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
日本福岛核污染结果
日本福岛核污染结果
福岛核污染事件发生于2011年3月,由于3月11日的地震和
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核反应堆熔毁并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
以下是福岛核污染事件的结果:
1. 放射性污染:核反应堆熔毁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土壤和海洋中,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福岛县及其周边地区的土壤、水源、农产品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和环境安全的担忧。
2. 辐射影响:福岛核事故引发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工作人员和居民在事故发生后短期内被辐射超过剂量限值,导致了放射病的发生。
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中的人可能面临患癌症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3. 疏散和影响区域:根据日本政府的决策,福岛核事故导致了核灾疏散区和进一步扩大的影响区。
数万居民被迫离开家园并无法返回,这对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健康造成了长期的困扰。
4. 经济影响:福岛核事故对福岛县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核辐射污染导致该地区的农业、渔业和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农产品因放射性污染而无法销售,福岛县的形象和品牌价值也受到了较大的伤害。
5. 政策和技术反思:福岛核事故对日本政府和全球核能行业产生了重大冲击,并引发了对核能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反思。
很多国家对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并加强了
核能安全监管。
此外,福岛核事故也促使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多样化的需求增加,以减少对核能的依赖。
总的来说,福岛核污染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对福岛县和整个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全球核能行业带来了挑战和反思。
2011.3.11日本地震
日本3.11地震 地震 日本
日 本 地 震 诱 发 海 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地震后核辐射
20世纪以来震级最大地震 世纪以来震级最大地震 ① 智利 1960年 9.5级 年 级 ② 阿拉斯加 1964年 9.2级 年 级 ③ 印尼 2004年 9.1级 年 级 ④ 俄罗斯 1952年 9级 年 级 ⑤ 日本 2011年 9级 年 级 ⑥ 智利 2010年 8.8级 年 级 ⑦ 厄瓜多尔 1906年 8.8级 年 级 ⑧ 阿拉斯加 1965年 8.7级 年 级 ⑨ 印尼 2005年 8.6级 年 级 ⑩ 中国西藏察隅 1950年 8.6级 年 级
日本地震海啸前后对比图
时间:3月10日12时58分 震中: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 震级:5.8级 震源深度:10公里
时间: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 震级:9级(日本地震厅) 震源深度:24千米
地震成因: 主要太平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不断挤压 造成的。从历史上来看,环太平洋板块 一直主动向西方向挤压亚欧板块,试图 从欧亚板块下方“钻”进去,而亚欧板 块基本保持不动,因此两者相互"掐"起 来,就形成了两个板块边界处的频繁地 震
日本核污染污染大海
日本核污染污染大海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起带有9.0级强烈地震和海
啸的大规模灾难,被称为东日本大地震。
这场灾难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释放了大量的核辐射物质。
核辐射物质通过空气和水的运输逐渐扩散到海洋中,导致了日本海域的核污染。
核泄漏导致福岛核电站周围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迅速上升,其中包括铯、碘、锶等核辐射物质。
这些核辐射物质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海洋生物如鱼类等吸收了这些放射性物质后,它们的体内也会积累较高的放射性物质。
这使得海鲜成为一个核辐射的潜在来源。
为了应对核污染问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限制了福岛周围地区的渔业活动,对受污染海鲜的销售进行监管和限制。
其次,日本还进行了海水监测,以了解核辐射物质在海洋中的传播情况。
此外,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地下水也被处理和监测,以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尽管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轻海洋核污染的影响,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核辐射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长时间积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监测、调查和处理核污染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尽管已经过去了数年,但整个福岛核污染事件对日本和国际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仍在不断评估和研究中。
日本核污染资料
日本核污染资料
日本的核污染始于2011年3月11日,当时发生了一场强烈的
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
以下是一些关于日本核污染的资料:
1. 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一
系列事故,导致了核泄漏和核污染。
事故造成了多个反应堆冷却失灵和核燃料棒熔化,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2. 辐射泄漏:福岛核事故导致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包括氚、铯、碘等。
放射性物质通过空气、水和土壤传播,造成了局部的辐射污染。
3. 辐射污染区域:福岛核事故导致了福岛周围的广泛辐射污染。
当局制定了20公里半径的禁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散。
此外,还有更远一些地区也受到了辐射影响。
