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1药本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二)包含实验项目基本信息
实验项目一 1、实验项目名称: 薄层色谱 2、实验项目目的和任务: 掌握 TLC 的原理,制备和运用 3、实验内容: 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板,供试品分析,计算供试品中化合物的 Rf 值
4、项目需用仪器设备名称: 烘箱 加热套 (电炉 水浴锅) 电子天平
5、所需主要元器件及耗材: 玻璃板 层析缸 碘缸 点样毛细管 烧杯等 碘 展开剂(乙酸乙酯—正己烷)供试
甘亚
编写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二 0 一二年二月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大纲
(一)本课程实验总体介绍
1、 本课程实验的任务: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求 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药典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熟 练地掌握药物分析中包括样品处理、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 定等各项实验技能以及常用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药物分析能力,从而能熟练地借助药典完成 药品质量检验工作。 实验课教学应做到: 1) 认真验证实验教材指定的药物分析理论,加深对本学科专业 知识的理解 2) 正确掌握实验教材中各类代表药物的分析方法,熟悉各种分 析方法的操作技术。 3) 全面了解药物分析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严肃认真,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本课程实验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有关的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 内容与方法, 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设计的 5 个实验,包括了色谱技术(TLC、HPLC、GC)、容量分析(两步滴定 法)、光谱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法),涉及原料药的分析和制剂分 析。 3、本课程适用专业:
5、所需主要元器件及耗材: 容量瓶(250mL 100mL) 移液管(5mL) 烧杯 乙酰氨基酚片,氢氧化钠 6、学时数: 4 学时。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11版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11版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烟酸原料药的鉴别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鉴别烟酸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烟酸的方法原理及紫外吸收图谱的解析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点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效能指标评价的内容与要求二、实验原理1、鉴别反应(1)烟酸加2,4-二硝基氯苯加热溶化后,生成季铵化合物,再加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即显紫红色,以此鉴别烟酸,反应式为:NOHOCl醇制KOHNCHOHKOOCNO22NO2NO2本反应需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2)烟酸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遇石蕊试纸显中性,遇硫酸铜生成淡蓝色烟酸酮沉淀,以此鉴别烟酸,反应式为:NOH OONOOCu淡蓝色沉淀(3)烟酸加水溶解后,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6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3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且237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262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0.35~0.39;而烟酰胺也在26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在A254nm/A262nm为0.63~0.67。

因此可用该方法来区别烟酸和烟酰胺。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一)仪器和试剂1、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配对比色杯一对、试管(25ml,2支)、电炉、药物天平、烧杯(50ml,2只)、容量瓶(100ml、10ml各2只)、移液管(1ml,2只)、乳钵(小号1个,配乳槌)。

2、试剂烟酸、0.4%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0.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2,4-二硝基氯苯、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取氢氧化钾3.5g,加100ml95%乙醇使溶解,静止后取上清液)、硫酸铜溶液(取硫酸铜12.5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蒸馏水、95%乙醇(二)实验步骤1、鉴别(1)取烟酸约4mg,加2,4-二硝基氯苯8mg,研匀,置试管中,缓缓加热溶化后,再加热数秒钟,放冷,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3ml,即显紫红色。

(2)取烟酸约50mg,加水20ml溶解后,滴加0.4%氢氧化钠溶液至遇石蕊试纸显中性反应,加硫酸铜试液3ml,即缓缓析出淡蓝色沉淀。

精选生物药物分析讲义.(ppt)

精选生物药物分析讲义.(ppt)
三、生物药物的特点:
(1)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2)生物活性的检查
(3)安全性的检查
(4)效价测定 (5)生化法确证结构
第四节 生物药物的科学管理 一、生物药物质量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二、生物药物的质量标准 1、国家药典 凡例 正文 附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典是一个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 是国家管理药品生产与质量的依据.
2、生物药物的研制发展过程 3、生物药物分类
①按其来源和生产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a) 生化药物 b) 生物技术药物 c) 生物制品
②按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来分类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药物
(2)有机酸,醇酮类 (3)维生素 (4)酶及其
a) 消化酶类 b)消炎酶类 c)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酶类
d) 抗肿瘤类
(2)在药理上,生物药物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 合理性和特异诊疗有效性。
(3)在医疗上,生物药物具有药理活性高,针 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及营养 价值高等低, 杂质的含量相对比较高。
(5)生物药物常常是一些生物大分子,它们不仅 相对分子质量大,组成结构复杂,而且具有严格的 空间构象,以维持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6)生物药物对热,酸,碱,重金属及PH变化 都比较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易对生物活性 产生影响。
品 标准

局标准

临床研究用标准(临床研究) 暂行标准(试生产) 试行标准(正式生产初期) 地方标准整理提高后的品种
企业 使用非成熟(非法定)方法 标准 标准规格高于法定标准
国外 ①美国药典 ②英国药典 ③英国副药典 ④欧洲药典 ⑤美国国家处方集
⑥日本药局方 ⑦国际药典
四、药典与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药本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药本

