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课件(鲁)

合集下载

《温病学》讲义 PPT

《温病学》讲义 PPT
一、温病的治则 P78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P81 (一)泄卫透表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1 (二)清解气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2 (三)和解祛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3 (四)祛湿泄热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五)通下逐邪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4 (六)清营凉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2、每有与烂喉痧病人密切接触史。 3、临床特征是:起病急骤,发热、咽喉肿
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舌红绛起刺如杨梅。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毒侵肺卫: P214 2、毒壅气分: P215
第十四章 烂喉痧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3、毒燔气营(血): P216 4、余毒伤阴: P217
1、形态和分布:P64 2、成因: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卫表。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为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
的重要依据。
(2
四、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P65 (二)口渴 P66 (三)汗出异常 P67 (七)神志异常P70 (八)痉 P70 (九)厥脱 P71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第八章 春温
3、热燔气营(血) (1)气营(血)两燔:P129 (2)热盛动血:P130 (3)热与血结:P130 4、热盛动风:P131 5、邪陷正衰:P132 (1)热闭心包:P132 (2)内闭外脱:P132 (3)阳气暴脱:P133
第八章 春温
6、热灼真阴 (1)真阴亏损: P133 (2)阴虚风动: P134 (3)阴虚火炽: P135 7、邪留阴分: P136
第十章 湿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2、湿热并重证治: (1)湿热蕴毒: P171 (2)湿热中阻: P172 (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P172 3、热重于湿证治: P173

温病学PPT(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温病学PPT(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5.临床意义
可协助辨别病证的性质及邪正消长 和津液盛衰的情况。
白㾦的发生——说明湿热性质的温 病。
顺证:色泽晶莹,颗粒饱满,透发 之后热势渐退,神情气爽——津气尚充, 正能胜邪--“水晶㾦”
逆证:色如枯骨,空壳无浆,身热 不退,神志昏迷——邪毒内陷,正不胜 邪,津气俱竭--“枯㾦”“脓㾦”
特色诊法
(五)治疗原则
斑——清胃解毒,凉血化斑 (化斑汤)
疹——宣肺达邪,凉营透疹 (银翘散去豆豉加丹皮大 青叶生地玄参方)
如斑疹并见——化斑为主,兼以透疹
(六)治疗禁忌
初透之际,不可早用过用寒凉以免冰伏留邪。 不可妄用升提,助火上炎,造成血热妄行、昏厥 等。 不可妄用滋补,以免邪热内闭。
特色诊法
辨 白㾦
(四)诊察要点
1、观察色泽 2、辨别形态 3、注意分布 4、结合脉证 5、重视动态变化
1、观察色泽:
红活荣润——邪热外透,气血通 畅
深红紫赤——热毒极盛 色黑光亮——热毒深重,气血尚 充 色黑晦暗——热毒锢结,正气衰 亡 红 黑 颜色加深,病情加重
“红轻,紫重,黑危”

2、辨别形态
斑疹松浮朗润,如洒于皮面 ——热毒外泄(顺证)
根据热性,选药遣方
第4章 温病的常用诊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辨舌,包括舌苔、舌质。 2、掌握斑疹与白㾦。 3、熟悉温病常见症状(发热、汗出、神志 异常、痉、厥脱)。 4、了解验齿,鉴别胃实与肾虚。
学习内容
1.辨常见症状 2.辨斑疹与白㾦 3.辨舌 4.验齿 5.察咽喉 6.诊胸腹、切脉象
[学习方法]
1、多比较 2、加强感性认识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析疑
发热恶寒并见的情况: a:表证 b:里证

温病学PPT(第5章 温病的治疗与预防)

温病学PPT(第5章 温病的治疗与预防)

