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单元二价格理论知识点解读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3374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d.png)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引言供求与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商品的价格。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正比,即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厂商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厂商的利润减少,他们可能会减少生产。
供给曲线是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正斜率。
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需求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变得更昂贵,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替代品或减少购买量;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更具吸引力,他们可能会增加购买量。
需求曲线是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负斜率。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此时市场处于供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具有稳定性,不存在供不应求或需求过剩的情况。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厂商为了减少库存,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反之,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上的商品需求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厂商为了提高利润,可能会增加价格以抵消供不应求的情况。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供求与价格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衡量了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弹性。
《微观经济学》-2
![《微观经济学》-2](https://img.taocdn.com/s3/m/fbf4d6c47c1cfad6195fa74a.png)
名词解释:1、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即恩格尔系数是递减的。
2、需求价格弹性:某种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4、边际技术代替率:等于产量曲线的斜率,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当产量保持不变时,用一种要素代替另一种要素的比率。
5、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规模效用递增:产品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增加的比例时,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连续消费某种商品时,消费者增加消费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总效用。
9、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0、生产函数:在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生产出来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11、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有众多的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简答:1、运用弹性理论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均衡价格是供给和需求相等的价格,弹性是商品数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大的商品降价可以增加总收入,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降低会减少总收益。
农产品属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当农产品丰收时,供应增加,需求不变,均衡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谷贱伤农的原理。
2、画图说明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平均产出递增,因为生产规模效益正在表现出来,第二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加的速度放慢,第三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
3、何谓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和原则是什么?:垄断者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上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
弹性高的市场收取的价格较低,弹性低的市场价格较高,以便获得最大的垄断利润。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8850b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c.png)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二章知识点归纳1.妨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及其变动方向商品自身的价格(反向);消费者收入水平(同向);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同向,互补反向);消费者的偏好(同向);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同向)。
2.妨碍供给量变动的因素及其变动方向商品自身的价格(同向);生产的成本(反向);生产的技术水平(同向);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反向,互补同向);生产者对将来的预期(同向)。
3.均衡价格、数量的计算及供求定理:Qd = α-β·P Qs = -δ+γ· P Qd = Qs (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别变的事情下,需求变动分不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不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4.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P38-43)、类型(5种类型)及妨碍因素妨碍因素:(1)可替代性(同向);(2)重要程度(反向);(3)用途广泛性(同向);(4)支出比例(同向);(5)调节时刻(同向)d d6.供给的价格弹性的计算(P50-52)、类型(5种类型)及妨碍因素妨碍因素:变动时刻(同向);生产成本增加程度(反向);生产周期(反向)。
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P54)及商品关系的推断(正值为替代,负值为互补,零为别相关)8.需求的收入弹性的计算(P55)及商品的分类eM0,正常商品(eM1,奢靡品)9.恩格尔系数及富裕程度的推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系数越小表明越富裕,反之相反。
恩格尔定律:其他条件别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下落趋势。
或者关于一具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10.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基本原理及应用(P58-59)11.“谷贱伤农”现象的解释(P59-60)12.蛛网模型的三种类型: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第三章知识点归纳1.效用含义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脚程度。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eb6d8356bd97f192279e9eb.png)
年代的经济危机
(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移动对价格的影响
三种情况:
1 两者同时增加(又分三种) 例子:
P E0
0
S0 S1
结果:Q 增加, P上升
E2
D1
D0
Q
例子1:近年房价的上涨
案例
(三)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移动对价格的影响
三种情况:
2 两者同时增加减少(又分三种) 例子:
P E0
S1 S0
一般形式 简化形式
QQSS SS((PP,,CC,,,,PPSS,,PPCC,,PPEE, ,))
Qs f(P) p
案例:影响汽车供给的因素
影响因素 技术 生产投入价格 厂商数量 预期 特殊因素
产生影响的事例 电脑化的制造工艺降低成本 钢铁价格下降 一家大型汽车厂商破产 如果预期价格下降会增加供给 政府减税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文字: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时的价格 图形: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时候 函数:
Q • Qs Qd
p= + p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均衡价格的证明(反证)
P P2
C
超额供给
S D
第五节 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三) 动态分析 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 分析有关的经济问题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 问题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考察时 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来看待。
