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第九章 内分泌
运动生理学9

本章提要:
学习目标:
酸碱平衡: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 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pH值恒定的作用。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 一、酸、碱与pH值
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1、碳酸:
2、固定酸: 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食物当中。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人体生命 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值变化范围为6.9-7.8。
有效滤过面积:约为1.5m2 以上。
肾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量。 约为600-700ml/min。
肾小球滤过率是相对稳定的。但在进行剧烈运动、 重体力劳动或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导致机体产生了血液 的重新分配,使肾血流量大为下降;严重缺氧或二氧化 碳浓度增加或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时,都会引起肾血流 量显著减少,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液减少,尿 液也会减少。
入球端
出球端
有效滤过压
=6.0 –(2.67+1.33)
=2.0kPa(15mmHg)
>0有滤液生成
说明原尿主要在入球 端形成。
有效滤过压 =6.0 –(4.67+1.33) = 0kPa(0mmHg)
≤0无滤液生成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滤 过 膜 结 构 示 意 图
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通透性约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管壁 的通透性大25倍,而且滤过膜的通透性比较稳定,血液中血细胞、球 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外,各种无机盐、小分子有 机物以及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白蛋白等均可通过滤过膜。
H2O+CO2
H2CO3
HCO3- + H+ Na+
运动生理学课件内分泌调节

04
内分泌失调与运动表现
内分泌失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01
02
03
运动能力下降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激素 水平异常,影响肌肉力量 、耐力和爆发力的表现, 使运动能力下降。
疲劳感增加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代谢 紊乱,使身体更容易疲劳 ,影响运动持久性和训练 效果。
恢复期延长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身体 恢复能力下降,使运动后 的疲劳恢复期延长,影响 训练计划和比赛表现。
内分泌失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情绪波动
竞技状态不稳定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焦 虑、抑郁等,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和比赛表现。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竞技状态的不稳 定,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时 好时坏。
注意力不集中
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影 响运动表现。
05
定。
运动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改善代谢
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 ,有助于调节血糖、血 脂等指标,改善内分泌
功能。
减轻压力
运动能够释放压力,减 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 题,有助于改善内分泌
状态。
促进激素平衡
运动能够促进多种激素 的分泌,如生长激素、 睾酮等,有助于改善内
分泌功能。
提高免疫力
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 预防和治疗内分泌相关
性腺
总结词
性腺主要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够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男性的睾丸能够合成和释放睾酮等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则能合成和释放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这些性激素 对人体的生殖器官发育、性征维持和生育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性腺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性腺功能减退、性早 熟等病症。
运动生理学知识:内分泌对运动的影响和变化

运动生理学知识:内分泌对运动的影响和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和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各种实验和研究表明,内分泌系统是影响体育运动的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内分泌系统对运动的影响和变化。
一、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将其中转化为能量。
在运动时,体内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肌肉工作,胰岛素水平也会随之升高。
研究表明,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运动,如短跑或举重,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则会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激素,它们与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会随之升高,从而促进心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增强机体的代谢水平。
当人体经历长时间的运动负荷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就会逐渐下降。
这种情况下,机体需要从脂肪和肌肉中获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运动所需的代谢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在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中,机体会逐渐将能量源从葡萄糖转向脂肪,以便更加高效地运用能量。
三、生长激素的变化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它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生长激素水平会随运动的负荷和强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研究表明,在高强度运动中,生长激素的水平会随之升高,最高峰一般会出现在运动后的2小时内;而长时间和低强度的运动则可能会导致生长激素的水平下降。
四、皮质醇的影响皮质醇是一种在应激状态下分泌的激素,它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能量代谢平衡。
在运动时,机体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应激刺激,这些刺激会促进皮质醇的分泌。
当机体经历长时间的运动负荷后,皮质醇的分泌水平也会随之升高,以支持机体的代谢水平。
五、雌激素和睾丸素的变化雌激素和睾丸素是性激素,它们在男女体内的水平和作用机制都有所不同。
在运动中,雌激素和睾丸素的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运动生理学教案内分泌

运动生理学教案内分泌教案标题:运动生理学 - 内分泌教案目标:1. 了解内分泌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2. 理解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
