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伦理学知识点44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四 道德选择的自由与责任 1、一般说来,凡承认选择自由的理论承认人有自由
意志,所以认为人的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其 实也夸大了人的责任。无限的自由造成两种结果:
第一,因责任而取消自由,责任成为无法承受之 负担,因此必然逃避自由;
第二,因责任而取消责任,个人什么责任都负等 于什么具体责任都不负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3、历史或文化决定论:黑格尔认为,所有 人的性格决定于当时文化和全部以前的文化 和历史条件。 4、经济或社会决定论 5、心理决定论:弗洛伊德主义和行为主义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二、宿命论、严格的决定论和非严格的决定论 1、宿命论:所有的事预先都决定了,人无论如何不 能改变。 2、严格的决定论:如果所有的事件都有原因的话, 就肯定没有自由意志这种东西。与宿命论不同,他 们不认为人不能改变未来,认为人也能影响事物, 其方式是他的本身的构造及环境引起的,而这些又 不是人所能控制的。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3、非严格的决定论:主张有普遍的因果关系, 但有些原因起源于人。人有自由。如马克思 主义对此的看法。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三、非决定论 否认世界上一切事物具有因果制约性和
规律性的哲学学说。与决定论相对。它无 限夸大偶然性、自由意志,宣扬盲目力量。 尼采:人创造自己的本质。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2、宿命论和严格的决定论者认为人没有意志 自由,那么人就不必负任何道德责任。 3、非严格的决定论认为人的历史必然性支配, 同时人活动又是自觉的,有一定目的的,人 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根据选择时的自由 度来衡量和决定我们选择的道德责任。
第三节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一、 决定论的类型和理论 决定论与自由论的论争对于道德和道德责
[详解]哲学主要概念和概念
哲学重要概念和观点哲学重要概念和观点一、唯物主义: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即主张自然界是本原的学说。
唯心主义:意识、思维第一性,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即主张精神是本原的学说。
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凭直观,把物质说成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力求用当时的科学成就去根本上解释世界,否认物质的运动,把世界及世界上的事物看作静止不变的。
三、辨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考察社会的历史观结合和统一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四、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仅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朴素性和直观性,而且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不可分,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
(与唯心主义时空观划清了界限)时间和空间也有相对性的一面。
(与形而上学绝对时空观划清了界限)五、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认为质变是没有量变的积累而突然发生的。
(法国自然科学家居维叶)。
六、唯物主义决定论: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科学。
1、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
(法国霍尔巴赫)。
2、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
3.神学目的论:虽然承认因果联系,但却把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归之于上帝或神的目的。
(注:1、2、是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七、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从物质第一性、忽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反对):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刑法理论源泉:
刑法理论源泉:一、思想轨迹现代的刑法和刑法理论,是以启蒙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在中世纪,犯罪是法官恣意地认定为危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抵抗宗教权威的行为被广泛地作为渎神罪来处罚,在适用刑法时对贵族和一般市民进行身份上的差别对待,用死刑和身体刑等苛酷的刑罚对犯人进行威吓。
针对中世纪刑法的恣意性、宗教性、身份性和苛酷性特点,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试图以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为理论根据,对刑法进行根本的变革。
在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HugoCrotius,1583--1645)那里,已经出现了启蒙时期刑法理论的萌芽。
格劳秀斯认为刑罚的本质是以人的自然本能为基础的报应,刑罚的目的是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认为,刑罚正当化的根据在于克服战争这种自然状态,通过国家保护各人的自由,犯罪是对国家法秩序的反抗,国家用刑罚使一般人服从法秩序,通过刑罚威吓、改善犯罪人。
启蒙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法思想家是意大利的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他在1764年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法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刑罚权的基础只存在于社会契约之中。
“离群索居的人们被连续的战争状态弄得筋疲力尽,也无力享受那种由于朝不保夕而变得空有其名的自由,法律就是把这些人联合成社会的条件。
人们牺牲一部分自由是为了平安无扰地享受剩下的那部分自由。
”社会契约中所不能包含的刑罚,不是正当的刑罚。
犯罪的严重性不应以恶的意思和对神的神圣的侵害为尺度来确定,而应以对社会的损害为尺度来确定。
刑法的目的是使一般人远离犯罪,超过这种必要性的刑罚是不正当的刑罚,死刑原则上应予废止。
贝卡里亚强调罪刑法定、罪刑均衡和消除刑法中的身份不平等,主张一般预防,反对苛酷的刑罚,试图在刑法中贯彻合理主义、理性主义。
他的这些思想成为现代刑法理论的基础。
站在贝卡里亚同样的立场上,使刑法体系化的是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1775--1833).他严格区别法与道德,认犯罪不是对伦理的违反,而是对法的违反。
决定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决定论探究
决定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辩证历史决定论探究【中文摘要】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决定论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
