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模具制造工艺学(凸凹模设计)
凹模冲压模具设计
![凹模冲压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03e74a14791711cc791768.png)
更多得难点,但也会有更多得收获。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得问题,还请老
师批评指正、
致谢
在本设计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对我得指导与帮助、在我设
计过程中,张春元老师给予了极大得帮助与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舒适得工作、学
习环境,老师认真负责得工作态度、严谨得治学风格,使我深受启发,在此我要感
1)大型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得比例正逐年上升,发展 潜力巨大.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 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
2)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得模具标准件主要就是模架、 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 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
B-Δ= 其中:B—条料板公称宽度(mm)
D—垂直于送料方向得工件尺寸(mm) a1—侧搭边值(mm) b0—条料与导板之间得间隙(mm)
Δ-条料宽度公差(mm) 查表3—18,有Δ=0、6,b0=0.2 则;B-Δ=
=50+2(3+0.6) +0。2
=57、4-0.60mm
条料步距L=72+a=72+3=75mm按图排样板料可剪成 1600mm×57、
5。3 凹模设计.
因制件材料简单,总体尺寸不大,选用整体式矩形凹模较为合理。因生产批
量较大,由文献《模具设计指导》[1]表 3—5 选用T10A 为凹模材料。凹模孔型由
该文献中表2—38选出第三种孔型,且β=3°,h=5mm 由该文献表 2—39 得
凹模高度 h=22mm 与凹模壁厚 c=30mm、
5、4 凹模刃口与边缘得距离、
由文献《冲压手册》表2—41 得 a=30mm 5。5 确定凹模周界尺寸 L×B、
TH-0161模具制造工艺学(精)
![TH-0161模具制造工艺学(精)](https://img.taocdn.com/s3/m/6cb8a6cd240c844769eaeef9.png)
1.1.1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据统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在飞机 、汽 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中 占60%~70%,在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子 产品中占80%以上,在自行车、手表、洗衣机、 电冰箱、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中占85%以上。
1.1.1 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example
柳舟通科学出版社本书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第三章模具数控加工工艺第四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光整加工第五章模具零件的现代加工与成形方法第六章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第七章模具装配工艺第一章绪论11模具技术的发展12模具的生产过程和特点13模具的经济技术指标14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11模具技术的发展111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112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1模具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型
模具制造工艺学
主编:柳舟通 余立刚
科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绪论 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模具数控加工工艺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光整加工 模具零件的现代加工与成形方法 模具典型零件加工工艺 模具装配工艺
第一章
绪论
模具设计所要收集的信息
(2)所要加工制品的质量要求、用途以及设计修 正、改变形状和公差的可能性 (3)生产部门的信息,包括使用模具的设备性 能、规格、操作方法以及技术条件。 (4)模具制造部门的信息,包括加工设备及技术 水平等。 (5)标准件及其他外购件的供应情况等。
模具制图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主视图画成上下模对合状态(下止位置);俯视图只 画下模。 主视图画上下模组合状态,俯视图上下模各画一半。 绘制组合状态的主视图后再分别画上下模俯视图。
凹模加工工艺学设计说明
![凹模加工工艺学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b28cd2027284b73f242505a.png)
华东交工学院机电工程分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凹模加工工艺设计姓名:夏万林学号:234班级:11材料2班院系:机电分院指导老师:周六如华东交工学院机电分院二零一四年十二月《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机电工程分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2班一、课程设计任务(论文)题目:凹模加工工艺设计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至 2014 年 12 月 19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容要求:零件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毛坯类型选择及毛坯制造工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基准的选择,工序,工步的确定,及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计算,设备及工装的选择等)设计;热处理工艺设计及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设计必须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要求设计思路清晰,数据来源可靠,计算步骤清楚且结果正确,图面清晰规,说明书有条理清楚。
