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微型空压机D课程设计成品

微型空压机D课程设计成品

微型空压机课程设计液压一班15号赵志伟一.课程设计任务 (3)(1)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3)(2).已知数据 (3)(3)结构参数 (4)二.课程设计步骤 (4)(1)热力计算 (4)(2).动力计算 (4)(3)气缸的计算 (4)三.热力计算 (5)(1)空压机的功率计算 (5)(2)电机的选择 (5)(3)压力比: (6)(4)排气系数 (6)(5)活塞缸径和行程的确定 (7)(6)活塞平均速度 (7)(7)排气温度 (8)四.动力计算 (8)(1)曲柄半径 (8)(2)活塞力的确定 (8)(3)惯性力 (8)(4)作用力分析 (11)(5)动力平衡分析 (12)五.气缸部分设计 (13)(1)设计要点 (13)(2)尺寸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气缸壁的确定: (13)(4)气缸的应力: (15)(5)技术要求: (15)(6)活塞与活塞杆 (16)六.基本部件及连接部分的设计 (17)(1)曲轴部分的设计和校核 (17)(2)气缸基本尺寸的设计 (17)(3 )活塞活塞杆结构形式的设计和基本尺寸 (18)(4)设计和校核 (19)(5)部分的连接与安装 (19)(6)压机与伺服电机的连接 (19)七、结束语 (21)八.参考文献 (22)一.课程设计任务(1)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是利用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以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具有一定压力气体的机械。

气缸中具有一个可往复运动的活塞,气缸上有进、排气阀门。

当活塞做往复运动时,气缸容积便周期地变化,它与吸气阀、排气阀的启闭相配合,实现包括膨胀、吸气、压缩和排气四个过程的工作循环。

(2).已知数据结构型式:微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一级四列四缸空气压缩机工艺参数: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1.1大气压吸气温度T1I=20℃理论排气量: V d =6L3/min最高工作压力:0.7MP(3)结构参数活塞行程: S=7mm电机转速: n=3000r/min气缸直径: D I=16mm电动机:SM40-003-30LFB 型,0.1KW;连杆长度:l=27mm;二.课程设计步骤(1)热力计算:包括空压机的功率,电机的选用,压力比分配,排气系数,气缸直径,行程,排气温度等。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CO2压缩机的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CO2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CO2压缩机的类型及性能参数,并能够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CO2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运行状况,并解决简单故障。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CO2压缩机,并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CO2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CO2压缩机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产生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CO2压缩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应用,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制冷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和新技术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制冷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CO2压缩机原理及构造- 热力学基础回顾- CO2压缩机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压缩腔、阀片、轴承、电机等2. CO2压缩机类型及性能参数- 不同类型的CO2压缩机特点- 性能参数:容积、功率、效率、压力比等- 压缩机选型原则3. CO2压缩机的应用- 制冷循环中的CO2压缩机- CO2压缩机在商业制冷和汽车空调中的应用- CO2压缩机的环保优势4. CO2压缩机操作与维护-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维护保养方法5. 实践教学- 实验课:观察CO2压缩机工作过程,测量性能参数- 案例分析: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解决- 设计作业:制冷系统压缩机选型与设计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回顾热力学基础,学习CO2压缩机原理及构造第二周:了解CO2压缩机类型及性能参数,学习选型原则第三周:探讨CO2压缩机的应用,分析环保优势第四周:学习CO2压缩机的操作与维护,进行实践操作第五周:实验课、案例分析和设计作业,巩固所学内容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构造、类型及性能参数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班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及格式参看课程设计指导书的有关部分.
2.为说明清楚,应有必要的插图(如传动方案,电路图、结构简
图以及统计分析图等)。

3.除插图可以用铅笔绘制外,计算与说明一律用钢笔书写,并要
求计算正确、完整,文字简明扼要,书写简洁。

4.设计过程中所引用的计算公式和数据,应注明来源(参考资料
的代号,页次以及图表编号等),以便老师审查。

5.根据计算稿本整理设计主要过程时,只须首先列出文字符号表
达的计算公式。

并依次代入各相应文字符号的数值后,就直接写出计算结果(不作任何运算和简化,但结果必须注明单位)。

6.有些课程(如机械设计等)需在说明书右侧分出主要结果栏,
将设计中所选主要参数,尺寸或规格以及主要计算结果等,均应写入右侧结果栏中(但无须将所有数据或数值都列入此栏);
有的也可采用表格形式列出。

7.对主要计算结果应有简短的结论,如计算结果与实际取值相差
较大时应做简短的解释,并说明其原因。

8.对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和前后一致的顺序编
号,使其醒目突出。

TB-52型空气压缩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TB-52型空气压缩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TB-52型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七班课程设计说明书(三组)目录一.组长,组员名单。

二.任务安排及进度计划三.简述工作原理四.简述空气压缩机的拆装五.零、部件及标准间明细表六.工作总结七.参考文献组长:组员:任务安排及进度计划一.任务安排RW1……………………曾德临RW2……………………张璐蒋瀚颉RW3……………………孙铭RW4……………………李申童RW5……………………项泽林RW6……………………田波二.进度计划第一周:周一:上午,小组内部分清个人任务,并确定任务进度。

下午,组员一起动手拆装TB52型空气压缩机,确定其组成零件并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开始画自己任务内的草图。

