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论文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重症肺炎1例李涛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重症肺炎1例李涛发布时间:2023-06-19T05:26:49.6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李涛[导读] 笔者所在地区属山地,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山地地形限制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因而当地外出务工人群的占比较高。
这类人群具有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性安全知识缺乏、健康防护意识薄弱等特点,导致了本地区近年来艾滋病传播速度的增快,现有实行管理的艾滋病患者近1200人。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属于间质性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机会感染性病变,致病菌为卡氏/耶氏肺孢子菌。
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主要以干咳、呼吸困难、发热等为主要表现[1],病情控制不佳者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较高,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
近年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艾滋病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在诊疗中也日趋常见。
咳嗽气促为艾滋病并PCP首发症状较多见,我院近期收治1 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重症肺炎患者,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好转出院,现结合该病例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600笔者所在地区属山地,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山地地形限制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因而当地外出务工人群的占比较高。
这类人群具有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性安全知识缺乏、健康防护意识薄弱等特点,导致了本地区近年来艾滋病传播速度的增快,现有实行管理的艾滋病患者近1200人。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属于间质性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机会感染性病变,致病菌为卡氏/耶氏肺孢子菌。
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主要以干咳、呼吸困难、发热等为主要表现[1],病情控制不佳者继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较高,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
近年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艾滋病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在诊疗中也日趋常见。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79期77·临床研究·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秦滨(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江苏 南京 210042)摘要: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造成的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当前艾滋病诊断的标准就是为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两种,一种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另一种就是walterReed的分类。
艾滋病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不但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还是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且死亡率非常高,当前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
而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是具有着多样性和混合性以及难治性等的三大特点,这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的。
本文就是对艾滋病的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诊断进展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特点;进展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9.0580 引言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毒、同性恋、双性恋、性行为混乱等社会问题严重,造成病毒传播迅速。
大量人群的感染、发病以及无法治愈,艾滋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大恐慌。
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像艾滋病一样,涉及宗教、文化、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虽然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最现代的手段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却仍然对它束手无策,至今尚无可完全治愈的药物和可预防的疫苗,艾滋病的防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和Walter Reed的分类。
其最主要的条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机会性感染。
呼吸系统是人体对外开放的系统之一,呼吸系统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晚期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HIV感染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

HIV感染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个案报道?下.HⅣ感染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例查云岚梁永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120)2011年9月第49卷第27期【摘要】艾滋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收治1例因"胸闷,气喘1个月伴咳嗽,咳痰"入院患者.肺部CT示两肺云雾状斑片状影.CD4/CD8为0,G试验增高,痰真菌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GM试验增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一1抗体结果回报示阳性,考虑HIV感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进一步治疗.[关键词]HIV感染;肺部真菌感染[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1)27"136—01 笔者收治HIV感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例,现报道如1I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无业.因"胸闷,气喘1个月伴咳嗽,咳痰"人院.患者人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为甚,休息后可缓解.伴咳嗽,咳痰,咳出白色黏痰,每日约5mL,无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无大口咯血.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心悸,无盗汗,乏力,无端坐呼吸,无声音嘶哑,无刺激性干咳,无吞咽困难,无颜面部及上肢浮肿,无眼睑下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四肢关节肿痛,无皮疹.患者未予重视,未至医院就诊,亦未服用药物治疗,1个月来上述症状无改善,且活动耐量明显下降.人院当天患者于我院急诊就诊,予心电图检查正常,肺部CT示两肺云雾状斑片状影(图1).