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内水 外水 全水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煤中全水的测定

煤中全水的测定

煤中全水的测定
GB/T 211-2007
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浅盘,玻璃称量瓶,分析天平,工业天平,干燥器 实验步骤:
方法A (两步法)
一、外在水分:
计算公式:M f =
×100
M
f —煤样的外在水分,%; m —煤样质量(
g ); m1—浅盘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二、内在水分:
计算公式:M inh
=
×100
M inh —煤样的内在水分,%; m
—煤样质量(g
); m1—称量瓶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称量瓶总质量(g )。

注:若内在水分在2
%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三、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M f +
× M inh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f —煤样的外在水分,%; M inh —煤样的内在水分,%。

方法B (一步法)
一、<13mm 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100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煤样质量(g ); m1—浅盘质量(
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二、<
6mm 全水分:
计算公式:M
t =
×100
M t —煤样的全水分,%; m

煤样质量(g ); m1—浅盘质量(g );
m2—干燥后煤样与浅盘总质量(g )。

精密度:。

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煤炭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了解煤炭的水分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煤炭全水分测定方法。

一、烘干法烘干法是最常用的测定煤炭全水分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样品,使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出来,然后根据样品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将其均匀地摊放在干燥皿中。

2. 将干燥皿放入预热至恒温的烘箱中,通常烘箱温度为105℃。

3. 在规定的烘干时间后,取出煤样,迅速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 将冷却后的煤样称重,计算质量损失,即可得到煤炭的全水分含量。

二、气体吸附法气体吸附法是利用煤炭对水蒸气的吸附特性来测定煤炭全水分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煤样暴露在一定的湿度下,通过测量吸附在煤样表面的水蒸气量来计算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煤样粉碎并筛选成一定粒度范围的颗粒。

2. 将精确称量的煤样放入装有水蒸气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在一定的湿度下平衡一段时间。

3. 取出煤样,迅速称重,并用气体吸附仪测量煤样中吸附的水蒸气量。

4. 根据吸附的水蒸气量和煤样的质量,计算煤炭的全水分含量。

三、红外干燥法红外干燥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定煤炭全水分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加热样品,通过测量样品的红外辐射能量来计算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煤样放置在红外辐射加热器下,使其受到红外辐射加热。

2. 同时使用红外辐射计测量样品在红外辐射下的辐射能量。

3. 根据样品的辐射能量变化,计算煤炭的全水分含量。

四、微波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是一种快速测定煤炭全水分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样品,通过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水分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煤样放置在微波辐射加热器中,启动微波辐射加热装置。

2. 在一定时间内,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

3. 根据样品的质量变化,计算煤炭的全水分含量。

总结:煤炭的全水分测定是煤炭加工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煤的内水检测方法主要有质量比法、比重泡法、热风泵法、红外加热法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步骤和适用范围。

1. 质量比法质量比法是一种常用的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煤样在高温下失去内部水分的质量损失来计算煤的内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并称重为m1;(2)将煤样放入预先烧热的烘干器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直至煤样质量不再减小;(3)取出煤样并称重为m2;(4)根据质量损失计算煤样的内水含量。

质量比法适用于干燥煤中内水含量低于10%的样品,对于含水量较高的湿煤,精确度较低。

2. 比重泡法比重泡法是通过煤样在一定条件下的浸泡和沉降,来计算煤的内水含量。

其原理是利用水的密度远大于煤的密度,水中排出的气体与煤中的气体由比重差形成气泡,通过比重泡法可以得到煤的内部气体含量,从而推算出内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并称重为m1;(2)将煤样放入一瓶装有水的容器中,注意煤样完全浸没在水中,并且排除气泡;(3)在规定条件下进行煤样的浸泡和沉降,在一定时间后取出煤样,并称重为m2;(4)根据比重差计算煤样的内水含量。

比重泡法适用于内水含量在10%以下的干燥煤样,由于煤的疏松性和颗粒大小对实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在具体实验中进行适当的修正。

3. 热风泵法热风泵法是一种基于煤样在一定温度下出现内部气泡的方法,通过观察气泡的形态和数量来估算煤的内水含量。

其原理是利用煤的内部水分在高温下蒸发产生气泡,通过观察和计数气泡的形态和数量来推算煤的内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煤样,并称重为m1;(2)将煤样放入热风泵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加热,观察和计数气泡的形态和数量;(3)根据煤的内水含量与气泡形态和数量的关系,推算煤样的内水含量。

