优出行方案。

(9)5.1.3 实时导航功能:结合地图导航技术,为乘客提供实时导航服务,帮助乘客准确找到公交站点和换乘点。

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

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

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
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
1. 车辆: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运营要素,如公共汽车、公交车、地铁车、火车等。

2. 道路: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依托于道路(或轨道)构成的网络系统,并需要
其作为衔接手段,使各类公共交通车辆以相互衔接的分担系统通过链条形式衔接起来。

3. 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中可以采取多种交通管理措施,以解决车辆安全、
秩序和效率方面的问题,进而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

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信号灯系统,道路标识、停靠站等。

4. 维修维护: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必须保持车辆、道路、交通管理等系统设施
的安全、可靠,这既要求系统建设者出资充足,也要求运营者长期积极地对系统设施进行保养、维护等。

5. 停车管理:为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公共交通系统必须设置足够的停车设施,并对公共交通的停靠、上下车和停车等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6. 计费安排:公共交通系统必须严格地安排车费,才能辅助政府积极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充分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7. 其他服务:为更好地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公共交通系统还可以提供如享受安全、快捷、便捷等优质服务;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以及提供多种管理服务以及其
他相关服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的类型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地下铁路
出租汽车 其他类型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的类型
机动灵活,只要有合适的道路条件便可通行无阻 启动平衡、速度快、运量适中、污染少,与地铁相 比投资少机动性好 容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污染少,初始投资额巨 大、工程量大 能够“门到门”服务、速度快、运量小、收费高 轮渡、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
第3章 公共交通系统运营
§3.1 概述 §3.2 运营车辆运行定额及运行参数 §3.3 车辆调度形式的选定 §3.4 公交企业的定员方法 §3.5 行车作业计划 §3.6 城市公交的现场调度
§2.1 概述
§3.1.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的类型 §3.1.2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营方式 §3.1.3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
§3.1.2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营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营方式
定线定站式 定线不定站式
不定线不定站式
运营线路固定、乘客上下车地点固定,在城市交通干线 组织的为巨大客流服务的运营方式,其乘客经济性好。
在城市交通支线或商业、游览线路上组织的一种小型的 辅助客运形式,其运营线路固定,但是乘客上下车地点 可不固定。
1.公共汽(电)车运营调度的形式
正班车 加班车 夜班车
按照车辆工作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划分
车辆在正常运营时间内连续工作相当于两个工作班的一 种基本调度形式。
车辆仅在某种情况下,在某段运营时间内上线工作,并 且一日内累计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工作班的一种辅助调 度形式。
车辆在夜间(常常指下半夜)上线工作的辅助调度形式。
方向不均匀系数准则:先判断开辟快车的方向,若满足条件,则在客 流低的方向开通车,根据该方向客运量分布情况,选定沿途停靠站点。
判断准则
站点不均匀系 数准则
方向不均匀系 数准则
条件
站点不均匀系数大于等 于1.4-2.0
方向不均匀系数大于等 于1.2-1.4
限制条量超过各站平均集散量, 并且长距离客流量较多,开辟大站快车以 当满载率定 缓解乘车拥挤、消除留站现象。 额较高时取 较小值,反 线路两个方向的客流很不平衡,在客流较 之取较大值。 小的那个方向考虑开快车,以加速车辆运 转速度,节省运力,增强效益。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1.线路车辆数
线路车辆数是指组织运营所需要的车辆总数与营业时间内 各时间段所需要的车辆数。
线路车辆数( 台) 最高路段单向通过量(人 / h) 计划车容量(人/ 台) 周转系数
日线路运营车辆总数 线路每天需要设备和投放的车辆总台数,一般依据日客流高峰时段的
最高段客流量、计划车容量和周转系数来计算。
第五步:分配结果记为 t0 行车间隔行车次数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行车间隔的排列
行车间隔的排列是指根据客流需要和一定的原则,将分配结果得到的大 小不同的行车间隔进行排列次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由小到大的顺序。在客流高峰向低峰过度时采用。 (2)由大到小的顺序。在客流低峰向高峰过度时采用。 (3)大小相同排列。在客流变化不大时采用。
1.2-1.5
当满载率定额较高时取较小值,反 之取较大值。
§3.3.1区间车的选定方法
2.判断准则 (3)综合考虑线路站距、掉头车站以及调度工作方便等因素,拟定可 行运行路段及站点。
(4)确定区间车的运行定额和参数。定额主要包括区间单程时间、起 点站停站时间、掉头调整时间及周转系数、计划车容量;运行参数包 括配备线路车辆数、行车间隔、行车频率及运营速度等。
车辆从线路起始发车运行直到终点为止,必须在沿线各 固定站点依次停靠,并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
车辆仅行驶在线路上某一客流量的高路段或高区间的一 种辅助形式。
是为了适应沿线长距离乘车的需要,采取的一种越站快 速运行的调度形式,包括大站车和直达车两种。
为了接送有关单位职工上下班或学生上下课等情况而组 织的一种专线车调度形式。
方向不均匀系数 高单向旅客运量 平均单向旅客运量
§3.3.2快车的选定方法
2.判断准则 (1)计算站点不均匀系数站点或方向不均匀系数。
(2)依据判断准则,作以下处理:
站点不均匀系数准则:先初步判定满足条件的大站点,然后根据客运 量比例情况,找出连接这些大站点的其他相关站点,并且要求到达这些相关 站点的客运量应该是大站点的大比例客流。
1.判断指标 (1)站段通过量差:是指单位时间内线路某个站段的单向通 过量与沿线该单向的平均站段通过量之差。
站段通过量差 某路段单向通过量- 该单向平均通过量
(2)站段不均匀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线路某个站段的单向 通过量与该单向的平均站段通过量之比。
站段不均匀系数 某路段单向通过量 该单向平均通过量
§3.3.1区间车的选定方法
2.判断准则
(1)分别计算线路上行和下行的各站段客流差或路段不均匀系数。 (2)依据判断准则,任选一个准则来初步定出区间车运行的路段及站 点。
判断准则
条件
限制条件的数值(2-4或1.2-1.4)
站段客流差 准则
站段不均匀 系数准则
站段客流差 2-
4倍的计划车容量
站段不均匀系数
线路总客流
全程车疏 导的客流
计算 全程车的运行 参数
区间车或快车 计算 区间车或快车
疏导的客流
的运行参数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线路允许的最小运营车辆数和最大车辆数 在运营时间段内,客运高峰时段内所需要的车辆数最大,此时线路车
辆总数称为线路最大车辆数。 在客运低峰时间段所需要的车辆数最少,此时线路车辆总数称为最低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4.运营速度
运营速度是指车辆在线路上往返行驶时的周转速度,单位 为“km/h”。
运营速度(
km/
h)

