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李白ppt课件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提供了现代文学创作的借鉴
李白的诗歌不仅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 对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诗歌中所蕴含 的深刻思想、独特风格以及创新的表现手法,都为现 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增强了现代文学的民族特色
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使他的诗歌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 帜,同时也增强了现代文学的民族特色。他的诗歌成为 了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 了丰富的营养。
06
李白的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李白的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社会背景
李白所处的唐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但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文化传承
李白的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 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人生追求
李白的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如热爱自由、 追求真理、崇尚自然等,也与现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生活 理念相契合。
04
李白的诗歌评价
思想内容评价
热爱自由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独 立和不受拘束的生活的向往,体 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追求
。
反抗精神
李白的诗歌中还体现了他的反抗精 神,他敢于挑战权威和不合理的社 会制度,表达了对于社会不公和不 合理现象的反抗。
积极入世
尽管李白追求自由和独立,但他并 没有逃避现实,他的诗歌中还表达 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热爱,展 现了他积极入世的态度。
艺术特色评价
独特的风格
李白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他 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创
造力。
灰色中国风诗仙李白介绍PPT模板
重病而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 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 江疾驶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 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阵。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 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 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 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 冰。
历史评价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 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SHI
XIAN
LI
BAI
《诗仙李白》
诗仙李白介绍课件
Art can be a macro concept can also be an individual phenomenon, by capturing and dig,
目录
CONTENTS
壹 李白的简介 贰 李白的生平 叁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肆 李白的个性与诗词特征 伍 历史评价 陆 诗词欣赏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 人情美。这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吴歌》其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有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如《秋浦 歌》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所有这些诗篇,都无 不是以理想的光轮使日常生活题材焕发出诗意的丰采。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世对李白的诗歌评价极高,认 为其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李白的诗歌在后世被广泛地应用 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发 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艺术特色及现代意义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豪放洒脱,气势磅礴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气势磅礴,充满个性和生命力。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大胆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意境。
部分学员还谈到了文化传承的问 题,认为应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李白的诗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 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 2 3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认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白及其诗 歌,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 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学员们反映,在分析和欣赏李白 诗歌的过程中,自己的诗歌鉴赏 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诗歌 的感悟和理解也更加深刻。
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唐代文化繁荣
李白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代。 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李白则是这个时代 的杰出代表之一。
文学流派与风格
在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流 派,他的诗歌充满了个性、激情与想象力,与同时代的其 他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地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和影响
后世对李白的诗歌评价极高,认 为其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李白的诗歌在后世被广泛地应用 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发 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艺术特色及现代意义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豪放洒脱,气势磅礴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气势磅礴,充满个性和生命力。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大胆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意境。
部分学员还谈到了文化传承的问 题,认为应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李白的诗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 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 2 3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认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白及其诗 歌,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 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学员们反映,在分析和欣赏李白 诗歌的过程中,自己的诗歌鉴赏 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诗歌 的感悟和理解也更加深刻。
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唐代文化繁荣
李白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代。 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李白则是这个时代 的杰出代表之一。
文学流派与风格
在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流 派,他的诗歌充满了个性、激情与想象力,与同时代的其 他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地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和影响
《李白诗》PPT精品课件
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节奏明快
诗歌节奏明快,富于变化,既有 急促紧张的短句,又有舒缓悠长
的长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 琢,以白话入诗,却又不失文雅,
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04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静夜思》情感内涵及艺术价值
情感内涵
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对远方 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李白诗》PPT精品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诗仙李白简介 •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 总结与展望:探寻更多李白诗歌魅力
01
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生平及主要成就
01
生于盛唐时期,自幼聪 慧过人,饱读诗书。
02
二十五岁时离家远游, 遍历大半个中国,积累 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参与诗歌朗诵和比赛
通过朗诵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 驾齐驱。
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诗仙”,代表了中国古代诗 歌的最高峰。