第三部分药物分析实验内容实验一葡萄糖的分析一、目的要求1.掌握氯化物、铁盐、重金属限度检查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其计算;2.正确使用纳氏比色管。

二、方法原理1.氯化物中国药典对氯化物的检查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2.铁盐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的颜色进行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3.重金属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以pb2+为代表)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三、操作步骤1.氯化物取本品0.6g,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10µgCl-/ml)6.0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观察比较,即得。

2.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移至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10µgFe/ml)2.0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3.重金属取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µgPb/ml)2.0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使成25ml。

取本品4.0g,置于乙管,加水适量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稀释使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本科)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本科)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负责教师:杨玉萍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目录药物分析实验规则 (1)实验一10%氯化钾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2)实验二葡萄糖中的杂质检查 (4)实验三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8)实验四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检查 (10)实验五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 (13)实验六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 (15)药物分析实验规则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了解实验步骤、方法、和基本原理,并认真考虑每个思考题所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迟到;不得在实验进行中擅自离开;实验未完成时,不得提前退出。

3.进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除所用的笔记本、实验讲义及参考书外,其它物品不宜带入,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4.实验室须保持安静、严肃,不得喧哗、嬉笑、打手机和吸烟。

5.学生自药架上取药品时,要在拿取、称量和放回时仔细核对,以免发生误差,称量完毕时应盖好瓶塞,放回原处。

6.实验过程要严格按着操作规程,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注意节约,保证安全,并要求实事求是,养成良好的科学作风,学生因故请假缺实验者可以补做,无故缺席者不予补做,试验失败要求重做时,须征得老师同意。

7.实验室的药物、用具不得携带出室外,要爱护实验仪器及设备,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老师,并作报损记录。

8.实验结束后,须将所用仪器洗涤清洁,妥善保管,并整理好药品和实验台,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同学轮流值日,负责实验室的清洁及安全检查工作。

实验一 10%氯化钾注射液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简述药物折光率因素的测定方法及用折光率因素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能进行测定及有关计算。

2.学会阿贝折光计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二、实验原理根据药物浓度与折光率的关系式:F n n c 0-=可知,计算药物的浓度,必须先测出药物在一定浓度(与所求供试品浓度接近)范围内的F 值,然后再把,值代入上式,根据测定的折光率(n)与同温度水的折光率(n 0),计算药物的浓度。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6药本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6药本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6药本药物分析常⽤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玻璃器⽫的洗涤和⼲燥(⼀)玻璃仪器的洗涤药物分析化学实验中所⽤的器⽫都应该是洁净的。

洗净的器⽫,其内壁应能被⽔均匀地湿润⽽⽆条纹及不挂⽔珠。

⽬前常⽤的洁净剂有肥皂、洗⾐粉、去污粉、各种洗涤液和有机溶剂等。

⼀般的容量器⽫,如烧杯、锥形瓶、量筒、试剂瓶等,其洗涤⽅法为:将洗⾐粉配成0.1~0.5%的溶液,⽤⽑刷蘸取此溶液,刷洗其内壁,刷洗后⽤⾃来⽔冲洗,再⽤纯化⽔润洗三次,即可使⽤。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器,不能⽤刷⼦刷洗,若其内壁不⼲净,可选择合适的洗涤液洗涤,必要时先将洗涤液加热,再加到洗涤容器中,浸泡⼀段时间。

铬酸洗液的配制:称取⼯业⽤k2Cr2O710g于烧杯中,加⼊热⽔30ml,溶解后冷却,⼀⾯搅拌⼀⾯缓缓加⼊⼯业应浓硫酸170ml(注意安全),溶液呈暗褐⾊,待溶液冷却后转⼊具磨⼝塞的玻璃瓶中备⽤。

(注意:切不可将⽔加⼊到硫酸中!)铬酸洗液为强氧化剂,腐蚀性很强,使⽤时应特别⼩⼼,不要让它溅到⾝上,以免烧坏⾐服,烫伤⽪肤,具体操作如下:1. 先将待洗涤的容器内的⽔倾尽,再倒⼊洗液,以免洗液被稀释降低去污能⼒。

2. ⽤过的洗液不能乱倒,应倒回原瓶,以备下次使⽤。

当洗液变为绿⾊失效时,倒⼊废液缸中,另⾏处理(切勿倒⼊⽔槽)。

3. ⽤洗液洗涤后的仪器,应先⽤⾃来⽔冲洗⼲净,再⽤纯化⽔润洗内壁三次。

(⼆)玻璃仪器的⼲燥有些实验要求仪器必须是⼲燥的,根据不同情况,可采⽤下列⽅法将仪器⼲燥。

(1)晾⼲对于不急⽤的仪器,可将仪器插在仪器的格栅板上或实验室的⼲燥架上晾⼲。

(2)吹⼲将仪器倒置控去⽔分,并擦⼲外壁,⽤电吹风的热风将仪器内残留⽔分赶出。

(3)烘⼲将洗净的仪器控去残留⽔,放在电烘箱的隔板上,将温度控制在105℃左右烘⼲。

(4)⽤有机溶剂⼲燥在洗净的仪器内加⼊少量有机溶剂(如C2H5OH,CH3COCH3等),转动仪器,使仪器内的⽔分与有机溶剂混合,倒出混合液(回收),仪器即迅速⼲燥。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1药本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11药本