裘沛然
程门雪
1.泄卫透表法
概念:通过解表,透邪外出以解除温病初起在卫 分病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范围:温病初起,邪在卫表。 作用:发汗、疏表、透疹。
现代研究
发汗 、解热作用 调节机体免疫力 抗炎作用 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祛除病原微生物及毒素 心血管活性作用
分类
疏风散热:桑菊饮、银翘散 解表清暑:新加香薷饮 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 疏卫润燥:桑杏汤
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 中所说的: “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 不遵其法,则治不循理矣。药 味分量或可权衡轻重,至于治 法,则不可移易”。
(二)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
(1)审病因: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 (2)辨病机:谨守病机 知常达变 (3)察邪正:扶正祛邪 邪去正安
(三)温病治法的应用:知常达变
疏风散热
代表方:桑菊饮、银翘散 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 用药多为轻清透发之品 配伍清热解毒药 少佐辛温解表之品 可配伍宣肺清肺化痰止咳药及利咽药
解表清暑
代表方:新加香薷饮 主治:夏月感受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 表 所用之药由解表寒、清暑热、化湿邪 组成 使用香薷必须掌握其适应证
宣表化湿
• 邪在肺卫

药性--轻扬上浮 质地--质轻如羽 剂量--宜小 煎煮--宜短
中焦病证
以祛邪为主 邪去而正自安 湿热蕴阻证 清热化湿并施
下焦病证
用质重沉降的药物。 用药多滋腻厚味之品 多为介石重镇之品。
知常达变
知常:强调区分温病的病变阶段、层次 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达变:灵活运用
(四)温病的主要治法
是否都要发汗 误汗 不失汗 必须注意患者的体质和病邪兼挟
2.清解气热
概念:以清泄气分邪热之品以解除气分无形邪热 的一类治法,又称“清气法”。

温病学 PPT课件

温病学 PPT课件
台秘要》记载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剂:如黑膏方、萎蕤汤、 大青汤及犀角地黄汤等。
(6)预防: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避其毒气”。 《千金要方》: “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
防 备之”。
2、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
晋唐以前的医学文献中主要是把温病隶属于伤寒之 中。
《素问·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甚大,被称为“温热大师”,是建立温病其主要贡献有: 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舌诊、验齿、辨斑疹白pei
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和各种温病的治法) 此外,还撰有“三时伏气外感篇”,论述了主要四时温病的
由此可看出,温病学到这个阶段在理法方药方面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因而可以说温病学至此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伤寒与温病学派论争简介
(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 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户
伤寒学派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为适用于温病 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温 病的方剂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病学家 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甚至提出“废伤寒则六经不传,废六经则百病失传。”
王孟英、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四人号称温病“四大家”。
从上可见,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及著作大量出现, 对各种温热病都已有专著问世。如裘吉生对此概括说: “ 叶天士之温热,张凤逵之伤暑,喻嘉言之伤燥,吴又 可之温疫,陈耕道之疫痧,余师愚之疫疹,陈平伯之风 温,薛生白之湿热。”
此外,还有章虚谷的《医门棒喝》,雷少逸的《时 病论》,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戴北山的《广温疫 论》,杨栗山的《寒温条辨》等。

