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第二章 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1.请解释传播者的内涵和外延?答:(1)内涵:传播者即编码者、发讯主体,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环节。

(2)外延:A.人际传播中,是发讯主体又是讯息接受者。

B.组织传播中,是政府首脑、团体负责人、文件起草者等。

C.公众传播中,是演讲者、报告人、教师等。

D.大众传播中,是个人、组织、社会团体的混合体。

2. 请说明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的特点?答:(1)具有主观能动性。

(2)集体性。

(3)受控性。

(4)专业性。

3. 请解释守门人的含义?答:最早见于库尔特·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指在大众传播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4. 请说明守门人的三重角色和特征?答:(1)三重角色:A.接受者 B.守门人 C.传播者(2)特征:A.隐形性 B.依附性 C.追加性 D.完善性5. 请说明职业传播者的任务?答:(1)搜集信息。

(2)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

(3)加工、制作信息。

(4)对传播内容和过程加以控制。

(5)收集、处理、反馈信息。

6. 请说明职业传播者应有的素养?答:(1)对传播事业有敬业精神。

(2)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3)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4)有信息的敏感性。

7. 请解释信息的含义?答:(1)广义:事物发出的,接受者预先不知道的消息、情报、资料、密码等。

(2)狭义:脱离载体或依附物质的内容,它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减少或降低不确定状态。

8. 请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答:(1)客观性(2)抽象性(3)感知性(4)传递性(5)存贮性(6)共享性9. 请解释信息传播中的编码与译码?答:(1)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

如:字符的不同组合构成文学作品;音符的不同组合构成音乐作品。

(2)译码:把信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

10. 请说明信息的提取过程?答:(1)判断讯息包含的内容。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二章知识分享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二章知识分享

传播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二章知识分享1、传播有怎样的结构?A.结构,即勾陈过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与此相联系,有一种视万事万物都为过程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结构的动态表述,两个概念意思基本相同。

B.美国传播学者D·伯洛提出了“S-M-C-R”的传播过程模式,从隔离路上较为透彻地总结了传播的过程和结构的特征: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边界;传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C.这一总结,克服了前人认识中的谬误,不仅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要性,而且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强调了传播过程研究的科学性。

D.传播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2、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的优缺点?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who)<传者·控制分析>—说什么(says what)<讯息·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媒介·媒介分析>—对谁(to whom)<受着·受着分析>—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效果·效果分析>①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

②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5分析即5领域)缺陷:A.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似乎把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并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B.它似乎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C.作为要素的“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化,这里没有表达出来。

D.“效果”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它实际上并不一定出现,其只是一个“环节”。

2.申农—韦弗的线性模式优点: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②媒介被一分为三,信息分为发送的和接受的。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P5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P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P8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阶段P28~P33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至今口语仍是我们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局限:直接依靠人体发声功能,在空间距离上受限;口语随说随逝,依赖于记忆,在时间的保存上受限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话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体系统的进程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子媒介的出现形成了人类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响信息系统,实现了大量复制、大量传播、永久保存,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P35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特点P138: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也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2)劳动主体不再是机器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不主要靠现金而是主要靠信用4)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第四章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P60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解释不清的传播活动表达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大众传播学第二章

大众传播学第二章

J· 伯德利亚
• 消费文化 • 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 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 务中所蕴涵的意义消费。 • 消费文化的实质是: • 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
宝马象征什么?
“宝马女”致死1人伤3车 弃车逃逸 12小时后自 首
• 无牌“中华女”当街暴打女记者 连扇多耳光 • “把娇柔的女记者打成这样,这女司机真该人肉 一下,太嚣张了!”3月23日晚上,一个《强悍 “中华女”郭丽当街暴打贵州电视台女记者》的 帖子出现在红网等全国各大网站,详细曝光了贵 阳市一无牌女司机当街暴打女记者的粗暴行为。
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 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
二符号的分类
符号分类
符号(sign)
信号(signal) 象征符(symbol)
信号具有物理性质, 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
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信号的特点:

