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运算律》教学设计
《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
《运算律》教案《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运算律》教案1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探索加法交换律1、这是某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情景图,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求“跳绳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出示问题)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
3、师: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板书)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道算式连起来?(板书:28+17=17+28)齐读一遍。
4、列举归纳,积累感知。
谈话:那么,等号的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照样子,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一边写一边算一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教师有序地板书学生的等式,并口头验证等号前后是否相等5、合作交流,概括规律。
(1)同桌交换本子,检查一同桌写的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2)仔细观察这些例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3)小结:通过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出示规律,齐读一遍)6、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1)谈话:加法当中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多少个呢?这是我们需要用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
《运算律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47~60页教材分析:教材将《运算律》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的。
从学生开始接触计算,从平常生活中,大家都已经在不知不觉的运用了一些运算律,只是没有系统加以归纳。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基本运算顺序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这五种基本运算定律,旨在让学生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同时也为后续进行小数、分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然而,从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运用单个知识时“游刃有余”,在知识融合后“东拼西凑”。
所以,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与疏通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理念:1.打破思维定势,将知识串通数学知识是相互贯通的,运算律也是如此,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也存在着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相互碰撞、交融中理解运算律。
2.由具体到抽象,用具体验证抽象学生在学习运算律时,都是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归纳出运算律,这是思维的概括过程。
学习了五种运算律后,让学生站在抽象的立场,去推测一般性结论,并通过举例加以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疏理、归纳、再创造作为单元复习课,帮助学生疏理知识、归纳知识是不可缺失的部分。
让学生在疏理、归纳中再创造知识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化,是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之一。
用方框代替数字教学,淡化了简便意识,强化了运算律的本质属性。
学生依据知识掌握程度,在能力范围内发挥创造力,减轻了学生压力。
教学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运算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辨析、证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唤起旧知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二、猜测算式,验证结果1、老师写了一个算式,想一想,这个算式是怎样的?生1:25+88+12生2:25+12+88生3:88+25+12生4:12+25+88师:这些算式是不是都可以呢?为什么?(生说运算律)这些算式是不是也相等的?他们之间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加法交换律)2、再出示算式,猜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律》单元主要包括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形成整数运算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的本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整数运算技能,对运算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运算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运算律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对于运算律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和应用运算律。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运算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给出一个算式,让学生计算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改变计算顺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并掌握这些运算律的规律。
《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会复习和整理运算律的相关知识,这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深入理解运算律,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我们会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是进行加法运算的基础。
我们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律的应用。
例如,对于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3 + 45和45 + 23,发现结果是相同的。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的运用。
对于加法结合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3 + 45) + 56和23 + (45 + 56),发现结果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在理解了这些运算律的基础上,我们将会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来检验我们对这些运算律的掌握程度。
我会给出一些运算题目,要求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这些练习题将会涵盖我们刚才复习的运算律,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题。
至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留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大家回家后进行练习。
这些练习题将会包括一些运算题,以及一些应用题。
我会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大家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运算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正。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一定能够掌握运算律,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
我想说,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运算律的学习,能够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心得。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对于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2. 能够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3.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2. 如何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对于复杂的算式,如何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白板和板书工具;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相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 让学生回顾一下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二、新知讲解(20分钟)1. 展示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示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2. 分步骤讲解每个运算律的定义和规则;3. 多举一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个运算律。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结合课件和板书上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运算律;2. 挑选一些较难的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并互相交流和比较答案;3. 随机抽取一些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答案。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2. 教师遵循“听一次、做两次”的原则,以及对学生的解答和过程进行评价、指导和纠正。