温病学ppt教学课件

温病学ppt教学课件

(2)致病特点:
①致病力强:
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
②多从口、鼻而入,有 特异的病变定位:
疫疠病邪的感染途径以口鼻(空 气或饮食物)为主,不同性质的疫疠 病邪,对脏腑经络有不同的定位倾向。 吴又可:“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 某经络,专发为某病”。如湿热性质 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膜原,分表里九 传;燥热性质的疫病,邪气多客于胃, 传布于十二经。
(2)致病特点:
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 肺卫:风热病邪在侵袭人体 时,多先犯于上焦肺卫。出 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 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 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 卫表证。
②易损伤肺胃阴津:风与热都 属阳邪,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 即叶天士所说的“两阳相劫”。在 风温病变过程中,由于其病变重心 在肺,因此,风热致病初起即可见 肺津受伤,而见鼻咽干燥、口渴等 症;若邪传于胃,则多见肺胃阴液 受损,而见口渴、舌燥、便秘等症; 后期则以肺胃之阴液损伤为主。
③蕴结壅滞: 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
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 征,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甚则破溃 糜烂等,病变多见于咽喉部位。温 毒结于阴器,可致睾丸肿胀疼痛等。 温毒引起的肌肤斑疹或皮下结节也 与其蕴结壅滞的致病特点有关。
疫疠病邪与温毒病邪实际 上都不是一种单一的病邪,而 各包括了多种病邪。
(1)形成条件:
温毒病邪的形成与时令气 候反常有关,乃邪气蕴结而成, 并多能引起流行。感受风热时 毒引起的温病是大头瘟,感受 温热时毒引起的温病是烂喉痧。
(2)致病特点:
①具火热之性:
毒是一类致病力很强的病
因,具有火热之性,它能导致 人体高热、伤津耗阴、脏腑功 能严重失调和实质损害、气滞 血瘀等多种病理变化的产生。 因此,临床上应特别重视清热 解毒法的应用。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温病学》总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8
病变部位—认为其内不在脏腑,外不在体表经络, 即半表半里,膜原是也,伏于膜原之邪或外出于 表,或入于里,有九传之说 病邪性质—具有强烈传染性,种属、脏腑选择性 “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觸之 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 “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 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 “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 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
医学课件 16
(二)宋—元代(公元960—1368年)成长阶段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郭雍《伤寒补亡论》 朱肱《类证活人书》 刘完素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医学课件
17
《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 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 《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 攻下(承气汤)、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等法 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12
《伤寒论》提到了温病这一名称,但与现在温病涵 义不同,为伤寒误汗后的坏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 辨证和三焦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伤寒论》中未提出温病的具体治法方药,但许多 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攻下(承气汤)、 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学课件 22
王安道《医经溯洄集》 “傷寒即發於天令寒涼之時,而寒邪在表,閉 其腠理”;“溫病、熱病後發於天令暄熱之 時……無寒在表”。因此强调“溫病不得混稱 傷寒”。 ——真正把狭义伤寒和温病分开,并从病 因学角度把温病与伤寒予以区别。认为伤寒与 温病的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 即使有表证亦多为里热郁表所致。 ——吴瑭称其“始能脫卻傷寒,辯證溫病”

温病学病因和发病PPT课件

温病学病因和发病PPT课件
• 对于人体,既易伤津,又易耗气,症见身 热,汗出,口渴,齿燥,神倦,脉虚等。 津气耗伤过甚,可致津气两脱。
温病学教研室 21
• 暑热致津伤的机理: ①直接原因——暑热直接消耗津液,致津伤; ②间接原因——暑热逼津外泄,汗出而致津伤。 • 暑热致气伤的机理: ①直接原因——暑热,“壮火食气”,“炅则气
常见的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温病学教研室 4
1、风热病邪
Q:什么是风热病邪? A:风热病邪是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
温邪。
温病学教研室 5
• 由春季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风温。 • 《三时伏气外感篇》:“风温者,春月受
风,其气已温。” • 《温病条辨》:“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
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病学教研室 38
(2)易燥伤津液
• 《素问》:“燥胜则干”。 燥热病邪燥伤津液有一定规律: • 初起以燥伤肺津为主,症见口鼻咽喉干燥,呛咳
无痰等。 • 继则燥伤肺、胃、肠道的阴津,症见鼻、唇、咽、
喉、皮肤干燥,口渴,大便干燥,咳嗽无痰或少 痰、口干,舌干红少苔等。 • 少数病邪深入下焦,燥伤肝肾阴精,出现真阴耗 伤证。
• 王孟英指出:“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 暑也”,即暑邪可以兼挾湿邪,也可以不兼挾湿 邪。
• 若夏季降雨多,暑就容易夹湿; • 若夏季干旱无雨,暑就不可能夹湿。 • 不兼挾湿邪的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如暑温; • 暑热挾湿的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温病学教研室 25
练习题:
• 暑热病邪致病初起病变中心是 A.肺卫 B.脾胃 C.阳明 D.肺
温病学教研室 31
(2)邪从外受,脾胃为中心
• 阳明胃为水谷之海,太阴脾为湿土之脏,脾胃同 属中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而湿为土之气, 湿土之气同气相从,故始虽外受,终趋脾胃,使 脾失升运,胃失和降。

