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研究作者:王妍明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5期王妍明(中国民生银行郑州分行,河南郑州 450046)摘要:中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变革都是由创新带动的,每一次进步也均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属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的源泉。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本人就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研究。
为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一些创新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可以在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064-020 序言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属于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其中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中国商业银行创新最直接且最典型的代表。
在经济及技术的强大支持下,中国商业银行早就跳出了传统的产业壁垒,朝着管理交叉及功能多样化努力发展着。
毋庸置疑,现在中国商业银行所使用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及弊端。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相关人员必须进行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理应制定一整套的创新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下面本人就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方式这一问题提一些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1 信息技术革命属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原动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对于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所起的影响是特别大。
我们甚至可以下这样一个定论:即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每一次革命均促进了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有利的推动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大致是这样的:手工记账时代——电脑单机记账时代——局部联网时代——互联网数据上收时代——电子银行时代——自动化时代——标准化时代——定制化时代。
鉴于信息革命的逐渐深入,如今互联网的运用,3G、4G网络的出现、运用、推广、升级及革新,这些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均对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促使各大商业银行顺流而上,开发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新业务及新服务。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店铺整理了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篇一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具体运用管理范畴做出界定,并且还比较了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方面的情况,并且结合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工作当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一、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界定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所以在企业市场发展和竞争过程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主要内容包含了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及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为自身发展创建更加有利的市场发展对策以及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总而言之,不同的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运营管理手段,而且也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风格。
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方向以及路径选择(一)业务后台集约化、工厂化处理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采取的业务分离对策的,把网点按照非即时性业务以及复杂业务等不同分类,进而集中到商业银行后台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网点主要的任务是受理审核以及处理即时性业务。
并且通过借助相关技术平台还有大型机具等等,逐渐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形式,进行集约化处理,形成一个上下联动以及协同作业的全新的运营格局。
(二)流程的再造和优化随着银行相关业务处理办法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有效推动了银行很多业务在流程优化处理以及再造方面的迫切需求,并且还需要按照具体的银行运作理念进行全面设计以及再造,创建更加科学的、合理的以及高效的运作流程。
(三)风险集中化、专业化管控当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业务处理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也相对集中起来了,而且这对于风险管理方面的对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需要创建集风险识别以及监测,还有控制等相关功用于一体的全新的运营监控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与经营管理》2023-10-27CATALOGUE目录•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政策建议01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主要以存款、贷款和结算等业务为主,具备高度的信用创造能力。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同时还进行投资、理财等多元化金融活动。
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资金运作的核心。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分散投资等方式,降低风险并保障资产安全。
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吸收存款并集中社会闲置资金,再通过贷款方式将资金提供给需要的企业或个人,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调剂。
支付结算商业银行提供各种支付结算服务,如支票、汇票、信用卡等,方便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投资理财、保险、信托等,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规模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商业银行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随着国际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而逐渐壮大。