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20/70mmHg.神清,呼吸20次/min,口唇无绀,气管居中.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昕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卫,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指测血氧饱和度(未吸氧)96%.人院诊断:两肺肺炎.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吸氧,给予拉氧头孢抗感染,并予祛痰,对症治疗,经积极治疗,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但胸闷,气喘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人院后查CD4/CD8为0,G试验(1,3一B~D葡聚糖检测)29.55pg/mL,增高(参考值<10pg/mL),痰真菌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1.35,增高(参考值<0.5).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一1抗体结果回报示阳性,考虑HIV感染,予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进一步治疗.2讨论该患者为50岁男性,离异,曾有冶游史,否认吸毒史.该患者人院后查CD4/CD8为O,示免疫功能低下,后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HIV一1抗体结果回报示阳性,考虑HIV感染.HIV 感染是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人人体后的带毒状态,个体即称为HIV感染者.HIV感染是终生的,感染者终生有传染性,大136中国现代医生CHINAMODERNDOCTOR图1肺部CT示两肺云雾状斑片状影多数HIV感染者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很多年内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任何疾病.HIV感染可分为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AIDS三期.其中对感染期的患者统称为HIV感染者,对AIDS期的患者称为艾滋病人.艾滋病是HIV 感染最后的并且也是最危急的状态,此时HIV感染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一1或HIV一2)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 甚至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性接触感染HIV的比例逐渐增加,已成为我国HIV的主要传播途径【1].艾滋病患者主要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一1或HIV一2)感染侵犯T淋巴细胞的CD4细胞. CD4细胞是人体正常的免疫细胞,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受体.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缺少了正常的免疫反应及免疫监视,常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HIV的复制是通过逆转录产生DNA,并整合进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属于逆转录病毒.感染急性期之后长期无症状,当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机会肿瘤阶段即进入艾滋病发病期.所谓机会性感染是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已寄生在人体的一些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造成疾病,或者对环境中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所造成的感染,这些病原微生物对于一个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来说,一般不会造成疾病状态[2J.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国外的研究证明,艾滋病患者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多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200x10.,甚至(下转第】50页)?临床探讨?表1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I:~较(y-±s.mmol/LJ2.3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低血糖例次为14(28.O%),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例次为16(32.0%),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X=1.06,P=O.510).3讨论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的应用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达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较高患者,为尽早减少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促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临床上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胰岛细胞功能.门冬胰岛素30为胰岛素类似物,可正常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对于控制午餐后血糖有很好的效果;部分患者早餐,晚餐后血糖并不理想,如加大用量,即会出现低血糖的危险.为了减少低血糖的出现,加用阿卡波糖是首选方案l4l.阿卡波糖属一糖苷酶抑制剂,可竞争并抑制小肠壁细胞刷状缘存在的d一糖苷酶的活性,减慢双糖,多糖,寡糖的降解,延迟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以降低餐后血糖,且还具有降低空腹血糖(上接第136页)2011年9月第49卷第27期作用.阿卡波糖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5J.笔者通过对5O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拜糖平治疗,发现观察组FPG,2hPG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门冬胰岛素3O和拜糖平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用门冬胰岛素30,且观察组门冬胰岛素30用量显着少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在两组间并未显示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门冬胰岛素30联用拜糖平可增强或协同胰岛素作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值,使血糖达到理想范围.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参考文献][1】1翁建平.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p细胞功能的影响l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3,11(1):10—14.【2]叶新华.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l1.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2):114—117.[31王如容.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叨.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06—1207.【4]龙盛双.2型糖尿病低血糖诱因分析及干预【J】.遵义医学院,2007,30 (3):332—333.『5】苏建民,武革,刘付贞.诺和锐30联用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J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5):428—429.(收稿日期:2011-08—01)<100x109[.艾滋病患者并发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常为多重性,多部位[4],有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累及呼吸,消化,中枢神经,泌尿,造血,皮肤等多个系统.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肺部感染居多,占92%l5】.真菌属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和黏膜.