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设施

合集下载

安全系统疏散设施要求

安全系统疏散设施要求

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消防电梯、事故广播、防排烟设施、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等。

一、安全出口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

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一)安全出口布置的原则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数量的多少,对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疏散极为重要。

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设得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不过于人员较少或面积较小的防火分区,以及消防队能从外部进行扑救的范围,由于其失火率相对较低,疏散与扑救较为便利,因此也可以适当放宽,不完全强调设两个安全出口,具体规定如下:1、公共建筑或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剧院、礼堂、电影院、体育馆的观众厅及候车室、商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必须根据容纳的人数确定,且在开放时能保证使用。

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者;丁、戊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4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者;(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面积不超过50 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者;(3)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者;(4)塔式住宅,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 m2者;十层至十八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5)仓库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 m2者;库房的地下室、半下室面积不超过l00 m2者。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是指在发生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事件时,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而设置的逃生通道、疏散标识、疏散指示灯等设施。

其作用是引导人员快速、有序地撤离现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安全疏散设施的重要性、设置标准以及管理要点。

首先,安全疏散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合适的疏散通道和标识,人员很容易陷入恐慌,导致踩踏事件和混乱。

而合理设置的安全疏散设施可以帮助人员快速找到逃生通道,减少逃生时间,提高逃生效率,降低伤亡率。

其次,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首先是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通道应该保持畅通无阻,通道宽度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通道两侧应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

其次是疏散标识和指示灯的设置,疏散标识应当清晰可见,指示灯应当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启动并提供足够的照明。

最后是疏散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状态。

再次,管理安全疏散设施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首先是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逃生意识和能力。

其次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疏散设施的责任部门和管理人员,确保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最后是及时更新和维护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对疏散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保证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安全疏散设施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设施,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的逃生效率,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因此,建筑物所有者和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个人和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以下是一些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1. 安全疏散通道:在建筑物、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足够的安全疏散通道,通道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通道应保持通畅,不得设置障碍物或堆放杂物。

2. 逃生通道标识:在安全疏散通道的入口、出口和转角处设置标识,明确指示逃生通道的方向和位置,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遮挡或损坏。

3. 疏散指示标识:在建筑物内的各个部位设置疏散指示标识,指示人员如何到达安全疏散通道,标识应易于理解,颜色醒目,字体清晰。

4. 紧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在建筑物内设置紧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灯,确保在停电或烟雾等情况下,人员仍能够清晰地看到逃生路线和安全设施。

5. 安全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疏散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应包括应对火灾、地震、爆炸等不同紧急情况的疏散方式。

6. 安全疏散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如发现设施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7. 安全疏散预案:制定和完善安全疏散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行动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

8. 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其熟悉安全疏散设施的使用方法和逃生知识。

9.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设施进行整改,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具体要求还需根据不同行业、建筑物和场所的特点进行详细制定。

同时,个人和单位也应自觉加强安全意识,积极履行安全管理的责任。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三篇)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三篇)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1疏散楼梯: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疏散楼梯是具有能够足够疏散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

特别是在火灾事故情况下是以疏散楼梯作为常规的逃生工具,所以,疏散楼梯是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楼梯,是安全疏散的主要通道。

因此,保障疏散楼梯间的畅通无阻是保障人们在火灾事故情况下安全逃生的前提和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楼梯间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2敞开楼梯间:一般是指建筑物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它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在低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的用于人员疏散的楼梯间。

3封闭楼梯间:是指设置有阻挡烟气(探火管)和火势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当高层建筑或特殊场所内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不能靠一般的电梯或云梯疏散,而楼梯此时是唯一的最主要垂直疏散通道,必须安全可靠。

而敞开式楼梯间火灾时犹如一个大烟筒既拔烟又抽火,垂直方向烟气流动短时间内经过敞开空间向上扩散,迅速就弥漫到整个建筑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威胁着人身的安全。

设置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等设施是防止火势和烟气蔓延扩散的有效工具。

因此,保障弹簧门、外开门、安全门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以及楼梯间的畅通无阻就显得非常重要。