周二:上午,保证按时到达,继续完成个人组内任务。

下午,必须完成组内草图任务。

周三到周五:在指导老师批完个人草图后,开始完成组内任务的CAD及CATIA。

将14张A4的CAD图按要求拼成1张A0或2张A1图,为打印做准备。

确定机体表达方案,测绘机体并画草图(A1)。

周六周日:继续赶进度。

第二周:周一周二:依据零件图装配图,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绘制装配图(白图,A1);上机绘制未完成的CAD及CATIA 图。

周三周四:完成CATIA装配图,生成轴测图,完成设计说明书。

打印所有CAD图。

并参加CATIA考试。

周五:绘图完成,归还各种工具和零部件。

三.简述工作原理工作原理:TB52型空气压缩机为用于小四轮拖拉机的刹车制动,也可作为充气喷漆的气源。

当皮带轮转动时,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左端轴径穿在滑块孔中,而滑块在活塞杆下端的横孔可作横向滑动,因此曲轴旋转时,滑块在活塞杆横孔中作横向滑动的同时,带动活塞杆在垂直方向作上,下往复运动.当活塞下移时,气缸盖右边的进气阀门打开,左边的出气阀门关闭;当活塞上移时,气缸中的气被压出,由于皮带轮不停地旋转和上述过程不断地重复而得到压缩空气。

以下为装配示意图(零部件及标准件代号参见零部件及标准间表)四.简述压缩机的拆装顺序TB-52型空气压缩机的拆装:它由四个组件装成,由气缸盖组件,机体活塞组件,空气滤清器组件,曲轴组件.(1)气缸盖组件:气缸盖的右腔有进气孔,它与空气滤清器组件连接;左腔有出气孔,下面的阀片上,右边有进气阀门,左边有出气阀门.(2)机体活塞组件:它主要有机体(缸体),活塞,滑块,底盖和探油针以及放油丝堵组成,活塞上有三个活塞环.(3)空气滤清器组件:它装在进气口处,内有空气过滤网,此组件不拆也不装.(4)曲轴组件:它包括曲轴,皮带轮,两副球轴承,轴承座,油孔,密封圈以及两个轴承卡簧.小的卡在轴上,大的卡在轴承座上.一般机器拆装的顺序是:先拆下的零件要最后装,最后拆下的零件要先装.注意事项:(1)熟悉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及作用.(2)记住零部件数量,拆开后按顺序放置整齐,不可随意乱扔.(3)选用工具应恰当,并应正确使用.如扳手不可当锤用,螺丝刀不能当撬板五.零、部件及标准件明细表序号名称材料序号名称材料1 阀板HT200 12 油尺铁丝2 阀板上垫片橡胶石棉板13 油尺座Q2353 阀板下垫片橡胶石棉板14 油尺垫片耐油橡胶4 阀片钢板15 油尺组件5 阀板组件16 曲轴QT600-3 6 放气塞Q235 17 轴承座HT2007 轴承座垫片橡胶石棉板18 皮带轮HT2008 滑块粉末冶金19 曲轴组件9 底盖HT20020 活塞HT20010 底盖垫片橡胶石棉板21 汽缸盖HT20011 油塞垫片A1 22 机体HT200名称数量标准代号备注(序号) 轴承6204 1 GB/T 276-2008 23轴承6205 1 GB/T 276-2008 24挡圈48 1 GB 893.1-1986 25挡圈40 1 GB 893.1-1986 26挡圈20 1 GB 894.1-1986 27密封圈B20*40*7 1 GB/T9877.1-198828螺栓M8*45 4 GB/T5782-2000 29 螺栓M8*20 4 GB/T5782-2000 30 螺栓M8*16 4 GB/T5782-2000 31 垫圈8 12 GB/T 93-1987 32 螺母M12 1 GB/T6170-2000 33 垫圈12 1 GB/T97.1-2000 34 垫圈12 1 GB/T 93-1987 35 油塞M8*1 1 JB/ZQ4450-1986 36空气过滤器 1 37气环 2 GB/T9440-1988 38油环 1 GB/T9440-1988 39螺钉M5*5 3 GB/T67-1985 40垫圈5 3 GB/T97.1-2000 41螺钉M6*16 2 GB/T65-2000 42垫圈6 2 GB/T93-1987 43六.工作总结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本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学生姓名:吴琦楠指导老师:张亚君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学生学号:201230411233 时间:2015年7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 1.1设计数据1 1.2设计项目1 1.3设计分量1 二、确定设计方案2 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2 2.2 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2 2.3 安装方式2 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3 3.1设计条件3 3.2确定主要物性数据3 3.2.1定性温度3 3.2.2流体有关物性数据3 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5 4.1 估算传热面积5 4.1.1热流量5 4.1.2平均传热温差5 4.1.3传热面积5 4.1.4冷却水用量5 4.2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5 4.2.1管径和管内流速5 4.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5 4.2.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6 4.2.4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6 4.2.5 壳体内径6 4.2.6折流板6 4.3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7 4.3.1热量核算7 4.3.2 壁温核算9 4.3.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降)9 五、机械结构设计11 5.1壳体11 5.1.1壳体直径与壁厚11 5.1.2气压校核11 5.2浮头管板及浮头法兰11 5.3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11 5.4管箱结构设计12 5.5固定端管板结构12 5.5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壳体法兰12 5.6拉杆12 5.7分程隔板12 5.8接管12 5.9折流板13 5.9.1折流板选型13 5.9.2折流板计算13 六、连接及排列方式14 6.1管子与管板的连接14 6.2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14 6.3管程分布与管子排列14 6.4分程隔板的连接14 七、附属件的计算及选型15 7.1接管法兰15 7.2垫片15 7.3防冲板15 7.4支座设计15 7.3.1 支座的设计选型15 7.3.2 支座承载能力校核16 八、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17 九、设计总结18 十、参考资料19 附: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工艺流程图20 一、设计任务书 1.1设计数据为某工厂设计一台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基础数据如下:(1)空气流量:Vh= 13 m3/min (标准状态) 操作压强:Ph=1.5 MPa 进口温度(初温):T1=150 ℃出口温度(终温):T2= 40 ℃(2)冷却剂:常温下的水初温:t1=30℃;终温:t2 =36℃;温差:△t=6℃;(△t=5~8℃)(3)冷却器的压降50°C,设计压力为1.6MPa时,管板厚度取为46mm 钩圈采用B型,设计厚度为46+16=62mm 浮头盖封头球面内半径按GB 151-1999标准中表46,当DN=600mm时,取Ri=500mm 浮头盖封头厚度取8mm 垫片宽度:取bn=12mm 浮头法兰内直径:Dfi=Di-2(b1+bn)=600-2×(3+12)=570mm 浮头法兰外直径:Dfo=Di+80=680mm 浮头法兰螺栓孔中心分布圆直径取650mm 浮头法兰厚度:b=100mm 浮头法兰螺栓规格:M20,数量为2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数据 (1)1.2设计项目 (1)1.3设计分量 (1)二、确定设计方案 (2)2.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2)2.2 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 (2)2.3 安装方式 (2)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 (3)3.1设计条件 (3)3.2确定主要物性数据 (3)3.2.1定性温度 (3)3.2.2流体有关物性数据 (3)四、传热过程工艺计算 (5)4.1 估算传热面积 (5)4.1.1热流量 (5)4.1.2平均传热温差 (5)4.1.3传热面积 (5)4.1.4冷却水用量 (5)4.2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 (5)4.2.1管径和管内流速 (5)4.2.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5)4.2.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6)4.2.4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 (6)4.2.5 壳体内径 (6)4.2.6折流板 (6)4.3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 (7)4.3.1热量核算 (7)4.3.2 壁温核算 (9)4.3.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降) (9)五、机械结构设计 (11)5.1壳体 (11)5.1.1壳体直径与壁厚 (11)5.1.2气压校核 (11)5.2浮头管板及浮头法兰 (11)5.3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 (11)5.4管箱结构设计 (12)5.5固定端管板结构 (12)5.5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壳体法兰 (12)5.6拉杆 (12)5.7分程隔板 (12)5.8接管 (12)5.9折流板 (13)5.9.1折流板选型 (13)5.9.2折流板计算 (13)六、连接及排列方式 (14)6.1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14)6.2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连接 (14)6.3管程分布与管子排列 (14)6.4分程隔板的连接 (14)七、附属件的计算及选型 (15)7.1接管法兰 (15)7.2垫片 (15)7.3防冲板 (15)7.4支座设计 (15)7.3.1 支座的设计选型 (15)7.3.2 支座承载能力校核 (16)八、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 (17)九、设计总结 (18)十、参考资料 (19)附:空气压缩机冷却器工艺流程图 (20)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数据为某工厂设计一台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基础数据如下:(1)空气流量:V h= 13 m3/min (标准状态)操作压强:P h=1.5 MPa进口温度(初温):T1=150 ℃出口温度(终温):T2= 40 ℃(2)冷却剂:常温下的水初温:t1=30℃;终温:t2 =36℃;温差:△t=6℃;(△t=5~8℃)(3)冷却器的压降<1m水柱(1m水柱=9.8*103pa)1.2设计项目1、确定设计方案:确定冷却器型式,流体流向与流速的选择,冷却器的安装方式等;2、工艺设计:冷却器的工艺计算和强度计算,确定冷却剂用量,传热膜系数,传热面积,换热器管长,总管数,管间距,管程数,壳程数,校核压降等。