0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为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存款业务分类存款业务特点存款业务管理存款是银行的负债,银行对存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存款本金的安全、支付利息和存款服务。
银行根据不同类型和期限的存款,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030201个人贷款、商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贷款业务分类贷款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对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贷款本金的发放、利息的收取和贷款服务。
贷款业务特点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利率和费率,以控制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随着商业银行特性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监管、投资者及服务客户等各方来说都是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治理模式及改进建议。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商业银行运用不同的治理结构、治理政策及机制,通过有效分配职权、激励利益、考核绩效、维护投资者权益、实施监管等措施来改善商业银行的决策制定,确保商业银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规范有效的管理。
它是商业银行决策秩序的基础和指导,是保障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1.法定实体性:公司治理机制要遵循政府有关政策和法律,确保公司法定程序正确。
2.责任自律性:公司治理需要有责任心和自律性,健全自律机制,控制由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等商业银行的内部主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3.分管责任性:公司治理应该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经理及其他管理者等分管责任架构,实现分管责任,分散风险风险。
4.可行性:公司治理机制要贴合商业银行经营实际,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建立内部有效的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策略1.学完善治理框架:建立更加严格的董事会治理框架,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定位和职责分工,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各自的职责,限制管理层权力,保证董事会有效行使全面监督职权。
2.强公司治理激励:建立以行为为基础的治理激励结构,通过激励提高商业银行员工的绩效,加强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的一致性,保障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3.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监管,建立健全双重治理机制,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内部治理制度,落实反洗钱与反腐败等监管措施,保障商业银行合规经营。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将实现一次转型,从分业迈向综合经营,,这符合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佳选择。
一、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20世纪代以来,不断涌现的金融机构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业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美国《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己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综合经营的转变,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
在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因加入WTO而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实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
1、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内在动因(1)综合化经营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广大的客户基础和分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但是与国外综合性金融集团相比,仍然存在着成本偏高、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
根据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通过综合化经营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扩大业务和经营范围,向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进一步共享客户信息资源并拓宽投资渠道,从而有效地改善银行资产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金融资产专用性低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又一内在动因: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正在逐渐弱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补性,成为引致国内银行业综合经营可能性的又—内在动因,我国的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行业主要包括资本、信息与企业家才能三个基本生产要素。
由于金融市场的高度相关性,以及近年来国内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以上三个生产要素均体现出较强的趋同性,资产专用性不断弱化,使得我国银行业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相对较低,为实现综合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调节经济
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调节经济结构 投资与消费; 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调节本国国 际收支
风险管理
管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套利
24
二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对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说明
二 课程的性质 金融专业主干课 三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掌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及其经营原则;掌握商 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经营要点;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 般原则和一般方法;评价银行经营效果;把握商业银行经营 发展的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 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 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适应21世纪金 融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中国通商银行
1896年盛宣怀 向清政府奏请开办 中国通商银行;于 1897年4月26日正 式开业
中国通商银行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家发行纸币的银行
17
三 商业银行的发展