学生签名:夏万林2014年12月15日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评阅人职称年月日目录引言 (4)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4)1.1结构分析: (4)1.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4)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6)2.1毛胚类型的确定 (6)2.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2.3定位基准的选择 (7)2.4工艺方案的确定 (7)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 (8)第四章线切割工艺参数的选择 (10)第五章线切割加工程序编制 (13)第六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 (14)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7)引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容: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固定件冲压复合模设计
![固定件冲压复合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704e7fa417866fb84a8e62.png)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具设计设计题目:支撑板冲压复合模设计姓名:徐志波学号:20090310040234班级:09材料(2)班院系:机电学院指导老师:黎秋萍华东交大机电学院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目录1、“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3)2、模具设计及其零部件计算................... .. (4)2.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2.3、排样设计与计算 (4)2.3.1排样方法与原则 (4)2.3.2确定搭边值 (5)2.3.3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的计算 (5)2.3.4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2.4、冲裁力的计算 (6)2.4.1落料力、冲孔力、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 (6)2.4.2初选压力机 (6)2.5、模具压力中心计算 (6)2.6、凸凹模设计 (7)2.6.1尺寸计算原则 (8)2.6.2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8)2.6.3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0)2.6.4凸、凹模结构的确定 (10)2.6.5凸模承压能力校验 (12)2.7、模具材料的选择 (12)2.8、模架的选用 (12)2.9、整体模具的装配 (12)3、课程设计总结 (14)4、参考文献 (15)“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 名徐志波 专业班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研室主任 题 目固定件冲压复合模设计 指导教师 黎秋萍 设计时间设计地点基本要求及设计步骤建议:1、 冲裁工艺设计:对制件的结构、尺寸、精度、数量、材质等要素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制件的冲裁工艺,计算搭边尺寸、毛坯尺寸,确定排样图(绘在总装图上);2、 模具结构方案设计;根据冲裁工艺方案,初步确定模具结构方案和坯料导向、定位方式;3、 计算冲裁力,初步选择冲压设备;了解其行程、吨位、容模尺寸等有关技术参数;4、 计算卸料力,确定卸料方案及卸料元件的规格、尺寸;5、 计算并确定冲裁间隙继而确定凸模、凹模等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结构形式;选择凸模、凹模或凸凹模进行强度、刚度的计算并校核;6、 协调模具各零件的结构、尺寸,完善导料、定位等辅助功能件结构及尺寸设计;7、 绘制模具总装配图:1)、考虑采用“半剖法”表示上模使用中的两个极限位置;2)、按装配图要求标注尺寸及配合性质、技术要求等;3)、零件标号无遗漏;明细表内容详实、规范;4)、制图遵照国家标准;排样图按习惯绘在总装图的右上角或适当位置。
模具制造工艺学有答案【范本模板】
![模具制造工艺学有答案【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7c97ea16fc700aba68fc2a.png)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填空题:1、成本、质量和周期是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在机械加工中,机床、工件、刀具、夹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精度影响了零件的加工精度,我们把它称为工艺系统。
3、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宽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负极,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中粗加工。
4、在研磨过程中,被加工表面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如下三个方面:微切削作用、挤压塑性变形、化学作用 .5、目前在模具型腔的电火花加工中应用最多的电极材料是石墨和纯铜。
6、常用的仿形机构形式有机械式、液压式、电控式三种.7、线切割加工中,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增加脉冲宽度,则切割速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加,电极丝的磨损加快 .7、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固定的机床(或一个固定的的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8、成形砂轮磨削法的难点和关键是砂轮的修整,常用的方法有砂轮修整器修整、样板刀挤压、数控机床修整、电镀法四种。
9、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短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正极,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精加工。
10、光整加工就是指以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提高零件表面形状精度和增加零件表面光泽为主要目的的研磨和抛光加工。
11、一般来讲,研具材料的硬度比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要低。