4.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核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放射性物质可以累积在食物链中,对动物和人类造成长期的健康风险,包括癌症和遗传损害。
5. 应对和清理工作: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核污染和辐射泄漏。
包括疏散人员、清理污染区域、监测辐射水平、验收食品安全等。
但是,清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并且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受污染的地区。
6. 国际合作和教训:日本核污染事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并促
使各国加强核安全和应对措施。
事故也提醒了人们核能的风险和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信息仅概述了日本核污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建议查阅相关学术和科学研究论文,或者参考专业机构和政府发布的报告。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随之导致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避免,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福岛工业区,同在该工业区内的有福岛第二核电站。
两个核电站统称为福岛核电站。
第一核电站共有6个反应堆,第二核电站拥有4个反应堆。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第一核电站6个反应堆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情况。
核泄漏原因之一:技术缺陷、设备老化、选址不科学等因素是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不断发酵的原因。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反应炉1971年开始运转,运行时间将近40年,严重老化。
据悉,日本很多核电设备不少已是“超期服役”,使用寿命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
抗震标准老化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日本早期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里氏6.5级。
2006年日本修改了核电站抗震标准,将这一标准提高到抗震能力最大为里氏7.0级。
但目前日本国内55座核电站中,只有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达到了最新抗震标准。
据东京电力公司文件显示,对第一和第二核电站的地震测试假设,最高只有7.9级,换言之,该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远未达到抵御9级地震的标准。
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当天日本电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厂的三座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然而,几天后相继传来核电站爆炸和反应堆受损的消息。
部分专家通过媒体上描绘的各个节点的场景为记者勾勒出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大致过程:由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地震之初就已自动停止,所以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不会发生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
所谓堆芯熔化,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
日本核污染路线
日本核污染路线
日本核污染路线是指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由核泄漏污
染形成的扩散路径。
福岛核事故是指2011年3月11日,福岛
第一核电站发生的严重核事故,由于地震和海啸引发了核反应堆的熔毁和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核污染主要通过空气、水和土壤传播。
以下是福岛核事故后核污染的主要传播路线:
1. 空气传播:福岛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空气中,被风吹散至不同方向。
这些放射性物质经由气流传播到日本国内以及临近国家和地区。
2. 水体传播:福岛核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进入附近海洋。
由于核电站附近的冷却方法,使用了大量的海水,其中含有放射性物质。
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海水中的溶解、悬浮或沉积态再次进入海洋,并沿着海流扩散到其他海域。
3. 土壤传播:福岛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粒子沉降到地表,与土壤、植被和水体发生接触。
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土壤中的径流和渗透扩散到地下水和水源中。
因此,福岛核事故的核污染路线主要包括空气、水体和土壤的传播。
这些污染广泛影响了福岛核电站周围地区以及临近和远离原发地的其他地方。
日本核污染事件经过
日本核污染事件经过
日本核污染事件经过是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
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四个反应堆启动了核反应,并发生严重事故。
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内部的电力系统大面积瘫痪,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事故导致反应堆的核燃料过热,发生燃料棒熔毁。
同时,核电站内也发生了爆炸,导致反应堆外壳受损,核污染物开始泄漏。
3月12日,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区被宣布为核灾难现场,当地居民被要求撤离。
此后,日本政府对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实施强制疏散,并对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发出根据核放射性污染级别不同的撤离建议。
同时,周围海域的捕鱼、农业和饮用水受到了污染风险。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TEPCO)组织了大规模的救灾工作和核事故应对。
包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内的多个反应堆进行了冷却处理,封堵事故核电站,减少核污染物的泄漏。
同时,国际社会也提供了救援和技术支持。
