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中点铰方法及说明

合集下载

关于次梁铰接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次梁铰接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次梁铰接要注意的问题(论坛讨论)今天在qq群里说道次梁搭在主梁超筋之后点铰接的处理,有些人不喜欢在此之后放大主梁的纵筋及箍筋。

我这里要说一下我以前分析的结果:次梁搭主梁按铰接计算没有多少道理!尤其是次梁跨度较大,截面和主梁相近的时候,如果在加上楼板较薄就更不行了。

之所以我们能按铰接输入而没有出事是由于设计者常常放大了梁筋,忽略了楼板作用,或者传力途径不像设想的那样你算一下一根素混凝土梁如200x450能承受多大的弯矩?约15kNm,如果是靠近300x500的主梁的支座,弯矩为350,则抗扭箍筋为12@125,纵筋4根14了。

这个还是素混凝土梁造成的扭矩这个问题在小构件中可能没有暴露出来,一定情况下这个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假定是有条件的,如果假定不能实现会怎么样?点铰接肯定是假定次梁为铰接起码它已经开裂了,问题存在是,一旦要达到次梁开裂的弯矩是多少,如果次梁还没有开裂,就把主梁扭坏了呢?一些弯扭平衡的问题常常由于楼板的参与而无法量化,这样就涉及到概念设计问题。

设计者常常用经验来做,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经验是有局限性的!今天暂时说这么多,希望后面跟帖。

我以后会补充。

点绞之后,次梁是按简支计算,也就是调幅了,弯矩并不传过去,只能按负弯矩构造配筋。

以前的PKPM中,在PM菜单第二步输入的次梁就是按铰接计算的,实际并无出现问题。

楼主说得很对,不要轻易点铰,点铰后应该加大主梁箍筋和抗扭纵筋,还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的是PKPM的箍筋不要直接按图形显示里的Gx.x-x.x来配,你要看一下VTx.x的值并加以考虑,否则扭剪箍筋是不够的,不信你可以看一下梁归并配出的箍筋,有时会比Gx.x-x.x 大许多,当然梁归并里箍筋的计算方法有些费。

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以下是引用yezhiqiu5460在2007-03-23 14:28:32.0发表的内容: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你这个“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根本就是你的“想当然”,好无依据可言!要混凝土开裂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拉应力大于抗拉强度。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1、关于PKPM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是否要设为铰接,若不设铰接,程序计算时按刚接计算,梁支座上部钢筋是否应按充分受拉考虑,通常在计算时没设铰接,而图纸中也未注明按充分受拉考虑,施工单位怎么处理?若施工单位按铰接锚固考虑,跨中钢筋是否配小了?PKPM程序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个人理解:设计中所认为的铰接和刚接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实际情况可能达不到纯粹的铰接和刚接。

次梁按主梁输入是否需要设铰,要看结构具体情况。

PKPM建模次梁按主梁输入时,当梁端不设铰,程序是按刚接节点计算内力的。

通过主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次梁弯矩是否传递给主梁,以及对主梁影响的大小。

一般当主梁两侧均有楼板,或者两侧次梁连续且荷载差异不大,次梁对主梁的扭转效应很小,甚至没有。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通常次梁对主梁会产生较明显的扭转效应。

1、主梁两侧有楼板,但一侧有较大开孔。

2、边梁,一侧有板一侧无板。

3、主梁两侧次梁错开不连续,间距比较小,形成剪刀效应。

4、次梁支座在主梁上的位置距离框架柱比较近。

首先当次梁刚接对主梁没有产生明显的扭转效应时,次梁铰接或者刚接对于主梁来说影响不大,主梁问题可不考虑。

而对于次梁本身来说,铰接和刚接有以下区别:铰接:跨中弯矩增大,跨中配筋相应增大,支座区上部设置构造钢筋。

这种情况次梁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完全的铰接,支座转动会受到部分约束,跨中配筋偏安全。

支座因为配置构造负弯矩筋而分担的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刚接:支座出现负弯矩,跨中弯矩减小。

支座负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次梁支座上部钢筋应按充分受拉考虑,这样就要求主梁有足够的宽度来满足受拉钢筋锚入支座水平长度≥0.6lab的要求。

设计图纸中通常没有注明支座钢筋是按铰接或是按充分受拉考虑,那么施工单位按以上两种情况施工的可能性都有,若按充分受拉施工,与设计原意相符没有问题。

若主梁宽度不满足按充分受拉锚固的水平长度要求,个人认为施工单位会按铰接来做,或者主梁宽度满足要求,而施工单位为省钢筋按铰接施工。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技巧一、人机交互方式本章执行PMCAD的主菜单A、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数据1. 特点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行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和修改方便等特点。