尽管各国商业银行产生的条件不同;称谓也 不一样;但其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 一是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
持股公司制
• 持股公司是指为持有至少一家银行股票为 目的而注册成立的公司
• 类型 – 非银行性持股公司 – 银行性持股公司
非银行持股公司
银行性持股公司
银行控股公司制
银行控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为持有该银 行25%以上的股票
具体分为: 单一银行控股公司:指仅拥有或控制一家商
业银行的控股公司 多元银行控股公司:指拥有或控制两家以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机构之一,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理论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些关键理论,以帮助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实现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必然承担着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之一。
其中,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包括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制度,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并确保资产和利润的安全。
二、资本管理的理论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之一。
合理配置和管理资本对于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资本管理理论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和风险加权资产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资本管理,商业银行能够提高自身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为经营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流动性管理的理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运营的生命线,也是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流动性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资金运营管理和应急流动性管理等。
商业银行通过优化流动性管理,确保自身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灵活应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经营绩效评估的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估是对银行经营活动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过程。
评估经营绩效有助于指导商业银行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营销决策,实现可持续增长。
常用的经营绩效评估理论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经营效率评估和风险评估等。
通过有效的经营绩效评估,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提高经营效率,实现更好的发展。
五、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拓展业务领域。
其中,常见的应用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等。
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研究

《 商业 银行经 营管 理学》 是教育 部制定 的本科 层次 高等 院 校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 中之一, 于应用金融学 的范畴,具有理 属
3 、实验教学 的推行有 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 等院校 金融学专 业 的学 生 ,需要 系统 的学习现代 商
论起 点高、牵扯 面广 、实践性 强的特 点 。 由于我 国金融 体系管 业 银 行 经 营 管 理 的理 论 和 具 体 的 业 务 管 理 方 法 。 单 纯 依 靠 理 论 制色彩相 对较浓 ,金融理论 与研究 教学一直 偏重于 宏观理 论分 教学 已无 法满足学生 的需要 ,只有进行模 拟操作或 实际操作 , 析 。受金 融教学模 式的影 响, 《 业银行经 营管理 学》这 门课 才 能 提 高 。 在 实 验 室 里 , 在 学 习 了 相 关 的 理 论 知 识 之 后 , 学 生 商
化 、技 术 化 趋 势 在 金 融 学 科 发 展 中 越 来 越 明 显 ,在 实 践 中成 为 的应 用 能 力 , 通 过 提 供 一 个 银 行 业 务 实 际 操 作 的环 境 来 加 强 学 管 理 市 场 和 指 导 金 融 企业 行 为 的重 要 手 段 。 《 业 银 行 经 营 管 生对商业 银行经营管 理学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务知 识的理解 ,使学生掌握 商
以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更 应 该 强 调 理 论 联 系 实 际 ,如 不 配 合 实 验 教 学 学 生 很 难 理 解 和 掌 握 银 行 业 务 的 相 关 知识 。
2 、科学性原 则
金融 是现代经 济 的核 心 ,商业 银行 构成 了现代 金融体 系的 藿要组成 部分 ,银行 的业 务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 ,且 随着社会 的
浅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模式研究

2电 子 、信 息 技术 的发 展提 供 了技 术支 持 。随着 中 国电 子 、信 . 息技 术飞 速发 展 ,网络 经济 和网 络金融 也得 到 了一定 的 发展 ,网上 银行 、网上证 券 、网上 保险 、电话 银 行等 新型 业务也 由少到 多 ,由 点到 面地 发展 起来 ,它直接 促进 了金 融机 构 间新型 合作 业务 品种不 断 出现 ,机构 合作 形式 更加 多样 ,为商业银 行 实行 混业 经营提 供 了
一
或 两种 以上 业务 : 2) 公 司至 多从事 银行 、证 券 、保 险 中的一种 ( 母 业务 ,而 其余 业务 由其 控股 子公 司经营 。
三 、金 融 控 股 公 司 的优 势
具体 来 说 ,金融 控股公 司主 要优 势有 :
1可 以适应 客户 的 多元化 需 求 ,创造 最大 价值 。客 户 的金融 服 . 务需 求是 多样化 的 ,在资 产 方面包 括存 款 、支付 、投 资等 ,在责 任 方面 包括按 揭贷 款 、信用 卡 和其 它个人 信用 交易 等 ,在 保 障的方 面 包括财 产保 险 、人寿 保险 、医疗保 险 、保障 保险 和信 用保险 等 。这 些在很 大程 度 上可 以降低 金融 产 品和服 务 的价格 。并 有利于 减少 客 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的现实可行性 1商业银 行 实行 混业 经 营有预 留的操 作空 间 。随着 中国社会 主 户信 息搜 集的成 本 ,客户 只要 认准 一个 强势 金融 品牌 ,其所 从 中获
商 业 研 究
浅析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的模 式研 究
● 郑绪宝 邹城市农村信用社 - 强海龙 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
[ 要 ] 自从 九十年代 初 商AS 行 开始 实行 分 业经 营模 式 以 来,至今 己有近 十年 的 时间 ,商业银 行所 处的环 境及 其 自身的情 况 已经 摘 P -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在业务中需要注意安全,规避风险,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要坚持“效益,安全,流动”的原则。
本文分析一些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绪论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的结构颇受关注,甚至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都特别重视。