截至2019年,福岛核污染事件对日本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福岛核电站的废墟仍然存在,并需要长时间的处理和拆除。
大量泄漏的核污染物导致广泛的土地污染,严重
影响了周围地区的农业和渔业。
同时,日本政府也面临着核能发展和能源安全等诸多挑战。
日本地震核辐射
日本地震核辐射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场9.0级大地震,引发了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
该地震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失效,导致反应堆的燃料棒无法得到合适的冷却,最终引发了核燃料的熔化和辐射泄漏。
核辐射主要以放射性物质的粒子和波动的形式释放出来,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环境影响。
在福岛事故中,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海洋中和周边地区,导致了辐射污染。
福岛核事故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和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事故后,大量居民被迫撤离,并在事故周边建立了一个半径20公里的禁区。
此外,辐射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持久性的影响,一些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仍然受到较高水平的污染。
尽管福岛核辐射事故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辐射的影响,并对福岛地区进行了清理和恢复工作。
然而,对于一些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居民来说,问题仍然存在,包括长期健康影响、生活状况的改变以及对辐射的持续担忧。
透明公开的信息和科学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以确保公众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第五章2: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介绍
• 辐射尘向全球飘散
• 周边环境污染 • 食品污染 • 外交风波 • 全球核能复兴受阻 • 食盐供应恐慌
国际核事件分级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uclear and Industrial Safety Agency,简称“NISA”) 将本次事故升至最高的第七级,是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中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 第一至三机组为等级7
• 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出的放射性污染已达 到被列为7级的水平
福岛事故教训
教训: 1、应重新调查、评估核电厂厂址的安全性 (外部事件情况下)。 2、除了加强应急电源的数量外,也要加强应急电源的 可用性。检查事故后供电丧失的情况,并制定妥善的 应对方案。 3、建立核电站核核事故专家资源库、储备应急物资, 如硼酸。 4、检查应急通讯设备、事故疏散和调集人力的能力, 并进行演练。加强核电站应对超基准事故的应变能力 (包括组织机构、人力配备),并制定强化措施。 5、重视多重极端自然灾害叠加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简介
事故自然因素
日本时间2011.3.11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发生9.0级地震 地震和海啸切断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厂外电力供应。 由于海啸水淹导致了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丧失。
对核设施的直接影响
地震后
炉 芯 熔 毁
对环境的影响
福岛第一核电厂核事故以后,主要的辐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NPIC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的时间线如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福岛核电站
发生多个反应堆失控,导致核泄漏。
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物质泄露
到环境中。
2011年3月15日:福岛第二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继续泄漏放
射性物质。
2011年3月16日:福岛第三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事故升级
为七级(最高级别)。
2011年3月17日:日本政府宣布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撤离,恢复工作人员进入核电站进行救援工作。
2011年4月12日:福岛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未爆炸。
2011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福岛核事故得到冷却
控制,但还需长期处理和监测。
2013年8月修正:
- 自2012年12月起,日本政府开始解禁福岛核事故灾区的部
分地区,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核事故辐射影响区域”。
- 2013年4月,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的事件级别从七级调整
为三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同的级别。
- 2015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在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准备就绪,以在未来四十年内进行拆除和处置核电站。
- 2018年1月,位于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地下冻土墙被宣布为首
次有效阻止周边地下水流入核电站的措施。
2021年修正:
- 福岛核污染事件迄今已持续十年,核电站的拆除和处置工作
仍在进行中,并将继续监测辐射情况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梳理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梳理福岛核污染事件是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核事故,以下是事件的时间线梳理:2011年3月11日:- 发生里氏9.0级地震和海啸,震中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福岛发电站也受到严重影响。
