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求法难点:对等差数列的综合考察一知识梳理1.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n --=;3.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a A +=或b a A +=2(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数列。

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类型,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求和与求通项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等差数列的定义:对于数列a₁,a₂,a₃,…,aₙ,如果存在一个常数d,使得对于任意的整数n≥2,有aₙ - aₙ₋₁ = d,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1. 公差: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中第n项的表达式称为通项公式,通常用字母aₙ表示。

3.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表达式称为求和公式,通常用字母Sₙ表示。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了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我们需要知道首项和公差。

首项a₁可以通过给定的数列第一项得到,公差d可以通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得到。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aₙ = a₁ + (n - 1) * d其中,aₙ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₁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三、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当我们想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可以使用求和公式。

求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和,而不需要逐一相加。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Sₙ = (n / 2) * (a₁ + aₙ)其中,Sₙ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n表示项数,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项。

四、例题与应用例题1: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该等差数列的第10项和前10项和。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第10项:a₁₀ = 3 + (10 - 1) * 2 = 21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前10项和:S₁₀ = (10 / 2) * (3 + 21) = 120例题2: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为3,已知前n项和为85,求n的值。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n / 2) * (5 + aₙ) = 85(n / 2) * (5 + (5 + (n - 1) * 3)) = 85通过解方程,可以得到n的值为7。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的数列。

它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数列类型之一,在数学及其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 定义:等差数列可以定义为一个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等于一个常数d,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 通项公式: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第n项可以表示为an = a₁ + (n-1)d。

3. 求和公式: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末项为an,项数为n,则等差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Sn = (a₁ + an) * n / 2。

二、等差数列的应用1. 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问题中经常出现。

例如,找出等差数列中的特定项、求等差数列的和等都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公式进行解决。

2. 自然科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物理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化学中的反应速率等都可以建立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值变化的规律来求解实际问题。

3. 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研究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计算贷款利息等都可以运用等差数列的概念。

三、实际问题中的等差数列应用举例1. 降雨量分析:假设某地区每年的降雨量以等差数列的形式增长,首年降雨量为100毫米,公差为10毫米。

求第5年的降雨量。

解答: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5年的降雨量可以表示为a₅ = a₁ + (5-1)d = 100 + 4*10 = 140毫米。

2. 平均成绩计算:某学生连续4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构成等差数列,首次考试得了80分,公差为4分。

求这4次考试的平均分。

解答: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这4次考试的总分为S₄ = (80 +a₄) * 4 / 2,其中a₄为最后一次考试的成绩。

平均分可以表示为S₄ / 4,即(80 + a₄) * 2。

由此可得,平均分为(80 + a₄) * 2 / 4。

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与性质(知识点总结)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而等差数列则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在数学中,研究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是非常常见的题型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求和公式进行总结。

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数的集合。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其中,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数之差都是相等的,这个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等差数列中第n个数(记为an)与公差d之间的关系。

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n表示数列中的第几项。

3.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如下: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

4. 等差数列求和的性质等差数列的求和具有以下性质:- 对于首项和末项相等的等差数列,其求和结果等于首项和末项的乘积。

- 对于相同公差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后n项和相等。

- 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后m项和为Sm,则前n+m项和为Sn+m。

5. 数列的应用举例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排列组合、概率统计和计算机算法等领域都有应用。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数列应用举例:-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第一个数为1,第二个数也为1,后续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应用,如植物的叶子排列、繁殖兔子的数量等。

- 等差数列求和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一段时间内每天的气温变化值是一个等差数列,通过求和公式可以计算出这段时间内气温的总变化值。

总之,数列和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数列的性质和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解决相关问题非常关键。

等差数列的性质(完整版,配例题)

等差数列的性质(完整版,配例题)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中项:如果c b a ,,成等差数列,则称b 是a 与c 的等差中项。

即:c b a ,,成等差数列22ca b b c a +=⇔=+⇔ (2)等差数列{}n a 中,当n 为奇数时,21121+=-+=-n a d n a S S 偶奇(中间项); 21+⋅=n n a n S (项数与中间项的积);11-+=n n S S 偶奇; 当n 为偶数时,d nS S 2=-奇偶; 2122++⋅=nn n a a n S ;122+=nna a S S 偶奇。

【例1】在等差数列{}n a 中, ① 已知154533,153a a ==,求30a ;总结:已知(),且同奇偶+∈N n m a a n m ,,,可求2n m a +。

② 已知16,1086==a a ,求13S ;总结:已知()+∈N n m a a n m ,,,可求1-+n m S 。

③ 已知163a =,求31S ;总结:已知()+∈N n a n ,可求12-n S ()()n n a n S 1212-=-。

④ (2007湖北理)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和n B ,且3457++=n n B A n n ,则使得n n b a为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练习1】等差数列{}n a 的前12项和为354,前12项中奇数项与偶数项的和之比为27:32,求公差d ;【练习2】在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满足327321321++=++++++++n n b b b b a a a a n n ,求55b a 。

(3)等差数列{}n a 中,()()+∈-=-N m n d m n a a m n ,;(4)如果c b a ,,成等差数列,则k mc k mb k ma +++,,也成等差数列()为常数k m ,; (5)等差数列{}n a 中,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6)等差数列{}n a 中,每隔相同的项抽出来的项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仍然是等差数列,但剩下的项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不一定是等差数列。

高一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高一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知识点+例题+练习 含答案