五、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问题:“你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有了哪些提高?”;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点评;3.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运算律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2. 提醒学生及时批改并记笔记,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对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运算律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掌握运算定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展开。
一、运算定律的整理1.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加法单位元:a+0=a2.减法运算定律-减法的定义:a-b=a+(-b)-减法的交换律:a-b≠b-a3.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单位元:a×1=a4.除法运算定律-除法的定义:a÷b=a×(1/b)-除法的交换律:a÷b≠b÷a5.分配律-左分配律:a×(b+c)=a×b+a×c-右分配律:(a+b)×c=a×c+b×c1.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运算定律的概念、规律和应用进行知识传授;-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和引入,让学生复习一些基本的运算定律概念,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创设适合学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配以图表和例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运算定律的内容。
第三步:应用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让学生能够看到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理解运算定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四步: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题,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总复习《运算律》
《运算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运算律教学目标1、探索和理解运算律,并能够有字母表示。
2、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
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在一些计算过程中,运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律?生: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师:想一想,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生:可以使计算简便……师: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有关的运算律。
(板书课题:运算律)回顾与整理1.运算律。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课件展示)(2)你能举例验证这些运算律吗?预设生1:加法交换律:18+17=17+18。
生2:加法结合律:(5+3)+7=5+(3+7)。
生3:乘法交换律:5×9=9×5。
生4:乘法结合律:(7×8)×5=7×(8×5)。
生5:乘法分配律:(5+4)×6=5×6+4×6。
(3)除了用算式,你还能用哪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课件出示下图,引导学生拓宽思路)预设生1:我通过实物计数来验证。
生2:我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验证。
……2.运算性质。
(1)减法的运算性质有哪些?预设生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生2:a-(b-c)=a-b+c。
生3:a-(b-c)=a+c-b。
2)除法的运算性质有哪些?预设生1: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非0的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a÷b÷c=a÷(b×c)(b≠0,c≠0)。
生2:a÷(b÷c)=a÷b×c(b≠0,c≠0)。
生3:(a+b)÷c=a÷c+b÷c(c≠0)。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之《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及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
2、通过验证加深理解,从而能运用运算定律及两大性质进行一切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5、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学会用多种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学法指导:先审题,然后选择运算定律,认真计算,最后细心检查。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导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举手回答。
2、观看课件上的题目举手抢答相关问题。
(出示课件)(板书:运算律整理与复习)(二)、自主学习。
1、用字母表示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及两大性质。
((学生举手发言并展示)(1)运算定律(2)、减法的性质是:用字母表示:()除法的性质是:用字母表示:()你们很棒!记得真清楚!那么我们再根据这些规律判断下列题目的正误吧?火眼金睛判正误.(并说出理由)1、(43+25)×4=43×4×25×4()2、(100+1)×68=100×68+68 ( )3、2000÷25×4=2000÷(25×4)()4、127+(36-27)=127-27+36()5、7.8+2.2-7.8+2.2=0()[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学生点评,教师总结)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6.28+1.82+4.72+0.18 (2)125×32×25(3)5.24-0.83+0.76-2.17 (4)96×101-96(5)3400÷25 ÷4 (6) 723-(123+159)2、解决问题(1)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运算律》教学设计篇1四班级(上册)教材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本单元教学乘法安排律。
先教学什么是乘法安排律,再教学怎样应用乘法安排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单元结束时支配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春游》。
编写的一道思索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假如分别观看等式左边的变化和右边的变化,可以发觉变化是有规律的;假如讨论同一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可以用乘法安排律作出解释。
还编写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十三世纪欧洲人运用的“双倍法”,并让同学试着用乘法安排律解释“双倍法”的算理。
1教学乘法安排律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觉规律、理解含义上。
乘法安排律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从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钱的两种解法建立一个等式,既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现象,又利用同学熟识的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在首次感知乘法安排律时体验它的合理性。
其次步通过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初步感受乘法安排律的含义。
这一步是教学难点,首先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数量关系来体会:等号两边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求得的都是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的钱。
左边算式是1套衣服的钱乘5,右边算式是5件夹克衫的钱加5条裤子的钱。
然后要适度抽象等式的本质特点,在运算的层面上解释等号两边的联系:左边先算65加45的和,再把和乘5;右边先算65乘5与45乘5,再把两个积相加。
所谓“适度”就是抽象时不要离开65、45、5这些数,所谓“抽象”是排解买衣服的详细数量关系,只从运算的角度看这个现象。
第三步验证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支配的学习活动有写算式、算结果、比得数和沟通发觉。
写出的每组算式都应当是两个,其中一个算式是两个数相加的和乘一个数,另一个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乘那个数,再把积相加。
各组算式都可以仿照(65+45)×5和65×5+45×5写出来。
同组的两个算式之间能不能写等号,要分别计算、比较得数后才能进行。
(完整版)《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运算的认识和灵活运算的能力。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过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范围内的基本运算律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益的。