历史决定论概而言之就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规律性的思想和理论。
决定论问题作为哲学史上最悠久的问题之一,它是任何哲学家进行哲学研究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根据对决定论问题的不同观点,学术界又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分。
决定论者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性,事物之间都有因果相连的必然性联系;而非决定论者则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规律性。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可谓是哲学史上最早的争论之一,至今二者之间的争论仍在持续,在此就不再多做解释。
决定论反映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形成了历史决定论,历史决定论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存在必然的规律。
根据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历史决定论在各个历史阶段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思想理论,拿德国古典哲学来说就有: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历史决定论思想,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思想,最后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思想。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辩证的,是因为马克思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指出人类社会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史,是由生产力决定并引起生产关系及其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运动过程,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类似于自然历史进程的过程,但马克思又不是历史宿命论,马克思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还在于它指出社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一维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在于它承认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有意识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实现的;在于它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在于它承认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反作用;在于它承认历史杰出人物对具体社会历史进程具有明显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不仅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与唯心主义历史决定论、机械历史决定论彻底划清了界限,同时也揭露了非历史决定论的错误,与非历史决定论划清了界限。
2014《自然辩证法》2
1、自然辩证法的相关表述。
自然辩证法是19 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最初意指自然界的辩证法,到20 世纪,被拓展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性交叉研究领域,成为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理论体系。
2、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学技术背景。
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学技术背景是整个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其诞生的标志是1543年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掀起的天文学革命。
其本质特点是实验科学。
实验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力学,以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代表。
实验科学方法是分析、解剖。
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a.天文学领域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b.地质学领域赖尔的渐变论c.物理学领域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理论(1820奥斯特,电生磁;1831法拉第,磁生电;1873麦克斯韦《电磁学通论》;1888赫兹验证)d.化学领域的原子论和1859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e. 1838-1839,施来登、施旺生物学领域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等。
②近代技术的发展:两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是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广范使用为主要标志。
实现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度。
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以电气技术、内燃机技术和炼钢技术为代表。
如西门子的自激式发电机,三大炼钢法(1856,转炉炼钢;碱性处理炼铁;平炉炼钢)等。
3、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尽量精简,群主不带要删了)自然辨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一体化进程三个方面。
自然辩证法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方面,构成了其主要研究内容,即研究客体——构成了自然界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研究客体——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中介——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形而上学问题
总目录
10
形而上学问题
(六)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非决定论的理由: 非决定论的理由:
1) 2) 3) 4)
因果关系不过是人的一种习惯性心理联想 概率性问题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问题 人的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动机) 人的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动机)
总目录
11
形而上学问题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思考题: 思考题: 1,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是否是规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 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 序列是否是人类历史的规律? 序列是否是人类历史的规律?