1.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__d __表示.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a n =a 1+(n -1)d .3.等差中项如果A =a +b 2,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d .(4)若{a n },{b n }是等差数列,则{pa n +qb n }也是等差数列.(5)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其前n 项和S n =n (a 1+a n )2或S n =na 1+n (n -1)2d .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与函数的关系S n =d 2n 2+⎝⎛⎭⎫a 1-d 2n .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7.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最值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__大__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__小__值.【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 )(2)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n ∈N *,都有2a n +1=a n +a n +2.( √ )(3)等差数列{a n }的单调性是由公差d 决定的.( √ )(4)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 × )(5)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n ,则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 × )(6)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pn +q (其中p ,q 为常数),则数列{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 √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1,a 4+a 6=-6,则当S n 取最小值时,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a 1+a 9=a 4+a 6=-6,且a 1=-11,∴a 9=5,从而d =2.∴S n =-11n +n (n -1)=n 2-12n ,∴当n =6时,S n 取最小值.2.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6项均为正数,从第7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为________.答案 -4解析 a n =23+(n -1)d ,由题意知⎩⎪⎨⎪⎧ a 6>0,a 7<0, 即⎩⎪⎨⎪⎧23+5d >0,23+6d <0,解得-235<d <-236, 又d 为整数,所以d =-4.3.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 11=________.答案 88解析 S 11=11(a 1+a 11)2=11(a 4+a 8)2=88.4.设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若a 3+a 4+a 5=12,则a 1+a 2+…+a 7=________.答案 28解析 ∵a 3+a 4+a 5=3a 4=12,∴a 4=4,∴a 1+a 2+…+a 7=7a 4=28.5.(2014·北京)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7+a 8+a 9>0,a 7+a 10<0,则当n =________时,{a n }的前n 项和最大.答案 8解析 因为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且a 7+a 8+a 9=3a 8>0,所以a 8>0.又a 7+a 10=a 8+a 9<0,所以a 9<0.故当n =8时,其前n 项和最大.题型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例1 (1)在数列{a n }中,若a 1=-2,且对任意的n ∈N *有2a n +1=1+2a n ,则数列{a n }前10项的和为________.(2)已知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7,a 4=15,则前10项和S 10=________.答案 (1)52 (2)210 解析 (1)由2a n +1=1+2a n 得a n +1-a n =12, 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2,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 所以S 10=10×(-2)+10×(10-1)2×12=52. (2)因为a 2=7,a 4=15,所以d =4,a 1=3,故S 10=10×3+12×10×9×4=210. 思维升华 (1)等差数列运算问题的一般求法是设出首项a 1和公差d ,然后由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公式转化为方程(组)求解.(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d ,n ,S n ,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方程的思想.(1)(2015·课标全国Ⅱ改编)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a 3+a 5=3,则S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S 33-S 22=1,则数列{a n }的公差是________. 答案 (1)5 (2)2解析 (1)∵{a n }为等差数列,∴a 1+a 5=2a 3,∴a 1+a 3+a 5=3a 3=3,得a 3=1,∴S 5=5(a 1+a 5)2=5a 3=5. (2)∵S n =n (a 1+a n )2,∴S n n =a 1+a n 2,又S 33-S 22=1, 得a 1+a 32-a 1+a 22=1,即a 3-a 2=2, ∴数列{a n }的公差为2.题型二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2 已知数列{a n }中,a 1=35,a n =2-1a n -1(n ≥2,n ∈N *),数列{b n }满足b n =1a n -1(n ∈N *). (1)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1)证明 因为a n =2-1a n -1(n ≥2,n ∈N *), b n =1a n -1(n ∈N *), 所以b n +1-b n =1a n +1-1-1a n -1=1(2-1a n)-1-1a n -1=a n a n -1-1a n -1=1. 又b 1=1a 1-1=-52. 所以数列{b n }是以-5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解 由(1)知b n =n -72, 则a n =1+1b n =1+22n -7.设f (x )=1+22x -7, 则f (x )在区间(-∞,72)和(72,+∞)上为减函数. 所以当n =3时,a n 取得最小值-1,当n =4时,a n 取得最大值3.引申探究例2中,若条件变为a 1=35,na n +1=(n +1)a n +n (n +1),探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 由已知可得a n +1n +1=a n n+1, 即a n +1n +1-a n n =1,又a 1=35, ∴⎩⎨⎧⎭⎬⎫a n n 是以a 11=35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 n n =35+(n -1)·1=n -25, ∴a n =n 2-25n . 思维升华 等差数列的四个判定方法(1)定义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a n +1-a n 等于同一个常数.(2)等差中项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2a n +1=a n +a n +2后,可递推得出a n +2-a n +1=a n +1-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根据定义得出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法:得出a n =pn +q 后,得a n +1-a n =p 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根据定义判定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4)前n 项和公式法:得出S n =An 2+Bn 后,根据S n ,a n 的关系,得出a n ,再使用定义法证明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1)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a 2n -1+2a 2n }是________.①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②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③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④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2)在数列{a n }中,若a 1=1,a 2=12,2a n +1=1a n +1a n +2(n ∈N *),则该数列的通项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 (2)a n =1n解析 (1)∵a 2n -1+2a 2n -(a 2n -3+2a 2n -2)=(a 2n -1-a 2n -3)+2(a 2n -a 2n -2)=2+2×2=6,∴{a 2n -1+2a 2n }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2)由已知式2a n +1=1a n +1a n +2可得 1a n +1-1a n =1a n +2-1a n +1,知{1a n }是首项为1a 1=1,公差为1a 2-1a 1=2-1=1的等差数列,所以1a n =n ,即a n =1n . 题型三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命题点1 等差数列的性质例3 (1)(2015·广东)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a 6+a 7=25,则a 2+a 8=________.(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10,S 20=30,则S 30=________.答案 (1)10 (2)60解析 (1)因为{a n }是等差数列,所以a 3+a 7=a 4+a 6=a 2+a 8=2a 5,a 3+a 4+a 5+a 6+a 7=5a 5=25,即a 5=5,a 2+a 8=2a 5=10.(2)∵S 10,S 20-S 10,S 30-S 20成等差数列,且S 10=10,S 20=30,S 20-S 10=20,∴S 30-30=10+2×10=30,∴S 30=60.命题点2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例4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解 ∵a 1=20,S 10=S 15,∴10×20+10×92d =15×20+15×142d , ∴d =-53. 方法一 由a n =20+(n -1)×⎝⎛⎭⎫-53 =-53n +653. 得a 13=0.即当n ≤12时,a n >0,当n ≥14时,a n <0.∴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2×20+12×112×⎝⎛⎭⎫-53 =130.方法二 S n =20n +n (n -1)2·⎝⎛⎭⎫-53 =-56n 2+1256n =-56⎝⎛⎭⎫n -2522+3 12524. ∵n ∈N *,∴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方法三 由S 10=S 15得a 11+a 12+a 13+a 14+a 15=0.∴5a 13=0,即a 13=0.∴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 引申探究例4中,若条件“a 1=20”改为a 1=-20,其他条件不变,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解 由S 10=S 15,得a 11+a 12+a 13+a 14+a 15=0,∴a 13=0.又a 1=-20,∴a 12<0,a 14>0,∴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S 12=S 13=13(a 1+a 13)2=-130. 思维升华 (1)等差数列的性质:①项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a m -a n =(m -n )d ⇔a m -a n m -n=d (m ≠n ),其几何意义是点(n ,a n ),(m ,a m )所在直线的斜率等于等差数列的公差.②和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和,则a .S 2n =n (a 1+a 2n )=…=n (a n +a n +1);b .S 2n -1=(2n -1)a n .(2)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最值的两种方法:①函数法: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函数表达式S n =an 2+bn ,通过配方或借助图象求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求解.②邻项变号法:a .当a 1>0,d <0时,满足⎩⎪⎨⎪⎧ a m ≥0,a m +1≤0的项数m 使得S n 取得最大值S m ; b .当a 1<0,d >0时,满足⎩⎪⎨⎪⎧a m ≤0,a m +1≥0的项数m 使得S n 取得最小值S m . (1)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5+a 7=4,a 6+a 8=-2,则当S n 取最大值时,n 的值是________.(2)设数列{a n }是公差d <0的等差数列,S n 为前n 项和,若S 6=5a 1+10d ,则S n 取最大值时,n 的值为________.(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20,公差d =-2,则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1)6 (2)5或6 (3)110解析 (1)依题意得2a 6=4,2a 7=-2,a 6=2>0,a 7=-1<0;又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因此在该数列中,前6项均为正数,自第7项起以后各项均为负数,于是当S n 取最大值时,n =6.(2)由题意得S 6=6a 1+15d =5a 1+10d ,所以a 6=0,故当n =5或6时,S n 最大.