3. 掌握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相关运动生理学知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并提问学生对内分泌的理解。
知识讲解:2. 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腺体,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其他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3. 解释内分泌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包括调节能量代谢、水电解质平衡、心血管功能等方面。
4. 介绍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包括运动对激素分泌的调节、运动对内分泌腺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等。
案例分析:5. 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例如,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对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有何影响?长期运动训练对甲状腺功能有何影响?6.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案例,并总结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
实践活动:7. 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例如,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然后测量他们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并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
讨论和总结:8.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结果,并总结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9. 提醒学生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作业:10.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某个特定的内分泌腺体与运动的关系,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份海报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1. 设计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生理学的理解程度。
拓展阅读:12. 推荐一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进展。
教学资源:- 内分泌系统的图表和图像- 运动生理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实验室设备(如心率计、血压计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理学考研必备:大学运动生理学知识点总结(超全面)

运动生理学绪论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二、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三、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四、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五、生殖第二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一方面是代谢过程使稳态不断的受到破坏,而另一方面机体又通过各种调节机制使其不断的恢复平衡。
一、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二、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线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至靶器官,对其活动起到控制作用,这种形式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四、生物节律:生命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成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几个研究热点(如何用生理学观点指导运动实践)第一章骨骼肌的机能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
第一节肌纤维的结构一、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肌细胞即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肌纤维(肌内膜)集中形成肌束(肌束膜),肌束集中形成肌肉(肌外膜)。
3.肌纤维直径60微米,长度数毫米——数十厘米。
4.肌肉两端为肌腱,跨关节附骨。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肌细胞的结构)肌原纤维(A、I带,H区,M线,Z线与粗、细肌丝的排列关系,粗细肌丝的空间排列规则等)视图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肌细胞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NaHCO3。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A)的原动力。
A、肺通气B、组织通气C、气体运输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A ),而呼气过程是()A、主动的,被动的B、被动的,主动的C、主动的,主动的3、呼气时肺内压(),而吸气时肺内压(B )。
A、减小,增加B、增加,减少C、增加,不变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C )状态。
A、等于大气压B、大于大气压C、小于大气压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B、平静时C、最大呼吸时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C)。
A、最大通气量B、最大肺容量C、肺活量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C)的影响。
A、呼吸深度B、呼吸频率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B)肺通气量。
第九章内分泌(enrine)讲课用

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简介
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和原子弹 的成功试爆、人造卫星的上天一道,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中国人争气的“代表作”。
该课题于1958年下半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 人员集体提出,1965年9月17日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 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单位协作完成。前后共花 了大约七年的时间。中间经历过一个短期的“大兵团作战”阶段, 除上述三单位外,还牵涉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 京大学化学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 研究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理研究所、中科院实验生物 研究所等单位。但是只有在调整了参加单位至三个,参加人员压缩 到二十余人时,工作才真正走上轨道,取得进展。这项工作的完成 ,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有机合成 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胰岛素的发现
1909年De. Meyer给胰岛细胞激素起了一个 名字—胰岛素(insulin),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 今天。可当时,这种激素的存在还只是一个假设。
