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经典
【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323222NaHCO Na C ΔO H O CO ++↑。
现取3NaHCO 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 A .4.4gB .6.2gC .8.8gD .10.6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物质为固体碳酸钠。
此题为固体的差量计算,设减少的质量为x 。
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1681066216.8g x ↑△固体减少的质量16816.8g =62xx=6.2g2.铝被称为“年轻的金属”,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2O 3通电 4Al +3O 2↑。
请计算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答案】2.04t【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x 2322Al O 4Al +3O 204108x 1.08t↑通电 204x =108 1.08tx=2.04t答:生成1.08t 金属铝,理论上需要氧化铝的质量为2.04t 。
3.我国科学家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 一定条件S ↓ +H 2 .请计算生产 3吨 H 2,理论上需要 H 2S 多少吨?【答案】51吨【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理论上需要H 2S 的质量为x22S +H 342x3tH S ↓一定条件34x =23tx=51 t答:理论上需要H 2S 51吨。4.某工厂需要16kg 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8kg【解析】【分析】【详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2222H O2H +O 3632x 16kg↑↑通电 36x =3216kgx=18kg答:消耗水的质量是18kg 。
高考化学化学方程式难题及答案经典

化学方程式难题及答案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 2O (气)H 2+CO ,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 .元素的种类B .分子的种类C .原子的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X+3O 2CO +4H O 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X 属于有机物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某金属单质 X 与非金属单质Y 可发生反应:2X+Y=X 2Y 。
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X 的用量/g Y 的用量/g 生成X 2Y 的质量/g 1 7.4 1.6 8.0 29.63.212.0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 ( ) A .4:1B .3:1C .2:1D .37:84.在反应2A+5B=2C+4D 中,C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 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比为 A .4:9B .8:11C .10:11D .13:445.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六氯苯(化学式C 6Cl 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C .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 .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6.在反应3X +4Y =2Z 中,已知X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72B .108C .70D .27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8.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CO B.O2C.CO2D.H2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10.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gB.80gC.90gD.120g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24.550.10.4(g)反应后的质量0515x(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是反应物B.丁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1012.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A.B.C.D.1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

1、分解反应(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4)水的电解(5)高温煅烧石灰石(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7)碳酸分解(8)氧化汞受热分解2、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点燃(2)铝在氧气中点燃(3)铁在氧气中点燃(4)铜在空气中加热(5)汞在空气中加热(6)氢气的燃烧(7)碳的完全燃烧(8)碳的不完全燃烧(9)硫的燃烧(10)磷的燃烧(11)生石灰与水(12)二氧化碳与水(13)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14)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5)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3、置换反应(1)氢气通过炽热的氧化铁(2)氢气通过炽热的氧化亚铁(3)氢气通过炽热的四氧化三铁(4)氢气通过炽热的氧化铜(5)木炭与氧化铁加强热(6)木炭与氧化亚铁加强热(7)木炭与四氧化三铁加强热(8)木炭与氧化铜加强热(9)镁与硫酸亚铁溶液(10)镁与硫酸铜溶液(11)铝与硫酸亚铁溶液(12)铝与硫酸铜溶液(13)铝与硝酸银溶液(14)镁与硝酸银溶液(15)锌与硫酸亚铁溶液(16)锌与硫酸铜溶液(17)锌与硝酸银溶液(18)锌与硝酸汞溶液(19)铁与硫酸铜溶液(20)铁与硝酸汞溶液(21)铁与硝酸银溶液(22)铜与硝酸汞溶液(23)铜与硝酸银溶液(24)铝与熔融态的氧化铁(25)镁与稀盐酸(26)铝与稀盐酸(27)锌与稀盐酸(28)铁与稀盐酸(29)镁与稀硫酸(30)铝与稀硫酸(31)锌与稀硫酸(32)铁与稀硫酸4、复分解反应(1)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1】盐酸与氢氧化钠【2】盐酸与氢氧化钙【3】盐酸与氢氧化钾【4】盐酸与氢氧化钡【5】盐酸氢氧化铝【6】盐酸与氢氧化镁【7】盐酸与氢氧化锌【8】盐酸与氢氧化亚铁【9】盐酸与氢氧化铁【10】盐酸与氢氧化铜【11】硫酸与氢氧化钠【12】硫酸与氢氧化钙【13】硫酸与氢氧化钾【14】硫酸与氢氧化钡【15】硫酸氢氧化铝【16】硫酸与氢氧化镁【17】硫酸与氢氧化锌【18】硫酸与氢氧化亚铁【19】硫酸与氢氧化铁【20】硫酸与氢氧化铜【21】硝酸与氢氧化钠【22】硝酸与氢氧化钙【23】硝酸与氢氧化钾【24】硝酸与氢氧化钡【25】硝酸氢氧化铝【26】硝酸与氢氧化镁【27】硝酸与氢氧化锌【28】硝酸与氢氧化亚铁【29】硝酸与氢氧化铁【30】硝酸与氢氧化铜(2)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1】盐酸与氧化镁【2】盐酸与氧化亚铁【3】盐酸与氧化铁【4】盐酸与四氧化三铁【5】盐酸与氧化铜【6】盐酸与氧化铝【7】稀硫酸与氧化镁【8】稀硫酸与氧化亚铁【9】稀硫酸与氧化铁【10】稀硫酸与四氧化三铁【11】稀硫酸与氧化铜【12】稀硫酸与氧化铝【13】硝酸与氧化镁【14】硝酸与氧化铁【15】硝酸与氧化铜【16】硝酸与氧化铝(3)酸与盐作用生成盐和酸【1】、碳酸钠与盐酸【2】、碳酸钾与盐酸【3】、碳酸钙与盐酸【4】、碳酸镁与盐酸【5】、碳酸钡与盐酸【6】、碳酸钠与硫酸【7】、碳酸钾与硫酸【8】、碳酸钙与硫酸【9】、碳酸镁与硫酸【10】、碳酸钡与硫酸【11】、碳酸钠与硝酸【12】、碳酸钾与硝酸【13】、碳酸钙与硝酸【14】、碳酸镁与硝酸【15】、碳酸钡与硝酸【16】、碳酸氢钠与盐酸【17】、碳酸氢钾与盐酸【18】、碳酸氢钙与盐酸【19】、碳酸氢钡与盐酸【20】、碳酸氢镁与盐酸【21】、碳酸氢铵与盐酸【22】、碳酸氢钠与硫酸【23】、碳酸氢钾与硫酸【24】、碳酸氢钙与硫酸【25】、碳酸氢钡与硫酸【26】、碳酸氢镁与硫酸【27】、碳酸氢铵与硫酸【28】、碳酸氢钠与硝酸【29】、碳酸氢钾与硝酸【30】、碳酸氢钙与硝酸【31】、碳酸氢钡与硝酸【32】、碳酸氢镁与硝酸【33】、碳酸氢铵与硝酸(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作用生成盐和碱【1】