02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山水田园诗
01
02
03
《望庐山瀑布》
以庐山瀑布为背景,描绘 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与符号 月、酒、剑等,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节奏明快
诗歌节奏明快,富于变化,既有 急促紧张的短句,又有舒缓悠长
的长句,形成独特的节奏感。
语言清新自然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 琢,以白话入诗,却又不失文雅,
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04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静夜思》情感内涵及艺术价值
情感内涵
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对远方 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李白诗》PPT精品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诗仙李白简介 •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李白诗歌名篇解读 •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 总结与展望:探寻更多李白诗歌魅力
01
诗仙李白简介
李白生平及主要成就
01
生于盛唐时期,自幼聪 慧过人,饱读诗书。
02
二十五岁时离家远游, 遍历大半个中国,积累 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参与诗歌朗诵和比赛
通过朗诵和比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THANKS
感谢观看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 驾齐驱。
作品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诗仙”,代表了中国古代诗 歌的最高峰。
02
李白诗歌分类赏析
山水田园诗
01
02
03
《望庐山瀑布》
以庐山瀑布为背景,描绘 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 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李白诗歌风格与特点 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与符号 月、酒、剑等,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
李白一生简介ppt课件
•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
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
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
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
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
“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
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
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
愿为朝廷效劳。
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
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
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
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
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
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
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简介
•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
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
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15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
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
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
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
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
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
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
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
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
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
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
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
极之表”。
8
辞亲远游
•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
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
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关于李白ppt课件
14
15
16
7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8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 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 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 “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 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 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 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 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9
一天,李白正行走在至金陵途中,炎热的天气使他渴得七 窍生烟,忽见前边一家门前挑着一面小旗,上书“佳醋” 二字。他想,没有酒喝,喝点醋解解渴也不错。李白把毛 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来,一看,店内早已坐着一人, 看穿戴象个七品芝麻官。李白懒得理他,就直奔柜台,对 店家说:
4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5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床前明月光, 朝辞白帝彩云间, 疑是地上霜。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举头望明月, 两岸猿声啼不住, 低头思故乡。 轻舟已过万重山。
6
李白的几个小故事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
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 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 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 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 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 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 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 词。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 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 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 下了三首《清平调》:
15
16
7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8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 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 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 “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 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 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 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 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9
一天,李白正行走在至金陵途中,炎热的天气使他渴得七 窍生烟,忽见前边一家门前挑着一面小旗,上书“佳醋” 二字。他想,没有酒喝,喝点醋解解渴也不错。李白把毛 驴拴在树上,缓步走进店来,一看,店内早已坐着一人, 看穿戴象个七品芝麻官。李白懒得理他,就直奔柜台,对 店家说:
4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5
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床前明月光, 朝辞白帝彩云间, 疑是地上霜。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举头望明月, 两岸猿声啼不住, 低头思故乡。 轻舟已过万重山。
6
李白的几个小故事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
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 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 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 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 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 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 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 词。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 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 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 下了三首《清平调》:
李白课件PPT模板
现实主义风格
杜甫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手法,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而李 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浪漫主义情怀。
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质朴自然,而李白诗歌则豪放飘逸, 语言华丽。
26
王维田园诗风格异同探讨
田园风光的描绘
王维与李白都以描绘自然风景见 长,但王维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 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
领悟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与追求
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与凝练
2024/1/28
17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01
怀古情感
2024/1/28
02
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
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思索
03
18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伤
1
情感表达
2
3
借助牛渚山的历史背景,抒发怀古之情
2024/1/28
19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古今差异
语言深沉、含蓄,情感真挚、动人
2024/1/28
20
04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2024/1/28
21
唐代以后李白诗歌传播情况
唐代以后,李白诗歌广泛流传,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开始,李白诗歌被大量编入 各种诗集、文选,进一步扩大了
其传播范围。
李白的对景描写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将个人情感与景色 紧密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 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夸张与想象的运用
李白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以突出 景物的特点和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 震撼力。
8
杜甫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手法,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而李 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浪漫主义情怀。
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质朴自然,而李白诗歌则豪放飘逸, 语言华丽。
26
王维田园诗风格异同探讨
田园风光的描绘
王维与李白都以描绘自然风景见 长,但王维更注重对田园生活的 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
领悟诗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与追求
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与凝练
2024/1/28
17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01
怀古情感
2024/1/28
02
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
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思索
03
18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伤
1
情感表达
2
3
借助牛渚山的历史背景,抒发怀古之情
2024/1/28
19
《夜泊牛渚怀古》怀古情感表达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古今差异
语言深沉、含蓄,情感真挚、动人
2024/1/28
20
04
李白诗歌传承与影响
2024/1/28
21
唐代以后李白诗歌传播情况
唐代以后,李白诗歌广泛流传,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开始,李白诗歌被大量编入 各种诗集、文选,进一步扩大了
其传播范围。
李白的对景描写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将个人情感与景色 紧密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 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夸张与想象的运用
李白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以突出 景物的特点和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 震撼力。
8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开元末,大概由于许氏夫人去世,李白便移居山
东任城(今山东济宁),时已四十一岁。
13
李白二入长安之风光与失落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可能是因元丹丘推 荐,玄宗皇帝下诏,命李白入京。 “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赐七宝床,御手调羹,命待诏翰林。命其起草 诏诰。据说他曾作过《和蕃书》、《出师诏》 等文,又应诏作过一些描写宫廷歌舞享乐生活 的诗文,如《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 《清平调》等。歌功颂德,“平交”诸侯。
沿江东下,东至金陵和扬州。李白风华正茂, 广事交游,轻财好施。
“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 有落魄公子,悉皆救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少任侠,手刃数人”。 魏颢《李翰林集序》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 杀人红尘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1
开元十五年(727),李白西游安州(今湖北 安陆),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李白以安陆 为家,一面读书写作,一面从事干谒活动。
9
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以为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经长江三峡出蜀,沿途作有《登峨嵋山》、 《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
出蜀至江陵,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 祯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10
“诗仙”李白
1
一、李白其人 二、李白的思想 三、李白的漫游经历 四、李白的诗
2
一、李白其人
李白(701——762)
字太白,籍贯一说为蜀人(刘全白); 一说为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 冰);一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 坦境内,范传正说)。据唐李阳冰《草堂集 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世孙,其先 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李白随父 迁居唐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父入蜀 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 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
诗歌精讲第四讲诗仙李白课件
任城、兖州
太
白
醉
(四)重要行踪
酒 图
3.安史之乱初期李白行踪。
( 清
·
前人都以为安史之乱初起时李白一直
苏
在宣城。而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提
六 朋
出李白在天宝十四载冬曾回梁园,恰
)
逢安史之乱,于是携宗夫人南奔。后
人又作了进一步考证,说李白并非从
梁园南奔,而是从沦陷区改换胡装逃
出后西奔函谷关。
(四)重要行踪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二公, 正不当优劣。李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 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 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明李东阳也认为“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 轾”。(《怀麓堂集·杂记》卷十)
3.李杜正不当优劣
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比较李杜多着眼于 客观分析,罗宗强《李杜论略》全面地比较了 李杜二人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 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持论中肯。
第七种说法:李白是李抗之后
• 刘伯涵《李白先世新探》(《中国李白研 究》1990年集)一文持此说。作者认为李 白应出生于陇西李氏的一般平民家庭。
(二)出生地
明人胡应麟:“古今诗人 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 者。”(《少室山房笔丛》 卷五)
1.山东。 2.蜀中。 3.江苏。 4.长安。 5.陇西成纪
4.是否到达夜郎。 因从永王璘叛乱流放夜郎,但是 否到达夜郎历来有争论。宋曾巩 《李太白文集后序》谓“至巫山, 遇赦得释”。后人亦持未至说。但 清人黎庶昌、张澍等则提出已至说。 如黎庶昌释李白诗题“半道承恩放 还”云:“半道犹言中间也,盖白 本是长流不赦之人,今中间得释。”
(五)交游对象
• 1、李白与杜甫
太
白
醉
(四)重要行踪
酒 图
3.安史之乱初期李白行踪。
( 清
·
前人都以为安史之乱初起时李白一直
苏
在宣城。而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提
六 朋
出李白在天宝十四载冬曾回梁园,恰
)
逢安史之乱,于是携宗夫人南奔。后
人又作了进一步考证,说李白并非从
梁园南奔,而是从沦陷区改换胡装逃
出后西奔函谷关。
(四)重要行踪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二公, 正不当优劣。李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 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 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明李东阳也认为“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 轾”。(《怀麓堂集·杂记》卷十)
3.李杜正不当优劣
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比较李杜多着眼于 客观分析,罗宗强《李杜论略》全面地比较了 李杜二人政治思想、生活理想、文学思想、创 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持论中肯。
