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皖政办〔2008〕3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326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326号](https://img.taocdn.com/s3/m/75ee277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3.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32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2月14日安徽省省级政府性投资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建立决策科学、程序公开、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1号)和我省财政财务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性投资资金,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等进行投资活动的资金。
第三条政府性投资本着“统筹兼顾、聚焦重点、量入为出、控制风险、注重绩效”原则,按照预算编制管理要求和有关政策进行编制。
第四条政府性投资资金由省财政厅和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分工管理。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政府性投资资金年度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各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各有关专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和重点绩效评价等。
有关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主要负责提出对应项目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年度资金使用投向和绩效目标,审核编制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和绩效目标,跟踪监管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做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208ec5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8.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2.07.24•【字号】皖政[1992]54号•【施行日期】1992.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1992年7月24日皖政〔1992〕54号)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严格执行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制度,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个时期以来,我省预算管理有所弱化,收入流失,支出猛增,违规违纪现象屡有发生,造成财政困难。
为了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整顿预算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现通知如下:一、一切国家预算收入必须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一切有预算收入征收任务或上缴任务的部门、单位,都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积极组织国家预算收入,将应上缴的收入按预算级次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任何部门、单位都不得截留、占用、挪用和拖欠。
违者,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严格执行国家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划分的规定。
凡属国家规定的各项预算收入,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保证足额缴入国库,不得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凡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收入和其他国家预算收入放在预算外管理的,应立即纠正。
要加强对罚没收入和各项规费收入的管理、所有罚没收入,都必须按规定解缴国库,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截留、提成和坐支。
违者,除由所属人民政府严肃处理外,财政部门有权从其行政事业费中扣缴。
规费收入要按现行规定进行管理,应缴财政的必须及时足额上缴。
各项基本建设收入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凡应上缴财政的基建收入,都要按投资隶属关系及时上缴。
各级国库要按照国家金库条例的有关规定和预算收入级次的划分,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级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图解,不得拒收、挤占、拖延应缴国库的资金。
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财政管理体制和有关收入分成比例的规定,应上解的收入要及时上解,不得推迟和拖欠,更不准截留和占用。
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29957202020740be1e9b7a.png)
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7]77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第三条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
部门预算由部门本级及其所属单位预算组成,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
第四条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依法理财的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律赋予部门的职能范围内进行。
(二)公共财政的原则。
部门预算的编制应依据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按照“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分编第五条省财政厅和省直各部门、单位在省级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省财政厅统一管理省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负责审核编制省直各部门、单位预算草案,批复省级部门预算,依法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
省财政厅省直预算编制办公室具体负责省级部门预算布置、审核、汇总、批复等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审核所属单位预算收支建议计划,汇总编制本部门年度预算收支建议计划,按照省财政厅批复的预算及时下达所属预算单位的年度预算,依法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查监督,接受省财政厅及有关部门监督检查。
省直各部门、单位统筹提30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和预算供给政策编制各部门、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结合初步测算的省级财力,核定部门预算编报限额,下达各部门。
同时,对部门报来的项目清理结果进行审核,确认部门实行滚动管理的持续项目和延续项目,作为各部门报送下一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基础。
“二上“:部门上报预算建议草案。
各部门对省财政厅下达的基本支出预算进行核对并及时反馈意见。
编制本部门组织收入预算。
根据省财政厅下达的编报限额和滚动转入下年预算的持续项目和延续项目,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e8e41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a.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8.05.09•【字号】财库〔2018〕437号•【施行日期】2018.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省直各部门:为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的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机制,防范资金存放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依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7〕76号)、《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实施意见》(财库〔2017〕514号)等有关规定,省财政厅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财政厅2018年5月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集体决策方式选择银行第三章竞争性方式选择银行第四章资金转出开户银行定期存款管理第五章资金存放银行管理与约束第六章管理职责第七章附则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行为,防范安全风险和廉政风险,依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7〕76号)、《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实施意见》(财库〔2017〕51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纳入财政审批、备案管理范围的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资金存放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外汇账户、党费账户、工会经费账户等,不包括省级预算单位用于办理财政授权支付的零余额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和借款归还的一般存款账户。
第四条参与省级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的银行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在实施资金存放的省级预算单位所在同城设有分支机构。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abd71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b.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12.27•【字号】皖财预〔2023〕1539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省直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23〕9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财政厅2023年12月27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预算评审范围第四章预算评审内容和方法第五章评审组织管理第六章评审实施管理第七章结果运用第八章实施保障第九章附则安徽省省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省级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管理,促进预算评审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23〕9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预算评审,是指省级财政部门对省直部门预算项目资金需求、支出标准等开展的评审活动,为预算编制、预算绩效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条省级预算评审要践行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强化成本绩效理念,做到与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等有效衔接,切实加强预算评审管理。
