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推荐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执教者:年级:五年级时间: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物体2.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3.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4.第四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6.第六单元:统计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第一单元:观察物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
2.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
2.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2.教学新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3.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第2课时:观察物体(二)教学目标:1.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巩固观察物体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学会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教学新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物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课时安排:4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和3的倍数3.质数和合数4.数学广角——找规律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时安排:5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四、第四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安排:6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4.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5.分数与整数相加减6.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五、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课时安排:2课时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对称六、第六单元:统计课时安排:3课时1.数据的收集2.数据的整理3.数据的表示七、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课时安排:2课时1.数学广角——推理2.数学广角——找规律重难点补充:一、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学会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表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服务设施教案(附带教学思考),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测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积极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乘法和加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打听次品第9单元总备考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测物体与统计数据1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值分成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合乎年龄及年级特点,具备一定的自学习惯,存有较好的学习态度,自学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存有一定的提升。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极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缺乏,须要Thuir力量去培育训练。
同时也存有个别学生自学习惯极差,家长协调不妥当现象,影响学生自学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遵从老师的教导,但是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少,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必须强化培育独立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自学基础极差、家长常于疏失的学生,应当在课内课外予以协助,并使其践行自学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培养较好的自学习惯,并同时提升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改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一些代莱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选曲既特别注意彰显《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选曲的建议,同时著重彰显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集中选曲,精心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含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就是使学生介绍和掌控这些关键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融合约分后教学最小公因数的概念和带发修行,融合通在分后教学最轻公倍数的概念和带发修行其次,特别注意所牵涉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防止题目中的数目过小此外,在例题的精心安排、素材的挑选出、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实行了代莱措施。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1) 第一章单元数学知识点•小数的认识与认读•近似数的认识•数学语言的运用•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学目标•能正确读写小数•能判断近似数•能运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与认读•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教学难点•近似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小数的认识与认读2节课近似数的认识1节课数学语言的运用1节课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2节课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小数的认识与认读1.初步认识小数•探究小数产生的背景•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小数2.学习小数的表示法•介绍小数点的用法和读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快速理解小数的表示法3.练习小数的基本操作•加减乘除的实例演示和练习•初步应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二、近似数的认识1.初步认识近似数•探究近似数的产生背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近似数2.近似数的判断方法•给出多个数值,通过讨论判断哪个数值更接近实际值•理解判断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三、数学语言的运用1.数学语言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学语言的用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规范使用方法2.数学语言的应用•针对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问题•通过实例演练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四、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1.实际应用问题的描述和分析•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2.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练习和演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小组讨论作业,讨论并撰写学习笔记•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参与度和表现•以实际应用问题测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总结本章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小数的基本知识和近似数的判断方法,并提高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演练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和应用技能。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吐血推荐XSEE]
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
教案
教学目标
此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
教案中包含了本册数学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知
识点:
- 数字的认识和运算
- 分数和小数
- 长度、时间、质量和容量的单位换算
-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教学方法
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和探究等。
教师会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研
究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活动
教案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游戏和实践等。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并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教案中包含了各单元的教学评估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评估活动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总结
本教案为五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教学指南,内容包含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本教案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详案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图形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3.体积和体积单位4.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5.简易方程6.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7.总复习第一单元:图形的认识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些图形的特点。
2.学习新知(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生:共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不同点: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三角形的特征师: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条边之和等于周长。
3.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的练习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平面图形,现在我们来学习立体图形。
2.学习新知(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生:共同点:都有六个面,12条边,8个顶点。
不同点:长方体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师:请同学们观察圆柱和圆锥,它们有什么特点?生: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3.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的练习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了立体图形,现在我们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学习新知(1)长方体的表面积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如何计算?生: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课方案第一单元察看物体(三)【单元教课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经历察看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经过察看,能正确辨识从不一样方向(正面、左面、上边)察看到的立体图形。
能依据从正面、左面、上边察看到的平面图形复原立体图形,进一步领会从三个方向察看便可以确立立体图形的形状。
经过察看、操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着手能力,培育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一样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指引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课指导】准备好必需的教具和学具。
因为本单元有大批的察看和绘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老师能够联合实质,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绘图工具。
注意让学生真切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经历察看、想象、猜想、剖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想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看法才能获取发展。
所以,老师要确实组织好教课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次序的睁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切地,实实在在地进行察看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量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取代每一位学生的亲身着手、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虑。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课中应鼓舞学生敢于发布自己的建议,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相互启迪。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 2 课时:【知识构造】第 1 课时察看物体(1)学习内容:教材第 2 页例 1,达成教材第 3 页练习一第 1、2、4、5 题学习目标:联合现实生活,经过详细察看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能够有多种摆放方式。
学生能经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一样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经过察看、操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着手能力,发展空间看法,初步学会赏识生活中的数学美。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和一节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措施及手段: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2、本单元内容可以用4 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轴对称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反思重点:探索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1、教师投影出示第2 页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图形的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看看这些物体和图案,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图案,说说它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呢?学生到投影前叙述说明。
