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共26页
万科物业管理培训案例(37个案例)
物业管理实操案例(共37篇)目录一、日常篇 14篇二、装修篇 10篇三、违规篇 3篇四、突发事件篇 2篇五、保安、公共秩序篇 4篇六、物业产权纠纷 4篇一、日常篇1、在小区内摔伤物业公司是否承担责任?案例介绍:2000年1月7日上午,徐某去厂房上班,在通往厂房载货电梯的台阶上走,因当天厂房三楼漏水正好滴在台阶上,由于天气寒冷出现结冰。
徐某走上台阶滑倒摔伤。
医院诊断为:左肩肱骨骨折伴肩关节脱位。
徐某摔伤当天,该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派人员前去探望。
徐某要求物业公司对此事承担责任,物业公司认为没有义务承担,双方各执已见,因次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作为公司员工,上下班应走人行通道,白天行走,也应看到台阶上有结冰,并应当预见到滑冰的危险性,故应对摔伤的行为负主要责任。
但被告作为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对物业公共配套设施完好起保养维修的责任,在接到厂房漏水报修通知后,理应及时修理,但未提供及时安排修理的有效证据,发现结冰后未及时清除或积极的防范措施,故对原告滑倒致伤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案例分析:一、被告物业管理单位的行为符合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一:物业管理单位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物业管理服务应当保持住宅和公共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优美、公共秩序良好,保障物业使用方便、安全。
发现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或者公共设施损坏时,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的约定进行维修。
”可见,本案被告作为物业管理单位,有法定义务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第二:产生了损害原告生命健康权的后果。
第三:被告的不作为行为与原告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四:被告物业管理单位有过错.本案被告作为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负有保障物业使用方便、安全的义务,这种义务应属专业管理人应尽的特别注意义务.二、原告有过错,应对自身伤害承担主要责任. 本案中,原告对自己摔伤有明显的过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厂房外侧电梯系载货电梯是该厂房内所有职工应知的,原告作为公司员工,上下班应走人行通道.原告不愿登楼梯,执意乘载货电梯,主观上存在故意。
《2024年公司治理模式重构与控制权争夺——基于万科“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模式重构与控制权争夺——基于万科“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司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控制权的稳定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控制权争夺现象逐渐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之一。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为案例,深入探讨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与控制权争夺的内在逻辑、影响及启示。
二、万科“控制权之争”背景及过程万科企业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治理结构和控制权历来备受关注。
自某段时间以来,由于股权结构分散、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利益分歧等因素,万科的“控制权之争”逐渐浮出水面。
这场争夺战主要涉及大股东与二股东之间的股权争夺、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等核心问题。
三、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一)治理结构调整在“控制权之争”的背景下,万科公司进行了治理结构的调整。
包括优化董事会结构、引入独立董事等措施,以增强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和监督功能。
同时,公司还加强了股东大会的决策作用,确保股东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为防范潜在的控制权风险,万科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包括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等措施,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企业文化重塑企业文化对于公司治理模式和内部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
万科通过重塑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诚信经营等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控制权争夺的内在逻辑与影响(一)内在逻辑控制权争夺的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利益分配、战略布局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在万科的案例中,大股东与二股东之间的股权争夺,实质上是双方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不同战略规划和利益分配的博弈。
(二)影响控制权争夺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稳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其次,控制权争夺可能引发股价波动,损害股东利益。
最后,控制权争夺还可能引发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动荡,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经典案例分析第一节万科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年(2010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002,以下简称万科)仍实现销售金额1081.6亿元,同比增长70.5%,成为全国首个年销售额达到千亿级的住宅企业。
与此同时,旗下的北京和深圳两家子公司年销售额也突破百亿,共同刷新了国内住宅企业单个城市年销售额的历史纪录。