PMCAD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则平面,描述几何数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精确定位的做图工具和多种直观便捷的布置方法;其二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行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的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各种信息的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

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的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的界面。

由于该程序采用本专题自行开发的图形支持系统,具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的界面风格,图形快捷清晰、色彩鲜明悦目、中文提示一目了然、支持各类显示屏。

2. 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 熟知各功能键的定义(2) 为交互输入程序准备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各为WORK.CFG,在PM程序所在子目录中可以找到该文件的样本,用户需将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并根据工程的规模修改其中的“Width”值和“Height”值,它们的含意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的工程的实际距离。

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

(3) 从PMCAD主菜单进入交互式数据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出下列菜单: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单。

完成后切勿忘记保存文件,否则输入的数据将部分或全部放弃。

(4) 程序所输的尺寸单位全部为毫米(mm)。

3. 各结构标准层的描述过程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

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第1步:“轴线输入”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结构设计初学者常见问题讲座-铰接、固结

结构设计初学者常见问题讲座-铰接、固结

初学者在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一、关于SATWE梁端铰接1、次梁与主梁的铰接(1)、做个实验,次梁都按主梁输入,一个次梁点铰,一个次梁不点铰,一个取消次梁。

图一(不点铰接)图2(点铰接)图3(取消次梁)图1、图2说明按主梁输入的次梁在点铰后,会影响侧向刚度计算,但很微弱。

图3说明,次梁对整体侧向刚度的贡献:14938/14590=1.0239。

仅仅2.39%,不会超过5%。

图4(不点铰接)图5(点铰接)图4、图5的周期继续说明次梁的刚度共享微弱,点铰不点铰对整体结构的计算都并没有影响图6(不点铰接)图7(点铰接)图8(取消次梁)图6、图7、图9继续反应次梁的作用对地震力作用下的基底剪力的贡献很微弱,说明次梁不管是用主梁输入还是用次梁来输入,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微弱。

基底剪力反应结构的刚度图9(不点铰接)图10(点铰接)结论1: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结论2: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结论3: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共享。

(以上说明次梁,可以点铰,对整体影响不大,但注意也不能乱点,以致结构形成机构)(2)、次梁点铰的实质首先要认清我们为什么要铰接处理?不要认为是铰接,其实质是在受力过程中控制约束条件,释放弯矩。

图11(不点铰)图12(端部点铰)图11、图12说明释放掉次梁端部的弯矩,转移到次梁底部弯矩。

(次梁端弯矩也是按刚度分配,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点铰释放弯矩)那么很多朋友就会问了,这不是与实际真实受力情况不同了吗?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都是整体现浇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连接都是刚性连接。

但在结构中,所有构件的受力都是按刚度分配,次梁梁端点铰后,仍然有刚度存在,也就会分配到力。

那次梁点铰还有意义吗?看下图解释:图13图14图13、图14说明,边框架梁除了剪力突变,还产生了T=19的扭矩。

剪力突变无法避免,但扭矩可以释放掉,从而使得框架梁的受力变得稍微简单明确一点。

结论4: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

关于pkpm梁点铰的问题

关于pkpm梁点铰的问题

关于pkpm梁点铰的问题1 设计意图也必须以设计概念,正确的概念为基础。

次梁的弯矩,便成了框架主梁上的扭矩。

次梁的锚固长度大小,直锚或直+弯,规范或图集都是取的最不利锚固值,即锚固长度按此要求能包络柱很多最不利的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即使锚固长度不满足此要求,但“固结”效果是真实存在的,即次梁的弯矩也许并不会丢失或丢失太多,而是真实存在,但不满足规范与图集要求,但可能符合真实受力情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本中有以下文字:在满足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将结构开裂扭矩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系数。

换个角度,此句话的意思在保证结构可靠度的前提下,已经对扭转刚度进行了折减。

抗扭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中也考虑了该系数,考虑了抗扭刚度的折减。

(切记,该公式保证了结构的可靠度)人为点铰接,是以开裂为代价,释放了次梁端弯矩与框架主梁上扭矩。

但在实际中,是根据刚度进行内力分配的,次梁端部的弯矩与扭矩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否点铰,次梁端部也配有一定的面筋,也能承受一定量的弯矩。

当次梁端部弯矩不大时,裂缝并不会加大,只是底筋留有余量,偏于更安全。

当次梁支撑在刚度大的主梁上时,弯矩可能比较大,如果两端楼板及主梁自身能约束或能承受次梁传给框架主梁的扭矩时,点铰,构造的面筋可能承受不了次梁端的弯矩,通过调幅,让次梁底部承受更多弯矩,此时付出“开裂”的代价。