1920年 Banting 和 Macleod经过反复实 验最终发现了胰岛素。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3
稳定的现象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
三.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一)种类及作用
作用部位 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CT)
骨
骨溶解(+)
成骨过程(+)
1,25-(OH)2D3
类似PTH
肾
重吸收Ca++(+)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a.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c.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生理机制b. 介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案例c. 讨论运动生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二、第二章:运动与神经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掌握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神经系统与运动调控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概述b. 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c. 运动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3. 教学活动:a. 分析运动过程中的神经调控机制b. 通过实例了解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c. 探讨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运动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三、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肌肉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运动对肌肉的影响c. 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3. 教学活动:a. 分析肌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通过实验或实例了解运动对肌肉的影响c. 讨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及其应用四、第四章:运动与心血管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心血管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相互关系3. 教学活动:a. 分析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通过实验或实例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c. 讨论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建议五、第五章:运动与呼吸系统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与运动关系的兴趣。
《生理学》复习题 内分泌(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内分泌【第九章习题】一、名词解释1.激素2.应激反应3.垂体门脉系统4.生长素介质5.靶细胞6.促垂体区7.允许作用8.第二信使9.月经周期二、填空题1.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作为药物应用时_____激素可被消化酶分解,故不易口服;_____激素不被消化酶分解,故可口服。
2.激素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大多数激素的传递方式是_____.3.甲状旁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激素,它主要调节血中_____和_____的浓度。
4.甲状腺激素主要以_____的形式贮存于_____中。
5.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_____,而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将导致_____.6.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以_____为主,而活性以_____为高。
7.血钙增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血磷升高,甲状旁腺素分泌_____.8.胰岛素由胰岛_____分泌,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9.胰岛素缺乏,组织对糖的利用_____,血糖_____.10.腺垂体分泌四种促激素,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_____分泌,糖皮质激素由肾腺皮质_____分泌,性激素可由肾上腺皮质_____和_____分泌。
12.糖皮质激素分泌受腺垂体分泌的_____控制。
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受_____控制。
13.糖皮质激素使血糖_____,肝外组织蛋白质_____,脂肪_____.14.下丘脑分泌的各种调节性多肽,通过_____运送到_____,调节_____的分泌。
15.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_____和_____.16.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_____支配,并受ACTH和_____的调节。
17.生长素对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蛋白质的_____,加速脂肪的_____,_____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_____.1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其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19.卵巢在卵胞期主要分泌_____,而黄体期还分泌_____.10.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使蛋白质合成_____,而甲亢时蛋白质_____,呈负氮平衡。
09 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

《人体生理.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 3.对骨骼肌的作用 4.对代谢的作用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体生理学》
肝
脂肪组织
乙氨酸
组织
糖原
FFA氧化
阻止进入
糖
FFA + 甘油
糖
(—)
(+)
(+)
儿茶酚胺:E和NE
儿茶酚胺在基础代谢中的作用
《人体生理学》
(二)儿茶酚胺在“应急”反应中的作 用
长 反 馈
腺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ACTH
短 反 馈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实线表示促进 点线表示抑制 )
《人体生理学》
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物合成示意图
《人体生理学》
六、肌肉活动时的激素反应
《人体生理学》
运动期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
《人体生理学》
(一)快反应类激素
《人体生理学》
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示意图
《人体生理学》
四、激素的作用特点
(一)特异性 (二)无始动作用 (三)高效性
《人体生理学》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一)反馈调节 --- 激素作用于靶 细胞引起特定的生理效应
(二)非反馈调节 --- 神经系统对 激素分泌的调节
《人体生理学》
应激刺激
下丘脑
CRH
cAMP是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 给第二信使, cAMP使无活性的蛋白激酶系 统活化,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 《人体生理学》 固有的反应。
含氮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
腺细胞分泌 肌细胞收缩与舒张 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细胞分裂与分化以