12、超声波抛光机主要有超声发生器、换能器、机械振动系统组成。
13、模具的装配精度主要包括相关零件的位置精度、运动精度、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四方面的内容。
14、成形磨削按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砂轮磨削法与夹具磨削法两大类。
15、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粗后精 ;2)先主后次;3) 基面先加工;4)先面后孔。
16、由于电火花加工的极性效应,当采用宽脉冲加工时,工件应接正极,这种加工一般用于对零件的精规准加工(精加工) 。
17、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工作液强迫循环方式有冲油式方式和抽油式方式两种。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_指导书参考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_指导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f2501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e.png)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模具制造工艺理论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所学的知识, 加深对模具零部件制造基本方法与模具装配技术的理解, 掌握制订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方法。
2、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技术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撰写技术论文能力等等。
3.养成严肃、认真、细微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给定冲模、注塑模的各类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三、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析模具零件和工艺性(1)熟悉零件图和装配图着重了解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装配关系和各项技术要求。
(2)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工艺审查①图纸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视图正确完整, 尺寸标注齐全、合理。
②零件选材与技术要求的合理性: 材料选用合理。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合理、齐全。
③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结构形式和外观尺寸可能采用标准;b.有便于在机床上装夹的定位基准和夹紧表面;c.零件有足够的刚度, 减小加工时的变形并有利于装配;d.形状简单, 尽量减少加工面积, 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和走刀次数, 保证刀具正常工作(如具有退刀等必要的结构);e.必要时采用镶拼结构。
2.选择零件的毛坯(1)毛坯种类的决定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各类有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等。
铸件毛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 如上、下模座等。
锻造毛坯适合于制造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要求高但形状不复杂的零件, 如中、小型凸、凹模等。
型材常用于零件形状与某种型材相近之毛坯。
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结构件类型的零件的毛坯。
(2)毛坯尺寸的确定毛坯尺寸应根据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适当的加工余量来确定。
华东交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换档盖板注塑模具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换档盖板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07071ccc7931b765ce158e.png)
基于CAD/CAE汽车换档盖板注塑模具设计机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90310040122宋瑞指导老师:赵龙志摘要模具是现代化工业的基础,它的发展对振兴我国民族工业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设计汽车换档盖板注塑模。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选择出合理的方案进行设计,综合运用MOLDFLOW、CAD、PRO/E软件设计了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
在设计模具成型部分时,运用了侧滑块,斜顶等常用的侧向分型结构。
在设计顶出系统时,运用了顶杆,在顶板的推动下,顶杆把制品推出模具。
在冷却系统设计时,采用了四种方案的对比,选取冷却效果且工艺性最好的方案,以达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由于结构十分复杂,在分模时需要采用斜顶和斜导柱-滑块结构,顺利实现了侧向分型。
模具结构紧凑,运行良好,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汽车换档盖板;三维造型;分型面;模流分析;侧滑块;斜顶抽芯;模架ABSTRACTMold is a base of the modern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our great national industr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an injection mold for the file case is designed based on CAD/CAE technology.A reasonable program is selected afte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process of plastic parts. An integrated use of MOLDFLOW, CAD and PRO / E software is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gating system, the mold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ejection system and cooling system. In the design of mold frame, the common-used lateral structure, such as slide and lift was designed. Mandrill is used in the design of ejection system. With the help of crest slap, Mandrill pushes the product out of the mold.In the cooling system design, a comparison of four programs was considered. The best options of the cooling effect and achieving better design results process.Upon the completion of every part of the design, an assembly drawing shows the result. 