热风泵法适用于内水含量较高的煤样,但由于观察和计数气泡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所以精确度较低。

4. 红外加热法红外加热法是一种利用红外辐射加热煤样的方法,通过观察煤样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推算煤的内水含量。

煤炭化验报告全水和分析水

煤炭化验报告全水和分析水

煤炭化验报告全水和分析水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资源,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

为了了解煤炭的质量和能源价值,我们需要进行煤炭化验。

其中,煤炭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煤炭的水分主要包括全水和分析水。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炭化验报告中的全水和分析水内容和分析方法。

一、全水全水是指煤炭样品中所含的全部水分。

煤炭从自然界中采集后,会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全水的含量直接影响着煤炭的质量和能源价值。

常用的测定全水的方法有空气干燥法和电热干燥法。

1. 空气干燥法空气干燥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全水测定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将样品暴露在空气中,使样品中的水分以自然湿度下降的速度蒸发。

通过测定样品重量的变化,计算出全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将煤样粉碎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2)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干燥皿中;(3)将装有样品的干燥皿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4)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称量样品重量,直到两次连续称量结果之间的质量变化小于规定值,即可停止称量;(5)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中继续干燥,直到称量稳定。

2. 电热干燥法电热干燥法是全水测定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电热设备产生热量,将样品加热并将样品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通过称量样品干燥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全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将煤样粉碎并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2)将样品放入带有称量装置的干燥设备中;(3)启动电热设备,使样品受热并蒸发水分;(4)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称量样品重量,直到两次连续称量结果之间的质量变化小于规定值,即可停止称量。

二、分析水分析水是指煤炭样品中所含的可分析水。

分析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煤炭样品中能够从结晶水化合物或亲水基团中释放出来的水分。

分析水的含量影响着煤炭的结构和性质,对煤炭的气化和燃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分析水测定方法有热解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1. 热解法热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分析水的方法,适用于含有结晶水化合物的煤样。

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测定及区别精选全文完整版

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测定及区别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测定及区别一、煤的水分测定方法1、无钢丝的皮带上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测定方法在型煤的生产过程中,煤的燃值、挥发性、水份、粘合性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

其中水份的配比是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型煤生产过程中,需对干燥机入料与出料口的煤粉和煤粒进行水分检测。

德国默斯MS-580 煤粉近红外水分仪和MS-590煤粉和原煤微波水分仪,专门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

2、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定方法煤质在线分析包含:灰分、水分、热值等重要指标。

为了消除水分对灰分测定结果的影响。

1%的水分约相当于0.2%的灰分测定偏差。

假定煤质水分在5%~10%之间,则水分变化引起的灰分测定偏差为±1.0%。

水分和灰分仪配合使用,由于微波水分仪测量精度可达±0.2%,由水分引起的灰分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可以大大提高灰分测量精度。

德国默斯MS-101(102)系列接触式煤粉微波水分仪,专门为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在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量。

二、煤的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全水分的区别1、煤的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2、煤的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

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3、煤的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是煤炭按灰分计加中的一个辅助指标。

必须指出的是,化验室里测试煤的全水分时所测的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与上面讲的煤中不同结构状态下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是完全不同的。

化验室里所测的外在水分是指煤样在空气中并同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失去的水分(这是吸附在煤毛细孔中的内在水分也会相应失去一部分,其数量随当时空气湿度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时残留在煤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外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2仪器2.1分析天平2.2电热恒温干燥箱3操作步骤3.1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3.2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 C -80 C下干燥1.5h以上3.3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分析结果W 外=(G I-G2)/G*100%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瓷盘+样品)G I烘前质量(g)G2 烘后质量(g)G煤样质量(g)5质量记录《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碳内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2仪器2.1分析天平2.2电热恒温干燥箱3操作步骤3.1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3.2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3.3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 ±5C下干燥10分钟3.4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分析结果W 内=(G1- G2)/G*100%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g)G2 烘后质量(g)G 试样质量(g)5质量记录《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炭全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2分析结果^W Q=W外水+W 内水*(100- W 外水)/100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3质量记录《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GBT2_2024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GBT2_2024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GBT2_2024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全水含量是指煤样中的全部水分含量,包括挥发分中的吸附水、结晶水和游离水,以及与非挥发分中的水合物等。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烘干方法:将煤样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水量较高的煤样,但受到脱水程度不同的影响,所得结果大于实际的全水含量。

2.高温热重法:将煤样在800-900℃下加热,使水分蒸发。

根据煤样的失重情况,可以计算出全水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具有一定比表面积的粉煤样适用,但可能会引起煤样中的化学反应,导致失重不准确。