过程流体机械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目录一、热力学计算 (2)1.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名义压力 (2)1.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3)1.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4)1.4确定气缸行程容积: (6)1.5确定气缸直径 (7)1.6修正压力及压力比 (9)1.7实际压力与压力比 (9)1.8各级温度 (10)1.9计算止点活塞力 (10)1.10复核实际排气量 (11)1.11计算指示功率 (11)1.12计算功率 (12)1.13比功率计算 (12)二、第一级缸动力分析 (14)2.1曲柄长度: (14)2.2余隙容积折合的长度 (14)2.3气体力分析 (14)2.4摩擦力的计算 (17)2.5往复运动质量的计算 (17)2.6总活塞力的计算 (18)2.7切向力计算 (18)三、第二级缸图解法 (20)3.1运动曲线 (20)3.2Ⅱ各级气缸指示图 (20)3.3作气体力展开图 (21)3.4作切向力图 (22)参考文献 (24)一、热力学计算1.1 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名义压力 (1) 两级压缩总压力比964.8009.1045.912===s d P P ε 按等压力比分配原则确定各级压力比:0.321===εεε(2) 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027.30.3009.1111=⨯==εs d P P 081.90.3027.3222=⨯==εs d P P式中:ε——两级压缩总压力比1S P ——第一级名义进气压力1d P ——第一级名义排气压力 2S P ——第二级名义进气压力2d P ——第二级名义排气压力1ε——一级压力比2ε——二级压力比故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表:1.2 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第一级进气温度:K T s 3001=第一级排气温度: 由公式kk s d T T 1-=ε可得:K T T kk s d 4110.33004.114.1111=⨯==--ε由于介质是空气取k=1.4。