第三部分药物分析实验内容实验一葡萄糖的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氯化物、铁盐、重金属限度检查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其计算;2. 正确使用纳氏比色管。

二、方法原理1. 氯化物中国药典对氯化物的检查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2. 铁盐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的颜色进行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3. 重金属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以pb2+为代表)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 颜色不得更深。

三、操作步骤1. 氯化物取本品0.6g,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10µgCl-/ml)6.0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观察比较,即得。

2. 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移至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10µgFe/ml)2.0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3. 重金属取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µgPb/ml)2.0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使成25ml。

取本品4.0g,置于乙管,加水适量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稀释使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怀化学院化学化工系药学教研室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实验一氯化钠的杂质检查实验二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分析实验三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实验四阿司匹林片的分析实验五异烟肼片的含量测定实验六片剂的崩解度和脆碎度的检测实验七蒸馏水的杂质检查附录1~3 药品检验操作标准原料药检验报告书成品检验报告书标准液配制及标定记录实验一氯化钠的杂质检查一、目的1.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

2.掌握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杂质限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取本品5.0g,加水50ml溶解后,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2滴。

如显黄色,加氢氧化钠液(0.02mol/L)0.10ml,应变为蓝色;如显蓝色或绿色,加盐酸液(0.02mol/L)0.2ml,应变为黄色。

2.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5.0g,加水2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3.碘化物取本品的细粉5.0g,置瓷蒸发皿内,滴加新配制的淀粉混合液 [取可溶性淀粉0.25g,加水2ml,搅匀,再加沸水至25ml,随加随搅拌,放冷,加硫酸液(0.025mol/L)2ml,亚硝酸钠试液3滴与水25ml,混匀] 适量使晶粉湿润,置日光下(或日光灯下)观察,5分钟内晶粒不得显蓝色痕迹。

4.溴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3滴与氯仿1ml,边振摇边滴加2%氯胺T溶液(临用新制)3滴,氯仿层如显色,与标准溴化钾溶液(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溴化钾0.148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1.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5.硫酸盐取本品5.0g,加水溶解成约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溶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使成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供试品管浊度不得更浓。

药物分析实验2012

药物分析实验2012

药物分析实验2012药物分析实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制药工程系目录实验一葡萄糖酸钙片的分析 2实验二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5实验三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分析11 实验四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的分析15 实验五盐酸小蘗碱片的分析17 实验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24 实验七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的鉴别与含量测定 26实验八牛黄解毒片的鉴别 30【实验操作】(一)鉴别:1.与三氯化铁反应取本品一片,研细,加温热的水10mL,振摇,过滤,吸取5mL溶液,加FeCl3溶液一滴,应显深黄色。

2.燃烧显色取铂丝,用盐酸浸湿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3.与苯肼反应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水5 mL,微热溶解后,加冰醋酸0.7mL与新蒸的苯肼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放冷,用玻璃棒擦试管的内壁,渐生成黄色的结晶。

(二)含量测定:取本品5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酸钙1g),加水50毫升,微热使葡萄糖酸钙溶解,放冷至室温,移植至100mL容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加水75mL,加氢氧化钠溶液15mL与钙紫红素0.1g,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自紫色转变为纯蓝色。

每1mLEDTA溶液(0.05mol/L)相当于22.42mg的葡萄糖酸钙。

标示量,(%)=[V EDTA×22.42×100×W1/(1000×W2×25×0.5×5)]×100%W1:5片药品的重量(g)W2: 称重溶解的药品重量V EDTA滴定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

实验二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1.了解葡萄糖的全检过程;2.掌握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及炽灼残渣等一般杂质检查原理、操作方法及杂质限量计算;3.掌握旋光法216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4.正确使用纳氏比色管、检砷器、高温炉及旋光仪,熟悉旋光仪的构造、以及保养。

【精品】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精品】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一、目的要求1、熟悉药物中一般杂质限量检查的方法及限量计算方法。

2、熟悉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3、掌握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的检查原理。

二、实验原理(一)葡萄糖的生产工艺葡萄糖是用淀粉以无机酸水解或在酶催化下经过水解得稀葡萄糖液,再经脱色、浓缩结晶制得。

国内生产方法如下:1、酸水解法以无机酸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双酶水解法以生物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3、酸酶水解法以盐酸为液化剂,糖化酶为催化剂,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根据葡萄糖生产工艺特点,应进行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等一般杂质检查,进行蛋白质、可溶性淀粉等特殊杂质检查。