上行线路长度(km) 下行线路长度(km) 周转时间(h)
§3.3 车辆调度形式的选定
§3.3.1 区间车的选定方法 §3.3.2 快车的选定方法
§3.3.1区间车的选定方法
线路车辆数。
运营车辆数最大限值( 台)
周转时间(min )
行车间隔允许的最小值(min )
运营车辆数最小限值(
台)

周转时间(min ) 行车间隔允许的最大值(
min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2.行车频率
行车频率是指线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次数。
行车频率( 车次/h) 最高路段单向通过量(人 / h) 计划车容量(人/ 台)
各时段线路运营车辆总数 在每日运营时间的各时间内需要投放的车辆总台数,一般依据该时段
内最高段客流量、计划车容量和周转系数来计算。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各种调度形式的线路运营车辆数 对于全程车、区间车和快车等调度形式的车辆数,在线路上采用两种
及以上调度形式的时候,各种车辆的运行定额和参数是不尽相同的,确 定各种形式的线路车辆数,可按下图思路进行。
或者
行车频率( 车次/h)
60
平均间隔时间(min )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3.行车间隔
行车间隔的计算
行车间隔(min/
车次)
周转时间(min ) 线路车辆数(台)
或者
行车间隔(min/
车次)

某时间段(min ) 该时段内发车的次数(车次)
行车间隔允许最大值取决于客运服务质量的要求,如公交车服务质量要 求行车间隔不应该大于15-20min为宜。行车间隔允许最小值满足以下条 件: 行车间隔允许最小值(min/ 车次) 线路中途站的平均停站时间(min)
§3.2.1运营车辆运行定额
3.周转时间及周转系数
车辆从起始站出发,运行到终点站后在运行回起始站, 称为一个周转。
周转时间是上下行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之和。 周转系数是单程时间内车辆完成的周转次数,它与周转 时间成倒数关系。
§3.2.1运营车辆运行定额
4.计划车容量
计划车容量定额是行车作业计划限定的车辆载客容量。 计划车容量是根据计划时间内线路客流的实际需求,行车 经济性要求和运输服务质量标准来确定的计划要完成的单车载 客容量。
车辆尾随进出站时间(min)
必要时等待交通信号的时间(min)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行车间隔的分配 行车间隔的分配是指对行车间隔计算值的分配,对呈现小数
的行车间隔值取整数处理并使之确定为适当数值便于行车掌握, 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将一个整数行车间隔分为其他大小不同的整 数行车间隔的过程。
§3.2.2运营车辆运行参数
全程车 区间车 快车 定点/定班车 跨线车
按照车辆运行与停站方式划分
车辆从线路起始发车运行直到终点为止,必须在沿线各 固定站点依次停靠,并驶满全程的一种基本调度形式。
车辆仅行驶在线路上某一客流量的高路段或高区间的一 种辅助形式。
是为了适应沿线长距离乘车的需要,采取的一种越站快 速运行的调度形式,包括大站车和直达车两种。
§3.2.1运营车辆运行定额
2.始末站停站时间
车辆在线路的起始站和终点站的停站时间,包括调动车辆、 签发行车路单、清洁车辆、行车人员休息、交接班、旅客上下 车以及停站调整车辆间隔等所必需的停歇时间。
高峰期 平峰期
单程时间10-40min 单程时间40-100min
平均停站时间 不大于当时行车间隔时间的2-3倍 4+0.11*单程时间(min) 0.21*单程时间(min)
计划车容量(人/车) 车厢定员人数(人/车)满载率定额
满载率定额:一般高峰期取0.8-1.1,平峰期取0.5-0.6。 车厢定员人数:首先取决于车辆载重量的大小,对有确定载重量和车厢 有效面积的车辆,则主要取决于座位数与站位数的比例。 车厢定员人数(人 /车) 固定座位数(人) 站位面积(m2) 每平方米站位定额(人/ m2) 每平方米站位定额一般按照8-9人/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