真菌感染以继发感染多见.原发性真菌感染为患者吸人大量被真菌孢子污染的物质和尘土所致.继发性真菌感染则为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真菌侵袭机体,引起机会性感染.真菌可侵犯皮肤,黏膜,肌肉,骨骼和内脏.呼吸系统真菌病占所有内脏真菌病的首位.呼吸系统真菌病的诊断方法有痰菌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胸腔镜或开胸肺活检来检查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诊断亦有帮助.国外研究结果显示,血浆1,3—13一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_6J.该患者G试验(1,3一B—D葡聚糖检测)29.55pg/mL,增高,考虑真菌感染.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引起的肺组织的炎性病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或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受损,可引起曲霉菌感染.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胞壁的组成成分,当曲霉菌在组织中侵袭,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可释放进入血循环,监测其水平情况,有助于曲霉菌感染诊断.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血清GM阳性的出现时间常常早于临床表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该患者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1.35,增高,考虑侵袭性曲霉150中国现代医生CHINAMODERNDOCTOR菌感染.该患者HIV感染,传染性疾病,转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进一步治疗.[参考文献】[1】符艳,肖红茂,徐丹,等.男性城市农民工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76—3177.[2]卢水华.艾滋病常见肺部机会感染的防治【JJ.医药导报,2010,29(4): 446—449.[3]GeorgeMD,ReayE,SankaranS,eta1.Eadyantiretroviraltherapyforsimian immunodefciencvvirusinfecti0nleadstomucosalCD4T—ce儿restoration andenhancedgeneexpressionregulatingmueosalrepairandregeneration[J].J Virol,2005,79(5):2709—2719.f4]林瑞炮,林冰影.艾滋病142例临床分析[J1.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5): 363-364.[5】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7-848. 【6】KamiM,TanakaY,KandaY,putedtomographicSCanofthechest, latexagglutinationtestandplasma1,3-B—Dglueanassayinearlydiagnosis ofinvasivepulmonaryaspergillosis:prospectivestudyof215patients[J]. Haematologica,2000,85(7):745—752.(收稿日期:2011-06—14)。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20例疗效观察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2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
结果:该病以发热伴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等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特征,而影像学改变呈双肺弥漫渗出性病变、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还可见局限性渗出性病变、胸腔积液等。
结论:结合HIV感染病史,加强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知识的认识、及时的诊断性治疗是正确诊断的主要措施。
复方新诺明是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of 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 in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0 patients with PCP in AID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imaging features and the results.Results: The most significant clinical finding are fever and progressive dyspnea and cyanosis, it is nonspecific. Radiological changes mainly revealed bilateral patchy infiltrates, hilar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and sometimes showed limitation infiltrate and pleural effusion and so on.Conclusion: The main exact diagnosis measure is to synthesise the history of HIV infecti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radiological changes and timely diagnostic therapy. SMZ-TMP is the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treatments for PCP in AIDS.【Key words】AIDSPCP SMZ-TMP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是由jirovecii氏孢子虫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感染,肺孢子虫引起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最初常见于早产儿、器官移植及肿瘤等免疫缺陷的病人。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12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12例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2T06:09:02.93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8期作者:梁蔚[导读] 实验将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特征梁蔚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516001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
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收受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筛选出12例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资料以及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胸闷、气急。
经过实验室检查有2例患者合并有丙型肝炎,4例患者合并有乙型肝炎,有6例患者被诊断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生率为50%(6/12),经过影像学显示,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对称性细小结节以及网织状影,以肺门部位为主,呈毛玻璃样。
结论:综上所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重视艾滋病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免疫缺陷艾滋病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从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患者临床上主要以发热最为常见,同时还会伴有咽痛,咳嗽,恶心,呕吐,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相关症状,因此需要积极前往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没有经过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的晚期容易引发各种严重感染及恶性肿瘤,最终会导致患者死亡[1]。
