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全部文言文的重点语句解释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第1篇岳阳楼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②越.明年(及、到)③政通.人和.(顺利;和乐)④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⑦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⑨横无际涯..(边际)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⑪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⑫前人之述备.矣(详尽)⑬南极.潇湘(尽)⑭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⑮连月不开.(放晴)⑯日星隐曜.(光辉)⑰浊浪排空..(冲向天空)⑱樯.倾楫.摧(桅杆;桨) ⑲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30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3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❷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❸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②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④通⎩⎨⎧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⑤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⑥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⑦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整个)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⑨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❹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景致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古义:景象今义:看 ④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⑤浊浪排空..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⑦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习作 ⑨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⑩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⑪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❺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守) 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北、南,向北、向南)第2篇 醉翁亭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林壑.尤美(山谷)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④饮少辄.醉(就)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⑧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⑨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⑩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绿荫)⑪伛偻提携....(文中指老人、小孩)⑫泉香而酒洌.(清澈)⑬山肴野蔌.(菜蔬)⑭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开)⑮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⑯弈.者胜(下棋)⑰觥筹..交错(酒杯;酒筹)⑱已而..夕阳在山(不久)⑲树林阴翳.(遮盖)❷一词多义①而⎩⎪⎨⎪⎧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朝而.往(表修饰,不译)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②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③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④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⑥临⎩⎨⎧临.溪而渔(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⑦名⎩⎨⎧名.之者谁(给……命名)卷卷有爷名.(名字)⑧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⑨高⎩⎨⎧而年又最高.(大)风霜高.洁(高爽)⑩开⎩⎪⎨⎪⎧连月不开.(放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开.我东阁门(打开) ⑪其⎩⎪⎨⎪⎧其.西南诸峰(那)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的)醉能同其.乐(人们) ❸古今异义①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③射.者中 射⎩⎨⎧古义:投壶今义:用推力送出或受到压力挤出❹词类活用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②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③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3篇 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①是⎩⎨⎧是.日更定矣(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②更⎩⎪⎨⎪⎧是日更.定矣(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③一⎩⎨⎧余拏一.小舟(一只)上下一.白(全)④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⑤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⑥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❸古今异义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白⎩⎨⎧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今义:颜色,与“黑”相对❹词类活用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第4篇 鱼我所欲也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⑥贤者能勿丧.耳(丢掉) ⑦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 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⑨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⑩妻妾之奉.(侍奉) ⑪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⑫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❷通假字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❸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②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③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他)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件事)④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⑤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⑥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给予)❹古今异义①一豆.羹 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名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③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可以⎩⎨⎧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今义:能够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古义:假使,如果今义:让,派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❺词类活用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名词作动词,感激)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 第5篇 唐雎不辱使命❶重点词语解释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不译)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以大易.小(交换) ⑤故不错意..也(置意) ⑥请广.于君(扩充) ⑦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 ⑧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⑨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⑩布衣..之怒(平民) ⑪以头抢.地耳(撞) ⑫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 ⑬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⑭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 ⑮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文中指穿丧服) ⑯秦王色挠.(屈服) ⑰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⑱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❷通假字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置) ②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④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❸一词多义①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派遣。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整理《为学》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译:你凭什么去呢?4、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为枳》1、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2、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4、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伤仲永》1、稍稍宾客其父。

译:(同乡人)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那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周处》1、为乡里所患。

译:(他)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古人贵朝闻夕死。

译:古人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为)珍贵。

3、并皆暴犯于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译:(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译:(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九下 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九下 重点语句翻译

九年级下册重点语句翻译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消耗尽了。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8、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1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1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然而,如果你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1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1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1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因此,天要赋予人重大的责任,必须先使他的心灵受到磨难,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使他身处贫困,使他的行动受到干扰,以此来激发他的内心,使他忍耐,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2.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翻译:谨慎而诚实,广泛地爱护众人,亲近仁人,有剩余的力量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3. 君子不器。

翻译:君子不是器物。

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合礼节的不要看,不合礼节的不要听,不合礼节的不要说,不合礼节的不要做。

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并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是君子吗?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加以改正。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种知识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失败。

1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时光如同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语句的翻译,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要注重积累,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汇和句式,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