总目录
8
形而上学问题
(六)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决定论与宿命论: 决定论与宿命论: 决定论认为, 决定论认为,每一个事件都是它的先行原因的不可避 认为 免的结果.(科学;乐观;行动主义) .(科学 免的结果.(科学;乐观;行动主义) 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迷信;悲观) 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迷信;悲观) 认为 .(迷信
总目录
17
形而上学问题
(七)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 规律是必然的联系
(3)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 没有 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偶然性的背后深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 偶然性的背后深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 , 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形而上学问题
(一)形而上学问题举例: 形而上学问题举例: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和别人不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为什么和别人不同?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世界为什么存在? 世界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世界为什么存在? 人是否有灵魂?我的愿望从哪里来?它是自由的吗? 人是否有灵魂?我的愿望从哪里来?它是自由的吗? 有没有神的存在?假如有,神是什么样? 有没有神的存在?假如有,神是什么样? 我的生活是我自己可以选择的吗?或者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的生活是我自己可以选择的吗?或者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理论中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越来越多的内涵和意义。
而本文试图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入手,围绕该理论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深刻地挖掘与探讨,主要包括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和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个原理。
本文旨在为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新的视角,为我国在当今时代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伟大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卡夫丁峡谷;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
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的注释:“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谟尼战争中,萨谟尼特人在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强迫他们通过牛轭,这种被认为是对战败军最大的侮辱,‘通过卡夫丁峡谷’一语即由此而来,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
”“卡夫丁峡谷”借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源于1881年3月马克思《给维.依.查苏里奇的复信(初稿)》,文中写道:“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村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惟一国家……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也就是说,1861年俄国进行资本主义制度改革,20年后,马克思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构想。
“卡夫丁峡谷”问题是马克思在晚年分析俄国社会发展道路时所提出的。
该问题的当代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视角,为落后国家实现社会跳跃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历史决定论也可以称为历史一元论,是指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界发展那样,被一定的规律所规定了。
而非历史决定论则把社会生活看作是一幅杂乱无章、由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图画,强调人的意志绝对自由。
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坚持决定论,唯心主义坚持非决定论。
自由意志的哲学思考
自由意志的哲学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它是人类思维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自由的定义可以有所不同。
而自由意志则是指一个人能自主地做出决策和选择的能力。
然而,自由意志是否真正存在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出发,探讨自由意志的本质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决定论 vs. 非决定论决定论认为所有事件都是由先前的原因决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先前因果链的结果。
这种观点认为,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是受环境和基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自由意志是虚幻的。
然而,非决定论则主张人们拥有自主的决策权,他们的行为并非完全由外在原因决定。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有能力超越先前因果关系,做出自己的选择。
尽管这个问题远没有定论,但对自由意志的探讨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决策是否真正取决于自己内在的价值观。
二、自由意志与责任如果自由意志真的存在,那么人们的行为就是自主的,也就意味着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种责任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还包括道义和伦理方面的责任。
不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中,我们的每个决策和行动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并考虑到可能的后果。
然而,如果自由意志被否定,我们的行为就可能只是反应先前的因果链而已,这样一来,责任感就会变得相对减少。
这一观点引发了关于个体责任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广泛辩论。
三、自由意志的局限性尽管自由意志被认为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能力,但也有人主张人类的自由意志是有限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选择和决策往往受到潜意识的干扰。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做决策时会受到情绪、经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可能受到偏见或成为某种模式的重复,使我们的行为变得相对不自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失去了自由意志。
尽管受到限制,但我们仍然有能力通过反思和学习来增强我们的自主决策能力。
四、自由意志与幸福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由意志与个人幸福感息息相关。
量子力学的决定论观点
量子力学的决定论观点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奇妙的现象而闻名于世。
然而,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解释问题,即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观点之争,一直存在着争议。
决定论观点认为,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的行为是确定性的,而非决定论观点则认为微观粒子的行为是不确定的,而是随机的。
决定论观点的支持者认为,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状态是由粒子的初始条件以及物理定律唯一确定的。
按照决定论观点,我们可以通过精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来准确预测它的行为。
这种观点认为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只是表示我们对系统的不确定性了解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真正的本体不确定性。
它把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解释为我们对系统了解的不完全,或者是我们测量的限制。
决定论观点的支持者认为,量子力学的统计规律只是由于测量误差、不完全的观测和隐藏的变量等原因导致的表观随机性。
在这个观点下,量子力学只是一种不完全的理论,它的不确定性是由于我们对系统的测量过程或者是缺乏了解。