温病学总论 课件

温病学总论 课件
中医学形成初步理论体系,有很多方面涉及 温病论述
温病学总论
6
《黄帝内经》
• 病名—“初之氣,地氣遷, 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 厲,溫病乃作 ”
• 病因— “初之氣,地氣遷, 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 厲,溫病乃作 ”,“其病溫 厲大行,遠近鹹若”
• 病机— “冬傷於寒,春必病 溫”
温病学总论
7Leabharlann • 证候—“有病溫者,汗出輒複熱,而脈燥疾, 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 ”
《温病学》总论
温病学总论
1
第一章 绪 论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温病学的定义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 预防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 研究对象:温病
外感热病 常见病、多发病
➢ 研究内容:温病——发生原因,发病机制,病 理变化,传变规律,预后转归;预防、诊断、 治疗
温病学总论
2
• 《伤寒论》中许多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 攻下(承气汤)、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等法 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阻碍作用
由于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医家对其十分宗崇, 无法进行理论突破。
临床诊疗严格遵守《伤寒论》法、方。
温病学总论
18
▪ 韩祗和——《伤寒微旨论》批评墨守仲景方“竟 不能更張毫釐”的做法,甚至提出热病应“另立 方藥而不從仲景方”
温病学总论
15
▪ 小结
• 成绩
—温病的资料积累时期。医家对温病的因证脉治 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内容简单
• 不足
—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在概念上仍 隶属于伤寒,只是伤寒范围内的一个类型,未形 成自身独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比较朴素。