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

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一、陋室铭(1)山不在.高:在于;(2)有仙则名..:则:就;名:出名;(3)斯.是陋室:这(4)惟.吾德馨.:惟:只是;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5)草色入.帘青:映入;(6)鸿儒: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7)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学问的人;(8)可以调...素琴:可以:可以用来;调:弹奏;(9)阅.金经:看;(10)丝竹:泛指音乐;(11)案牍之劳形...: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劳:使……劳累;形:身体;(12)诸葛庐.:茅庐,茅屋;(13)何.陋之.有: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爱莲说(1)水陆草木之.花:之:的;(2)可.爱者甚蕃.:可:值得;蕃:多;(3)自.李唐来:自:自从;(4)甚.爱牡丹:非常,十分;(5)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从……中长出;而:却;染:沾染污秽;(6)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妖艳;(7)不蔓.不枝.:蔓:牵连;枝:枝节;(8)香远益.清:益:更加;(9)亭亭净直....:亭亭:笔直的样子;净:洁净的;植:站立;(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可以;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焉:指莲;(11)予谓.菊:谓:认为;(12)花之.隐逸者也:之:的;(13)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14)陶后鲜.有闻:鲜:少;(15)宜乎众...矣:宜乎:当然;众:多。

三、橘逾淮为枳(1)晏子将使..楚:将:将要;使:出使;(2)谓.左右曰:谓:对……说;(3)齐之习辞..者也:习:擅长,善于;辞:辞令;(4)今方来:今:现在;方:将要;(5)吾欲辱.之:辱:侮辱;(6)何以.也:以:用;(7)为.其来时:为:于;(8)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缚:捆绑;(9)过王而.行:而:表示修饰;(10)何为.者也:为:做;(11)何坐.:坐:犯……罪;(12)酒酣:酒喝得正高兴;(13)诣.王:诣:到;(14)缚者曷.为者也:曷:什么;(15)齐人固.善盗:本来;(16)避.席:避:离开;(17)橘生淮南则为..橘:则:就;为:成为;(18)生淮北则为.枳:为;变成;(19)叶徒.相似:徒:只是;(20)其实.味不同:实:果实;(21)所以然.者何:然:这样;(22)水土异.也:异:不同;(23)民生长..于齐:生:生活;长:成长;(24)入楚则.盗:则:就;(25)得无:莫非;(26)非所与熙..也:与:和;熙:同“嬉”,戏弄;(27)反取病焉...:取:遭到;病:辱;焉:句末助词,无实义。

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

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使得它成为高考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对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的详细解析。

一、《孟子·离娄上》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掌握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偏离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很少人的支持。

2.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翻译: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是相差很少。

二、《庄子·逍遥游》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翻译:即使全世界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翻译: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1.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翻译:小人常常以自己的心度君子之腹。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翻译: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四、《史记·项羽本纪》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大事进行时,不必过于拘泥于细节;大礼面前,不必过于推辞小让。

2. “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非战争之过。

五、《战国策·齐策》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翻译:千里长堤,可能因为蚁穴而溃决。

2.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翻译:优秀的鸟儿选择树木栖息,贤明的臣子选择君主侍奉。

六、《论语·里仁》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等到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凋零。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翻译:君子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七、《诗经·周南·关雎》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对象。

中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翻译归纳

一、重点实词翻译1. 常见实词的翻译方法(1)直接翻译法:直接将文言文中的实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2)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通顺,需要增加一些现代汉语的词汇。

(3)删减法: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文词汇。

(4)替换法:将文言文中的实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词汇。

2. 常见实词翻译示例(1)如: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为:国家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翻译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2)如: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为: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听风吹雨声,仿佛铁马冰河的景象进入了梦境。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为:春天睡觉不知天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二、重点虚词翻译1. 常见虚词的翻译方法(1)直接翻译法:直接将文言文中的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2)增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句子通顺,需要增加一些现代汉语的词汇。

(3)删减法: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一些无实际意义的文言文词汇。

(4)替换法:将文言文中的虚词替换成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词汇。

2. 常见虚词翻译示例(1)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为: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翻译为:早上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晚上就能进入朝廷的大厅。

(2)如: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为: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为: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乐在其中的人。

”三、特殊句式翻译1. 常见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判断句: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2)被动句:将“被”、“受”等被动词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被动结构。

(3)倒装句:将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正常语序。

(4)省略句:根据上下文,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中考必备】重点初中语文全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中考必备】重点初中语文全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567810111213141516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

