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资料教学提纲
最新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绵羊痘(variola ovina ; sheep pox)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
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
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导致很大损失。
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 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皮肤上发生丘疹-脓疱性痘疹。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ae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
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 AI)是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家禽后的各种综合征,从无临诊症状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和产蛋下降,到死亡率接近100%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
最后一种病型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其他各型统称为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禽流感”的概念不清,反映在很多教科书和专著中,甚至在国家的法规条例中,将“禽流感”或“A型流感”与“真性鸡瘟”(fowl plague)的概念混为一谈。
真性鸡瘟是HPAI的旧称,1981年起已被废止不用。
HPAI是OIE分类中的A类病,而MPAI既不是A类病,也不是B 类病,因此区分HPAI和MPAI十分重要。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动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的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和流行性的一类危害严重的动物疾病。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概念传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构成感染需具备三个因素,病原体,动物机体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1.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病原体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源性感染。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的继发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或单一感染,由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之为继发感染。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且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在某一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但外表看不到症状,也称为亚临床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出现即行恢复为一过型感染,开始症状较重,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恢复称顿挫型感染,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病原体局限在某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局部感染,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
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疹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非典型感染则较轻或较重。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指不引起病毒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为良性感染,反之,引起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恶性型。
畜禽疫病防治复习(兽医学提纲)
畜禽疫病防治复习要点1. 传染的概念;传染病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家畜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家畜传染病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扑灭措施;传染病的一般治疗方法。
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特征、痘病的特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征、布鲁氏菌病的特征;3.猪肺疫病原、常见症状。
4. 禽霍乱病死鸡肝脏变化。
3. 结核病的特征、常用诊断方法;以奶牛场为例,结核病的主要防制措施。
4. 口蹄疫及其特征。
心肌炎及其病中常见变性。
5. 破伤风及其特征。
6. 炭疽及其特征。
7. 狂犬病及其特征。
病程分期。
8. 猪丹毒及其特征。
9. 猪梭菌性肠炎及主要表现。
10. 猪痢疾及其特征。
11. 猪气喘病及其特征;剖检变化。
12.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
13. 猪细小病毒及其特征。
14. 猪繁殖障碍及呼吸道综合征主要特征。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及其特征。
16. 急性猪瘟的特征性临诊要点及综合防制措施。
17. PED和TGE鉴别。
18.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疾病小结。
19. 总结引起猪下痢的几种细菌性传染病的病原及其临床特征。
20. 猪腹泻病小结并讨论冬春季节猪场如何做好猪腹泻病的防制工作。
21. 鸡新城疫特征及特征性临诊要点。
22. 鸡马立克氏病及特征性临诊要点。
23.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特征及临诊要点24. 传染性支气管炎特征及临床特征25 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征性临诊要点。
26. 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表现。
27. 传染性鼻炎主要症状。
28. 禽脑脊髓炎特征。
29. 鸭瘟特征30. 鸡的常见呼吸道病总结:讨论冬春季节如何做好鸡呼吸道病的防制工作。
31.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和影响、发生和流行条件、寄生虫病的防制措施。
32.弓形虫、住白细胞虫、鸡球虫、猪蛔虫、华枝睾吸虫宿主及防治。
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
总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持续性感染、长程感染、顿挫型感染。
潜伏期、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垂直传播、生物性传播、直接传播、间接传播、传播媒介、传染病、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源地、疫区、疫点、散发性、流行性。
检疫、产地检疫、口岸检疫、PCR、隔离、封锁、特异性疗法、消毒、终末消毒、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免疫程序、多联苗、多价苗、免疫失败、药物残留、疫病预防、疫病防制、疫病的消灭或净化、动物疫病、动物防疫、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变态反应、变态原、免疫监测、药物预防二、简答与问答题1.家畜传染病的危害性2.在动物传染病防制方面我国与以达国家间的主要差距有哪些?原因是什么?3.我国畜禽传染病发生的现状?4.传染病区分于非传染病的特征有那些5.传染病的典型发病过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分为那四个阶段?6.潜伏期在防制传染病的实际工件中有何意义和用途?7.如何切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试举出切断每个环节两种以上的措施8.降低动物易感性的措施有哪些?9.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0.同一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其原因是什么?11.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去避免上述问题?12.影响家畜易感性高低的主要因素13.导致动物群体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4.导致群体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15.动物疫病的周期性是如何形成的?16.什么是自然疫源地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各举例5个。
