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宋: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周敦颐。

B. 年号:庆历、崇祯、元丰、太元。

C. 泰戈尔:《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吉檀迦利》。

D. 律诗:《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商山早行》《长沙过贾谊宅》。

【答案】 D【解析】【分析】D.《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不是律诗。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

B.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

C. 《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D. 《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里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现指信使。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一夜分为五更,不是六更。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创作《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B. “以诗为词”指的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

C. 乡试是明清科举制中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三名称亚元。

D. 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辰时指的是上午七时至九时。

【答案】 C【解析】【分析】C.有误。

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正确的表述应为“ 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

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表述错误,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成语“波澜不惊”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人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长沙) 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 . “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 . 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 . 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2. (2分) (2018七上·平潭期中) 下面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和《茶馆》等。

B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D .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3. (2分) (2019八下·余杭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 吴伯箫的《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展现了西北高原的力量之美,两文都蕴涵着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C . 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帝王年号纪年法与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启壬戌”中的“天启”是以天干地支纪年,“壬戌”是以帝王年号纪年。

D .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恐龙无处不在》选自《新疆域》,作者是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他们都是美国人。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温州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B .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 . 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

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是明代作家曹雪芹。

3. (2分) (2019七上·无锡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唐代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咏雪》选自此书。

B . (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C .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D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古人尊左卑右,因此升职成为左迁。

4. (2分) (2019七下·来宾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深圳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用了比喻的修辞。

C .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D .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分) (2019七上·无锡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世说新语》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唐代的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咏雪》选自此书。

B . (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C .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D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古人尊左卑右,因此升职成为左迁。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写狐鬼故事著称的长篇文言小说集,它大多以谈鬼说狐的形式讽刺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 . 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4. (2分)(2019·贵阳)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均属“唐宋八大家”,他们的作品我们学过的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

B . 《行路难》《望岳》的作者分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和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李白、杜甫被后人合称为“李杜”。

C . 我国古代有一些特殊称谓,如“垂髫”指代儿童,“夫子”指代老师,“令尊”指代对方的父亲。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吃寒食、扫墓、插柳、踏青、登高……3.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了西湖雪后奇景。

B . 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 “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D .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4. (2分)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的《藤野先生》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老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到自己老师的文章。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鄞州模拟) “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

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A .B .C .D .2.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 .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 .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就是大丈夫的代表。

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童年》通过描写阿廖沙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

B .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南京求学,以及在仙台学医受到歧视和侮辱,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C . “呼保义”是宋江的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官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D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后,选择拉洋车为生,他在为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

4. (2分) (2018七下·莆田期中)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 .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B .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过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C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这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D . 《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苏教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云南)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2. (2分) (2019七上·榆树月考) 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田野”“苍鹰”“里头”“左边”都是名词。

B .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代表散文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C . 《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热烈、愉快、充满希望的,《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D . 《观沧海》,作者曹操,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3. (2分) (2018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唐朝,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分上下两阙,词的主旨句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 .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C . 《敬业与乐业》一文从文体上看,既是一篇演讲辞,更是一篇议论性较强的文章,也就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D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英国作家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

福建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I )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均属“唐宋八大家”,他们的作品我们学过的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

B . 《行路难》《望岳》的作者分别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和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李白、杜甫被后人合称为“李杜”。

C . 我国古代有一些特殊称谓,如“垂髫”指代儿童,“夫子”指代老师,“令尊”指代对方的父亲。

D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吃寒食、扫墓、插柳、踏青、登高……2. (2分) (2019九上·黄岩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人同辈的子弟,取名是有讲究,苏轼、苏辙兄弟,两人名字的偏旁都与车辆有关,《红楼梦》中贾宝玉同辈兄弟的名应该与“玉”有关,都是“斜玉旁”,比如贾环、贾珍、贾琏。

B .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在蒲松龄笔下,它们成了富有灵性的生灵,幻化成人,大多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C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比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韩愈的《马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是秉承这一宗旨。

D . 《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中的“伛偻提携”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指的是“老老少少的行人”,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意思相同。

3. (2分) (2018七上·义乌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C . 《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忍、睿智的母亲。

江苏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江苏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江苏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沾化模拟)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垂髻之年:三四岁至七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束发:束扎发髻,男子十五岁。

B .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C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D .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2. (2分) (2019七下·海宁月考)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错误的一项是()A . 耳顺之年指70岁,弱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

B .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帝王自谦词有“孤”“寡”等。

C . 乐府是古代音乐官署。

保存至今的乐府民歌,较多地反映了平民的喜怒哀乐。

D . 《资治通鉴》的得名由来是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3. (2分)(2019·温州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

B . 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 . 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

D . “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

4. (2分) (2019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

上海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兴县模拟)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2. (2分) (2019七下·余杭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成语“吴下阿蒙”和“扑朔迷离”,分别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木兰诗》。

B . 在国家存亡的关头,光未然用组诗《黄河大合唱》向黄河唱出了豪迈的颂歌,端木蕻良通过《土地的誓言》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C .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李森祥的《台阶》,两篇散文都通过描写生活琐事,让人物形象真实而富有人情味。