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镁溶液【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镁溶液【4】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铝溶液【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7】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锌溶液【8】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锌溶液【9】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锌溶液【10】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11】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亚铁溶液【1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13】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14】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铁溶液【15】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16】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17】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铜溶液【1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19】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镁溶液【20】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镁溶液【21】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镁溶液【22】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铝溶液【23】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铝溶液【24】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铝溶液【25】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锌溶液【26】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锌溶液【27】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锌溶液【28】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29】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亚铁溶液【30】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31】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32】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铁溶液【33】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铁溶液【34】氢氧化钾溶液与氯化铜溶液【35】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铜溶液【36】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铜溶液【37】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镁溶液【38】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镁溶液【39】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40】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铝溶液【41】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铝溶液【42】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铝溶液【43】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锌溶液【44】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锌溶液【45】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锌溶液【46】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47】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亚铁溶液【48】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49】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溶液【50】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铁溶液【51】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铁溶液【52】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铜溶液【53】氢氧化钙溶液与硝酸铜溶液【54】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溶液【55】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镁溶液【56】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镁溶液【57】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58】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铝溶液【59】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铝溶液【60】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铝溶液【61】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锌溶液【62】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锌溶液【63】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锌溶液【64】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65】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亚铁溶液【66】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67】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铁溶液【68】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铁溶液【69】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铁溶液【70】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铜溶液【71】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铜溶液【72】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5)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作用生成盐和盐【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2】氯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3】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银溶液【4】氯化铝溶液与硝酸银溶液【5】氯化锌溶液与硝酸银溶液【6】氯化亚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7】氯化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8】氯化铜溶液与硝酸银溶液【11】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12】碳酸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13】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14】碳酸钾溶液与硝酸钙溶液【15】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16】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热【17】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18】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19】硫酸镁溶液氯化钡溶液【20】硫酸镁溶液硝酸钡溶液【21】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22】碳酸钾溶液与硝酸钡热【23】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24】碳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点燃P2O5(2) C + O2点燃CO(3) Al + O2点燃Al2O3(4)Fe + O2 点燃Fe3O4(5) Mg + O2点燃MgO(6) H2O2MnO2 H2O + O2↑(7) H2O H2↑+ O2↑(8) H2+ O2点燃H2OCuSO4 +NaOH —Na2SO4+ Cu(OH)2Mg + HCl —MgCl2+ H2↑KMnO4—K2MnO4+ MnO2+ O2↑Al + CuSO4 —Al2(SO4)3+ CuZn + HCl —ZnCl2 + H2↑CH4+ O2点燃CO2+ H2OC + CO2高温CONH3+ O2催化剂NO + H2O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 B .CH4 C .CH3OH D.C2H4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 C2H4B. C2H4O C . C2H6D .C2H6O2在4Cu + 10HNO3 = 4Cu(NO3)2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 B. NO2C. N2O D. N2O33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A2B34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5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4.4克CO2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 B.2 :1 C. 2 :32 D .4 :327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高中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高三复习

高中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1、钠镁铝铁铜, 碳氢硫磷在空气中燃烧(10):2、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氨气、乙烯、乙醇在氧气中燃烧(6):3、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氧化汞、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碳酸钙、水分解(8):4、一氧化碳、氢气、碳、铝等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氧化钨、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铬(12):5、锌铁镁铝和稀硫酸、稀盐酸反应(8):反应(8):7.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锌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6):8、盐酸、硫酸、硝酸与烧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钡、氢氧化铜、氢氧化锌、氢氧化镁起反应(21):9、盐酸、硫酸、硝酸与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反应(12):11、判别二氧化碳:12、八种基础气体试验室制取1)、氧气:用氯酸钾: 用高锰酸钾:氧化汞:过氧化氢:2)、氨气试验室制法:3)、氯气试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4)、氢气试验室制法:5)、二氧化碳试验室制法:6)、二氧化硫试验室制法:7)、 NO2试验室制法:9)、硫化氢试验室制法:10)、工业制水煤气:13、钠镁铝铁与水反应(4):14、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15、过氧化钠作为生氧剂与水反应:16、过氧化钠与CO2、 SO2反应化学方程式:17、氢氧化钠与硅、铝、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三氧化硫、硫化氢、氧化铝等反应:18、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19、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0、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反应:21、碳酸钠与氯化钡、氯化钙反应:22、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23、碳酸氢钠与盐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24、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25、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反应:27、碳酸氢钠与氯化铁反应:28、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29、碳酸氢钙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30、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31、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反应:32、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钡反应:33、生石灰溶于水:34、生石灰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二氧化硅反应:35、生石灰与盐酸反应:36、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37、氯气与氢气、硅、磷反应:38、氯气与甲烷、乙烯反应:39、氯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40、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41、氯气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42、氯气与潮湿二氧化硫反应:43、氯气与硫化氢反应:44、氯气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化学方程式: ,用NaOH进行氯气尾气吸收):漂白粉漂白原理:45、试验室制氯气(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反应,工业制氯气):46、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47、电解氯化钠溶液:48、电解氯化镁(制金属镁):49、电解氯化铜溶液:50、电解硫酸铜、硝酸银溶液:51、电解氢氧化钠溶液:52、镁与水反应:53、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54、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55、氧化镁与盐酸反应:56、氧化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57、氧化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58、氢氧化镁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59、氢氧化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60、氢氧化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1、碳酸镁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62、碳酸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63、碳酸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64、铝与热水反应:6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6、铝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67、氧化铝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68、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9、氢氧化铝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