(二)各种杂质检查原理l、氯化物检查法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在同样条件下处理生成的氯化银浑浊相比较,测定供试品中氯化物的限量。

2、硫酸盐检查法药物中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硫酸钡微粒而显白色浑浊液,同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在同样条件下,用同法处理生成的浑浊比较,判断药物中含硫酸盐的限量。

3、铁盐检查法三价铁盐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盐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络离子,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色。

进行葡萄糖的铁盐检查时,需在显色前加硝酸3滴,煮沸5min,使Fe2+氧化为Fe3+。

由于硝酸中可能含有亚硝酸,亚硝酸也能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亚硝酰硫氰化物,影响比色,因此加入显色剂之前加热煮沸有助于除去氧化氮,以消除氧化氮生产的亚硝酸干扰。

三、试剂与器材1、材料葡萄糖(药用)。

2、试剂(1)酚酞指示液:取酚酞l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2)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取氢氧化钠 4.000g,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精密量取溶液2m1,置1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药物分析习题集-11药本用 2

药物分析习题集-11药本用 2

一、单选题(A1型题-最佳选择题)1. 英文缩写字母GLP代表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2. 现有一种未经检验的药物需进行质量检测,你检测时应采用下列哪种书上规定的方法:A、药物分析B、广西药品规范C、药品检验方法原理D、中国药典3. 药品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A、凡例、注释、附录、用法与用途B、正文、索引、附录C、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D、凡例、正文、附录E、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贮藏4.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称取“2.00g”系指A.称取重量可为1.5-2.5gB.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C.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D.称取重量可为1.9995-2.0005g5. 药典规定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是指A、蒸馏水B、离子交换水C、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D、反渗透水E、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6. 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A.±0.1%B.±1%C.±5%D.±l0%7. 我国药典正确的名称写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B.药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D.中国药品标准(2005年版)E.中国药典8. 下列关于药典收载的药品项下鉴别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鉴别试验不需具有专属性B. 鉴别试验仅适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C. 鉴别试验不可以鉴别未知物D. 鉴别试验可分为一般鉴别试验和专属鉴别试验9. 2009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出版了几版药典A.6版B.7版C.8版D.9版10. 按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如盐酸及其浓度)正确表示为A、盐酸滴定液(0.1520M)B、盐酸滴定液(0.1524mol/L)C、盐酸滴定液(0.1520M/L)D、0.1520M盐酸滴定液E、0.1520mol/L盐酸滴定液11. 滴定液的浓度系指:A.mol/LB.mmol/LC.g /100mlD.%(ml/ml)12. 药典所指的“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质量的A、百分之一B、千分之一C、万分之一D、十万分之一E、百万分之一13. 关于中国药典,最正确的说法是A.一部药物分析的书B.收载所有药物的法典C.一部药物词典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E.我国中草药的法典14. 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证明A.未知药物真伪B.已知药物真伪C.已知药物疗效D.未知药物纯度15. 重金属检查法中以硫化氢或硫代乙酰胺为显色剂时,溶液最适宜的pH值为A、3~5B、2~4C、3~3.5D、3~716. 古蔡法检砷时,砷化氢气体与下列哪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A.碘化汞B.溴化汞C.硫化汞D.氯化汞17. Ag-DDC法检查砷盐时,判断结果的依据是A.吸收度的大小B.生成AsH3的多少C.砷斑D.溶液红色的深浅18. 热重分析法简称为A、TGAB、DTAC、DSCD、TMPE、USP19. 在药物的杂质检查中,其限量一般不超过百万分之十的是A.氯化物B.硫酸盐C.醋酸盐D.砷盐20. 氯化物检查中以50ml中含稀硝酸多少ml 为宜:A、8mlB、10mlC、12mlD、5ml21. 炽灼残渣检查法一般加热恒重的温度是:A.800~1000℃B. 700~800℃C.500~600℃D.600~700℃22. 磷酸可待因中检查吗啡,取本品0.20g,加HCL溶液使溶解成5ml,加亚硝酸钠试液2ml,放置15min,加氨试液3ml,所显颜色与吗啡溶液(取无水吗啡2.0mg,加HCL溶液溶解成100ml)5.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其限量是A、0.10%B、0.20%C、0.05%D、0.25%E、0.005%23. 药物中杂质的限量是:A.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B.杂质的检查量C.杂质是否存在D.杂质的合适含量24. 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是使该杂质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物浑浊,所用的酸是A、稀硫酸B、稀硝酸C、稀盐酸D、稀醋酸E、稀磷酸25. 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标准溶液V(ml),其浓度为C(g/ml),则该药的杂质限量(%)是A.%100⨯CVWB.%100⨯VCWC.%100⨯WVCD.%100⨯CVW26. 0.120与9.6782相乘结果为A、1.16B、1.1616C、1.2D、1.16227. 减少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为A、进行对照实验B、进行空白实验C、进行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实验次数28. 欲提取尿中某一碱性药物,其Pka为7.8要使99.9%的药物能被提取出来,尿样PH应调节到A、5.8 B、9.8C、4.8以下D、10.8或10.8以上29. 氧瓶燃烧法中最常用的吸收液是A、水B、氢氧化钠C、水-氢氧化钠D、过氧化氢30. 回收率属于药物分析方法效能指标中的A、精密度B、准确度C、检测限D、定量限31. 方法误差属A、偶然误差B、不可定误差C、随机误差D、系统误差32. 制备血浆时,在采取的血液中加入的抗凝剂是:A. 甲醛B. 苯丙酸C. 丙酮D. 肝素33. 测定卤素原子和脂肪碳链相连的含卤素有机药物(如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时,通常选用的方法是A、碱性氧化还原后测定法B、直接溶解后测定法C、碱性还原后测定法D、直接回流后测定法34. 精密度是指A、测得的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B、测得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C、表示该法测量的正确性D、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35. 可见分光法的波长范围是A.400 ~ 760nmB.4000 ~ 667cm-1C.200 ~ 760nmD.200 ~ 400nm36. 用AgNO3液(0.1mol/L)滴定碘化钠(NaI=150)注射溶液,取检品2ml,置25ml 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取此稀释液5ml进行滴定,消耗滴定液2.54ml,则此药液的百分浓度为:A.9.525%B.10%C.10.82%D.8.525%37. 配制5%某注射液,按其含量标准应为标示量的97.0~103.0%,则下面哪一种含量是合格的:A.4.80%B.4.84%C.5.08%D.5.19%38. 进行复方制剂各成分的含量测定时,选用下列哪一种分析方法直截了当,准确性较高A.紫外分光光度法B.薄层色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容量分析法39. 药物制剂的含量以A.制剂的浓度表示B.制剂的重量或体积表示C.以剂量表示D.以标示量百分数表示40. 配制5%注射液,按其含量标准应为97.0%~103.0%,下列哪一种含量是合格的?A. 5.14%B. 5.17%C. 4.84%D. 4.82%41. 原料药的含量是A.以理化常数值表示B.以百分数表示C.以标示量百分数表示D.以杂质总量表示42. 测定富马酸亚铁片的含量时,为防强氧化剂滴定时带来误差,常用下列那种方法进行测定A.高锰酸钾法B.碘量法C.重铬酸钾法D.硫酸铈法43. 单剂量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是为了A.控制小剂量固体制剂、单剂中含药量的均匀程度B.严格重量差异的检查C.严格含量测定的可信程度D.避免制剂工艺的影响44. 制剂分析中,主要影响碘量法、亚硝酸钠滴定法、铈量法测定的添加剂是A. 滑石粉B. 磷酸钙C. 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D. 硬脂酸镁45. 安全试验所进行的项目与下列哪项无关:A、异常毒性B、热原C、降压物质D、PH值46. 在中国药典含量均匀度检查法的一个判别式A+1.80S=15.0中,A是A、初试中以mg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B、复试中以mg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C、初试中以100标示的标示量和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D、复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的绝对值E、初试中以100表示的标示量与测定均值之差。