在微观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在 宏观经济学中,主要采用 的是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 法。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36a288ca5acfa1c7ab00cca7.png)
2.市场出清的概念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
出清。
41
42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
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 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 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 的运动。
鸡蛋的价格(元) 0.00(方便分析,只是假设)
0.50 1.00 1.50 2.00
2.50
3.30
张大妈(个) 李大妈(个) 市场(个)
12 + 7 = 19
10
6
16
8
5
13
6
4
10
4
3
7
2
2
4
0
1
1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张大妈的需求+李大妈的需求 =市场需求,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出市场需 求曲线。
二、市场与竞争
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 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努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种等方面创造 优势
市场有序性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保 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 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 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 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 大经济利益。
45
第二,需求的变动(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80c461783e0912a2162aab.png)
(二)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P
7 6 5
(以“收敛型蛛网模型”方式不断趋向均衡)
D
S
4 P
3 2 1 0
E
100
200
300
400 Q
500
600
700
800
Q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因 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 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需求变动)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曲线的位 置移动而改变均衡价格。 图示说明如下:
价格决定理论小结
影 响 供 给 的 因 素
价 需 供 给 格 求
影 响 需 求 的 因 素
思考题:
1、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2、简述供求定理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 Qs=-10+5P,计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若需求函数Qd=60-5P,供给函数不变,计算 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若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Qs=-5+5P ,计 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需求函数和需求表
(一)需求函数与需求方程 1、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在某一时点主要是商品 自身的价格。因此,商品的需求量表现为商品价格的 函数。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一阶导数小于零) 2、需求的线性方程:Qd=a-bP (a,b)>0 a为自发消费,即价格接近于0时的最大需求量。 bP为引致消费,即由P的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减少。(b 为需求与价格的相关性系数)。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2ede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d.png)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以及价格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媒介,它是由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是指市场上的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供给曲线呈正斜率;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当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下降,因为供应商为了促销产品会降低价格。
反之,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因为供应商可以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价格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竞争情况、成本、消费者偏好等。
当市场上存在充分的竞争时,价格往往会趋向成本水平,因为生产者无法在价格上过分提高,否则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
此外,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也会影响价格。
如果某种产品非常受欢迎,需求量大,价格就会相应上升。
价格理论还涉及到弹性概念。
价格弹性是指当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程度。
如果产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说明价格弹性高;反之,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说明价格弹性低。
价格弹性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方式。
总之,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内容,研究了价格形成的机制以及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竞争状况、成本、消费者偏好和价格弹性等因素都在价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价格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作的原理,并从中得出对于个人和企业决策的主张。
价格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深入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弹性、竞争状况、成本和消费者偏好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相关内容,以加深对价格理论的理解。
首先,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们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价格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价格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c36068a76e58fafab003b4.png)
(三)需求函数
所谓需求函数就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 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Qd=f(P, Y, Px,……)
但由于影响因素太多,为简化起见,我们仅考虑 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Qd=f(P) 如 Qd= 20 - 2P 或 P = 10 - 1/2Qd
18
三. 影响需求的因素
6.其他因素
20
四、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如果需求下降,需
求曲线会如何移动?
冰 激
如果需求增加呢? 凌
的
如果需求量下降, 价
会怎样?
格
0
需求增加
需求下降 D3
D2 D1
冰激凌的 需求量
21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1.概念不同:需求量指特定数
值,需求指价格和数量的一 冰
一对应关系
激
凌
2.影响因素不同:价格变动影 的
1、商品价格(影响需求量) 2、消费者的收入及社会分配平等程度 3、消费者的偏好:广告(信息型,劝诱型)可
以影响消费者偏好:品牌、外观、包装…… 4、相关商品价格
替代商品 互补商品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收入前景的预期 预期价格会提高,会增加当前需求 预期收入会提高,也会增加当前需求
19
气候 季节 风俗习惯 环境 ……
响的是需求量。价格之外的 价
其他因素不仅会影响需求量,格
而且会影响整个需求水平。
3.变动方式不同:需求量的变 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 动;而需求水平的变动则表 0 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需求增加
需求下降
D2
D1
D3
冰激凌的 需求量
22
五、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428e0aa8956bec0875e301.png)
1
案例1:看病难看病贵,
多年以来,咱老百姓一直被“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困扰着。有些贫困家庭,拿不出钱,看不起病,甚至硬是 拖着撑着。我亲眼见过一位家境贫寒的农村父亲,含辛茹 苦,省吃俭用大半辈子,60岁时不幸得了鼻咽癌。到了肿 瘤医院,医生告诉他治疗至少得花费10万块钱,而且还不 知道可不可以治好。这位父亲二话不说,默默离开了医院, 他认为他的钱是留给他儿子的,不能让那该死的病把他半 生辛劳所得给糟蹋了。
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欲望无限
由低到高
m.