第二级进气温度:K T s 3152=第二级排气温度:K T T kk s d 4310.33154.114.1122=⨯==--ε式中:1S T ——第一级进气温度 1d T ——第一级排气温度2S T ——第二级进气温度 2d T ——第二级排气温度故各级名义排气温度如下表:1.3 计算各级排气系数因为压缩机工作压力不高,介质为空气,全部计算可按理想气体处理。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压缩机简介 (2)1.2压缩机分类 (2)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2)第二章总体结构方案 (3)2.1设计基本原则 (3)2.2气缸排列型式 (3)2.3运动机构 (3)第三章设计计算 (4)3.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 (4)3.2 计算任务 (4)3.3 设计计算 (4)3.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4)3.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第四章压缩机结构设计 (11)4.1气缸 (11)4.2气阀 (12)4.3活塞 (12)4.4活塞环 (13)4.5填料 (13)4.6曲轴 (13)4.7中间冷却器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概述1.1压缩机简介压缩机(compressor),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作为一种工业装备,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管线、冶炼、制冷和矿山通风等诸多重要部门;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在航空、水、陆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随处可见;作为增压器,已成为当代内燃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

在诸如大型化肥、大型乙烯等工艺装置中,它所需投资可观,耗能比重大,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装置经济效益,安全运行与整个装置的可靠性紧密相关,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心脏设备。

1.2压缩机分类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两大类;按压缩级数分类,可分为单级压缩机、两级压缩机和多级压缩机;按功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小型压缩机、中型压缩机和大型压缩机。

按压缩机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

压缩机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1)压力范围最广。

毕业设计---空气压缩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空气压缩机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崔红飞学号: 080503105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题目:指导教师:任欧旭(讲师)评阅教师:朱玉峰(教授)2012年06月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本设计的背景及意义 (1)本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本设计的预期工作 (2)2 总体结构设计 (3)结构方案选择 (3)压缩机转数的确定 (5)气阀的选取 (5)压缩机轮滑方式的选择 (5)压缩机的驱动 (6)3 热力学计算 (6)设计参数 (7)结构型式和参数确定 (7)行程的确定 (7)级数选择、各级名义压力比分配和实际压力比 (8)各级排气温度 (9)各级气体的可压缩性系数 (10)各级热力学系数 (10)各级气缸的行程容积 (13)各级气缸直径 (14)圆整后各级名义压力及温度 (14)计算活塞力 (16)计算轴功率 (17)4 压缩机零部件设计 (19)活塞销设计 (19)活塞设计 (21)曲轴设计 (24)连杆设计 (25)刮油环设计 (27)活塞环设计 (28)气缸设计 (30)5 动力学计算 (31)动力学任务 (32)活塞组件质量计算数据 (32)动力学作用力计算 (33)综合活塞力计算及列的切向力图绘制 (38)总切向力叠加及总切向力图的绘制 (43)飞轮矩确定 (48)飞轮矩设计 (48)结束语 (50)致谢 (51)参考文献 (52)1 绪论1.1本设计的背景及意义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械。

要实现压缩机的连续运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主机完成压缩任务;二是辅机确保机械的运行安全。

压缩机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

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比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

根据2003 年,压缩机行业协会单位67 家企业的统计结果,压缩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达48 亿元,且在大中型压缩机中,空气压缩机占绝对主导地位。

空气压缩机毕业设计1

空气压缩机毕业设计1

目录摘要干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工艺,是一种普遍应用于所有部门的操作。

它似乎是最古老、最常用、最具多样性的单元操作;直到两个世纪以前,干燥的发展极其缓慢,到了现代干燥不尽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更扩大到工业等领域,其中这里我们所要了解的空气压缩机的干燥设备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干燥应用的一个体现。

在工业中压缩空气系统中的水会造成很多问题。

典型情况下,从空压机后冷却器出来的压缩空气温度在25℃到50℃之间,并且含有饱和水蒸气,导致下游系统中出现大量液态水。

压缩空气系统中的液态水,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比如设备损坏、故障等。

因此干燥机成为压缩空气系统中的重要部件。

关键词:压缩机;干燥机;干燥设备第一章空气压缩机的概述1.1空气压缩机的发展历史公元1640年在德国制成的(机械式)真空泵,是现代空气压缩机械的鼻祖。

大约于1800年,第一台单级(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英国制成,其排气压力为1.38MPa(表压)。

1829年,在英国设计了第一台具有中间冷却的两级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1878年,瑞士布卡得机械厂(Burckhardt Maschinenfadrik AG)生产了该公司首台具有配气用控制滑阀的空气压缩机。

1878年,德国人H.Krihar最先提出无内压缩的空压机理念,这种空压机就是以后的螺杆式空压机。

但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限制,所以只有理念,还不能制造出来。

1888年,法国巴黎市风动系统中的压缩空气站已拥有14台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总功率达1500kw.1902年,美国英格索兰公司(Ingersoll-Rand Co.)制成了第一台移动的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1904年瑞典阿特拉斯开发出第一台活塞式空压机1907年,瑞典阿特拉斯公司生产了该公司第一台移动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内燃机和单级空气压缩机均为卧式,并共用一根曲轴。