D . 古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称谓有区别,比如,“孤”是王侯的自称,“卿”是对臣子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3. (2分) (2019八下·宽城期末)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马说》——韩愈——唐代B . 《庄子》——庄周——宋代C . 《送友人》——李白——唐代D . 《卖炭翁》——白居易——唐代4. (2分) (2019八上·天台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文中描写的小阿虎是一只猫,它和蜜蜂、红蚂蚁有着相同的本能——“凭借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

江西省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I)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B .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 . 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

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3.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社戏》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描写了鲁迅幼年时期的一段美好生活。

B . 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写下了备受推崇的“永州八记”。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D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

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变化多端,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2.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3. (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 . 《老王》杨绛现代作家B .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C .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D . 《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4. (2分)下面文学常识阐述正确的一项是()A .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话剧《骆驼祥子》和《茶馆》等。

B .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名丘,字仲尼。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题型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专项训练题型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 ( 含解析)

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1.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志怪小说集。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高见”“寒舍”“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2.下列对鲁迅《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B.选文中“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

C.《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D.《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3.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4.以下对《朝花夕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五猖会》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

B.《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描写长妈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把一个淳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C.《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同时还写到鲁迅弃文从医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五:文学常识、传统文化A卷一、单选题 (共50题;共100分)1. (2分)(2019·鄞州模拟) “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

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A .B .C .D .2. (2分) (2019七上·常山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四世同堂》《茶馆》等。

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世人称之为“诗仙”。

D .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摘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3. (2分)(2019·长沙)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 . 吴承想根据玄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简勒·凡尔纳把潜水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 . 《简爱》中的简·爱和种《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 .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是明代作家曹雪芹。

5. (2分)(2015·咸宁)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 《藤野先生》《孔乙己》和《故乡》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 .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娅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D .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

6. (2分) (2018八上·沈阳月考)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B .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造反者”是毛泽东。

C .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D . 红军长征: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7. (2分) (2019八下·鄞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社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

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B .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

D .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与《尚书》《礼记》《论语》《春秋》并称“五经”。

8. (2分)(2015·随州) 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 . 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B . 席慕蓉——台湾作家——《贝壳》——散文C . 契诃夫——《变色龙》——小说——小弗郎士D . 郭沫若——《雷电颂》——历史剧——屈原9. (2分) (2019七下·湖州期末) 下面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祥子在辛勤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苦苦挣扎而终归失败,在绝望中扭曲灵魂堕落成走兽,最终靠给死人送殡维持生计。

B . 虎妞粗俗丑陋,婚姻中她强势主导,她也精明能干,灵魂也不像刘四那样被剥削阶级的偏见恶习腐蚀殆尽,她也对祥子和小福子表示出同情。

C . 杨太太和曹先生,同样是让祥子拉包月的雇主,杨太太讲究人道主义,能给予祥子温暖的关怀,曹先生让祥子拿着拉车的钱,干着奴仆的活。

D . 小福子的死是继虎妞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与其他因素一道使祥子由淳朴、正直、善良、能吃苦的青年变为懒惰、麻木的行尸走肉。

10. (2分)(2019·下城模拟)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1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撒尿扑灭了利立浦特国皇宫的大火,利立浦特君臣被他的勇敢、聪明和机智所折服,对他进行了赏赐,而格列佛却拒绝了,并离开该国。

B . “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句中的“隐鼠”是被阿长踩死的,“我”渴慕的《山海经》是阿长买来的。

C . 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而被众人当成妖怪。

D . 《童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非常虔诚的教徒,捡来弃婴“小茨冈”。

她很爱孩子,经常为他们讲童话故事,在生活极其困难时,也尽量安排好孩子的生活。

1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燃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B .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 . 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按名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D .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呼兰河的四时风俗,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13. (2分)(2019·道里模拟) 对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孙悟空曾被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沙僧做过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西游记》)B . 诸葛亮一生多次用火攻取得战役的胜利,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连营七百里等。

(《三国演义》C . 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D . 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

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怪他。

(《骆驼祥子》)1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游记》中,慧驷国是作者理想中乌托邦,在这里马是理性的统治者,而人形动物耶胡则邪恶、低劣。

作者在这部分里从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本质。

B . 《水浒》中主要通过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情节来表现李逵的嫉恶如仇,勇而有谋、武艺高强、重情重义等性格特点的。

C . 《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两篇文章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与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丑恶和批判旧道德。

D . 《西游记》中红孩儿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他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就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擒了猪八戒。

最后孙悟空请了观音菩萨,收服了他。

15. (2分) (2018八上·兴城开学考) 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A .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被大兵连人带车捉去后,逃跑时牵回三匹骆驼,卖了骆驼后,祥子病倒了,他与骆驼的关系从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听去,醒来后得名“骆驼祥子”B . 《格列佛游记》是以主人公斯威夫特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的C .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营救了一位土著黑人,给他取名“星期五”。

D .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她被人们认为是夏洛蒂本人“诗意的生平写照”1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水浒传》塑造的被带动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人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带动梁山。

B . 《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

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人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

C .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了“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D .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

1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