4安全出口:建筑物中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一定宽度的安全门对于人员和物资疏散非常重要,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安全门宽度不够,火灾时疏散很容易发生混乱现象,特别是只有一个出口时往往使人员被烟火封堵而陷入困境。

因此,保障安全出口畅通是保证场所内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5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在影剧院、商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烟气弥漫充斥着一定空间,严重影响着人员对逃离方向的识别或火情的判断,威胁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通道内的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设施就起到了照明和指示方向的作用。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
低于2h的隔墙隔开 , 当在隔墙上开门时 ,应设甲级防火门。 · 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 , 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
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 消防电梯前室的门 , 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 高层民用建筑室外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 ,其楼梯宽 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二 、安全出口的布置
FIRE
· 安全出口的布置要求 ·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2个 , 并应分散布置 , 以满足人员
双向疏散要求 , 两个安全出口间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疏散楼梯有条件的应通至屋顶。 · 作为安全出口的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供人员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悬 吊门 、卷帘门和推拉门(仓库除外) ,严禁采用旋转门; 观众厅的疏 散门(即太平门) 宜采用推闩式外开门;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 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 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 ,但甲 、 乙 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 剧院 、 电影院 、礼堂 、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中观众厅的入场门 、太 平门不应设置门槛 , 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有等场需要的 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安全疏散设施
FIRE
· 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 散走道、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广播 及辅助救生设施、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中设置 的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大型地下建筑中设 置的避难走道等。
一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FIRE
·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 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是建筑中最常见的疏 散设施 。平时必须开启 , 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安全出口, 又称紧急出口。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2、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
4、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
5、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6、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
7、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且在其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8、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
9、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
10、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
11、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如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
12、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安全疏散设施检查应填写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并存档.。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
根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施建设规定:按照建筑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建设适当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等设施,将其纳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程序。

2. 设施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等设施的功能完好性,确保其随时可用。

3. 安全标识标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等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标志,如指示灯、标示牌等,便于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并清晰展示疏散方向。

4. 疏散预案制定:根据具体场所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疏散预案,内容包括疏散路线、人员疏散流程、疏散时间等,确保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

5. 人员培训意识提高:开展安全疏散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熟悉并掌握疏散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应急指示的遵循。

6. 监督检查与处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未按规定建设、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以上是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实施细节还需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确保应急情况下人员迅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第三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疏散的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明确安全疏散设施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负责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检查工作。

第二章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与要求第五条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防火门、防火卷帘、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灯具等。

第六条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占用、堵塞、设置障碍物。

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米,应急照明灯具应沿疏散通道均匀布置。

第七条安全出口应符合以下要求:1. 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至少两个安全出口,且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2. 安全出口的门应采用平开门,向外开启,不得使用推拉门、卷帘门、旋转门等。

3. 安全出口的门应设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志,且标志应保持清晰、完好。

第八条疏散楼梯应符合以下要求:1. 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米,楼梯的踏步级数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2. 疏散楼梯间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且应保持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的切换功能。

3. 疏散楼梯间内的墙上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标志的设置高度宜为1.8米。

第九条防火门、防火卷帘应符合以下要求:1. 防火门、防火卷帘应设置在防火分区间,且应保持常闭状态。

2. 防火门、防火卷帘应具备在火灾时自动关闭的功能,且应设有手动关闭装置。

3. 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标志应保持清晰、完好。

第十条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灯具应符合以下要求:1. 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明显位置。

2. 应急照明灯具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设施等关键位置。

3. 应急照明灯具应具备在火灾时自动切换的功能,且应保持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的切换功能。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提高安全疏散效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疏散设施是指为了排除事故隐患、实施安全疏散而在建筑物内设置的应急设备。

第四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及规划、安全疏散通道与疏散标识的设置、安全疏散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安全疏散演练等。

第六条本单位设立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疏散设施设置及规划第七条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使用人数、使用性质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第八条建筑物内应设置合适数量的疏散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

通道的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九条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通道应设置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设施,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十条安全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楼梯口不得设置门或障碍物,楼梯的扶手应保持完好。