第七种说法:李白是李抗之后
• 刘伯涵《李白先世新探》(《中国李白研 究》1990年集)一文持此说。作者认为李 白应出生于陇西李氏的一般平民家庭。
(二)出生地
明人胡应麟:“古今诗人 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 者。”(《少室山房笔丛》 卷五)
1.山东。 2.蜀中。 3.江苏。 4.长安。 5.陇西成纪
4.是否到达夜郎。 因从永王璘叛乱流放夜郎,但是 否到达夜郎历来有争论。宋曾巩 《李太白文集后序》谓“至巫山, 遇赦得释”。后人亦持未至说。但 清人黎庶昌、张澍等则提出已至说。 如黎庶昌释李白诗题“半道承恩放 还”云:“半道犹言中间也,盖白 本是长流不赦之人,今中间得释。”
(五)交游对象
• 1、李白与杜甫
诗人介绍:李白.ppt
•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 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 辞亲远游
•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
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
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
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
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
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
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
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
李白生平事迹
• 年少有为
•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 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 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 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 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 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 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 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 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 辞亲远游
•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
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
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
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
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
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
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
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
李白生平事迹
• 年少有为
•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 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 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 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 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 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 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 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 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古诗PPT模板(2024)
16
04
李白古诗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2024/1/29
17
儒家思想影响
仁爱之心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体现了儒家仁爱思 想。
忠孝观念
李白在诗中表达对家国天下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道,与儒家忠孝观 念相契合。
积极入世
李白诗中流露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符合儒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024/1/29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游历四方,李白一生游历广泛,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 山水的热爱。
5
文学成就及影响
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 水、酒仙、人生等,风格奔放 、意境深远。
2024/1/29
李白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善 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巨匠,对唐代及后世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 市),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
肃省临洮县)。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被誉
为“诗仙”。
2024/1/29
4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代诗歌创作丰富,李白是唐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
22
艺术价值评估
01
文学价值
李白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瑰宝。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02
历史价值
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
态,对于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04
李白古诗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2024/1/29
17
儒家思想影响
仁爱之心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体现了儒家仁爱思 想。
忠孝观念
李白在诗中表达对家国天下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道,与儒家忠孝观 念相契合。
积极入世
李白诗中流露出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符合儒家积极进取 的人生态度。
2024/1/29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游历四方,李白一生游历广泛,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 山水的热爱。
5
文学成就及影响
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包括山 水、酒仙、人生等,风格奔放 、意境深远。
2024/1/29
李白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善 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巨匠,对唐代及后世的文学创 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 市),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
肃省临洮县)。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被誉
为“诗仙”。
2024/1/29
4
时代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代诗歌创作丰富,李白是唐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
22
艺术价值评估
01
文学价值
李白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
瑰宝。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02
历史价值
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
态,对于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9
李白简介(课堂PPT)
13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14
谢谢
15
3
早年经历
• 出蜀以前(701-725年) •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长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旧彰明县青
莲乡。出峡前游过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选的《访戴天山道士 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 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在这段时间 内,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 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 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12
• 四、在长安(742-744年) • 李白随同道士吴筠到长安,又因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
• 道士身经何处?无人能够 知晓。只能独自身靠古 松,默默派遣无端愁绪 。
6
梁甫吟
•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 • 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 • 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 • 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 • 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 •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 大人臲屼当安之。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14
谢谢
15
3
早年经历
• 出蜀以前(701-725年) •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长在今四川江油县附近,旧彰明县青