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已进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结论是:商业银行薄弱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引发储蓄和信贷危机,从而给政府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成本;而良好的管理和治理结构会给银行的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 自有资本金不足资本,即自有资金,这是银行业务在风险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法》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还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中国的国有银行的资本,主要来自金融部门分配信贷资金、专项资金及利润返还。
由传统结构改革受吃“大锅饭”的影响,之前银行只是注重服务,商业意识少,利润枯竭,回报可想而知,这表明之前的自有资金只能依靠财政拨款。
(二) 资金自给能力不强,营运周转困难在各级银行评估的主要是存款、贷款的指标和任务,收息收入的贷款,没有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并只注重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减少风险的任务,这要考虑自身的运作效率,出现注重贷款、轻视存款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贷款增多,存款减少这一恶性循环。
陷入长期贷款的一些银行效益差,导致资金紧张,有时占用汇兑差额,经常靠借钱渡过难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经营性现金流的周转是比较困难的。
(三) 盲目追求揽存数量,忽视资金成本前几年,各银行在执行从紧的货币和信贷政策的情况下,使用各种代理,运用组织存款拓展业务,以缓解资金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增加现金流量周期,这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为了完成存款任务,以赢得更多的钱,或公开或暗地里提高存款利率,违反利率政策,甚至不择手段不惜血本地拉存款,使用贷款利率接近或高于贷款基准利率的手段,人为增加资金来源的成本,损害国家利益,这不仅影响了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并反复养大了一些储户或企业财务人员的胃口。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1、对商业银行来说资本金越多越好对不对,为什么?资本金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好有坏,好处不胜枚举,坏处是资本金(以及资本金率)越高该银行的营运能能就越差。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由其规模决定,资本金率一般随着银行业务发展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这个资本金率由银行自身主要业务构成和银行文化以及银行银行营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资本金总量随着银行业务量上涨或下降。
如果资本金少,银行营运的风险就会加大,从不满足监管机构要求的资本金水平到甚至连少量储户取现造成的资金不足都无法抵御都可能发生。
而初始资本金高意味着话大量的钱作为注册资本,几乎相当于“冻结”在银行里,银行开业后资本金过高,会造成大量资产堆积,资金的成本和收益严重不成比例。
高资本量会带来高资金成本,特别是权益资本成本不能省税,资金的成本大大高于吸收存款的成本,由此降低了银行存款的营利性,其次过高资本量反映银行可能失去了较多的投资机会,缺乏吸收存款和收回贷款的能力。
2、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主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1)微观层面考虑八个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资金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二是贷款的风险程度三是贷款的费用包括信用分析与评估费,抵押品鉴定与保管费,贷款回收费,账户服务和管理费等。
四是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五是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六是贷款的市场供求状况七是贷款的期限八是借款人从其他途径融资的融资成本。
(2)宏观层面除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外,影响利率水平的海有以下几点一是平均利润率二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三是货币政策四是国际利率水平五是历史利率水平3、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哪些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的管理者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的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即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
而如何在这些原则之间保持平衡,则又是银行管理者们面临的最基本的难题。
(1)盈利性原则。
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中,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注重资产业务的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原则。
(2)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 的研究对象是 商业 银行 , 穿全 它 贯 书的“ 三性” 管理原则 以及各项具 体的业务操作都 立足 于单个商业银行 , 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又是 但 在大 的宏观经济环境 中进行的 , 国内国民经济发展的状 况、 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的风云变幻 都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具体 的经营活动 。因此 , 该课 程具 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紧密结合 的特征 。 3内容更新快。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有一个显著 的特 征 , 就是政策性 、 那 经济性 因素对课 程 内容 的影 响 较大 , 教学 内容需要随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环境的变化而 不断 的改变。 在过 去3 年里 , 0 金融 自由化 、 全球化使 商业
2宏微观相结合 。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是一 门微观
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2 课 堂教学往往 与实 际工作相脱节 。由于种种原 . 因 ,学校缺 乏与银 行部 门建立信 息传递渠 道和交流制
度 ,有关银行改革 的信息及国家的金融政策 的变化 , 往
往 只能从有关 报刊杂志 中间接获得 , 缺乏完整性 、 系统
( ) 一 课程特点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研究货 币信用经济条件下 , 商 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 的科学 。 该课程的特点 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 , 既有一定 的理论性 , 又有较强 的操作性。具体特点如下 :
1 . 学科综合性强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紧系整个
