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
授课教师: 授课期间:
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
学科概述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
(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2)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主要记录了经络的循行,从文字气象看,该书应该早于〈内经〉。
到〈内经〉时期,通过当时医家的收集整理,写成〈内经〉一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除却其中的论述基本中医理论的内容,余下的针灸是
其中的主要内容。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内经》 1
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实际上,作为《内经》,其中的立法及治疗多是针对针灸而言。因
此,称《内经》是一部针灸专著并不为过。其中对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刺灸法、治疗均有论述,针灸理论在其中已经比较完善。这说明针灸的理论形成阶段已经完成。
(3)发展阶段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补充了《内经》奇经八脉、原气的论述,提出了八会穴,对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作出了解释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确立349个腧穴,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录针灸医方109条,99为灸方。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创“阿是穴”、“指寸法”,五色“明堂三人图”
宋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制造2座铜人模型,直观教学、考试医生王执中,收集南宋以前针灸精华撰《针灸资生经》,重视灸术、压痛点诊治疾病。
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
明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撰《针灸大成》,及《内经》、《甲乙》之后的又一次总结
明徐凤《针灸大全》,祥评针灸各种手法
汪机《针灸问对》
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针药并重、辩证取穴,361经穴,当今教材所录用自《内经》产生至唐宋时期,是针灸的平稳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针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明堂的整理,腧穴数目从《内经》后增长了许多,而且出现了经络的图示。二是临床经验不断丰富,这一点从腧穴主治的不断扩展中可以看出。而且,针灸的治疗也从单穴向多穴发展,治疗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
多。三是出现了系统的针灸教育,如唐时的太医署开始设有针灸教育,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宋时对唐时的针灸教育又进一步完善,将针灸分为针科和灸科,并铸成铜人供教学和考核之用,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
(4)兴盛阶段
元明时期是针灸继《内经》以后又一兴盛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一是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大总结,此以《针灸大成》为代表,该书对元明以前的针灸进行了总结,涉及针灸的各个方面。二是针法发展迅速,在对《内经》中的针刺手法进行继承的基础上,阐明了进针、行针、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并出现了许多复式手法。三是按时刺灸理论发展迅速,子午流注等按时刺灸法均产生于此时。此时期的兴盛一致延续至清早期。四是针灸著述空前增多,针灸名家滑伯仁、王国瑞、高武、汪机等均有著作传世。
(5)衰落阶段
清代后期,清廷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名,禁止针灸在太医院的应用。针灸只能在民间流传。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曾下令废除中医,使针灸更受到打击,因此,该时期的针灸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只是解放区的针灸因得至我党的支持而有所发展。
2
(6)复兴阶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相应的中医政策,使针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于50年代初成立了针灸的研究机构,对针刺麻醉、经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