及各种酶反应等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7-9章

13、肾脏主要是通过排碱保酸作用来维持酸碱平衡的。
()14、运动后尿乳酸的含量能反映出体内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强度。
15、运动员安静状态尿蛋白为阴性,运动后常为阳性。
()16、肾脏有泌尿和内分泌,两方面的机能,所以对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二、选择填空:1、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呼吸器官B、消化器官C、肾脏D、皮肤2、两则肾脏24小时的滤过量约为()A、180LB、100LC、200LD、150L3、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A、收缩压B、晶体渗透压C、有效滤过压D、内压4、尿的PH值为()A、5.0—7.0B、8.0—9.0C、4.0—5.05、肾糖阈为()A、140—160毫%B、160—180毫克%C、180—200毫克%6、肾小管分泌的物质有()A、H+B、K+C、NH3D、肌酐E、尿酸7、肾脏具有分泌作用的部位有()A、肾小管B、集合管C、肾小管和集合管8、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H+B、K+C、Na+D、CL—3、肾小球滤过率4、有效滤过压5、运动性蛋白尿6、K+—Na+交换7、水利尿四、简答题:1、肾脏的排泄途径。
2、肾小球的滤过速度取决于哪三个因素。
3、H+—Na+交换过程可产生哪三种结果。
五、问答题:1、排泄途径有哪个几方面?2、试述尿生成过程。
3、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简述肾脏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答案:一、是非判断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8、(+)二、选择填空题答案:35、体内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受体,均可对同一激素产生反应。
()6、含氮激素到达靶细胞后不能通过细胞膜,必先与受体结合才能引起特异通道开放而进入细胞内。
()7、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8、类固醇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
运动生理学第九、十章必背题目

第九章必背题目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答: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生理特点如下:(1)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编码作用: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4)适应现象: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
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
2.简述视觉感受器的特点。
答:①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凹边缘,对光的敏感度高(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能力较差。
视杆细胞及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视杆系统。
②视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凹处,对光的敏感性较差(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并对被视物体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视锥细胞及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视锥系统。
3.试述位觉产生机理。
答:前庭器官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前、外侧、后)构成,感受细胞都是毛细胞,适宜刺激是机械力作用。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加减速度运动)时会引起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感受旋转正负加速度的为三个半规管,每个半规管均有膨大端为壶腹,壶腹壁上有壶腹嵴,壶腹嵴含有感受性毛细胞。
毛细胞顶部纤毛埋植终帽中。
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旋转正负加速度。
旋转加速度改变时,由于内淋巴的惯性作用,使终帽与毛细胞发生移行,刺激毛细胞而兴奋,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产生旋转运动感觉。
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班。
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插人耳石膜内,耳石膜表面附着的许多小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
运动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

运动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运动生理学内分泌那些事儿。
咱就说这内分泌,那可真是身体里的神奇魔法呀!就好比一个超级大工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精灵”在忙碌工作着。
激素,这就是那些神奇的“小精灵”啦!它们在身体里跑来跑去,发挥着各种重要作用。
比如说生长激素吧,那可是决定咱能不能长高的关键呢!要是它偷懒不干活了,哎呀,那可就麻烦啦,想长成大高个就难喽!这就好像盖房子,没有足够的材料,怎么能盖得又高又结实呢?还有甲状腺激素,这小家伙可重要啦!它就像身体的“活力助推器”,要是它分泌不正常,人就可能变得懒洋洋的,没精神,干啥都提不起劲来。
这就像汽车没了油,还怎么跑得动呀?胰岛素呢,就像是个管钱的小管家,负责把血糖安排得妥妥当当。
血糖高了,它就赶紧把多余的弄走;血糖低了,它又得想办法让血糖升上去。
要是这个小管家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糖尿病可能就找上门啦!性激素呢,嘿嘿,这可是和咱们的性别特征、生育啥的密切相关呀!男生的雄激素,女生的雌激素,它们就像魔法师手里的魔法棒,让我们变得更有男人味或者女人味。
那运动和内分泌又有啥关系呢?这关系可大啦!咱运动起来,就像是给这个大工厂来了一场大整顿。
运动能让很多激素变得活跃起来,就像给它们打了一针兴奋剂。
比如说,运动能让生长激素更努力地工作,那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多运动不就更容易长高了嘛!而且运动还能让胰岛素工作得更好,对控制血糖有好处呢!咱再想想,要是我们一直不运动,那这些“小精灵”会不会无聊得都想罢工啦?那身体可不得乱套嘛!所以呀,为了让我们的身体这个大工厂正常运转,咱可得动起来呀!别整天就知道坐着、躺着,出去跑跑步、打打球,出出汗,多好呀!反正我觉得呀,内分泌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神秘而又重要的世界,我们得好好了解它,照顾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尽情地享受生活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动物生理 第九章内分泌

2.典型激素的特点
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只对特定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②只调节细胞内生理反应的速度,不能发动新的反应;
③表现高效性,微量激素就能起显著反应; ④分泌速率不均一,常表现间断性或周期性分泌; ⑤通过代谢在肝脏或靶组织内失活,不断从体内消失。
(二)激素的分类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含氮激素 2.胺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3.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一)对代谢的影响
⒈ 生热作用
促使机体内某些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多,细胞内氧化 速率增加,提高有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2.对糖代谢的作用
促进糖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升高; 同时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又有降血糖作用,但升糖大于降 糖作用,甲亢时可出现糖尿。