万科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市值一度达到2022亿元(2007年8月),超过了同期美国帕尔迪、霍顿房屋、莱纳、桑达克斯等四大房地产公司的市值总和。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万科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连续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
在业界“向万科学管理”的热潮中,内部控制显然是必修课。
万科的内部控制对其商业成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万科的特色内控,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呢?一、内控环境⒈对客户的人文关怀万科将客户放在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位,充分体现了对客户的人文关怀。
“旨在推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万科与其他房地产公司迥然不同的经营特点。
早在1992年,万科就提出开发房地产,不应以赢利为唯一目标,也不只是单纯为客户提供居所。
相反,从首创“物业管理”模式,到全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从万客会的成立,到近年来“建筑无限生活”品牌理念的提出;从“五十年后再回顾我们的产品,要对得起中国建筑史”,到成为致力于安全环保的“绿色企业”,都可以看出万科从满足现代人追求舒适、便利、完美的生活方式出发,自始至终为客户的各种合理需求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⒉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万科在任用和选拔优秀人才时,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把持续培养专业化、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职业经理队伍,作为公司创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公司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建立轮岗、交流机制,培养专业人员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实行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岗位轮换制度,加强员工的自律及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相关的调研数据报告2.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的工作流程图3.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的数据分析报表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物业管理:指由专业的物业管理机构或个人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管理和运营的一系列活动。
2. 业主委员会:指住宅小区的业主依法组成的自愿性团体,代表业主共同管理小区事务。
3. 物业费:指住宅小区或商业综合体的业主根据合同约定向物业管理机构支付的费用,用于维护和管理公共设施和服务。
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一、背景介绍万科物业管理实操案例是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背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提升业主满意度和社区品质,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展开的实操研究。
二、问题分析1. 管理体系建设在物业管理实践中,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的关键。
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如何建立健全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机制,如何确保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
2. 服务品质提升物业管理的核心在于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满足业主和居民的需求。
问题分析要点包括:如何完善业主投诉处理机制,如何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升公共设施维护和管理水平。
3. 物业费用管理物业费用的管理涉及到经费的收支情况、资金的使用和监管等方面。
问题分析要点包括:如何进行合理的物业费用核算和规范的财务管理,如何防范物业费用的滥用和挪用,如何提高费用使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三、解决方案1.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流程规范,包括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确保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
2. 服务品质提升:建立健全的业主投诉处理机制,设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问题。
加强公共设施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设施设备巡检和维修,提升维修响应速度。
3. 物业费用管理:建立规范的物业费用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涉及费用的监管和审计工作。
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之欧阳治创编
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1998年初万科公司发生的一件事。
万科公司上海分公司是大分公司,在整个万科公司的业务中举足轻重。
不幸的是1997年这个分公司的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发生了集体受贿事件,导致万科对上海公司进行大换血。
1997年末万科从总部派出新的三驾马车,分别任命为上海分公司的正副总经理和市场部经理,接管已严重受损的上海业务。
年轻的新领导班子临危受命,急赴上海,夜以继日,重整业务,成绩显著。
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小事”,却使得这个刚组成的领导班子差点解体。
1997年阴历30日,劳累了一年的万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解冻,刚处理完年底最后一点活,兴冲冲准备度假时,上海分公司一个销售主任,飞抵深圳总部,向解冻投诉―上海分公司违反人事制度把他解雇了。