2016年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注释一、湖心亭看雪(八上)*1.拏(ná):同“桡”,牵引。

撑(船)。

2.更:还。

3.三大白:酒杯。

补充1.俱:都。

2.绝:消失。

3.是:代词,这。

4.定,完了,结束。

1念:想,思考。

补充:1欲:想要。

2遂:于是,就。

3至:到。

1.从:顺,沿。

2.奔:飞奔的马。

3.轩:高。

补充:9.共,相同,一样。

10.至:到。

11.许:上下,左右。

12.绝:到了极点。

13.皆:全,都。

1.患:祸患,灾难。

2.辟:通“避”,躲避。

3.蹴:用脚踢。

补充:(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5.余:我。

9.拉:邀请。

13.莫:不要。

6.一:全或都。

10.强:尽力,竭力。

14.痴:痴迷。

7.惟:只有。

11.客:做客。

8.一:数词。

痕,痕迹。

12.及:等到。

二、记承天寺夜游(八上)*2但:只是,不过。

4寻:寻找。

7如:如同5寝:睡。

8盖:原来是。

6与:和、跟。

9如:像。

三、与朱元思书(八下)*4.邈:远。

7.绝:穷。

10.柯:树木的枝干。

5.千:表示多。

8.戾:至。

6.转:通“啭”,鸟叫声。

9.反:通“返”,返回。

14.甚:胜过。

19.好,美丽的。

24.犹:好像。

15.若:好像。

20.韵,和谐的声音。

25.交:相互。

16.负:凭借。

21.息:使……平息。

26.日:太阳,阳光。

17.指:向。

22.窥:看。

18.激:冲击。

23.昼:白天。

四、鱼我所欲也(九下)*4.辩:通“辨”,辨别。

7.与:通“欤”,语气助词。

5.奉:侍奉。

8.乡:通“向”,从前。

6.得:通“德”,感激。

9.已:停止,放弃。

(6)甚:超过。

(11)莫:没有。

(16)丧:丧失。

(7)于:比。

(12)为:做。

(17)弗:不。

(8)故:所以,因此。

(13)非:不(18)加:益处。

(9)恶:厌恶。

(14)独:仅。

(10)如:假如,假使。

(15)是:此,这样。

五、公输(九下)*1.起:出发,动身。

2021中考语文常考重点文言文14篇重点字词解释

2021中考语文常考重点文言文14篇重点字词解释

中考语文常考重点文言文解析1、爱莲说 (1)2、河中石兽 (3)3、五柳先生传 (5)4、小石潭记 (6)5、曹刿论战 (8)6、出师表 (9)7、湖心亭看雪 (11)8、陋室铭 (12)9、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3)10、唐雎不辱使命 (15)11、鱼我所欲也 (16)12、岳阳楼记 (18)13、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4、醉翁亭记 (21)1、爱莲说一、重点字词可爱:值得喜欢。

者:……的花。

蕃:多。

独:只。

自:从。

甚:特别,十分。

濯:洗。

清涟:清波。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

蔓:生藤蔓。

枝:生枝茎。

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益:更加。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鲜:少。

闻:传闻。

同:和……一样。

宜:应当。

众:很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三、课文分析1.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2.莲之爱(君子形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湖心亭看雪》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重点译句+课后问题+中考预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考点清查专题20《湖心亭看雪》⑴张岱(1597一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⑵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⑵[拏]撑(船)。

⑶[拥毳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⑷[拥]裹、围。

⑸[毳]鸟兽的细毛。

⑹[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⑺[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⑻[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⑼[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⑽[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⑾[焉得]哪能。

⑿[更]还。

⒀[三大白]三大杯酒。

⒁[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⒂[客此]客居此地。

⒃[舟子]船夫。

⒄[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答案】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⑵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答案】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答案】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⑸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答案】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⑹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答案】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答案】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刿论战》★★★★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2、肉食者...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7、牺牲..——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13、齐师败绩..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中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翻译

中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详细解析】1. 学而时习之:“学而”是连词,表示“然后”,“时习之”中的“时”是副词,表示“按时”,“习”是动词,表示“复习”。