- 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三个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效,核反应堆开始过热。
- 大约一个小时后,海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力系统严重破坏,导致无法维持冷却系统的运转。
2011年3月12日:- 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级别为7的世界核事件缩写级别(INES)的核事故,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列为历史上最严重的两起核事故之一。
- 发电站内三个反应堆中的1号和3号反应堆连续发生氢气爆炸,释放放射性物质。
2011年3月14日:- 日本政府要求辐射泄漏区域内约50公里的居民紧急避难。
- 福岛第一核电站使用直升机和消防车向反应堆释放水,以冷却燃料棒并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2011年3月15日:- 受辐射泄漏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2号反应堆发生部分熔毁。
- 日本政府建议居民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20到30公里的地方室内避难。
2011年3月16日:-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4号反应堆的氢气爆炸。
2011年3月17日:-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4号反应堆的火灾。
2011年3月21日:- 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宣布禁止从福岛进口食品。
2011年4月12日:- 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提升为与切尔诺贝利级别相等的7级。
2012年12月:- 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进入冷停堆状态,核反应堆已经完全停止。
2013年9月:- 日本政府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泄漏已经减少。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毁灭性打击,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
这场核泄漏事故,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场核灾难。
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最早开始修建的核电站之一,其中第一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机组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核电大发展时期,修建于1971年的1号机组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了40年,进入寿命末期。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积聚了大量核废水。
一部分废水是帮助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但同时变成了污染源;另一部分是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在海啸的作用下流入到厂房地下室,和已有的污染水混合在了一起。
此外,雨水也渗入厂房,成为污水。
随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在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入大海。
给出的理由是,东电近10年一直在给核电站事故善后,但发现储存核污水的储罐容量不够了,到2022年夏天就会存满。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
通过ALPS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是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日本政府当时表示,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的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以下,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该计划一经公布就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
然而,2022年7月,日本政府执意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即修建一条从福岛核电站通往近海的海底隧道,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通过该隧道引流至距海岸1公里的近海排放。
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于当年7月22日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计划。
获得地方政府同意后,东电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天开始排放核污水。
此后,根据日本政府的说法,由于相关基建受天气与海洋状况等变数的影响,排放的时间从原计划2023年春天延至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4~6月)。
日本核污染源是怎么来的
日本核污染源是怎么来的
日本核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核电站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
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失控并发生熔融,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大范围的核污染。
2. 核试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日本曾进行了一些核试验,包括在空气中、水下和地下进行的核爆炸试验。
这些核试验导致了大量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持久性的污染。
3. 核废料处理和储存:日本产生了大量的核废料,包括核燃料棒和用于核电站运行的其他材料。
这些废料需要进行处理和储存,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日本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废料,导致了一些核污染事件的发生。
4. 核医学和实验室活动:核医学和科研实验室中的一些活动也可能会导致核污染的发生。