3D design is also employed in this paper to visualize the molding system and check the existence of any problem like interfere in the mold.[Keywords] Shift cove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ub-surface; mold flow analysis; lateral slider; slant Pulling; mold1. 引言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模具制造工艺学练习习题-第三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模具制造工艺学练习习题-第三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4475933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5.png)
模具制造工艺学练习习题-第三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第三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一、填空题1.构成导柱和导套的基本表面,都是回转体表面,按照它们的结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直接选用适当尺寸的作坯料。
2.导柱外圆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及等。
3.对有色金属材料的外圆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精磨,原因是、,影响加工质量。
4.在导柱的加工过程中,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都足以两端的中心孔定位,这样可使外圆柱面的基准与基准重合。
5.导柱在热处理后修正中心孔,目的在于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和其它缺陷,获得精确定位,保证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6.修正中心孔可以采用、和等方法,可以在、或专用机床上进行。
7.用研磨法修正中心孔,是用代替,在被研磨的中心孔表面加研磨剂进行研磨。
8.研磨导套常出现的缺陷是。
9.外圆表面磨削的方法有和。
10.拉孔是用拉刀加工工件内表面的高效率的精加工方法。
拉孔精度一般为,粗糙度为。
11.模座加工主要是加工和加工。
为了使加工方便和易于保证加工技术要求,在各工艺阶段应先,再以定位加工。
12.平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和等。
13.冷冲模主要零件的机械加工,除普通的车、铣、刨、磨削等一般切削加工之外,还常常使用和加工。
14.单型孔凹模上的孔在热处理前可采用、等方法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热处理后在上精加工。
15.压印锉修是利用的凸模、凹模或另外制造的工艺冲头作为,垂直放置在——的对应刃口或工件上,施以压力,以压印基准件的切削与挤压作用,在工件上压出印痕,再按此印痕修整而作出刃口或工件。
16.采用压印锉修加工的凸模在压印前应经过加工,沿刃口轮廓留0.2mm左右的单面加工余量,余量厚度应尽量,以防压印时产生偏斜。
17.压印加工可在和压印机上进行。
18.刨模机床主要用于加工的凸模和冲头等零件。
19.采用成形刨加工时,凸模根部应设计成形,而凸模的安装配合部分则可设计成或。
20.在模具制造中,成形磨削可对热处理淬硬后的或进行精加工,因此可消除对模具精度的影响。
凸模模具设计
![凸模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bced838762caaedd33d43f.png)
目录前言 (2)设计内容 (3)一、工艺性分析 (3)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3)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3)四、工艺设计 (4)(1)计算毛坯尺寸 (4)(2)画排样图 (4)(3)计算材料利用率 (5)(4)计算冲压力 (6)(5)初选压力机 (6)(6)计算压力中心 (6)(7)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7)(8)卸料板各孔口尺寸 (7)(9)凸模固定板个孔口尺寸 (7)五、模具结构设计 (7)(1)模具类型的选择 (7)(2)定位方式的选择 (7)(3)凹模设计 (7)(4)凹模刃口与边缘的距离 (7)(5)确定凹模周界尺寸 (7)(6)选择模架及确定其他冲模零件尺寸 (8)六、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 (9)七、结束语 (10)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技术的也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在“十一五”期间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又由于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及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而且应该是目前已有一定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如:1.大型精密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占我国模具总量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
2.主要模具标准件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
下模座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
