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

②瀵(fèn):泉水。

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chái):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过则醉,经旬乃醒译文:(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 答:14.(1)通“涂”,道路。

(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大禹治水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阅读理解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大禹在治理洪水方面的伟大成就。

以下是对这个故事的阅读理解:1.大禹治水的背景: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当时由于天气异常,导致黄河水位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

这场洪水灾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因此治理洪水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任务。

2.大禹治水的过程:大禹在接受治理洪水的任务后,首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等,来缓解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接着,他深入调查洪水的原因,发现是黄河上游的峡谷地区由于山崩等原因导致了河水的暴涨。

于是,大禹决定对上游进行改造,通过开凿新的河道来分流洪水,同时对原有的河道进行疏通,提高了排水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大禹身先士卒,与民同甘共苦,不畏艰险,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3.大禹治水的影响: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古代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了后人赞誉的佳话。

大禹的治水经验和方法也为后世的治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奉献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

4.大禹治水的寓意: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传说,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首先,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大禹治水的故事表现出了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不辞辛劳地工作,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和生命,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大禹治水的故事还传达了一种智慧和勇气。

在治理洪水中,大禹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采取了创新的措施和方法,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总之,大禹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还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运用智慧和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

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

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

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大禹治水文言文阅读指南》读大禹治水的文言文,就像是走进了一幅古老而宏伟的画卷。

这可不是一幅普通的画,那里面藏着的是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勇气呢。

大禹治水的文言文,它的文字就像一把把神秘的小钥匙。

你乍一看,可能觉得这些文字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东一个西一个,有点摸不着头脑。

可是啊,你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

那些文言文的字词,就好比是一个个拼图块,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位置。

比如说“治水”这俩字,你一看就知道是关于治理水患的事儿,这就是最明显的拼图块,先把它摆在那里,其他的字词就慢慢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咱们再说说大禹这个人。

在文言文里,他的形象可鲜活了。

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侦探,从文字里去探寻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可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面对那滔天的洪水,就像面对一群张牙舞爪的怪兽,他没有害怕,没有退缩。

要是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被洪水吓得腿软了。

大禹就不一样,他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山,稳稳地站在那里,心里想的就是怎么把这洪水给制住。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像个缩头乌龟躲起来,还是像大禹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呢?这答案不言而喻啊。

读大禹治水文言文的时候,那些描写洪水的句子可不能轻易放过。

你看,那洪水就像是一头失控的巨兽,在大地上横冲直撞。

文言文里肯定会有一些字词来形容洪水的凶猛,这些字词就像是巨兽的爪牙,每一个都透露着洪水的可怕。

你得好好琢磨这些字词,感受一下当时洪水的那种破坏力。

这就跟我们看一部灾难片似的,电影里那些灾难的画面,不也是靠各种特效和场景来表现的吗?文言文里的字词就是这种表现洪水的“特效”。

还有啊,大禹治水的方法在文言文里也是重点。

他不是用堵的方法,而是用疏导的方法。

这就像我们在疏通一条堵塞的河道。

如果只是在河道口堵上一块大石头,那水只会越积越多,最后肯定会冲破阻碍,造成更大的破坏。

大禹就聪明在这里,他知道要给洪水找个合适的出路,就像给一群狂奔的马找到一片广阔的草原,让它们可以尽情地奔跑,而不会到处乱闯。

【文言文阅读答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文言文阅读答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文言文阅读答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我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事儿,但是关于你知道吗?他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一
直受到后人景仰。

我们一起来看和欣赏吧!
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

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
治水。

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领大家沟通九河,引济漯水入海,把汝汉淮泗导
入江。

大禹一回去十三,“三过家门而未入”:第一次就是在四后的一个早晨。

大禹走进家门,听到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要进来劝说,又害怕更惹怒了母亲,唠叨出来
没用,耽误了筑堤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睡著了。

治水六七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

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
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

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
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一天傍晚,大禹因筑堤走进家的附近。

忽然天下起至了滂沱大雨,大禹
走进自己家的屋檐下躲雨,只听到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道:“你爹爹永平了洪水就回家。

”大禹局外非常敬佩,更始终如一了筑堤的决意,立刻又起身上路了。

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一看。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
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吗?
大禹治水的精神,值得后世永远铭记,永远赞扬和学习!。

大禹治水 文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禹治水 文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禹治水,乃中华古代治水工程的典范。

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神话人物,相传他在约公元前22世纪,率领人们开展治水工程,解决了大禹治水的问题。

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人称之为“大禹治水”。

1. 大禹治水的背景大禹治水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夏启派遣大禹率领工匠和民工,开始了治水工程。

2. 大禹治水的策略大禹治水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策略,包括开凿渠道、修建堤坝和护城河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开凿了太行山以西至山东流域的大都川。