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实验室中的实验操作可能意外释放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都是日本核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日本国内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日本核污染是怎么污染的
日本核污染是怎么污染的
日本核污染是由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福岛核事故引起的。
该次核事故是由一场9.0级地震和随后发生的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事故。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多个核反应堆的熔毁和核燃料棒失控,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和周边海域。
这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铯、碘、锶等,它们具有高度的放射性,并且会长期存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
放射性物质通过大气、土壤和水体的传播,进入了食物链中的海洋生物、农作物和食品中,造成了广泛的核污染。
福岛核事故导致了广泛的人员疏散和区域封锁,影响了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和环境。
污染的影响还延伸到了周边海域和其他地区,因为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气候、水流和风向传播。
日本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控制和清除核污染,包括封存受污染的地区、过滤和处理放射性废水、清除受污染的土壤和建筑物等。
然而,由于核污染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清除工作仍在进行中,且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日本核污染路径
日本核污染路径
日本核污染路径可以追溯至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福岛核事故。
该事故是由9.0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导致福岛核电站一
号机组和二号机组的核反应堆发生严重破坏,核材料泄漏。
在核事故发生后,大量的辐射物质释放到空气、土壤和水体中,从而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风和水流也将辐射物质带到福岛周边地区以及远离核电站的其他地方,扩大了污染范围。
福岛核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洋中,污染了海水和海洋生物。
一些渔民和海产品供应商经济损失严重,因为当局发布了一些限制和禁止福岛附近地区渔业产品的食用。
此外,福岛核事故还导致了广泛的土壤污染。
一些农田和农产品也受到了辐射污染的影响,不再适宜耕种和食用。
尽管一些清理和修复工作已经进行,但福岛核事故仍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影响。
核污染路径包括空气传播、水体传播、食物链传播等多种方式,这些都对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和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福岛核污染污染来源
福岛核污染污染来源
福岛核污染的污染来源主要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的。
这次事故是由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9级地震和海啸造成
福岛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失去冷却功能,引发核燃料棒过热熔化,并释放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到环境中。
福岛核事故导致核电站的反应堆核燃料棒发生熔化并释放核辐射。
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放射性碘和放射性铯等核素,它们在事故发生后通过放射性废水、大气中的气溶胶和气态物质以及沉降物等多种途径传播至周围环境。
这些放射性物质被排入大海,导致海洋中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
此外,还有一部分放射性物质通过大气扩散,进入了大气层并随着风向传播。
降雨及沉降物的分布也使一些地区的土壤、河流、湖泊等受到污染。
此外,受到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还有海产品和食品等生物体,它们吸收了污染的水、土壤或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使其成为食品来源的污染。
总之,福岛核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是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水、空气和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至周围环境,导致福岛周边地区的水、土壤和生物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核污染。
日本海里倒核污染
日本海里倒核污染
日本海里发生的核污染是指2011年福岛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污
染扩散至日本海的情况。
福岛核事故是指2011年3月11日发
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地震和海啸导致多个核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释放了大量的辐射物质。
核事故后,大量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洋中,其中包括碘、锶、铯等核素。
这些核素在水中的扩散和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这些核污染物可通过海洋生物的摄食和沉积物的沉降进入食物链中,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
尽管福岛核事故造成了日本海里的核污染问题,但福岛核电站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辐射物质的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此外,日本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监测和限制措施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
然而,由于核污染物的长期存在和扩散的特点,以及复杂的海洋环境变化等因素,对于日本海里核污染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采取合作行动来应对核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问题。
日本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
