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高考题练习
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
AB=AC,F为棱BB1上一点,BF∶FB1= 2∶1,BF=BC=2a。 (I)若D为BC的中点,E为AD上不同 于A、D的任意一点,证明EF⊥FC1;
10
2.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在棱 CC1上,且CC1=4CP.
1
例1、
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证: 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 平面EB1D1∥平面FBD.
D1 A1
E D
A
C1 B1
F
G C
B
2
例2、
10、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F、G分别是AB、AD、C1D1的中 点.
(Ⅰ) 求证
;
PBDM
16
8、07(20)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平面ABC,ACBC,
且 A C B C B D 2 AE,
M是AB的中点.
4
例 已3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菱形,
DA 6B 0 ,PD 平面ABCD,PD=AD, 点E为AB中点,点F为PD中点. (1)证明平面PED⊥平面PAB;
5
例4、
在四面体中ABCD,CB C,D AD BD ,且 E、F分别是AB、BD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EF//面ACD (II)求证:面EFC⊥面BCD
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 D1H⊥AP;
D1 ·O
A1 ·H
C1 B1
P
D C
A
B
11
3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ABCD是正方形,侧棱 底面
ABCD,
,E是PC的中点,
作
交PB于点F。
(I)证明
平面 EDB
;
(II)证明
平面EFD;
12
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是 棱CD上的动点.
有一个; (8)过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垂直的
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8
九、射影及有关性质
(1)点在平面上的射影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点在 这个平面上的射影,点的射影还是点.
(2)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自直线上的两个点向平面引垂线,过 两垂足的直线叫做直线在这平面上的射影.
和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个点;不与射影面垂直的直线 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AB=根号2,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Ⅰ)求证AM∥平面BDE; (II)求证AM⊥平面BDF;
15
7、06(17)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底面为A 直角/D B /梯形, C ,BA 9D 0
,
底 面ABCD,且
PA ,M、N分别为PC,PP B的 A A 中点 D .A B 2 B
(3)图形在平面上的射影一个平面图形上所有的点在一个平面 上的射影的集合叫做这个平面图形在该平面上的射影.
当图形所在平面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是一条线段; 当图形所在平面不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仍是一个图形. (4)射影的有关性质 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 (i)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 (ii)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也较长; (iii)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5)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
平面平行,即无公共点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
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 a∩b=P,a∥β,b∥β,则α∥β.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a,β⊥a, 则α∥β. 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 α∥γ. ⑤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 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 a,bα,c,dβ,a∩b=P,a∥c,b∥d,则α∥β.
求证:平面D1EF∥平面BDG.
3
(6)两平面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
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即二面角α-a-β=90°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 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若l⊥β,lα, 则α⊥β. ③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 也垂直于另一个.即若α∥β,α⊥γ,则β⊥γ.
B
F E
D
C
A
6
六、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
(1)利用公理1:一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平面内.
(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 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即若α⊥β,A∈α,AB⊥β,则ABα.
(3)过一点和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在 过此点而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内,即若 A∈a,a⊥b,A∈α,b⊥α,则aα.
(I)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 AB1F;
13
5、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BC=4,AA1=8,E、F分别为AD和 CC1的中点,O1为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
(Ⅰ)证明:AF⊥平面FD1B1;
D E A
C B
Fபைடு நூலகம்
D1 O1 A1
C1 H B1
14
6、04(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 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4)过平面外一点和该平面平行的直线,都在过此 点而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即若Pα,P∈β, β∥α,P∈a,a∥α,则aβ.
(5)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 面内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 即若a∥α,A∈α,A∈b,b∥a,则bα.
7
七、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1)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2)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3)过平面外一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4)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5)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6)过平面的一条斜线且与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7)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平行的平面有且只
高考题练习
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
AB=AC,F为棱BB1上一点,BF∶FB1= 2∶1,BF=BC=2a。 (I)若D为BC的中点,E为AD上不同 于A、D的任意一点,证明EF⊥FC1;
10
2.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在棱 CC1上,且CC1=4CP.