3.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 ②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4.促甲状腺激素(TSH)
①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生及其活动 ②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5.生长激素(GH)
①促进生长发育——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②促进代谢 缺少时:侏儒症;过多时:幼儿-巨人症,成人-肢 端肥大
“保钠、保水、排钾“
2.糖皮质激素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①对糖代谢的作用:加强肝糖原合成,促进糖异生和抑制组
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②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既抑制蛋白质合成,又加速蛋白 质分解,增加氨基酸进入血液。 ③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供 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利于糖原异生。但由于糖皮 质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刺激作用,所以其对脂肪代谢的总效应 是促进脂肪合成。Cushing’ s Syndrome ④对水盐代谢的作用: 增加肾小球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促进水排出;分泌不足,排水功能低下,严重则导致水 中毒、全身肿胀,补充后可缓解。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1.2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学习运动生理学的重要人物和贡献1.3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掌握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第二章:运动与身体机能2.1 运动与神经系统学习运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反应过程2.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2.3 运动与呼吸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3.1 肌肉的生理特性学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掌握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因素3.2 运动与肌肉力量理解肌肉力量的发展机制和训练方法学习运动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3.3 运动与肌肉耐力掌握肌肉耐力的定义和评估方法理解运动对肌肉耐力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四章:运动与能量代谢4.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学习能量代谢的定义和意义掌握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和指标4.2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和消耗机制4.3 运动营养与能量代谢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理解运动营养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5.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和激素作用5.2 运动与激素分泌理解运动对激素分泌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和作用5.3 运动与激素调节掌握激素在运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理解运动对激素调节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这五个章节涵盖了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六章:运动与骨骼系统6.1 骨骼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学习骨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骨骼的力学特性和适应性变化6.2 运动与骨骼健康理解运动对骨骼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作用6.3 运动与骨折愈合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运动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和康复训练方法第七章:运动与免疫系统7.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免疫调节机制和免疫反应过程7.2 运动与免疫系统理解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中的作用7.3 运动与慢性疲劳掌握慢性疲劳的定义和特点理解运动对慢性疲劳的影响和康复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与心理健康8.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评估方法掌握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策略8.2 运动与心理健康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改善心理状态和预防心理疾病中的作用8.3 运动心理咨询与干预掌握运动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运动与遗传因素9.1 遗传学基本概念学习遗传物质的结构和传递方式掌握遗传变异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9.2 运动与遗传因素理解运动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遗传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9.3 运动与运动能力掌握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和训练方法理解运动在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中的作用第十章: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10.1 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概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0.2 实验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习运动生理学实验中各种检测手段和设备的使用10.3 运动生理学研究趋势与展望掌握运动生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补充说明: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学科。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哪些方面?A. 心理反应B. 生理变化C. 运动技能D. 运动环境2. 以下哪个不是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A. 神经冲动的传递B. 肌肉纤维的缩短C. 肌肉能量的储存D. 钙离子的释放3. 运动时心率的增加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A. 增加肌肉力量B. 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C. 减少乳酸的积累D. 维持体温4. 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蛋白质D. 乳酸5. 运动后肌肉酸痛通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A. 肌肉拉伤B. 乳酸积累C. 肌肉疲劳D. 缺乏维生素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运动时,人体通过_________系统来调节体温。
7. 运动生理学中的“最大摄氧量”指的是_________。