药物分析精品课件PPT课件

药物分析精品课件PPT课件

2. 贮藏过程中产生 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形转变、聚
合、潮解和发霉等
易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
酯、内酯、酰胺、卤代烃、苷类等
易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
醚、醛、酚羟基、巯基、亚硝基、双键等
例.在药物生产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途径为
A. 原料不纯或部分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造成 B. 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或副产物分离不净造 成
溶液的浓度主要指被鉴别物质的浓度,其大小影响结果的判断。 (如化学法中要观察沉淀、颜色;UV法中λmax)
(二)溶液的温度
温度过高可使产物分解,导致颜色变浅,甚至观察不到结果。
(三)溶液的酸碱度
试反应物处于活化状态、反应产物处于稳定和以观察状态。
(四)试验时间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较慢,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条件。
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成中性), 再加稀硝酸10m1;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置50ml纳氏比 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1,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另取各 药品项下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 加稀硝酸10m1,加水使成40m1,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 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1,用水 稀释使成50m1,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 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1489
713
776Biblioteka 19901751784
967
1995
2375
920
1455
2000
2691
992
1699
建国后出版了七版;药典现行中国药典为2000年版。
2. 主要国外药典
美国药典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USP(24)] 美国国家处方集 The National Formulary [NF (19)] USP(24)与NF(19)合并出版, 常以USP(24)表示 欧洲药典 European Pharmacopoeia [ Ph Eup] 第3版 国际药典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 [Ph Int]第3版 英国药典 British Pharmacopoeia [BP(2000)] 日本药局方 [JP(14)]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目录实验1用酸度计测定药物液体制剂的pH值...........................2 实验2原料药品吸收系数的测定....................................5 实验3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和色谱峰的定性鉴定...................7 实验4 反相液相色谱中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主要因素....................10 实验5药物特殊杂质检查..........................................12实验6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测定(非水滴定法)......................13 实验7布洛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别....................14实验8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15 实验9维生素E胶丸的气相色谱测定.................................16 实验10阿司匹林胶囊中水杨酸的限量测定(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18 实验11注射用青霉素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 实验12维生素B1片剂的含量测定(差示分光光度法).................21 附录...............................................................23实验1 用酸度计测定药物液体制剂的pH 值一、目的要求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用pH 计测定溶液pH 的原理的理解2. 掌握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 值的方法。