这是全球首台整体式摩托压缩机。

1930年,名为Monodloc的移动式空气压缩机问世。

压缩机课程设计

压缩机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压缩机的用途 (4)1.2 活塞式压缩机构成和工作原理 (4)1.3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5)1.4活塞式压缩机的分类 (6)1.5 活塞式压缩机的应用 (6)1.6压缩机的发展前景 (6)第二章总体设计 (7)2.1 设计活塞式压缩机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7)2.2 压缩机结构方案的设计 (7)2.3 压缩机转速和行程的确定 (7)2.4 压缩机的驱动 (8)第三章热力计算 (8)3.1 压力比的分配 (8)3.2 初步确定各级名义压力 (9)3.3 确定各级排气温度 (9)3.4 确定各级容积效率 (9)3.5 确定析水系数 (10)3.6 确定各级行程容积 (10)3.7 确定各级气缸直径,行程和实际行程容积 (11)3.8 计算活塞力 (12)3.9 计算轴功率并选配电机 (13)第四章动力计算 (13)4.1 已知条件和数据 (13)4.2 压缩机中的作用力 (14)4.2.1曲轴连杆机构的几何关系与运动关系 (14)4.2.2气体力 (14)4.2.3 曲轴连杆运动时的惯性力 (16)F (20)4.2.4 摩擦力f4.2.5 综合活塞力 (20)4.2.6 切向力和法向力分析 (23)4.3 飞轮矩的计算 (25)4.4 分析本压缩机动力平衡性能 (25)第五章结论 (27)参考文献 (28)第一章概述1.1 压缩机的用途压缩机是一种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应用极为广泛。

在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土木工程、石油化学工业、制冷与气体分离工程以及国防工业中,压缩机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之一。

此外,医疗、纺织、食品、农业、交通等部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压缩机因其用途广泛被称为“通用机械”。

目前,石油化学工业中,其原料气—石油裂解气的分离,是先经压缩,然后采用不同的冷却温度,将各组份分别的分离出来。

压缩气体用于合成及聚合在化学工业中,气体压缩至高压,常有利于合成和聚合。

大型空气压缩机教案..

大型空气压缩机教案..

职工培训学校教案课程名称:大型空气压缩机任课教师:审核签字:课程名称:大型空气压缩机总学时: 40 本次课课题: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学时数: 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要使学员掌握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及在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措施中应遵循的“三并重”原则。

教学难点: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用具:无教学内容: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及意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

药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

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从实践中看,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要强化安全法律观念。

二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是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五是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

六是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七是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八是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九是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关键是要弄清楚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二、我国的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同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予以公布,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其颁布实施的意义:一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安全监察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三是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四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压缩机的原理与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工作过程。

2. 学生能够掌握空气压缩机的分类及适用场合,了解不同类型压缩机的优缺点。

3. 学生能够掌握空气压缩机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压力、容积、功率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空气压缩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空气压缩机的使用、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空气压缩机的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空气压缩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空气压缩机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1. 空气压缩机原理与结构- 压缩机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空气压缩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不同类型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特点2. 空气压缩机的分类与适用场合- 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分类- 各类型空气压缩机的优缺点- 空气压缩机适用场合及选择方法3. 空气压缩机性能参数- 压力、容积、功率等基本概念- 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性能曲线及性能评价4. 空气压缩机的使用与维护- 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维护保养方法及周期5. 实践操作- 空气压缩机拆装与组装- 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 故障排查与维护保养操作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4L-208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选型及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压缩机已经成为众多部门中的重要通用机械。

压缩机是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气体的机械,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冶炼、仪表控制、医药、食品和冷冻等工业部门。

在化工生产中,大中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离心式压缩机则成为关键设备。

本次设计的压缩机为空气压缩机,其型号为D—42/8。

该类设备属于动设备,它为对称平衡式压缩机,其目的是为生产装置和气动控制仪表提供气源,因此本设计对生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活塞式压缩机是空气压缩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利用气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的,通过能量转换使气体提高压力的主要运动部件是在缸中做往复运动的活塞,而活塞的往复运动是靠做旋转运动的曲轴带动连杆等传动部件来实现的。

关键词: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设计;强度校核;选型1.1压缩机的用途4L—20/8型空气压缩机(其外观图见下页),使用压力0.1~1.6Mpa(绝压)排气量20m3 /min,可用于气动设备及工艺流程,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该种压缩机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工艺流程用压缩机是为了满足分离、合成、反应、输送等过程的需要,因而应用于各有关工业中。

因为活塞式压缩机已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的需要,故保证其可靠的运转极为重要。

气液分离系统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压缩气体中的油、水及其它冷凝液。

本机为角度式L型压缩机,其结构较紧凑,气缸配管及检修空间也比较宽阔,基础力好,切向力也较均匀,机器转速较高,整机紧凑,便于管理。

本机分成两列,其中竖直列为第一列,水平列为第二列,两列夹角为90度,共用一个曲拐,曲拐错角为0度。

1.2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1.2.1工作原理本机为往复活塞式压缩机,依靠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压缩气体容积而提高其压力。

当驱动机(电机)开启后,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压缩机的曲轴作旋转运动,不断旋转的曲轴使连杆不停的摆动,从而牵动十字头、活塞杆、活塞分别在十字头滑道内和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5]。

