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进校园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进校园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学文化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人们对国学精髓的深入思考,经典诵读活动已在中小学校掀起热潮,成为学校校本教育的特色内容。有自编国学教材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在诵读演绎经典中把国学化为行动的;有采用晨诵暮读的方式,在学校和家庭协同开展的;有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比赛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广泛开展,让书声朗朗的校园更加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必将会培养少年成为当代的谦谦君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华儿女。然而国学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学校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让经典诵读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大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一、诵读经典为人格塑造奠基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国学中的思想以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会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直接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必备教材。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孝敬长辈,懂礼貌,讲礼仪,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经典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为人之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人格塑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处事告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图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高尚品德。由此可见,经典诵读的功效与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语言的敏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经典中的儒家人文思想对于学生的影响体现为儒家的仁爱、宽容、孝悌、诚信与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将伴随学生的吟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与精神风貌,直至塑造他们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
二、诵读经典为语文素养奠基
中华古诗文,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源远流长,意义深刻隽永。春秋儒学、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传承着中华儿女正能量的优秀基因,其中许多经典国学语言之丰富,文字之精炼,思想之博大,意境之深远,感情之豪放,韵律之优美,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诵读这些经典,如同在与最优秀的哲学大师和智者对话,如同耳濡目染这些文化、思想、艺术大师的谆谆教诲,不断提高了诵读者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
小学生暂时虽没有能力理解这些国学经典的意义和精髓,但是能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潜移默化的话,会对他们一生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目前,我认为由老师和家长选择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名篇、佳作来朗读和背诵是有必要的,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获得文学的审美熏陶。
三、诵读经典为写作提升奠基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从语文教学需要来看,古诗选入课本作为启蒙教育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形中给学生教会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典是开启孩子们心智的钥匙,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朗读、背诵教材所节选的优秀诗词文章外,还可以在低年级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民谣、古诗词,在高年级选择部分篇幅略长的古诗词、古文等,以诗会、朗诵会等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形式,有意识地让学生背好诗词、好文章,让美和高尚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受益终生。只有广读和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在文章创作中下笔如有神,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
总之,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诵读中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让学生迅速吸收国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把学生的思想引向经典诗文的广袤田野,让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对学生来说,诵读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积累丰富的语言,陶冶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提高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对教师来说,通过理解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在学校层面,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初步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的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特色活动,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建书香校园,办特色教育,创学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