原来,这个当地的销售主任同总部刚派过去的销售经理,发生了严重的工作冲突,以至于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在会上,这个销售经理当场表示要炒掉这个主任。
会后,他征得一同派来的正副总经理同意后,第二天解雇了这名销售主任。
可是这名被炒的主任认为:上海分公司违反了万科公司的制度。
因为万科的人事制度是:基层管理者如果在工作上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是降职,如果降职后仍然表现不好,才能将其辞退。
另外,公司《职员手册》在炒人的程序上明确规定,要辞退一个员工,也必须在征得分公司老总和总部人力资源部共同同意、并征询职委会(工会)的意见下方可进行。
因此,仅凭他因工作问题与上司发生冲突,并不足以将其辞退。
所以,秉性严谨的上海人,一气之下,大年三十向万科总部讨“说法”来了。
解冻接到投诉后,抄起电话调查此事。
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上海公司坚持认为该员工不服从管理,应该予以辞退;同时销售经理也表示,如果万科总部要撤消这个炒人决定,他就立刻辞职。
解冻难了。
上海分公司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程序,可是上海公司已经出了公告。
让上海公司收回成命,就意味着不仅要失去一名刚派去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对新管理层的士气影响巨大。
两权相害,取其轻吧!为了维护上海公司管理层的权威和尊严,解冻还是决定维持原判,同时告诫上海分公司下不为例,并将此处理意见反馈给职委会。
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之令狐文艳创作
万科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令狐文艳1998年初万科公司发生的一件事。
万科公司上海分公司是大分公司,在整个万科公司的业务中举足轻重。
不幸的是1997年这个分公司的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发生了集体受贿事件,导致万科对上海公司进行大换血。
1997年末万科从总部派出新的三驾马车,分别任命为上海分公司的正副总经理和市场部经理,接管已严重受损的上海业务。
年轻的新领导班子临危受命,急赴上海,夜以继日,重整业务,成绩显著。
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小事”,却使得这个刚组成的领导班子差点解体。
1997年阴历30日,劳累了一年的万科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解冻,刚处理完年底最后一点活,兴冲冲准备度假时,上海分公司一个销售主任,飞抵深圳总部,向解冻投诉―上海分公司违反人事制度把他解雇了。
原来,这个当地的销售主任同总部刚派过去的销售经理,发生了严重的工作冲突,以至于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在会上,这个销售经理当场表示要炒掉这个主任。
会后,他征得一同派来的正副总经理同意后,第二天解雇了这名销售主任。
可是这名被炒的主任认为:上海分公司违反了万科公司的制度。
因为万科的人事制度是:基层管理者如果在工作上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是降职,如果降职后仍然表现不好,才能将其辞退。
另外,公司《职员手册》在炒人的程序上明确规定,要辞退一个员工,也必须在征得分公司老总和总部人力资源部共同同意、并征询职委会(工会)的意见下方可进行。
因此,仅凭他因工作问题与上司发生冲突,并不足以将其辞退。
所以,秉性严谨的上海人,一气之下,大年三十向万科总部讨“说法”来了。
解冻接到投诉后,抄起电话调查此事。
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上海公司坚持认为该员工不服从管理,应该予以辞退;同时销售经理也表示,如果万科总部要撤消这个炒人决定,他就立刻辞职。
解冻难了。
上海分公司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程序,可是上海公司已经出了公告。
让上海公司收回成命,就意味着不仅要失去一名刚派去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对新管理层的士气影响巨大。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万科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分析报告班级:09特会本2班组员:陈雅云、高雨内部控制的含义一一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基于对内部控制含义的理解,我们选择了万科集团作为这次我们分析的对象,这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内部控制完善的上市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含义。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02、200002,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国内首批上市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33号,业务范围主要为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56亿、2010年销售金额1082亿,销售面积898万平方米,业务覆盖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47个城市。
2011年度,万科集团参照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相关规定,坚持以风险导向为原则,结合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状况,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的改进及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管理的要求。
该公司进一步加强了覆盖总部、各一线公司及各业务部门的三级自我评估体系建设,持续组织总部各专业部门及各一线公司对内控设计及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涵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的具体要求,同时通过风险检查、内部审计、监事巡查等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效率、效果进行独立评价,具体评价结果阐述如下:一内部环境1. 治理结构该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的各项规则和制度,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万科物业管理培训案例(37个案例)
万科物业管理培训案例(37个案例)第一篇:万科物业管理培训案例(37个案例)物业管理实操案例(共37篇)目录一、日常篇 14篇二、装修篇 10篇三、违规篇 3篇四、突发事件篇 2篇五、保安、公共秩序篇 4篇六、物业产权纠纷 4篇一、日常篇1、在小区内摔伤物业公司是否承担责任?案例介绍:2000年1月7日上午,徐某去厂房上班,在通往厂房载货电梯的台阶上走,因当天厂房三楼漏水正好滴在台阶上,由于天气寒冷出现结冰。
徐某走上台阶滑倒摔伤。