2、教师投影出示第3 页例1 的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教师:观察这些美丽图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观察物体(1)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吐血推荐PDBE]
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8新版人教版五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目录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观察物体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和复习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观察物体与统计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
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作业 :教材第 3 页练习一第 1、2 题。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课时: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 P~例 1、例 2 及练习一第、题。 教学目标
自己的思考过程。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2 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
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第 3 题:呈现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
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然后组织全班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 老师给你们 4 个小正方体木块, 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
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 P2 例 1 及练习一第 1、2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 能分析和分辨从不
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 引导学生简化过程, 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g一、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录第一单元课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目标导学观察物体(三)观察物体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预设设计意图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 (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4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7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课时第六单元统计4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逻辑推理2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综合应用打电话1课时综合应用粉刷墙壁1课时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执教者:年级:五年级时间: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目录一、观察物体(三)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4. 探索图形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五、图形的运动(三)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电话七、折线统计图八、数学广角——找次品九、总复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2)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第3课时练习课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最大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后作业】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第3课时练习课板书设计反思3.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1)第4课时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叫因数?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新课讲授】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 93 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合数:22 35 87 93 96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反思质数和合数(2)第5课时学习内容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教具运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其实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抽奖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同学们想要奖品吗?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新课讲授】1.探索规律游戏一: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游戏规则如下: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1.2×1.2×6= 1.44×6=8.64(dm2)答: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8.64dm2的包装纸。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编】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执教者:杨老师年级:五年级时间:2020·2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汇报 : ①图 1 到图 2,风车绕点 O逆时针旋转了 90 度。②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 来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③根据对应线段来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④根据 对应的点来判断风车旋转角度。 (4)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 O 逆时针旋转了 90 度,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 O逆时针旋转了 90 度。 五、后教。
点 B 与点 B’呢?点 C与点 C’呢?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分成两半, 而且对于一幅图形中
的任何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从而得出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
对称轴。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轴对称的一个重要性质,这个性质很关
出示例 4。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 下面自己来试着画一画, 好吗? 1、 让学生根据课本提示在方格纸上独立完成。 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3、小结: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 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检测题:完成 P6 的“做一做” (1)第 1 题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旋转而成的。 (2)第 2 题先让学生独立画完,全班交流旋转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当堂训练: 完成第 10 页第 6 题。。 板书设计:
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检测题: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梯形可以画出一条对称轴。(
)
(2)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2、举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至少三个):
出示自学指导 3:
1、 自学例 2:
(1)先想一想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2)小组内交流步骤与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3)自己动手画一画。 2、 汇报展示: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 (1) 每 画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练成图形。 (2) 画 出所有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3、 互动评议: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画得过程哪里容易出错? 五、后教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 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 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 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 通分。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 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 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 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 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 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完成 P8 练习题 1~2 题。 第一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 第二题:让学生判断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 板书设计:
轴对称 意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图形完全 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特点: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画法 :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第一周
旋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 页例 3 例 4,及第 6 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了解简
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能力 :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图形旋转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特征
教学难点:
会正确的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
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出示主题图( P2), 让学生一起欣赏各种图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一、板书课题 :
师: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而且应用广
泛。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 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没有变呢?(①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②点 O 的位置没有变;③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④对应线段的角度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 2 的基础上,继续绕点 O逆时针旋转 180 度,那么黄 色的三角形应该旋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该旋转到什么位置? 课件演示: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 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 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 5、3 的倍数 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 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教师小结: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如:屋檐的点,墙与屋檐 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画点连线。
检测题:完成 P4“做一做”。 请同学们先判断把一张纸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剪出的是什么图案。 然后再动手剪,如果学生想象对折四次后剪出的图案有困难,可以让学生 按照书上的办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进行想象。 六、当堂训练: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 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 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 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用图形的旋转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
值。
教学重点 :
明确旋转的含义和三要素,掌握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 :
体验图形的旋转过程及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
每个小组一个钟面,一个风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旋转)生活中,大家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 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旋转 90 度。
3、初步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 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 称、平移、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 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 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 同特征。
检测题 :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四、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2:自学例 1
1、 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 中间这条线表示什么?(对称轴)
3、 点 A 与点 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在方格纸中数一数它们到
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2 小格)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 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 :
1、通过画、剪、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请大家把学习目标默默记在心里。
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
三、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三页上面的 6 幅图案。 1. 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2. 你能再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选出你最喜欢的图形画出 它的对称轴。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 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方面, 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 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 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