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因此治疗难度很大。
现选取我院接受1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从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特征、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选取2018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收受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筛选出12例病例纳入本次研究。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本资料中,女性3例,男性9例,年龄在2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7±4.94)岁;感染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6例,静脉输血、输液3例,吸毒史2例,其他1例。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4【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预后情况。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都进行痰液的病原菌分析,同时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25例分离出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7例,革兰氏阳性菌(G+)感染13例,真菌感染5例。
所有患者均在确诊治疗后2周内自动出院,4例患者于出院后2周内死亡,死亡率为13.3%。
结论: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样,要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左右,每年有50万死亡[1]。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常伴有肺部各种机会性感染,预后很差[2]。
艾滋病并发的肺部感染具有混合性、多样性和难治性等特点,有研究表明,当CD4+细胞数小于200个/μl时,2年后发生机会感染的频率高于55.0%[3]。
为提高对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警惕性,我们对30例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0例,入选标准:艾滋病抗体阳性;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影响本试验观察的药物治疗;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6.52±3.2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病程(4.56±0.45)年;职业分布:经商11例,公务人员8例,公司职员5例,无业6例。
婚姻史:已婚24例,离异6例。
1.2临床表现30例患者中发热27例,3例低热,平均持续时间(15.11±3.25)个月,咳嗽、盗汗28例,憋气24例,乏力、畏寒和食欲下降22例;腹泻15例,头痛、皮肤瘙痒、寒战和全身关节酸痛10例。
3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33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3例资料,33例患者均有不洁的性行为,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等。
结果 33例患者包括卡氏肺囊虫性肺炎4例,肺结核14例,细菌性肺炎15例,三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和t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
患者均经过临床个性化治疗,23例死亡。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较为常见,医生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并及时给予抗hiv抗体检测,避免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机会性感染;hiv【中图分类号】r76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71-01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由于对艾滋病预防的知识缺乏,导致艾滋病正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广泛流行。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新增艾滋病患者已经高达520万人[1]。
而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多会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等情况。
本文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3例资料。
艾滋病诊断标准:患者有持续不规则发热且原因不明1个月以上,有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近6个月体重降低10%以上,有反复发生的口腔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炎、真菌感染等,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
33例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为(36.32±5.26)岁。
已婚者29例,未婚者4例。
33例患者均有不洁的性行为史,从发病到入院明确诊断时间在1~7个月,平均为(3.69±1.02)个月。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乏力29例,发热27例,盗汗13例,意识障碍8例,咳嗽咳痰24例,咳血11例,纳差17例,消瘦22例,呼吸困难6例。
艾滋病并巨细胞病毒肺炎6例临床分析

合 临床 资 料 、 病理诊断诊断 C MV 肺 炎 。 其 中 , 男 5例 , 女
1例 , 年龄 3 o ~5 9岁 , 平均 4 6 . 5岁 。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 咳 嗽 ( 6 例) 、 咳痰 ( 4例 ) 、 发热( 4例 ) 、 胸 闷及 呼 吸 困难 ( 6例 ) , l例 并腹泻 。6 例 均 曾 在普 通 综 合 医 院 门诊 或 住 院按 普 通 肺 炎 抗 感染治疗 , 无效果 。在 我院 普通感 染 病房 根据 临床 抗 感染 、
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1年 7月 收 治 6例 A I DS并 C MV 肺 炎 患
者, 现报道 如下。
1 临 床 资料
1 . 1 一 般 资料 : 本 组 6例 为 我 院 I C U 收 治 在 普 通 感 染 病 房 确诊 A I D S并 肺 部 感 染 患 者 , 均因呼吸衰竭转住 I C U, 此 后 结
养 出鲍 曼 不 动 杆 菌 。6例 均 有 I 型 呼 吸 衰 竭 。肺 C T 均 显 示 两肺 弥漫分布磨玻 璃样 阴影 , 后 期 有 两 肺 明显 炎 症 样 改 变 、 渗出, 部 分 发 展 至 两 肺 纤 维 化样 改 变 。
在病程后期 才 开始 有 针 对性 的治 疗 , 则 病 死 率 较 高 。我 院
困难 , 后 期 出 现 呼 吸 衰 竭 。本 组 有 3 例患 者白细胞低 , C D3 T 淋 巴细 胞计 数 1例 为 7 0 5 , 其他均 低于 2 0 0 , C D4 T 淋 巴细 胞 计数均低 于 5 O , 血 气 分 析 均 有 呼 吸 衰 竭 。 早 期 胸 片 或 胸 部 C T可以正常或少许磨玻璃样 改变 , 但 变化非 常迅速 , 片 状 阴 影可 迅速扩散至两肺 , 因免 疫 力 低 下 , 故 治疗效 果较 差 , 病 死 率 高。 AI DS患 者 , 因免疫 力低 下 , 极 易 出现 肺 部 感 染 , 常 见 病
艾滋病合并肺病8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肺病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病的认识。
方法:对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7例(其中1例为艾滋病首发表现),其临床表现为发热(7/7),呼吸困难(6/7)和低氧血症(7/7),平均动脉血氧分压58mmHg,胸部X线片显示,两肺弥漫间质或肺泡性浸润。
另有支气管真菌感染、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各1例(痰抗酸杆菌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结论:艾滋病容易发生各种肺合并症,尤以PCP多见。
对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如突然发生肺炎和呼吸衰竭应警惕PCP发生。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肺病分析为提高对艾滋病的警惕性,使之早发现、早处理,现结合8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艾滋病与肺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艾滋病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27~46岁,平均37岁。