1
例1、
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证: 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求证: 平面EB1D1∥平面FBD.
D1 A1
E D
A
C1 B1
F
G C
B
2
例2、
10、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F、G分别是AB、AD、C1D1的中 点.
(Ⅰ) 求证
;
PBDM
16
8、07(20)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平面ABC,ACBC,
且 A C B C B D 2 AE,
M是AB的中点.
4
例 已3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菱形,
DA 6B 0 ,PD 平面ABCD,PD=AD, 点E为AB中点,点F为PD中点. (1)证明平面PED⊥平面PAB;
5
例4、
在四面体中ABCD,CB C,D AD BD ,且 E、F分别是AB、BD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EF//面ACD (II)求证:面EFC⊥面BCD
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 D1H⊥AP;
D1 ·O
A1 ·H
C1 B1
P
D C
A
B
11
3 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ABCD是正方形,侧棱 底面
ABCD,
,E是PC的中点,
作
交PB于点F。
(I)证明
平面 EDB
;
(II)证明
平面EFD;
12
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是 棱CD上的动点.
有一个; (8)过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垂直的
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8
九、射影及有关性质
(1)点在平面上的射影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做这点在 这个平面上的射影,点的射影还是点.
(2)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自直线上的两个点向平面引垂线,过 两垂足的直线叫做直线在这平面上的射影.
和射影面垂直的直线的射影是一个点;不与射影面垂直的直线 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AB=根号2,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Ⅰ)求证AM∥平面BDE; (II)求证AM⊥平面BDF;
15
7、06(17)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底面为A 直角/D B /梯形, C ,BA 9D 0
,
底 面ABCD,且
PA ,M、N分别为PC,PP B的 A A 中点 D .A B 2 B
(3)图形在平面上的射影一个平面图形上所有的点在一个平面 上的射影的集合叫做这个平面图形在该平面上的射影.
当图形所在平面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是一条线段; 当图形所在平面不与射影面垂直时,射影仍是一个图形. (4)射影的有关性质 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 (i)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 (ii)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也较长; (iii)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5)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
平面平行,即无公共点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
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bα, a∩b=P,a∥β,b∥β,则α∥β.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a,β⊥a, 则α∥β. 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 α∥γ. ⑤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 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即若 a,bα,c,dβ,a∩b=P,a∥c,b∥d,则α∥β.
求证:平面D1EF∥平面BDG.
3
(6)两平面垂直的判定 ①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
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即二面角α-a-β=90°α⊥β. ②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 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即若l⊥β,lα, 则α⊥β. ③一个平面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 也垂直于另一个.即若α∥β,α⊥γ,则β⊥γ.
B
F E
D
C
A
6
六、直线在平面内的判定
(1)利用公理1:一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 则这条直线在平面内.
(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经过第一个平面内的 一点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在第一个平面内, 即若α⊥β,A∈α,AB⊥β,则ABα.
(3)过一点和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所有直线,都在 过此点而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内,即若 A∈a,a⊥b,A∈α,b⊥α,则aα.
(I)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 AB1F;
13
5、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BC=4,AA1=8,E、F分别为AD和 CC1的中点,O1为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
(Ⅰ)证明:AF⊥平面FD1B1;
D E A
C B
Fபைடு நூலகம்
D1 O1 A1
C1 H B1
14
6、04(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 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4)过平面外一点和该平面平行的直线,都在过此 点而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内,即若Pα,P∈β, β∥α,P∈a,a∥α,则aβ.
(5)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过这个平 面内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必在这个平面内, 即若a∥α,A∈α,A∈b,b∥a,则bα.
7
七、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1)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2)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3)过平面外一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4)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5)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6)过平面的一条斜线且与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 (7)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而与另一条平行的平面有且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