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总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总论2. 课时安排:共24 课时3. 教学目标:(1)了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掌握经络、腧穴的基本知识;(3)学会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临床实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 课时:经络腧穴学概述1. 经络腧穴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第2 课时:经络系统1. 经络的定义和功能2. 经络的分类和分布3.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第3 课时:腧穴系统1. 腧穴的定义和功能2. 腧穴的分类和分布3. 腧穴的定穴方法和临床应用第4 课时:经络与腧穴的关系1.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影响2. 经络与腧穴的相互作用3. 经络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第5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应用1. 经络腧穴学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2. 经络腧穴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经络腧穴学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经络腧穴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2. 演示:展示经络腧穴的分布、操作方法等;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经络腧穴的感觉和作用;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经络腧穴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等情况;2. 课堂实践: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经络腧穴学教材;2. 课件:经络腧穴学的PPT课件;3. 模型:经络腧穴模型;4. 视频:经络腧穴操作演示视频;5. 案例:相关临床案例。
六、教学活动与设计第6 课时:经络测量与评估1. 经络测量方法的学习2. 经络测量工具的使用3. 经络测量结果的评估与分析第7 课时:腧穴的诊断与治疗1. 腧穴诊断的方法与技巧2. 腧穴治疗的操作步骤与要点3. 腧穴治疗的临床应用实例解析第8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科研方法1. 经络腧穴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2. 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科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与解读第9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临床实践1.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经络腧穴学在临床中的实际操作演示3. 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指导与评价第10 课时:经络腧穴学的未来展望1. 经络腧穴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 经络腧穴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3. 学生对经络腧穴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 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经络腧穴学总论》课件
有效应用
许多人已经发现了经络腧穴学在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并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1
穴位
特定的身体部位,有着不同的生理、病理反应。
2
经络
是人体内经气之流注液之道,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桥梁。
3
特点
经络系统是一种复杂的传递信息的系统,具有全身性、整体性、协同性的特点。
腧穴的定义与分类
论、技术开发、临床应用、心理
内对中医的渐趋重视,经络腧穴
中体现。
学等方面均有不断的突破。
学的今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总结与展望
1
全面总览 ⚡️
课件详细阐述了经络腧穴学的概念、理论框架和应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文
化,提高中医文化素养。
2
新时代
在当前大环境下,新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我们对中医古老智慧进行深入挖掘,并与现代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也为经络
腧穴理论提供经络系统和腧穴系统之间正反馈形成相
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形成人体调节与恢
复的完整机制。
经络腧穴在临床中的应用
针灸
中药
按摩 ♀️
经络腧穴学重要的应用方向
中药理论中提到的“药到经脉,
利用手法按摩经络腧穴可改
之一,可调节气血、神经、
科研相结合。
3
展望未来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基于经络腧穴学的中医技术在未来一定可以更好的应用于生产生
活中。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
课件
随着中医的普及和世界的认可,经络腧穴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课件
将为您带来系统全面而易懂的经络腧穴学知识。
经络腧穴学的概述
历史悠久
《经络腧穴学》课件
推拿按摩疗法是一种利用手法按摩来刺激穴位的治疗方法,通过舒缓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经络腧穴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法按摩来刺激穴位,可以舒缓肌肉紧张 、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推拿按摩疗法对于一些肌肉骨骼疾病和疼痛病症有很好 的疗效,如肩周炎、颈椎病、腰痛等。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 的别络,具有沟通表里、渗灌气 血的功能。
孙络、浮络
孙络、浮络是络脉的细分支,具 有渗灌气血、濡养肌肤的作用。