性.
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

暗示性意义
外延意义 内涵意义
语 言 符 号 的 暧 昧 性
指示性意义 区别性意义
• • • • • • • • • • • •
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大鲨鱼” “闪电侠” “小皇帝” 暗示性意义 “小飞侠” “答 案” “蝙蝠侠”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学生 、车 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 植物 动物
大众传播学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符号的定义
符号概述
!"#$%&'()*+,-./@:;<=> #@* ※€℃℅℉№™ⅡⅢⅣⅤ← ↑→∥∧∨∪∮
符号
一﹑符号的定义 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 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 便是事物y的符号, 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 的意义。 ——日本 永井成男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五、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什么是传播?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信息?3、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4、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简述符号的定义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信号与象征符有什么区别?4、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及作用5、什么是象征行为?6、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7、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2、直线模式的结构特征(拉斯韦尔5W、香农-韦弗)3、循环模式的结构特征(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德弗勒)4、系统模式的结构特征(赖利夫妇、马莱兹克)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1、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2、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3、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包括其负功能)4、大众报纸的特点是什么?5、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6、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简述电视的媒介特性。

8、简述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

9、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0、简述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11、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哪些方面?12、什么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简述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2、如何定义技术和媒介技术?3、简述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复习章节:1――12章主要题型:1、填空题4个共15分2、连线题5个共 10分3、名词解释4个共20分 4、简答共2个共30分 5、论述题1个共25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是信息的形式,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所处的群体、组织、社会,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反馈行为的总称。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的运行。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传播)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知道信息与讯息的区别讯息:有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的信息。

信息:信息是对环境中不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的亮度、无规则的测定。

比较:信息包括讯息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讯息指向具体的事物,信息时讯息的本质,讯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符号的定义: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表达和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P50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 H.拉斯韦尔①“5W”模式或者“拉斯韦尔程式”:②香农―韦弗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①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3、掌握系统模式P55①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②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五章人内与人际传播主要的传播类型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分清属于哪类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大众传播学复习

大众传播学复习

第六,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一定社会的 统治者必然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宣传者,其宣传活 动总是具有强烈的倾向性的。而新闻传播则注重以 全面、详实的最新事实来勾勒世界的完整画面。 • 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区分宣传和新闻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例 如,新闻与广告宣传应有严格界限,以防止广告商 和私利集团不法牟取利益。当然,宣传与新闻的分 野是相对的。法国学者雅克· 埃吕尔认为,“产生同 样效果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都是宣传,即便其基本 理论是完全不同的。” •


另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 渐发现,宣传与新闻无论是在内容、方法,还是在目 标上,是有若干不同点的:
第一,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符号是对于特 定的反应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信号(刺激物)。在 现代商业社会中,设计一个个性鲜明、易识易记的标 志符号,是成功的企业宣传的首要条件之一。而新闻 传播追求的是尽可能大的信息量。 第二,宣传重重复,新闻重新意。宣传受预设、 恒定目标的导引,需要以相同的内容对宣传客体进行 反复的灌输。而新闻传播期待的是‚朝朝新世界‛, 忌讳老生常谈。
•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 1.四大先驱
– (1)拉斯韦尔 – ①1927年,出版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 期的宣传技术》:宣传研究
– 拉斯韦尔在1926年对宣传下的定义是:‚它仅 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不那么准 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 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 1934年, 他将宣传定义修正为:‚宣传,从最广泛的涵 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的技 巧。‛ 拉斯韦尔认为,广告和公告都属于宣传 范畴。 – 在以上两个定义中,第一个定义将宣传归结为 一种以符号来控制意见的特殊传播活动;第二 个定义则将宣传归结为一种影响人们行动的技 巧。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第一章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播的基本类型的是(D)A.人际传播B.人内传播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现代社会信息系统不存在隔阂B.社会信息系统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C.社会信息系统不能进行自我创造D.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3.符号学的创始人是(B)A.库利B.皮尔士C.阿耶尔D.施拉姆多选题:传播的特点有(D)①共享②影响③互动④过程⑤推广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填空题:1.信息是意义_、___符号___、___精神内容____和____物质载体__的统一体。

2.人类传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

传播至少有那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信宿3.。

判断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只有意义和符号错简答题:大众传播的特殊特点(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的内部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填空题1、__能动性_和_创造性__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2、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根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3、象征性图形的使用标志着(图画文字)由具象到抽象的飞跃,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越来越接近了。

4、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

5、美国传播学家A. 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和机器媒介系统。

6、从媒介普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分为(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度)信息化阶段这两个阶段。

判断题(对)1.根据已知的研究结果,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及声音。

(错)2.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的发展顺序为口语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二章.doc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二章.doc