同时,学生所积累的计算经验也将对以后继续学习小数、分数等内容的计算提供方法上的支撑。
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小数同样适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分配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地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以基本训练为素材,回忆知识点。
1、谈话揭题今天复习什么内容?(运算律)什么是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一些规律)2、出示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各运算律。
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26=2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22+(78+45)=(□+□)+4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回忆各运算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提问:我们在四年级一共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
《运算律》教学设计
课改探微《运算律》教学设计■陈晓晓摘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性的改变,合理利用现有的数学教学资源,保证学生在充分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一、教学分析《运算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属于小学中段的范畴之内。
运算律不但可以让复杂的数学计算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作用。
这个时期的学生本身并没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运算律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找好课堂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运用数学运算律的技巧,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速度。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带领学生探究运算律,使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二)通过结合具体例子展开教学,使学生可以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相关的数学应用题并得到正确答案。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的数学学习思维和严谨科学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买文具是去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吗?如果一盒钢笔是24元,里面是4根,一个计算器是22元,那么买一根钢笔多少钱呢?若是买一根钢笔和三个计算器又是多少钱呢?”生:“买一根钢笔的钱就是24÷3=8。
”生:“我认为可以这样算:先算出买三个计算器所需的钱,即22×3=66,接着再算一根钢笔所需的钱,即24÷3=8,最后将这两个数值相加就是总共需要的钱,即66+8=72。
师:“答案正确!但是若是直接将这两个式子相加,即22×3+24÷3,应该怎么计算呢?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该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以此来引出运算律的学习,同时还能大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质疑,探究新知师:“22×3+24÷3在这个式子里面,不仅有加法,还有乘法和除法,那么应该先计算哪一个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四则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能力目标: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3.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相关的PPT教学课件。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复习运算定律的定义和概念(15分钟)1.利用PPT介绍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2.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基本概念。
第二步: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加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步:乘法和除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乘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步:综合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2.老师在一旁引导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5.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总结复习内容,做好笔记。
6. 教学反思本节课侧重于运算定律的复习,通过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定律的知识。
总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总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复习,教材第126页的第5-6题。
【教材分析】本课复习小数与整数的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由于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题,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材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整合,集中复习,便于学生更好理解两者的联系。
最后,着重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复习“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时,可以先复习小数的加、减法,通过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接下来,结合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最后,结合“总复习”第6题,复习运算定律,可以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再用字母表示,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
2、学生通过练习、归纳、总结,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和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准确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
3、学生通过系统整理运算定律,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4、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5、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数感、符号感,提高计算技能、学会数学思考。
6、学生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
(2)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6《运算律_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
二、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建立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个运算定律理解和运用。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四、配套资源:《运算律》ppt课件《运算律》专项突破《运算律》单元小测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要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请大家梳理并举例,完成下面的梳理表格。
(二)课堂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了中括号)及一些运算定律,学习的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洁。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出示课件: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了中括号)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
1.四则混合运算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我们都已经学过了,那么如果在一个式子中既含有加减又含有乘除,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出示课件: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改变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需要用到小括号,小括号能改变正常的运算顺序,“[ ]”是中括号,在算式中和小括号的作用是一样的,也可以改变运算顺序,那么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中,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出示课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典型题目:将下面的三个相关联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55-35=120 120÷3=40 1800÷40=45分析:算式1800÷40=45中的除数40是120÷3=40,120是155-35=120。