第四条省级预算评审应遵循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绩效导向原则,确保评审工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省本级预算评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本级预算评审业务规范、操作规程等工作规定,完善预算评审制度;明确本级预算评审项目范围,选取项目开展评审;负责组织、监督预算评审的具体实施,组织运用评审结果;指导下级财政部门的预算评审工作。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8f5674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d.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19•【字号】皖政办[2010]45号•【施行日期】2010.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0〕4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七月十九日安徽省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全面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范围包括,与省级财政有缴拨款关系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省属企业(以下简称部门、单位)在预算年度内,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预算,当年未列支出的财政资金,以及由财政部门管理的特设专户当年未列支出的财政资金。
第三条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项目支出资金。
第四条项目支出资金原则上应在当年使用完毕。
对确需结转使用的,由部门、单位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可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但下年仍未使用完毕的,则全部收回省级预算。
第五条部门、单位应加强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切实减少年度预算结转。
因政策变化等原因,对预计年底可能形成资金结转的项目,应及时提出调减当年预算或调整用于本部门执行中新增重点支出项目的建议,并履行规定审批程序。
第六条结余资金是指经批准的当年支出预算指标,执行过程中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资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9f80550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1.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25•【字号】皖政办[2008]33号•【施行日期】2008.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8〕33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省级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强化省级预算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预算由省直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三条省财政厅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省级预算管理工作。
第四条省级预算的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的合理需要,又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并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的要求。
第五条省级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对政府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第六条省级预算收入应当统筹安排使用,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不得硬性规定用途,也不得擅自设立专项资金。
确需设立专项资金的,必须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省级部门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守《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八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根据历年组织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变化因素,认真测算各项收入,合理编制收入预算。
第九条省级支出预算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方法编制,各项预算支出按照下列方法核定:(一)基本支出预算。
人员支出预算根据国家、省统一规定的人员工资、津补贴政策和预算供给政策据实编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7fe47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6.07•【字号】皖政办秘〔2024〕33号•【施行日期】2024.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执行。
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府立法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重大立法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按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要求,聚焦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科学合理安排立法项目,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改进立法工作,切实提升政府立法的质效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立法事项,推进“小快灵”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精准度和实效性。
不断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听证、咨询、评估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广泛征求意见,找准全社会“最大公约数”,把立法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上。
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及时清理不符合上位法规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法规规章。
坚持立法和普法相结合,根据立法各环节的特点和需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立法,增强立法宣传实效。
三、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政府立法计划的执行起草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报送草案送审稿,为审查、审议等工作预留合理时间。
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按时报送的,起草部门要提前书面报告省政府。
政府规章预备项目、调研论证项目起草部门于2024年10月底前向省司法厅报送论证工作情况、论证意见书。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3]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e8134fc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9.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3〕3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214号),巩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成果,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履行政府行政职责、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要求。
省直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充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确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和所属单位资产的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建立配置、使用、处置、收益全过程监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所有资产必须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构建“产权明晰、配置科学、使用高效、处置规范、收益统筹、监管有力”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
安徽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法
![安徽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dae42187c24028915fc37f.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5‟3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6月9日安徽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提高公共资源交易质量和效益,根据《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进行交易的省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矿业权出让转让、国有产权交易、省属院校教育技术装备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前款所称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场所,是指省市共建的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项目属地设区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称交易中心)。
在设区的市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的,应经省行业监督部门同意。
第三条建立省发展改革委(以下称综合管理部门)牵头,省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教育、卫生计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以下称行业监督部门)以及省审计厅、省法制办、合肥市政府参加的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主要任务是:(一)研究拟订有关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建议;(二)加强工作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三)交流工作信息,沟通重要工作;(四)研究其他需要协商解决的重要事项。
第四条交易中心应当建立和完善电子化交易平台,按照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场所服务标准,为项目单位或其代理机构、竞争主体提供“一站受理、全程公开、按时办结”等服务,为综合管理部门和行业监督部门提供监督管理保障。
前款所称竞争主体,是指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竞争的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等。