传播四种基本类型第二章传播第一节传播的概念1、 传播的概念演变(代表性定义)%1 “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

缺点:拒斥、不通、误解、独处%1 “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1 “反映”说:强调传播使受者产生反应。

%1 “互动”说:强调传者与受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过程”说:强调信息传播是有始有终的。

2、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理解:①传播是人类的活动。

%1 传播是信息的交流。

%1 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1 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节传播的特点1、 一般特性和基本特点:①社会性和阶级性%1 目的性和计划性%1 主动性和创造性%1 协同性和互动性%1 永恒性和历史性2、 不同的特性:人际传播一一个人性、亲近性、直接性、互知性大众传播一一传真性、快捷性、扩散性、公开性3、 传播活动的基本条件传播者(主我)、信息(内出信息)、语言(内部语言)、接受者(客我)第三节传播的分类1、 其他角度:①垂直性传播、水平性传播%1 隐蔽性传播、鲜明性传播%1 真理性传播、利益性传播、权威性传播%1 向上传播、向下传播%1 传达性传播、解释性传播、劝服性传播、鼓动性传播、娱乐性传播2、 按传播范围分: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非人类传播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I 人类传播J 「人际传播〔社会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内向传播(人内/内在/自我传播):%1定义: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内向传播相当于“思考”,即所谓主我(I)和客我(me)的对话。

%1表现:自言自语、独立思考、扪心自问、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写日记等%1分类:条件反射式传播、情感支配式传播、理性支配式传播%1特点: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1地位: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又有自身特性。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1节传播的含义一、什么是“传播”?传播不仅仅是人类的权利,而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其分类如下图:传播人类传播非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传播学中所使用的“传播”一词,限于“社会传播”这个范畴之内,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

Communica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io和communis。

其含义很多,包括:通信、传达、交流、交往、传染、交通等。

1、共享说: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2、影响说:传播是传者对受者施加影响的行为。

3、符号(信息)说: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二、传播的特点(1)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2节传播的类型第3节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一、传播学诞生的条件——经济:广告传播效果研究需要相应理论支持——政治:选举和两次世界大战对传播效果研究的直接催化——社会:迅猛发展的大众传播事业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学科自身机制的发展与演化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以及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发展。

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美国传播者施拉姆曾用“租界”、“绿洲”、“十字路口”等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二、传播学的形成传播学有着悠久的学术思想渊源,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没有人专门研究传播问题。

许多学者只是从各处在的学科关心出发,附带性地对传播现象做了某种程度的考察。

我们可以从下列著作的发表看出传播学走上历史舞台的轨迹:1922年,李普曼(Walter Lippman)的《舆论学》出版。

1927年,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较系统地研究了一战中的宣传。

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系统研究大众传播与投票行为的关系,并且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

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

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美国传播学者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媒介系统、( )媒介系统和( )媒介系统。

2、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 )功能。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 )传播。

4、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包括( )、( )和( )。

5、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 ),又具有( )。

6、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 ),另一方面则是( )。

7、霍夫兰采用的( )与拉扎斯菲尔德的( )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8、一般认为,( )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9、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即( )和( )。

10、 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 )大学诞生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拟态环境2、集合行为3、知晓权4、传播效果三、简答(20分)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分)2、什么是传播学发展的“12345”? (7分)3、画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图,并指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7分)四、论述(20分)作为一名未来的传播者,你怎样理解“控制分析”?以社会系统角度论述。

五、材料分析(20分)阅读下列几则材料,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其做出分析。

材料(一) 严守一和沈雪一进费墨的家,就能看出家中是大战后的暂歇。

费墨没戴眼镜,耷拉着脑袋,窝在沙发里。

深度近视的人摘下眼镜,脸就变了形。

李燕满脸泪痕,抽着一支烟,翘着腿,坐在费墨通常坐的书桌后面。

看到严守一和沈雪进来,李燕又发作了:“骗子,原来是个骗子。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说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1.四个时代和各自的特点?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特点: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灵活,最常用。

但是时间、空间受限严重。

信息较少且零散,无秩序,传播媒体原始简单,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使用的感官主要是听觉。

文字传播时代:从零散逐渐到系统,从无序逐渐到有序,可以长期保存,从听觉转到了视觉打破了时空限制,但是手抄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印刷传播时代:走入机械化时代,可以短时间大量复制。