社会地位的需求
归属感与关爱
4
安全和保障
3
生存需求 2
1
自我实现的需求 5
1—1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6
附:从欲望到权力
7
(二)需求(Demand)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在一定价格条件 下对商品的需要。
需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消费者愿 意购买;二是消费者有支付力。
2
案例2:死无葬身之地 每到清明节时,大家都会关心中国的墓地、殡葬的价格
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火葬费用是非常高的,墓地 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以致于中国人发出感叹:死无葬身 之地!这是为什么?
案例3:高昂的住房价格 如果不死,我们就需要住宅,自从1998年中国全面的 住房市场化进程以来,中国的住房价格可谓是飞速提高, 与中国老百姓的收入极不相称。 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开始,中国政府下大力气打压房地 产价格,可是房地产的价格还是直往上冒。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是怎么回事?
9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消费者的货币收入(I) 一般地说,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运动 当收入高时,对某一物品的需求量就多;反 之,当收入低时,对某一物品的需求量就少。这 些物品称为正常品。如果收入高时需求量反而减 少的物品被称为劣等品或非正常物品。 用数学方法可以表述为:QD=F(I) 该函 数称为需求收入函数。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51c35d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3.png)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第一节需求均衡价格理论是以A·马歇尔建立的体系为依据的。
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相互作用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
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第一节需求一、需求与需求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与欲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欲望或购买欲望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感到缺乏,希望得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需求则是具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微观经济学规定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即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
所以,西方经济学在讨论需求概念时强调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首先,必须有购买的欲望;其次,必须有购买的能力;因此,如果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虽然有购买欲望,但是没有货币支付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相反,如果有货币支付能力,但没有购买欲望,也不能算作需求.最后,在讨论需求量时强调其是—个流量,即必须有特定的时间单位.例如,如果只说某一城市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这个数字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说该城市每个月对小轿车的需求量为1000辆,就很容易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的需求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在经济运行中,除了随机因素外,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经常起作用的变量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季节、消费习惯、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以及社会制度等等。
这类因素构成了市场环境,属于客观因素。
同时,广告宣传、产品展销、咨询服务等推销手段也可以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这类因素则属于主观因素.在上述影响需求的众多因素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该商品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单元二价格理论知识点解读
![微观经济学单元二价格理论知识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834797a561252d380eb6eeb.png)
价格理论知识点解读一、何谓变量?生活中有定义变量的活动吗?经济学理论也称之为规律,主要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随环境或条件的变化而变的动态变动关系。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质”关系,有存在着“量”的关系。
在进一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量“的变动关系之前,需要用“符号”来表示研究对象,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定义变量”的过程。
在描述经济学理论过程中,经济学家习惯用研究对象对应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来表征该研究对象。
以“需求定理”为例,需求定理是揭示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购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即高价格低需求,低价格高需求。
其中,价格、需求量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把价格用符号P (price),需求量用符号Q(quantity)来表示的过程,就是定义变量的过程。
定义变量的好处在于,能够把复杂的理论,抽象为“符号”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进一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量”的变动关系。
前面的需求定理就抽象为需求方程式:Q=a-bP,式中,a与b为常数。
当价格P变动时,需求量Q也随之变动,且可以知道它们之间量与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在生活中定义变量的过程也屡见不鲜。
比如,家长给孩子起名字的过程,就是对孩子进行定义的过程。
孩子名字起好后,姓名或符号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表征了。
再比如,某某动物或植物,某种东西物品叫什么、是什么、像什么的过程都是定义过程。
二、需求理论是什么?需求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在认识和理解需求理论是什么之前,需要记忆四个变量:(一)四个变量是什么?1.需求,用符号表示为(D)或Q d来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在某种商品每一个价格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简言之,需求就是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它是一个流量。
2.需求量:在某种商品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计划或打算购买的商品数量。
微观经济学专题二-均衡价格与弹性理论
![微观经济学专题二-均衡价格与弹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739f5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a.png)
D
S
7
6
E
5
4
3
微观经济学
O 6 10 12 14 16 18 22 Q ( 吨 ) 图2-9 某地区鸡蛋市场的均衡
§2.3 供求均衡
表2-8 鸡蛋市场的供求平衡过程
价格 (元/斤)
3 4 5 6 7
需求量 (吨/月)
18 16 14 12 10
供给量 供给剩余(+) (吨/月) 短缺(−)
6
−12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收入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六,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 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 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
§ 2.3 供求均衡
2.3.2均衡的变动
P
D1
D0
S0 S1
P1 P0
E0
E1
P
D1 D0
S0
S1
P0 P1
E0
E1
O
Q0
Q1
Q
图2-12-a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O
Q0
Q1
Q
图2-12-b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学