经筋系统
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 属部分,主要管理关 节运动和肌肉收缩。
经筋的分布和走向与 十二经脉相一致,但 其功能更侧重于运动 和调节。
经筋病变常表现为肌 肉、关节疼痛和运动 障碍。
自然标志定位法
利用五官、毛发、肌肉、 关节等自然标志来定位腧 穴。
常用腧穴定位与主治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
等。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主治头痛、齿痛等
。
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主治胃痛、
腧穴分类与定位
03
腧穴分类
01
02
03
按部位分类
头面颈项、躯干、四肢等 不同部位的腧穴。
按作用分类
补虚泻实、清热温寒、安 神宁志等不同作用的腧穴 。
按特定穴分类
五输穴、原穴、络穴、背 俞穴、募穴等特定穴位。
腧穴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以骨骼作为标志,按照一 定的比例来定位腧穴。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 测量腧穴的位置。
经络系统
02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
有路径的含义。
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
”(一)说明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三)指导针灸治疗《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皮部经络络脉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络二、经络的形成(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一)定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
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
经络腧穴总论课件
经络的作用
生理方面
联系全身,
病理方面
经络是病邪 传导的通路, 如:
沟通内外; 运行气血, 营养全身; 抗御外邪, 保卫机体;
心火下移小肠; 胃火牙痛
经络的作用
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实践
解释临床现象: 肝气郁结,出现两胁胀痛
指导治疗: “经气所至,主治所及” “面口合谷收”
十二经的命名
到手不到足,到足不到手 (1)手足:
(2)阴阳
三阴
太阴 少阴 厥阴
少阳 太阳 阳明
阴行于内
三阳
阳行于外
(3)脏腑
如
属于本脏腑,主治本脏腑之病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
经 络 的 主 要 内 容:十二正经
十二经的分布
十二经在身体的分布是左右对称的 十二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
手足三阳经
阳明在前 少阳居中 太阳在后 太阴在前 厥阴居中 少阴在后
经 络 的 主 要 内 容: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循行
督脉:后正中线
任脉:前正中线
经 络 的 主 要 内 容: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特点
不内联脏腑,无表里相配。
除任
督二脉有自己的腧穴外,其余 六经无腧穴。 起调节溢蓄作用。象自然界的湖泊。
经络总论
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经络的定义 经络的主要内容 经络的作用
经络总论
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经络的定义 经络的主要内容 经络的作用
经 络 总 论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运 行气血的通路,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 总称。
经络、腧 穴 模 式 图
水井
地 下 河
水井
地面 水
《经络腧穴学》总论(共93张PPT)
一、奇经八脉
1、概念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 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一源三歧”、 “十四经”
“一源三歧”:八脉中的督脉、任脉、 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 “一源三歧”
“十四经”:任、督2脉各有其所属腧穴 不同,后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 “十四经”。
经络总论2
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 经筋、十二皮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熟悉十五络脉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3、熟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作用,尤其是任脉、 督脉及冲脉的含义及作用。
2.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 络脉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对腧穴功效的总结 3).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5).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
㈡ 经络学说的发展
1).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 2).《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 3).《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 4)《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 发展
3、与肺有关的经脉有肺经(属肺)、大肠经(络肺)、 心经(上肺)、肾经(入肺中)、肝经(注肺)共五条。
4、与心有关的经脉有心经(属心)、小肠经(络心)、 脾经(流注心中)、肾经(络心)共四条。
经脉与五官的联络关系
到达眼部的经脉有6条:心经、小肠经、 膀胱经、胆经、肝经。
到达舌部的经脉有2条:脾经、肾经。 到达耳部的经脉有3条:膀胱经、三焦经 、胆经。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 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 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经络腧穴学总论通用课件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这十二条经 脉在人体上按照特定的路径循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络循环体系。