六年级数学《运算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并熟练应用运算律的概念;2.学生能够通过运算律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3.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运算律的概念2.运算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运算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计算;2.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如:老师拿出一包饼干,上面写着“25元/包”。
如果我要买2包,需要支付多少钱?老师拿出一只篮球,上面写着“每个篮球的重量是1.5千克”,如果我买了3个篮球,所有篮球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老师拿出一台计算机,上面写着“原价是3000元,现在打6折”,那么现在这台计算机的价格是多少?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问题中的运算律可能有哪些?二、探究与总结(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运算律的概念。
每个小组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自己的解决过程和结果。
2.整理总结学生的发言,明确运算律的定义。
指导学生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律,包括加法律、减法律、乘法律和除法律。
加法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零律(a+0=a)、逆元律(a+(-a)=0)减法律:定义法(a-b=ca=c+b)、变形法(a-b=c等价于a=c+b)乘法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零律(a×0=0)、单位元律(a×1=a)除法律:定义法(a÷b=ca=c×b)、变形法(a÷b=ca=b×c)三、练习与巩固(25分钟)1.向学生提供一些运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运算律进行计算。
2.学生进行个别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运算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运算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率、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给出的前两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的。
教材首先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鼓励学生用字母表示,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律。
接着教材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使学生初步感受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数系中运算律能尽量的成立。
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及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的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1、小心谨慎找朋友:请用直线连一连。
72— 28 56---44 178—22 246---54 125---8 25---42、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连?3、我们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运算律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对运算律和简便计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出示课题:运算律)(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
(指名学生说一说)(显示课件,分别复习运算律的文字叙述,和字母公式)(1)加法交换律 a+b=b+a(2)加法结合律 (a+b)+c=a+(b+c)(3)乘法交换律 a×b=b×a(4)乘法结合律 (a×b)c=a(b×c)(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b)×c=a×c+b×c2、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
小学数学_《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31页。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以及连减和连除的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或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对运算律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和运用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重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以及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的方法,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过程: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上一册已经学习过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本册第二单元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所以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难度适中,这一单元重点是学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归纳、变通能力。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对运算律的基本定理和内容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回顾整理时不是很费力,难点就在于学生对于这一单元整体内容的把控和归纳整理上,有一部分学生会遗漏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了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所以上课的开始就是通过一个情景去导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先有一个印象,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掌握起来。
总体来说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不是很陌生,基础问题都能过关,对于简便运算这一环节可能稍微有点欠缺。
《运算律》复习课学生学习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在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环节都做到了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自主整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闯关大比拼的环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材分析:《运算律》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共有五个运算律,分别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运算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使学生能够根据数与算式的特点,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正确、灵活、合理的计算。
2、感受凑整思想在简便运算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运用数的运算律及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
课前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所有运算律进行整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教学过程:
一、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淘气是六年级学生。
上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去加班去了,淘气想:我应该帮爸爸妈妈做点事,买菜去吧!顺便能还练练数学的口算呢?进入菜场,他问了虾的单价是每千克25元,就买了1.4千克,可当他在脑中刚摆出25x1.4的竖式时,卖虾的人就口算报出“应付35元钱”。
你知道卖虾的人是怎样算的吗?
2.卖虾的人实际上是应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知识来口算的呢?(运算律)
教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运算律。
(板书课题:运算律)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运算律和性质。
(指名学生自由汇报,板书,复习的运算律和字母公式)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xc)
2、说说每个运算律的具体内容。
(同时课件出示文字叙述和字母公式)
3、补充带符号搬家的方法并板书:
a+b-c=a-c+b
a×b÷c=a÷c×b
4、引导学生用举例子验证这些运算律。
(出示P79情境图,要求学生说说例子用什么运算律计算)
5、整数运算律的扩展
小数、分数运算也适用于运算律
下面等式应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性质(课件出示)
2.5 +
3.7 + 7.5 = 2.5 + 7.5 + 3.7
5.4+2.8+7.2=5.4+(2.8+7.2)
41×99 = 41×100-41×1
470÷2.5÷40 = 470÷(2.5×40)
3.75×101-3.75 = 3.75×(101-1)
152-43-57=152-(43+57)
四、巩固练习
1、P79第1题,指名说说各小题计算的道理。
2、随堂小测
五、全课总结
在本节课的复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xc)
带符号搬家:a+b-c=a-c+b
a×b÷c=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