(3)因为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20,公差d =-2,代入求和公式得,S n =na 1+n (n -1)2d =20n -n (n -1)2×2 =-n 2+21n =-⎝⎛⎭⎫n -2122+⎝⎛⎭⎫2122, 又因为n ∈N *,所以n =10或n =11时,S n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10.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及其最值典例 (1)在等差数列{a n }中,2(a 1+a 3+a 5)+3(a 7+a 9)=54,则此数列前10项的和S 10=________.(2)在等差数列{a n }中,S 10=100,S 100=10,则S 110=________.(3)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5>0,a 4+a 7<0,则{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思维点拨 (1)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可以通过求解基本量a 1,d ,代入前n 项和公式计算,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a 1+a n =a 2+a n -1=…;(2)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可以将S n 化为关于n 的二次函数,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也可以观察等差数列的符号变化趋势,找最后的非负项或非正项.解析 (1)由题意得a 3+a 8=9,所以S 10=10(a 1+a 10)2=10(a 3+a 8)2=10×92=45. (2)方法一 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首项为a 1,则⎩⎨⎧ 10a 1+10×92d =100,100a 1+100×992d =10,解得⎩⎨⎧ a 1=1 099100,d =-1150.所以S 110=110a 1+110×1092d =-110. 方法二 因为S 100-S 10=(a 11+a 100)×902=-90, 所以a 11+a 100=-2,所以S 110=(a 1+a 110)×1102=(a 11+a 100)×1102=-110. (3)因为⎩⎪⎨⎪⎧ a 4+a 7=a 5+a 6<0,a 5>0,所以⎩⎪⎨⎪⎧a 5>0,a 6<0,所以S n 的最大值为S 5.答案 (1)45 (2)-110 (3)S 5温馨提醒 (1)利用函数思想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的最值时,要注意到n ∈N *;(2)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S n ,突出了整体思想,减少了运算量.[方法与技巧]1.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基本量问题时,可通过列关于a 1,d 的方程组进行求解.2.证明等差数列要用定义;另外还可以用等差中项法,通项公式法,前n 项和公式法判定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性质灵活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4.在遇到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问题时,可设三个数为(1)a ,a +d ,a +2d ;(2)a -d ,a ,a +d ;(3)a -d ,a +d ,a +3d 等,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失误与防范]1.当公差d ≠0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n 的一次函数,当公差d =0时,a n 为常数.2.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若某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不为0的二次函数,则该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它从第二项起成等差数列.A 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1.(2015·课标全国Ⅰ改编)已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8=4S 4,则a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2解析 ∵公差为1,∴S 8=8a 1+8×(8-1)2×1=8a 1+28,S 4=4a 1+6. ∵S 8=4S 4,∴8a 1+28=4(4a 1+6),解得a 1=12, ∴a 10=a 1+9d =12+9=192. 2.(2015·北京改编)设{a n }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①若a 1+a 2>0,则a 2+a 3>0;②若a 1+a 3<0,则a 1+a 2<0;③若0<a 1<a 2,则a 2>a 1a 3;④若a 1<0,则(a 2-a 1)(a 2-a 3)>0.答案 ③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若a 1+a 2>0,a 2+a 3=a 1+d +a 2+d =(a 1+a 2)+2d ,由于d 正负不确定,因而a 2+a 3符号不确定,故①错;若a 1+a 3<0,a 1+a 2=a 1+a 3-d =(a 1+a 3)-d ,由于d 正负不确定,因而a 1+a 2符号不确定,故②错;若0<a 1<a 2,可知a 1>0,d >0,a 2>0,a 3>0,所以a 22-a 1a 3=(a 1+d )2-a 1(a 1+2d )=d 2>0,所以a 2>a 1a 3,故③正确;若a 1<0,则(a 2-a 1)·(a 2-a 3)=d ·(-d )=-d 2≤0,故④错.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m -1=-2,S m =0,S m +1=3,则m =________. 答案 5解析 ∵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为S n ,∴数列⎩⎨⎧⎭⎬⎫S n n 也为等差数列. ∴S m -1m -1+S m +1m +1=2S m m ,即-2m -1+3m +1=0, 解得m =5,经检验为原方程的解.4.数列{a n }的首项为3,{b n }为等差数列,且b n =a n +1-a n (n ∈N *),若b 3=-2,b 10=12,则a 8=________.答案 3解析 设{b n }的公差为d ,∵b 10-b 3=7d =12-(-2)=14,∴d =2.∵b 3=-2,∴b 1=b 3-2d =-2-4=-6.∴b 1+b 2+…+b 7=7b 1+7×62d =7×(-6)+21×2=0.又b 1+b 2+…+b 7=(a 2-a 1)+(a 3-a 2)+…+(a 8-a 7)=a 8-a 1=a 8-3=0, ∴a 8=3.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57,且a 1=5,设{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使得S n 取得最大值的序号n 的值为________.答案 7或8解析 由题意可知数列{a n }是首项为5,公差为-57的等差数列,所以a n =5-57(n -1)=40-5n 7,该数列前7项是正数项,第8项是0,从第9项开始是负数项,所以S n 取得最大值时,n =7或8.6.已知数列{a n }中,a 1=1且1a n +1=1a n +13(n ∈N *),则a 10=________. 答案 14解析 由已知得1a 10=1a 1+(10-1)×13=1+3=4, 故a 10=14. 7.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a n }满足a 1=1,a 3=a 22-4,则a n =________. 答案 2n -1解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a 3=a 22-4,∴1+2d =(1+d )2-4,解得d 2=4,即d =±2.由于该数列为递增数列,故d =2.∴a n =1+(n -1)×2=2n -1.8.设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0(n ∈N *),则|a 1|+|a 2|+…+|a 15|=________. 答案 130解析 由a n =2n -10(n ∈N *)知{a n }是以-8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又由a n =2n -10≥0得n ≥5,∴n ≤5时,a n ≤0,当n >5时,a n >0,∴|a 1|+|a 2|+…+|a 15|=-(a 1+a 2+a 3+a 4)+(a 5+a 6+…+a 15)=20+110=130.9.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3.(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a n }的前k 项和S k =-35,求k 的值.解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由a 1=1,a 3=-3,可得1+2d =-3,解得d =-2.从而a n =1+(n -1)×(-2)=3-2n .(2)由(1)可知a n =3-2n ,所以S n =n [1+(3-2n )]2=2n -n 2.由S k =-35,可得2k -k 2=-35,即k 2-2k -35=0,解得k =7或k =-5.又k ∈N *,故k =7.10.(2015·济南模拟)等差数列{a n }中,设S n 为其前n 项和,且a 1>0,S 3=S 11,则当n 为多少时,S n 最大?解 方法一 由S 3=S 11得3a 1+3×22d =11a 1+11×102d ,则d =-213a 1. 从而S n =d 2n 2+⎝⎛⎭⎫a 1-d 2n =-a 113(n -7)2+4913a 1, 又a 1>0,所以-a 113<0.故当n =7时,S n 最大. 方法二 由于S n =an 2+b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由S 3=S 11,可知S n =an 2+bn 的图象关于n =3+112=7对称.由方法一可知a =-a 113<0,故当n =7时,S n 最大. 方法三 由方法一可知,d =-213a 1.要使S n 最大, 则有⎩⎪⎨⎪⎧ a n ≥0,a n +1≤0,即⎩⎨⎧ a 1+(n -1)⎝⎛⎭⎫-213a 1≥0,a 1+n ⎝⎛⎭⎫-213a 1≤0,解得6.5≤n ≤7.5,故当n =7时,S n 最大.方法四 由S 3=S 11,可得2a 1+13d =0,即(a 1+6d )+(a 1+7d )=0,故a 7+a 8=0,又由a 1>0,S 3=S 11可知d <0,所以a 7>0,a 8<0,所以当n =7时,S n 最大.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0分钟)11.已知正项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2=24,则a 6·a 7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4解析 在等差数列{a n }中,∵S 12=6(a 6+a 7)=24,∴a 6+a 7=4,令x >0,y >0,由基本不等式可得x ·y ≤⎝ ⎛⎭⎪⎫x +y 22,当且仅当x =y 时“=”成立.又a 6>0,a 7>0,∴a 6·a 7≤⎝ ⎛⎭⎪⎫a 6+a 722=4,当且仅当a 6=a 7=2时,“=”成立.即a 6·a 7的最大值为4.12.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3,a k +1=32,S k=-12,则正整数k =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S k +1=S k +a k +1=-12+32=-212, 又S k +1=(k +1)(a 1+a k +1)2=(k +1)⎝⎛⎭⎫-3+322=-212,解得k =13. 13.设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若对任意自然数n 都有S n T n =2n -34n -3,则a 9b 5+b 7+a 3b 8+b 4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941 解析 ∵{a n },{b n }为等差数列,∴a 9b 5+b 7+a 3b 8+b 4=a 92b 6+a 32b 6=a 9+a 32b 6=a 6b 6. ∵S 11T 11=a 1+a 11b 1+b 11=2a 62b 6=2×11-34×11-3=1941, ∴a 6b 6=1941. 14.已知数列{a n }是首项为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b n =1+a n a n,若对任意的n ∈N *,都有b n ≥b 8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 (-8,-7)解析 依题意得b n =1+1a n,对任意的n ∈N *,都有b n ≥b 8,即数列{b n }的最小项是第8项,于是有1a n ≥1a 8.又数列{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有⎩⎪⎨⎪⎧ a 8<0,a 9>0,即⎩⎪⎨⎪⎧a +7<0,a +8>0,由此解得-8<a <-7,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8,-7).15.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3·a 4=117,a 2+a 5=22.(1)求通项a n ;(2)求S n 的最小值;(3)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b n =S n n +c,求非零常数c . 解 (1)因为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所以a 3+a 4=a 2+a 5=22.又a 3·a 4=117,所以a 3,a 4是方程x 2-22x +117=0的两实根, 又公差d >0,所以a 3<a 4,所以a 3=9,a 4=13,所以⎩⎪⎨⎪⎧ a 1+2d =9,a 1+3d =13,所以⎩⎪⎨⎪⎧ a 1=1,d =4.所以通项a n =4n -3.(2)由(1)知a 1=1,d =4,所以S n =na 1+n (n -1)2×d =2n 2-n =2⎝⎛⎭⎫n -142-18. 所以当n =1时,S n 最小,最小值为S 1=a 1=1.(3)由(2)知S n =2n 2-n ,所以b n =S n n +c =2n 2-n n +c, 所以b 1=11+c ,b 2=62+c ,b 3=153+c. 因为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所以2b 2=b 1+b 3,即62+c ×2=11+c +153+c ,所以2c2+c=0,所以c=-1或c=0(舍去),2时,{b n}是等差数列,经验证c=-12故c=-12.。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求和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其求和公式的推导,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其中n为项数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结论:1. 第n项与首项的关系第n项可以通过首项与公差相乘再加上n-1乘以公差来求得。