此时点铰可能是没有必要的。

2 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当次梁的弯矩变化为主梁上的扭矩时,我们应该充分并真实的考虑楼板对扭矩的“约束”。

对于两端都有楼板约束时,其对扭矩的“约束”作用比较大的,一般先不点铰接,让楼板真实的约束一部分扭矩。

如果楼板+框架主梁承受不了扭矩,则应该点铰接,因为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当同一方向的次梁错开支撑在主梁时,扭矩对框架主梁的影响的很大,可能引起超筋。

如果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且不宜加大主梁截面或“小量”的加大截面效果不大时,不如点铰,此时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但应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PKPM中点铰方法及说明

PKPM中点铰方法及说明

关于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是否点铰及如何从构造上保证,汇总各处意见并总结如下: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结论: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4、网上观点:①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规范规定,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下部钢筋的1/4,这一点只得商榷,构造钢筋不能太多,多了梁的转动能力受限,就不能看作铰接了。

②我以为电算建模最重要就是要让模型的主要力学模型接近实际构件.次梁设假想铰危险不在次梁,而在主梁,实际结构次梁端未能按模型形成塑性铰有效卸荷,对主梁依然存在的扭距将对主梁不利.次梁以按铰支考虑不会有危险.③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尽量不要人为设置铰接。

梁铰接

梁铰接

钢筋混凝土梁刚接铰接定义及处理方法(2014-01-13 15:50:07)分类:pkpm建模、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梁刚接铰接定义及处理方法1、理论力学中刚接铰接的定义理论力学中,当该节点不产生弯矩可定义为铰接,当产生支座负弯矩时,可定义为刚接;、2、混凝土结构中刚接铰接的定义对于梁柱节点,当柱子线刚度i2>20 i1(强柱弱梁)时,i1 为梁线刚度,i2为柱线刚度,i=EI/L,梁端可以按完全固接计算,此时梁端弯矩误差在5%以内,反之i1>20i2,强梁弱柱,梁端可以按完全铰接计算;线刚度20 倍是什么概念,假设L1=L2,b柱=b梁, 则意味着h1>2.7h2,h1为梁截面高度,h2为柱截面高度,此时可假设梁为刚性梁,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主要位移是水平位移,可以忽略转角。

实际工程中,理想铰接不存在。

因为混凝土梁柱节点是现浇的,而且该节点至少有构造钢筋。

在外力作用下,设计为铰接的节点实际会产生一定数值的弯矩。

在SATWE软件中,所有构件的受力都是按刚度分配,次梁梁端点铰后,仍然有刚度存在,也就会分配到力,也从另一个方法说明了不存在弯矩为0的理想铰接。

在混凝土结构中将能承担一定弯矩的铰接点称为塑性铰。

强柱弱梁时,柱相对线刚度比梁大很多,在外力作用下,梁端变形受到了柱的约束,在两端产生了支座负弯矩,该负弯矩与外力荷载基本成正比。

外力荷载较大时,支座负弯矩也较大,导致梁端支座处钢筋较密集,不利于施工。

此时可人为将该梁端设计为塑性铰,降低其支座负弯矩。

在混凝土结构中,铰接其实为塑性铰。

当梁端弯矩较大,超出了该梁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后,该节点分担的支座负弯矩不再增加,等于受弯承载力,不随外力荷载而变化。

塑性铰弯矩数值一般较刚接状态下的弯矩数值小。

塑性铰设计的本质是弯矩调幅,控制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的约束条件,释放弯矩。

4、钢筋混凝土梁刚接铰接的选择原则1)与剪力墙平面外相连的梁按铰接处理原因是剪力墙平面外刚度为0,无法约束梁端变形;2)支座处左右两端梁顶标高相差太大,导致支座负筋无法连通,可按铰接处理3)次梁与主梁的交点可设计为刚接或铰接,但必须满足11G101图集要求。

结构设计中梁端铰接的问题

结构设计中梁端铰接的问题

结构设计中梁端铰接的问题摘要: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梁端铰接还是固结的问题,这时常困惑着结构设计人员,本文就结构设计中如何确定铰接梁的问题就个人观点做以阐述关键词:结构设计铰接刚接1.引言好的结构设计既要传力明确,又要跟实际相符,其中梁端固结还是铰接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受力状态,本文就结构设计中铰接梁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2.刚接与铰接的概念梁间连接的方式通常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

刚接是指能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又能传递弯矩的构件相互连接方式,而铰接是指能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而不能传递弯矩的构件相互连接方式。

然而现实中梁的连接方式通常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般情况下,能承受弯矩大的连接方式就称为刚性,而受力过程中承受较小弯矩时就偏向于形成铰接。