日本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2011年3月11日,9级地震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形成了一场“核危机”。
这场危机对今后的地球造成多大的危害,还在评估中。
福岛核泄漏是怎样造成的呢?地震带上的核电站核电作为目前世界“最安全的能源之一”,其发展一直备受争议。
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尤其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优先发展核能的路线,并一直未动摇。
因此,日本在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核电,并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核电大国。
55座核反应堆,从北海道到本岛,再到九州,遍布在全国的海岸线上。
其中,以福岛核电站周边区域最为集中。
然而,摊开地图,将日本的经济分布图与地震带对比,不难发现,处在三大板块交界处的日本,留给核电站的安全之地不多。
2007年7月,日本中部地区新潟县遭遇里氏6.8级地震。
地震过后,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厂发生火灾,该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发生了泄漏。
该核电站距离地震震中仅9公里。
也就是说,核电站处在地震高危地带。
日本本来就是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上述所说的55座核电站,有70%以上位于地震高危区域。
而且2007年的核泄漏,不是日本第一次由地震引发的核电安全事件。
2004年、2005年、2009年,日本都曾有反应堆因地面加速度超出运行设置而自动关闭。
只是因为,没有遭到破坏,应急冷却系统安全启动,避免了核泄漏的发生。
但是,核电站选址过程中,对地质地震的研究考虑确实不够周全。
为此,日本政府也承认,为了发展核电,部分核电站建立的选址,不太科学。
客观的地理环境,需要客观的应对措施。
日本政府也认识到核电站发展与地震带分布的制约性。
2007年,修订地震标准,将核电站设计基础标准提高了约1.5个点。
因此,相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核电站工程设计有一定的防御措施。
据了解,其防御设计的核电站,地震威力冲击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的威力的五倍。
此次9.0级地震冲击核电站时,所有的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
只是由于兴建年代不同,科技含量不同,各个核电站的承受能力也有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作者:李睿涵学校:北京育才学校班级:高二二班指导教师:王申旺本人郑重声明:所成交的数学应用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的成果,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论文作者签名:2011年月日摘要: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如今这次核泄漏的等级已升至7级,本文将在理想状态的背景下研究此次核污染物通过洋流进行扩散及污染的范围和时间,为各国沿海地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污染物,洋流,范围,时间正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
由于此次核泄漏事件较为严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3月18日宣布将在近日内派出工作组,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进行监控,并将于3月21日就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召开特别会议,可见世界对这次事故的重视和这次事故的严重性。
(一)关于核泄漏1、核泄漏是指由于反应堆故障或爆炸引发的核能泄露,核泄漏分为7个等级(1~7分别是:偏差、异常、事件、重大事件、没有明显场外风险的事故、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产生的影响按等级递增。
2、核泄漏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指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一般来说以α、β、γ这三种射线为主。
α、β属于短距离辐射的射线,比较容易被隔离,而γ射线的辐射能力就比较强了,辐射强度可以穿透30公分的墙壁,一般只用吸收辐射比较强的铅板来进行防辐射工。
,核辐射通常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且作用时间极长。
在这期间,在受核辐射的区域的任何生命体都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
(二)关于日本核电站核泄漏的相关分析1、本次福岛核电站事故为最高的7级。
即大型核装置(如动力堆堆芯)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向外释放,典型地应包括长寿命和短寿命的放射性裂变产物的混合物。
这种释放可能有急性健康影响;在大范围地区(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有慢性健康影响;有长期的环境后果。
因此全世界都很关注此次日本核泄漏的事故。
2、因为福岛核电站位于海边,所以大量核污染物会直接与海水接触并溶解在海里面,而且近日由于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故越来越严重,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把大量含有核辐射的污水排放入海中。
这些放射性物质将通过海洋的洋流作用,漂洋过海,影响其他国家,中国也不例外。
那么我们如何对这即将到来的核污染进行防护呢?(三)关于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
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铅直流动。
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海流在近海岸和接近海底处的表现,和在开阔海洋上有很大的差别。
有可能影响到核污染物扩散的洋流有:日本暖流:日本暖流是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部向北偏转而形成的。
它的主流沿台湾岛的东岸、琉球群岛的西侧向北、直达日本群岛的东岸,在北纬40°附近与千岛寒流相遇,在西风吹送下,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大的一股暖流,它在台湾岛东面的外海处,其宽度约有100—200千米,深200米,最大流速每昼夜可达60—90千米,平均流量每秒约2200万立方米。
由于日本暖流来源于北赤道暧流,因此水温和盐度均较高。
水温夏季达29℃,冬季为20℃,二者向北逐渐降低;盐度在150—200米层达到最大值,为3.48—3.5%。