2. 公差与项数的关系项数n可以通过首项与第n项的差值再除以公差加1来求得。

3. 项数与和的关系项数n与等差数列的和S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Sn = (a + an) × n / 2这个公式是等差数列求和的基本公式,可以通过将首项与尾项相加再乘以项数的一半得到。

通过以上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规律,并在解决问题时运用这些性质。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为了得到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我们可以利用数列的性质和一些数学推导。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项数为n,数列的和为Sn。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数列的性质得到:Sn = (a + an) × n / 2将an替换为a + (n-1)d得到:Sn = (a + (a + (n-1)d)) × n / 2化简后得:Sn = (2a + (n-1)d) × n / 2进一步化简可得:Sn = (2a + (n-1)d) × (n/2)Sn = (2a × n + (n-1)d × n) / 2Sn = (2an + dn^2 - dn) / 2Sn = an + dn^2/2 - dn/2注意到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最后一项为an,将其替换进去得:Sn = a + (n-1)d + dn^2/2 - dn/2Sn = a + dn(n-1)/2这就是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知识点讲解+例题讲解(含解析)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知识点讲解+例题讲解(含解析)

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一、知识梳理1.等差数列的概念(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数学语言表达式:a n +1-a n =d (n ∈N *,d 为常数).(2)若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且A =a +b 2.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1)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其通项公式为a n =a 1+(n -1)d .(2)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n (n -1)d 2=n (a 1+a n )2. 3.等差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2)若{a n }为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a k +a l =a m +a n .(3)若{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k ,a k +m ,a k +2m ,…(k ,m ∈N *)是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4)若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也是等差数列.(5)若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则数列⎩⎨⎧⎭⎬⎫S n n 也为等差数列. 小结:1.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pn +q (其中p ,q 为常数),则数列{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p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d <0,则S n 存在最大值;若a 1<0,d >0,则S n 存在最小值.3.等差数列{a n }的单调性:当d >0时,{a n }是递增数列;当d <0时,{a n }是递减数列;当d =0时,{a n }是常数列.4.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S n =An 2+Bn (A ,B 为常数).二、例题精讲 + 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n ∈N *,都有2a n +1=a n +a n +2.( )(2)等差数列{a n }的单调性是由公差d 决定的.( )(3)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公式为n 的一次函数.(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 解析 (3)若公差d =0,则通项公式不是n 的一次函数.(4)若公差d =0,则前n 项和不是二次函数.答案 (1)√ (2)√ (3)× (4)×2.设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若a 6=2且S 5=30,则S 8等于( )A.31B.32C.33D.34解析 由已知可得⎩⎨⎧a 1+5d =2,5a 1+10d =30, 解得⎩⎪⎨⎪⎧a 1=263,d =-43,∴S 8=8a 1+8×72d =32. 答案 B3.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a 6+a 7=450,则a 2+a 8=________. 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a 3+a 4+a 5+a 6+a 7=5a 5=450,∴a 5=90,∴a 2+a 8=2a 5=180.答案 1804.(2018·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 )A.-12B.-10C.10D.12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3(3a 1+3d )=2a 1+d +4a 1+6d ,即d =-32a 1.又a 1=2,∴d =-3,∴a 5=a 1+4d =2+4×(-3)=-10. 答案 B5.(2019·上海黄浦区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1,前5项和S 5=-15,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 )A.-3B.-52C.-2D.-4 解析 设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因为⎩⎨⎧a 2=1,S 5=-15,所以⎩⎪⎨⎪⎧a 1+d =1,5a 1+5×42d =-15, 解得d =-4.答案 D6.(2019·苏北四市联考)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3+a 8>0,且S 9<0,则S 1,S 2,…,S 9中最小的是______.解析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a 8>0,S 9<0,∴a 5+a 6=a 3+a 8>0,S 9=9(a 1+a 9)2=9a 5<0, ∴a 5<0,a 6>0,∴S 1,S 2,…,S 9中最小的是S 5.答案 S 5考点一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例1】 (1)(2017·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a 5=24,S 6=48,则{a n }的公差为( )A.1B.2C.4D.8 (2)(2019·潍坊检测)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11=22,a 4=-12,若a m =30,则m =( )A.9B.10C.11D.15 解析 (1)法一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依题意得⎩⎪⎨⎪⎧(a 1+3d )+(a 1+4d )=24,6a 1+6×52d =48,所以d =4.法二 等差数列{a n }中,S 6=(a 1+a 6)×62=48,则a 1+a 6=16=a 2+a 5,又a 4+a 5=24,所以a 4-a 2=2d =24-16=8,则d =4.(2)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依题意得⎩⎪⎨⎪⎧S 11=11a 1+11×(11-1)2d =22,a 4=a 1+3d =-12,解得⎩⎨⎧a1=-33,d =7,∴a m =a 1+(m -1)d =7m -40=30,∴m =10.答案 (1)C (2)B【训练1】 (1)等差数列log 3(2x ),log 3(3x ),log 3(4x +2),…的第四项等于()A.3B.4C.log 318D.log 324(2)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3=6,S 4=12,则S 6=________. 解析 (1)∵log 3(2x ),log 3(3x ),log 3(4x +2)成等差数列, ∴log 3(2x )+log 3(4x +2)=2log 3(3x ),∴log 3[2x (4x +2)]=log 3(3x )2,则2x (4x +2)=9x 2,解之得x =4,x =0(舍去).∴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log 38,log 312,log 318,∴公差d =log 312-log 38=log 332,∴数列的第四项为log 318+log 332=log 327=3.(2)法一 设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由S 3=6,S 4=12,可得⎩⎨⎧S 3=3a 1+3d =6,S 4=4a 1+6d =12,解得⎩⎨⎧a 1=0,d =2,所以S 6=6a 1+15d =30.法二 由{a n }为等差数列,故可设前n 项和S n =An 2+Bn , 由S 3=6,S 4=12可得⎩⎨⎧S 3=9A +3B =6,S 4=16A +4B =12,解得⎩⎨⎧A =1,B =-1,即S n =n 2-n ,则S 6=36-6=30. 答案 (1)A (2)30考点二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例2】 (经典母题)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n +2S n S n -1=0(n ≥2),a 1=12.(1)求证:⎩⎨⎧⎭⎬⎫1S n 成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1)证明 当n ≥2时,由a n +2S n S n -1=0,得S n -S n -1=-2S n S n -1,所以1S n -1S n -1=2, 又1S 1=1a 1=2, 故⎩⎨⎧⎭⎬⎫1S n 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解 由(1)可得1S n=2n ,∴S n =12n . 