3.当前存在的设铰接梁的几种情况及探讨3.1剪力墙的厚度或主梁宽度不能满足梁负弯矩筋的锚固要求,则梁与构件的连接可以认为属于铰接,在PKPM结构设计时可以点铰。

3.2.当梁为多夸连续布置时,连续梁的端支座处理办法同3.2.1,其中间支座负弯矩筋连续通过剪力墙,不存在锚固长度的问题,可以认为是刚接。

上面两种情况,可概括为梁端锚固长度不够。

铰接和固接是通过构造措施保证的。

作为梁端铰接,就是要保证梁端有一定的转动能力,允许此梁在两端形成朔性铰而产生裂缝,但是不会破坏,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要注意,按铰接设计的梁端负筋一定不能过大,满足构造要求即可;否则塑性铰很难形成,不能形成塑性铰则次梁弯矩对主梁造成的协调扭矩依然存在,但计算又未考虑该协调扭矩,有可能造成主梁抗扭不足。

3.3虽然主梁的宽度可以满足次梁负弯矩筋的锚固要求,但因主梁的线刚度比次梁的线刚度大很多,此时线刚度大的主梁可视作线刚度小的次梁系的不动铰支座,则次梁与主梁连接处可以认为是铰接3.4由于主梁对次梁的约束作用, 当次梁靠近主梁支座时,会在其梁梁端产生相应的负弯矩和一定程度的扭矩,导致配筋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将次梁梁端处理成铰接,从而减小主梁受到的扭矩。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1、关于PKPM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是否要设为铰接,若不设铰接,程序计算时按刚接计算,梁支座上部钢筋是否应按充分受拉考虑,通常在计算时没设铰接,而图纸中也未注明按充分受拉考虑,施工单位怎么处理?若施工单位按铰接锚固考虑,跨中钢筋是否配小了?PKPM程序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个人理解:设计中所认为的铰接和刚接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实际情况可能达不到纯粹的铰接和刚接。

次梁按主梁输入是否需要设铰,要看结构具体情况。

PKPM建模次梁按主梁输入时,当梁端不设铰,程序是按刚接节点计算内力的。

通过主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次梁弯矩是否传递给主梁,以及对主梁影响的大小。

一般当主梁两侧均有楼板,或者两侧次梁连续且荷载差异不大,次梁对主梁的扭转效应很小,甚至没有。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通常次梁对主梁会产生较明显的扭转效应。

1、主梁两侧有楼板,但一侧有较大开孔。

2、边梁,一侧有板一侧无板。

3、主梁两侧次梁错开不连续,间距比较小,形成剪刀效应。

4、次梁支座在主梁上的位置距离框架柱比较近。

首先当次梁刚接对主梁没有产生明显的扭转效应时,次梁铰接或者刚接对于主梁来说影响不大,主梁问题可不考虑。

而对于次梁本身来说,铰接和刚接有以下区别:铰接:跨中弯矩增大,跨中配筋相应增大,支座区上部设置构造钢筋。

这种情况次梁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完全的铰接,支座转动会受到部分约束,跨中配筋偏安全。

支座因为配置构造负弯矩筋而分担的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刚接:支座出现负弯矩,跨中弯矩减小。

支座负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次梁支座上部钢筋应按充分受拉考虑,这样就要求主梁有足够的宽度来满足受拉钢筋锚入支座水平长度≥0.6lab的要求。

设计图纸中通常没有注明支座钢筋是按铰接或是按充分受拉考虑,那么施工单位按以上两种情况施工的可能性都有,若按充分受拉施工,与设计原意相符没有问题。

若主梁宽度不满足按充分受拉锚固的水平长度要求,个人认为施工单位会按铰接来做,或者主梁宽度满足要求,而施工单位为省钢筋按铰接施工。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我在工程中常常碰到两根梁搭在一起,下面没有柱子,从而使一个梁的扭矩很大.. 我就把梁连接设成铰接释放掉扭矩... 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梁的连接可以设成铰接主要是看刚度比,如果支座梁对其它的梁约束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为铰接。