第二章交易范围第五条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目录管理。
综合管理部门会同行业监督部门拟订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报省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749733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4.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8.06.08•【字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的通知省直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推动项目支出预算的滚动管理,我厅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库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六月八日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规范编制,加强省级部门预算项目库管理,根据《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财编〔2008〕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直部门和省财政厅设立的项目库管理。
第四条项目库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统一规划的原则。
省财政厅统一制定项目库管理规章制度、项目申报文本(范本),统一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
(二)分级管理的原则。
省直部门和省财政厅按照规定对各自设立的项目库实行分级管理。
(三)合理排序的原则。
项目库中的项目应当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
(四)滚动管理的原则。
项目库中的持续项目和延续项目实行滚动管理。
第五条省直部门和省财政厅必须按照规定分别设立省直部门项目库和省财政项目库。
第六条省直部门项目库,由省直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特点,对所属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省直部门所属下级预算单位按照本规定,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的需要设立基层单位项目库。
省直部门项目库由省直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财务主管机构进行具体管理。
第七条省财政项目库,由省财政厅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的需要,结合财力可能,对省直部门申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省财政项目库由省财政厅负责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的机构进行具体管理。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e5db3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d.png)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11.24•【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施行日期】2016.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三号)《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已经2015年11月1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5年11月20日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2002年1月30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28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15年11月19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收支行为,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乡、民族乡、镇(以下简称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的审查监督。
第三条预算审查监督应当按照规范、完整、科学、透明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和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b11d2c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8.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皖财绩〔2019〕1624号•【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财绩〔2019〕1624号省直各部门、单位:为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发〔2019〕11号)和《安徽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皖财绩〔2019〕1018号)等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省财政厅反映。
安徽省财政厅2019年12月31日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省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以下简称绩效监控)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皖发〔2019〕11号)、《安徽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皖财绩〔2019〕101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绩效监控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省财政厅、省级预算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依照职责,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绩效监控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由省财政厅统一组织、省级预算部门分级实施。
第四条省财政厅主要职责包括:(一)研究制定绩效监控管理制度办法;(二)组织、指导省级预算部门开展绩效监控工作;(三)根据工作需要开展重点绩效监控;(四)督促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五)应当履行的其他绩效监控职责。
第五条省级预算部门是实施预算绩效监控的实施主体,主要职责包括:(一)建立健全本部门绩效监控管理制度办法;(二)牵头负责组织部门本级开展预算绩效监控,对所属单位的绩效监控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明确工作要求,加强绩效监控结果应用等。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75822f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f.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8.06.12•【字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的通知省直各部门、单位:为科学合理编制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厅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六月十二日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办法第一条为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科学合理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是指省财政厅组织对省级部门申报的项目预算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等进行的评审论证。
第三条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突出重点的原则。
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结合省级各部门职责范围和发展重点,压缩一般,优先支持全省及省级部门的重点项目实施。
(二)科学合理的原则。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确定项目预算。
(三)公平公正的原则。
按照决策程序化、民主化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审核与评价,切实增强预算分配的透明度。
第四条符合下列情况的项目可以实行评审论证:(一)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二)资金数额较大的项目。
(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项目。
(四)其他需要实行评审论证的项目。
第五条项目评审论证的主要内容:(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按照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项目申报部门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以项目支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前提,对项目的设计(或操作)方案、其他配套资金来源可靠性、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内容进行可行性论证。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eed326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6.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6.07.25•【字号】财债【2016】1118号•【施行日期】201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区)财政局,省直各部门: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5〕2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6〕29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积极拓展绩效评价覆盖范围。
市县财政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绩效评价扩面增容,不断拓宽绩效评价覆盖面,逐步覆盖各级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丰富和发展绩效评价方式,全方位扩大评价范围,根据“谁用款、谁负责”的原则,推进预算部门绩效自评实现全覆盖,重点评价由项目支出拓展至部门整体支出和财政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
二、大力推进预算评审论证工作。
省级预算评审论证的范围涵盖省级预算部门申报的项目支出预算、部门整体预算及部门支出政策。
在编制2017年财政预算工作中,市县财政部门要选择牵动性强、社会关注度高、预算安排不易确定、金额较大的项目,认真组织开展预算评审论证,并将评审论证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绩效,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开展部门整体预算及部门支出政策预算评审论证。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建立新设财政专项资金立项评审机制,凡未经评审论证的,一律不得安排预算资金。
三、不断提升绩效目标管理水平。
市县财政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要不断扩大绩效目标编制范围,直至覆盖所有财政资金。