7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1、硫酸铝与氨水反应(氢氧化铝制备):72、硫酸铝与碳酸钠溶液反应:73、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泡沫灭火器原理):74、明矾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量或不足):75、明矾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量或不足):76、氢氧化铝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77、偏铝酸钠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过量或不足)78、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过量或不足)79、偏铝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反应:80、偏铝酸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81、铁与硫反应:82、铁与氯气反应:83、铁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84、铁与水蒸气反应:85、铁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87、氧化亚铁与氧气反应:88、氧化亚铁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89、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与铝反应90、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反应:9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92、硫酸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93、三价铁离子检验:94、二价铁离子检验:95、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相互转化: (任意写两个)96、氯化铁与铜反应:97、氯化铁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98、氯化铁与硫化钠溶液反应:99、氯化铁与碘化钾溶液反应:100、氢氧化铁胶体制备:101、铜与浓硫酸反应:102、铜与硝酸反应(浓、稀硝酸):103、氧化亚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4、氧化亚铜在空气中加热:105、氢氧化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6、铜绿与醋酸反应107、氧化铜与盐酸、硫酸、硝酸溶液反应:108、碳与氧化钙反应:109、碳与二氧化硅反应:110、碳与浓硫酸反应:111、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反应:112、二氧化碳与镁反应113、碳与水蒸气反应: 114、氮气与氧气、氢气反应:115、氮气与镁反应:116、氨气与氧气反应(工业制硝酸):117、氨气与氯气反应:118、氨气与氯化氢反应:119、氨气与氧化铜反应:120、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试验室制氨气):121、碳酸氢铵热分解:122、氯化铵热分解:123、硝酸铵热分解:124、氨气与水反应:125、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126、二氧化氮与水反应:128、二氧化氮与氨气反应:129、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130、二氧化氮与硫化氢反应:131、二氧化氮与碘化钾溶液反应:132、浓硝酸保留在棕色瓶中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33、 C与浓硝酸反应方程式134、硝酸与铜、银反应:135、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反应136、二氧化硫与氯气在水中反应:137、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138、二氧化硫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40、表现二氧化硫氧化性化学方程式141、 C与浓硫酸化学方程式142、硫酸钠和氯化钡:143、粗硅提纯:144、氢氧化钠不用玻璃瓶保留原因, 化学方程式145、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146、硅酸钠与盐酸反应:147、硅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148、硅酸与氢氧化钠反应:149、醋酸与氨水反应150、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151、将少许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AlCl3溶液中152、将CO2通入Na[Al(OH)4](NaAlO2-)溶液中153、离子检验(1)SO42-离子检验:(2)NH4+离子检验:(3)Fe2+离子检验:(4)SO2检验:(5)Fe3+离子检验154、硅与氢氟酸反应:155、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156、制造玻璃关键反应:157、硫化氢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 158、硫化钠与硫酸铜、硝酸银溶液反应:159、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160、氢化钠与水反应:161、氢化钙与水反应:162、氢化钙与盐酸反应:163、氢氟酸与氯化钙溶液反应:164、氨气与钠反应:165、氯气与氢氧化钠热溶液反应:166、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67、磷与硫酸铜溶液反应:168、钠、镁与四氯化钛反应:169、侯氏制碱法:170、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71、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172、锌与硝酸反应(浓、稀)173、亚硫酸钠与氧气反应:174、硝酸与硝酸亚铁反应:175、浓硫酸与硫化钠反应176、浓硫酸与氟化钙反应:177、氯化铝与氨水反应:178、硫化钠与硫酸铝溶液反应:179、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180、氯酸钾与盐酸反应:181、在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182、 FeSO4酸性溶液中加过量双氧水183、 Na与CuSO4溶液反应184、 Fe(NO3)3与NaHCO3溶液反应185、氨水与醋酸反应186、碳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187、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试管中188、新制氯水注入盛碘化钾溶液试管中189、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190、氧气与硫化亚铜反应:191、 F2通入水中192、 SO2通入FeCl3溶液中193、试验室可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194、为何久置氯水酸性增强?195、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196、用食醋除水垢197、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反应:198、石灰法脱硫:199、 NO和CO反应:200、钠与四氯化钛反应201、电解熔融氯化镁202、电解熔融氧化铝203、高温灼烧氢氧化铝204、新制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05、用氢气还原四氯化硅20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207、向胆矾晶体滴入浓硫酸208、以硫铁矿为原料工业生产硫酸反应原理相关方程式209、甲烷与氯气发生替换反应211、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212、乙烯与H2O发生加成反应213、乙烯加聚反应214、试验室制取乙烯215、由乙炔制取聚氯乙烯216、试验室制取乙炔217、苯溴代反应218、苯硝化反应219、甲苯制TNT220、乙醇与金属钠反应221、 