17.如何消灭疫源地?其消灭条件是什么;18.什么是传染病的散发流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式的流行?19.什么是疫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0.什么是动物传染病的周期性,为什么会有此现象?21.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2.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23.动物疫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24.发现动物疫情时的扑灭措施包括那几个方面。
文兆海兽医传染病学期末精简版
兽医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资料一、名词解析(30分)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感染或传染感染梯度: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为感染梯度流行性:当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某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这种特性叫流行性典型感染:在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诊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非典型感染:感染表现或轻或重,没有表现出特征性的临诊症状,称为非典型感染良性感染:如果该病并不引起患病动物的大批死亡,可称为良性感染恶性感染:如果该病能引起患病动物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慢性病毒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由父母代经卵巢、子宫内感染或通过初乳等直接传播给后代的传播方式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的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封锁:是指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来往;紧急接种: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免疫接种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其特征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鼠科及部分浣熊科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马传染性鼻肺炎:是由马疱疹病毒引起幼驹表现发热、厌食和流涕以及孕马发生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马传染病贫血:是由马传传染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讲课教案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思考题抗感染免疫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流行: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内源性感染: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致使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弱,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引起机体发病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到动物表现临床症状前的这段时间。
全身感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扩散到全身并引起全身症状。
犬瘟热: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和肉食目中许多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染病,以早期表现双相热,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犬的鼻和足垫可发生角化过程。
散发流行:在某地一段时间内,某种传染病仅有少数(零星)病例发生。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动物与动物间或群体间的传播。
死亡率:因某病死亡头数与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特征:突发高烧,病症急剧,突然死亡,动物天然孔流血,血液凝固不良酱油色,尸僵不全,腹国增大,鼓气,脾极康肿大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外界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伪狂犬病: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感染猪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
成年猪常为隐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症状,无奇痒。
消毒: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消毒对象上面的病原微生物。
小鹅瘟: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病员是一种细小病毒。
本病主要侵害4~20曰岭雏鹅,传染快而病死率高一过型(或消散型)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
《兽医传染病学(840)》考试大纲
6.了解动物易感性。理解特异性变异状态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
7.理解疫源地概念,掌握疫点、疫区的划分,了解自然疫源地的概念。
8.理解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和大流行及爆发的概念,会根据流行特征判别流行的类型。
3、简答或问答题:占总分的80分左右,主要为各部分的重要原理、知识的综合应用题。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
考试内容
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传染、传染病的概念、各种感染的类型、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及其划分,传播途径及其意义,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传染病流行和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试卷结构
(一)基本概念与知识问答所占比例
有关基本概念的名词解释约占总分的30分左右。知识问答约占总分的120分左右,
(二)试卷的结构
1、名词解释题:占总分的30分左右。
2、填空、选择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内容为概念和基本知识,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考试要求
1.副结核病: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3.牛流行热: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4.牛病毒性腹泻: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5.绵羊痘和山羊痘: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主要症状和病变,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兽医传染病复习大纲(完整版)
兽医传染病复习大纲(完整版)首篇——名词解释1、家畜传染病学: 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2、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3、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4、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5、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6、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7、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8、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9、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10、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11、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12、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13、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
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14、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15、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兽医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资料