![下模座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be0c5c4028915f814dc226.png)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下模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姓名:学号:班级:院系:指导老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第一章零件技术要求的结构分析1 零件技术要求——————————————12 零件的结构分析—————————————1第二章毛坯类型及结构尺寸的确定1 毛坯类型————————————————22 毛坯尺寸及公差计算———————————23 退火——————————————————34 备料——————————————————4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1 车外圆柱面加工—————————————42 上下表面加工——————————————53 孔加工—————————————————64 磨上下表面、孔、圆柱面—————————65 热处理工艺设计—————————————7第四章工艺过程卡————————————————10引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的工艺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损耗,减少刀具的磨损,加工出质量较高的零件,在实际生产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的课设,我们也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实际生产打下基础。
第一章零件技术要求的结构分析一零件技术要求1精度要求:由图可知,所设计的为上模座的机械加工,外形比较简单。
该零件尺寸采用统一的设计基准,其固定模具的型腔精度要求为7级,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平行度为0.02,垂直度为0.015。
2表面质量:该零件整体上粗糙度比较高,上下表面、固定模具的型腔、浇口衬套的导孔表面的粗糙度均为1.6,其余各个面的表面粗糙度为0.8。
二零件的结构分析下模座与上模座的形状基本相似,上、下模座的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冲模的其他所有零件,分别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连接,传递压力,此零件钻通孔Q10,镗孔Q16,零件最大直径200mm,尺寸较小,结构较简单。
弯曲凹模电火花成形电极穿孔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教材
![弯曲凹模电火花成形电极穿孔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e72304ca26925c52cc5bffa.png)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实训)报告书所属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题目弯曲凹模电火花成形电极穿孔加工工艺分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12 月 12 日目录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分析 (5)2.1结构分析 (5)2.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5)第三章、毛坯的选择与设计 (5)3.1选择毛坯 (5)3.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3.3确定毛坯零件图 (6)第四章、拟定凹模板工艺路线 (7)4.1定位基准的选择 (7)4.2加工阶段的划分 (7)4.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4.4工序顺序的安排 (7)4.5确定工艺路线 (8)第五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9)5.1加工余量的确定 (9)第六章、电极的设计与电规准的选择 (9)6.1电火花成形电极穿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9)6.2电极材料好机构的形式 (11)6.3电极的结构形式 (13)6.4电极长度 (13)6.5电极截面尺寸 (13)6.6电规准的选择与转换 (16)6.7电极制造 (18)第七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 (18)第八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20)第九章心得体会 (23)参考文献 (23)第一章、引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突出了模具设计基础的应用,以提供更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提高自我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能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工艺规程设计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毛坯尺寸和公差等零件锻件图的确定。
模具制造工艺学(凸凹模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学(凸凹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608729da38376baf1faee3.png)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本次设计的零件图为链板级进冲裁模具凹模板(如图1-1)图1-1一、功能结构分析此零件是链板级进冲裁模具凹模,凹模型孔的外轮廓作为凸模刃口,24,8作为凹模刃口,为了能够达到装配及产品的要求,零件外表面精度要求比较高,粗糙度为0.8。
其次,模具刃口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经常出现磨损失效,尤其是冲头受力较大,而且在一次冲裁过程中经受两次摩擦(冲入和退出各一次),因而冲头的磨损较快,因此对零件的硬度有较高的要求。
最后,凹模的左右表面的平行度也比较高。
二、链板级进冲裁模具凹模的主要技术要求1)位置精度:左右平面的平行度控制在0.02mm内2)硬度:淬火≥62HRC3)表面粗糙度:零件外表面粗糙度Ra0.8,孔内粗糙度Ra3.2 三、技术关键及其采取的措施1)左右平面间平行度公差等级高,采取措施:互为基准,磨削加工。
2)垂直面的磨削,采取措施:磨好左右平面,工件装夹在精密角铁上,用百分表找正后磨削出垂直面,而后用磨出的面为基准面,在磁力台上磨对称平行面及两圆柱面。
结合这些要求选择合金工具钢Cr12。
第二章毛坯制造工艺设计一、确定锻件的加工余量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确定粗铣余量为 1.4mm,确定精铣余量为0.6mm,确定磨削余量长方向为0.5mm(单边),宽方向为0.3mm(单边),高方向为0.5mm(单边)。