然而,决定论观点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决定论观点无法解释量子纠缠现象和贝尔定理的实验结果。
这些实验发现,两个纠缠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非局域的关联,当一个粒子发生测量时,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立即发生改变,这种关联似乎违背了决定论观点中的因果性原则。
其次,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则也提供了一种非决定论观点的基础。
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我们无法同时精确地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测量误差的问题,而是与粒子本身的属性有关,它展示了微观粒子的本性是不确定的。
除了决定论观点外,还有一些非决定论观点被提出来解释量子力学的问题。
其中一种观点是韦尔干涉解释,它认为粒子在双缝实验中的行为是由于粒子同时以波动和粒子的性质存在。
另一种观点是多世界解释,它认为每个可能的结果都会在不同的宇宙中成为现实,从而解释了量子力学的概率性质。
总结起来,量子力学的决定论观点认为微观粒子的行为是确定性的,可以通过初始条件和物理定律来预测。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世界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世界,我们的信仰!一、决定论的信仰,属于我们的世界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在一个高质量、高密度的奇点的大爆炸中诞生,时间与空间产生了。
宇宙由无中创生,盘古开天地,天地始于混沌!沿着时间箭头的方向,宇宙不断的扩散、膨胀,物质分离又聚合。
许多年过去了,在太阳系的一颗蓝色星球上,孕育出了生命。
生命的产生也许只是一个偶然,但绝对是一个奇迹!之后,生命的进化使人类出现了,人类文明产生了。
这一切都需要太多复杂的条件,为什么地球的诸多条件正好适合生命的产生,为什么宇宙就是我们目前所观测的这个样子呢?为什么不是另一种样子?这就是人择原理。
因为人的选择与介入,因为人的存在,所以我们只能观测到这个合适人类产生的宇宙。
人是万物的尺度,宇宙是人的宇宙,人之外的宇宙没有意义!人类文明就是人类在自然界中为自己建造的“巢穴”,以使自己能够在其中栖居。
它如同娇嫩的花蕾一般,为了能在这个熵增的世界中“诗意的栖居”,人类必须强大自己的力量,掌握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了征服世界,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不断地深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试图准确理解世界,把握规律,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改变生活。
人类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停留在非常朴素的阶段,层次不高,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很薄弱。
真正发生质的变化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两百多年时间,这两百年里,人们创造出了比人类历史几千年来还要多的物质财富,对世界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
科学技术的力量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生活的面貌,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把自然界当成了与人类相对立的实在。
这两个相反力量的走向,将决定人类未来的命运。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呈加速度进行的,几何级数的快速变化,就要看我们到底是走进了加速度的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了。
如果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不加以改变的话,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人类也难以挺过第三个千年。
非决定论
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泛指与决定论相对立的观点,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支持此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各种情境下所展现的各种行为,并非单纯由物质或精神等因素所支配之结果,主要是出自于人所俱有的自由意志(free will)所做之自由选择,因此每个人的行为皆有很大的差异。换言之,同样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此为人之异于某些动物的原因,例如昆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典型的例子,刺激与反应,其行为不需经由思考,在相同的情境下不会做出不同的行为。
哲学术语
1◆阿波罗式(尼采)[Apollonian(Nietzsche)]:````````````艺术的理性原则;形式。
???2◆白板(tabula rasa):````````````洛克哲学中的术语。
``````````洛克认为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从而与天赋观念存在的学说相对立。
``````````换句话说,心灵在人刚出生时是“空白的”,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经验“印上去”。
``?3◆悲观主义(pessimism):``````认为生活是不快乐的,而且也没有最终的目标。
````宽泛地说,悲观主义者是料想事情最终会最糟的人。
````康德(他根本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追随者,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历史上的悲观主义者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4◆悖论(paradox):``````基本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论证而得出的自相矛盾的或似乎荒谬的结论。
``?5◆本体论(ontology):``````对存在的研究:“什么是最真实的?”“一个事物存在意味着什么?”````本体论的(ontological):与存在的观念相关的。
``?6◆本体论论证(ontological argument):``````试图从“上帝”这个要领证明上帝存在的一个(或一套)论证。
````例如,“上帝”根据定义就是拥有各种可能的完美性的存在;存在是完美性的一种;因此上帝存在。
``?7◆本真的自我(authentic self):``````存在主义的一种说法,指真正的、个体的自我认同,从而与非本真的自我相区别,非本真的自我只是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公众的认同而已。
这个词在20世纪经由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而变的盛极一时。
``?8◆本质自我(essencial self):``````使一个人成为那个特殊的人的特征。
``?9◆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某种即不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也不可能被想象成另一种样子的事物。
哲学引论
哲学引论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⒈)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⒉)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3、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答: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4、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地位?答: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理性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5、如何理解“是”与“应当”之间的关系?答:“是”与“应当”关系复杂,这种关系最早是由休谟提出来的,休谟认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
如果把道德看作依据于理智,就会引起一些非常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儿是就是“理智”,应当则相当于“情感”。
6、义务论和圣谕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表现在哪里?答:在伦理学的行为理论领域,非结果论是与结果论对立的另一种理论。
史学概论
1、名词解释;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唯物史观2、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的历程?3、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历史观?4、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诘难与困惑为何?1、名词解释;经验规律、科学规律、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历史规律2、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异同?3、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4、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1、客观限定性的内涵为何,试举例分析?2、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1、名词解释;直接动力、最后动力、合力2、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3、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