2-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22、乙醇在铜催化氧化反应223、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25、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22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227、乙酸电离方程式228、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29、乙酸乙酯与稀硫酸混合加热230、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231、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232、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233、重铬酸钾(K2Cr2O7)水解:234、电解氯化铜溶液:235、电解饱和食盐水:236、电解硫酸铜溶液:237、电解氢氧化钠溶液:238、电解硫酸钠溶液:239、铜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240、一般锌锰干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氯化铵、二氧化锰):241、碱性锌锰干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氢氧化钾、二氧化锰)242、银锌电池电极反应式(锌、氧化银、氢氧化钾):243、锂电池电极反应式(锂):244、铅蓄电池电极反应式:放电电极反应式充电电极反应式:245、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为酸性或碱性): 246、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酸性或碱性): 247、甲醇燃料电池:248、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49、氯气与钠、镁、铝、铁、铜:。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
【答案】7.3g【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得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12g+100g+100g-207.6g=4.4g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3222CaCO2HCl=CaCl CO H O7344x 4.4g73x=,x=7.3g44 4.4g++↑+答:稀盐酸中溶质质量7.3g【点睛】根据质量守恒,求出二氧化碳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求稀盐酸中溶质质量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 10g,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67.5%【解析】 【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图示数据可以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由图示数据可知,当加入20g 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恰好反应完全,产生0.1g 氢气。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ag 。
2442n +H SO nSO H 652ag0.1gZ Z =+↑65a =20.1,解得a=3.25g 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6.75g10g×100%=67.5%,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3.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6g 石灰石样品,把8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量等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1)表中X 的值为________g ;(2)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题目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题目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在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同学们需多加练习掌握配平技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常见题目。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题目1化学方程式配平题目——经典例题1、配平Al + Fe3O4 → Fe + Al2O3第一步:配平氧原子Al + 3Fe3O4 →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8Al + 3Fe3O4 = 9Fe + 4Al2O32、例如:Fe2O3 + CO——Fe + CO2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
即 Fe2O3 + 3CO——Fe + 3CO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
即 Fe2O3 + 3CO ==2Fe + 3CO2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Fe2O3 + 3CO == 2Fe + 3CO23、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H2O + Fe == Fe3O4 + 4H24、例: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4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4FeS2 + O2 → 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 + 11O2 == 2Fe2O3 + 8SO25、例:配平C2H2 + O2 → CO2 + H2O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C2H2 + O2 → 2CO2 + H2O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C2H2 + 5/2O2 → 2CO2 + H2O 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向盛有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93.8g硫酸铜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化学方程式为 CuSO4+ 2NaOH = Cu(OH)2↓+ Na2SO4)(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9.8g 5%【解析】【分析】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8%=8g。
【详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氢氧化铜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42422NaOH+CuSO=Na SO+Cu(OH)80142988g y x8014298 ==8g y x↓x=9.8g,y=14.2g100g+193.8g-9.8g=284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g100%=5% 284g⨯。
2.在含少量NaCl的某纯碱样品23g中加入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克。
(2)此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8.8 92.2%【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故填:8.8;(2)解: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2322Na CO+2HCl=2NaCl+CO+H O1064423gx8.8g↑10623gx=448.8gx≈92.2%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2.2%。
3.我国科学家实现电催化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技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一定条件S↓ +H2 .请计算生产 3吨 H2,理论上需要 H2S多少吨?【答案】51吨【解析】【分析】【详解】解:设理论上需要H2S的质量为x22S+H342x3tH S↓一定条件34x=23tx=51 t答:理论上需要H2S 51吨。4.(1)工业上若冶炼出含铁98%的生铁1000t,至少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t。
【化学】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 的用量增加 1 倍,而生成 X2Y 的质量却没有增加 1 倍,说明第 2 次
反应时,Y 有剩余,9.6gX 完全反应,生成 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 Y 的质量为 12.0g
﹣9.6g=2.4g;故参加反应的 X 与 Y 的质量比为 9.6g:2.4g=4:1.故选 A.