但是需要设备。

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输。

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传播中使用的感官,视觉、听觉并用。

三大里程碑。

数字传播时代: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数字传播是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特点的新的传播途径。

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

例如:施拉姆最后7分钟钟。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传播学研究的演化2.传播学的诞生,时间和地点?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学科直接事件:1、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业的国家,美国。

2、纳粹上台导致欧洲学者逃往美国。

定义: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人类传播的发生发展、人类传播的形态、人类传播的过程3.传播学的三大来源和信息科学里面三个论?1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2新闻学:报学——新闻学——传播学3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包括:信息论:香农19481949 《传播的数学理论》信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1948《控制论》1950《人有人的用处》系统论:1937 L.V.贝塔朗菲《关于一般系统论》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一)拉斯韦尔(Lasswell),政治学家1、提出传播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 effects)】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首次较完善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2、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大众传播学复习重点

大众传播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重点名词:1.传播学2.大众传播学3.信息4.信息社会二、一般了解:1.信息的作用:信息是物质的普通属性,物质、能量与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的功能在于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趋势,减少或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分类: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是指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就是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既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行。

它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4.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

它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5.传播学的流派:传播学是一门以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作为一门学料,它诞生于20世纪中叶,迄今已经形成两大研究学派:其一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其二是欧洲的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张扬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二是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威纳创立的控制论以及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三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学。

6.五大先驱:在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诞生过程中,有五位杰出的学者贡献突出,影响广泛,被视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物,他们是政治学家纽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和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7.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一控制结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会分析。

8.卢因的主要贡献: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服了许多研究,此外就是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9.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一一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考点版)

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考点版)

填空15*1’选择8*2’名词解释5*4’简答1*4’3*5’论述2*15’传播学第一人威尔伯·施拉姆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三种方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实地调查法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5W模式”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本章学习重点、难点:1、传播的定义2、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3、传播学的形成及奠基人的贡献1、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美)威尔伯·施拉姆“我们在传播时,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2)、“影响(劝服)说”强调是传者欲对受者施加影响(美)J·露西、G·彼得森“传播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3)、“符号(信息)说”强调是符号(信息)的流动(美)B·贝雷尔森“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送”2、三类社会传播的主要特点3、传播学的形成及奠基人的贡献*传播学的形成多学科背景下诞生的传播学具有明显的“边缘性”、“交叉性”特点,难以确定其具体“诞生日”。

关于其“出生期”的观点有:1、19世纪末(新闻学取向)2、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心理学取向)3、20世纪40年代(综合取向)总结: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初具规模是20世纪40年代*奠基人的生平和贡献主要贡献:1、提出传播的5W模式,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总体框架2、提出“社会传播”概念,认为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传递遗产等功能3、倡导并实践传播学基本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效果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 →To Whom→With What Effect研究领域:谁(控制研究)、说什么(内容研究)、通过什么渠道(媒介研究)、对谁(受众研究)、有何效果(效果研究)拉斯韦尔代表性的著作有:1、1927年出版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2、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二)卢因(1890-1947)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为:1、作为“格式塔”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强调人的经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整体先于部分并制约部分。

【完整版】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资料

《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绪论课时:2周,共6课时研究流派一、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信息: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

(内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狭义的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故又称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就是利用传播工具,借助传播媒介,把某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信息传播给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

二、传播学的起源1、传播学在美国的起源2、传播学五大先驱:拉斯韦尔(Lasswell):5W、三功能说。

代表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哥伦比亚学派代表人物,随机抽样,两级传播、意见领袖代表作《人民的选择》卢因(勒温)(Lewin)把关人理论霍夫兰(Hovland):耶鲁学派代表人物,控制实验法,毕生从事说服与态度改变以及心理对行为影响的研究。

施拉姆(宣韦伯)(Schramm):集大成者,1949年编辑《大众传播学》,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框架,《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3、传播学的研究历史4、“新三论”与传播学A、系统论: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B、控制论:对系统中的调节和控制的研究,其重点是反馈C、信息论:研究系统中的传播,包括由发送者向接受者传递信号的研究三:研究流派1、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和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时间,都同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都有明显的经验色彩,故又称经验学派2、批判学派:流派纷呈,主要有6大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2政治经济学派、3思想统治理论学派、4文化学派、5社会科学学派、6多伦多学派其共同特征是反对美国传统学派以量化为主的微观传播研究;多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试图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社会权力结构的运作以及媒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历史最为悠久的批判学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派别。