他还引洪水入海、开大渠小渠等治理措施,让洪水得以顺利排出。

3. 大禹治水的成就大禹治水的成就非常显著,他完成了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治水工程,解决了当时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使黄河流域的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他的治水工程被后人称之为“大禹治水”,成为了我国古代治水工程的典范。

4. 大禹治水的意义大禹治水不仅在当时对于解决灾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和理论,被后人总结和发扬。

这些经验和理论对后世的治水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典范。

5. 大禹治水对后世的影响大禹治水对我国古代治水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后世的治水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而且,大禹治水对于我国水利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次治水工程,他的成就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被奉为典范。

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激励着人们,在面临水患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努力工作,共同克服自然灾害,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我国古代的治水工程中,大禹治水被誉为典范。

大禹治水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其治水策略和成就造就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

大禹治水的背后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体系和丰富的水利经验积累。

6. 大禹治水的工程体系大禹治水所涉及的工程体系包括渠道开凿、堤坝修建、护城河等多个方面。

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传说故事,讲述了大禹为解决洪水泛滥的问题,采取疏通、开凿、修筑等各种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以下是关于大禹治水二年级阅读理解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遥远的古代,洪水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当时,有一个名叫大禹的人,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决心要治理洪水。

大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他四处奔走,研究洪水的源头和流向,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理计划。

他带领着成千上万的人们,一起疏通河道、开凿山岭、修筑堤坝。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在这个过程中,大禹不仅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还表现出了仁慈和公正的品质。

他时刻关注着人民的疾苦,尽心尽力地为人民谋福利。

他不仅治理了洪水,还为人们修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如道路、农田、水利等,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大禹的智慧、勇气和仁慈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

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盛水的陶器。

②瀵:泉水。

③醪醴:美酒,④埒: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共同,一起。

⑦孳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则醉,经旬乃醒译文: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14.通“涂”,道路。

气味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16.喝多了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回到国内以后,思慕那个国家,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大禹治水”故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大禹治水”故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材料一《大禹治水》以中国上古传说为蓝本,讲述了大禹临危受命,带领百姓与洪水抗争,并逐渐成长为民族英雄的故事。

在中国动画学会会长余培侠看来,“用意,用情、用景”是这部动画成功的关键.“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是国产动画天然的宝库,也是打造国产动画最优质的基因。

”余培侠说。

专家认为,在这部动画片中,呈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庭的关系--这“三个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展现出英雄情怀、家国情怀、史诗情怀,这种情怀表达具有世界性。

“要让中国动画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余培侠说,“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才能增加文化的感染力,情感的穿透力。

”(摘编自2019年6月3日“人民网”,有改动)材料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人们的观影需求逐渐呈现出分众化、多样化的态势,促使电影创作向多样化的方向探索.“受这一潮流影响,部分动画电影创作者从低幼化的窄巷中走了出来,开始投身全年龄段乃至专门针对成人群体的创作之中.”张斌宁则从厘清概念入手,论证了这一观点:“动画是一种表现形式,因其超越了每秒24帧的运动速率、摒弃了真人表演而在电影家族中独树一帜它或许形式有些‘低幼’,但它和真人电影一样,可以承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反映深刻的思想主题。

”张斌宁接着说,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00后”与“90后”成为影院观众的主力。

作为“网生代”,他们涉猎广泛,对动画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不仅熟谙各种动画形式风格,还在长期观赏过程中培养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了敏锐的鉴别能力.“《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十万个冷笑话》等片取得市场佳绩,便是他们观影需求集中爆发的体现,这证明了内涵深刻的内容、情感复杂的角色之于动画作品的重要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成年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电影的市场潜力。

”(摘编自2019年9月21日“人民网”)材料三专家指出,“网络小说+动画”的跨媒介开发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缺乏成功的作品,近期一批改编动画作品的亮眼表现,正为业界证明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化学反应”足以产生巨大能量和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大禹治水》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

距至也。

其国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贠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

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

经营一国,无不悉遍。

土气和,亡札厉。

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埒骨,不骄不忌;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识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

其民孳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

过则醉,经旬乃醒。

沐浴神瀵,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

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不进酒肉,数月乃复。

【注释】①甔槌(dānzhuì):盛水的陶器。

②瀵(fèn):泉水。

③醪醴(láolǐ):美酒,④埒(liè):山上水道。

⑤札厉:瘟疫。

⑥侪(chái):共同,一起。

⑦孳(zī)阜:繁衍盛多。

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过则醉,经旬乃醒
译文: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译文:
17.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 答:
14.(1)通“涂”,道路。

(2)气味(3)沿着,顺着。

15.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16.(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17.“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