主治
十二经脉主治各自所属脏腑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系病证,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大肠病证等。同 时,十二经脉还主治各自循行经过部位的病证,如足阳明胃经主治头面、口齿、鼻咽部病证等。
拔罐疗法:在经络腧穴上拔罐,以形成负压,促 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效 果。
敷贴疗法:将药物敷贴在经络腧穴上,通过皮肤 吸收药物成分,以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调理的目 的。
刮痧疗法:用刮痧板在经络腧穴上进行刮拭,以 疏通经络,驱邪外出,治疗感冒、中暑等病症。
综上所述,经络腧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不仅在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中发挥重要作用 ,还在其他疗法中展现出独特的治疗价值。
组成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腧穴三络气血输 注的部位。
功能
经络系统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 里上下的作用。它能够将人体各个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 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主治
03
腧穴理论
腧穴的分类与命名
分类
根据腧穴所在的部位、作用和特性,可分为经穴、奇穴、阿是穴等三类。经穴 主要分布在经脉循行路线上,奇穴则不在经脉上,但具有特殊治疗作用,阿是 穴则是根据压痛点取穴。
命名
腧穴的命名多与其所在部位、形态、气血流注、功能主治等因素有关,如“足 三里”表示该穴位位于足部,可治疗脾胃疾病,“合谷”则表示该穴位位于手 掌合拢时的凹陷处,可治疗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讲稿《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授课教师:授课期间: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学科概述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1、概念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
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
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又如〈素问。
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
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
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经络腧穴学》课件
美容养生
经络腧穴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质量,达到美容和养生的效果。
经络腧穴学的研究成果和前景
针灸疗法
科学研究
针灸作为经络腧穴学的重要方法, 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 的认可和应用。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将目光投向 经络腧穴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和 临床应用价值。
经络腧穴的作用和功能
1. 促进循环 2. 缓解疼痛 3. 调整内分泌 4. 改善免疫系统
经络腧穴的分类
1 主要经络
2 络脉
包括十二经络和八奇经, 负责传输气血和营养物质。
经络之外的细小支脉,分 布于全身组织,与经络相 辅相成。
3 皮部腧穴
分布在身体表面的穴位, 常用于诊断和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经络腧穴的诊断与治疗《经络腧穴学》PPT课件
经络腧穴学是关于人体经络系统和穴位的研究领域。它探索了经络与腧穴的 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经络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纵横网络,贯穿全身。它们传递 生命能量和信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腧穴
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与脏腑器官和身体组织 相连。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和治疗一系列疾病。
1
治疗
2
运用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法刺激腧穴,
调理经络系统,促进疾病康复。
3
诊断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症状 和体征来确定疾病的所在。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锻炼, 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络腧穴学的应用领域
中医药
在中医药领域中,经络腧穴学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学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
经络是中医学中用来描述人体内部生物信息传递的通道,而腧穴则是这些经络通道与外界相连的特定点位。
经络腧穴学是指对于人体经络及其分布、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经络腧穴学的概念、起源、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经络腧穴学的概念与起源1.经络腧穴学的概念经络腧穴学中,“经”指经脉,即人体内独立血管通路,分布于全身,其中包括12经、15络和24节律;“络”指络脉,是经络的分支,起到联系内脏器官与肢体组织的作用;“腧”指腧穴,是经络的特定点位,是能够与外界相通的阳性点位。
因此,经络腧穴学的本质是探究人体内部经络的构成、组织和生理特性;经络通彻全身,贯穿人体的任督二脉,形成了一个广阔的网络。
通过经络,在人体内部产生了细微的生物信息传递。
而腧穴是经络通达体表的特定点位,有着较强的敏感性与反应性。