2013压缩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结构设计)

2013压缩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结构设计)

4结构设计结构型式、结构参数和结构设计概要结构型式:V型、W型和S型压缩机结构和结构示意图见图2.1~图2.7。

其主要特点是连杆和活塞直接连接,无十字头和活塞杆,结构紧凑。

图4.1V型压缩机Ⅰ(a)V型一级压缩(b) V型两级压缩图4.2 V型压缩机结构示意图图4.3 W 型压缩机图4.4 W 型单级压缩示意图图4.5 W型二级置于一侧结构示意图图4.6 W型二级置中式结构示意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结构型式类型,给出结构示意图。

给定参数或参考有关文献数据,或依据实习参观或市场调研收集的数据确定结构参数。

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设计有关内容,主要结构参数为: 行程:s = 转速:n =连杆径长比:λ=r /l = 连杆中心距:l =主要结构内容为活塞、连杆、曲轴、气缸、活塞销、活塞环等的结构设计。

限于时间,可选择部分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1活塞环设计4.1.1 活塞环的结构形式及材料选择活塞环的切口形式有直切口、斜切口和搭接口三种,为了工艺简便,采用直切口。

活塞环的材料通常采用灰铸铁、合金铸铁。

对于小直径活塞环或高转数压缩机活塞环,可选用合金铸铁制造。

因此,参考工厂经验,活塞环的材料可选择VTi 合金铸铁。

4.1.2 活塞环数的确定活塞环的环数可按以下式计算:p z ∆10= (4.1)图4.7 S 型压缩机式中:z —活塞环的环数;p ∆—活塞两边最大压差,MPa 。

一级活塞环: 1.613z ==,取z =2;二级活塞环: 3.643z ==,取z =2。

4.1.3 主要尺寸的确定(1) 径向厚度D t )361~221(= (4.2)式中:t -活塞环径向厚度,mm ;D -气缸直径,mm 。

大直径活塞环的t 取用小值,小直径时用大值。

金属活塞环可适当取小值,如图4.8。

一级活塞环:10036 2.778t ==mm ,取t =3.0mm ;二级活塞环:7536 2.083t ==mm ,取t =2.5mm 。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CO2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组成部分及功能,掌握其性能指标和应用范围,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CO2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和应用范围。

3.掌握CO2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4.能够分析和解决CO2压缩机运行中的问题。

5.能够进行CO2压缩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O2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介绍CO2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2.CO2压缩机的结构:介绍CO2压缩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使学生了解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3.CO2压缩机的性能指标:讲解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如压力、流量、效率等,使学生掌握判断压缩机性能的方法。

4.CO2压缩机的应用范围:介绍CO2压缩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CO2压缩机的理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CO2压缩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CO2压缩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院系:指导老师: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 (3)1.已知数据 (3)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4)2 热力计算 (5)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 (5)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5)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6)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8)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8)6.确定活塞杆直径 (9)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10)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10)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 (12)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13)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13)12.复算排气量 (15)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 (15)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16)3 动力计算 (18)1.第Ⅰ级缸解析法 (18)2.第Ⅰ级缸图解法 (28)3.第Ⅱ级缸解析法 (31)4.第Ⅱ级缸图解法 (40)4 零部件设计 (44)1 课程设计任务1.已知数据1.1结构型式3L-10/8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二列二级双缸双作用L型压缩机1.2工艺参数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 =0.1MPa(绝),吸气温度T1I=40℃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2II =0.9MPa(绝),吸入温度T2II=50℃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V d =10 m3/min 空气相对湿度: φ=0.81.3结构参数活塞行程: S=2r=200mm电机转速: n=450r/min活塞杆直径: d=35mm气缸直径:Ⅰ级,DI =300mm ;Ⅱ级,DII=180mm ;相对余隙容积:α1=0.095,αII=0.098;电动机:JR115-6型,75KW;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三角带传动;连杆长度:l=400mm;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2-1表2-1 运动部件质量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b.动力计算:作运动规律曲线图,计算气体力,惯性力,摩擦力,活塞力,切向力,法向力,作切向力图,求飞轮矩,分析动力平衡性能。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亠、设计任务书1•原始数据(1)空气处理12 m3/min ,操作压强1.4 MPa (绝对压) 空气进口温度147 C,终温40 C(2)冷却剂:常温下的水(进出口温度自己选择)初温:25 C,终温:33 C,温升5—8 C(3)冷却器压降< 1m水柱】、确定设计方案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本设计中空气压缩机的后冷却器选用带有折流挡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适用于下列情况:①温差不大;②温差较大但是壳程压力较小;③壳程不易结构或能化学清洗。

本次设计条件满足第②种情况。

另外,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具有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坚固,传热效果好,而且能用多种材料制造,适用性较强,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大型装置中。

采用折流挡板,可使作为冷却剂的水容易形成湍流,可以提高对流表面传热系数,提高传热效率。

本设计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的材料为钢管(20R钢)。

2.2流动方向及流速的确定本冷却器的管程走压缩后的热空气,壳程走冷却水。

热空气和冷却水逆向流动换热。

根据的原则有:(1)因为热空气的操作压力达到 1.1Mpa,而冷却水的操作压力取0.3Mpa,如果热空气走管内可以避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2 )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的温度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间,因壁面温度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防止把管子压弯或把管子从管板处拉脱。

(3)热空气走管内,可以提高热空气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因为管内截面积通常比管间小,而且管束易于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