8.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_________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9. 运动时,人体通过_________来调节能量代谢。
10. 运动后,人体需要补充_________来恢复肌肉糖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2. 解释为什么长时间运动后人体会出现疲劳现象。
13. 描述运动生理学中“乳酸阈”的概念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和运动表现提升中的作用。
15. 讨论运动生理学在运动员伤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B二、填空题6. 温度调节7. 在最大负荷运动时,每分钟摄取的氧气量8. 适应9. 内分泌10. 碳水化合物三、简答题11.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静息心率,改善血管弹性,提高血液循环效率。
12. 长时间运动后,肌肉中能量物质消耗,乳酸积累,导致肌肉pH值下降,肌肉疲劳。
13. 乳酸阈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乳酸开始在血液中积累的点,它标志着从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转变,对运动训练和比赛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第九章--运动与免疫

2021/5/27
26
流式细胞仪
四、免疫反应
2021/5/27
27
四、免疫反应
u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体内免疫细
胞识别抗原分子,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称作免疫应
答,也称为免疫反应。
u 免疫反应分类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2021/5/27
28
(一)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的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
抗原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
抗原的分类
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自身抗原:人体组织、器官、代谢产物、衰
老细胞等。
2021/5/27
12
疫苗
u 疫苗泛指所有用减毒或杀死的病原生物(细菌、病毒、立克 次体)或其抗原性物质所制成,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疫 苗应具有免疫原性,但安全,无感染性,无毒,也不致癌等优点 。
免疫系统
5、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
2021/5/27
22
血 液
淋巴细胞
中性粒
红细胞 细胞 血小板
2021/5/27
23
2021/5/27
24
(三)免疫分子
1、抗体 (前面已阐述)
2、补体 (C):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
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免疫溶菌、溶血作用,故 称为补体。
自由基通过攻击免疫细胞膜、DNA等途径,形成免疫 损伤,造成免疫抑制。
2021/5/27
44
4、营养物质耗竭学说
u 微量元素通过其参与重要酶的活性来调节免疫反应 ,如铁、锌、铜等缺乏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 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理学2新陈代谢3运动单位4疲劳5兴奋6膜电位7动作电位8体液9人体内环境10红细胞比容11渗透压12 碱储备13运动性贫血14自动节律性15心动周期16心输出量17心力储备18血压19动脉脉搏20呼吸21外呼吸22内呼吸23呼吸运动24潮气25时间肺活量26肺通气量27氧利用率28最大摄氧量29肺泡膜扩散容量30物质代谢31能量代谢32氮平衡33基础体温34激素35 内分泌36 内分泌腺37感受器38感觉器官39感觉40视野41中央视觉42周围视觉43视力44前庭器官稳定性45运动技能46运动动力定性47需氧量48摄氧量49氧亏50运动后过量氧耗51乳酸阈52身体素质53 力量素质54有氧耐力55无氧耐力56速度素质57动作速度58赛前状态59超量恢复60运动性蛋白尿61晶体渗透压62运动性血尿64姿势反射65分化抑制66“第二次呼吸”二.填空1.可兴奋组织包括()()()。
2.肌肉具有()和()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和()。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和()。
5.慢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能();快肌属于()型肌纤维,收缩(),但易()。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和()。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和()。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和()。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女子为()。
13.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有()。
14.由于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
15.心房主要作用是();心室的主要作用是(),心跳的正常起搏点是()。
16.心肌的生理特征有(),()和()。
1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由于()。
18.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作用主要是促 进供能物质,糖和脂肪的贮存以及蛋白质和核酸 的合成.
1.对糖代谢: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转运,而加 快其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速度以及影响代谢 中许多酶的合成和活性,使血糖降低.
激活:体内不同细胞膜上有不同的受体,因 而不同的细胞分别对不同激素发生反应.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
由于类固醇激素分子小,而且是脂溶性的, 因此到达靶细胞后,可以透过细胞膜与胞浆 内特受体(一种特异性蛋白质)相结合,形 成有活性的激素.“受体复合物”它起着第 二信使的作用,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与 核内基因组上蛋白质部分相互作用,从 而促进了按脱氢核糖核酸样板转录为信 息核糖核酸的过程.这种信息核糖核酸 透出核膜进入胞浆能促进特定的蛋白质 或酶的合成以及发挥激素相应生理作 用.
液到甲状腺后,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摄 取碘以及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二.甲状膀腺: 甲状膀腺是位于甲状腺背面,形扁圆,
往往上下各有一对,总重0.1左右.甲状 腺分泌的激素称为甲状膀腺素,它会有铁 和硫的蛋白质类的有机物.
(一)甲状膀腺的生理作用:最重要的生 理作用是通过其对骨,其次是对胃肠道和 肾三个靶器官的作用,维持血内钙离子的 正常含量.当血钙上升时,甲状膀腺分泌 减少,血钙下降时,甲状膀腺分泌增加.
运动生理学
第九章 内分泌
本章导读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第三节内分泌的相互关系和神经调节
第九章 内分泌
人体内有些腺体或组织细胞,能分泌 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经过血液循环作用 于身体其他部位器官,组织而调节它们 的活动这种现象叫“内分泌”(具有内 分泌功能的腺体叫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分泌的特异性物质称为“激素” (来自希腊字,有起动、开动的意思)。
二.内分泌作用和特征
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协助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如调节酸、脂
肪、蛋白质、电解质和水等在体内代谢过程。 2.协助调节生长、发育、变态和衰老过程。 3.调节神经系统,包括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
使神经—体液调节更完善。 4.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和环境条件急剧变化的
1.作用于骨-骨是体内最大的钙贮存库, 体内99%以上的钙贮存于骨组织中.骨 也是甲状腺素调血钙水平的主要靶组织, 它能刺激破骨细胞,使骨组织的钙进入血 液,可使血钙升高
2.作用于肾-甲状旁腺能促进近曲小管对 钙的吸收减少尿钙的排出.
