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20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2020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时间:18世纪初;★2、向西方学习;★★★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1、时间:1861年★★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部编九年级历史教材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部编九年级历史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秦朝和汉朝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即嬴政,统一六国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他实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以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伟大的工程。

2. 汉朝的兴起汉高祖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建立了汉朝,并成为汉高祖。

汉朝时期,实行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如推行“恢复故业”政策,重用贤能之人,以及开创了科举制度等等。

3. 汉朝的辉煌汉朝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司马迁、杨修等等。

同时,还建立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交流与贸易。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是指三国魏、蜀、吴之间的鏖战。

其中,魏国以曹操为首,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权建立了吴国政权。

2. 魏晋南北朝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段时期遭受了许多外族的侵扰。

其中,北方被匈奴、鲜卑、鲜族等游牧民族不断侵扰,南方则受到了交趾、琉球等岛民的威胁。

三、隋唐时期的繁荣1. 隋文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北方和南方,恢复了两汉以来的鼎盛局面。

隋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大运河、实行均田制等等。

2. 唐太宗的治理唐太宗,即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如废除均田制,恢复土地私有制,改革官制,加强对外援助等等。

这些政策使得唐朝的国力进一步增强。

3. 唐代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迅猛,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丝绸、茶叶等商品贸易非常发达,唐朝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与文化1. 宋朝的政治体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但政治上却表现出许多弱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梳理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先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效果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苏联解体
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八一九事件”加快苏联分裂,叶利钦控制全局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续表)
项目
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其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面临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①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行发展,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照。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被认为是暂时“休战”,这是由帝国主义掠夺本性决定的,而推动“休战”结束的是经济大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帝国主义主导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经济政策
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启示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正义力量加强联合,必定战胜邪恶势力;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成果用于战争会增加战争的残酷性,用于和平发展则能造福人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文化:①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②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历史知识点归纳如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的特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生活处于食物匮乏、人口稀少的状态。

2.原始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逐渐发展为农耕和畜牧社会,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3.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古代中国地大物博,具有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河流、平原、高山、丘陵等。

4.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从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到历史时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多个阶段。

第二单元:中华古国的形成与统一1.中华古国的形成:中华古国是指古代华夏族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华夏族的中心地区是黄河流域。

2.中华古国的发展阶段:中华古国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和东周四个阶段,其中西周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它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

4.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1.中华古国的农业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发达,采用耕种方式,特别是晏子耕田等措施的推广,使中国农业水平迅速提升。

2.中华古国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手工业包括丝绸、瓷器、铁器等,商业包括货币交换和市场交易等。

3.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4.中华古国的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较早,孔子创立了儒家教育,强调“仁者爱人”,提倡读书为官的风气。

第四单元: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中华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封建社会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封建化,以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为基础。

2.中华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中华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契约制,生产关系主要是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总结+练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练习一、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二战后西欧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二战后,西欧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加上欧洲的联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欧洲的联合1、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2、欧洲联合的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分裂对抗削弱欧洲实力(2)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3)为了提高西欧国际地位,维护欧洲安全3、欧洲的联合过程:(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4、欧洲的联合特点: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5、欧洲的联合作用: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国际地位。

6、欧共体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联盟是将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三、美国的发展1.二战后美国发展的原因:(1)战时的资本积累;第二次界大战以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2)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3)政府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2.二战后美国发展的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日本的崛起:1、日本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扶持;(2)朝鲜战争为日本带来大量军需订单;(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第一章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节五个大洲的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五个大洲的划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

2. 亚洲:古代文明起源地,现今发展较快的地区。

重要的文明有黄河、长江、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非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发展相对滞后。

4. 欧洲: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5. 大洋洲:南太平洋的岛屿群,以澳大利亚纽西兰为主要代表。

6. 美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

第二节古代文明与世界史前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5000年之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史前史: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被称为史前史,这段时期人类还没有正式记载历史,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了解。

第三节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的遗产: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思想等。

2. 行政管理制度: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度等。

3. 文化传承: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等。

第二章亚洲与世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多样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亚洲的东西方交流知识点总结:1.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为丝绸,但同时也传播了宗教、文化和科技等。