1查阅《化工原理(上)》P201表4—9可得到,热空气的流速范围为5〜30 m • s ;冷却水的流速范围为0.2〜1.5 m- s-1。

本设计中,假设热空气的流速为8 m- s-1,然后进行计算校核。

2.3安装方式第1页共18页冷却器是小型冷却器,采用卧式较适宜。

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性参数3.1设计条件类型 体积流量(标准 m i /min )进口温度(C )出口温度(C)操作压力 (Mpa )设计压力 (Mpa空气(管内) 83148 42 1.1 1.2 冷却水(管外)一25330.30.4计的设计压力比最大操作压力大O.IMPa 。

空气压缩机设计

空气压缩机设计

气缸工作容积:
=
=
(2-4)
=85.17
确定缸径 D、行程 S 和工作容积: 一般( )=0.4 0.8,取 0.7,由 = D2S= D3 得
(2-5)
D=
=5.38cm=53.8mm
选取实际缸径 D=52mm
活塞行程 S=0.7D=0.7×52=36.4mm
所以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容积 = D2S= ×522×36.4=77.26cm3
取 进 气 温 度 = =25 摄 氏 度 , =273+25=298K, 排 气 温 度 td=170 摄 氏 度 , Td=273+170=443K
由≤工程热力学≥附录 7 得:进口状态下空气的焓值 =300.43
,压缩终了的
Hale Waihona Puke 焓值 446.83压缩机进口处的比容:ν= = (2-10)
输气系数 λ=0.7028
活塞的位移从外止点 C 算起时为 x,长度为 L 的连杆与气缸中心线的夹角为β,曲柄 的转角为α。从图上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出:
活塞位移的近似公式:X=r(1-
)+ λ(1-cosα)
在空气压缩机中,λ通常在 1/3.5 1/6 的范围内,取λ=1/5 有热力计算可知:S=36.4mm,S=2r,则 r=18.2mm,l=91mm
1.3 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优点: 1 、适用压力范围广,不论流量大小,均能达到所需压力; 2 、热效率高, 单位耗电量少; 3 、适应性强,即排气范围较广,且不受压力高低影响,能适应较广 阔的压力范围和制冷量要求; 4 、可维修性强; 5 、对材料要求低,多用普通钢铁材 料,加工较容易,造价也较低廉; 6 、技术上较为成熟,生产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 7 、装置系统比较简单;缺点: 1 、转速不高,机器大而重; 2 、结构复杂, 易损件多,维修量大; 3 、排气不连续,造成气流脉动; 4 、运转时有较大的震动。 随着工业的发展,活塞式压缩机的使用日趋广泛。主要应用于采矿、冶金、石油、化工、 机械、建筑等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院系:指导老师: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已知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热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6.确定活塞杆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复算排气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动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第Ⅰ级缸解析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Ⅰ级缸图解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3.第Ⅱ级缸解析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第Ⅱ级缸图解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零部件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课程设计任务1.已知数据结构型式3L-10/8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二列二级双缸双作用L型压缩机工艺参数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绝),吸气温度T1I=40℃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2II=(绝),吸入温度T2II=50℃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V d =10 m3/min空气相对湿度: φ=结构参数活塞行程:S=2r=200mm电机转速:n=450r/min活塞杆直径:d=35mm气缸直径:Ⅰ级,D I=300mm ;Ⅱ级,D II =180mm ;相对余隙容积:α1=,αII=;电动机:JR115-6型,75KW;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三角带传动;连杆长度:l=400mm;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2-1表2-1 运动部件质量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b.动力计算:作运动规律曲线图,计算气体力,惯性力,摩擦力,活塞力,切向力,法向力,作切向力图,求飞轮矩,分析动力平衡性能。

2 热力计算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1)按等压力比分配原则确定各级压力比:两级压缩总压力比取(2)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P2k=P1kεk,P1(k+1)=P2k表2-2 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MPa)级次名义排气压力P1名义排气压力P2ⅠⅡ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按绝热过程考虑,各级排气温度可用下式求解:介质为空气,k=。

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

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温度T2<160℃,在允许使用范围内。

表2-3 各级名义排气温度级次名义吸气温度计算参数名义排气温度℃K εk ε(k-1)/k K ℃Ⅰ403133413140Ⅱ503233427154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因为压缩机工作压力不高,介质为空气,全部计算可按理想气体处理。

由排气系数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各级的排气系数。

(1)计算容积系数:其中,多变膨胀指数m的计算按表1-3查得:I级多变膨胀指数m I:II级多变膨胀指数m II:则各级容积系数为:(2)压力系数λp的选择:考虑到用环状阀,气阀弹簧力中等,吸气管中压力波动不大,两级压力差也不大,可选取λpI=,λpII=。

(3)温度系数λT的选取:考虑到压缩比不大,气缸有较好的水冷却,气缸尺寸及转速中等,从图1-6查得λT在范围内,可选取λTI=λTII=0。

96。

(4)泄漏系数λ1的计算:用相对漏损法计算λ1:a. 考虑气阀成批生产,质量可靠,阀弹簧力中等,选取气阀相对泄漏值V vI=V vII=b. 活塞均为双作用,有油润滑,缸径中等,压力不高。

选活塞环相对泄漏值V r1=,V rII=c. 因有油润滑,压力不高,选取填料相对泄漏值V pI=,V pII=由于填料为外泄漏,需在第Ⅰ级内补足,所以第Ⅰ级相对泄漏中也包括第Ⅱ级填料的外泄漏量在内,泄漏系数的计算列入表2-4。