1 . 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 。 在此课程 的传统教学过 程中 , 往往 以课堂讲授为主 , 学生通过记笔记 、 背诵等方 式在教师讲授范围 内接受 、消化 即传统的 “ 填鸭式 ” 教 学, 对相关的原则 、 作用 、 特点 、 性质讲得多 , 实实际操 现 作 运用极少 , 使学生对 教学 内容产生空泛 的感觉 , 缺少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及风险控制研究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及风险控制研究【摘要】近些年,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及风险控制这一课题一直都是理论界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揭示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风险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给出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综合经营;业务风险;风险控制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一)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1.美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在西方国家普遍兴起,美国的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并购,抢占投资银行等金融业务,形成了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业务综合化的全能型银行巨头。
美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是纯粹型、管理型的控股公司模式,即作为母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不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只从事对附属机构的股权运作和股权管理等。
2.德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现状德国一直实行的都是全能银行制。
德国全能银行除了与其自身股东相互交叉持股之外,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持有非银行公司的股份,并作为股东代理机构,参与各种公司的股东大会,行使股东的权利。
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全能银行逐渐形成了以大银行为中心的垄断财团,如德意志银行财团、德累斯顿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等。
这些机构包揽了包括企业融资、投资银行、代理发行证券、买卖证券等在内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业务。
(二)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1.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现状概括2005年,人民银行、证监会及银监会联合公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中国商业银行直接出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于2006年起草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只求意见稿)》;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
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型银行业悄然搭建起了囊括投资银行、基金、资产管理、保险等多种业务领域且横跨海内外的国际化综合平台。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共3篇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共3篇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研究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其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对策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1)智能风控。
通过大数据分析、统计学模型、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客户的识别与评估,并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银行风控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
2)智能客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助服务,例如语音识别、智能问答等,能够快速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3)智能营销。
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营销来提高营销效率和满意度,并且逐步形成智能化的营销体系。
二、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带来的挑战1)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很大,数据安全方面受到了威胁。
商业银行需要构建更加完备的安全体系,防止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风险的发生。
2)技术应用难度。
虽然人工智能在商业银行可以实现许多自动化功能并提高效率,但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非常复杂,在技术应用上面还是存在困难。
3)人和机器的协作难度。
人工智能在银行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维护。
由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差较大,因此,人和机器的协作难度也会随之上升。
三、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应该加大投入,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人员的专长优势,协助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务上的应用。
2)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特色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能一味追求高端,银行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客户需求来设计合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帮助银行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3)加强数据安全。
金融领域数据的保护比其他领域更为重要,银行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保护预防数据泄漏和下载盗用等方面的安全。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分析。
在背景介绍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研究目的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为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
接着在首先探讨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其机制及结构,并比较不同银行的公司治理实践。
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业绩的影响,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整体来看,本研究在理论上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分析、概念探讨、机制分析、结构比较、业绩影响、存在问题、对策、研究总结、展望未来、局限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结算清算等功能。
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银行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
在商业银行中,股东、董事会、高管层等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来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研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概念探讨和机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规律性问题,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银行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性,并分析不同公司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势,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方案,促进行业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及管理实验报告