有时候次梁是当成主梁输入的,可能就会出现扭矩较大的情况。

另:我说的是端支座的情况,中间支座倒是没有涉及到。

框梁跨中的次梁和靠支座的次梁截面大小也一样的,那为什么跨中不扭而支座会扭呢,因为跨中的梁线刚度和支座处的梁线刚度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刚度其实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线刚度越大,那么说明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就会大.显然,靠近支座处的框梁受到框柱及其他框梁的约束,使得该部位的线刚度非常大,而跨中的部位线刚度较之支座处小,因而导致框梁的这个部位最易变形,轻松释放掉次梁传递来的扭距,反观同一根框梁的支座处,刚度太大,能量集中,扭距不能得到释放,导致这个部位容易出现抗扭不足的情况.就好比我们想掰弯一根棍子,施同样的力,在跨中变形很明显,在支座附近就不明显.但是问题又来了,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做法都是把靠支座处的梁设为铰结,这样就接近于跨中的受力情况,这样一来,电算是容易通过了,可是和真实情况是有差异的,实际上,靠支座处的框梁的扭距还是会比跨中的扭距大的,可我们人为把它忽略了,不是矛盾了么pkpm这样的问题感觉很多,刚度相差较大的话,应该做成铰接,这样跟接近实际受力状况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铰接,根线刚度比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原因很简单,框架结构中有的梁的线刚度要比柱的线刚度大好多,也没有人把柱端看作铰接,铰接和固接是通过构造措施保证的。

作为梁端铰接,就是要保证梁端有一定的转动能力;固接,就是要限制梁端的转动能力;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10.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我在工程中常常碰到两根梁搭在一起,下面没有柱子,从而使一个梁的扭矩很大.. 我就把梁连接设成铰接释放掉扭矩... 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梁的连接可以设成铰接主要是看刚度比,如果支座梁对其它的梁约束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为铰接。

有时候次梁是当成主梁输入的,可能就会出现扭矩较大的情况。

另:我说的是端支座的情况,中间支座倒是没有涉及到。

框梁跨中的次梁和靠支座的次梁截面大小也一样的,那为什么跨中不扭而支座会扭呢,因为跨中的梁线刚度和支座处的梁线刚度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刚度其实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线刚度越大,那么说明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就会大.显然,靠近支座处的框梁受到框柱及其他框梁的约束,使得该部位的线刚度非常大,而跨中的部位线刚度较之支座处小,因而导致框梁的这个部位最易变形,轻松释放掉次梁传递来的扭距,反观同一根框梁的支座处,刚度太大,能量集中,扭距不能得到释放,导致这个部位容易出现抗扭不足的情况.就好比我们想掰弯一根棍子,施同样的力,在跨中变形很明显,在支座附近就不明显.但是问题又来了,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做法都是把靠支座处的梁设为铰结,这样就接近于跨中的受力情况,这样一来,电算是容易通过了,可是和真实情况是有差异的,实际上,靠支座处的框梁的扭距还是会比跨中的扭距大的,可我们人为把它忽略了,不是矛盾了么pkpm这样的问题感觉很多,刚度相差较大的话,应该做成铰接,这样跟接近实际受力状况。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是否铰接,根线刚度比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原因很简单,框架结构中有的梁的线刚度要比柱的线刚度大好多,也没有人把柱端看作铰接,铰接和固接是通过构造措施保证的。

作为梁端铰接,就是要保证梁端有一定的转动能力;固接,就是要限制梁端的转动能力;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10.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pkpm结构设计中铰接梁的探讨

pkpm结构设计中铰接梁的探讨

PKPM结构设计中铰接梁的探讨PKPM结构设计中铰接梁的探讨摘要 :铰接梁在工程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众多桥梁,厂房的吊车梁,过街楼或者过街走廊的机构中都会大量采用预制梁。

本文针对PKPM结构设计中如何确定铰接梁的问题就个人观点做以阐述关键词: 结构设计主梁次梁铰接梁Abstract: The hinged beam has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Many bridges, factories crane beam will be extensive use of precast beams institutions. In this paper, to illustrate personal point of view on how to determine hinged beam problem in the PKPM structural design Key words: structural design; main beam; secondary beams; hinged beam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速度成为整个社会的代名词。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形势,建筑领域的结构设计也进行了一些革新,PKPM结构设计软件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

一个好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结构设计工作者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要力求科学、联系实际、做到精益求精。

下文针对目前PKPM结构设计中如何确定铰接梁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PKPM软件次梁铰接处理示意图2.刚接与铰接的概念混凝土框架梁之间连接的方式通常有刚接和铰接两种形式。

刚接和铰接都是理想中的概念。

刚接是指能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又能传递弯矩的构件相互连接方式,而铰接是指能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而不能传递弯矩的构件相互连接方式。