人类自身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自己无知和精神的素质、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推动自己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的历程?唯物史观怎样超越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史观的对立而成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诘难与困惑为何?经验规律: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
科学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历史规律:历史规律是客观实在,是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
历史规律的特性:第一,重复性。
这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同于自然规律的一种属性,由此也表明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第二,预见性。
第三,层次性。
“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第四,不确定性或开放性。
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第一,确定历史规律的联系。
第二,确定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时间、地点和程度。
第三,确定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
规律与历史规律的异同?历史规律与其发生作用的条件?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的著作当中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的归纳: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考研政治-252_真题-无答案
考研政治-252(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 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 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 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C. 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 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3. 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A. 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B. 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C. 满足人们富裕生活需要D. 保证实现共同富裕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实质是A. 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 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C. 加强垄断资本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5.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 民主集中制原则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在这里,实践的特点是指A. 实践的客观性B. 实践的能动性C.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7. 唯心主义都认为A. 世界统一于精神B. 世界是不可知的C. 世界是“感觉的复合”D.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8.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用于支付A. 地租,租金B. 工资C. 债务D. 利息9. 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土地改革总路线的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 《改造我们的学习》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A. 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B.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D. 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11.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 经济建设B. 改革开放C. 四项基本原则D.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 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3. 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 农业合作化B. 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C. 全行业公私合营D. 生产责任制14. 利润率的表示公式是A. P'=m/(c+v)B. P'=P/vC. P'=P/mD. P'=P/(c+v+m)15.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A. 开始萌芽B. 初步形成C. 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D. 得到继续发展16. 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A. 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C. 国家的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 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非决定论
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基点
一. 波普尔否认历史规律,认为历史规律学说是一种 关于趋势的宿命论。 他否认历史规律的理由是: 1. 规律必须表述为全称命题, 而历史趋势是单称命 题,将历史趋势无限扩张为规律是不能成立的。 2. 重复性是规律的重要原则, 它只存在于自然界, 历史性或不可逆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重复。
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
首先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本身存在严重问 题有关 其次与他批判的特点有关——用貌似纯科学的方法作纯 学术的批判 再次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但主要是指17—18世纪历史决定论,特别是指被教条化、 庸俗化和曲解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更深层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在实践中 运用辩证逻辑概括出来的,而波普尔的批判主要运用的 是形式逻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样的逻辑和方法是人 们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基点
二. 波普尔否认历史预言 “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能够作为预测历史 的依据”,“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他以历史非决定论者的姿态向历史决定论提出一个 带有挑战性的极端要求: 既然你们认为历史发展可以 预言, 请你们制定出一个未来社会现象的日历吧!
非决定论产生的文化背景
1. 非决定论的泛起从根本上说是经典科学向现 代化科 学转变所引起的逆向伴生现象,是机械决定论衰落所 引发的理论混乱的必然产物。 2. 对哥本哈根学派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化的理解和 错误概括 3. 对爱因斯坦决定论思想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 4. 资产阶级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需要是非决定 论思潮泛起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于“历史发展没有规律”的非 决定论思想也是错误的。 对于社会历史领域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式的规律,就不再存 在规律了这一点,波普论证所使用的逻辑和他论证“统计 趋势不是规律”时所使用的逻辑是一致的,即运用机械决 定论的规律观来论证非决定论。用牛顿力学式的动力学规 律来说明社会历史现象,如普利高津所说,这是“科学的 冒险”,反映了机械决定论的局限性。实际上,在社会历 史领域中,大量的规律是统计规律。
形而上学问题
配的人是否要比一个根据理性推理来行动的更少自由? ❖ 一个人犯了罪,是由于他或她所受的教育、接受的不良影响所决定的,
还是她或他自己应对其行为负责?或者说只是“命该如此”? ❖ 要过一种好的生活,自由是必需的吗?你能否想像一种情形,自由是不
受欢迎的,或至少是无关紧要的?给人自由是否总是对他人有益? ❖ 一个没有任何拖累的人是否要比一个对他人负有义务的人更自由?