此次的实验,让我们了解并体会到银行柜员的一些工作情况,基层工作相比照拟枯燥,重复,还比拟容易出现过失,但是如果是真心要从事这一方面工作,就要耐得住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所谓,事无巨细,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如果加之耐心、细心、持之以恒,这样每一天的工作、每一个的流程细节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才是真正地做好它,做懂它。我们在往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用实践来检验真知;同时,要时刻锻炼自己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认真负责,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Businessand Management of mercial Bank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商学院
实验班级:国贸3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2012 —2013 年第 二 学期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工程名称: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概述
学时
2
成绩
**
专业
三、实验容
1、个人储蓄业务初始操作:
〔1〕操作员密码修改
〔2〕操作员**修改
〔3〕增加尾箱
2、储蓄业务日初处理:
〔1〕凭证领用
〔2〕重要空白凭证出库
〔3〕现金出库
〔4〕凭证综合查询
〔5〕重要空白凭证查询
〔6〕尾箱轧帐
四、实验总结〔体会和感受〕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验课程让我们有时机学习银行部的一般操作。因为尽管理论知识再深厚,也是不能与实践脱钩。我们绝对有必要在踏入社会之前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自己打下一定的根底。初步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个人储蓄业务、储蓄业务日初处理的容、流程及操作,有利于毕业后的我们以后能更加和谐的融入社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导论一、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性质:1.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2.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
一般企业管理常用的最优化经济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局限性。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一般工商企业大的多;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的风险比一般企业更为广泛。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经营规律。
功能:1、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吸收的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2、支付中介功能(传统功能):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例如签发和支付支票,电汇资金、电子支付、支付现金等。
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最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经纪、代理融通等业务。
二、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1、最终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2、基本目标“三性平衡”“三性”平衡指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之间的平衡。
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
三、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联的组织管理问题。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营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损失,还能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一、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这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企业贷款违约、个人信用卡逾期等都属于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利率的波动可能影响银行的存贷利差,汇率的变动可能使外汇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化,而股票和商品价格的起伏则会影响相关投资的收益。
操作风险涵盖了银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等方面的失误或不完善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内部欺诈、系统故障、交易错误等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提款或合理贷款需求的风险。
如果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或资金运用不合理,就可能陷入流动性困境。
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银行风险的重要外部因素。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策略也会引发风险。
过度依赖某一业务领域、盲目扩张规模、风险偏好过高都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之一。
如果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人员素质也是影响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
员工的专业知识不足、道德风险等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银行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等,准确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商业银行体系的缺失
大学课件
15
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主要指标对比 (2002年)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总资产 贷款 存款
16
国有商业银行 其他银行
大学课件
我国农村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对比 (2002年)
大学课件 37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假定所有短期利率均上涨一个百分点
资产
利率敏感的 500
平均收益率
13%
负债
600
平均成本率
10%
利率固定的
无息的
350
150
15%
220
100
8%
股权
总计 1000
80
1000
大学课件
38
相关指标的变动:
净利息收入=500×0· 13+350×0· 15 -600×0· 1-220×0· 08 =39· 9 生息资产收益率=4· 49% 利差率=4· 38% 这表明,该银行在负缺口值为100的情况 下,由于市场短期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 而使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下降了1。
5· 0 1· 3
22· 3
6· 0
18· 0
17· 0
10· 4
-16 -16
9 -7
-8 -15
大学课件
-7 -22
- 1· 4 -23· 4
4· 8 14· 5 7· 0 30· 2 6· 8
46