§2.4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4.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需求 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6f6941f058fb770bf78a55f9.png)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1.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1.11考察方向:a.层次一: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b.层次二: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C.层次三: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1.2.分析前提:“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
1.2.1.基本假设:1)市场出清:市场上的供求均衡,无资源闲置。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使需求和供给迅速达到均衡的市场)。
2)经纪人假设:即合乎合理性人的假定,以利己为动机,最小代价追逐最大利益。
(完全理性:个体的最优化行为,有限度的理性)3)完全信息:能迅速获得各种信息。
1.3.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1.3.1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1.3.1.1从居民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消费者首先要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已取得收入,然后再从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
从企业方面看: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厂商首先要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生产,通过商品出售获得利润。
1.3.1.2结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产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供求相对的均衡状态。
1.3.1.3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配置。
1.4.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本书章节安排第二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第三章.消费者选择,介绍消费者理论第四章.生产函数第五六七章. 市场论介绍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的分析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需求曲线2.1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1.1表达式:2.1.21)变量:指没有固定的值,是可以改变的数;2)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有且只有一个值与其相对应;3)自变量:函数一个与他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他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https://img.taocdn.com/s3/m/509b8b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a.png)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本章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原理——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近几年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房地产价格呈现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
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3.7%。
2003年上涨幅度达到5.0%。
到2004年,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4.4%和15.2%,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5年1~4月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高达12.5%,为近年来罕见。
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波及到社会的稳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房价快速上涨是房地产市场需求过度旺盛的结果。
从理论上讲,房价的上涨或下跌,其根本的动因都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在当前,又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过度旺盛上。
(二)房价上涨又受成本上升的推动。
从土地的角度看,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利益驱动。
自从银行管辖权上划以后,来自土地的收入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柱。
房价、地价的上涨,有助于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收入,房地产膨胀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
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成本却是零。
正是这种成本和收益的极端不对称性,使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因。
尤其是在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后,土地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城市土地价格成数倍增长。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自然增加了房屋开发成本,推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包括: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均衡价格的含义供求定理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价格的决定第四节价格对经济的调节第五节价格政策第一节需求理论一、什么是需求二、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三、需求的表示四、需求定理五、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定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总结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dea0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7.png)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总结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观经济学第二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效用:是指人们对商品或劳务满足其欲望能力的评价,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及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
条件是MU1/P1=MU2/P2=λ和P1X1+P2X2=m。
消费者均衡点即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是指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假定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收入为m,则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在图形中它是一条直线。
无差异曲线:是指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轨迹。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差异的,通常具有特点:(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2)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3)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时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以MRS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可以表示为: MRS1,2=-△X2/△X1,边际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随着第一种商品数量的增加,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趋势。
替代效应: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从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替代被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价格理论知识
![价格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64f102b240c844768eaee26.png)
P1 P2
图A
P 图B
二、供给
• 供给的概念 • 影响供给的因素 • 供给定理 •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
•
9、经验显示,市场自己会说话,市场永远是对的,凡是轻视市场能力的人,终究会吃亏的!21.10.1921.10.19Tuesday, October 19, 2021