4CO2 + 2X + 6H2O 可知,反应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
为 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4、12、0、14,根 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中含有 2 个硫原子、4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硫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则 X 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 SO2。故选 D。
书写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准确,计算过程完整。
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 2:5 D.X 值为 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 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
(g)
6.4
3.2
化学方程式练习大全含答案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氧气中燃烧: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9.碳在不充的氧气中燃烧: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11.二氧化硫和氧气: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1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14.三氧化硫和水反应:15.生石灰溶于水:16.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18.加热高锰酸钾: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0.碳酸不稳定易分解:21.高温煅烧石灰石:22.锌和稀硫酸23.铁和稀硫酸24.镁和稀硫酸25.铝和稀硫酸26.锌和稀盐酸27.铁和稀盐酸28.镁和稀盐酸29.铝和稀盐酸3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3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3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35.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36.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37.盐酸和烧碱起反应:38.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39.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40.硫酸和烧碱反应:4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42.硝酸和烧碱反应:4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4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45.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4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47.硫酸和大理石反应:4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49.氢氧化钙与硫酸铜: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51.氯化钙与碳酸钠:5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5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5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5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5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5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5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59.植物的呼吸作用:60.植物的光合作用: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一、化合反应:(一)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二)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8.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C+O2 CO29.碳在不充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三)化合物+氧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11.二氧化硫和氧气:2SO2+O2 2SO3(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13.二氧化硫和水反应:SO2+H2O==H2SO314.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H2O==H2SO4(五)金属氧化物+水———碱15.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六)其他16.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 2CO二、分解反应17.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18.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19.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20.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1.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三、置换反应(一)金属+ 酸——盐+ 氢气22.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3.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4.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5.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26.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27.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28.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29.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二)金属单质+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1.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 Cu(NO3)2+2Ag四、复分解反应(一)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3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5.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36.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二)酸+ 碱———盐+ 水37.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38.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39.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40.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4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Ca(OH)2==CaSO4+2H2O42.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三)酸+ 盐———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4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4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45.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4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47.硫酸和大理石反应:CaCO3+H2SO4 ==CaSO4+H2O+CO2↑(四)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4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49.氢氧化钙与硫酸铜:Ca(OH)2+CuSO4==Cu(OH)2↓+CaSO450.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五)盐+ 盐———两种新盐51.氯化钙与碳酸钠:CaCl2+Na2CO3==CaCO3↓+2NaCl五、其他(一)非金属氧化物+ 碱———盐+ 水52.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5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5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55.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二)其他5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5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5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 3Fe+4CO259.植物的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60.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1.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 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 +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 +O2 +4NaOH= aNa 2SO4 +bH2O回答下列问题:(1) 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若用方式二处理 9.6tSO2 ,理论上可生成 Na2SO4的质量是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t)2.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1) 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 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若有 9.8g 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 SO4=ZnSO4+H2个)4.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放热量高、无污染的优点。