PKPM软件的节点设计

PKPM软件的节点设计

PKPM软件的节点设计以下内容主要来自PKPM的STS和工具箱,节点设计一般是先梁、柱、支撑截面,再设置连接设计参数以及选择连接形式等。

第1部分是PKPM软件中的连接设计参数。

第2部分是整理的梁柱节点、柱脚节点、梁梁节点、支撑与梁柱节点、支撑与柱脚节点、门式梁柱、门式梁梁节点形式。

1、连接设计参数2、连接形式主要有梁柱节点、柱脚节点、梁梁节点、支撑与梁柱节点、支撑与柱脚节点、门式梁柱、门式梁梁节点形式。

2.1 梁柱节点2.1.1工字形(十字形)柱与工字形梁固结强轴固接:弱轴固接:2.1.2工字形(十字形)柱与工字形梁铰接强轴铰接:弱轴铰接:2.2柱脚节点形式2.2.1 柱脚铰接铰接柱脚2.2.2 柱脚固接有支承式柱脚无支承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包脚式柱脚2.3梁梁连接形式2.3.1 连续梁连接形式2.3.2 简支梁铰接形式腹板深入双连接板短梁刚接双角钢铰接腹板深入双连接板2.4支撑与梁柱连接形式2.5支撑与柱脚连接形式与上述2.2柱脚连接形式相同。

2.6 门式梁柱连接2.7 门式梁梁连接屋脊连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附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制定本办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方法

PKPM使用手册、说明及使用技巧一、人机交互方式本章执行PMCAD的主菜单A、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数据1. 特点本程序采用屏幕交互式进行数据输入,具有直观、易学,不易出错和修改方便等特点。

PMCAD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几何数据,对于斜交平面或不规则平面,描述几何数据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为此本程序提供了一套可以精确定位的做图工具和多种直观便捷的布置方法;其二是数字信息,本程序大量采用提供常用参考值隐含列表方式,允许用户进行选择、修改,使数值输入的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各种信息的输入结果可以随意修改、增删,并立即以图形方式显现出来。

使用户不必填写一个字符的数据文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十分友好的界面。

由于该程序采用本专题自行开发的图形支持系统,具有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目前最流行的界面风格,图形快捷清晰、色彩鲜明悦目、中文提示一目了然、支持各类显示屏。

2. 如何开始交互输入数据在运行程序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 熟知各功能键的定义(2) 为交互输入程序准备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各为,在PM程序所在子目录中可以找到该文件的样本,用户需将其拷入用户当前的工作目录中,并根据工程的规模修改其中的“Width”值和“Height”值,它们的含意是屏幕显示区域所代表的工程的实际距离。

其它项目一般不必修改。

(3) 从PMCAD主菜单进入交互式数据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出下列菜单:对于新建文件,用户应依次执行各菜单项;对于旧文件,用户可根据需要直接进入某项菜单。

完成后切勿忘记保存文件,否则输入的数据将部分或全部放弃。

(4) 程序所输的尺寸单位全部为毫米(mm)。

3. 各结构标准层的描述过程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

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第1步:“轴线输入”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梁点铰的问题

梁点铰的问题

1.不知大家听过“扭转零刚度”的概念吗?大概意思是讲可以不用考虑梁的扭矩,理由是:当梁的扭矩达到梁的开裂扭矩时,梁开裂,则梁的抗扭刚度急剧减小,梁上的扭矩就消失了。

所以,梁开裂不一定是坏事啊,就让它开裂,让内力重分布,只要梁底部钢筋足够多就行了。

2.点绞结本质是让弯矩调幅,楼主所说的混凝土还没开裂,主梁就扭坏没道理.其实在弯矩很小情况下,次梁面已经开裂,只是裂缝很小,这个时候次梁就不是弹性,不是原来所计算的弯矩,调幅了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PKPM使用说明

PKPM使用说明
键入洞口数量N。
以下 3、4 反复操作N次。
3. 提示:方洞左下角(或圆孔中心)坐标?
该坐标是指以房间左下角纵横轴线交点为原点的X,Y坐标。 பைடு நூலகம்
4. 提示:方孔宽、高(B、H)或圆孔直径-D?
若为方孔,键入宽、高二数。为圆孔则键入直径一个数,但在D前一定要加个负号。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本程序对于建筑物的描述是通过建立其定位轴线,相互交织形成网格和节点,再在网格和节点上布置构件形成标准层的平面布局,各标准层配以不同的层高、荷载形成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布局,完成建筑结构的整体描述。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
楼板开洞
程序只能在矩形房间内的楼板上开洞。每个房间内的洞口不能大于七个。
布置洞口的操作:
1. 提示:洞口所在房间号?
按图上提示的房间号键入需开洞的房间号,也可移动光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取需要开洞的房间位置。该房间中有圆圈加亮,表示选中。
2. 提示:有几个洞口?
1. 绘节点
用于直接绘制白色节点,供以节点定位的构件使用,绘制是单个进行的,如果需要成批输入可以使用图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2. 两点直线

PKPM点铰说明

PKPM点铰说明

关于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是否点铰及如何从构造上保证,汇总各处意见并总结如下: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结论: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4、网上观点:①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规范规定,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下部钢筋的1/4,这一点只得商榷,构造钢筋不能太多,多了梁的转动能力受限,就不能看作铰接了。

