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得到很大的进步,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但是和高等教育相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现代人们比较倾向于普通教育,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缺乏很大的吸引力,职业也有一定的空缺。
职业教育在我过的教育中有着很大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提高重视程度。
下面就具体问题来讨论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以及国家和政府部门对其作出的努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内外原因;意见和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毫无疑问,归根到底,对教育的重视其实还是对人才的重视。
二十一世纪最缺乏的什么?是人才。
比如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学术人员等等,各方面都需要。
这里着重讲的就是职业人才。
其实,在我国,职业人员还是占大多数的,国家对职业人员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不太受到人们的欢迎。
下面就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思想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占主要地位的。
泱泱大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尤其对知识的渴求,比如道德,学术等等,一直以来都受到各阶层人们的热烈追捧。
相比较而言,那些科技方面的一直受到鄙视,譬如到了清朝后期,统治者一直抑制科学技术的发展,自诩为天朝大国,抵制外来技术。
不得不说,在某
种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重文轻技,导致现在人们心理上有些歧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
2.家长的思想和受教育程度
现在的家长不少都是知识分子,当然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就更高。
这些家长心理上对职业教育有不少的偏见,他们认为,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那些不入流的孩子来上的,比如现在学厨师,学电工等,一般都是知识水平比较低的人进不去大学,没有权利受到高等教育,只好去选择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了。
知识分子出生的家庭是绝对不能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的。
因此,这种思想也是现在职业教育不受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内在因素
1.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社会,换句话来说,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这就使得人们对知识“趋之若鹜”。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之下,人们开始重视精神的追求,我国现代化建设之一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人们对精神的追求无可厚非。
职业教育只是一个短暂的学习过程。
在高等职业学校,只要学习两年,一年用来实习,进入社会进行锻炼,掌握一定的技术,最后为工作做好准备,换句话说,这种技能的习得,基本上他们的以后都是靠这门技术来生存。
而高等教育则不同,这是一种终生教育,即使到老,也是可以学习的,不像职业教育局限性那么大。
因此,人们更愿意去选择普通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孩子的家长也更希望自己的孩子
习得的是学术知识,而不是技术知识。
比如,现在的考研,有两种硕士,一种是学术硕士,另外一种是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只要学习一年,另外一年就是进入社会学习,早早进行工作。
按照欧道理来说,应该是很吃香的,可是广大学子还是不愿意去学学术硕士,而学术硕士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更高,这也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但却使得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去追求更多的知识,具有去挑战性。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不断进行交流,经济也开始转向全球。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教育的全球化。
职业教育相比较而言局限性比较大,发展缓慢,跟不上时代潮流。
现代的社会对知识的要求特别高,技术更新的比较快,而职业教育只是追求的是一种安稳的职业,不能够适应和赶上现代社会知识快速发展的节奏,因此也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原因。
当然,政府政策的影响,职业教育与社会契合度不够等等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要想提高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就要找出更多的原因来改善。
那么政府部门到底如何去做呢?在我看来,首先就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去接受职业教育。
比如,为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支持他们的学习。
这样有些困难家庭的孩子有了资金去学习,他们反而不会直接去选择进入社会,这对孩子,对社会也是一种投资,是值得提倡的。
再者,在学校,可以鼓励老师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的讲解,让这些孩子打破以往思想上对职业
教育的观念和想法,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去关注,去接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孩子的思想得到改善,那么家长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的。
第三,对家长进行教育。
上面有提到,家长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孩子选择职业教育。
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是很有帮助的。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教育模式。
中国的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日本,经过苏联改造传到中国来的。
因此那些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着实令人担忧。
孩子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是老师硬塞的,不能及时被孩子消化吸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探索,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她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接触更多的东西。
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式学习方法,去循循善诱,去指导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积极动手动脑去实践,这样,造她们的眼中,就不止一种观点,她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而恰好,在职业教育中,更多的就是合作和探究。
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和突破,让孩子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还知道如何去探究,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这正是职业教育所需要的。
还有一点,上面说到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主导还是老师。
那么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在学校,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向每位学生传授知识。
所以老师你的教学质量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吸收程度。
学校可以组织老师进行培训。
并且有规律的,长期进行下去,我相信,这对老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无疑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成为一种新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余婉娜.关于职业教育学建设的若干综述[m].湖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向东.职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5. 作者简介:殷红阳(1982.1),中学二级,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