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名篇名句+文言实词+素材(抗疫十个维度1)-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
202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全梳理
![202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全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5f51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e.png)
202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全梳理语文最难的部分是什么,很多同学都说是文言文,读的时候都读不懂,怎么做试卷呢?下面小编整理202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全梳理,欢迎阅读。
2020年高考最常考的文言实词全梳理01 属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________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________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衡少善属文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________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然亡国破家相随属________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动词,隶属动词,属于动词,撰写动词,通“嘱”,嘱托名词,等辈、类名词,等辈动词,连,跟着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属:撰写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时方行方田令,即以其事属之属:交付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撰写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撰写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属:连接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属:撰写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属:委托02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________自吾氏三世居是乡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________昂其值,居为奇货________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____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居则曰:“不吾知也。
”________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________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____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动词,居住动词,居住动词,处在,处于动词,积蓄,贮存动词,治理,安置动词,停留名词,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动词,担当,担任动词,过了,经过动词,占据,占有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居:治理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居:居住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居:担任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 - 06 试题附有答案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 - 06 试题附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d2976ba0d4a7302763a96.png)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一、间隔性默写(自我检测,动笔!!针对问题再背诵)80.《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风光。
作者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来描写山间朝暮之景色,其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描写山间夏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1.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宴会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捕到的肥鱼,还有用泉水酿的酒和摆在面前的各种“”。
82.《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对君子大加赞美,用“”来赞美君子美德远播,用“”来赞美君子可敬而不可侮慢。
8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加冠之后,因为“”,加之身边没有优秀的学者老师,曾奔赴百里之外,只为“”。
84.诗经《蒹葭》中“”句表达了清晨的露水尚未干的意思,“”一句表达了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还没被蒸发完的意思。
8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的原因是“”;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意,却“”。
8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之意境相似。
87.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和范仲淹《渔家傲》中“”。
8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渴望“广厦千万间”的目的是“”,而杜牧在《阿房宫赋》批判秦始皇的阿房宫奢华得让天下的人“”。
89.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也有与之相似的诗句:“”。
90.“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杜牧《赤壁》中的“”一句,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一句,都用了这个意象,而两句中的“东风”含意有所不同。
答案:80.云归而岩穴暝佳木秀而繁阴81.临溪而渔山肴野蔌82.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83.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84.白露未晞白露未已85.心远地自偏欲辩(辨)已忘言8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7.长河落日圆长烟落日孤城闭8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敢言而敢怒8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90.东风不与周郎便小楼昨夜又东风二、文言词语积累(结合例子,体会记忆,然后诵读、记忆)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1【督】①从目,叔声。
语文高三应会的120文言实词
![语文高三应会的120文言实词](https://img.taocdn.com/s3/m/36f210196bd97f192279e9fb.png)
语文高三应会的120文言实词(例句有详细翻译)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https://img.taocdn.com/s3/m/475e36a9915f804d2a16c11b.png)
2020高考下学期语文优化提升强化材料:默写+古文+抗疫一、间隔性默写(自我检测,动笔!!针对问题再背诵)68.《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69.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
70.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而“受中赏”的条件是“”。
71.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7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73.《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74.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
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还有“”,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75.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76.《小石潭记》中“”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7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7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湖光春色图,动的有江上“”,静的有水边的“”,景色明丽,充满活力。
7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描绘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答案68.彼竭我盈惧有伏焉69.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7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3.隐天蔽日不见曦月74.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5.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76.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77.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78.沙鸥翔集岸芷汀兰7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文言词语积累(结合例子,体会记忆,然后诵读、记忆)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四)【迨】①及,到,等到。
文言文、古文表达“武汉加油!”