按照指向明确、合理可行的原则科学规范编制绩效目标,努力提升编制质量。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fa8310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c.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9.02.16•【字号】•【施行日期】2009.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区)财政局,省直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制,健全预算决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有关要求,我厅制定了《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充分认识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财政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财政财务工作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和管理机制,有利于促进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措施,重点推进,确保全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二、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突出,操作难度大,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由点及面,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稳步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
全省各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2009年要覆盖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项目和预算部门及单位, 2010年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2011年力争全面推开。
按照“一手抓项目实施,一手抓市县试点”的要求,2009年,省级将在民生工程、重点支出等涉及面广、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中,选择部分项目进行绩效考评。
3月底之前完成项目确认,9月底之前完成绩效考评实施工作,10月底之前形成绩效考评报告。
安徽省省级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安徽省省级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390e7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d.png)
安徽省省级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级各部门(含单位,下同)对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管理.第三条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其内容包括人员支出和定额公用支出两部分。
第四条编制基本支出预算的原则:(一)依法合规原则。
预算编制符合《预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国家方针政策,严格执行预算编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二)综合预算原则。
部门的各项基本支出应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预算内外资金要统筹安排。
(三)真实准确原则.部门预算基础信息是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要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四)优先保障原则。
预算安排首先要保障部门基本支出的合理需要,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五)分类分档管理原则。
根据省级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和事业单位的经费自给能力及业务特点,将行政事业单位分为若干类型,在编制定额公用支出预算时实行分类分档管理。
(六)定员定额管理原则。
公用支出预算编制原则上实行定员定额管理,主要根据部门的人员配置,统一按支出定额标准核定,不同类档的单位适用不同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逐步完善实物费用定额体系。
第二章人员支出的构成和核定第五条人员支出包括在职人员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
(一)在职人员支出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中属于在职人员支出内容的支出。
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补助、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等。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皖政办[2013]30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皖政办[2013]30号](https://img.taocdn.com/s3/m/89320f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2.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管理的意见(皖政办〔2013〕30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皖政办〔2012〕4号)实施以来,各部门严格执行,切实加强省级预算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按照“完整、规范、公开、透明”原则,进一步加强省级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
省直各部门、各单位要编细编实预算,尽可能将年度各项支出纳入年初预算。
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原则上不向省财政厅或省政府提出预算追加申请,省财政一般不办理预算追加。
二、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确需增加安排的支出,可在本年度部门或单位预算之内,经规定程序批准后通过调整结构予以解决。
通过调整结构仍不能解决而必须追加的支出,由省有关部门、单位向省财政厅提出申请,其中,追加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由省财政厅提出意见,经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审核并报省长同意后,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涉及应对重大应急事件的,按皖政办〔2012〕4号文件办理。
三、预算执行中,对省级预算安排、需要二次分配的专项资金,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提出整体分配原则,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集体研究并组织实施。
其中面向全省分配、政策性强、连带作用大的重大专项资金,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
四、全面清理整合专项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7〕9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7〕9号](https://img.taocdn.com/s3/m/daa4e86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4.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7〕9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支出管理,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就省级预算管理有关工作事项提出以下意见:一、凡经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省级预算项目,由省直各部门按批准预算执行,省政府不再研究。
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因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减预算安排重点支出数额、增加举借政府债务数额等四种情况,由省财政厅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年度预算执行中,无大事、急事、要事原则上不办理预算追加;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追加预算的,由省财政厅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办理,原则上每年7月、11月编制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后,按规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年度预算执行中,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急需动支省长预备费的,由省长审定执行,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备案;其他需要动支省长预备费的,由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执行。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有关预算管理文件规定与本意见上述内容相抵触的,按照本意见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月26日——结束——。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7c822bba1aa8114431d9d4.png)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发布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发布日期】2008.06.08【实施日期】2009.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省直各部门、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我厅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六月八日安徽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省级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直各部门(单位,下同)对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管理。
第三条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省直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
第四条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综合预算的原则。
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要体现预算内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统一编制、统筹安排的要求。
(二)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
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后,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择优进行安排。
(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
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四)追踪问效的原则。
省财政厅和省直部门对财政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的实施进行追踪问效,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并以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编制以后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五条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实行项目库管理。