整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它”。

2. 不亦说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说”通“悦”,是动词,表示“愉快”。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愉快吗?”3. 有朋自远方来:“有”是动词,表示“有”,“朋”是名词,表示“朋友”,“自远方来”是介词短语,表示“从远方来”。

整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4. 不亦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乐”是形容词,表示“快乐”。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快乐吗?”5. 人不知而不愠:“人”是名词,表示“别人”,“不知”是动词短语,表示“不了解”,“而不愠”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愠”是动词,表示“生气”。

整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6. 不亦君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君子”是名词,表示“品德高尚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是“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总结】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具备的品质。

孔子认为,学习之后要按时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能带来快乐;面对别人的误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这段话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是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内容之一。

中考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中考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中考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赏析中考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ǔ):老妇。

②篚(fěi):圆形竹筐。

③真草:楷书,草一书。

④抗:抗衡,相当。

⑤耽:沉溺,沉迷。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善鸣,求市未能得(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3)当举群相送耳(4)使人耽之若是15.“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17.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参考答案14. 擅长前往全部假使15.C16.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17.B译文王羲之生性喜鹅,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鹅叫得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愚公移山》重点语句翻译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愚公移山》重点语句翻译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愚公移山》重点语句翻译句子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
不平呢?
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
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 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译: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一、实词。

1. 通假字。

- 识别方法:当一个字在句子中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可能是通假字。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来判断其通假的字。

2. 古今异义。

-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江河。

3. 一词多义。

- 以:- 之:4. 词类活用。

二、虚词。

1. 之。

- 作助词:- 作代词:2. 而。

3. 其。

- 代词:- 语气词:4. 以。

- 介词:- 连词: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2. 省略句。

3. 倒装句。

-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四、文言文翻译技巧。

1. 留。

2. 删。

3. 换。

- 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如“虽”换成“虽然”,“吾”换成“我”等。

4. 补。

5. 调。

五、重点篇目重点内容。

- 主要思想: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仁”“礼”“义”等道德观念。

- 重点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了学习方法、交友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想。

- 思想内容:孟子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

- 背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 内容: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对后主的劝诫,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提出了治国的建议。

- 主题: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重点描写:对桃花源中环境、人物生活的描写,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描写内容:按季节描写了三峡的山高、水急、景色秀丽等特点。

如夏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水势浩大;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了清幽的景色。

- 主题: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

中考常考文言文翻译字词

中考常考文言文翻译字词

1.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也可作代词,指代事物或人;还可作动词,表示“去、往”。

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滕文公上》)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2.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为政》)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效果好。

3. 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4. 以: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相当于“来、因为、用”等。

例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其:作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6. 于: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相当于“在、因为”等。

例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7.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某一器物。

”8. 故:表示原因、结果,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常忧愁。

”9. 与:表示并列、联合,相当于“和、跟”等。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中考必考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必考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必考25篇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一.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孔子说:“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曾子说:“士不能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吗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孔子说:“在严寒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二、口技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中抚尺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在这个时候,妇人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间一起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4、宾客意少shǎo舒,稍稍正坐;译: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只手指,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三、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终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四、伤仲永1.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2、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从前的好名声了;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马上就能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3、.3、4、泯然众人矣译: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已和普通人一样了;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请仲永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五、孙权劝学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学官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与有志气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我,长兄怎么认识事物这么晚呢4.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六、三峡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七、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八、爱莲说1、世人盛爱牡丹;译:世人大部分都喜欢牡丹;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九、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译: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十、记承天寺夜游1.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月光照在院子里,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十一、小石潭记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十二、湖心亭看雪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映出的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语文版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人教版十三、岳阳楼记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8、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十四、醉翁亭记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玩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6、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十五、满井游记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译: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的样子像是刚擦过一样,鲜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3.夫fú不能以游堕huī 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译:大概说不能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在山石草木之间流连忘返的,就只有我这种闲官;而满井这地方刚好离我的居所近,我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十六、送东阳马生序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译: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可以享用;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十七、马说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着称;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十八、与朱元思书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产生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十九、出师表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之间知道我而获得显贵;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译: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译: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二十、公输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胡不已乎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3.胡不见我于王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4.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5、必为有窃疾矣;这个人一定是有偷窃的疾病啊;6、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如此,公输盘给我制造云梯,一定能攻下宋国;7、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缺少的是人口,牺牲不足的百姓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是明智;宋国无罪而去攻打它,不能算为仁爱;明知这样不对却不知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知理力争却得不到结果,这不能说是坚强;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侮辱我的一个人,却甘心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二十一、愚公移山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2、甚矣,汝之不惠译:你太不聪明了;3、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译:我和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译: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译: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7、汝心之固,,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二十二、鱼我所欲也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够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译: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凭借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呢如果人们所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令人讨厌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办法,有什么不能采用呢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失罢了;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本心;二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的体肤饿瘦,使他们受到贫困之苦,使他们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译: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二十四、邹忌讽齐王纳谏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译: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二十五、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释最新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释最新