莲乡。出峡前游过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选的《访戴天山道士 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因 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在这段时间 内,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 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 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12
• 四、在长安(742-744年) • 李白随同道士吴筠到长安,又因玉真公主、贺知章等人
• 道士身经何处?无人能够 知晓。只能独自身靠古 松,默默派遣无端愁绪 。
6
梁甫吟
•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 • 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 • 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 • 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雕虎, • 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 • 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 • 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 • 大人臲屼当安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李白》PPT课件
04
李白诗歌艺术成就评价
诗歌体裁创新与拓展
创制新题
李白在诗歌体裁上敢于创新,创造了大量新题,丰富了诗歌的表现 力。
以古题写己怀
李白善于运用古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古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歌行体与七绝
李白的歌行体诗气势磅礴、变幻莫测,代表了其诗歌的最高成就;同 时,他的七绝诗也写得十分出色,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文化氛围
唐代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时期之一, 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文学流派
唐代文学流派众多,包括山水诗派 、边塞诗派、元白诗派等,为李白 等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 灵感。
李白与唐代文学关系
01
02
03
继承与创新
李白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 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
表达方式
李白诗歌风格奔放、意象奇特,善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杜甫 则更注重细节描写、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自然。
题材选择
李白多涉及山水、酒仙、游侠等题材,而杜甫则更广泛地反映了社 会现实、政治时事、战争等题材。
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比较
诗歌意境
李白和王维都善于创造优美的诗歌意境,但李白更注重表 现动态的自然景象和豪放的情感,而王维则更擅长描绘静 态的山水田园和恬静的心境。
如夸张、排比、反复等,使得诗歌的气势磅礴,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
02
情感抒发的飘逸
他的诗歌情感抒发十分飘逸,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
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03
诗歌结构的灵活多变
李白诗歌的结构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结构形式,他善于运用
各种创新性的结构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诗仙李白简介PPT课件
李白简介 李白故里 李白身世 李白的传说 李白死因 李白墓 李白的贡献 李白诗词简介 研究李白的体会 自创诗歌
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
南),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 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 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 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 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 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 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 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 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 注释颇为繁富。元初萧士□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 太白集》25卷,大致详赡,但仍嫌繁芜而有疏漏。明代胡 震亨撰《李诗通》21卷,一般典实不注,偶下己见,并驳 正旧注之误。清代乾隆年间,王琦汇集旧注,补充订正,编 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择宏富,注释详备。最后6卷, 1卷为年谱,其余5卷分类辑录有关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资料。 明代朱谏曾作《李诗辨疑》 2卷,摘举李白诗200多首指 为伪作,但大抵多凭臆断。李白集子中,如《草书歌行》、 《笑歌行》、《悲歌行》等,经后人考辨,目前可断为伪 作者,不过20来首,清代末叶,黄锡□增订王琦旧谱编有 《李太白年谱》,较旧谱内容更为详细。黄氏又撰《李太 白编年诗集目录》一种,用力颇勤,虽编次不尽恰当,但 对深入研究李白诗歌,颇有帮助,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编 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杨齐贤至王琦各家旧注为基础, 旁搜唐宋以来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以及近人研究成 果,加以笺释补充,并考订缪误;又以王琦注本为底本, 参考各本,撰成较详细的校记,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 最详备的本子。
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
南),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 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 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 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 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 远谪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 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 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 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 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最早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杨齐贤的《李翰林集》25卷, 注释颇为繁富。元初萧士□删补杨注,撰成《分类补注李 太白集》25卷,大致详赡,但仍嫌繁芜而有疏漏。明代胡 震亨撰《李诗通》21卷,一般典实不注,偶下己见,并驳 正旧注之误。清代乾隆年间,王琦汇集旧注,补充订正,编 成《李太白文集》36卷,采择宏富,注释详备。最后6卷, 1卷为年谱,其余5卷分类辑录有关李白生平和作品的资料。 明代朱谏曾作《李诗辨疑》 2卷,摘举李白诗200多首指 为伪作,但大抵多凭臆断。李白集子中,如《草书歌行》、 《笑歌行》、《悲歌行》等,经后人考辨,目前可断为伪 作者,不过20来首,清代末叶,黄锡□增订王琦旧谱编有 《李太白年谱》,较旧谱内容更为详细。黄氏又撰《李太 白编年诗集目录》一种,用力颇勤,虽编次不尽恰当,但 对深入研究李白诗歌,颇有帮助,今人瞿蜕园、朱金城编 有《李白集校注》,以前此杨齐贤至王琦各家旧注为基础, 旁搜唐宋以来有关诗话、笔记、考证资料以及近人研究成 果,加以笺释补充,并考订缪误;又以王琦注本为底本, 参考各本,撰成较详细的校记,是迄今为止李白集注释中 最详备的本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
唐·李白
1
(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诗仙”之称。与杜 甫并称“李杜”。
李2 白
李白的出生地
据说,李白的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 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 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李 白 轶 事
铁杵磨成针
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 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 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 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 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回去完成学业。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13氏岩。
8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 个不可一世的天才诗人,又兼有游 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气 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9
李白诗歌风格
1、诗歌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 为主,
2、擅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 3、诗风飘逸豪放。
杜甫曾说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2、追求功业时期(24岁—42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 想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 知名人士的推荐,一鸣惊人,从布衣一跃而为宰相。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yǔ )师孙女为妻,以安 陆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 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 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7
5. 报国蒙冤时期(55岁—62岁)
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史之乱次
年,李白带着抗敌平乱的报国思想应邀加入
永王李麟的幕府,但李麟不久因谋反罪被其
哥(唐肃宗李亨)消灭,李白因而获罪被流放