8例中2例曾旅居国外,6例为本市居民。
职业分布:经商7例,无业1例。
临床表现:8例中有7例发热,1例低热,其中2例为间斷性发热,持续时间12~18个月;8例中咳嗽、盗汗各7例、憋气6例,乏力、畏寒和食欲下降各4例;腹泻3例,发生于病初1例,持续4个月。
另1例病后2.5年发生。
头痛、皮肤瘙痒、寒战和全身关节酸痛各1例。
8例体重下降15~30kg,其中1例发病第2年后体重仅25kg。
入院体检:8例中消瘦5例,皮肤破溃结痂、色素沉着或双大腿暗红色斑丘疹各1例,浅表淋巴结肿大8例,分布于颏、双颌、颈、双锁骨上、腋窝和腹股沟区,淋巴结约2.5cm×2.0cm至黄豆大小,质中或硬,除颌下外具有其他3处淋巴结肿大5例,2处淋巴结肿大3例,口唇紫绀6例,口腔溃疡2例,嘴歪斜,右眼不能闭合和左胸壁疱疹各1例。
实验室检查:①血抗HIV抗体:8例均为阳性(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阳性),于发病后4个月~2年发现。
其中2例第1次和第2次检查为阴性,复查后阳性。
②T细胞亚群测定:经免疫荧光法测定6例CD+4分别为0.6%、6.8%、12.6%、22.8%、31.4%、46.5% CD+4/CD+8分别为0.03、0.45、0.32、1.14、1.28、2.35。
艾滋病毒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合并感染分析

艾滋病毒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合并感染分析概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流行病。
肺炎球菌性肺炎(Pneumococcal pneumonia)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由肺炎球菌引起。
当这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一个人时,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更大的风险。
本文将对艾滋病毒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合并感染进行分析。
背景:艾滋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性传播和与感染者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的病原体。
感染艾滋病毒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患者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肺炎球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细菌导致的肺炎之一,尤其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
合并感染的风险与影响:由于艾滋病毒已经破坏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易感染并严重发展肺炎球菌性肺炎。
患者的机体无法对抗病原体,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合并感染的风险高,并且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病理机制:艾滋病毒感染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这种免疫缺陷使得肺炎球菌等细菌有更多机会侵入肺部并引发肺炎。
艾滋病毒感染还破坏了肺部的防御机制,如上皮细胞和黏液的产生,导致呼吸道更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
临床症状体征:合并感染的患者常会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胸痛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
肺部听诊可能发现哮鸣音、捻发音或湿性啰音。
严重的肺炎球菌性肺炎合并艾滋病毒感染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的症状)。
诊断与治疗:合并感染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胸部X线、血液培养和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等。
对于已知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应当充分警惕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合并感染。
治疗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能够改善免疫系统,但并不会立即恢复到正常状态。
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是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但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预防:由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对肺炎球菌性肺炎有较高风险,建议这类患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合并感染的发生。
艾滋病毒感染与肺部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艾滋病毒感染与肺部疾病的相关性分析艾滋病毒(HIV)是一种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衰竭的病毒感染。
艾滋病毒感染者常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和疾病,其中肺部疾病是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对艾滋病毒感染与肺部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首先,肺部疾病在艾滋病毒感染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艾滋病毒感染使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因此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容易患上各种肺部感染疾病。
据研究表明,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大约有70%至90%的人在感染后会出现肺部疾病。
其次,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
肺部感染包括细菌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和结核病等。
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损,微生物侵袭的机会增加。
此外,众所周知,肺结核是与艾滋病毒感染最紧密相关的肺部疾病之一,艾滋病毒感染者患上肺结核的风险远高于非感染者。
第三,艾滋病毒感染者患上肺部疾病的风险与CD4+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
CD4+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对抗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艾滋病毒感染者的CD4+淋巴细胞计数常常会下降,这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研究表明,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到200个/μL以下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尤其容易患上肺部感染。
此外,艾滋病毒感染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也可能出现肺部疾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然而,研究表明,在使用ART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中,肺部疾病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恢复免疫功能,或者是因为ART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最后,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患有肺部疾病时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肺部疾病的发生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状态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而肺部疾病的罕见和未被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对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艾滋病毒感染与肺部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5例临床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ID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 Methods Using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collected AID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PCP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General Hospital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14 to January 2015,included datas of clinical features,laboratory tests,MSCT data.