中考文言文字词解释最新2021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重点字词解释重点词语解释①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②越明年(及、到)③政通人和(顺利;和乐)④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⑦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⑨横无际涯(边际)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南极潇湘(尽)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连月不开(放晴)日星隐曜(光辉)浊浪排空(冲向天空)樯倾楫摧(桅杆;桨)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30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3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一词多义①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属予作文以记之(来))②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而或长烟一空(有时))③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④通然则北通巫峡(通向)(政通人和(顺利))⑤极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此乐何极(穷尽))⑥开开我东阁门(打开)(连月不开(放晴))⑦一在洞庭一湖(整个)(而或长烟一空(全))⑧空长烟一空(消散)(浊浪排空(天空))⑨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气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古义:景象,景致)②微斯人微今义:微小(古义:没有)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今义:看(古义:景象)④越明年明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第二年)⑤浊浪排空排空今义:全部去除掉(古义:冲向天空)⑥予观夫巴陵胜状今义:丈夫,夫人(古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⑦至若春和景明景今义:景色(古义:日光)⑧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今义:学生习作(古义:写文章)⑨增其旧制制今义:制度(古义:规模)⑩前人之述备矣备今义:准备(古义:详尽)去国怀乡国今义:国家(古义:国都)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全部文言文的重点语句解释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

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少顷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闻:听见6、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坐”同“座”8、妇抚儿乳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

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

走:跑15、群响毕绝毕:全。

绝:尽、消失3、桃花源记(八年级上册)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4、三峡(八年级上册)一、解释答案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5、陋室铭(八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6、爱莲说(八年级上册)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7、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5、月色入户户:窗户8、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一、词语:1. 水尤清冽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 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 隶而从者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 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 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去:离开。

、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越:到了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

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

5)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

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

晖:日光。

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

备: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

12) 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霪雨霏霏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开:放晴。

国: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

去:离开。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

集:栖止。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小草;汀:小洲。

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宠:荣耀。

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把:持。

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 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

为:指两种心情。

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24)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

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26) 不以物喜以:因为。

心旷神怡怡:愉快。

27)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8)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9)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0)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3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3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34)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35) 【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具同“俱”,全。

10、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一、词语解释:1. 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环:环绕。

环:包围。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秀: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

4. 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5. 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6. 饮少辄醉辄:就。

7.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

从:跟从。

11. 吾谁与归归: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香花。

秀:繁荣滋长。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于:在。

15. 山肴野蔌肴:野味。

蔌:菜蔬。

16. 宴酣之乐酣: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18. 弈者胜弈:下棋。

19. 觥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乎:于。

21. 树林阴翳翳:遮盖。

22. 鸣声上下上:树的上部。

下: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谓:是。

11、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下册)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买2、援疑质理援: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4、俟其欣悦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热水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报” 穿着12、马说(八年级下册)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策之不以其道策:驾驭道:方法2、执策而临之策:鞭子临:对着3、其真无马邪其:难道4、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材:才能7、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这样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尚且等:一样9、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表现出来10、故虽有名马虽:即使11、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13、与朱元思书(八年级下册)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风烟俱净俱:全,都2、从流飘荡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过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 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经营反:通“返” 返回9、横柯上蔽柯:树干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答案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三、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望峰窥谷14、出师表(九年级上册)崩殂死(皇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时盖追先帝殊遇原来是;优待,厚遇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陟罚臧否善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是以先帝简拔因此以遗陛下给予悉以咨之都;询问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躬耕亲自猥自枉屈降低身份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由是感激感动,激动遂许先帝于是;答应二十有一年通“又”,表余数夙夜忧叹早晚恐托付不效实现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庶竭驽钝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咨诹善道询问临表涕零流下眼泪句子翻译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