兽医传染病(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封锁:切断或限制疫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来往,它是为了防止疫病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动物群体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的强制措施。
散发性:疾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发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
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或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
疫区:若干各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动物检疫: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的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疾病的传播,蔓延。
免疫程序:是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健康动物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在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到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的免疫接种。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宿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要点一、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个体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具有传播性、感染性和致病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源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个体。
二、病原体的分类:1.病毒: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如禽流感病毒、犬瘟热病毒等。
2.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如布鲁氏菌、炭疽杆菌等。
3.真菌:包括表皮真菌、真菌寄生虫等,如白色念珠菌、疥癣菌等。
4.寄生虫:包括原虫、线虫和吸虫等,如钩虫、血吸虫等。
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通过患病个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直接接触到健康个体。
2.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个体。
3.食物水源传播:通过口腔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导致感染。
4.生物媒介传播:通过蚊虫、跳蚤、蜱等昆虫传播给其他个体。
四、兽医传染病防控的方法:1.疫苗接种:通过疫苗接种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隔离和消毒:对于患有传染病的个体,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个体;对患病场所、设备和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3.生物安全措施:在养殖场、实验室等易感染疾病的场所,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4.动物健康监测: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异常情况。
5.厨余垃圾处理:做好厨余垃圾的处理,防止通过食物垃圾传播传染病。
五、常见的兽医传染病:1.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可以通过飞沫和粪便等途径传播,对家禽和人类都具有较高的致命性。
采取早期隔离、检疫、灭杀措施来控制传播。
2.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可以通过动物的唾液通过咬伤、抓伤等途径传播。
疫苗接种和隔离患病个体是控制病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3.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猪。
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方法来防控传播。
4.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可以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给人畜两界。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绪论动物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的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和流行性的一类危害严重的动物疾病。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第二节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一、概念传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构成感染需具备三个因素,病原体,动物机体及它们所处的环境。
1.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病原体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这就是内源性感染。
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的继发感染: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感染或单一感染,由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之为继发感染。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且呈隐蔽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在某一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但外表看不到症状,也称为亚临床感染。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出现即行恢复为一过型感染,开始症状较重,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恢复称顿挫型感染,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病原体局限在某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局部感染,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
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临疹症状者称为典型感染,非典型感染则较轻或较重。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指不引起病毒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为良性感染,反之,引起大批死亡的临床类型称恶性型。
执业兽医的复习资料之兽医传染病学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①即"牛肺疫",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慢或急或急性接触性病;为OIE列为A类病,我国于1996年消灭本病;②特征: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冬季多发;其病理变化多出现在呼吸道和关节;③经纯培养的菌落为圆形煎蛋状,边缘整齐,中间突起。
④诊断:用补体结合试验;⑤鉴别: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变主要在肺部;牛巴氏杆菌也称牛出败;⑥防治:活瞄免疫。
蓝舌病:①特征:羊发热,白细胞减少,消瘦,口鼻胃黏膜溃疡。
以1岁绵羊最易感。
②经库蠓传播;②证病意义:肺动脉基部出现2-15mm出血斑;④防控:关键是疫苗的应用。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①即"红鼻病",以肉牛多发,表现为5种病型,呼吸道型。
生殖道型,脑膜炎型,眼炎型,流产型;②其中20-60日龄牛最易感,发病率可达75%.3.防控:本病可引起持续感染;可用PCR检出阳性牛并扑杀。
牛出血性败血症:①即"牛巴氏杆菌病",犊牛多发;②分为急性败血症,肺炎型,水肿型;其中肺炎型的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③诊断: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椭圆型杆菌;④防:疫苗免疫。
牛流行热:1.即"三日热,暂时性热",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经吸血昆虫传播;2.诊断特征:高热、流泪、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跛行;3.特点:大群发生,传播迅速、发病高、死亡率不超过1%;其中3-5岁牛多发。