![文言文、古文表达“武汉加油!”](https://img.taocdn.com/s3/m/142e44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文言文、古文表达“武汉加油!”抗疫小记今乃公元2020庚子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此疫传于笑谈之间,至今无特效药可医治。
专家称抗病妙法为“早隔离,早治疗”。
故县城封城,小区皆封闭也,进出必量体温。
友人曰:“坐家如困牢中,无地可去也!”吾因无趣遂登天顶,眼观四路,大道空无一人,此乃新“空城计”乎?封城即封路。
高速路口由“天使白”、“警察蓝”守关之,过往者需测体温并查阅通关文书。
守关者不论寒风刺骨、雨打风吹,十二时辰轮守之!辛苦,辛苦也!吾心生敬意也!吾父为警察,辖区偏远。
此段抗疫时期,与同僚常急走于乡村小径,走家串户细心摸排,有发热、咳嗽症无?费尽口舌劝说民众勿串门、勿聚众聚餐。
偶遇个别百姓不予理解,刻薄辱骂。
吾父与同僚见怪不怪,只求疫情勿扩散。
吾与父几日难以相见。
听闻已有数位“逆行天使”前线牺牲。
吾虽不言,心忧之。
一日吾与父视频,见吾父头发凌乱,胡须拉茬,眼圈暗黑,可见父工作之忙碌也。
嘱父常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
一日,曾祖母突发重病,父急速赶回,探视之,即刻又返警岗。
向吾父致敬也!近日困于屋内,无人嬉戏,吾坚持每日学习,勤做家务,倒也如寺庙和尚般清净,亦学到众多道理。
如:畏难也,一事无成;不畏难也,诸事可成……收获颇多矣!昨晚闻母笑曰:“近日已有数百患者出院,疫情大有好转之势也!火神山医馆十日建成!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病毒!”吾又见新闻播报:众多异国愿同吾国同胞共度难关也!吾欣慰之,心中一巨石落地,手舞足蹈,甚欢乐也!吾坚信——明日春花灿烂之时,众人共赏春之美景!《武汉加油》在此问候诸君。
余故里荆州,距武汉之遥,车程仅六刻。
余仄居避疫于家,迨于今已九日矣。
九日间,目光所及,二人一犬而已。
余所涉,“遐”仅至厕。
期间尝苦思一新课题: 何以解转基因之众口烁金,何以为长者科普转基因之知识。
然长途多舛,尚需勉力。
然户牖之外,茫茫大千,何样世界哉?《诗》云: “昊天疾威,敷于下土。
”此言天道好生,疾威虐之行于下土也。
2020年中考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实词150 个
![2020年中考高考语文必考文言文实词150 个](https://img.taocdn.com/s3/m/0253c19c852458fb760b565c.png)
中高考必考的150 个实词1、【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2、【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3)代词。
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
(《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3、【被】(1)名词。
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③施加,施及。
去乱而被之以治。
(《荀子?不苟》)(3)介词。
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通“披”,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1)动词。
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2020年10月整理).pdf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编版)(2020年10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cec9d0b4360cba1aa911da1f.png)
高考文言实词120例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 ”,隐蔽,躲藏)【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
【高考干货】2020文言文实词分类大全
![【高考干货】2020文言文实词分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d2c8d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c.png)
【高考干货】2020文言文实词分类大全2020年高考文言实词归类一、家居类1. 孤:1幼年失去父亲;2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 家:1安家;2大夫统治的地方。
3. 归:1女子出嫁;2返回;3归还;归附4. 适:1女子出嫁;2到……去;3适合,适宜;4恰好5享受。
《赤壁赋》:“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 事:1侍奉;1为…..服务;3从事,做。
6. 先:1祖先,上代;2已死去的;3称古代的人;4先于,前于;5首要的事情7. 作:1起身,起来;2创作,制作;8. 字:女子许嫁二、学习修养为人1.工:擅长,如“工擅文”。
2. 厉:1磨练,磨砺2勉励,激励;3严肃,严厉;4磨刀石,通“砺”;5磨。
3.劝:1勉励,奖励;如“劝学”2劝告。
4.勉;1尽力,努力;如“愿子勉为寡人之治”2鼓励,使人努力。
5.师:1老师;2以------为师;3效法,学习。
6.训:1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2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3训练;4词义解释,训释。
如“训诂学”。
7.善:1善于,擅长;2友好,亲善;如“素山留侯张良”。
3应答之词,表同意;对曰:“善”。
4好好地,如善待。
如“不如善遇之”。
8.修:1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修饰,装饰,修养(动词);3善,美好;如“其修士不能以货赂事人。
”4高,长;如“茂林修竹”5著,撰写,如修书;6整治,治理;7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10.习:1鸟屡次拍着翅膀;反复练习;2学习;3通晓,熟悉。
如“习地形,知民心”。
11务:1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2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2攻:1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3游:1出外求学或求官:2交际,交往;如“少游于张衡”3纵,放纵,如游目骋怀;4游玩,游览;旅行。
14售:1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2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3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4卖出去;买15笃:1忠厚,“太祖闻其笃行”;2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3深,甚,如“笃好文章”;4(病)重,如“孙权病笃”。
高三语文总复习-------120个文言实词及课文例句
![高三语文总复习-------120个文言实词及课文例句](https://img.taocdn.com/s3/m/aed96f1cb90d6c85ec3ac6f0.png)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及课文例句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自称的谦词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兵符:古代派兵用的凭证8、病1、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0、朝chao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向北(对、向)11、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乘che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4、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6、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13、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不徐不疾(迟缓)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1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教)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企(命令)1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ong次于最亲的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2020届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实词基础知识