6
形而上学问题
(六)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决定论: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客观必然性, 没有什么东西是免于被决定的,一切都是必然的。 否认人有本质上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客观必然 性,一切都是偶然的。 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人 的行为是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的。
形而上学问题
(二)形而上学的两种含义:
1、指哲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
2、与辩证法相对的一种强调世界的整体性、联系性和运动性 的思维方式
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主要是指第一种含义。第二种含义 仅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使用。
1
形而上学问题
(三)形而上学问题的性质:
❖ 形而上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形而上学问题的解答不是科 学意义上的知识。它给人的是一种信念和智慧
❖ 形而上学的价值在于,(1)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2)它 通过对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的形而上学信念本身提出质 疑,从而提出相反信念的可能性问题,使思想不至于僵化, 使人不断地超越自己。
3
形而上学问题
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 序列是否是人类历史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篇一:2017考研政治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并说明事物和过程具有普遍制约性构思想、观点和理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发展持辨证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统一既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也是每一个具体事物何以这样发展而不那样发展的具体制约过程,它表明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
决定论并非是对世界发展的唯一解释,与决定论相对立的有(目的论和非决定论)。
目的论认为,人间万事万物均是由神或神秘力量按一定目的预先安排的,人只能听从“上帝”、“天意”、“天命”的摆布,目的论实际也是一种“决定论”,是一种反科学的“决定论”。
有些唯心主义者也承认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承认世界的决定过程,但它们又认为决定过程是由绝对精神、理念等规定的,因而只是一种“观念决定论”。
与“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种“非决定论”。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运动不受因果关系制约,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寻。
西方某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无机自然界是受决定论约束的,而生物的发展、生理心理的变化不服从决定论原则。
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决定论只在宏观世界起作用,在微观世界就失去了效用:“非决定论”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它认为既然社会生活都是由有意志的人参与的,那么人的意志,尤其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历史活动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根本没有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可循。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是20世纪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热点,它对现代科学和现代思维方式起着导向作用。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
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篇二: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研究综述】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论战,是20世纪哲学研究中最困难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争论的核心直接涉及到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
随着古典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这一论战也日趋复杂和激烈。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决定论问题的研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它构成了坚持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现代科学对决定论的冲击问题展开了活跃的研究与争论,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总体来说,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关于决定论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决定论概念。
事实上,这些观点虽然表述方式各异,但实质基本类同,都是介于严格的决定论与极端的决定论之间的中庸观点,其中的差异主要是概念定义方式不相同。
当把决定论定义为严格决定论时,它就是一种非决定论观点;当把非决定论视为极端的决定论时,它就是某种决定论观点。
统一定义方式是有必要的。
二是关于非决定论的概念。
学者们对决定论概念的分歧决定了非决定论概念的争论不休。
对于概念本身理解的分歧也是造成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问题上研究的困难之一。
三是决定论的历史形态。
依据对决定论的不同理解,学者们对决定论的历史形态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既有“三形态说”,也有“五形态说”。
同样是三形态,划分方式也不尽相同。
四是马克思主义与决定论。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对待决定论问题上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于是,马克思主义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争论的又一个焦点。
关于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有的学者主张应该放弃决定论,认为辩证唯物论者是规律论者而不是决定论者;有的学者则是辩证决定论的坚决捍卫者;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从原则上超越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两极对立。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决定论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决定论是一种肯定事物以及事物之间具有客观的、普遍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学说。
现代科学(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最新成果并没有否定客观世界所具有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它们只是揭示了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丰富多样的存在形式,突破了机械论自然观对决定论的禁锢,为决定论思想注入了全新的辩证观念。
有的学者认为,所谓决定论是关于世界因果结构的理论,它认为现在与未来的一切事件都是有定数的,是完全由过去的事件所决定的;只要给比宇宙现在状态完整而精确的描述,依因果律,未来事件便能精确预知。
这种决定论的定义乃是19世纪和20世纪绝大多数哲学家和科学家所共同来用的,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玻尔、罗素、普里戈金和波普尔等人都是这样。