②我以为电算建模最重要就是要让模型的主要力学模型接近实际构件.次梁设假想铰危险不在次梁,而在主梁,实际结构次梁端未能按模型形成塑性铰有效卸荷,对主梁依然存在的扭距将对主梁不利.次梁以按铰支考虑不会有危险.③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尽量不要人为设置铰接。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PKPM中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铰接问题

1、关于PKPM次梁按主梁输入,端部是否要设为铰接,若不设铰接,程序计算时按刚接计算,梁支座上部钢筋是否应按充分受拉考虑,通常在计算时没设铰接,而图纸中也未注明按充分受拉考虑,施工单位怎么处理?若施工单位按铰接锚固考虑,跨中钢筋是否配小了?PKPM程序怎么考虑这个问题?个人理解:设计中所认为的铰接和刚接是一种理想的假设。

实际情况可能达不到纯粹的铰接和刚接。

次梁按主梁输入是否需要设铰,要看结构具体情况。

PKPM建模次梁按主梁输入时,当梁端不设铰,程序是按刚接节点计算内力的。

通过主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次梁弯矩是否传递给主梁,以及对主梁影响的大小。

一般当主梁两侧均有楼板,或者两侧次梁连续且荷载差异不大,次梁对主梁的扭转效应很小,甚至没有。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通常次梁对主梁会产生较明显的扭转效应。

1、主梁两侧有楼板,但一侧有较大开孔。

2、边梁,一侧有板一侧无板。

3、主梁两侧次梁错开不连续,间距比较小,形成剪刀效应。

4、次梁支座在主梁上的位置距离框架柱比较近。

首先当次梁刚接对主梁没有产生明显的扭转效应时,次梁铰接或者刚接对于主梁来说影响不大,主梁问题可不考虑。

而对于次梁本身来说,铰接和刚接有以下区别:铰接:跨中弯矩增大,跨中配筋相应增大,支座区上部设置构造钢筋。

这种情况次梁在实际工作中不是完全的铰接,支座转动会受到部分约束,跨中配筋偏安全。

支座因为配置构造负弯矩筋而分担的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刚接:支座出现负弯矩,跨中弯矩减小。

支座负弯矩对主梁影响小,可以不考虑。

次梁支座上部钢筋应按充分受拉考虑,这样就要求主梁有足够的宽度来满足受拉钢筋锚入支座水平长度≥0.6lab的要求。

设计图纸中通常没有注明支座钢筋是按铰接或是按充分受拉考虑,那么施工单位按以上两种情况施工的可能性都有,若按充分受拉施工,与设计原意相符没有问题。

若主梁宽度不满足按充分受拉锚固的水平长度要求,个人认为施工单位会按铰接来做,或者主梁宽度满足要求,而施工单位为省钢筋按铰接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是否点铰及如何从构造上保证,汇总各处意见并总结如下: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结论: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4、网上观点:①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规范规定,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下部钢筋的1/4,这一点只得商榷,构造钢筋不能太多,多了梁的转动能力受限,就不能看作铰接了。

②我以为电算建模最重要就是要让模型的主要力学模型接近实际构件.次梁设假想铰危险不在次梁,而在主梁,实际结构次梁端未能按模型形成塑性铰有效卸荷,对主梁依然存在的扭距将对主梁不利.次梁以按铰支考虑不会有危险.③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尽量不要人为设置铰接。

④一、框架梁节点在没有特别情况下不主张设置铰接,这会改变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二、当主次梁交接的时候,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宽、高,主要是高不大于50mm。

)我一般不设置铰接,因为两者刚度差别很小,而且上部荷载可能差别也不大(不然次梁截面没必要取那么大。

)。

当主次梁差别较大时,次梁端部可以设置铰接,或进行弯矩调幅,以缓解支座超筋。

⑤即使按铰接计算了,但事实上梁端弯矩悉数传给了被支撑的主梁,那主梁反而危险了。

话再说回来,因为楼板的作用,主梁的抗扭也不是那么弱的,所以就算按铰接计算,就算没有形成梁端铰,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总之,把楼板的作用看出是一个安全储备,能不点铰接还是不点的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时候,那也要在计算之外,加强一下被支撑主梁的抗扭作用!当被支撑梁为边梁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⑥我觉得次梁端支座在主梁上的节点可以设为铰接,因为次梁端支座在这地方不是连续的,主梁对次梁的约束有限. 但这样设置铰接的话,在pkpm计算时,次梁支座弯矩就为零,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铰接的.所以次梁端支座对主梁是有扭矩存在的,尤其是边梁,所以可以人工在边梁配置抗扭钢筋.⑦不论框架梁还是次梁,若梁支座超筋,又无法改变梁截面尺寸时,按铰接计算梁跨中钢筋,支座钢筋按规范规定的最大配筋率配或再乘以0.85倍的调幅系数。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考虑:最不利情况,交接时,梁跨中钢筋满足;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梁支座开裂,因支座配筋相对较大,裂缝宽度也不会太大。