齐鲁医学温病学第六章概要.pptx

齐鲁医学温病学第六章概要.pptx
风热-疏风散热;暑热-清暑泄热;湿热 -祛湿清热;燥热-辛凉甘润;热毒-清热 解毒;瘀血-活血化瘀;痰饮-化痰逐饮; 积滞-消积化滞。
2021/7/27 星期二
7
2、辨别病机变化: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结 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 证,明确病位、病性、邪正虚实。
2021/7/27 星期二
利 利 尿 渗 湿 , 使 湿。 阻 下 焦 便 短 涩 甚 至 不 皮
湿 湿热之邪从小
者。 通 , 大 便 或 溏 ,汤
邪 便而去的一种
渴不多饮,苔
治法。
白腻。
2021/7/27 星期二
54
运用要点: (1)本法还可用于湿邪在上中焦者; (2)小便短少不能一概用淡渗。
2021/7/27 星期二
11
6、体质类型:
如清泄法于阳虚体质不可过于寒凉,只 能清凉到十之六七;若于阴虚体质,则 要一清再清,以防灰中有火。
2021/7/27 星期二
12
确立温病治则的指导思想
1、邪正关系—立足祛邪,注意扶正 2、整体局部关系—注重整体,着眼局部 3、病与证的关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4、知常达变—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温病
2021/7/27 星期二
20
(一)泄卫透表法 2
治 定义 法
作用 主治 证候
方药
透 是用辛温之品 透 表 清 夏 月 症 见 恶 寒 发 新加香薷
表 外散表寒,并 暑
暑 湿 ,热 , 头 痛 , 饮
清 配合清暑化湿
兼 表 身形拘急或
暑 之品内解在里
寒 酸楚,无汗,
化 之暑湿的一种
口渴,心烦
湿 治法
2021/7/27 星期二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8
总之,从宋至金元,温病学在理法方药诸
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医家立新论,创
新法,制新方,使温病学逐渐从《伤寒论》体
系中摆脱出来,这在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一
个很大的转折点。
h
19
(三)成熟阶段(明清时期) 特点:温病学家人才辈出,温病学专著不断涌 现,对温病病因病理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 益完善而形成自身的体系,治法不断充实,创 造性地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 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刘氏对表里同病者,自制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散、 双解散等,以“通解表里”。
h
17
2.温病理论上的新进展:
元末医家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指出: 温病在名称上不得混称伤寒,温病的发病机理 是热邪自内达外,虽有表证,是由里热怫郁之 故;在治疗上主张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 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
王氏开始,温病从伤寒体系中脱离出来, 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独立体系开了先河,自此, 温病学独树一帜。因此吴鞠通称赞说:“至王 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王氏还指出,在受寒为病的过程中,如更感 异气,则可至温疟、风温、温毒等疾病,此对 后世的伏邪兼新感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此外王氏还认为四时气候反常,非其时而 有其气,是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乃 时行之气所致,这是对疫病病因的新认识。
h
11
5.隋代巢元方论述了热病、疫病的成因和特点: 他在《诸病源候论》中,对温热病、时气病、 疫疠病均有专门的论述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h
6
脉证方面:《素问·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 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h
h
20
内容: 1.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问世 ⑴提出了温疫病因的新学说----戾气学说。 ⑵提出温疫的流行特点 ⑶提出温疫的感邪途径 ⑷对温邪的传变方式,吴氏提出了新的看法。
⑸提出了温疫的治疗原则,强调“祛邪”为第 一要务。
h
21
2.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和著作简介
⑴叶天士:叶氏名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苏 州),生于医学世家,自幼从父习医,后又 遍访名师,先后拜师十数人。其学识渊博, 医术精湛,精通内、妇、儿、外诸科。他一 生忙于诊务。现存世的著述多由弟子整理而 成。主要著作有:《温热论》(又名《外感 温热篇》)、《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 略》等。
二.温病学的源流(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战国----秦汉晋隋唐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对温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
这一阶段的医学文献中,对温病还没有专门的
论述,只有一些具体的记载。
h
5
1.《内经》中温病因证脉治的记述 病名方面: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历温病”,“温 病乃起”
病因方面: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温病外因)。
温病学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主讲教师:鲁 纯 纵
h
1
绪论
h
2
一.温病学的概念:
含义: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
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
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h
3
任务:
温病学在于阐明温病的发 生原因,病变机理,传变规律, 辨证论治方法及预防措施,以 便有效地控制疾病,促进患者 机体恢复,保障人民的健康。
h
4
述外感疾病的专著。论中所述“太阳病,发热而 渴,不恶 寒者,为温病”。(第六条)
不少治疗方剂,如清热法的栀豉汤,白虎 汤,攻下法的承气汤诸方,清热滋阴的竹叶石 膏汤,黄连阿胶汤等,都可直接用于温病的治 疗。
h
10
4.晋代王叔和阐述了温病的病因学说。
他在“伤寒例”中指出:冬受寒邪,发于所感 之时为伤寒,如未即时发病,寒毒藏于肌肤, 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
7
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又有“热者寒之,燥者濡之”等。
h
8
2.《难经》提出了温病属广义伤寒。《难 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 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h Nhomakorabea9
3.《伤寒论》为温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论
h
22
其主要贡献为:
⑴ 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 说。
⑵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体系
⑶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比较全面地具体地论述了辨舌验齿、辨斑诊 白培
h
16
(2)刘河间主张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
刘氏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 热而化。
明确指出热性病初起治疗不可纯投辛温,对邪热 在表者,常用滑石、石膏、葱白、豆豉等辛凉清疏、 开发郁热,改变了以麻桂解表的旧方法。
对于热盛于里,则注重清热解毒方剂和通里泄热 方剂的运用。每用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攻下,泻 火清热。
他认为发于春夏的温热病,是辛苦之人感 受冬令寒毒藏于肌骨所致,并认为伤寒是触寒 毒之气为病,不染他人,而温病是因岁时失和, 人感“乖戾之气”,病气转向染易,死亡率较 高.
h
12
6.唐代孙思邈、王焘创制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 剂。
孙思邈《千金方》将温病列入伤寒门内, 他温病可预防并强调要及早治疗,并创制 了葳 蕤汤治疗风温,大乙流金散、雄黄散等以辟温 气等。
王焘《外台秘要》不仅将天行温病另列一 门,且记述了很多防治温病的方剂。如引葛洪 的《肘后方》中的黑膏方治温毒发斑等,仍为 现代医家所常用。
h
13
总之,唐以前对温病有一定认识,但理论 还较朴素,治疗方法不多,在概念上温病与伤 寒未有明确界限。所以此期为温病学的萌芽阶 段。
h
14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特点:随着对温病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有关温病的治法和理论均有了新的发展,温病
学开始突破伤寒学说的框架,向着形成自身独
立体系的道路迈进。
h
15
内容: 1.温病治疗学的新突破:
(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应用经方 他认为:桂枝汤西北二方之人四时皆可应
用,而在南方江淮之间,则惟冬季及初春可行, 自春末到夏至后,则须加黄芩、石膏。知母等 寒凉药。若病人素体虚寒,则亦可不须因时加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