4.诊断:将发热期血液接种乳鼠6天后死亡。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①或称"牛黏膜病";6-18月龄多发;冬春多发;发病率为15%,病死率可达100%;②临诊特征:黏膜发炎、糜烂、坏死、腹泻。
③特征性损害: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
④防:磺胺药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
小反刍兽疫:①为OIE的A类病;我国一类病,绵羊山羊多发,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可达100%;②特征:发病急剧、高热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糜烂、腹泻、肺炎;③病理特征:结、直肠结合处有特征性的现状出血;④防治:受威胁区接种牛瘟弱毒苗;发病羊立即扑杀销毁。
兽医传染病复习资料
一、名词1疫病的防制2.终末消毒3,潜伏期4,水平传播5,疫源地6,、潜伏期7流行性8,感染9、检疫10内源性感染11.转归期12、间接接触传播13.散发性14.自然疫源地二、选择二、选择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性病变为 B 。
A. 喉头、气管出血,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B. 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C. 肠道出血、坏死,有纽扣状溃疡D. 法氏囊萎缩2、以下关于口蹄疫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口蹄疫难于控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宿主范围非常广,各种哺乳动物均高度易感。
B. 口蹄疫难于控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血清型众多,有A、O、C、Asia-1、Asia-2、Asia-3和SAT-1等7个主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
C. 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空气进行远距离传播。
D. 口蹄疫危害严重,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可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会严重影响国际贸易。
3、以下关于小鹅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无血凝活性。
B. 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
C. 雏鹅的易感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1月龄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100%。
D. 在本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对母鹅进行免疫接种是防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4、伪狂犬病的临诊特点是 C 。
A. 神经兴奋,意识障碍,麻痹死亡B. 运动肌肉麻痹,共济失调,不能咀嚼和吞咽C. 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症状D. 呕吐、腹泻和脱水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病变是 B 。
A. 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B.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并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C. 喉和气管粘膜出血和坏死,并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D. 气管粘膜增厚和混浊,表面有结节样病灶,内含干酪样物6、猪瘟持续感染的含义是 C 。
A. 康复猪长期携带猪瘟病毒,无症状B. 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不断扩散传播C. 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染于胎儿,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产出体弱仔猪,后者又起传染源作用D. 猪瘟病猪康复后又再次感染发病1、以下关于发生疫病时所采取的扑灭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B 。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题 (1)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参考题
名词解释
传染病、感染梯度、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继发感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传染源、病原携带者、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易感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性、终末消毒、预防接种、紧急(预防)接种、免疫程序、法定传染病、疫病的消灭、常见疾病解释(中文名称、俗称及英文缩写符号)
思考题
1、传染病的特征、病程的发展阶段、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的种类及执行封锁时的原则、动物检疫分类、传染病治疗原则、免疫接种失败原因。
2、常见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病原特征、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及扑灭措施。
(炭疽、口蹄疫、结核病、狂犬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布病、日本脑炎、禽流感)
3、常见猪的传染病的病原特征、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及扑灭措施。
(猪丹毒、气喘病、猪瘟、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病)
4、常见禽的传染病的病原特征、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预防及扑灭措施。
(传染性鼻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
5、实验部分:琼脂扩散试验、凝集实验、猪瘟兔体交互免疫实验的原理及判断标准。
6、常见相似传染病的鉴别诊断(以腹泻为主的猪传染病、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引起鸡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
注意:
1、有下划线的内容是重点考试内容;
2、95%以上考试内容在上述复习题内,另有3分左右的选择题不在上述范围。
3、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选择题(15分)、名词解释题(16分)、简答题(27分)、问答题(22分)。
2014/5/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传染病(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封锁:切断或限制疫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来往,它是为了防止疫病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或动物群体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的强制措施。
散发性:疾病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发出现,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地点上无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
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动物群体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或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
疫区:若干各疫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动物检疫: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的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疾病的传播,蔓延。
免疫程序:是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健康动物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制定的接种计划,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
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在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紧急接种: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到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的免疫接种。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宿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疾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再局部范围内。