当n ≥2时,a n =S n -S n -1=12n -12(n -1)=n -1-n 2n (n -1)=-12n (n -1). 当n =1时,a 1=12不适合上式.故a n =⎩⎪⎨⎪⎧12,n =1,-12n (n -1),n ≥2.【训练2】 (2017·全国Ⅰ卷)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2=2,S 3=-6.(1)求{a n }的通项公式;(2)求S n ,并判断S n +1,S n ,S n +2是否成等差数列.解 (1)设{a n }的公比为q ,由题设可得⎩⎨⎧a 1(1+q )=2,a 1(1+q +q 2)=-6,解得⎩⎨⎧q =-2,a 1=-2.故{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2)由(1)可得S n =a 1(1-q n )1-q=-23+(-1)n 2n +13. 由于S n +2+S n +1=-43+(-1)n 2n +3-2n +23. =2⎣⎢⎡⎦⎥⎤-23+(-1)n ·2n +13=2S n , 故S n +1,S n ,S n +2成等差数列.考点三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角度1 等差数列项的性质【例3-1】 (2019·临沂一模)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3a 8+a 15=120,则a 2+a 14的值为( )A.6B.12C.24D.48 解析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3a 8+a 15=120,由等差数列的性质,a 1+3a 8+a 15=5a 8=120,∴a 8=24,∴a 2+a 14=2a 8=48.答案 D角度2 等差数列和的性质【例3-2】 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9,S 6=36,则a 7+a 8+a 9等于( )A.63B.45C.36D.27 解析 由{a n }是等差数列,得S 3,S 6-S 3,S 9-S 6为等差数列, 即2(S 6-S 3)=S 3+(S 9-S 6),得到S 9-S 6=2S 6-3S 3=45,所以a 7+a 8+a 9=45.答案 B规律方法 1.项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2.和的性质: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和,则(1)S 2n =n (a 1+a 2n )=…=n (a n +a n +1);(2)S 2n -1=(2n -1)a n .【训练3】 (1)已知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2 015,S 2 0152 015-S 2 0092 009=6,则S 2 019=________.(2)(2019·荆州一模)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3,a 8=8,则a 12的值是( )A.15B.30C.31D.64(3)等差数列{a n }与{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和T n ,若S n T n =3n -22n +1,则a 7b 7等于( ) A.3727B.1914C.3929D.43 解析 (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S n n 也为等差数列. 设其公差为d ,则S 2 0152 015-S 2 0092 009=6d =6,∴d =1.故S 2 0192 019=S 11+2 018d =-2 015+2 018=3,∴S 2 019=3×2 019=6 057.(2)由a 3+a 4+a 5=3及等差数列的性质,∴3a 4=3,则a 4=1.又a 4+a 12=2a 8,得1+a 12=2×8.∴a 12=16-1=15.(3)a 7b 7=2a 72b 7=a 1+a 13b 1+b 13=a 1+a 132×13b 1+b 132×13=S 13T 13=3×13-22×13+1=3727. 答案 (1)6 057 (2)A (3)A考点四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及其最值【例4】 (2019·衡水中学质检)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0,常数λ>0,且λa 1a n =S 1+S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a 1>0,λ=100,当n 为何值时,数列⎩⎨⎧⎭⎬⎫lg 1a n 的前n 项和最大? 解 (1)令n =1,得λa 21=2S 1=2a 1,a 1(λa 1-2)=0,因为a 1≠0,所以a 1=2λ,当n ≥2时,2a n =2λ+S n ,2a n -1=2λ+S n -1,两式相减得2a n -2a n -1=a n (n ≥2).所以a n =2a n -1(n ≥2),从而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a n =a 1·2n -1=2n λ.(2)当a 1>0,λ=100时,由(1)知,a n =2n 100,则b n =lg 1a n =lg 1002n =lg 100-lg 2n =2-n lg 2, 所以数列{b n }是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公差为-lg 2,所以b 1>b 2>…>b 6=lg 10026=lg 10064>lg 1=0,当n ≥7时,b n ≤b 7=lg 10027<lg 1=0,所以数列⎩⎨⎧⎭⎬⎫lg 1a n 的前6项和最大. 规律方法 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的最值的常用方法:(1)函数法: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函数表达式S n =an 2+bn (a ≠0),通过配方或借助图象求二次函数的最值.(2)利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求出其正负转折项,进而求S n 的最值.①当a 1>0,d <0时,满足⎩⎨⎧a m ≥0,a m +1≤0的项数m 使得S n 取得最大值为S m (当a m +1=0时,S m +1也为最大值);②当a 1<0,d >0时,满足⎩⎨⎧a m ≤0,a m +1≥0的项数m 使得S n 取得最小值为S m (当a m +1=0时,S m +1也为最小值).【训练4】 (1)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3,a 5,a 15成等比数列,若a 5=5,S n 为数列{a n }的前n项和,则数列⎩⎨⎧⎭⎬⎫S n n 的前n 项和取最小值时的n 为( ) A.3B.3或4C.4或5D.5(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20,公差d =-2,则前n 项和S 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知⎩⎨⎧(a 1+2d )(a 1+14d )=25,a 1+4d =5,由d ≠0,解得a 1=-3,d =2,∴S n n =na 1+n (n -1)2d n =-3+n -1=n -4,则n -4≥0,得n ≥4,∴数列⎩⎨⎧⎭⎬⎫S n n 的前n 项和取最小值时的n 为3或4. (2)因为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20,公差d =-2,S n =na 1+n (n -1)2d =20n -n (n -1)2×2 =-n 2+21n =-⎝ ⎛⎭⎪⎫n -2122+⎝ ⎛⎭⎪⎫2122, 又因为n ∈N *,所以n =10或n =11时,S n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10. 答案 (1)B (2)110三、课后练习1.(2019·济宁模拟)设数列{a n }满足a 1=1,a 2=2,且2na n =(n -1)a n -1+(n +1)a n +1(n ≥2且n ∈N *),则a 18=( )A.259B.269C.3D.289 解析 令b n =na n ,则2b n =b n -1+b n +1(n ≥2),所以{b n }为等差数列,因为b 1=1,b 2=4,所以公差d =3,则b n =3n -2,所以b 18=52,则18a 18=52,所以a 18=269.答案 B2.(2019·青岛诊断)已知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n ∈N *),若S n T n =2n -1n +1,则a 12b 6=( )A.154B.158C.237D.3 解析 由题意不妨设S n =n (2n -1),T n =n (n +1), 所以a 12=S 12-S 11=12×23-11×21=45,b 6=T 6-T 5=6×(6+1)-5×(5+1)=42-30=12,所以a 12b 6=4512=154. 答案 A3.设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0(n ∈N *),则|a 1|+|a 2|+…+|a 15|=________. 解析 由a n =2n -10(n ∈N *)知{a n }是以-8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又由a n =2n -10≥0得n ≥5,∴n ≤5时,a n ≤0,当n >5时,a n >0, ∴|a 1|+|a 2|+…+|a 15|=-(a 1+a 2+a 3+a 4)+(a 5+a 6+…+a 15)=20+110=130. 答案 1304.(2019·长沙雅礼中学模拟)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1+a 13=26,S 9=81.(1)求{a n }的通项公式;(2)令b n =1a n +1a n +2,T n =b 1+b 2+…+b n ,若30T n -m ≤0对一切n ∈N *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解 (1)∵等差数列{a n }中,a 1+a 13=26,S 9=81, ∴⎩⎨⎧2a 7=26,9a 5=81,解得⎩⎨⎧a 7=13,a 5=9,∴d =a 7-a 57-5=13-92=2, ∴a n =a 5+(n -5)d =9+2(n -5)=2n -1.(2)∵b n =1a n +1a n +2=1(2n +1)(2n +3) =12⎝ ⎛⎭⎪⎫12n +1-12n +3, ∴T n =12⎝ ⎛⎭⎪⎫13-15+15-17+…+12n +1-12n +3 =12⎝ ⎛⎭⎪⎫13-12n +3, ∵12⎝ ⎛⎭⎪⎫13-12n +3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知{T n }单调递增. 又12n +3>0,∴T n <16,∴m ≥5, ∴实数m 的最小值为5.。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精华版)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精华版)