项目库管理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项目申报第六条申报条件申报的项目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二)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三)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四)有明确的项目绩效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单位】安徽省【发布文号】皖政办〔2008〕33号【发布日期】2008-06-25【生效日期】2008-06-25【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安徽省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皖政办〔2008〕33号)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第一条第一条为规范省级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强化省级预算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省级预算由省直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三条第三条省财政厅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省级预算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省级预算的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的合理需要,又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并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的要求。
第五条第五条省级预算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对政府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第六条第六条省级预算收入应当统筹安排使用,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不得硬性规定用途,也不得擅自设立专项资金。
确需设立专项资金的,必须经省财政厅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第七条省级部门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守《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八条第八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根据历年组织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变化因素,认真测算各项收入,合理编制收入预算。
第九条第九条省级支出预算采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方法编制,各项预算支出按照下列方法核定:(一)基本支出预算。
人员支出预算根据国家、省统一规定的人员工资、津补贴政策和预算供给政策据实编制。
公用支出预算按照定员定额的办法核定,省财政厅逐步建立健全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
(二)项目支出预算。
实行评审论证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采取项目库管理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优化结构、讲求效益的原则,一年一定,滚动编制。
第十条第十条对拟在预算年度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符合省级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支出项目,应当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省级预算经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即具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省财政厅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级预算之日起30日内,批复省直各部门预算。
省直各部门应当自省财政厅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对省级预算中暂无法明确到部门的项目,预算执行中,由省财政厅按照有关规定细化安排。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对部门预算中明确待细化的项目,各部门应当在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细化方案,省财政厅审核后应及时批复。
对没有按规定时间细化的项目,按法定程序重新安排。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认真执行预算。
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省直各执收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缴的预算收入,并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级次、解缴方式和期限上缴省级国库和省级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账户,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缴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应当实行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省级执收执罚单位的支出安排实行收支脱钩。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省级预算支出中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发的文件中不得有越权减免税费等减少财政收入及增加财政支出的内容。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对有关预算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或增长幅度作出硬性规定。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在上报省人民政府的报告、请示事项中,凡涉及财政减收增支内容的,必须先征求省财政厅意见。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凡涉及省级调整工资和津补贴标准,或者调整部门、单位财政供给人员编制的,省直有关部门应征得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编办)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非因特殊情况不得提出追加支出预算的申请。
部门或单位确需增加安排的支出,可在本年度部门或单位预算之内,经规定程序批准后通过调整结构予以解决,或者在下一年度预算中申报。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因国家政策调整或者防汛、抗旱、救灾、防疫等难以预见的重大因素,省级预算执行中必须追加支出的,由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向省财政厅提出申请,经省财政厅审核并报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和省长审批后,从省级预备费中安排。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预算执行中,因机构、人员增减变化以及人员支出政策变化等而涉及基本支出预算调整的,由省财政厅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资、津补贴政策以及预算供给政策统一安排。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中,对中央要求省财政配套的资金,由省财政厅根据政策规定和财力情况,提出意见报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审批。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预算执行中,对中央财政补助的大额专项资金,未明确具体项目、需要二次分配的,由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分配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预算执行中,对省政府常务会议已明确具体数额的支出事项,由省财政厅根据有关规定直接办理预算追加。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除以上规定外,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要求,必须在预算执行中追加支出的,由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向省财政厅提出申请,省财政厅按照下列权限和程序办理:(一)50万元以下的,由省财政厅审批。
(二)50万元以上(不含50万元)100万元以下的,由省财政厅提出意见,报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审定。
(三)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由省财政厅提出意见,经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审核后,报省长审定。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省财政厅在办理追加支出的审批和审核中,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预算追加数额不易确定的项目等,应当组织实施预算追加听证,听证结果作为预算追加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进一步健全省对下转移支付体系,在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省对下结算补助制度,以解决市县当年财政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省财政厅应当建立健全预算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完善预算资金跟踪问效制度,对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实行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省财政厅要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强化省级预算执行管理,督促和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加快预算支出进度。
对于部门和单位上年度结转经费,由省财政厅审核后重新作出预算安排。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省财政厅要加强对省级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重大问题报告和通报制度,严肃查处违反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的行为,保证省级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运转。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省政府令14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监督检查结果要作为当年预算调整和下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省审计厅要依法加强对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省监察厅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与省财政厅的配合与协作,共同做好省级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年9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安徽省省级预算管理办法》(皖政办〔2003〕67号)停止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