2.经络腧穴学的起源经络腧穴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中医学理论初步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中医学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其中就已经包括了关于经络腧穴的诸多内容,如脉、络、腧、灸、针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络腧穴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学问体系。
《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书更是对经络腧穴学做出了深入的系统阐述和总结。
二、经络腧穴学的基本理论1.经络机理经络机理是经络腧穴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
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和二十四节律,共通彻全身,形成一个广阔的网络,通过经络产生细微的生物信息传递。
经络主要有四个功能,即循环营养、防御抗病、调节平衡、感应反应等。
·循环营养:传送气血营养,供应全身各个部位。
·防御抗病: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调节平衡: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律,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感应反应: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体现出经络的敏感性。
经络腧穴讲义
5.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专书。载奇经八脉循行线。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作用、所主病候及相应治疗,考证有关穴。
6.明代针灸医学的发展形成高潮。
杨继洲《大成》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丰富,经穴359——对针灸医学第三次大的总结
成就——发明了“九针”;阐明了几十种疾病的配穴原则;
(三)《内经》以后文献
1.《难经》补充、阐发《内经》的经络腧穴理论
①经络:奇经八脉(首载)(深湖);经脉病候(是动所生);十五络,“肾间动气”为经脉脉气之根。
②腧穴:八会穴,(首载)原穴(原气经过和留止之部位),五输穴五行配属和治疗。
③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母”“泻南补北”
2.对气功的“行气”现象的观察:
气功,古称导补行气。《吴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认为肢体灵活,心平气和的人可让他掌握导引、行气的方法给人治病。
战国初期文物——佩玉上的《行气玉佩铭》载:“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意指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即后称为“小周天”的气功行气之法。(注:“小周天”功法是循任、督脉运行之功法。)
宋、金、据时选穴: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药物归经;明代经络著述最多;清、重视分经用药,温病派对此有重要发挥。
(三)民国时期
承谈安
1.成立了针灸学社;2.编印了针灸书刊;3.开展针灸函授教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1.针灸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2.针灸医学的对外传播:
1)6世纪—朝鲜,日本;2)16世纪—欧洲;3)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外培训;
(1)四肢部分布规律(体位:立正姿势,大指向前,小指在后)
经络与腧穴讲课稿
第二节 经 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体系 ,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其规律为:手三阳经筋 起于手指 ,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部);手三阴 经筋起于手指 ,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部);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腹部)。
第三节 经 别
揉太阳等合用; 亦可治神昏烦躁等症。
4. 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以拇指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直推 ,称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 。 【次数】100~500次。 【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应用】主要治疗恶心,呕吐和外感发热、项 强等症。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 用; 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 揉二扇门等同用。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 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 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 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四)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 便易行的一种取穴方法。例如两耳尖直上取百 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 等。
经络与腧穴
手 十阴心经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头面、四肢和躯干, 纵贯全身。四肢部:阴经隶属于五脏,行于四 肢的内侧,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阳经隶属于六腑,行于四肢的外侧,阳明在前 ,太阳在后,少阳在中。躯干部:足三阳经分 布于躯干的外侧足三阴经分布于胸腹部。手六 经中,手三阳经过肩部上颈部,除手厥阴在侧 胸部有较短的分布外,手太阴、手少阴由胸内 直接出于腋下。头面部:阳经都上行头面部而 联系五官,但分布复杂,规律不明显;阴经多
17经络腧穴学概论(腧穴总论)
《千金翼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腧穴的名称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天象地理类 ——法天则地,取象比拟
日月
承山
上星
日月
山谷
合谷
璇玑
星辰
太乙
大陵
丘陵
梁丘
天象地理
后溪
大小
支沟
气冲
交通
水道
少海
水流
要冲
关冲
曲池
内关
(二)人事物象类 ——法天则地,取象比拟
鱼际
梁门
鸠尾
2.本讲思 考题
1.腧穴发展大体 经过了什么样的 过程? 2.“腧”、 “输”、“俞” 的异同?