医院诊断为:左肩肱骨骨折伴肩关节脱位。
徐某摔伤当天,该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派人员前去探望。
徐某要求物业公司对此事承担责任,物业公司认为没有义务承担,双方各执已见,因次起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作为公司员工,上下班应走人行通道,白天行走,也应看到台阶上有结冰,并应当预见到滑冰的危险性,故应对摔伤的行为负主要责任。
但被告作为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对物业公共配套设施完好起保养维修的责任,在接到厂房漏水报修通知后,理应及时修理,但未提供及时安排修理的有效证据,发现结冰后未及时清除或积极的防范措施,故对原告滑倒致伤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案例分析:一、被告物业管理单位的行为符合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一:物业管理单位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物业管理服务应当保持住宅和公共设施完好,环境整洁优美、公共秩序良好,保障物业使用方便、安全。
发现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或者公共设施损坏时,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按照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的约定进行维修。
”可见,本案被告作为物业管理单位,有法定义务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第二:产生了损害原告生命健康权的后果。
第三:被告的不作为行为与原告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第四:被告物业管理单位有过错。
本案被告作为厂房的物业管理单位负有保障物业使用方便、安全的义务,这种义务应属专业管理人应尽的特别注意义务。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 共26页PPT资料
质量是你我的责任
质量是与合作伙伴共赢
质量从预防开始
一分缺陷,三分代价
没有质量,就没有未来 13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质量管理 万科的质量标准
国家质量标准 万科质量标准是什么
14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质量管理
万科质量管理体系
1 质量策划 2 合理工期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 对供方的质量管理输出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范围管理
管理范围定义
房屋的生命周期
决策阶段
实施阶段
使用阶段
土地机会 市场定位 概念 寻找 产品建议 设准计备
规划 施工图 房屋 设计设计设计 施建工造
销售
物业 管理
项
投资方
DM
PM
目 的
开发方
DM
PM
参
PM
与
设计方
者
PM
施工方
PM
供货方Leabharlann 物业公司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计划管理
工期的经验值是编制计划的基础之一
工期的经验值是编制计划的基础之一
万科的规划设计工期 万科的建造各阶段工期(集团平均3层) 万科的建造各阶段工期(集团平均6、9
层) 万科多层项目常规总工期
9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要点和方式
1、合理工期
2 均好中加速
质量奖项 5. 解决装修房形势下的质量问题 6. 解决前工厂化与工厂化的衔接
11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万控科之质质量量管管理理体系 万科的质量文化 万科质量标准 万科质量过程管理 万科质量技术标准
12
万科工程项目管理的五管一控之质量管理
万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万科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前言目前,企业把长期的焦点关注于公司管理以及内部控制。
但凡一个机构,无论是否是盈利,无论是否是国有,无论是否在海内外,也无论是否在城市或是乡村,只要从事各种活动,谋求生存和发展并实现其发展目标,都需要进行管理,管理要有制度。
没有管理系统的活动是无序的,没有好的管理系统,便不能实现组织的协调发展,甚至可能发生逆转。
微观组织是这样,宏观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组织协调并实现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管理制度。
这里所说的内部管理主要是指内部控制制度。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在当今社会我们见过很多案例,一些组织失败了他们并不是技术的原因反而是由于内部管理的混乱造成的。
因此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在我国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它是一个渐进式的、持久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它经过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全面风险控制三个阶段。
在二十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为主导,财政部总结“会计准则”,标志着一个全国统一的内部约束机制的形成。
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系,那时资本市场的飞快发展促进了会计控制的形成。
到本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人们对全面风险控制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一般通过三个阶段: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全面风险控制,它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不同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形成的。
1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1.1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书中,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这一定义向我们揭示了两个核心理念:(1)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
换句话说说,内部控制不仅是董事会和监会的事情,还关系到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不同层次的人员 /组织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