20世纪科学的发展,已从本体论上证明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宇宙中并非一切事件的一切特征都有原因,都可作因果解释。
持此观点的论者主张,应把随机事件提到个体论的高度与因果事件并列地进行认识,并认为辩证唯物论者是规律论者,而不是决定论者,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非决定论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批判是不恰当的。
有学者认为,由于决定论主张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前因后果,故决定论必然是外因论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内因论;而非决定论否认事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认为事物的产生即使有原因,也只是在其自身而不必外求,从而与内因论相契合,因而我们更应当将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作为两种对立的解释模式和思维方式来把握,它们各自体现着由果溯因的外推和自我说明的内生这样两种思维方式。
有的学者把决定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物理决定论”,也即以拉普拉斯决定论为代表的严格决定论,其特点是将世界的一切因果关系力学化、连续化和线性化,否定结果多样化的可能件;第二是“哲学决定论”,这是一种承认因果关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理论,它同时又承认原因对结果的“决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因果关系多样化(并认为存在统计因果律)。
也有学者把决定论区分为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决定论。
唯物主义的决定论认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制约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客观属性,人们主观的因果观念则是对事物固有的这种客观因果性的能动反映。
唯心主义决定论认为,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规律性的因果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是事物或现象自身固有的,而是由主观观念所赋予的因果必然性秩序,或者是某种客观精神(上帝)的合目的的安排。
此外,也有学者批判了把决定论系于“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定义方法,认为这难与现代科学已经取得的认识相适应,也不利于哲学自身的发展,而采用在国际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定义:通常说来,决定论的意思是,对于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存在着一些条件,只要给出这些条件,就不会发生别样的事。
二、关于非决定论的概念何谓非决定论?有的学者认为,非决定论也就是主张宇宙非前定的理论,它包括完全否定因果性和规律性的(极端)非决定论和承认因果性与随机性并存(而有统计规律)的非决定论两种形态。
有的学者认为,非决定论是建立在非因果联系这一基本的事物存在方式之上,用来说明事物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的理论。
非决定论认为非因果联系同因果联系一样具有普遍性,它反映客观世界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使得事物的存在与变化受到偶然性不可忽视的影响,并导致初始状态与未来状态之间不存在精确的轨迹。
如果说决定论依赖的科学背景即经典力学是局部性、必然性、静止性的科学,那么非决定论所根据的则是整体性、偶然性、动态性的科学。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在科学背景、思维方式、逻辑起点、处理对象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有的学者把是否承认事物具有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作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划界标准:首先,承不承认事物存在普遍的因果制约性,这历来被认为是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一个分水岭,非决定论以现代科学为根据否定决定论,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就是认为现代科学的某些新进展否定了自然界具有普遍的因果联系;其次,承不承认客观事物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这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又一重大分歧,某些非决定论者不承认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一个主要的理由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证明了所谓“自由意志”在无机自然界的存在,而自由意志又是和必然性互不相容的;第三,承不承认客观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另一根本分歧。
现代科学发展证实,在宇观高速运动领域,在微观领域,在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中,人们已经不能像在经典科学中那样,单值地预言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而只能用统计方法预言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些非决定论者认为,规律和趋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因为,生物进化和社会发展没有规律。
也有学者指出,尽管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存在分歧,但绝不能把它们看作是截然对立的,这样既会对现代自然科学的许多重要理论做出错误解释,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史实。
两者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们是统一的:两者是同一层次、同一性质的理论,即关于客观世界(主要是自然界)的作用形式与变化过程的理论;两者依据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背景,都与自然科学的进展密切相关,争议主要发生在对科学理论的解释、对自然图景的描绘、对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探讨上,具有类似的研究范围规范;两者都只在部分领域成立,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因果联系和决定关系,这样的非因果联系和非决定关系同样也找不到,只有在满足其成立的条件下,决定论或非决定论者才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往往在一个失效的地方,另一个开始起作用。
两者可协调共存、互为补充。
规律本身有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规律有在深度和广度发展自己又否定自己的趋势,这与列宁阐述过的“任何规律都是狭隘的、不完全的、近似的”,以及恩格斯所指出的“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的自然规律”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三、决定论的历史形态依据对决定论的不同理解,学者们对决定论的历史形态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例如,把决定论看作是事物及事物之间具有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学者认为,决定论有三种不同历史形态,古代的自发决定论(相信事物普遍具有因果性和必然性),近代的机械决定论(以坚持单值因果性、严格必然性和动力学规律为特点),辩证决定论(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动力学规律与统计学规律并存)。
这些学者认为,辩证决定论的问世是决定论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它是在批判机械决定论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决定论。
它肯定事物具有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但反对以机械论的观点解释一切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它认为:因果联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