第十一条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拆除或变更。

第十二条新建建筑物应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和规划,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符合要求。

第三章安全疏散通道与疏散标识的设置第十三条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第十四条疏散标识应明确标识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的方向,标识应清晰可见,不得被遮挡。

第十五条疏散标识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识文字应清晰、简洁。

第十六条安全疏散通道及疏散标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四章安全疏散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第十七条安全疏散设施的维护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

第十八条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维护应由专人负责,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洁、检查和维修。

第十九条安全疏散设施的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得擅自使用不合格设备。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五篇)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五篇)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一、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2、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4、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5、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6、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7、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8、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9、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10、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11、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如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12、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三、安全疏散设施检查应填写《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并存档。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规定(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规定:1. 建筑物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和规模,合理设置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等。

2.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不得堆放杂物、设立障碍物等。

3. 安全出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不同方向,并满足疏散人员数量和速度的要求。

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被锁闭或堵塞。

4. 疏散指示标志应明确标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方向,且在平时和紧急情况下都能清晰可见。

5. 应急照明设备应安装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处,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1)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1)为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单位必须确保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任何形式的占用疏散通道的行为均被严格禁止,同时,禁止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设置任何可能阻碍疏散的障碍物,如栅栏等。

(2)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引导人员疏散,并保障照明条件。

(3)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以及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必须保持正常状态。

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关设施的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4)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安全出口必须保持开启状态,严禁上锁,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5)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在营业或工作期间必须保持开启状态,严禁关闭、遮挡或覆盖,以确保人员能够清晰识别并按照指示进行疏散。

(6)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疏散预案,明确疏散程序、责任分工和人员组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

(7)在紧急情况下,单位应立即启动消防安全疏散预案,组织员工进行有序疏散,同时通知消防部门并报告上级主管单位,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8)对于违反消防安全疏散规定的行为,单位应给予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维护单位的消防安全秩序。

(9)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疏散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10)同时,单位还应与当地消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消防安全法规和标准的变化情况,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和预案,确保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11)在日常运营中,单位应加强对消防安全设施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记录在案,以备后续查阅。

(12)单位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疏散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疏散方法和自救技巧等。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消防电梯、事故广播、防排烟设施、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等。

一、安全出口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

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一)安全出口布置的原则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数量的多少,对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疏散极为重要。

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设得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不过于人员较少或面积较小的防火分区,以及消防队能从外部进行扑救的范围,由于其失火率相对较低,疏散与扑救较为便利,因此也可以适当放宽,不完全强调设两个安全出口,具体规定如下: 1、公共建筑或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剧院、礼堂、电影院、体育馆的观众厅及候车室、商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必须根据容纳的人数确定,且在开放时能保证使用。

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者;丁、戊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4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者;(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面积不超过50 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者;(3)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者;(4)塔式住宅,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 m2者;十层至十八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5)仓库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 m2者;库房的地下室、半下室面积不超过l00 m2者。

安全疏安全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安全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疏散,根据《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包括员工集体宿舍、食堂等)以及未签订消防安全协议的出租房屋建筑及场地。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维护和管理,提高人员安全疏散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安全疏散设施设置要求第四条疏散出口设置:1. 每个厅室或房间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疏散出口,当面积不大于60平方米时,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2. 房间内最远点与最近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米。

3. 疏散出口应设置在人员易于发现和到达的位置,并保持畅通。

第五条疏散门设置:1. 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平移门、卷帘门及旋转门。

2. 疏散门应向外开启,当建筑面积不大于6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多时,可向内开启。

3. 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在距疏散出口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及影响人员正常疏散的障碍物。

第六条疏散走道设置:1. 疏散走道应双向疏散,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米,地面应保持平直,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

2. 疏散走道与其它部位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三、安全疏散设施维护与管理第七条疏散设施维护:1. 定期对疏散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其功能完好。

2. 发现损坏、缺失的疏散设施,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疏散设施损坏、缺失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疏散。

第八条疏散设施管理:1. 单位应建立健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维护保养人员。

2. 定期对疏散设施进行巡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3. 加强对疏散设施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奖励与处罚第九条对在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导致火灾等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三篇)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三篇)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是指在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保障人员安全,迅速、有序地疏散人员的设施。