再根据零件尺寸及下料精度得锻件尺寸为200.8mm×200.2mm×31mm,绘制锻件图如图2-1图2-1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锻件图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查[3]表2-8得始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三、锻件的退火工艺曲线加热到770~790℃保温,680~700℃等温炉冷,工艺曲线见图2-2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一、制定工艺路线图1-1为所要机加工的零件。
其工艺过程如下:工序一:铣零件各个外表面工序二:钻工序三:铰孔工序四:加工螺纹孔工序五:热处理工序六:磨零件各个外表面工序七:检验二、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定位基准的确定1)粗铣余量为1.4mm(单边),精铣余量为0.6mm(单边),磨削在长度方向上余量为0.5mm(单边),宽度方向上余量为0.3mm (单边),高度方向上余量0.5mm(单边)。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带内外凸台箱体双向抽芯注塑模设计-李泽米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带内外凸台箱体双向抽芯注塑模设计-李泽米](https://img.taocdn.com/s3/m/76cebec9ad51f01dc281f1bc.png)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注射模的重要性 (4)1.2模具国内的发展情况 (4)1.3模具设计内容 (5)第2章产品分析 (6)2.1产品结构分析 (6)2.2产品造型 (8)2.3材料的选择与分析 (11)2.3.1塑件材料的选择 (11)2.3.2 PET基本性能 (11)第3章模流分析 (12)3.1模型网格划分及缺陷处理 (12)3.2浇口位置的确定及工艺参数优化 (14)3.3成型窗口分析 (15)3.4流动分析 (17)3.5冷却分析 (20)3.6翘曲分析 (21)第4章分型设计 (19)4.1分型面设计原则 (22)4.2 pro/e软件介绍 (22)4.3分型步骤 (22)第5章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21)5.1有关塑件的计算 (24)5.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24)5.3注射机及参数量的校核 (25)第6章注塑模总体方案设计 (27)6.1浇注系统设计 (27)6.1.1主流道的设计 (27)6.1.2分流道的设计 (28)6.1.3浇口的设计 (31)6.2模具冷却系统 (32)6.3排气系统的设计 (34)6.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35)6.4.1成型零件的选材 (35)6.4.2凹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35)6.4.2凸模部分的结构设计 (37)6.5抽心机构的设计 (39)6.6顶出机构的设计 (44)6.6.1三分型面注射模中的定距分型机构选择 (44)6.6.2顶出机构形式 (45)6.7复位机构的设计 (46)6.8导向零件的设计 (47)6.9标准模架的选择 (49)6.9.1三板模的介绍 (49)6.9.2模架的具体设计 (50)6.10模具的装配 (50)第7章小结 (53)致谢 (54)参考文献 (55)附录A(专业外文) (56)附录B(中文翻译) (57)第1章绪论1.1注射模的重要性(1) 塑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大、绝缘性好、介电损耗低、化学稳定性强、成型生产率高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国民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塑料的年产量按体积计算已经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年产量的总和。
凹模加工实用工艺学设计
![凹模加工实用工艺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7606466f1aff00bfd51e04.png)
华东交工学院机电工程分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凹模加工工艺设计姓名:夏万林学号:234班级:11材料2班院系:机电分院指导老师:周六如华东交工学院机电分院二零一四年十二月《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机电工程分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2班一、课程设计任务(论文)题目:凹模加工工艺设计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4 年12 月 1 日起至2014 年12 月19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容要求:零件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毛坯类型选择及毛坯制造工设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基准的选择,工序,工步的确定,及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计算,设备及工装的选择等)设计;热处理工艺设计及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设计必须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要求设计思路清晰,数据来源可靠,计算步骤清楚且结果正确,图面清晰规,说明书有条理清楚。
学生签名:夏万林2014年12月15日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评阅人职称年月日目录引言 (4)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4)1.1结构分析: (4)1.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4)第二章工艺规程设计 (6)2.1毛胚类型的确定 (6)2.2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2.3定位基准的选择 (7)2.4工艺方案的确定 (7)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 (8)第四章线切割工艺参数的选择 (10)第五章线切割加工程序编制 (13)第六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 (14)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7)引言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容: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端盖一模两腔注射模设计