等差数列的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d 为常数)();d a a n n =--1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首项:,公差:d ,末项:*11(1)()n a a n d dn a d n N =+-=+-∈1a n a 推广: . 从而;d m n a a m n )(-+=mn a a d mn --=3.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等差中项.即:或a A b A a b 2ba A +=b a A +=2(2)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n a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时,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21n +1n a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 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 d a a n n =--1d a a n n =-+1*∈N n ⇔{}n a (2) 等差中项:数列是等差数列. {}n a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3) 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是常数)。

{}n a ⇔b kn a n +=b k ,(4) 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A 、B 是常数)。

{}n a ⇔2n S An Bn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或(常数) 是等差数列.d a a n n =--1d a a n n =-+1*∈N n ⇔{}n a 7.提醒: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其中n a n S n n S a n d a 及、、、1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d a 、18. 等差数列的性质:(1)当公差时,0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11(1)n a a n d dn a d =+-=+-n d 前和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n 211(1)(222n n n d dS na d n a n -=+=+-n (2)若公差,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则为常数列。

八年级下册数学《数列》等差数列及其求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数列》等差数列及其求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数列》等差数列及其求和--知识点整理1. 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字与它的前一个数字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 等差数列通常用字母a、b、c等表示,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

-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 项。

- 等差数列的公差d可以通过任意两项的差求得。

2.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公式Sn = (a + An) * n / 2求得。

- 当公差为正数时,等差数列是递增的;当公差为负数时,等差数列是递减的。

- 等差数列的中项可以通过公式an = a + (n - 1)d求得。

3. 等差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数学和物理问题的建模。

- 通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一系列连续数字的和。

- 等差数列的应用还包括金融领域中的贷款和投资问题等。

4. 等差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和的关系- 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和公差d,可以通过求解Sn = (a + An) * n / 2和An = a + (n - 1)d两个方程,解得a和n的值。

- 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和公差d,可以通过已知的a和d 的数值,计算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数学《数列》等差数列及其求和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Please note that the above document is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topic "等差数列及其求和" in the eighth-grade math textbook. You may need to provide more specific information or example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your curriculum.。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与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间的差值是恒定的。

学习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以及求和公式对于数学的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求和公式,并通过例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特点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为一个常数的数列。

该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用字母d表示。

一般来说,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 - 1)d,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差d确定了等差数列的增量。

2. 任意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公差d。

3. 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公差d唯一决定了整个数列。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等差数列的和是常见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解决。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如下: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为首项,an为末项,n为项数。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并不是凭空给出的,它可以通过数学推导得到。

以下是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1.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

2. 可以将Sn分为两个部分:从a1开始的前n项和与从an开始的前n项和。

这两个部分的和恰好等于整个数列的和。

3.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写出an = a1 + (n - 1)d。

4. 将前n项和相加,并利用等差数列首项和末项之间的关系,得到Sn = (a1 + an) × n / 2。

四、例题解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和求和公式,我们来看几个例题。

1. 求等差数列2, 5, 8, 11, ...的前6项和。

首项a1 = 2,公差d = 3,项数n = 6。

代入求和公式Sn = (a1 + an) ×n / 2,得到Sn = (2 + 2 + (6 - 1) × 3) × 6 / 2 = 72。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初等数学中最基础的数列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等差数列的奥秘吧!一、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通常用字母 "a" 表示首项,字母 "d" 表示公差,递推公式可以写作:an = a1 + (n-1)d,其中 n 表示数列中的第 n 项。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公差 (d):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称为公差。

任意两项之差为公差的倍数。

2. 首项 (a1):等差数列中第一项称为首项。

3.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用来计算数列中第 n 项的值。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4. 项数 (n):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

5. 数列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可以通过数列的首项、末项以及项数来计算得出。

数列和公式为:Sn = (n/2)(a1 + an)。

三、等差数列的常见问题1. 求和问题:给定一个等差数列,如何计算前 n 项的和?使用数列和公式 Sn = (n/2)(a1 + an) 可以得到结果。

2. 求特定项问题:在一个等差数列中,找到第 n 项的值。

可以利用通项公式 an = a1 + (n-1)d 来计算。

3. 求公差问题: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怎样求出公差?公差可以通过任意两项之差来求得。

4. 推理问题:已知一个等差数列中的几个项,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属于这个数列?当且仅当这个数与该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相等时,该数属于该等差数列。

四、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经济等领域。

在数学中,等差数列是数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其他数列的基础形式之一。

在物理学中,等差数列用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学中的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数列,其特点是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等差数列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应用广泛,涉及数论、代数、几何等多个领域。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这样一个数列:a1,a2,a3,⋯,a n,⋯,其中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即存在一个常数d,使得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a n+1−a n=d1.2 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第n项可以表示为:a n=a1+(n−1)d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 n可以表示为:S n=n2[2a1+(n−1)d](3)等差数列的项数与项的关系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有a m+a n=a p+a q。

