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摘要: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昂,随之而起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也登上教育舞台,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实施据课程标准要求,其首要目标也是要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到底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又应该如何培育?本文在根据诸多知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基础上,从自身对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要素以及其培育的大致方向做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理念情景社会实践活动

一、概念界定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很多人学者早已进行诸多有益探索,有的关注点放在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有的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入手,有的也结合时代背景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来阐述自己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如罗燕芬还尝试对高中思想政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做出了新的定义:“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以及自身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1】,这样的定义虽然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几点大致内容,但是没有跳出原有教学目标所设维度,也未能很好地突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之处。周健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导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如何使能力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并服务于终身学”【2】,这里虽然表明了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过程性以及它后续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着眼点局限于发展本学科素养,没有看到素养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表现。

关于素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品质,一个人若想具备这种品质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也就是接受教育理论之后,在用理论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身获得某些体验的积累并逐步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思维模式、实践方法等等,只要人不脱离社会,在社会的任何生活情境下都需要具备各个生活情境所需的素养,例如学生在学校要有学生应备的素养,

而在家要有作为子女应备的素养;教师在从教时要有职业素养,工作之余在家中,要有为妻为夫或是为父为母为子为女等应有的素养,谈到素养,有各种各样的素养,情景不同对人素养的要求不同,不同人的素养高低也不同。基于此,讨论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即是一个人无论其角色、职业、生活情境等等不同条件下所具备种种素养的高度凝练并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对待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实际可操作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统一。例如学生的学习是要通过理论知识的吸收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内化成自觉行为,让自己终生受益,而通过一次次体验、实践、获得,最终形成的综合的品质就是核心素养。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即是参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主体,即是学生和教师基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的探索,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所遇到且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解决并从中内化形成的指导自身在后续解决问题和探索新领域的综合性品质,由此,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着眼于学科,是体现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意义和价值;二是注重的是一个过程带来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理念要求

(一)三维目标要真正做到有机统一

过去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设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时,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在很多情况下这三者无异于充当的是教案或者教学设计的套路,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当然也不可能在课后收获显著成果。例如在一份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教案中,其这样表现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评述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从所设的三维目标来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明显脱节,仅仅通过识记和理解知识点达不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市场所需精神等等目标,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核心素养,但是需要

在与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的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活动中的评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觉将能力的提升与教学过程结合在一起,实现自身知识体系、能力提升以及价值取向等整体塑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的分析、解决,使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其向以“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共同参与”【3】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转变。

(二)突破学科限制,加强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教育部启在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科标的修订工作过程中,对如何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小,在提出学科素养理念中,首先就提出了跨学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修订又阐释了各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这样一个总的要求变得可操作,变得更加具体。而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标准来看,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其归宿就是发挥其德育功能,但是在教学过程又不单是通过对这一学科知识的识记和讲解来达到此功能,当然其他科目如果只是注重对本学科教学过程的探索,那么“立德树人”也是空谈。比如说很多高中都实行文理分科,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通过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只要是花功夫学习的学生都能够比较熟练地解决学科的一般问题,但除做题以外,在做人、做事方面却没有很好地展示出科学精神,这就足以体现中学教学的落脚点“德育”目的没有达到。由此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若仅仅是基于本学科知识点,因其内容指向性强的特点,例如经济生活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的讲解;政治生活注重对国内政治生活初探以及国际社会政治生活尝鲜;文化生活注重体悟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风采,哲学与生活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内容来看理论性较强,抽象色彩也较严重,仅基于本学科教学很难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也无需再谈形成本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至多能上升到能力目标的层次,难以触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培育。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能够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教与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中课程修订就曾明确提出来思想政治课要拿出1/3的时间,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体验才能形成真正地理念,形成他真正地素养。比如说在思想政治课中讲解《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中提到的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