![2020届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实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82bd759bcd126fff6050b1a.png)
2020届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实词基础知识高考语文一直都在考文言实词,无论是间接考察对文言文的理解,或者直接考察文言文的翻译,文言实词从来不会缺席。
语文文言文中的实词就好比英语中的单词,是一个高中生的基本功。
试想,如果一个单词也记不住,怎么去翻译英语试题呢。
语文文言文阅读也一样,我们只有牢固掌握了文言文实词的基本含义,才有可能读懂文言文,这是做题的基本前提。
学好文言文实词是基础,举一反三是关键。
高考是用课外的例子考查课内的知识点,“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文言实词的多义性,我们在理解文言实词的时候,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基本原则。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占据了35分的分值,而文言实词又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学好文言文,必须先从学好文言实词学起,从逐字逐句学起,学会逐字逐句翻译文言文,学会自己写文言文作文,不断提高自己文言文学习的新境界!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文章基本选自课外的古代散文和诗歌,同学们面对着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学们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明确题干的设问方向,明确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确试题的基本特征,从而从容作答,考出好成绩。
学好文言文,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学素养。
一、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方式:1、提供解释,辨别正误。
这是近年来绝大部分高考试卷的题型。
在设题时,大部分试卷只考单音词,少数试卷考两个单音词连用,也有的考双音词,还有的将单音词和双音词放在一起考查。
全国新课标卷一直考单音词。
到目前为止,试题大都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也有选出释义正确的一项。
2、直接对实词加以解释。
这种题型比难度大,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基本功有较高要求。
3、比较实词古今义的异同,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相同或不同的选项,这种题型设置比较灵活,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1、字形推断法(利用汉字字形)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能。
【直播课件】抗疫作文素材积累+《陈情表》知识归纳
![【直播课件】抗疫作文素材积累+《陈情表》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99cd37587c24028915fc36c.png)
(6)悯 祖母刘悯臣孤弱 愿陛下矜悯愚诚
悯:怜惜 体恤
(7)奉 逮奉圣朝,沐浴德化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奉:侍奉 接受
(8)薄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不宜妄自菲薄
薄:迫近 浅薄 轻视
(9)夙 而刘夙婴疾病 夙遭闵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一直 早时 早晨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 解释: (1)臣具以表闻 (2)则刘病日笃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 之战》)
——这几样都是用兵的大忌讳啊,曹操却贸然地 这样做了。
④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
者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 列传》)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⑤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 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说这些话时,他的面容好像和悲伤 的样子。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3.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
到;另提一事。
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科举中最 低级者
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3.古今异义词:
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报答皇上;向上级报告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申诉(苦衷);让别人知道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幸运;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 成功,或免去灾害。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谦言私爱;数量少。
夙遭闵凶
名,忧患, 不幸的事
名,是否出来做官
臣之进退 之事
察臣孝廉
古诗文复习——实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疫情期间
![古诗文复习——实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疫情期间](https://img.taocdn.com/s3/m/fef550f1a2161479161128ab.png)
•
高考不仅考查120个常见实词,还考查一些陌生、疑难实
词的含义,或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对此,不妨用七种推断
方法来应对这类实词。
• 1.字形推义法
•
2.字音推义法
•
3.邻字推义法
•
4.语法推义法
•
5.对称推义法
•
6.语境推义
法
• 推义法
7.联想
• 1.字形推义法
• 依据:汉字是表意文字,故常能从字形推知其义。
• 1.(御史卢雍)又谓珪(傅珪)刚直忠谠,
当起用
忠诚
• 2.明年,齐贤(人名)出守京兆,复条陈放 (传主种放)操行,请加旌贲(bì)
褒美
• 3.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
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慰问
• 4.语法推义法
• 依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 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多由副词 充当,这就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 例:(解释划线的实词的含义)
•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 剖析字形:“眄”,“目”字旁,与眼睛有关,在句 中作动词,再联想起“穷睇眄于中天”,则可推断其
义—— “看”
• 2.生而眇者不识日
• 剖析字形:“眇”由“目”、“少”构成,眼睛里少
了东西,则不能看见东西了。故可推断其义——
• 3.平民虽平价不能籴
丰收
•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顽皮
• 7.联想推义法 • 联想方向有二:❶课本,❷成语。 • 例: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 联想课文《陈情表》“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
志” 。“听”解释为“准许”
专题05名篇名句文言实词素材(抗疫十个维度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
![专题05名篇名句文言实词素材(抗疫十个维度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d7f6fd14791711cd7917b5.png)