2. 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曾经到达中国,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了欧洲。

第三节亚洲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经济交流:亚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经济交流,如亚细亚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背景•19世纪,中国面临了严峻的内外挑战,而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滞后与科技的沉寂,才是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源。

•1840年,鸦片战争的发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其漫长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外来列强入侵和中国反抗•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资的大量注入,导致了中国社会政经的极度动荡,形成了中国内地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下苟且生存的局面。

•在外族的侵略面前,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其中最为著名的东方虎创立的洪门组织促进了中国反抗外族的形成。

第三章清廷内部改革和民间变革的探索•清廷内部改革总体上被视为无效,而民间变革的探索却逐渐展现出其实效。

民间会馆的兴起奠定了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思想的启蒙、女性的解放、新农村运动等民间倡导,逐渐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

第四章新帝国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20世纪,新帝国主义列强从东大西洋向太平洋进行扩张,中国成为他们扩张的必经之路。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剧社会的分裂。

•西方列强与日本在中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压迫。

同时,反对帝国主义的声音也日益响亮。

单元二:民族危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第一章计时百年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期,清政府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下分蛋糕、肆意掠夺,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民族危机愈加突显。

•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迹,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第二章民主革命与建立共和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由中华民国成立而结束的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三章革命与建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是中国百年变革的两个里程碑,为中国解决了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难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共产党的诞生,共摇篮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难点+练习)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难点+练习)教学课件

15.(2018济宁)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 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 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 法符合史实的是( D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
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1.原因: (1) 英 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
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 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 尊重他们的 宗教信。仰
知识点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 1857 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 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 起义 失败 。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 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A.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B.康华利率英军投降
C.章西女王在瓜廖尔战斗
D.起义军攻占巴士底狱
9.“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
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高潮,印度是
其中的一个典型。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1、文艺复兴时间:14世纪前后地点:意大利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直接打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精编

[直接打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必考知识点精编
相同点:都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都显示了人民勇于抗争的反抗精神;都以失败告终,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等。
不同点: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背景
(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领导人
彼得一世
1、废除农奴制原因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内部矛盾。
2、废除农奴制时间和领导人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3、废除农奴制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2)作用: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2)南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 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3)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
(1)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导火线
涂油子弹事件
5、美国内战时间
1861--1865
6.美国内战领导人
林肯
7.美国内战战争初期
北方失利。(原因在: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
8.美国内战转折点
林肯政府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
9.美国内战结果
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失败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打印背诵)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打印背诵)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目的: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意义: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2020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结果)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杰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4、成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哥与委合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部编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五、品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奉献的人。〞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开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开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心愿,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局部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局部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局部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奉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X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局部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背景局部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X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累积“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安稳无恙〞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掌握新闻相关知识。
3.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4.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X的主题。
2.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言语的真实精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X的创造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局部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X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第—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X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奉献的人,于1901年第—次颁发。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2024部编新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总结引言九年级历史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阶段。

本册书涵盖了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近现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的主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框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1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定居,形成了最初的村落和部落。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使得人类能够生产更多的食物,从而支持更大的人口和更复杂的社会结构。

人类的演变:了解人类从猿人到智人的演变过程,掌握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组织。

文明的起源:认识到文明的起源与农业、定居生活的关系,探讨早期文明的特征。

1.2 古代四大文明古代四大文明分别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两河流域,发展出早期的城市国家,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法律体系。

古埃及文明:依赖尼罗河的灌溉农业,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创造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拥有先进的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早期文化,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发展出文字和青铜器。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2.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夏、商、周。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了部落联盟,形成了早期的王权。

商朝:以青铜器文化和甲骨文著称,商朝的政治制度较为成熟,宗教信仰也相对复杂。

周朝:周朝的封建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礼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动荡,思想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在拉丁美洲殖民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和西班牙3.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巴西4.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范围:除巴西外基本上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5.影响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事件有: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6.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5、印度民族女英雄:章西女王事迹:领导起义军打击英国侵略者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2.9世纪晚期,俄罗斯人建立的国家是基辅罗斯3.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是蒙古人4、15世纪晚期统一俄国的是莫斯科公国5.15世纪晚期,自称“沙皇”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