•
10、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13:07:5313:07:5313:0710/19/2021 1:07:53 PM
•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1时7分53秒13:07:5319 October 2021
•
17、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下午1时7分53秒下午1时7分13:07:5321.10.19
该商品为必需品。
二、供给弹性
• 供给弹性又称供给的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 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 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
• 供给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和商品价格变动 的的百分比的比率。
Q 100%
Es Q
P 100%
P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 所以Es一般是正数。
事例: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体制
六、弹性
• 一、需求弹性 • 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
•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 ( 三 )、 需求的收入弹性
1、需求的弹性系数
Ed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与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与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c5c6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1.png)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与市场分析一. 价格理论的概念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的学说。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价值,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价格理论研究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为什么不同,以及如何调整以达到市场的均衡。
二. 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是影响价格的两个重要因素。
市场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时的数量和价格。
市场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在某种价格下出售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当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市场进入均衡状态。
三. 价格的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环境下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所引起数量变化的比例。
对于弹性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数量的大幅度变化。
四. 市场结构要了解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将市场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 垄断定价垄断是市场中最严重的结构。
垄断者可以控制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和售卖,因此价格通常会高于市场清算价格。
垄断者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定价是他们策略的核心。
六. 竞争定价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中所有买方和卖方的供给和需求来确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完全由市场出价机制来决定。
七. 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通常会发生在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时。
价格歧视的基础是供求关系,从而为市场赚取最大的利润。
八. 总结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机制。
价格理论和市场分析提供了识别和解释价格变化的框架。
无论是垄断还是竞争市场,都是供给和需求的结果。
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对于企业领导者、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理论知识点解读一、何谓变量?生活中有定义变量的活动吗?经济学理论也称之为规律,主要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随环境或条件的变化而变的动态变动关系。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质”关系,有存在着“量”的关系。
在进一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量“的变动关系之前,需要用“符号”来表示研究对象,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经济学理论中所谓的“定义变量”的过程。
在描述经济学理论过程中,经济学家习惯用研究对象对应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来表征该研究对象。
以“需求定理”为例,需求定理是揭示了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购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即高价格低需求,低价格高需求。
其中,价格、需求量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把价格用符号P (price),需求量用符号Q(quantity)来表示的过程,就是定义变量的过程。
定义变量的好处在于,能够把复杂的理论,抽象为“符号”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进一步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量”的变动关系。
前面的需求定理就抽象为需求方程式:Q=a-bP,式中,a与b为常数。
当价格P变动时,需求量Q也随之变动,且可以知道它们之间量与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在生活中定义变量的过程也屡见不鲜。
比如,家长给孩子起名字的过程,就是对孩子进行定义的过程。
孩子名字起好后,姓名或符号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表征了。
再比如,某某动物或植物,某种东西物品叫什么、是什么、像什么的过程都是定义过程。
二、需求理论是什么?需求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在认识和理解需求理论是什么之前,需要记忆四个变量:(一)四个变量是什么?1.需求,用符号表示为(D)或Q d来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在某种商品每一个价格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简言之,需求就是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它是一个流量。
2.需求量:在某种商品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计划或打算购买的商品数量。
它是一个存量。
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4.需求的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的变动。
(二)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它们之间的联系:四个变量都是消费者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2.它们之间的区别:(1)需求是消费者在某个时期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需求量是某个时点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因此,需求是流量,需求量是存量;(2)需求量的变动是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购买数量的变动,而需求的变动是价格以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购买数量的变动。
(三)需求规律需求理论也称之为需求规律,主要由以下几个规律组成:1.需求定理:(1)定性描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即高价格低需求,低价格高需求。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3)生活中的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购买房屋,还是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高价格时多买,低价格时少买。
比如,时令蔬菜上市时,由于价格高,一般家庭都少买一些,尝尝鲜改善一下伙食,等到价格下降时,多买些作为家常菜肴。