(4)等差数列的子数列若数列b1,b2,b3,⋯,b k,⋯是等差数列,且b k+1−b k=d,则b1,b2,b3,⋯,b k,⋯也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d。

(5)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关系若数列a1,a2,a3,⋯,a 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d=0,则该数列退化为等比数列,其公比为1。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2.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 n还可以表示为:S n=n2(a1+a n)2.2 等差数列的求和定理(1)若p+q=m+n,则有S p+S q=S m+S n。

(2)若p+q=m+n,则有S p−S q=S m−S n。

(3)若p+q=2m,则有S p=S m+S q。

(4)若p+q=2m,则有S p=S m−S q。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3.1 等差数列与数论在数论中,等差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费马最后定理中,需要证明的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方程x n+y n=z n没有正整数解,其中x,y,z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3.2 等差数列与代数在代数中,等差数列常常用来研究多项式的性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_有哪些性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_有哪些性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什么_有哪些性质等差数列的性质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2、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3、若{an}{bn}为等差数列,则{ an ±bn }与{kan +bn}(k、b为非零常数)也是等差数列。

4、对任何m、n ,在等差数列中有:an = am + (n-m)dm、n∈N+),特别地,当m = 1时,便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此式较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5、一般地,当m+n=p+qm,n,p,q∈N+)时,am+an=ap+aq。

6、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从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k为取出项数之差)。

7、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8、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1、等差数列基本公式:末项=首项+(项数-1)__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__公差和=(首项+末项)__项数÷2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第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2、Sn=na(n+1)/2n为奇数;sn=n/2(An/2+An/2+1)n为偶数3、等差数列如果有奇数项,那么和就等于中间一项乘以项数,如果有偶数项,和就等于中间两项和乘以项数的一半,这就是中项求和。

4、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当n为奇数是时,等差中项为一项,即等差中项等于首尾两项和的二分之一,也等于总和Sn除以项数n。

将求和公式代入即可。

当n为偶数时,等差中项为中间两项,这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和,也等于二倍的总和除以项数n。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__X2=c/a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 n 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 … +(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 …n3=n2(n+1)2/41__2+2__3+3__4+4__5+5__6+6__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 B 是边 a 和边 c 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__h 斜棱柱侧面积 S=c__h正棱锥侧面积S=1/2c__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__r2圆柱侧面积S=c__h=2pi__h 圆锥侧面积 S=1/2__c__l=pi__r__l弧长公式l=a__r a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__l__r 锥体体积公式V=1/3__S__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__pi__r2h斜棱柱体积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 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__h 圆柱体 V=pi__r2h高中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总结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 (k∈Z)cos(2kπ+α)=cosα (k∈Z)tan(2kπ+α)=tanα (k∈Z)cot(2kπ+α)=cotα (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 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 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以上 k∈Z)高三数学如何复习高三数学最为关键的是式子变形和解题思维,这需要从题目所给的题设和问题去寻求答案,而不是一拿到题就马上联想到哪个知识点或者做过类似得题。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练习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练习

1、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公式: n S = n a n 2a 1+=d n n n a 2)1(1-+=d n n na n 2)1(--。

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公式可变形为,若令A =,B =a 1-,则=An 2+Bn.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 1,a n ,d ,,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

2、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的性质性质1:S n ,S 2n -S n ,S 3n -S 2n , …也在等差数列,公差为n 2d性质2:(1)若项数为偶数2n,则 S 2n =n(a 1+a 2n )=n(a n +a n+1) (a n ,a n+1为中间两项),此时有:S 偶-S 奇= nd , 性质3:(2)若项数为奇数2n -1,则 S 2n-1=(2n - 1)a n (a n 为中间项), 此时有:S 奇-S 偶= a n ,1-n n s =偶奇s 性质4:数列{nn s }为等差数列 性质5:若数列{a n }与{b n }都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的和分别为S n 和T n ,则2121n n n n a S b T --= 典型例题:热点考向1:等差数列的基本量(a 1,a n ,d ,,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例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81248,168S S ==,求1,a 和d 已知6510,5a S ==,求8a 和8S训练: 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2030,50a a ==.(1)求通项公式{}n a ;(2)若242n S =,求n .2.在等差数列{}n a 中,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7157,75S S ==,n T 为数列{n S n }的前n 项和,求n T 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之和记为S n ,S 10=10 ,S 30=70,则S 40等于 。

4. 已知是等差数列,且满足,则等于________。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等差数列的问题和应用。

因此,对于等差数列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概念。

本文将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 - 1) * d其中,aₙ表示第n项,a₁表示首项,n为正整数,d表示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首项和公差来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2.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是另一个重要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首项、公差和项数来求出前n项的和。

Sn = (n/2)(a₁ + aₙ)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项,n为正整数。

3. 公差与项数的关系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和第n项,那么公差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d = (aₙ - a₁) / (n - 1)其中,d表示公差,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项,n为正整数。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数学题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常常被用到。

例如,解决找规律、求和等问题时,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特性来简化计算过程。

2. 财务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

例如,某个公司的年利润按照等差数列递增或递减,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3. 运动训练在一些运动训练中,等差数列也有应用。

例如,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进行训练强度的递增,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四、总结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应用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这一数学概念。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等差数列【知识点】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⑴.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⑵.对于数列{n a },若n a -1-n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n ≥2,n ∈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其中d 为公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n a d m n a m )(-+】∴ d=nm a a nm -- 3.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如果A 是x和y 的等差中项,则A =x +y2.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1n n a a n S +=2:2)1(1dn n na S n -+=公式二又可化成式子:n )2d a (n 2d S 12n -+=,当d ≠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5. 性质:等差数列{an}中,公差为d , 若d >0,则{an}是递增数列; 若d=0,则{an}是常数列; 若d <0,则{an}是递减数列.{}()是等差数列,若1a m n p qn +=+⇒+=+a a a a m n p q⇒+=+==+--+a a a a a a n n r n r 121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其子系列,,,…也32d a a a a m N n k k m k m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md 。

{}()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连续相同个数的项的和也成等差数列,4d a n即,,,…也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

S S S S S m d m m m m m 2322--(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 ①若项数为()*2n n ∈N,则()21n n n S n a a +=+,且S S nd -=偶奇,1n n S aS a +=奇偶. ②若项数为()*21n n -∈N ,则()2121n n S n a -=-,且n S S a -=奇偶,1S nS n =-奇偶 (其中n S na =奇,()1n S n a =-偶). 6. 充要条件的证明:{}a a a da a aa dn c n S an bn ab n d d d n n n n n n n n 为等差数列(关于的一次函数)(、为常数,是关于的常数项为的二次函数)递增数列常数列递减数列⇔-==+=+=+>⇔=⇔<⇔⎧⎨⎪⎪⎪⎪⎪⎩⎪⎪⎪⎪⎪+++1122200007、最值问题()若,,成等差数列,,,也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及应用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及应用