3.密闭窑热解法:将煤样放入密闭窑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热解,将脱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通过恒重法计算出全水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煤样中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各种煤样适用性较好。

4.硫酸盐法:将煤样与硫酸结合,产生硫酸盐,然后通过加热使之分解,将水分蒸发。

根据蒸发后的失重情况,可以计算出全水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较多碱金属和碳酸盐的煤样不适用。

5.气相色谱法:将煤样在高温下分解,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器对分解产物进行检测,并计算出全水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有机酸和有机酮的煤样适用。

6.核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仪器对煤样进行检测,通过核磁共振信号来计算全水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煤样中的水分进行准确、快速的测定。

综上所述,测定煤中全水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质量与含水量直接相关。

煤炭的含水量是指煤中所含的水分的重量与煤的干重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在煤炭生产、存储、运输等过程中,对煤炭的内水、外水和全水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煤炭内水、外水和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是指在煤的细孔和微孔中存在的水分。

内水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烘干法:将煤样放入预先称重好的烘盘或烘碟中,在固定温度下进行加热,直至煤样中的水分完全蒸发为止。

然后重新称重,计算出煤样的质量变化,即可计算出内水的含量。

(2)蒸馏法:将煤样加热至400℃以上,使煤样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冷凝收集蒸发出的水,使用烘箱干燥蒸发后的煤样,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煤样不再损失质量为止。

通过计算煤样质量的变化,即可计算出内水的含量。

(3)泡沫法:将煤样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通过在一定条件下搅拌产生泡沫并稀释,然后通过沉降法或离心法将泡沫与水分离,计算泡沫中的水分含量。

煤炭外水是指煤表面所附着的水分,一般通过外观上是否含水和触摸手感来判断。

若煤的表面干燥,手感不潮湿,则表明煤没有外水;若煤的表面潮湿、手感湿润,则表明煤有外水。

煤炭全水是指煤炭中所有水分的含量,包括内水和外水。

全水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重量法:将一定质量的煤样完全蒸发,使煤样中的所有水分蒸发为止,然后重新称重,计算出煤样的质量变化,即可计算出全水的含量。

(2)红外测量法:利用红外波长的特性,通过测量煤样在红外波段的吸光度来判断其水分含量。

红外测量法可以实时、快速地检测煤样中的水分含量,广泛应用于煤炭生产现场。

(3)滴定法:将煤样与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灼烧,使煤样中的水分转化为氯化钙,然后用硫酸与余下的氯化钙反应,通过滴定计算煤样中的水分含量。

以上介绍的是常见的煤炭内水、外水和全水的检测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检测对象和实际情况。

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煤的含水量进行准确的检测是保证煤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基础。

煤碳全水分测定方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煤碳全水分测定方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煤质分析中检测煤炭发热量的时候必须要先检测出煤炭水分,通过对煤样的分析检测可得到煤的全水和分析水。

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

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

煤的全水分测定分为两部分,即先测定煤的外在水分,然后再测定煤的内在水分。

德国默斯MS-590煤炭在线微波水分仪,是一款非接触式多频谱微波水分、密度测量仪。

采用当今全球最新的多频谱硬件技术和基于模糊数据分析的专利算法,并结合实用的数据分析模型可实现含水率与密度完全独立测量,互不影响,是目前全球最新的在线微波多谱频水分分析仪。

1、工作原理MS-590煤炭在线微波水分仪,通过微波传感器向被测介质发射微波信号,介质中的水分子的极性分子会在电磁场中吸收能量,水分子吸收的这部分能量和水分子含量保持着线性关系,不同的电磁频段在不同的含水率和介质间其特性都不同,通过同时发射多段不同频率的频谱,在根据此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特殊算法就能够准确计算被测介质的水份含量与密度。

2、产品优势·在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全部煤炭水分,完全穿透测量。

可以测量所有物料的实时水分和平均水分。

不同于抽样测量和离线测量。

·全球唯一不受皮带上的物料高度、密度、温度、颜色影响的水分仪。

·可以同时测量水分和密度两个参数。

·高可靠性:无任何可动部件和易损件,最高可达10年使用寿命。

·高精度:最高精度0.2%;宽量程比:水分测量范围宽至0%-100%。

3、技术参数·水分测量范围:0-100%·精度:0.2-1% 根据不同工况和测量对象·电源要求:100-240V AC, 可选项24V DC·输出信号:4-20mA或1V-5V,RS485或RS232·环境温度:-20°C 到 +85°C·测量介质温度:0-70℃或最高130℃可选·防护等级:IP674、产品应用a、适用范围广:MS-590煤炭在线微波水分仪可测量几乎所有类型的煤炭及其它配比原料;内置校准曲线,一次校准成功后,无需经常校准。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B/T211-2007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