![端盖一模两腔注射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adde1905087632311212f4.png)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Institute of Technology.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毕业设计Graduation Design(2011—2015年)题目端盖一模两腔注射模设计分院:机电工程分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起讫日期: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除此之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可以将本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毕业设计(论文)。
(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注射模的设计,通过对塑料性能的分析,塑件产品的工艺性分析,来设计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对塑料制品的工艺性分析、注射机的初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及结构零件的尺寸设计,并对相应参数进行校核,最终能够熟练的利用AutoCAD把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画出来。
本文论述的端盖一模两腔注射模设计,这里采用一模两腔注射模设计,符合现在一模多腔的流行趋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采用侧浇口浇注,保证端盖的精度,脱模时,端盖留在动模的一侧,利用顶料杆将其推出。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II卷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II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e568e79563c1ec4da717f.png)
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模具制造工艺学》考试试卷Ⅱ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利用移动的细金属导线做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切割成型的加工方法称为 。
2、线切割程序格式有 、4B 、 ISO 等。
3、目前在模具型腔电火加工中应用最多的电极材料是 和石墨。
4、粗规准主要用于 加工。
对它的要求是生产率高,工具电极损耗小。
5、常用电极结构有 电极、组合电极和镶拼式电极。
6、由于型腔加工的排气、排屑条件较差,在设计电极时应在电极上设置适当的 和冲油孔。
7、用电火花加工方法加工通孔称为 加工。
8、模具装配可分为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 三种。
9、要分析产品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就要用到 。
10、模具在装配后必须通过 或试压才能确定是否合格。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有:( ) A 、任何硬度、高熔点包括经热处理的钢和合金 B 、阶梯孔、阶梯轴 C 、塑料模中的型腔2、下列不属于型腔加工方法的是( )A 、线切割B 、电火花成形C 、普通铣削D 、数控铣削3、单电极平动法的特点有:( )A 、只需一个电极B 、较易加工出高精度型腔C 、可加工具有清棱、清角型腔 4、电火花加工时,工件接脉冲电源的负极,称为( )加工。
A 、负极性 B 、正极性 C 、 放电5、快速原型技术(RPM)最先推出的国家是( ) A、英联邦 B、美国 C、中国 D、俄罗斯6、电火花加工放电所在的液体介质必须具有一定的( ) A 、化学性质 B 、绝缘性能 C 、力学性能 D 、流动性能7、加工半圆AB ,切割方向从A 到B ,起点坐标A (-5,0),终点坐标B (5,0),其加工程序为( ) A 、 B5BB010000GySR2得分评分人得分评分人B 、 B5000BB10000GxSR2C 、 B5000BB10000GySR28、关于ISO 代码中G92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坐标指令 B 、增量坐标指令 C 、设定加工起点坐标指令 9、冲孔凸模机械加工前的毛坯形式应为( ) A 、原型材 B 、铸件 C 、锻件 10、冲裁模试冲时,冲件的毛刺较大,产生的原因有( ) A 、刃口太锋利 B 、淬火硬度高 C 、凸、凹模配合间隙过大或不均匀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结构分析本次设计的零件图为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如图1-1)图1-1一、功能结构分析此零件是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零件的外轮廓作为凸模刃口,10作为凹模刃口,为了能够达到装配及产品的要求,零件外表面精度要求比较高,粗糙度为0.8。
其次,模具刃口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经常出现磨损失效,尤其是冲头受力较大,而且在一次冲裁过程中经受两次摩擦(冲入和退出各一次),因而冲头的磨损较快,因此对零件的硬度有较高的要求。
最后,凸凹模的左右表面的平行度也比较高。
二、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的主要技术要求1)位置精度:左右平面的平行度控制在0.02mm内2)硬度:淬火≥62HRC3)表面粗糙度:零件外表面粗糙度Ra0.8,孔内粗糙度Ra3.2 三、技术关键及其采取的措施1)左右平面间平行度公差等级高,采取措施:互为基准,磨削加工。
2)垂直面的磨削,采取措施:磨好左右平面,工件装夹在精密角铁上,用百分表找正后磨削出垂直面,而后用磨出的面为基准面,在磁力台上磨对称平行面及两圆柱面。
结合这些要求选择合金工具钢CrWMn。
第二章毛坯制造工艺设计一、确定锻件的加工余量根据[4]表8-31确定粗铣余量为1.4mm,表8-32确定精铣余量为0.6mm,表8-34确定磨削余量长方向为0.5mm(单边),宽方向为0.3mm(单边),高方向为0.5mm(单边)。
再根据零件尺寸及下料精度得锻件尺寸为64.8mm×28.2mm×47mm,绘制锻件图如图2-1图2-1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锻件图二、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查[3]表2-8得始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850℃三、锻件的退火工艺加热到770~790℃保温,680~700℃等温炉冷,工艺曲线见图2-2图2-2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一、制定工艺路线图1-1为所要机加工的零件。
其工艺过程如下:工序一:铣零件各个外表面工序二:钻工序三:铰孔工序四:加工螺纹孔工序五:热处理工序六:磨零件各个外表面工序七:检验二、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定位基准的确定1)粗铣余量为1.4mm(单边),精铣余量为0.6mm(单边),磨削在长度方向上余量为0.5mm(单边),宽度方向上余量为0.3mm (单边),高度方向上余量0.5mm(单边)。