3.作用于小肠-甲状旁腺能促进消化道对 钙的吸收,这是通过维生素D3实现的,后 者能增强肠上皮细胞内钙运转系统的机能 以促进钙的吸收.
(三)甲状腺活动的调节
人体每天分泌甲状腺激素相对恒定,这是通 过丘脑下部-腺垂体-甲状腺之间的相互作 用实现的,在冷热,精神因素等内外环境变 化时,这些因素可通过其大脑皮层,丘脑下 部的影响,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丘脑下部有一些细胞能产生促甲状腺素释放 激素(TRH),(TRH)经血液运送到腺垂 体后刺激其中的某些细胞合成及分泌促甲状 腺素(TSH),后者经血
(一)含氮激素作用机理-(与细胞膜 受体相互作用)
含氮激素一般分子较大,从内分泌出来 经由血液到达靶细胞,又能通过细胞 膜.首先和分布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相 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与受体
相关的腺苷酸环化酶.这个酶是细胞的组 成部分,活化了腺苷酶化酶,引起特异通 道改变,而进入细胞内,在钙离子存在情 况下,使细胞内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 (AMP).AMP浓度改变,激活了蛋白质 酶或催化酶素活性改变或控制了基因组上 遗传信息影响功能蛋白酶合成,结果使细 胞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激素分泌膜通透 性改变,或某个代谢过程活动加强.
2.对生长发育作用:
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 非常重要.若甲状腺机能不足,则骨骼生 长和脑的发育障碍,以致身材矮小,智力 低下,称为呆小病.
3.其它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中枢系统的兴奋性.机 能亢进时会有失眠,急噪,易激动等症 状.机能不足时则有动作缓慢,嗜睡,表 情淡漠等症状.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一.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人体有两种分泌腺
①.凡分泌物经由导管运动送到体表或体内某 些官腔中的腺体称为管腺或外分泌腺(如 体腺、消化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液循 环到全身或某些特异器官的腺体称为无管 腺和内分泌腺(如脑下垂体、甲状腺、甲 状旁腺、胸腺、肾上胰腺、胰岛素、性 腺)。
4.作用于肌肉和神经-血钙的浓度同神经 及肌肉组织兴奋性有密切的关系,血钙升 高,神经和肌肉兴奋性降低,血钙降低神 经和肌肉兴奋性升高.
(二)甲状旁腺活动调节-甲状旁腺的分 泌受血钙浓度影响.
三.胰岛(一种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胰岛腺是散在胰腺泡之间的细胞群,胰岛 腺中的B细胞较多,分泌胰岛素的a细胞较 少,分泌胰高血糖素.
分解过程,使耗氧量与产氧量增加,因 甲亢时,基础代谢升高,机能减退时, 基础代谢降低,体温也偏低.
糖-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对糖的吸收, 增加糖元分解和异生作用,此外甲状腺激 素还能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
脂肪-甲状腺激素能加速脂肪和胆固醇的 氧化分解,故机能亢进的人体,脂肪减少, 胆固醇降低.
蛋白质-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蛋 白质的合成,但剂量过大时反使蛋白质分 解,身体消瘦,肌肉无力.
抵抗或适应能力。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应当指出激素没有“始动”作用,只 能使已有的生理过程加速或减慢,既不 是营养物质,更不能供能,而是一种高 效能物质。虽然在人体内分泌量很少, 作用却很大,但与神经作用不同,神经 作用迅速而准确,而激素作用缓慢持久 而广泛。
四.激素作用的机理
激素各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因此它们 的作用原理也不尽相同,可大致分为两 种类型.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一.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位气管上端的前
面和两侧,分为左右两叶,中间有一峡 部相连,平均重约25-26克.青春期和妊 娠期略有增长.甲状腺由很多囊状小泡 构成,泡壁为一层立方形上皮细胞.
(一)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对代谢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许多组织内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