弊端就是有点浪费钢筋,但相对于整个工程,个别梁这样处理,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综合以上资料结论如下:1、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2、次梁点铰,只是对内力分布作了一个人为的计算假定(即假设不传递弯矩,不传递扭矩),但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边梁仍然会受扭。

3、框架次梁与主梁节点在没有特别情况下不主张设置铰接,这会改变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

4、次梁端支座在主梁上的节点可以设为铰接,因为次梁端支座在这地方不是连续的,主梁对次梁的约束有限,但这样设置铰接的话,次梁端支座对主梁是有扭矩存在的,尤其是边梁,所以需人工在边梁配置抗扭钢筋。

5、点铰处需满足钢筋的构造要求如下:《砼规》9.2.6 —1 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6、11G101-1图集P86、P91、P92均有关于梁端设计指定为铰接时的钢筋伸入支座要求,所以若对次梁边支座点铰,需在图纸中注明铰接,施工中按图集中铰接要求施工。

A 关于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是否点铰及如何从构造上保证,汇总各处意见并总结如下: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4、网上观点:①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规范规定,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下部钢筋的1/4,这一点只得商榷,构造钢筋不能太多,多了梁的转动能力受限,就不能看作铰接了。

②我以为电算建模最重要就是要让模型的主要力学模型接近实际构件.次梁设假想铰危险不在次梁,而在主梁,实际结构次梁端未能按模型形成塑性铰有效卸荷,对主梁依然存在的扭距将对主梁不利.次梁以按铰支考虑不会有危险.③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尽量不要人为设置铰接。

④-1、框架梁节点在没有特别情况下不主张设置铰接,这会改变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④-2、当主次梁交接的时候,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宽、高,主要是高不大于50mm。

)我一般不设置铰接,因为两者刚度差别很小,而且上部荷载可能差别也不大(不然次梁截面没必要取那么大。

)。

当主次梁差别较大时,次梁端部可以设置铰接,或进行弯矩调幅,以缓解支座超筋。

⑤即使按铰接计算了,但事实上梁端弯矩悉数传给了被支撑的主梁,那主梁反而危险了。

话再说回来,因为楼板的作用,主梁的抗扭也不是那么弱的,所以就算按铰接计算,就算没有形成梁端铰,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总之,把楼板的作用看出是一个安全储备,能不点铰接还是不点的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时候,那也要在计算之外,加强一下被支撑主梁的抗扭作用!当被支撑梁为边梁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⑥我觉得次梁端支座在主梁上的节点可以设为铰接,因为次梁端支座在这地方不是连续的,主梁对次梁的约束有限.但这样设置铰接的话,在pkpm计算时,次梁支座弯矩就为零,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铰接的.所以次梁端支座对主梁是有扭矩存在的,尤其是边梁,所以可以人工在边梁配置抗扭钢筋.⑦不论框架梁还是次梁,若梁支座超筋,又无法改变梁截面尺寸时,按铰接计算梁跨中钢筋,支座钢筋按规范规定的最大配筋率配或再乘以0.85倍的调幅系数。

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考虑:最不利情况,交接时,梁跨中钢筋满足;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考虑:梁支座开裂,因支座配筋相对较大,裂缝宽度也不会太大。

弊端就是有点浪费钢筋,但相对于整个工程,个别梁这样处理,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B 综合以上资料结论如下:1、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2、次梁点铰,只是对内力分布作了一个人为的计算假定(即假设不传递弯矩,不传递扭矩),但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边梁仍然会受扭。

3、框架次梁与主梁节点在没有特别情况下不主张设置铰接,这会改变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

4、次梁端支座在主梁上的节点可以设为铰接,因为次梁端支座在这地方不是连续的,主梁对次梁的约束有限,但这样设置铰接的话,次梁端支座对主梁是有扭矩存在的,尤其是边梁,所以需人工在边梁配置抗扭钢筋。

5、点铰处需满足钢筋的构造要求如下:《砼规》9.2.6—1 当梁端按简支计算但实际受到受到部分约束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

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于2根。

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6、11G101-1图集P86、P91、P92均有关于梁端设计指定为铰接时的钢筋伸入支座要求,所以若对次梁边支座点铰,需在图纸中注明铰接,施工中按图集中铰接要求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