6、彼得一世改革⑴时间:18世纪初⑵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⑶学习对象:西方⑷内容: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⑤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⑥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⑸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俄国1861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统治,避免革命发生或挽救统治危机。

3、时间:1861年(19世纪中期)4、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6、性质:资产阶级改革7、方式或形式:自上而下8、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9、积极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消极意义或局限性:但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10、改革的最大作用或意义: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1、亚历山大二世最大的贡献:废除了农奴制12、改革后俄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统治依然存在。

13、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农奴制14、19世纪中期俄国的对外政策:对外扩张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事例:侵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是自由劳动力和资金16、美国内战和1861年改革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17、使农民背上沉重负担的内容: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份地。

18、说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依据是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3课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不同,矛盾不可调和。

2、直接原因或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4、起止时间:1861—18655、扭转战局的措施:⑴颁布两个法令《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⑵时间:1862年9月⑶作用: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面。

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度的地区:南方叛乱各州7、结果: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8、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9、影响或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0、内战的启示: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要想强大,必须维护国家统一。

11、林肯在战争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

12、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自由劳动力和市场13、内战对社会性质的影响: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

14、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开始实行时间:1863年15、美国内战前,北方的经济和南方的经济:①北方经济是资本主义工业;②南方经济是种植园经济。

16、美国内战前,北方的制度和南方的制度:北方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南方制度是黑人奴隶制度。

17、内战领导人及其功绩:林肯,他的功绩是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

18、内战的启示: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要想强大,必须维护国家统一。

19、林肯在战争中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

20、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自由劳动力21、内战对社会性质的影响: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性质。

22、内战的起止时间:1861——1865年23、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于1863年实行于美国叛乱各州。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1)内因:幕府统治出现了危机(2)外因:西方国家的入侵,出现了民族危机。

2、开始时间:1868年3、发起了倒幕运动的是:中下级武士。

4、性质:资产阶级改革5、形式或方式:自上而下6、领导人:明治天皇7、目的或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避免重蹈中国覆辙8、学习的对象:西方国家9、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10、积极影响或意义或作用:是日本历史的重大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消极作用或意义或影响或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1、启示:要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12、学习西方的内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13、“废藩置县”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割据状态,维护国家统一。

14、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努力发展教育15、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6、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7、日本强大起来后,逐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的原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8、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封建统治或封建制度19、明治维新在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同点是都学习西方20、明治维新发生时,中国正进行洋务运动21、明治维新前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与中国清朝相似22、明治维新中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23、明治维新后(或19世纪中期)的对外政策:对外扩张事例: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24、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25、日本明治维新与美国内战的共同作用或影响是: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或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6、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改革的共同作用或影响是: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7、19世纪中期,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的事件或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事件: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28、美国内战、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是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而发生的)29、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影响:明治维新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界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对华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标志或最显著特点或最大特点:电力的广泛使用3、时代特征:“电气时代”4、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美国和德国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6、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7、“发明大王”是:爱迪生所在国家:美国他的成就:⑴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⑵他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电灯的发明对生活的影响:使人类告别了蜡烛时代,进入了光明时代。

爱迪生的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坚持不懈8、制造煤气内燃机的是: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的9、研制汽油内燃机: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的10、发明柴油内燃机:德国的狄塞尔发明的11、制成了汽油发动机汽车的是: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的12、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是:1913年福特开始使用的13、制成了飞机的是:1903年(20世纪初)美国人莱特兄弟14、化学家诺贝尔所在国家:瑞典成就:发明了炸药。

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

15、发明了赛璐珞的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的,意义: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16、发明了人造纤维的是: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的意义: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17、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晨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目由资本主义向孳断资本主义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器:内燃机和电动机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电力和石油2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电车2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通讯工具:有线电话、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2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钻、电焊、电话、电报、电车等,还有电冰箱洗衣机等众多家用电器。

23、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领域。

24、积极影响的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用于创新。

25、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生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26、导致石油产量增长的发明有内燃机的发明和汽车飞机的发明。

2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以电为核心28、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⑴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⑵人口方面变化:①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②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