夜郎,这一年他58岁。
上元二年(761),后遇到大赦天下,
返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今属
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6
4、二次漫游时期(44岁—55岁)
天宝三载(744)春,李白忧愤出京。五 月,至洛阳,与杜甫相会,又遇高适,三人结 下深厚友谊。
天宝十载秋,有幽州之行,知禄山有作乱 之心,便三入长安,欲向朝廷反映真象。然无 计可施,乃离开长安。
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出 世思想表现得最为明显。代表作品有:《梦游 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深刻地揭露现实和 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15
著有《李太白集》
10
李 白 轶 事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 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 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 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 的名宇。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 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 。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1春1 绽金它先来
李 白 轶 事
李白赋李花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 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 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 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 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 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12
3
李白的一生
1、 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5岁—24岁)
主要在蜀中读书,受个性和当时社会风气的 影响任侠好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拜谒)诸侯。” ——《与韩荆州书》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4
5
3.供奉翰林时期(42岁—44岁)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 诏入京,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的闲暇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纵 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 生活,使李白参与了现实政治,接触到了宫廷 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感想和愤 懑更多。
诗人写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李 白 轶 事
太白醉草吓蛮书
传说,李白在辞亲远游中遇到蛮族(俗称食 人族),李白当时怕敌众我寡打不过便喝酒壮胆 ,不觉喝醉了,突然诗兴大发随即拿出文房四宝 写了一篇狂草,说也奇怪那些蛮人看后以为是天 书,李白就是神仙,便慌忙逃走了。 14
李
白
轶
事
高力士脱靴
唐玄宗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花,召翰林李 白吟诗助兴。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为其磨墨拂纸,即 席写就《清平调》三首。应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费事, 正象在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说的:“放屁还没有这样快!” 李隆基看了诗很高兴,赐饮。李白借酒,叫高力士为他脱 靴,加以奚落。高力士是大太监,天子称他为兄,诸王称 他为翁,驸马、宰相还要称他一声公公,何等神气,怎能 吃李白这一套,靴是给他脱了,但从此记恨在心。
唐·李白
1
(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素有 “诗仙”之称。与杜 甫并称“李杜”。
李2 白
李白的出生地
据说,李白的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 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 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李 白 轶 事
铁杵磨成针
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 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 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 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 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行为感动,回去完成学业。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13氏岩。
8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 个不可一世的天才诗人,又兼有游 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气 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9
李白诗歌风格
1、诗歌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 为主,
2、擅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 3、诗风飘逸豪放。
杜甫曾说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2、追求功业时期(24岁—42岁)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 想采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 知名人士的推荐,一鸣惊人,从布衣一跃而为宰相。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yǔ )师孙女为妻,以安 陆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 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 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7
5. 报国蒙冤时期(55岁—62岁)
天宝十四载(755)11月,安史之乱次
年,李白带着抗敌平乱的报国思想应邀加入
永王李麟的幕府,但李麟不久因谋反罪被其
哥(唐肃宗李亨)消灭,李白因而获罪被流放
夜郎,这一年他58岁。
上元二年(761),后遇到大赦天下,
返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今属
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6
4、二次漫游时期(44岁—55岁)
天宝三载(744)春,李白忧愤出京。五 月,至洛阳,与杜甫相会,又遇高适,三人结 下深厚友谊。
天宝十载秋,有幽州之行,知禄山有作乱 之心,便三入长安,欲向朝廷反映真象。然无 计可施,乃离开长安。
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出 世思想表现得最为明显。代表作品有:《梦游 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深刻地揭露现实和 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15
著有《李太白集》
10
李 白 轶 事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 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 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 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 的名宇。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 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 。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1春1 绽金它先来
李 白 轶 事
李白赋李花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 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 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 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 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 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12
3
李白的一生
1、 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5岁—24岁)
主要在蜀中读书,受个性和当时社会风气的 影响任侠好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拜谒)诸侯。” ——《与韩荆州书》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4
5
3.供奉翰林时期(42岁—44岁)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 诏入京,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的闲暇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纵 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 生活,使李白参与了现实政治,接触到了宫廷 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感想和愤 懑更多。
诗人写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李 白 轶 事
太白醉草吓蛮书
传说,李白在辞亲远游中遇到蛮族(俗称食 人族),李白当时怕敌众我寡打不过便喝酒壮胆 ,不觉喝醉了,突然诗兴大发随即拿出文房四宝 写了一篇狂草,说也奇怪那些蛮人看后以为是天 书,李白就是神仙,便慌忙逃走了。 14
李
白
轶
事
高力士脱靴
唐玄宗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花,召翰林李 白吟诗助兴。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为其磨墨拂纸,即 席写就《清平调》三首。应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费事, 正象在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说的:“放屁还没有这样快!” 李隆基看了诗很高兴,赐饮。李白借酒,叫高力士为他脱 靴,加以奚落。高力士是大太监,天子称他为兄,诸王称 他为翁,驸马、宰相还要称他一声公公,何等神气,怎能 吃李白这一套,靴是给他脱了,但从此记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