“腧”、“输”、“俞” 的异同
古代,三字音义相通,有转输输注含义,通用; 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
“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 “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 穴中的第三个穴位; “俞”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 位。
(一)无定位、无定名阶段
(二)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医疗经验的积累,逐渐 明确了哪些病症可在哪些穴位针 灸,从而又认识到,某些穴位有 明确的位置和主治病症,进而发 展到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腧穴发展过程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 现和积累起来的,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无定位无定名阶段;定位定名阶段;定位定名归 经阶段。
腧穴名称演变
《内经》 “节” 、 “会” 、 “空” 、 “气穴”
“气府” 、 “骨空”
《针灸甲乙经》 “孔穴” 《太平圣惠方》 “穴道”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腧穴”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
经络腧穴学教学笔记上篇: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
有路径的含义。
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
”(一)说明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三)指导针灸治疗《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别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皮部经络络脉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络二、经络的形成(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一)定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 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
十二经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 ,即阴经别走于阳经,阳经别走于阴经,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 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
【十二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 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 “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 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 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 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 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 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十二 经脉为主,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 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分布和作 用的经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 支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侧 三部的外行支脉。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 分为十二经筋;皮部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统图】 (内)
经络
(外)
脏腑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分属于十二脏腑。所谓十二脏腑,即五脏六 腑再加上心脏的外膜——心包。心包也算一脏。这样每一 条经脉都包含有所属脏腑的名称,如肺经、胃经、大肠经 等。另外十二条经脉还根据所属的脏腑的阴阳属性和经脉 在体表分布的位置特点,而定经脉本身的阴阳属性。脏为 阴,肢体的内侧为阴,凡属于脏的经脉都分布在肢体的内 侧,故称阴经;属于腑的经脉都分布在肢体的外侧,故称 阳经。阴经包括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三种。阳经包括 太阳经、少阳经和阳明经三种。又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上 下的不同,分布在上肢的称为手经,分布在下肢的称为足 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腧穴学讲稿《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授课教师: 授课期间: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学科概述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
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1、概念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
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
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 又如〈素问。
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
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
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2)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主要记录了经络的循行,从文字气象看,该书应该早于〈内经〉。
到〈内经〉时期,通过当时医家的收集整理,写成〈内经〉一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除却其中的论述基本中医理论的内容,余下的针灸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内经》 1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
”实际上,作为《内经》,其中的立法及治疗多是针对针灸而言。
因此,称《内经》是一部针灸专著并不为过。
其中对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刺灸法、治疗均有论述,针灸理论在其中已经比较完善。
这说明针灸的理论形成阶段已经完成。
(3)发展阶段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补充了《内经》奇经八脉、原气的论述,提出了八会穴,对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作出了解释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确立349个腧穴,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记录针灸医方109条,99为灸方。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创“阿是穴”、“指寸法”,五色“明堂三人图”宋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制造2座铜人模型,直观教学、考试医生王执中,收集南宋以前针灸精华撰《针灸资生经》,重视灸术、压痛点诊治疾病。
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明杨继洲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撰《针灸大成》,及《内经》、《甲乙》之后的又一次总结明徐凤《针灸大全》,祥评针灸各种手法汪机《针灸问对》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针药并重、辩证取穴,361经穴,当今教材所录用自《内经》产生至唐宋时期,是针灸的平稳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针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明堂的整理,腧穴数目从《内经》后增长了许多,而且出现了经络的图示。
二是临床经验不断丰富,这一点从腧穴主治的不断扩展中可以看出。
而且,针灸的治疗也从单穴向多穴发展,治疗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
三是出现了系统的针灸教育,如唐时的太医署开始设有针灸教育,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