二、填空题
1、病原携带者一般可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2、传染病的病程发展大致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四个阶段。
3、检疫可分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国境检疫。
4、犬瘟热病毒4-12月龄幼犬易性最高。
传染病在畜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
5、鸡马立克氏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坐骨神经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侵入为特征。
6、A 型流感病毒可自然感染多种动物,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
7、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属于朊病毒。
猪喘气病由支原体引起。
8、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9、仔猪黄痢常发生于 7 日龄以内,以1-3日龄多发。
10、兔病毒性出血症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上。
11、传染病的免疫学诊断包括血清学诊断和变态反应两类。
12、猪肺疫的病原体是巴氏杆菌。
13、仔猪红痢是引起3日龄以内的仔猪的高致病性的肠毒血症。
14、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李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15、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予公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6、雏鸡进行鸡新城疫疾病首次免疫可采用Ⅱ、IV 系苗。
17、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大类。
18、猪丹毒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诊块型、慢性型。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危害1周龄以内的鸭。
19、羊肠毒血症剖检肾脏软化,似脑脊髓样。
牛流行热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夏末秋初、蚊蝇孳生季节流行。
炭疽病变的特点是脾脏显著肿大、皮下浆膜及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状。
20、兔的沙门氏菌病,临床以腹泻和流产为特征。
三、简答题
1、传染病流行出现散发性的原因。
答:(1)动物群体对某病的免疫水平普遍比较高:如猪瘟本身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传染病,但在进行全面防疫注射后,易感动物这个环节基本上得到控制,因此在某一地区可能只有散发性病例出现。
(2)某病的隐性感染比例比较大: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通常在动物群体中主要表现隐性感染,仅有一部分动物偶尔表现症状。
(3)某病的传播需要一定条件:如破伤风、恶性水肿、狂犬病和放线菌病等。
破伤风由于需要有破伤风梭菌和厌氧深创同时存在的条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只能零星散发。
2、疫区解除封锁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疫区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患病动物;
(2)经彻底清扫和终末消毒,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
(3)疫区解除封锁后冰鱼动物需根据其带毒时间。
控制在原疫区范围内活动,不能将它们调到安全区去。
3、禽流感的诊断与防制。
(HPAI)
答:诊断:通过流行病学以及以下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
(1)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接近100%),鸡冠和肉髯常有淡色的皮肤坏死区;(2)鼻有粘液性分泌物,头颈常出现水肿,腿部皮下水肿、出血、变色;
(3)心表面,肌胃周围脂肪组织,体腔浆膜面和腺胃黏膜面有点状出血;
(4)心包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主要器官可能有出血点和混浊肿胀。
确诊有赖于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血试验
防制:(1)对于禽流感尤其是HPAI,首先依靠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预防;如不慎被引入则应该阻止扩散,果断采取隔离封杀、扑杀销毁、环境消毒等措施;
(2)如果疫情扩大到较大范围,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变为地方流行性,使用疫苗是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法。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治要点。
答:诊断:(1)发病率高、呈尖峰式死亡曲线;发病快、症状消失也快。
(2)病鸡下痢,排出白色水样稀粪或稍粘稠的白色粪便。
(3)法氏囊肿大,严重的呈紫黑色,以后逐渐萎缩变小;囊内水肿、出血、坏死,有奶油样或干酷样渗出物。
(4)病鸡大腿外侧肌肉、胸肌有条状出血。
(5)肾脏有不同程度肿胀,由于尿酸盐沉积而呈红白相间的“花斑”外观状;
(6)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
防治:(1)搞好免疫接种工作。
(2)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3)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措施:早期发病的鸡只可肌注0.1毫升高免血清或0.5~1毫升高免卵黄抗体,效果显著;确诊的发病鸡群,立即用双倍量的中等毒力活苗进行紧急接种,可控制疾病。
5、禽沙门氏菌病的防制措施。
答:①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
②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有预防作用;
③对于猪、牛和马的副伤寒,可以选择疫苗进行免疫,应用本场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的单价苗,常能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④对禽的沙门氏菌目前无有效菌苗可以利用。
必须严格贯彻综合防制措施,在有病鸡群应反复定期用凝集试验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净化鸡群。
另鸡的沙门氏菌可以采用“促菌生”或其他活菌剂来预防雏鸡白痢;
⑤治疗可选用经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
6、禽霍乱临床诊断要点。
答:(1)最急性型:病鸡常无前驱临诊症状,短时间精神沉郁、倒地挣扎、拍翅抽搐后死亡。
(2)急性型:最常见,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到43-44°C,产蛋鸡停止产蛋;病鸡食欲不振或废绝。
渴欲增加,常有腹泻,排黄色稀粪,呼吸困难,鸡冠和肉髯呈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病鸡最终衰竭、昏迷而亡。
(3)慢性型:由急性者不死转变而来,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胃肠炎较多见。
有的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大;有的病鸡局部关节肿大,脚痛,脚趾麻痹,发生跛行。
7、简述传染病的特性。
答:①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体相互作用而引起;
②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③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④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⑤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8、家畜传染病平时预防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的传播;
②拟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③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已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⑤各兽医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家畜传染病的联防协作,有计划地进行消灭和控制,并防止外来疫病的侵入。
四、论述题
1、试述引起猪腹泻的疾病有哪些,如何诊断。
(参考兽医传染病学附录表4 P457)
2、生产中如何鉴别诊断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仔猪红痢。
(参考兽医传染病学附录表4 P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