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ymptoms were cough,continuous fever,progressive dyspnea and cyanosis .The number of CD4+T lymphocyte was(1-400)/μL;pulmonary ground-glass changes was the typical CT imaging;all the PCP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sulfamethoxazole (SMZco). If PCP patients’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 70 mmHg,they would be treated by SMZco combined with prednisone. If having other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they w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ly. Among them,3 cases improved,and 1case dead,1 case was discharged to give up treatment and dead in home.1/ 9However,death patients were mostly and simultaneously combined with other pathogens infection and CD4+T lymphocyte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atients got better. Conclusion PCP occurs mainly in late stage of AIDS,clinical symptoms are continuous fever,dyspnea,hypoxemia,weight loss,etal. If typical CT showed interstitial changes or frosted glass-like texture change should alert the possibility of PCP in AIDS patients,which should be given treatment of SMZco as soon as possible.In severe case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corticosteroid therapy.[Key words] AIDS;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SMZco;HIV-RNA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1981年由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其患病率攀升速度飞快,我国自1985年首例AIDS患者确诊后,近年来AIDS患者数量也呈迅猛上升趋势。
艾滋病毒相关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艾滋病毒相关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艾滋病毒(HIV)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受损的病毒,它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艾滋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衰竭,使人体易于发生感染和恶性肿瘤,其中肺部疾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本文将分析艾滋病毒相关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探讨治疗策略。
艾滋病毒感染导致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损,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使得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这使得艾滋病患者特别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肺部疾病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艾滋病毒相关的肺部感染可以分为两类:细菌性肺部感染和非细菌性肺部感染。
细菌性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毒患者中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之一。
肺炎链球菌、肺结核杆菌、呼吸道支原体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这些细菌感染通常在艾滋病患者中表现为严重的肺炎和呼吸困难。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对致病菌的敏感性进行判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应注意遵循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非细菌性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中较少见但危害性较大的肺部疾病。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感染一些常规情况下不致病的微生物,如机会性感染的真菌(如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曲霉菌属)以及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这些感染往往具有高度致病性和难以治愈的特点,对艾滋病患者生存和生活品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非细菌性肺部感染的治疗,首先需要准确诊断,包括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检查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查。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对于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并结合骨髓抑制剂等措施加强治疗效果。
而针对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用于减少病毒复制和抑制疾病进展。
除了针对具体感染病原体的治疗,给予艾滋病患者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也是重要的治疗策略。
ART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免疫治疗在AIDS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免疫治疗在AIDS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7-05-24T15:52:25.4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作者:门娅玲[导读]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核工业416医院感染科(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四川成都 610050)【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免疫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医院确诊收治的5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有无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口服替诺福韦300mg、拉米夫定300mg、依非韦伦600mg),对照组25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治疗,观察组25例加用胸腺五肽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评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咳嗽、喘息及胸闷各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免疫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32-02艾滋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且多合并各种感染,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感染,临床诊治难度较大,若不及时有效措施控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