以下是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1.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消防设备,用于小规模火灾的扑灭,常见的灭火器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消防设施,通过喷水来抑制和扑灭火灾。

它通常包括水泵、配水管道、喷头等组成,能够自动感应火灾并启动喷水。

3. 自动喷水灭火炮:自动喷水灭火炮是一种高压水炮,通过喷射高压水流来扑灭火灾。

它可以远距离喷射水流,适用于室外大面积火灾的扑救。

4. 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是一种用于发现火灾并提供声光报警的设施。

它通常包括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器、报警控制面板等组成,能够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5. 疏散楼梯:疏散楼梯是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通道,用于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疏散楼梯通常配备有防烟和防火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6. 防火门:防火门是一种具有防火隔离作用的门,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挡火势蔓延和烟气传播。

防火门通常采用特殊材料制成,能够承受高温和火焰,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

7. 防烟玻璃、防火玻璃:防烟玻璃和防火玻璃是一种具有隔烟和阻燃功能的玻璃,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挡烟气传播和火势蔓延。

它通常用于消防疏散通道的门窗等部位。

8. 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是用于指示人员疏散方向和目的地的标志,通常采用明显的箭头、文字和图案,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清晰的指引。

9. 疏散楼梯楼梯间防烟系统:疏散楼梯楼梯间防烟系统是一种用于阻止烟气进入疏散楼梯的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它通常包括防烟垂壁、防烟吸顶等,能够有效隔离烟气。

10. 逃生通道:逃生通道是指供人员迅速逃离火灾现场的通道,通常是建筑物内或室外的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地逃离。

11. 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是一种在电力故障或火灾发生时继续照明的设施,能够提供足够的光亮,方便人员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一、制定规章制度1.制定明确的安全疏散管理制度,确立疏散通道的设置标准、使用要求、日常维护等规定。

2.制定各种疏散设施的使用管理细则,包括避难通道、防火门的开启和关闭规定,疏散楼梯的使用要求等。

3.明确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检查制度,包括定期巡检、设施维护保养、故障及时修复的要求。

二、合理布置疏散设施1.根据建筑面积、人员流量和楼层高度等因素,科学设置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快速有效地疏散。

2.设置并标示避难通道,避免人员迷失和堵塞。

3.合理布置疏散楼梯,确保疏散路径的通畅。

4.设置足够数量和规格的防火门,并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开启,并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三、加强日常维护1.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定期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对疏散设施的操作性能、完好性和灵活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3.建立设施维修记录,及时修复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和整改。

四、组织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

2.演练包括不同场景的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地震、爆炸等,以及不同楼层和人员密度的疏散演练。

3.根据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完善疏散设施的布局和操作规范。

五、提供培训和教育1.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疏散设施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2.教育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培养其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3.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员工普及火灾、地震等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六、建立应急响应机制1.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疏散通道的主管单位及责任人员。

2.制定灾难情况下的疏散方案和处置预案,提前做好紧急情况的处理准备工作。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以上是关于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通过遵守这些制度,能够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有效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2024年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1.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用于监测火灾情况并发出警报,以便人们及时疏散和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2. 灭火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设备,适用于小规模早期发生的火灾。

常见的灭火器类型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3. 灭火栓系统:灭火栓系统是建筑物内部的供水设备,用于火灾中提供灭火用水。

灭火栓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水箱、消防栓等设备。

4. 疏散通道:建筑物内部应设有疏散通道,用于人员疏散时的安全通道。

疏散通道应设有照明设备和标识,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出口。

5. 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用于电源中断时提供照明,确保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疏散。

6. 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建筑物内部的楼梯间,具有防烟隔离功能,确保人员疏散时不受烟雾影响。

7. 防火门:防火门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能够阻止火势蔓延,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

这些仅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实际的设计和布置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地方法规进行。

建筑物的消防系统应该由专业人员设计和规划,以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安全地疏散。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疏散,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