2)孔加工钻9.6mm铰10mm 2Z=0.4mm钻15.6mm铰16mm 2Z=0.4mm3)定位基准选择A及其对面平面、相邻互相垂直的两侧面为定位基准面,即三基面体系定位,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三、确定工艺内容工序一:铣零件各个外表面①粗铣基准面A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CrWMn合金工具钢退火,锻件。
机床:X52K立式升降台铣床。
刀具:高速钢粗齿锥柄立铣刀,刀具尺寸直径D=20mm,总长L=195mm,切削部分长度l=65mm,莫氏锥度号数2,前角γ0=15°,后角α0=14°,螺旋角=45°,齿数z=32.确定切削用量切削深度 a p=1.4 mm每齿进给量 f z=0.08mm/齿切削速度V=20m/min,切削液选用含硫极压切削油②粗铣与基准面A相接的四周面1.刀具:高速钢粗齿锥柄立铣刀,刀具尺寸直径D=40mm,总长L=195mm,切削部分长度l=65mm, 莫氏锥度号数4,前角γ0=15°后角α0=14°,螺旋角=45°,齿数z=42.确定切削用量切削深度 a p=1.4 mm每齿进给量 f z=0.2mm/齿切削速度V=20m/min,切削液同上③精铣基准面A1. 刀具:高速钢细齿锥柄立铣刀,刀具尺寸直径D=14mm,总长L=115mm,切削部分长度l=32mm,莫氏锥度号数2,前角γ0=15°,后角α0=14°,螺旋角=35°,齿数z=52.确定切削用量切削深度 a p=0.6 mm每齿进给量 f z=0.05mm/齿切削速度V=20m/min,切削液同上④精铣与基准面A 相接的四周面1.刀具:高速钢细齿锥柄立铣刀,刀具尺寸直径D=25mm,总长L=155mm,切削部分长度l=50mm,莫氏锥度号数3,前角γ0=15°,后角α0=14°,螺旋角=35°,齿数z=62.确定切削用量切削深度 a p=0.6 mm每齿进给量 f z=0.07mm/齿切削速度V=20m/min,切削液同上⑤粗铣基准面的对面平面同工步①⑥精铣基准面的对面平面同工步①工序二:钻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以直角坐标定位进行加工,把零件图上的尺寸换算成直角坐标尺寸。
如图3-1图3-1直接用立铣刀工作台的纵、横走刀来控制平面孔系的坐标尺寸。
刀具:选择9.6mm的高速钢麻花钻,进给量0.18mm/r,切削速度13m/min,转速420r/min,切削液选择乳化液。
工序八:钻15.6mm孔(两个)刀具:选择15.6mm的高速钢麻花钻,进给量0.32mm/r,切削速度17m/min,转速385r/min,切削液与上道工步相同。
工序三:铰①铰10mm,刀具:选择高速钢直柄机用铰刀,10mm,L=110mm,l=22mm,齿数Z=6,单边余量为0.2mm,切削速度5m/min,进给量1.0mm/r,切削液选择含硫的极压切削油。
刀具示意图如图3-2图3-2②铰16mm孔,刀具:选择高速钢直柄机用铰刀,16mm,L=150mm,l=25mm,齿数Z=6,单边余量为0.2mm,切削速度5m/min,进给量1.0mm/r,切削液选择含硫的极压切削油。
刀具类型和上道工步一样。
工序四:加工螺纹孔加工M8的螺纹孔先钻孔再攻丝①钻孔:底孔钻头直径的选择:钻底孔钻头直径的计算公式:当t≤1时,=d-t当t>1时,≈d-(1.04~1.08)t式中 t——螺距(mm);d——螺纹公称直径(mm);——攻丝前钻头直径(mm)。
②M8的螺纹孔粗牙螺距为1.25mm,所以按公式≈d-(1.04~1.08)t 计算:=d-1.06×1.25=8-1.3=6.70mmCrWMn属于合金工具钢,钻头选用高速钢标准麻花钻,因此根据[5]表7-14得切削用量中进给速度:0.17毫米/转,切削速度:10米/分,转速:640转/分,切削液选用硫化乳化液攻丝:由[5]表6-27查得并计算该机用丝锥攻丝的切削速度为8.1米/分,攻螺纹切削液的选用:硫化乳化液工序五:热处理1.淬火:加热温度800~830,保温0.4~0.5h,淬火硬度≥62HRC,油冷。
2.回火:为了改变淬火组织,等到一定的强度、韧性的配合,消除淬火应力和回火中的组织转变应力。
回火温度140~160。
CrWMn的淬火和回火工艺如图3-3。
图3-3工序六:磨零件各个外表面目的:为了消除热处理对表面的影响,以达到设计要求。
1.磨床:MM7112(砂轮直径140~200mm,砂轮内经75mm,砂轮宽度20mm)2.左右平面磨削(1)砂轮的选择。
见[5]中第12章各表,结果为GBD80ZRA6P200×20×75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单晶白刚玉(代号GBD),粒度为80#,硬度为中软(代号为ZR),陶瓷结合剂(代号为A),6号组织,平形砂轮(代号为P),其尺寸为200×20×75(D×B×d)。
安全线速度为35m/s。
(2)切削用量的选择。
磨头主轴转速2810r/min轴向进给量 f a=0.5B=10mm(双行程)径向进给量 f r=0.020mm/双行程3.垂直平面磨削用精密角铁和平行夹头装夹工件。
砂轮类型和切削用量和左右平面磨削一样。
工序七:检验四、填写工艺过程卡根据以上的工艺设计的内容,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表3-1。
西华大学零件号KT4.3 材料CrWMn零件名称链板复合冲裁模具凸凹模毛坯重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毛坯类型锻件工序工步工序说明工序简图机床刀具一 123456粗铣A平面粗铣与基准面A相接的四周面精铣基准面A精铣与基准面A 相接的四周面粗铣基准面的对面平面精铣基准面的对面平面立式升降台铣床X52K粗齿锥柄立铣刀(粗铣),细齿锥柄立铣刀(精铣)二 12钻9.6mm通孔(两个)钻15.6mm孔(两个)立式升降台铣床X52K麻花钻9.6mm麻花钻15.6mm三 12铰10mm孔(两个)铰16mm孔(两个)立式升降台铣床X52K铰刀10mm铰刀16mm四 12钻 6.7mm孔攻丝M8 立式升降台铣床X52K麻花钻 6.7mm丝锥8mm五热处理六磨零件各个外表面卧轴矩台平面磨床MM7112 GBD80ZRA6P200×20×75七检验五、心得体会现在已经完成了为期三个星期的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在这次实训中给予的帮助,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在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过程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它需要专业人耐心而细致的计算和多次的查阅资料,最后制定出满意的设计参数。
此次课设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信心,而且让我再次CAD制图,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夯实了基础,更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技能上的准备。
希望学院及老师多安排这样切合我们以后工作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1]曾珊琪,丁毅主编.模具寿命与失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戴枝荣主编.工程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编,严绍华主编.热加工工艺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电子版)[5]金属切削手册(电子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