大众传播学复习大纲-(答案)

大众传播学复习大纲-(答案)

《大众传播学》复习范围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学中“传播”与传播学、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名词解释)(1)传播: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机构(职业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密集、连续地向不特定的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

(3)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4)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一门学科。

2、传播的分类:(填空)A 按媒介分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B 按范围和规模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中国传播学第一代的开山人物是张隆栋和郑北渭。

(填空或选择题)4、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选择题)5、传播学的鼻祖或传播学之父是施拉姆。

(填空)6、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

(填空或选择题)特别注意:施拉姆不是奠基人!!!7、拉斯韦尔主要贡献:(选择题)(1)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

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五个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概念。

探讨传播的社会功能。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8、卢因的主要贡献:(选择题)(1)首创“群体动力学”与“场论”(2)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9、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选择题)(1)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及“意见领袖”,破除了“魔弹论”,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

(2)倡导、确立了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走出经院书斋式研究。

10、霍夫兰主要贡献:(选择题)(1)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形成传播学上的耶鲁学派。

(2)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第二章传播模式论1、模式的定义(名词解释)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传播学原理》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传播学原理》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8《传播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的特性和本质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

本质:极端重要性(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

)2.传播的定义(三说)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施压影响的行为。

信息说:强调传播是信息(符号)的流动。

3.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4.传播的划分(16面)人类传播和非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为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亲身传播前三个和大众传播后三个5.传播学诞生的条件从主观方面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间提高。

从客观方面看,传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显。

大众传媒发达程度、科学认识的水准。

6.四大奠基人及贡献拉斯韦尔:5w、社会传播概念、内容分析法。

卢因:把关人、群体动力学拉扎斯菲尔德: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实地调查法”霍夫兰:控制实验法、《传播与劝服》第二章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传播的模式32.传播的功能2343.传播研究的三个范式(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媒介理论麦克卢汉4+评价第四章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第六章传播内容的中介载体与表达信息符号第七章受众受众:、受众的界定与类型第八章效果(理论)两级传播理论、魔弹论、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议程设置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理论、框架理论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的特性和本质2.传播的定义(三说)3.信息4.传播的划分(16面)5.传播学诞生的条件6.四大奠基人及贡献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传受信息的行为过程。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施拉姆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大众传播的过程与要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与(系统性)。

2.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他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5W 模式)的过程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传播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噪音)构成。

这一不速之客的引入,是这一模式的一大优点。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单向性)与(孤立性)。

5.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6.相对于香香农、韦弗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增加了(反馈)机制,同时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7.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8.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交往)。

二、选择题
1.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的(A)模式。

A“5w”B循环C平衡D螺旋
2.香农、韦弗模式描述整个传播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B)构成。

A信源B噪音C信道D信宿
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

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A)
A.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B.编码—讯息—译码
C.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D.译码—讯息—编码
4.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从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C)模式。

A双向传播B大众传播C传播系统D传播控制
5.德国学者(D)1963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系统模式,显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心理学上非常复杂的社会过程。

A拉斯韦尔B诺依曼C奥斯古德D马莱兹克
三、名词解释
1.传播模式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传播模式是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2.传播过程模式
基本上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描述传播过程本身的功能性模式,描述内容包括:描述过程中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过程本身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传播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

3.5W模式
指的是1948年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他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
的描述传播过程的模式,拉斯韦尔在这个模式中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5个W代表这五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英语中5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四、问答题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1)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2)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3)讯息。

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是讯息的搬运者。

(5)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2.拉斯韦尔“五W”模式的意义与不足。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5W”这条思路形成的。

当然,
3.请指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的缺陷。

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没有信息的反馈;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4.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5.大众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征
(1)大众传播是整体性的过程:传播过程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因素,每—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相互关联而不能被切割、分离的。

(2)大众传播是双向性的过程:所有的信息交流都不是传播者向受传者发送讯息的单向过程,而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过程。

(3)大众传播是动态性的过程:从信息的角度看,交流就是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移动和变化。

(4)大众传播是社会性的过程:传播过程是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本质不但与系统本身相关,而且与它的外部环境有关。

五、模式分析题
1.请画出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并分析其特点与缺陷。

课本第5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