三、职责分工(一)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修订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2、组织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对违反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二)设施管理部门1、负责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2、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疏散设施的故障和损坏。

3、配合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和整改工作。

(三)使用部门1、负责本部门所属区域内安全疏散设施的日常检查。

2、不得擅自占用、堵塞、封闭安全疏散设施。

3、发现安全疏散设施存在问题及时报告设施管理部门。

四、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一)疏散通道1、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物品、设置障碍物或堵塞通道。

2、疏散通道的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3、疏散通道内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引导人员疏散。

(二)安全出口1、安全出口的数量、位置和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不得锁闭、堵塞或设置障碍物。

3、安全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易于识别和使用。

(三)疏散楼梯1、疏散楼梯的数量、位置和形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疏散楼梯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物品、设置障碍物或堵塞楼梯。

3、疏散楼梯的扶手、踏步等应符合安全要求,确保人员疏散时的安全。

(四)疏散指示标志1、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明显位置。

2、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应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并保持清晰、醒目。

3、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光或荧光材料,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五)应急照明1、应急照明应设置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重要部位。

2、应急照明的照度和持续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学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一、概述为确保校园安全,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校园疏散设施。

二、安全疏散设施的分类1.避难场所:供师生员工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发生时疏散和保护生命安全使用的场所,如校园操场、图书馆等。

2.避险通道:供师生员工疏散时经过的通道,如楼道、走廊等。

3.紧急出口:供师生员工迅速撤离建筑物的出口,如应急门、消防通道等。

三、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1.避难场所的设置:(1)选址:选择平坦、开阔、不易受灾的地方设置避难场所。

(2)容量:根据学校人员数量确定避难场所容量。

(3)警示标识:在避难场所周边明显位置设置标示牌,便于人员辨识。

(4)保障设施:为避难场所配备应急装备,如药品、食品、饮水等。

2.避险通道的设置:(1)通行宽度:保证避险通道的宽度满足师生员工的数量和身体状况需求。

(2)通道照明:保证避险通道能够正常照明,且保持明亮度充足。

(3)疏散指示:避险通道内设置指示灯和标识,引导师生员工疏散。

(4)疏散无阻:保证避险通道无障碍物,确保人员迅速疏散。

3.紧急出口的设置:(1)位置选择:考虑建筑的结构、使用情况等,合理设置紧急出口。

(2)容量:保证紧急出口容量满足师生员工的数量和身体状况需求。

(3)疏散标示:在紧急出口明显位置设置标识,能够迅速引导人员疏散。

(4)自动开启:保证紧急出口装置能够自动开启,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四、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与维护1.定期检查:学校要定期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完好无损。

2.维护保养:对于有损坏或不完好的安全疏散设施,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疏散演练:学校应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疏散能力和反应速度。

4.监督检查:学校要建立安全疏散设施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5.故障排除:一旦发现安全疏散设施存在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防范和准备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事件,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疏散到安全区域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责任分工:
- 确定建筑物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疏散设施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安全疏散工作。

2. 安全标识:
- 设置和维护安全疏散标识,包括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应急出口标识、疏散楼梯标记等,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快速地找到疏散通道。

3. 疏散通道:
-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定期检查和清理疏散通道,防止堵塞和混乱,保障紧急疏散的顺利进行。

4. 应急演练:
- 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模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让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维护保养:
- 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包括应急照明系统、疏散通道、疏散楼梯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6. 安全培训:
- 对建筑物内部员工进行安全疏散培训,包括疏散流程、逃生技巧、应急装备使用等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7. 事故处理:
- 对发生的紧急状况进行及时处理,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通过建立和执行这样的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内部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效率及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规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是建筑物和场所中用于保证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的设备和设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1. 疏散通道和楼梯:建筑物内部应设置足够宽敞的疏散通道和楼梯,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这些通道和楼梯应具备防火性能,例如采用耐火材料、装设自动灭火装置等。