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7.0%。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附着等机械方式与煤结合的水。

例如:硫酸钙(CaSO 4·H 2O )、高岭土(Al 2O 3·2SiO 2·2H 2O )中的水。

全水分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

1范围△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 方法分类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4 试剂△氮气:99.9%,含氧量<0.01%。

(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用——防止样品氧化。

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0.01%的氮气,会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煤水份检测

煤水份检测

煤质各类成分操作规程:(马弗炉手工操作)1、全水分: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称准至0.01g)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经破碎过筛但未经干燥的煤样10g,平摊在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条件下,干燥2h。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1n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称量。

Mar=m1/m×100%2、内水分: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迅速取粒度0.2mm以下的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条件下,干燥1小时,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瓶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称重。

Mad=M1/M×1003、灰分:1)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重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干燥煤样1±0.1g(精确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灰皿架上。

2)将马弗炉加热到850±10℃,打开炉门,将放有灰皿的灰皿架缓慢(3-5分钟)推入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在815±10℃的温度下灼烧40分钟。

3)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称量。

Aad=M1/M×100式中:Aad—空气干燥基煤样灰分的质量分数 %M—称取的空气干燥基煤样的质量 gM1—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 g4、挥发分:1)用预先在900℃温度下燃烧至质量恒定的带盖瓷坩埚,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然后轻轻振动坩埚,使煤样摊平,盖上盖,放在坩埚架上。

2)将马弗炉预先加热至约920℃,打开炉门,迅速将放有坩埚的架子送入炉内恒温区中,关上炉门,准确加热7分钟,坩埚及架子刚放入后,炉温会有所下降,必须在3分钟内使炉温恢复到900±10℃,否则此试验作废,加热时间包括温度恢复时间在内。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B/T211-2007。

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08-06-01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

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7.0 %。

图 1 煤中水分存在状态的分类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的水。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全水分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1范围△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1和方法B1)适用于所有煤种;△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A2和方法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A1为仲裁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3 方法分类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4 试剂△氮气:99.9%,含氧量<0.01%。

(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用——防止样品氧化。

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0.01%的氮气,会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常用干燥剂)5 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能控温在(30~40)℃和(105~110)℃范围内,有气体进、出口,有足够的换气量,如每小时可换气5次以上。

煤中内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内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内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中内水分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1. 干燥法:将煤样洗净、研磨后加热至105℃左右,静置30分
钟后,称取煤样质量变化来计算内水分含量。

2. 卡尔-费休法:将煤样粉碎、筛选后加入卡尔-费休管中,经
过加热并引入乙醇蒸汽使内水分脱离,根据管中气体体积的变化量计
算内水分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可能会得到略微不同的结果,应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

煤炭内水、外水、全水的检测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煤炭外水的测定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2 仪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3 操作步骤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80℃下干燥以上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 分析结果W外=(G1-G2)/G*100%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瓷盘+样品) (g)G2烘后质量(g)G 煤样质量(g)5 质量记录《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碳内水的测定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2 仪器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3 操作步骤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5℃下干燥1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4 分析结果W内=(G1- G2)/G*100%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G1 烘前质量(g)G2烘后质量(g)G 试样质量(g)5 质量记录《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煤炭全水的测定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2分析结果W Q=W外水+W内水*(100- W外水)/100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3 质量记录《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

煤炭水分计算公式

煤炭水分计算公式

煤炭水分计算公式本文主要介绍:煤炭的内水测定方法、测定步骤,煤的外水测定方法、注意事项、计算公式等,然后如何利用煤的内水、外水来计算煤的全水分。

一、为什么要测量煤的水分煤质分析中检测煤炭发热量的时候必须要先检测出煤炭水分,通过对煤样的分析检测可得到煤的全水和分析水。

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

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

煤的全水分测定分为两部分,即先测定煤的外在水分,然后再测定煤的内在水分。

二、煤的内水煤的内水是相对于在测全水的过程中,测完外在水后,将样品破碎到3mm测试水分,温度105-110度,烟煤干燥1.5小时,具体请看标准GB/T211-2007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后,经破碎过筛,粒度达到0.3mm后,准确称量1克(精确至0,.0002)左右煤样并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鼓风干燥箱中,于105℃±5℃下进行烘干,烟煤约1.5小时,无烟煤2小时,盖上称量瓶盖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置于干燥皿中约10分钟,称量后,计算内水:三、煤的外水煤的外在水分又称自由水分或表面水分。