预测资产保本收益率
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 年平均利率% 可重新定价资产 21300000 14· 1 可重新定价负债 28300000 9· 5 缺口 -7000000 利息收入(30天) 246847 利息支出(30天) 220973 净利息收入 25874 资产保本收益率预测 平均利率下降0· 2%利息成本 216321 9· 3 新发行100万元大额CD 8548 10· 4 应得净利息收入 25874 合计 250743 资产保本收益率(年)
80
1000
大学课件
36
相关计算:
净利息收入 =500×0· 12+350×0· 15-600×0· 09- 220×0· 08=40· 9万元 生息资产净收益率 =40· 9万元÷850万元=4· 81% 利差率 =(112· 5万元÷850万元)-(71· 6万元÷820万元) =4· 51% 敏感性缺口 =500万元-600万元=-100万元 盈利性资产比重=85%
当前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银行非中介化
银行非中介化是否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逐 步消亡? 我国的情况怎样?
大学课件 6
商业银行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风险性
商业银行的宏观性
大学课件
7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环境风险:
管理风险: 交付风险: 财务风险:
法律风险、经济风险、 竞争风险、监管风险 欺诈风险、组织风险 管理能力风险、补偿风险 操作风险、技术风险 新产品风险、策略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 风险、杠杆风险、国际风险
资本充足率
系列1
大学课件
20
1989年国际银行资本比率比较
奥地利 加拿大 芬兰 德国 意大利 卢森堡 挪威 西班牙 瑞士 美国 4.25% 5.46% 7.00% 4.87% 6.34% 3.20% 4.21% 9.62% 6.09% 6.21% 比利时 丹麦 法国 希腊 日本 荷兰 葡萄牙 瑞典 英国 3.39% 8.72% 2.19% 2.87% 2.97% 4.37% 10.32% 1.53% 4.89%
银行机构主要负责人任职资格 (一)学历和资历 1、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金融工作5年以上;经济、 法学专业同等学历者,从事金融工作7年以上。 2、金融专业大学本、专科毕业,从事金融工作8年以上; 经济、法学专业同等学历者,从事金融专业10年以上。 3、高中、中专毕业须从事金融专业工作12年以上。 4、从事其他经济工作20年以上,经过金融专业培训1年 以上。 (二)无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致使金融机构亏损、破产记录 和不适宜从事金融工作的不良行为。 (三)须与当政机关脱钩,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企事业单 位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 (四)离退休人员不得担任银行法定代表人。
大学课件
32
敏感性缺口模型
管理重点:短期利息收入 管理目标:稳定或提高预期利息收入
几个概念: 利率敏感性资产 利率敏感性负债 敏感性缺口(GAP=RSA-RSL )
大学课件 33
敏感性缺口图示:
正缺口 零缺口 负缺口
敏感性资产
敏感性负债
非敏感性资产
大学课件
非敏感性负债
34
影响净利息收入的因素
大学课件 45
利率敏感性报表
××××年6月30日银行利率敏感性分析
1- 7天 资产 投资 贷款 生息资产 非生息资产 负债和股权 市场利率负债 其他负债 股权 分期缺口 总缺口 8-30 天 0· 7 14· 3 31-90 91- 天 180天 5· 5 4· 5 4· 0 6· 0 181- 365天 2· 5 6· 5 1年以 上 11· 3 23· 7 总计 100 29 46· 3 85· 3 14· 7 100 78· 5 14· 5 7· 0
大学课件 10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准人规定
拟提交的报告
筹建申请报告 筹建可行性报告 筹建方案 筹建人员名单及简历 其他材料
大学课件 11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准人规定
银行注册资本金要求
全国性商业银行10亿元人民币 地方性商业银行1亿元人民币 城乡信用社5000万人民币
大学课件 12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准入规定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GDP 贷款
第一产业 二、三产业
大学课件
17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治理结构不完善 3、改革目标不明晰 4、巨额不良资产的困扰 5、资本金严重不足 6、资产收益水平低下 7、内部风险控制不力 8、经营环境恶劣(信用体系、企业基础)
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宏观视角的分析 宏观金融政策的传导
社会金融风险的管理
大学课件
4
银行贷款、资产与GDP的关系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94 95 96 97 98 99 银行贷款 GDP 银行资产总额
大学课件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看待商业银行消亡论?
大学课件
18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2002年底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系列1
工 行
中 行
建 行
不 良 资 产 比 例
农 行
大学课件
19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
2002年底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 9 8 7 6 5 4 3 2 1 0 工行 中行 建行 农行
负债管理战略 资产负债综合(多元化)管理战略
资产负债外管理战略
大学课件
27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目标
1、银行管理层应该尽可能地同时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 结构以及成本收益进行控制,以便达成银行短期和长 期目标。 2、银行管理层对资产的控制必须与其对负债的控制相协 调,使资产和负债管理具有内部的一致性,不至于相 互冲突;在资产负债管理上的有效协调,有助于使银 行收益资产的收益与所发行债务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 化。 3、因为收入和成本是从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两边产生的, 因此,银行需要形成这样的政策:使形成资产(如发 放贷款)或负债(如发售存款)的银行服务成本最低, 回报最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史建平
大学课件
1
第一讲 导
论
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大学课件
2
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微观层面的分析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带来的逆向选择 和道德风险
银行间接融资的作用
大学课件 3
大学课件 43
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动对净利息收入的 影响 :
资产
利率敏感的 540
平均收益率
12%
负债
560
平均成本率
9%
利率固定的
无息的
310
150
15%
260
100
8%
股权
总计 1000
80
1000
大学课件
44
相关指标的变动结果:
净利息收入=40· 1 生息资产净收益率=4· 72% 利差率=4· 41% 敏感性缺口=-20 这表明,在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的情 况下,敏感性缺口和净利息收入都发生 变化
大学课件
28
资产负债管理原则
收益与风险对立管理原则 (1)首先,银行应对资产进行风险性的分析与考察,保 证资产结构的合理性。为此,商业银行的资产应按照 其风险性的不同,进行分类,并运用特殊的风险资产 的概念。在对各种资产的风险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按照“三性”原则来安排资产的结构。 (2)要保持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 能力,主要是看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坏账准备,商业 银行的资本金和坏账准备金越多,表明其风险抵御能 力月强。 (3)保持风险资产与风险抵御能力的相互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