2. 防烟控制系统:防烟控制系统用于阻止烟气扩散,避免人员因吸入有毒烟气而中毒或窒息。

常见的防烟设施包括排烟通风系统、防烟垂壁等。

3. 喷淋系统:喷淋系统是一种灭火设施,可用于扑灭火灾、降低火灾蔓延速度,并降低烟雾浓度。

喷淋系统通常在建筑物内的关键区域(例如走廊、电梯井等)和高风险区域(例如厨房、机房等)安装。

4. 灭火器:灭火器是一种常见的小型灭火设备,可用于现场灭火。

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常见的灭火器包括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5. 疏散指示标识:疏散指示标识用于指示人员沿着安全疏散路径疏散,通常包括照明标识、指示标识和逃生标识等。

这些标识应明确易懂,并保持清晰可见。

6. 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用于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人员能够识别疏散通道和设施。

这些照明设施通常包括应急灯、事故灯等。

7.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用于检测火灾,并发出警报以通知人员及时疏散。

该系统通常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器、控制器等。

8. 高层建筑避难层:在高层建筑中,为了防止人员被困在楼上无法疏散,常常会设置避难层。

避难层配备有生活必需物资和通讯设备,可以提供人员短期避难和等待救援。

9.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是专门设立的一处指挥和监控中心,用于监测消防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处理火灾等突发事件。

控制室通常配备有火灾报警控制台、视频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等。

10. 防火门和防火卷闸门:防火门和防火卷闸门可以有效隔离火灾蔓延,保证疏散通道的完整性。

这些门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通常采用耐火材料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消防电梯、事故广播、防排烟设施、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等。

一、安全出口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

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护挑檐。

(一)安全出口布置的原则布置安全出口要遵照“双向疏散”的原则,即建筑物内常有人员停留在任意地点,均宜保持有两个方向的疏散路线,使疏散的安全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二)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数量的多少,对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疏散极为重要。

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不是设得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

不过于人员较少或面积较小的防火分区,以及消防队能从外部进行扑救的范围,由于其失火率相对较低,疏散与扑救较为便利,因此也可以适当放宽,不完全强调设两个安全出口,具体规定如下:1、公共建筑或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剧院、礼堂、电影院、体育馆的观众厅及候车室、商场、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则必须根据容纳的人数确定,且在开放时能保证使用。

2、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1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者;丙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者;丁、戊类厂房,每层面积不超过4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者;(2)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面积不超过50 m2,且人数不超过10人者;(3)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者;(4)塔式住宅,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建筑面积不超过400 m2者;十层至十八层,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的;(5)仓库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 m2者;库房的地下室、半下室面积不超过l00 m2者。

二、疏散楼梯(一)疏散楼梯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疏散楼梯包括普通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及室外疏散楼梯等四种。

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除外)均应做成楼梯间,围成楼梯间的墙皆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非燃烧体。

楼梯应耐火1—1.5h。

1、普通楼梯间,适用于:11层及11层以下的的单元式住宅;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单、多层各类建筑。

2、封闭楼梯间,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3、防烟楼梯间,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4、室外疏散楼梯,适用于各类建筑。

(二)封闭楼梯间的技术要求1、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能直接进行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利排除楼梯间的烟气。

2、封闭楼梯间要设置耐火的墙和乙级防火门,将楼梯与走道隔开。

防火门应有自动关闭措施,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楼梯间适当加长,设置两道防火门而形成门斗(面积可以小于楼梯前室的要求),这样能提高楼梯问防护能力,给疏散以回旋的余地。

3、封闭楼梯间的底层如紧接主要出口,设计时,为了使交通路线明确及丰富门厅的处理,常将楼梯敞开于大厅之中。

这时可对门厅作扩大的封闭处理,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其它防火措施,将门厅与走道、过厅等分隔开,门厅内还应尽量做到内装修的非燃化。

(三)防烟楼梯间的技术要求1、防烟楼梯间的入口处要设置楼梯前室或凹廊、阳以等。

楼梯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小于6 m2,居住建筑不小于4.5 m2,如果是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小于6 m2,公共建筑不小于10 m2,起缓冲疏散人流冲击的作用。

2、防烟楼梯前室内要设置防排烟装置。

防止火灾烟气进入楼梯前室,并将进入楼梯间的烟迅速排出去,以保证人员安全。

3、设在防烟楼梯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该是乙级防火门,并应向人流疏散的方向开启。