它是指附着于煤粒表面的水膜和存在于直径大于10的-5次方的毛细孔中的水分。

外在水分的测定是在基本上不破坏煤中毛细孔的前提下进行的。

试样通过风干和在45-50℃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后,进行称量和减重计算,得到外在水分的量,记为Mf(%)。

将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1kg左右)导入已称量的白铁皮浅盘中(长×宽×高为280mm×230mm×30mm)。

在工业天平(精度0.1g)上准确称量,记下质量m(g)。

摊平试样并放入45-50℃的烘箱内,干燥8h取出冷至室温,称量。

放置8h自然干燥后,再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为止。

煤的水分是评价煤炭经济价值最基本的指标。

因为煤中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分也就越多。

同时,煤中有大量水分时,不仅煤的有用成分减少,而且大量水分在燃烧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成为水蒸汽蒸发掉。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
煤的内水检测方法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烘干法: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入烘干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再以较低温度继续烘烤一段时间,直到煤样的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通过计算初始和终止质量的差值,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2. 托槽法:将煤样放入一个可密封的托槽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干燥剂,如脱水绿泥石或干燥的氯化钙。

密封托槽后,将其放入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待一定时间后,取出煤样进行称重,通过比较托槽中实际的水分重量和初始加入的干燥剂重量的差异,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3. 强制通风法: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入通风瓶中,通过强制通风的方式将煤样中的水分排出。

在一定时间后,取出煤样进行称重,比较称重前后煤样的质量差异,可以得到煤样的内水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是常用的煤内水检测方法之一,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选择何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炭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炭的全水分测定方法

煤炭的全水分测定方法T.Q004-XX年全水分的测定(计算)本标准包括试验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

试验方法是仲裁方法。

试验法(一步法或空气干燥法)一、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粒度小于6mm的煤样,在空气流中,于105~110℃下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二、仪器设备干燥箱:带有自动空温装置和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玻璃称量瓶:直径70mm,高35~40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工业天平:感量0.1g。

三、测定步骤1、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称准至0.01g)的称量瓶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称准至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加热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min。

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称量(称准至0.01g)。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共4页,第1页T.Q004-XX年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四、结果计算全水分按下列公式计算:m1Mt=——×100m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单位为百分数(%)。

m——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g)。

报告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在运送过程中煤样的水分有损失,则按以下公式求出修正后的全水分值。

m1Mt=M1+——×100m式中M1是煤样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量(%)。

五、精密度全水分,%重复性,%<100.4≥100.5共4页,第2页T.Q004-XX年全水分计算法(两步法)一、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平摊在浅盘中,于105~110℃下干燥一定时间,计算水分损失,在破碎至0.02mm以下,则其分析基水分,根据公式,计算其全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外水的测定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炭外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炭外水的测定
2 仪器
2.1分析天平
2.2电热恒温干燥箱
3 操作步骤
3.1准确称量350g煤样于白瓷盘中,摊平
3.2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70℃-80℃下干燥1.5h以上
3.3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
4 分析结果
W外=(G1-G2)/G*100%
W外试样中外水的含量(%)
G1 烘前质量(瓷盘+样品) (g)
G2烘后质量(g)
G 煤样质量(g)
5 质量记录
《煤碳外水检验原始记录》
煤碳内水的测定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碳内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碳内水的测定
2 仪器
2.1分析天平
2.2电热恒温干燥箱
3 操作步骤
3.1取做过外水的煤样100g,用研钵磨碎
3.2准确称取1g,放入称量盒中
3.3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在145±5℃下干燥10分钟
3.4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出失去水份的质量
4 分析结果
W内=(G1- G2)/G*100%
W内试样中内水的含量(%)
G1 烘前质量(g)
G2烘后质量(g)
G 试样质量(g)
5 质量记录
《煤碳内水检验原始记录》
煤炭全水的测定
1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规范煤炭全水检验方法
适用于煤炭全水的测定
2分析结果
W Q=W外水+W内水*(100- W外水)/100
W Q试样中全水的含量(%)
W外水试样中外水的含量(%)
W内水试样中内水的含量(%) 3 质量记录
《煤碳全水检验原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