3、三种题型
数列{an}为等差数列
题型(一)——等差数列前n项和旳有关计算
知三求二
★注意 a a 旳整体代换
1
n
题型(二)——已知Sn,求通项公式an
an=SS1n-Sn-1
n=1, n>1,n∈N*.
题型(三)——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旳最值问题
4.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旳最值措施 (1)二次函数法:用求二次函数旳最值措施来求其 前n项和旳最值,但要注意n∈N*,结合二次函数 图象旳对称性来拟定n旳值,愈加直观. (2)通项法:当 a1>0,d<0,aann≥+1≤0 0 时,Sn 取 得最大值;当 a1<0,d>0,aann≤ +1≥0 0 时,Sn 取 得最小值.
例3.一种等差数列旳前10项旳和为100, 前100项旳和为10,则它旳前110项旳和 为 -110 .
例4.两等差数列{an} 、{bn}旳前n项和分
别是Sn和Tn,且 Sn 7n 1
求 a5 和 an . b5 bn
Tn 4n 27
a5 64 an 14n 6 b5 63 bn 8n 23
性质3:若Sm=Sp (m≠p),则 Sp+m= 0
性质4:(1)若项数为偶数2n,则
S2n=n(a1+a2n)=n(an+an+1) (an,an+1为中
间两项), 此时有:S偶-S奇= nd
,
S奇 S偶
an an1
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
性质4:(1)若项数为奇数2n-1,则 S2n-1=(2n- 1)an (an为中间项),
∴ an=13+(n-1) ×(-2)=-2n+15

an 0
an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应用练习题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应用练习题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应用练习题等差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练习题。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元素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该数列可以写成如下形式:a,a+d,a+2d,a+3d,...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指数列前n项和的表达式。

下面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数列的前n项和为S。

首项a、末项a+(n-1)d之和为:a+a+(n-1)d = 2a+(n-1)d令项数乘以和数(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一次到第二次):n * S = a + a + (a + 2d) + ... + [a + (n-3)d + a + (n-2)d] + [a + (n-2)d + a + (n-1)d]共有n项,则等式右边的式子可以重排为:n * S = n * a + [1 + 2 + 3 + ... + n-3 + n-2 + n-2 + n-1] * d即:n * S = n * a + n(n-1)/2 * d两边同时除以n,得到:S = a + (n-1)/2 * d这就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练习题1. 求等差数列1,3,5,7,9的前10项和。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a = 1,公差d = 3-1 = 2,项数n = 10。

代入公式,可得:S = 1 + (10-1)/2 * 2 = 1 + 9 * 2 = 1 + 18 = 19。

所以,等差数列1,3,5,7,9的前10项和为19。

2. 某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为3,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123,请求n的值。

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a = -5,公差d = 3,项数n为待求。

代入公式,可得:123 = -5 + (n-1)/2 * 3化简得:123 = -5 + 1.5n -1.5移项得:129 = 1.5n解方程可得:n = 86所以,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123时,n的值为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和知识点及训练重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等差中项的求法 难点:对等差数列的综合考察一知识梳理1.定义: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推广: d m n a a m n )(-+=. 从而mn a a d m n --=; 3.等差中项(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b a A +=或b a A +=2(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2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通常把题中条件转化成只含1a 和d 的等式!8.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2)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2m n p a a a +=.(3)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 (公差为md )图示:m mm m m m S S S m m S S m m S m a a a a a a a a 323231221321-+-+++++++++++(4)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 nA f nB =, 则2121(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 (5)若{}n a 、{}n b 为等差数列,则{}n n a b ±为等差数列(6)求n S 的最值法一: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 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近的整数时,n S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若S p = S q 则其对称轴为2p q n += 法二:①“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即当,,001<>d a 由⎩⎨⎧≤≥+001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②“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即 当,,001><d a 由⎩⎨⎧≥≤+001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或求{}n a 中正负分界项 (7)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则:1.当项数为偶数n 2时,=-奇偶S S d n ,其中n 为总项数的一半,d 为公差;2、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共有奇数项12+n 项,则121111(1)(21)1n n n n n S n a S S S n a S n S na S S a S n +++++⎧=+⎧=+=++⎪⎪⇒⇒=⎨⎨=-=⎪⎪⎩⎩奇奇偶奇偶奇偶偶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①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为关于1a 和()d q 的方程;②巧妙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一般地运用性质可以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类型1】求等差数列通项【例1】.等差数列n a 中,51210,31a a ==,求1,,n d a a .【变式1】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28,中间两项的积为40,求这四个数.【例2】等差数列n a 中,381312a a a ++=,381324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变式1】等差数列{}n a 中,51510,25,a a ==则25a 的值是 .【变式2】已知等差数列{}中.61018a a += 31a =,则13a = .【变式3】 等差数列{}n a 中,135105a a a ++=,24699a a a ++=,则20a = .【变式4】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5项和525S =,且23a =,则7a = .【例3】已知数列中,=1,,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______【变式1】已知数列{}中,=2,=3,其前 n 项和满足 (n ≥2,n ∈N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 A .=n B .= C .= n-l D .=n+l【例4】在数列{}n a 和数列{}n b 中,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满足22n S n n =+,数n a {}n a 1a 1(1)2n n n a a n++={}n a n a 1a 2a n S 1121n n n S S S +-+=+*n a n a n a 2n n a n a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满足13n n T nb +=,且11b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例5】数列n a 中,11551,n n n a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类型2】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例1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n N ∈,若32016,20,a S ==则10S 的值为_______【变式1】如果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其中 a ,b ,c 为常数,则c的值为 .【例2】(10年全国文6) 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n a 的前7项和7S = .【变式1】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分别为1a 、1b ,且511=+b a ,*11,N b a ∈.设n b n a c =(*N n ∈),则数列}{n c 的前10项和等于( )A .55B .70C .85D .100【例3】{}n a 通项公式为21n a n n=+,则n S =_______ .2n S an bn c =++【变式1】{}n a 通项公式为n a =n S = .{}n a 通项公式为n a =n 项和为10,则项数n 为 .【例4】等差数列{}n a 中,249n a n =-,前n 项和记为n S ,求n S 取最小值时n 的值.【变式】差数列{}n a 中,213n a n =-,则n = 时n S 有最大值;【类型3】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例1】(1)等差数列{}n a 中,230,100,m m S S ==求3m S 的值.(2)等差数列{}n a 中,481,4S S ==,求17181920a a a a +++的值.【例2】(2009年辽宁理科14) 等差数列{}n a 中,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如果369,36S S ==,则789a a a ++= .【变式1】(2009年辽宁文) 等差数列{}n a 中,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66,24,S S ==,则9a = .【变式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345612,18,a a a a a a ++=++=则789a a a ++= .【变式3】已知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A B ,且7+1,427n n A n B n =+求 1111a b 的值.【例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记为,若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下列 各数中一定是常数的是( )C . B . C .D .【变式1】等差数列中,则( ){}n a n S 2610a a a ++6S 11S 12S 13S {}n a 1912,24,a a =-=9S =C . -36 B .48 C .54D .72【变式2】等差数列中,已知前15项的和,则等于( )A .B .12C .D .6【变式3】在等差数列中,若 则 .【类型4】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例1】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1+2n n n S =,求通项公式n a 并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n a 9015=S 8a 245445{}n a 99,S =46a a +=【例2】在数列中,,设证明是等差数列.【例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021≥=+-n S S a n n n ,211=a , 求证:数列⎭⎬⎫⎩⎨⎧n S 1是等差数列;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变式1】数列n a 中,11551,n n n a a a a +=+=,判断1n a ⎧⎫⎨⎬⎩⎭是否为等差数列.【例4】数列{}n a 中,144n n a a -=-,12n n a b =-; 1) 求证{}n b 是等差数列;{}n a n n n a a a 22,111+==+,21-=n n n a b {}n b2) 求{}n a 的通项公式.【变式1】已知数列{}n a 满足152a =,()114122n n n a a n a ---=≥+ (1) 设11n n b a =-,求证{}n b 为等差数列; (2) 求{}n a 通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