(四)室外疏散楼梯的技术要求当在建筑物内设置疏散楼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室外疏散楼梯作为辅助楼梯。

1、为了保障人员的顺利疏散,室外楼梯净宽度应不小于90cm,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应不小于1.1m,楼梯的倾斜度不大于45度。

2、为了保证楼梯的安全使用,室外疏散楼梯不得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梯,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耐火极限不得低于1.00~1.50h。

3、为了防止室内火灾的烟火烧烤室外疏散楼梯,在距楼梯至少2m范围的墙面上,除开设疏散用的门洞外,不能再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4、建筑物内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门应该是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三、消防电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求消防队员迅速到达起火部位,扑灭火灾和救援遇难人员,如果消防队员从楼梯登高体力消耗很大,难以有效地进行灭火战斗,而且还要受到疏散人流的冲击,因此设置消防电梯,在利于队员迅速登高,而且消防电梯前室还是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战斗的立足点,和救治遇难人员的临时场所。

(一)消防电梯的应用场合下列建筑物应设消防电梯:1、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厂房和仓库;2、一类公共建筑;3、塔式住宅;4、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5、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二)消防电梯的技术要求1、消防电梯必须设置前室。

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 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m2。

前室与走道之间应设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还应设有消防专用电话、专用操纵按钮和事故照明。

在前室门外走道上应该设置消火栓和紧急用插座。

2、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向室外。

3、消防电梯的井壁、机房隔墙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2h,井道顶部要有排烟措施。

4、消防电梯应有备用电源,使之不受火灾时断电的影响。

5、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井底应有排除积水的设施。

6、由于火灾并非经常发生,所以平时应将消防电梯与服务电梯兼用,但必须满足消防电梯的要求。

另外,在控制系统中要设置转换装置,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改变使用条件。

四、疏散走道从建筑物着火部位到安全出口的这段路线称为疏散走道,也就是指建筑物内的走廊或过道。

从防火的角度看,对疏散走道的要求如下:1、疏散走道的吊顶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非燃装修。

2、疏散走道不宜过长,应该能使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在疏散走道内应该有防排烟措施。

3、疏散走道应宽敞明亮,尽量减少转折。

疏散走道上的门应该是防火门,在门两侧1.4m范围内不要设台阶,并不能有门槛,以防人员拥挤时跌倒。

4、疏散走道内应有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

五、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正常电源往往被切断,为了便于人员在夜间或浓烟中疏散,需要在建筑物中安装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一)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场合1、体育馆、影剧院、展览馆、多功能礼堂、商业建筑、医院病房楼等公共建筑;2、高层民用建筑;3、乙、丙类的高厂房。

(二)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部位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2、消防控制室、配电室、消防水泵室、自备发电机房;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地下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要求1、安装在疏散走道、疏散门、太平门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部、转角处;2、安装高度距本楼层地面1.5—1.8m处;3、安装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上,并应有玻璃或其它非燃症材料制成的透明保护罩;4、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有备用电源,并有一定的光照度。

六、火灾事故广播在安装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场所,应同时安装事故广播系统。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同时有声光效应,使人员尽快有秩序地疏散。

事故广播系统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

七、避难层建筑高度超过l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 m2计算。

4、避难层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h,照度不应低于1Lx。

八、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建筑高度超过l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 m2的公共建筑。

宜设置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或直升飞机救助的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降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可能接受的最大机种的全长。

为了保证直升飞机的安全起降,起降区的长、宽应为最大机种全长的1.5—2.0倍。

在此范围内,不得设有高出屋顶的塔楼、烟囱、金属天线、航标灯杆等障碍物。

2、屋顶停机坪要有明显标志,其四周要设边界标志,还需设有灯光标志。

3、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要设置等待区,等待区要能容纳一定数量的避难人员,在其周围设安全围栏,等待区与疏散楼梯间顶层有直接联系,出人口不少于2个,以利于人员集结。

4、直升飞机停机坪须配备灭火抢险的工具和固定灭火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