2.需求的变动(1)定性描述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诸如其它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心理偏好、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和收入的预期、政府的政策变动等,所引起的该商品购买量的变动。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当其他因素引起该商品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减少时向左平行移动,如下图所示:(3)生活中的需求变动由于政府降低了进口拎包关税(100元),消费者增加了进口拎包的需求,从而减少了国产拎包的需求。
借助于几何图形来描述国产拎包需求减少,表现为国产拎包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如下图所示:三、供给理论是什么?供给理论主要包括: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在认识和理解供给理论是什么之前,需要记忆四个变量:(一)四个变量是什么?1.供给,用符号表示为(S)或Q s来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在某种商品每一个价格水平条件下,厂商愿意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简言之,供给就是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它是一个流量。
2.供给量:在某种商品特定价格水平时,厂商计划或打算提供的商品数量。
它是一个存量。
3.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4.供给的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动。
(二)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1.它们之间的联系:四个变量都是厂商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2.它们之间的区别:(1)供给是厂商在某个时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供给量是某个时点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因此,供给流量,供给量是存量;(2)供给量的变动是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提供数量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是价格以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提供数量的变动。
(三)供给规律供给理论也称之为供给规律,主要由以下几个规律组成:1.供给定理:(1)定性描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与提供量成同方向变化,即高价格高供给,低价格低供给。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3)生活中的供给定理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生产者,高价格时多卖,低价格时少卖。
比如,在2003年,房地产价格上升,引起众多的厂商进入房地产行业,并且大量的买地、盖房,商品房供给增加;但是在2011年,政府采用了“限购”政策,房地产价格上升有限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此时,房地产开发商随即少买地,少盖房,商品房供给减少。
2.供给的变动(1)定性描述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诸如其它商品价格,生产成本、厂商对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预期、政府的政策变动等,所引起的该商品提供量的变动。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当其他因素引起该商品需求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减少时向左平行移动,如下图所示:(3)生活中的供给变动实例:由于政府降低了进口拎包关税(100元),消费者增加了进口拎包的需求,从而减少了国产拎包的需求,国产拎包价格下降,国产拎包供给减少。
借助于几何图形来描述国产拎包供给减少,表现为国产拎包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供给线由S0向左平行移动到S1,反之,供给曲线S0向右平行移动到S2。
四、价格理论是什么?价格理论也称之为供求规律或是市场规律,主要由供求规律、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变动理论组成。
(一)供求规律1.定性描述如果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只有供求相等时,价格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2.生活中的供求规律生活中常见的“物稀为贵”或“洛阳纸贵”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就是因为该物品供不应求;生活中的“谷贱伤农”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低导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收到挫伤。
(二)均衡价格1.定性描述: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相等时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交点上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
如下图所示:3.生活中的均衡价格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均衡价格的实例。
人们任何一次买卖交易的达成,就产生了生活中的均衡价格,反之,没有达成交易就不会出现均衡价格。
比如,到市场购买物品,无论是购买服装还是蔬菜或水果,买卖双方都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了交易,形成了均衡价格。
此时,均衡价格既是买方的价格又是卖方的价格,均衡数量就是买方的数量也是卖方的数量。
(三)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规律1.定性描述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需求的变动,均衡价格也随之变动。
当需求增加时,该商品供不应求,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上升;当需求减少时,该商品供大于求,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需求的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或向上平行移动,由D0到D1,如下图所示。
结果均衡价格上升,由P0到P1;均衡数量增加,由Q0到Q1。
(2)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需求的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或向下平行移动,由D0到D1,如下图所示。
结果均衡价格下降,由P0到P1;均衡数量减少,由Q0到Q1。
3.生活中的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变动规律比如,2003年政府出台了关于调整房地产契税规定,如果购房者在5月底之前完成过户手续就可以享受优惠的税收待遇,超过这个规定的时间后,购房者的契税由原来0.7%上调至2%。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之下,消费者为了争取到优惠的契税,节约支出,纷纷购置住房,引起了房地产的需求的增加,结果使得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如下图所示,房地产价格由于政府的政策变动,引起了需求的变动,使得房地产价格由原来的P0上升到P1。
房地产商品的成交量由Q0下降到Q1。
当房地产开发商的建房的成本不变,而价格上升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有利可图,引起从事房地产开发商扩大规模,同时也引起许多房地产行业以外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因此,房地产供给也随之增加。
比如,原来从事IT行业的联想集团、南京宏图三胞集团等其他企业,都看中了房地产行业的丰厚利润纷纷进入房地产业。
因此,随着房地产行业原有企业扩大规模以及其他企业进入房地产业,使得社会资源流进入房地产业。
(四)供给的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变动规律1.定性描述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均衡价格也随之变动。
当供给减少时,该商品供不应求,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当供给增加时,该商品供大于求,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2.定量描述—几何方法(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或向上平行移动,由S0到S1,如下图所示。
结果使得均衡价格上升,由P0到P1;均衡数量减少,由Q0到Q1。
(2)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或向下平行移动,由S0到S1如下图所示。
结果均衡价格下降,由P0到P1;均衡数量增加,由Q0到Q1。
3.生活中的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变动规律比如,在现时的个人电脑市场上,个人电脑价格与十年前的电脑的价格相比下降了很多,几乎是原价格的十分之一,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进步或实现了规模经济,使得生产个人电脑成本大幅度下降,电脑供给大幅度地增加。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由于电脑成本下降,电脑生产厂商的利润增加,使得行业中原有的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行业以外的企业,利用其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也纷纷进入该行业,使得个人电脑供给量增加。
如下图所示,供给增加的结果使得供给线由原来的S0向右或向下平行移动到S1;均衡价格下降,由P0到P1,而均衡数量却增加,由Q0到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