计算: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10kg 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 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是多少?5.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 1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0g,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40.4g。
请计算:(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2:1B 4:8C 1:8D 1:16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 和 32。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质量之比为(2×2):(1×32)= 4:32 = 1:8。
2、在反应 2A + 3B = 2C + 4D 中,若 A、B、C、D 的质量比为8:12:11:9,则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8:12:11:9B 16:36:22:36C 16:16:22:9D 2:3:2:4答案:B解析:设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x、y、z、m。
因为 A、B、C、D 的质量比为 8:12:11:9,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2x):(3y):(2z):(4m) = 8:12:11:92x : 3y = 8 : 12 ,解得 x : y = 16 : 362x : 2z = 8 : 11 ,解得 x : z = 16 : 222x : 4m = 8 : 9 ,解得 x : m = 16 : 36所以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6:36:22:36,故选 B。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若还原 8 克氧化铜,需要氢气的质量是()A 02 克B 05 克C 1 克D 2 克答案:A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H₂+ CuO 加热 Cu +H₂O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H₂+ CuO 加热 Cu + H₂O2 80x 8g2/80 = x/8g ,解得 x = 02g4、要制取 48 克氧气,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A 474 克B 474 克C 948 克D 948 克答案:C解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设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x 48g316/32 = x/48g ,解得 x = 474g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实验中,高锰酸钾不能完全分解,所以至少需要 948 克高锰酸钾。
初三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专项训练及答案【例题精选】: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首先:要遵循客观事实,要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氯酸钾受热生成气体是氧气,氧气的一个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O2。
A式中写成O3,这是另一种气体(臭氧)的化学式。
其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要配平,即使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一样。
B式中表示的氧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一样多。
第三:完整的方程式要把反应条件在等号上下标出来,把生成物是气体还是沉淀用箭头号标出来。
C式中没有写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点燃做条件,没有标出反应的产物氧气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D例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B.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D.4克氢气和32克氧气点燃生成36克水解析:任何一个化学符号(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都具有宏观、微观、质量三方面的含义。
对于一个化学方程式,宏观上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即氢气和氧气点燃后生成水,要注意宏观物质只有种类可分,无个数而言,不可读为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点燃生成两个水。
方程式还可表示反应条件,此方程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常温下是不发生这个反应的,必须以点燃为条件。
从质量上看,氢气的式量为2,氧气的式量为32,水的式量为18,利用化学式的个数,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氢气∶氧气∶水=4∶32∶16由于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质量,单位是1,故叙述时只说几份质量即可,一般不用具体单位克、千克表示。
A式中的描述是用数学方法读化学符号。
答案:C例3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6克碳在5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11克二氧化碳B.6克碳与20克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22克二氧化碳C.3克碳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11克二氧化碳D.8克碳与16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4克二氧化碳解析:判断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应根据方程式计算:(1)写出正确的方程式 C + O2CO2(2)计算各化学式的质量总和12 32 44(3)约简找出最简整数比 3 8 1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呈现C∶O2∶CO2=3∶8∶11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试题

化学方程式的专项练习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铜在空气中受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1、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加热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一) 最小公倍数法:1、 Al + O2—— Al2O32、 Al + Fe3O4—— Fe + Al2O33、 Fe + O2—— Fe3O44、 Al + MnO2—— Mn + Al2O35、 N2 + H2—— NH36、 Al + H2SO4—— Al2(SO4)3 + H2(二) 观察法:1、 CO + Fe2O3 —— Fe + CO22、 C + Fe2O3—— Fe + CO23、 CO + Fe3O4 —— Fe + CO24、 C + Fe3O4—— Fe + CO25、 H2 + Fe2O3—— Fe + H2O6、 H2 + Fe3O4—— Fe + H2O10、H2+ WO3——W + H2O 11、CO + O2——CO212、 Fe + H2O—— H2 + Fe3O4 13、 Al(OH)3+ HCl —— AlCl3 + H2O(三) 奇数配偶法:1、 FeS2 + O2 —— Fe2O3 + SO22、 C2H2 + O2——CO2+ H2O3、 C + Fe2O3—— Fe + CO2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5、 Cl2 + Ca(OH)2—— CaCl2 + Ca(ClO)2 + H2O(四) 归一法:1、 C2H2 + O2——CO2 + H2O2、C6H6 + O2—— CO2 + H2O3、 C22H46 + O2——CO2 + H2O4、 NH3 + Cl2 —— NH4Cl + N2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6、C X H Y+ O2——CO2+ H2O三、题型变化:1、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训练(有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书写专项练习卷(有答案)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8.过氧化氢分解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10.加热高锰酸钾11.氧化汞受热分解12.高温煅烧碳酸钙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14.氢气还原氧化铜15.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16.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8.酒精的燃烧1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21.碳还原氧化铜22.碳还原二氧化碳2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24.碳酸的分解25.实验室制取氢气26.铁和硫酸溶液反应27.铝和硫酸溶液反应28.铁和盐酸溶液反应29.碳还原氧化铁30氢气还原氧化铁31.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32.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3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3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35.氧化钙(生石灰)和水的反应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37.碳在空气中的不完全燃烧3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39.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40.碳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答案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____________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____________点燃Fe 3O 4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O 2____________点燃2H 2O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____________点燃2P 2O 55.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 2____________点燃SO 26.碳在氧气中充分和不充分燃烧(2个方程式)C+O 2____________点燃CO 22C+O 2____________点燃2CO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O ____________通电2H 2+O 2↑8.过氧化氢分解2H 2O 2____________MnO 22H 2O+O 2↑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K ClO 3____________MnO 2△2KCl+3O 2↑10.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________△K 2MnO 4+MnO 2+O 2↑ 1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________△2Hg+O 2↑ 12.高温煅烧碳酸钙CaCO 3____________高温CaO+CO 2↑13.