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又名北太平洋西风漂流。
在东经140~160°与日本暖流相接。
介于北纬35~42°间,流向东,自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外海延伸到北美大陆西部近海后分为两支:一支北上,称阿拉斯加暖流;一支沿北美大陆外缘南下,称加利福尼亚寒流。
该暖流位于热带水与极地水交界处,具有宽广的过渡区。
冬季(2月)表层水温7~16℃,夏季(8月)18~23℃。
流速从西部海域0.5米/秒减至东部0.1米/秒。
流量变动于1500~3500米3/秒间。
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北美西海岸流动,流速≤0.9(公里/小时),出现频率≤25 (%)北赤道暖流:在赤道北侧,由于该暖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而形成的自东向西推进的洋流,因而属于风海流,与由于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合称“信风流”。
其基本特点是:从东向西流动,横贯大洋,水温高,盐度低。
流速为0.9~2.8km/h福岛核污染物如果进一步扩散,整个北回归线附近将会是污染物比较重的区域,而洋流所经之处势必会受到核辐射物的影响,因此核辐射污染物质除了影响日本,伴随洋流走势,还可能会影响到美洲地区。
通过以上分析,我把研究主题确定为研究核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根据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特殊情况,我重点研究了洋流对核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四)核污染物扩散路径的确定及计算1、路径的确定福岛的核辐射物质会通过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形成一个闭合的洋流环进行扩散,在洋流环中会先后与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赤道逆流接触,而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会在北回归线附近形成分支。
日本及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地图:在这幅图上,我们可以取几个特殊的点来近似求出核辐射到达的时间,这些点的经纬度也用大致的坐标表示出来,然后通过计算这几个点之间的距离和它们之间的洋流速度实现。
世界洋流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与本次核泄漏事故有关的洋流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
考虑到研究价值和运算模型的简便,所以忽略北太平洋暖流到达北美大陆西海岸后向北的分支,将环北太平洋的洋流环线,作为此次污染物扩散的主要路径。
2、速度的确定由于洋流的速度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到洋流的速度,因此,我通过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来近似确定洋流的平均流速。
通过对以上查找到的关于洋流的数据,我进行了计算,求出了各个洋流的平均速度:日本暖流:v1=3.125km/h北太平洋暖流:v2=1.08km/h加利福尼亚寒流:v3=0.9km/h北赤道暖流:v4=1.85km/h在确定平均速度的时候,由于资料有限,所以日本暖流是计算的查找到的最大速度的平均值,加利福尼亚寒流则是用的最大速度来计算的,而北太平洋暖流和北赤道暖流则是计算的整体流速的平均值。
3、洋流交汇位置的选取和经纬度的确定在确定好的路径上,选取了一下5个点作为进一步计算路程的基准点。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处):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北海道渔场:北纬40度,东经150度附近夏洛特皇后群岛:北纬53度,西经132度洛斯卡波斯:北纬23度,西经110度关岛:北纬13度,东经145度选取的原则是:(1)地点自身的重要性(例如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渔场,如果污染物顺着日本暖流扩散到了北海道渔场,那么当地的渔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2)计算中尽量的简便;(3)经纬度容易确定4、距离的计算: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把2中的五个位置看成5个坐标点,并且把经纬度全部精确到“度”这样可以忽略一些影响不大的数据,并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每两个洋流交汇处的距离。
(1)同经度或同纬度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经纬度与距离之间的换算(同经度是球面距,同纬度是纬度圈所在的小圆的弧长)纬度1度= 大约111km经度1度= 111km乘纬度的余弦由于经度间的距离算法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可以先计算纬度(水平)距离分别设上面四个位置(日本福岛核电站、北海道渔场、夏洛特皇后群岛、洛斯卡波斯、关岛)为A、B、C、D、E这五个点,则ABy=(40°-37°)×111km=333kmBCy=(53°-40°)×111km=1443kmCDy=(40°-23°)×111km=1887kmDEy=(23°-13°)×111km=1110kmEAy=(37°-13°)×111km=2664km要求出ABCDE这五个点的水平方向距离,可以用经度差与其中一个点的纬度余弦相乘,则ABy=(150°-141°)×cos37°×111km≈800kmBCy=(30°+48°)×cos53°×111km≈5194kmCDy=(132°-110°)×cos53°×111km≈1465kmDEy=(70°+35°)×cos23°×111cm≈10489kmEAy=(145°-141°)×cos37°×111cm≈355km(2)以直代曲求不同经纬度的两点间距离这样就求出了所有线段的纬度圈距离和经度圈距离,然后将每个线段看成是它们所在的球面三角形的一条边,近似的看成平面几何中的直角三角形,最后通过勾股定理求出每条线段的长度:AB2=ABx2+ABy2,AB≈867km以此类推,BC≈5214kmCD≈2376kmDE≈10548kmEA≈26876km5、核污染扩散时间计算AB段为日本暖流控制,速度约为2.5~3.75km/h,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取平均值来进行估算,则平均速度v1=3.125km/h,则这段时间t1=867km/3.125km/h≈277.44h≈12天北太平洋暖流流速为0.5~0.1m/s,合1.8~0.36km/h,则v2=1.08km/ht2=5194km/1.08km/h≈4809h=200天(五)结论如此说来,此次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导致的核辐射将在917天之后登陆中国,当然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全部的放射性物质全部溶于水,且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才会达到以上数据所计算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