二、原理直接电位法中测定pH 值,目前是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报,将它作为负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为参比电极(正极),插人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Ag,AgCl(s)︱HCI(0.1 mol/L)︱H +(x mol/L)‖KCI(饱和)︱Hg 2Cl 2, Hg(+)该电池的电动势为:⎪⎭⎫⎝⎛--=-=-=-+pH F RT K E E E E E E SCE SCE 303.2玻玻璃)(玻C 25059.0303.2303.2︒+=+=+-=pH K pH FRTK pH FRTK E SCE上式表明,测得的电池电动势(E )与溶液的pH 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为FRT303.2,该值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pH 计上都设有温度调节钮来调整温度。

执业药师精编版药物分析讲义

执业药师精编版药物分析讲义

执业药师精编版药物分析讲义精选常用公文素材阿司匹林(一)鉴别1.三氯化铁反应:紫堇色铁配位混合物2.水解反应3.红外(二)特殊杂质检查1.溶液的澄清度2.水杨酸。

3.易炭化物含量: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法氢氧化钠滴定液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分析(一)杂质检查(二)溶出度和释放度的测定1.溶出度:吸收系数法(片)2.释放度:对照品比较法(肠)含量测定两步滴定法氢氧化钠滴定液水解与测定再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空白试验校正。

2建模布洛芬及其制剂的研判鉴别1.紫外光谱法2.红外光谱有关物质:薄片色谱自身稀释对照法,限度1.0%含量:酸碱滴定法,片剂和缓释胶囊的分析方法溶出度和释放度1.片剂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吸收系数法2.缓释胶囊释放度:HPLC含量测定1.酸碱滴定法布洛芬片2.HPLC布洛芬缓释胶囊,外标法3丙磺舒的分析一、鉴别1.三氯化铁米黄色凝结2.分解产物的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硫酸盐与醛受控烷基胺,显硫酸盐反应3.紫外分光光度法4.红外光谱法二、杂质检查1.酸度:未反应完的盐酸。

水为溶剂,药物不溶解不干扰检查,以酸碱滴定法控制2.有关物质:薄片色谱自身稀释对照法三、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4盐酸酸二钠的分析一、鉴别1.水解反应2.红外3.氯化物4.重氮化-偶合反应二、注射液特殊杂质检查对氨基二甲基检查方法薄层苯甲酸色谱法。

三、含量测具有芳伯氨基,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5盐酸利多卡因的分析一、鉴别1.制备衍生物测熔点三硝基苯酚生成黄色沉淀。

2.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在碳酸钠试液中,与硫酸铜配体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溶于氯仿则显黄色。

3.氯化物反应4.红外光含量:非水滴定法。

盐酸利多卡因系盐酸盐,用高氯酸滴定产生氢卤酸,不利于反应定量进行,锑滴定前应加入醋酸汞排除干扰。

利多卡因碱性较弱,滴定前加入适量醋酐,可增强相对碱性,使滴定终点敏锐。

6对乙酰氨基酚及其原料药的预测分析(一)鉴别1.三氯化铁尽显精选常用公文素材蓝紫色2.水解后重氮化-偶合反应水解产生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可与碱性β-偶氮萘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染料。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1.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研究和检验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实践性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药物分析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我国药典中收载的主要常见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能对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常用检测技术,熟悉并了解国内外药品质量标准的情况,了解某些现代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动向与发展。

通过学习,能够综合应用所学,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工作上以及分析方法的评价比较与选取上具备初步的能力。

2.实验课主要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扎实系统地学习中国药典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掌握药物分析中包括样品处理、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各项实验技能以及常用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药物分析能力,从而能熟练地借助药典完成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并初步具有能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建立分析方法的能力。

3.主要实验内容实验一药物的杂质检查一、实验目的1.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

2.掌握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杂质限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二)氯化钠的杂质检查(三)蒸馏水的杂质检查三、说明1.药物杂质检查必须注意按规定的检查条件,严格遵守平行原则。

平行原则是指样品与标准必须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反应与比较。

即应尽量选择容积、口径和色泽相同的比色管,在同一光源、同衬底上,以相同的方式(一般是自上而下)观察,所加入的试药种类、用量、加入顺序和反应时间等也应一致。

2.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允许存在杂质的最大量。

其定义式为:杂质允许存在量×100%杂质限量=供试品量3.药物的杂质检查是限度检查,合格者仅说明其杂质量在药品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并不说明药品中不含该项杂质。