铁和硫酸铜溶液(并写出反应现象)Fe+CuSO4=FeSO4+Cu反应现象: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CH 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口催化剂N 2+CO 2+2H 2O ,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A .NO B .NO 2C .N 2OD .N 2O 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有2N 、C 、4H 、4O ,而反应前有4H 、一个C 原子,反应前后差2N 、4O ,所以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O 2,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 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20% B .40%C .50%D .80%【答案】C 【解析】 【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氧化铁的质量为y ,21CO +CuO Cu +CO 806416x 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116x xm ==80523223CO +Fe O 2Fe +3CO 16011248y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248y 3ym ==160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423CuO ~CuSO ~Cu(OH)8098xm398x 49xm ==80402324334Fe O ~Fe (SO )~2Fe(OH)160214ym4214y 107ym ==16080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3y+=4.051049x 107y+=20.54080解得x=8g ,y=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g100%50%8g+8g⨯= ,故选C 。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X + 4H2O中,X的化学式是A.CH4 B.C2H4 C.H2CO3 D.H2C2O4【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4O、12H,反应后(X除外)有4O、8H,所以x中有有2C、4H,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九年级化学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P2O5 (2) C + O2CO(3) Al + O2Al2O3 (4)Fe + O2Fe3O4(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通电H2↑+ O2↑(8) H2+ O2点燃H2O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2)Mg + HCl —MgCl2+ H2↑(3)Fe2O3 +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B CH4C CH3OHD C2H4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B NO2C N2OD N2O3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B 2 :1C 2 :32D 4 :328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初三()班学号姓名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点燃P2O5 (2) C + O2点燃CO(3) Al + O2点燃Al2O3 (4)Fe + O2点燃Fe3O4(5) Mg + O2点燃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通电H2↑+ O2↑(8) H2+ O2点燃H2O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2)Mg + HCl —MgCl2+ H2↑(3)Fe2O3 +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KMnO4—K2MnO4+ MnO2+ O2↑(2)Al + CuSO4 —Al2(SO4)3 + Cu(3)Zn + HCl —ZnCl2 + H2↑(4)Al2O3 + H2SO4Al2(SO4)3 + H2O(5)Fe2(SO4)3+NaOH —Na2SO4+ Fe(OH)3(6)Fe(OH)3+ H2SO4Fe2(SO4)3+ H2O(7)CH4+ O2点燃CO2 + H2O(8) C + CO2高温CO(9)NH3+ O2催化剂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二练习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OB CH4C CH3OHD C2H4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3在4Cu + 10HNO3 = 4Cu(NO3)3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 NOB NO2C N2OD N2O34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B A2B2C AB3D A2B35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A 1 :1B 2 :1C 2 :32D 4 :328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方程式专项练习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
本题选A。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答案】A【解析】【详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反应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B2会剩余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
故选A。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B、根据图可知:氢分子和氯分子变化成了氯化氢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故正确。
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一般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聚集构成新物质)。
4.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X+2H2O.则X 的化学式是()A.N2B.NO2C.NH3D.N2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在N2H4+2NO2X +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5.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故选B 。
6.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 .1个X 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 .1个X 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A .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 错误;C .原子守恒可知,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 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D .X 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 错误; 故选:C 。
7.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215反应后质量/g1029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生成物B.测得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C.乙可能是催化剂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8g,故甲是生成物,且生成甲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8g=4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是生成物,故A说法正确;B、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4g+5g=9g,故B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C说法正确;D、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故D说法正确,大阿阿香B。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9.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3 2【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
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B.32C.48D.96【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A+B2=2C32 2x10g 30g3210 230gx gx=48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11.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此项不正确。
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
此项不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 。
此项不正确。
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
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
此项正确。
故选D项。
1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答案】B【解析】A、Fe+ H2SO4 == FeSO4 + H2↑,溶液增加的质量56 2 56-2 ,不符合题意;B、Fe+ CuSO4 == Cu + FeSO4 溶液减小的质量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C、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D、NaOH + HCl == NaCl + H2O,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对于化学反应: C+CO2高温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化学方程式C+CO2高温2CO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碳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D。
14.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5.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答案】D【解析】A、由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B、结合图示可知该反应在发生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一定未变;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种类未变,从而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由反应图示中关于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2+B2=2A2B;故选D.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