本次研究中,总结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免疫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6年4月确诊收治的5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有无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口服替诺福韦300mg、拉米夫定300mg、依非韦伦600mg)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20~53岁,平均年龄为(38.2±2.7)岁,平均病史为(3.25±1.00)年,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22~54岁,平均年龄为(37.9±2.7)岁,平均病史为(3.25±1.00)年。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36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36例临床分析李泽峰【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表现。
结果36例患者中咳嗽、咳痰36例,发热34例,胸闷气喘28例,呼吸衰竭12例;CD4+T细胞<50个/μl 26例。
胸部CT示磨玻璃样阴影28例。
治疗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34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后失访。
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病率高,病原体检出率相对低,目前仍以临床诊断为主。
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应尽早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以降低病死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IV/AIDS (AIDS) merger cartesian 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8 to May 2015, 36 cases of HIV/AIDS merged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in patients were with clinical feature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chest CT performance.Results 36 cases of cough, sputum 36 cases, fever 34 cases, bosom is frowsty asthma 28 cases, 12 cases of respiratory failure. CD4 +T cells < 50 / μl 26 cases. Chest CT sample ground glass shadow 28 cases.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34 cases improved, 2 cases automatically lost to follow-up after discharge.Conclusion AIDS merged high rate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athogen detection rate is relatively low, still give priority to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nce the clinical merger, PCP, should use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se fatality rate.【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复方磺胺甲噁唑【作者】李泽峰【作者单位】361022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肺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HIV)后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1]。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艾滋病是临床中常见传染病类型,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情况也是比较多,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本文就针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护理进展引言:艾滋病属于传染疾病的一种,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通常会对患者的辅助T淋巴细胞造成侵犯和破坏,从而损伤到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该疾病还会发展成为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死亡率较高。
而肺孢子菌肺炎也属于传染疾病,是机会性感染的一种,该疾病是由于卡氏肺孢子虫发生感染而引起的非化脓间质性炎症。
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率直线上升。
因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综述了关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措施。
1.流行病学艾滋病最早是在美国发现,于1981年得到了首次报道,经报道后,该疾病也是迅速的发生了蔓延和传染的趋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艾滋病患者。
而在我国发现艾滋病是在1985年,且该疾病仍然呈现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艾滋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且同性之间传播率更高。
1.护理2.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感染艾滋病,在长时间内都会处于一种抑郁的情绪,且艾滋病会给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身心压力,因此大部分患者抗拒治疗,护理依从性较低,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找出影响患者情绪状态的根本原因,为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的情绪和状态面对治疗[1]。
2.2高热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者的体温密切的监测,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每隔2h到4h监测一次,如发现患者的体温较高,达到了高热的状态,就需要为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措施分别包含了冰敷、温水擦浴、乙醇擦浴、冰帽等,如患者情况严重就需要进行药物降温,患者用药需严格遵照医嘱进行,避免患者身体有大量的汗液分泌从而刺激到皮肤,还需要适当的为患者补充水分,如患者处出汗量比较多,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进行衣物或内衣裤的更换,保证患者皮肤的干燥[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临床
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 线表现。
结果:62 例艾滋病患者肺部感
染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为: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咳嗽,吐痰,全身疼痛等。
其中结核病患者39例,占总数的62.9% 。
其余为肺
部感染。
这些患者同时伴有皮肤感染和心、肝、肾等多系统损害。
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感染最
多见,是患者就诊、入院和致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了解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对艾滋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肺部感染;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56-01