四、思考题1.杂质检查的意义是什么?2.药物中杂质来源主要有哪些途径? 什么是一般杂质? 什么是特殊杂质?3.药物杂质检查应严格遵循什么原则?4.试计算出氯化钠中溴化物、硫酸盐、镁盐、钾盐、重金属和砷盐的限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药物分析实验内容实验一葡萄糖的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氯化物、铁盐、重金属限度检查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及其计算;2. 正确使用纳氏比色管。

二、方法原理1. 氯化物中国药典对氯化物的检查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2. 铁盐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再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所呈的颜色进行比较,颜色不得更深。

3. 重金属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3.5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以pb2+为代表)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 颜色不得更深。

三、操作步骤1. 氯化物取本品0.6g,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10µg Cl-/ml)6.0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观察比较,即得。

2. 铁盐取本品2.0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3滴,缓缓煮沸5分钟,放冷,移至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使成45ml,加硫氰酸铵溶液(30→100)3ml,摇匀,如显色,与标准铁溶液(10µgFe/ml)2.0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

3. 重金属取纳氏比色管两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µg Pb/ml)2.00ml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使成25ml。

取本品4.0g,置于乙管,加水适量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稀释使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四、注意事项1. 限度检查应遵循平行操作原则,即供试管与对照管的实验条件应尽可能一致,包括实验用具的选择、试剂与试液的量取方法及加入顺序、反应时间的长短等。

2. 比色、比浊操作,一般均在纳氏比色管中进行,在选用比色管时,必须注意使管的大小相等,玻璃色质一致,最好不带任何颜色,管上的刻度高低一致,如有差别,不应超过2mm。

3. 在比色、比浊前应用旋摇的方法使比色管内试剂充分混匀。

比色方法是将两管同置于白色背景上,从侧面或自上而下观察;比浊方法是将两管同置于黑色背景上,从上向下垂直观察。

4. 比色管用后应立即冲洗,避免久置,注意不能用毛刷或去污粉等水中不溶物洗涤,以免划出条痕损伤比色管内壁而影响比色,最好用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及纯化水依次冲洗干净。

5. 一般情况下可取1份供试品进行检查。

如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缘时,应对供试品和对照品各复检2份,方可判定。

6. 重金属:硫代乙酰胺试液配制方法:临用前取自冰箱中保存的4%硫代乙酰胺液1ml,加混合溶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ml及甘油20ml组成】5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五、思考题1. 试计算本实验中氯化物、铁盐等一般杂质的限量是多少?2. 葡萄糖的检查项目中哪些属于一般杂质,哪些属于特殊杂质?试述它们的来源及检查意义。

3. 氯化物、重金属检查中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氯化物比浊检查时为什么应将反应液稀释后再加沉淀剂?4. 如何正确选用各项实验中的用具及仪器?实验二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一、目的要求掌握提取容量法的原理及方法。

二、方法原理(一)提取容量法提取容量法是根据有机碱盐类能溶于水而游离碱不溶于水的特性,采用碱化后有机溶剂提取分离的方法进行测定。

用反应式表示如下:NH 2 NH 2+ NH 3·H 2O ——→ + NH 4Cl + H 2O2 CH 2N (C 2H 5)2·HCl 2 CH 2N (C 2H 5)2NH 2 NH 2+ H 2SO 4——→ ·H 2SO 422 CH 2N (C 2H 5)2 2 CH 2N (C 2H 5)2Residual H 2SO 4 + 2NaOH −−−→−甲红指示剂Na 2SO 4 + 2H 2O 计算公式:%每毫升标示量标示量%样滴定液100)(0⨯⨯⨯-=V F T V V三、操作步骤药典规定,本品含盐酸普鲁卡因(C 13H 20N 2O 2·HCl)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盐酸普鲁卡因0.2g )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3ml 成碱性后,分次用氯仿(依次15,10,10ml )振摇提取,使普鲁卡因均溶入氯仿中,每次提取液滤过,合并氯仿液,滤器用少量氯仿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后在水浴上蒸发至近干,加中性醇5ml 与硫酸滴定液(0.025mol/L )25.00ml ,在水浴上加热至氯仿的臭气完全消失,放冷,加甲红指示液数滴(2~4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5mol/L )滴定剩余的硫酸,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硫酸滴定液(0.025mol/L )相当于13.64mg 的C 13H 20N 2O 2·HCl。