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 05一、间隔性默写(自我检测,动笔!!针对问题再背诵)68.《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69.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
70.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而“受中赏”的条件是“”。
71.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7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73.《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74.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
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还有“”,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75.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76.《小石潭记》中“”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7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7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湖光春色图,动的有江上“”,静的有水边的“”,景色明丽,充满活力。
7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描绘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答案68.彼竭我盈惧有伏焉69.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7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3.隐天蔽日不见曦月74.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5.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76.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77.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78.沙鸥翔集岸芷汀兰7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文言词语积累(结合例子,体会记忆,然后诵读、记忆)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四)【迨】①及,到,等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材料 05一、间隔性默写(自我检测,动笔!!针对问题再背诵)68.《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了敌我之间“”的形势才建议转入反攻,而他建议谨慎追击的直接原因则是“”。
69.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
70.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而“受中赏”的条件是“”。
71.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7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73.《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 ”句描写了两岸重叠的悬崖峭壁之高,若不是在正午半夜“”,则从侧面烘托了山谷的幽深。
74.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
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还有“”,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75.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76.《小石潭记》中“”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7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的状态。
7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湖光春色图,动的有江上“”,静的有水边的“”,景色明丽,充满活力。
7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描绘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如玉璧。
答案68.彼竭我盈惧有伏焉69.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7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7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73.隐天蔽日不见曦月74.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5.南阳诸葛庐何陋之有76.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77.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78.沙鸥翔集岸芷汀兰79.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文言词语积累(结合例子,体会记忆,然后诵读、记忆)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四)【迨】①及,到,等到。
例1、迨诸父异爨。
例2、然卒迨于祸。
(然而终于遭到了祸殃。
柳宗元《三戒》)②乘,趁着。
请迨其未必陈而击之。
(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殆】①危险。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②几乎,差不多。
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
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贷】①宽恕,宽容,饶恕。
例1、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
(《明史海瑞转》徐阶被免去宰相回乡居住,(海瑞照样)查问他家,毫不宽免或一点也不宽容。
)例②推御。
责无旁贷。
③借,借出。
例1、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④借,借入。
例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河监侯。
例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010全国卷Ⅱ卷,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采分点: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逮】①到,等到。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2006上海卷,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
)②赶上,达到。
例1、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2004全国Ⅱ卷,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例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
)③追上,赶上。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
(2006北京卷,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
令车驾追到晏于家中,也没赶上他。
)④趁,趁着。
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
(《左转》分,指分楚国的土地。
)【绐】欺骗,哄骗。
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项羽本纪》)例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
(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怠】①疲倦,疲乏。
及其怠而踬也。
(柳宗元《蝜蝂传》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
)②怠慢,轻慢。
守卒皆怠炎。
(炎,人名。
)【带】①环绕。
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