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滑涩,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
”宋时对唐时的针灸教育又进一步完善,将针灸分为针科和灸科,并铸成铜人供教学和考核之用,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的统一和针灸学的发展。
(4)兴盛阶段元明时期是针灸继《内经》以后又一兴盛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一是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大总结,此以《针灸大成》为代表,该书对元明以前的针灸进行了总结,涉及针灸的各个方面。
二是针法发展迅速,在对《内经》中的针刺手法进行继承的基础上,阐明了进针、行针、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
并出现了许多复式手法。
三是按时刺灸理论发展迅速,子午流注等按时刺灸法均产生于此时。
此时期的兴盛一致延续至清早期。
四是针灸著述空前增多,针灸名家滑伯仁、王国瑞、高武、汪机等均有著作传世。
(5)衰落阶段清代后期,清廷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名,禁止针灸在太医院的应用。
针灸只能在民间流传。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曾下令废除中医,使针灸更受到打击,因此,该时期的针灸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
只是解放区的针灸因得至我党的支持而有所发展。
2(6)复兴阶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央政府十分重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相应的中医政策,使针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于50年代初成立了针灸的研究机构,对针刺麻醉、经络理论、镇痛机理、刺灸法结合现代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各中医院校多设有针灸专业。
全面向世界推介针灸,使针灸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针灸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也相继成立了针灸的教学及培训。
美国目前正准备将针灸引入大学及科研机构中。
4学习要求针灸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大家以身试针,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以后才会有真正的了解。
鉴于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大家二人一组,在点穴、针刺试针中相互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会针灸的操作。
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概论一、经络、经络学说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
经,《说文》:“织从丝也。
”从之义,《韩诗》云:“南北耕曰由,由即从也。
”故“织之从丝曰经”,因而经当有上下直行的主干之义。
又经通径,路径之义。
络,《说文》:“絮也”,加工成线义,即今联络之义,也就是网络联系的意思。
最初将经络联称者是口问篇,言:“经络厥绝”。
由于《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经与络纵横交错,编布全身经络学说则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一种学说。
二、经络的起源经络的起源可以归为二方面:一是独特的医疗实践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偶然因素发现了针或火的刺激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一些部位被固定下来,随着针灸、按摩经验的积累,治疗疾病的体表固定部位被发现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针灸所产生的“气行”反应也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故部位和部位之间的联系就逐渐被认识,由点至线的现实,就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
二是气血、筋脉概念的形成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来源,古人通过对显示于体表的血管的认识而有了脉的概念,这一点从字的古字中可以看出,《说文》云:“血理分斜行体中者。
”《说文系传》进一步说明为:“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
”由此他们有了血脉、筋脉的概念,如《管子。
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
”经络的名词出现在血脉、筋脉之后,是在前二者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故气血、筋脉概念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来源。
3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一、形成的基础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其年代相当久远,总而言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形成的,具体包括以下诸方面:1、针灸等刺激及气功产生的经气感应和传导的现象观察一是古代医家在针灸一定部位时,病人会有酸麻胀等感应,而且这些感应还会传导,此种传导可看成是经络的循行。
如《内经》所言的“气至”、“气行”即是指此。
二是古人在气功练习时,常常觉得体内有气沿着一定的线路流动,这种线路也是经络感应的径路,故也是形成的依据之一。
2、腧穴主治功效的归纳分析,有序的排列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腧穴的主治范围也越来越广,将其整理归类,可以发现主治范围相同或相似的腧穴常常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路,而这条线路上所出现的证候又同该线路腧穴的主治一致。
因而由着腧穴功能的分类,以及相互间的联系而产生了经络联系的概念。
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当有的疾病发生时,在体表可出现一些线状的病理现象,如红丝疔真心痛。
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
这些病理现象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型反应之一,并由此推理而与经络联系,因此也是经络形成的依据之一。
4、解剖及生理现象的发现虽然受古代礼教的限制,古代的解剖不会象现在这样普遍,但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解剖实践,如《灵枢。
经水》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又如《灵枢。
脉度》:“而古人最初对经络的认识是在筋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解剖也经络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见,经络的形成既有经气传导和腧穴功效的总结,也有解剖、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的推理。
它们共同构成了经络形成的基础。
二、经络学说的发展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
从形成至今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雏形阶段此一阶段主要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为标志线,此前为经络发展的雏形阶段。
经络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各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一般观点认为,从其文字看,其时间应远早于《内经》中的”经脉篇”,其中除记载了经脉的循行外,还记录了病候,虽然有这些内容,但与“经脉篇”的内容系统性相比较,却有较大的差距,其经脉循行不与脏腑相联系、只有十一条经脉。
因此,将其称之为经络的雏形阶段。
2、经络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以《内经》《难经》的成书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经络学说成熟的主要表现有:A、十二经脉在人体内的循行分布及其与脏腑相联系,十二经脉的相互联系,循环流注。
B、经络的病理、病候。
4C、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D、论述了十二经别、经筋、络脉、的分布与作用。
E、经脉的长度。
F、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临床作用。
3、经络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历代对经络的循行不断细化,与腧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络的循行不在是单纯的孤独循行,而是有了腧穴的串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