四、注意事项1. 提取容量法操作要点(1) 分液漏斗采用甘油-淀粉糊做润滑剂。

其配制方法为:取甘油22g,加入可溶性淀粉9g,加热至140℃,保持30分钟并不断搅拌,放冷,即得。

(2) 样品液碱化前宜先加氯仿,以免游离基析出,沉淀于分液漏斗活塞部分,而在操作中损失。

(3) 提取液应用氯仿湿润的棉花滤过。

(4) 加入标准酸溶液前,氯仿液只能蒸至近干,而加入标准酸溶液后,必须完全蒸除氯仿,以免影响含量测定结果。

(5) 蒸干残余氯仿,只需在水浴上敞口除去,并时加振摇,使氯仿滴分散,便于除尽。

(6) 接触过氯仿提取液的容器,使用完毕后应先以醇荡洗,然后水洗,再以温热的清洁液处理,洗净备用。

实验三维生素B1的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重量法、直接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比较两种含量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二、方法原理维生素B1在酸性溶液中和硅钨酸作用产生沉淀,根据沉淀的重量即可计算其含量。

维生素B1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结构,故具紫外吸收,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吸收度即可定量。

三、操作步骤药典规定,本品含维生素B1(C12H17ClN4OS·HCl)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一)重量法取本品15片(15mg)(或5mg的25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150 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1→20)60ml,振摇,使维生素B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20ml,精密量取续滤液(需澄明)50ml,煮沸,立即滴加硅钨酸试液2ml,继续煮沸2分钟,用80℃恒重的垂熔坩埚滤过,沉淀先用煮沸的盐酸溶液(1→20)20ml 分次洗涤,再用水10ml洗涤1次,最后用丙酮洗涤两次,每次5ml,沉淀在80℃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与0.1939相乘,即得供试量中含有C12H17ClN4OS·HCl的重量。

计算公式:%标示量标示量%样沉淀1001939.02⨯⨯⨯⨯⨯=W WM(二)直接分光光度法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 125mg ),置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70ml ,振摇15分钟使维生素B 1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100ml 量瓶中,再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46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 12H 17ClN 4OS ·HCl的吸收系数(%11cm E )为421计算,即得。

计算公式:%标示量标示量%样100100%11⨯⨯⨯⨯⨯⨯⨯⨯=W l E W V n A cm 四、注意事项1. 重量法:(1) 实验前,首先将4号垂熔坩埚烘至恒重。

进行恒重操作时,必须注意干燥温度,冷却时间均应保持一致,并使用同一干燥器干燥,同一台天平称重。

(2) 掌握平行原则,即坩埚和样品沉淀的恒重操作均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3) 沉淀具有吸湿性,称重应迅速,也可根据供试品重量,预先计算好沉淀重量,以加速称重速度。

(4) 过滤煮沸后,应立即并逐滴加入沉淀剂(尤其是最初几滴更应缓慢加入,以便得到颗粒较大的沉淀),边滴边搅拌,以防止共沉淀产生,同时注意勿使溶液溅出(用小火)。

(5) 加完沉淀剂,煮沸时间特别重要,煮沸时间不足,沉淀过细,容易穿过滤器,煮沸时间过长,沉淀会粘于壁上,造成转移困难,煮沸时间应不少于2分钟(煮沸5分钟也无影响)。

煮沸过程中蒸发的水分可随时补加。

(6) 以倾斜法趁热过滤,即使沉淀尽量留在烧杯中,溶液尽可能转入坩埚内,每次洗涤时应充分搅拌沉淀,直至洗涤接近结束,方将沉淀定量转移至已经恒重的垂熔坩埚中。

(7) 由于沉淀颗粒较细,易于沿壁“上行”而损失,建议在定量转移和洗涤时,溶液应通过玻璃棒并悬空注入坩埚体积的1/3。

同时,开始2~3次,抽滤力量不宜过猛,也不要抽得太干,以免沉淀漏掉。

若遇此现象,应将滤液反复抽滤至澄清。

(8) 实验完毕,应及时将沉淀用水刷洗干净。

必要时可用丙酮浸泡,然后用水抽洗至滤液澄清,最后用丙酮抽洗一次备用。

如不用,应将垂熔坩埚于10%HNO3中保存,以保持其平衡状态,当下次使用时,沉淀不易漏下来。

五、思考题1. 重量法实验的成败关键有哪些,为什么要趁热过滤?2. 什么是换算因数,重量法中的换算因数是怎样得来的?3. 试比较此实验中所用二种方法在准确性、方法选择性等方面有何不同?实验四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质量分析一、目的要求1. 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 学会用单波长型分光光度法计进行双波长法测定;3. 熟悉复方制剂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组分含量的方法。

二、方法原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吸收的基本原理为:在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上吸收系数相同的两个波长处,若被测组分的吸收系数有显著差异,则可用于消除干扰吸收,即直接测定混合物在此两波长处的吸收度之差值,该差值与待测物浓度成正比,而与干扰物浓度无关。

Anm)图5-1 SMZ、TMP在0.1mol/L氢氧化钠液中的吸收光谱图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是含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及甲氧苄氨嘧啶(TMP)的复方制剂。

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SMZ在257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TMP在此波长吸收最小并在304nm波长附近有一等吸收点,而SMZ在这两波长处的吸收度差异大(见图5-1),故选257nm为测定波长,在304nm波长附近选择供测定的参比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