例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2006天津卷,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还,旋,匝,婴)【殚】尽,竭尽。
殚其地之出。
【啖】①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
②给……吃。
将炙啖朱亥。
(李白《侠客行》将,拿;炙,烤肉;朱亥,人名。
)③引诱,诱惑。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
④犒劳。
士诚数以金帛啖将士,窥衅。
(2011年辽宁高三二模,张士诚多次用金钱布匹犒劳将士,伺机攻打。
)【但】①只,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②只是,不过。
例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2007广东卷,(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
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例2、无他,但手熟尔。
③只管,尽管。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④白白地。
何但远走,亡匿于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党】①古代的社会基层组织,五百家为一党。
后来泛指乡里,常“乡党”连用。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②亲族。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列子歧路亡羊》)③偏袒,袒护。
党同伐异。
子党于师人。
(子,你;师人,老上司。
)④勾结。
(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中山狼传》比)其余略【蹈】【依据搭配法解词】①踩,踏。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②实行,实践。
予幼从先生授经……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祭妹文》幼年时你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一旦长大成人,立即亲身来实践。
此义项的词还有“行、验、履”。
)③敲,叩击。
凿地以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汉书·苏武传》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
)④遵循,遵守,恪守。
循规蹈矩。
蹈节死义(遵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⑤赴,朝某方向走。
例1、蹈死不顾。
例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⑥因袭,走别人走过的路。
蹈袭前人。
【得】由“获得,得到”引申语义,依据搭配法灵活翻译。
(1)名词。
心得,体会,感悟,收获。
例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例2、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2)动词。
①得意,满足。
例1、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是得意。
)例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兰亭集序》)又引申为“贪求、贪得”。
戒之在得。
②捕获,捉到,俘获。
例1、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如果它咬到人,就没有医治的办法。
但把它捉了来,风干以后,制成药饵。
)例2、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
(2005北京卷,(楚灵王)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
)③掌握。
例1、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
(《板桥三娘子》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它的使用秘诀)④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通“德”,感恩。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能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
)(3)形容词。
①融洽。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记王忠肃公翱事》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②对,正确。
此言得之。
(《六国论》这句话说对了。
)(4)副词。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德】①恩惠,恩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施恩、加惠。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③感激,感恩。
例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这两个义项皆由“恩德,恩惠”引申来。
)例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2007广东卷,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
)④心意。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登】①熟,成熟,收获。
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2011新课标卷,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辆,(工作量太大)。
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
)②加封,升任。
登轴,进任要职。
③进用;选拔。
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④科举考试中选。
登博学弘词科。
(欧阳修《新唐书》)【敌】①抵挡,抵抗。
学万人敌。
寡不敌众。
②相当,匹敌。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孙子兵法谋功》)势均力敌。
③攻击,进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蒲松龄《狼》)【籴】购买,买进谷米。
例1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县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运使官署。
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第】①只,仅仅。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只是,不过,但是。
例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观之……例2、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2006广东卷,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
”)③只管,尽管。
第往观之。
④即使,假使。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⑤住宅。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2010重庆卷)⑥等级。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过了十多年,书生由于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
)⑦评定等级。
锷第赏,以死事为下,衍曰:“此非所以劝忠也。
”(种锷评定奖赏的等级,把战死者作为下等的奖赏对象。
穆衍说:“这不是用来勉励士兵尽忠报国的做法”赋分点:第、所以、劝)⑧考取。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2011浙江卷)【颠】跌倒,仆倒。
例1、自以为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2009全国2卷,自认为不能广泛的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踬、踣、蹶)例2、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
(2005辽宁卷,等到平地,便不再控制,结果被马摔下,几乎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