泄损部位相对泄漏值Ⅰ级Ⅱ级气阀v vI v vII活塞环v rI v rII填料v pI v pII总相对泄漏∑v泄漏系数λI=1/(1+∑v i )(5)级数λvλpλTλlλ=λvλpλTλl ⅠⅡ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1)计算各级凝析系数a. 计算在级间冷却器中有无水分凝析出来查表1-5得水在40℃和50℃时的饱和蒸汽压:P bI= (40℃)P bII= (50℃)则:所以在级间冷却器中必然有水分凝析出来,这时φ1II=1。

b. 计算各级凝析系数(2)抽加气系数μo因级间无抽气,无加气,故μoI=μoII=1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6.确定活塞杆直径为了计算双作用气缸缸径,必须首先确定活塞杆直径,但活塞杆直径要根据最大气体力来确定,而气体力又需根据活塞面积(气缸直径)来计算,他们是互相制约的。

因此需先暂选活塞杆直径,计算气体力,然后校核活塞杆是否满足要求。

(1)计算任一级活塞总的工作面积,(z-同一气缸数)有:(2)暂选活塞杆直径根据双作用活塞面积和两侧压差估算出该空压机的最大气体力约为吨左右,由附录2,暂选活塞杆直径d=35mm。

活塞杆面积(3)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活塞面积的计算盖侧活塞工作面积: F g=(F k+f d)轴侧活塞工作面积: F z=(F k-f d)Ⅰ级:Ⅱ级:(4)计算活塞上所受气体力计算 a. 第一列(第Ⅰ级): 外止点: P I 外=P 1I F ZI -P 2I F gI=1×105×710×10-4-3×105×720×10-4=-14500N内止点: P I 内=P 2I F ZI -P 1I F gI=3×105×710×10-4-1×105×720×10-4=14100Nb. 第二列(第II 级): 外止点:P II 外=P 1II F ZII -P 2II F gII=3×105×233×10-4-9×105×243×10-4=-14880N内止点:P II 内=P 2II F ZII -P 1II F gII=9×105×233×10-4-3×105×243×10-4=13680N由以上计算可知,第二列的气体力最大,为-14880N ,约合吨。

由附表2可知,若选取活塞杆直径d=30mm 是可以的,但考虑留有余地,取d=35mm 。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1)计算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直径 根据 ,有:(2)确定各级气缸直径根据查表1-6,将计算缸径圆整为公称直径: D I =300mm ; D II =180mm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1)计算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 h '非贯穿活塞杆直径双作用气缸行程容积:(2)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因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 hk '与计算行程容积V hk 不同,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必然变化。

各级进、排气压力修正系数βk 及βk+1分别为: a. 各级进气压力修正系数:b. 各级排气压力修正系数:c. 修正后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P1k'=βk P1kP2k'=βk+1P2kε'=P2k'/P1k'计算结果列入表2-6。

级次ⅠⅡ计算行程容积 V hk m3实际行程容积 V hk' m3修正系数βk=V hI'V hk/ (V hI V hk')1βk+1=V hI'V h(k+1)/(V hI V h(k+1)')1名义吸气压力(MPa) P1kP1k'=βk P1k名义排气压力(MPa) P2kP2k'=βk+1P2k修正后名义压力比ε'= P2k'/P1k'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缸内实际压力:P s=P1'(1-δs) P d=P2'(1+δd)由图1-10,查得δs,δd,计算各级气缸内实际压力,结果见下表。

表2-7 考虑压力损失后的缸内实际压力比级次修正后名义压力(MPa)相对压力损失1-δs1-δd缸内实际压力损失(MPa)实际压力比P1' P2' δsδd P s P dε‘=P s/P dⅠⅡ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按k=和m=两种情况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从中可以看出,按k=计算出的排气温度超过了180℃的允许范围,但实际测出的排气温度接近多变压缩m=的结果,认为在允许的范围内。

表2-8 根据实际压力比求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级次吸气温度实际压力比ε'k=m=(℃) (K)ε'(k-1)/kT2(K)T2(℃) ε'(m-1)/mT2(K)T2(℃)Ⅰ40313436163409136Ⅱ50323462189431158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气缸直径的圆整,活塞杆直径的选取及各级吸排气压力的修正都直接影响到气体力,需重新计算如下:(1)第Ⅰ列(第Ⅰ级)a. 活塞面积盖侧:轴侧:b. 压力:P SI=×105PaP dI=×105Pac. 气体力:外止点:P I外=P SI F ZI-P dI F gI=×105×697×10-4-3.04×105×707×10-4=-14870N内止点: P I内=P dI F ZI-P SI F gI=×105×697×10-4-0.95×105×707×10-4=14480N(2)第Ⅱ列(第Ⅱ级)a. 活塞面积盖侧:轴侧:F ZII=F gII-f d=-4m2 b. 压力P SII=×105PaP dII=×105Pac. 气体力外止点:P II外=P SII F ZII-P dII F gII=×105×244×10-4-9.59×105×254×10-4=-17800N内止点:P II内=P dII F ZII-P dII F gII=×105×244×10-4-2.7×105×254×10-4=16640N由以上计算表明,最大气体力在第Ⅱ列外止点(-17800N),约为吨,没有超过活塞杆的允许值,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