【summary】purpose:increas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of aids, especially knowledg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infection.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x-ray. result: 62 cases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pati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fever, fatigue, thin, night sweat, cough, spitting, body pain. among 39 patients of tuberculosis,
62.9% of the total. the rest is lung infection and pneumocystis carinii disease. these patient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skin infections and heart, liver, kidney and other multi-system damage. conclusion: lung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id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tb infection among the most common, the patient treatment, hospitalization and death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understanding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aids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diagnosis of aids patients, early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aids lung infection tuberculosis
艾滋病患者因其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多系统的损害,常因感染而就诊,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而呼吸道是其侵犯的主要场所,hiv/aids 病人80%有肺部病变,其中90%是感染性疾病[1]。
本文就我院2007 年5 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2 例hiv检测阳性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2 例艾滋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的hiv/aids 诊断标准。
男性43例, 女性19例,年龄23~ 76岁,平均年龄49.5
岁,以青壮年为主。
45例来自农村,17 例来自城镇。
病程 6 年 ~11 年。
1.2 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消瘦、乏力3 个月以上病史[2],伴有盗汗、咳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的分别为36例,全身疼痛 32例,伴有皮肤病的 2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0 例,脾大10例,下肢浮肿8例,心功能不全6例,全身浮肿5 例,腹泻6例,肝大3例,肾脏损害3例。
1.3 实验室检查:62 例均为血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者43例,占69.4%;血沉100%增快。
痰涂片阳性者23例,占37.1%。
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者18例,占29.0%
1.4 胸部x 线平片:多为间质性肺改变:弥漫性肺纹理增多增粗,伴散在点状、斑片状、网状不均匀影,呈弥漫性或局限性毛玻璃样改变,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形成[3],绝大多数为双肺同时侵犯。
肺结核患者39 例,16例表现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12 例表现为双肺浸润型肺结核,伴空洞者11 例。
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15例。
支气管炎肺纹增粗表现7 例。
2 讨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一种有逆转录病毒引起,以t 淋巴细胞受损为其主要特征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全疾病[4]。
对其病毒来说,,肺与其他靶器官相比是更好的庇护所,以进行病毒的增殖、复制[5],艾滋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可以为细菌、
病毒、原虫、霉菌等,肺部感染以肺结核为主[6]。
正常人体遭受结核(tb)菌感染时,巨噬细胞有吞噬tb菌作用,在t淋巴细胞(cd4+)作用下,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干扰素、白介素(il-1 、il-2) 、肿瘤坏死因子等,以控制tb菌在细胞内的生长。
而且体内细胞毒t淋巴细胞(tc)增殖,对tb菌有杀伤作用[7]。
hiv 携带者在tb菌感染后,上述的各种细胞因子使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长期持续复制,促使hiv感染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性感染。
反之,结核病患者对hiv的易感性增强。
当艾滋病患者有结核病时,二者临床表现可以互相掩盖,如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厌食、咳嗽等。
由于cd4+的功能衰减,体内结核感染面积大,可出现多系统损害。
肺部的浸润病灶往往表现为双侧,易出现空洞,并累及中下肺叶,且易出现胸膜腔积液,痰菌涂片阳性率高[2]。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对抗原迟发性变态反应性降低,导致结核菌素试验(ppd) 阳性率低,可能会增加漏诊的机会,且常同时合并多种其他机会感染[8]。
aids 另一常见的肺部感染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早期就可有75%患者感染上pcp[9]。
我院由于条件所限,未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法从肺泡灌洗液中寻找卡氏肺囊虫(pc) 、滋养体或取肺组织活检证实,是通过胸部x 片、ct及予复方新诺明试验性治疗,病情痊愈证实诊断的,故pcp 诊断病例较少,而影像学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0]。
综上所述,对hiv感染者做好咨询、宣教工作,使之了解和掌握艾滋病及机会性感染相关知识是很重要的,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的
有关症状或体征,及时诊断治疗机会性感染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703-711.
[2]牟爱平.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526-527.
[3]周燕,代吉,等.54例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10,22(10):1855-1857
[4]原寿基.艾滋病[a].见:于恩庶,宋干,原寿基,主编.新发现的传染病[ m].第1 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44-75.
[5]马屿.要重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并发结核[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 11) :645-646.[6]李桂芝,冯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 22 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5):549.
[7]杨.hiv 与结核菌双重感染.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 ,16 :33-34 .
[8]王维真,刘康迈,危剑安,等.艾滋病与结核病.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39-44.
[9]陈玉玲,卢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
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 2) :114-115.[10]张乃凝.西宁地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7,1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