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摩擦力
小学科学课件:运动与摩擦力

摩擦力,使皮球慢慢减
速直到最后停下来。
把手掌放在 桌面上往前 推,你有什 么感觉?
观察新旧两种鞋 底,你有什么感 觉?
摩擦力
当我们看到雄伟的古代建筑时可曾想过,古人在 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人们搬运重物时 会产生一种巨大
2 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 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8个
8个 8个 8个
4个
4个 4个 4个
2 用各种笔或筷子等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 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用“滚木” 移动重物有 什么优点和
缺点?
用“滚木”移 动重物优点是 省力,缺点是 需要多次移动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和力
学习目标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 生摩擦力。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 克服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 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3 会用垫圈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方式下的测 量结果。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滚木”。
3 给纸盒安上轮子,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纸盒开始 运动时,记录下垫圈的数量。
轮子可以看作移
动的滚木。人类
发现可以用滚动
的方式前进,是
8个
8个 8个 8个
一个了不起的创 举。
4个
4个 4个 4个
3个
3个 3个 3个
使用轮子搬运重物最省力也最方便
1.怎样搬运重物最省力?哪一种方式搬运重物产生 的摩擦力最小?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doc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1.4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摩擦力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
2. 讲解摩擦力的定义,解释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通过实例展示,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让学生理解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第二章:摩擦力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摩擦力。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测量方法。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摩擦力。
采用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1. 讲解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
2. 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力。
3. 数据分析: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摩擦系数的关系。
教案第三章:摩擦力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学会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3.2 教学内容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4 教学步骤1. 讲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的刹车系统、运动员的鞋底等。
2.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在物体上涂抹润滑剂或增加摩擦垫等。
教案第四章:摩擦力的克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克服摩擦力。
让学生学会使用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来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2.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理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
-摩擦力与运动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如何判断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摩擦力的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摩擦力应用实例。
举例解释:
-通过图示和动画,说明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如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推力,摩擦力与推力平衡时物体匀速运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个话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在解释摩擦力概念时,有些学生对于“相对滑动”的理解存在困难。为此,我采用了动画和实物演示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了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3.实践与创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表面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作者整理的《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运动物体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二)过程与方法1.能基本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验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近似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二)难点匀速直线运动时收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一)学生实验准备:弹簧测力计(5N),两面粗糙不一的`木板,毛巾钩码,塑料盒;(二)教师准备:微视频(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方向近似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
教师与学生简单交流。
搓手游戏。
搓手活动。
联系本节课的内容,缓解气氛。
一、导入1.认识摩擦。
(PPT出示新旧两个鞋底的图片。
)通过新旧鞋底的照片,引出“摩擦”。
师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现象呢?2.摩擦与运动密不可分(PPT出示四幅图)滑滑梯与身体、滑雪板与积雪、黑板擦与黑板、手和单杠之间都有摩擦。
提问:归纳一下,需要什么条件?联想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思考发生摩擦时需要的条件。
(两个以上的物体,接触,运动)“摩擦”这个词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对摩擦的真正含义不一定真的领悟,这个环节在于把摩擦和运动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引出课题。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古人搬运巨石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运动中受到了摩擦力,并思考如何能减小摩擦力。
学生通过研究三种不同的情况(物体直接在木板上、增加“滚木”以及增加“轮子”)时,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认识到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或轮子的方式,减少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本节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两个问题“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人们在搬运重物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怎样才能减小这种摩擦力呢?”聚焦本课,引导学生从认识摩擦力到认识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认识滑动方式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到认识滚动方式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第二部分——探索,此部分主要分为三大活动,活动一:研究物体在多大力的作用下能够从静止开始运动,也就是小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活动二:研究用滚木作为垫在小车下方移动的工具时,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
活动三:给物体装上轮子后、需要多大的力让物体从静止到运动。
这三个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方面物体从静止到运动需要克服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用在物体下方垫滚木安轮子的方式来减少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第三部分——研讨,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四部分——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将视野拓宽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上,这也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持续探索如何减小摩擦力大小,不断改进技术并运用于产品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体由静止变成运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一般滚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大。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整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并对比不同运动式下的测量结果。
会用轮子改装小车。
会研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之间的关系。
运动与摩擦力

VS
湿度增加,摩擦力减小
湿度增加会使接触面间形成一层水膜,起 到润滑作用,从而减小摩擦力。但过高的 湿度可能导致水膜过厚,反而增加摩擦力 。
减小和增大有益摩擦方法论述
04
减小无益摩擦方法
01
选用光滑材料
使用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如涂有润滑剂的金 属或塑料,可以减少接触面间的摩擦。
02
减小接触面积
02 运动中摩擦力作用分析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
滑动摩擦力
当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接触面间 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滑动摩擦 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力
当物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接触面间 同样会产生摩擦力,但滚动摩擦力通 常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滚动是更 为省力的运动方式。
摩擦。例如,在鞋底或轮胎上增加花纹以增大摩擦力。
02
增大接触面积
增加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摩擦力。例如,在机械设计中采用大面
积的摩擦片或刹车片。
03
增加正压力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因此,通过增加物体间的正压力可以增大
有益摩擦。例如,在举重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增加杠铃的重量来增加手
掌与杠铃之间的摩擦为滑 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 类。
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一个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 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静摩擦力
当两个物体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个阻碍相 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 的外力有关,其最大值等于滑动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课件

05
总结与展望
本章重点回顾
摩擦力的定义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在相对运动或试图相 对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的速度和方向。
03
运动与摩擦力的关 系
运动中的摩擦力表现
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 表面滑动时,会受到阻碍 其滑动的力。
滚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 表面滚动时,会受到阻碍 其滚动的力。
静摩擦力
当两个接触面之间没有相 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 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增加阻力
《运动与摩擦力》课 件
汇报人:
202X-12-23
目录
CONTENTS
• 运动的基本概念 • 摩擦力的基本原理 • 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 运动与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 总结与展望
01
运动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特性
运动具有持续性、空间性和时间性。
运动的形式与分类
形式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 、变速运动等。
分类
机械运动、分子运动、电磁运动 等。
运动的实际应用
01
02
03
交通工具
汽车、火车、飞机等依靠 运动实现空间转移。
体育运动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如跑 步、游泳、足球等,通过 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愉悦 身心。
自动化生产线
自动化设备按照预设程序 进行精确运动,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5《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5《运动与摩擦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以及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活动,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摩擦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身边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和总结。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实验、思考,从而得出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大小的影响因素。
2.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从而得出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木块、桌子、毛巾、滑轮、铅笔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如滑板、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
2.呈现(5分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
将木块放在桌子上,用手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状态。
讨论:为什么木块会停止运动?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来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之间的关系。
5.拓展(5分钟)讨论: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减小摩擦力?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

《运动与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引导运动与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它们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将了解到运动和摩擦力之间的干系,以及如何利用摩擦力进行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修到以下几个重点内容:什么是运动和摩擦力,它们之间的干系是怎样的,以及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二、观点诠释1.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两种。
2. 摩擦力: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三、案例分析1. 一个滑雪运动员在雪地上滑行时,摩擦力对他的影响是什么?他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控制滑行的速度和方向?2. 一辆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摩擦力如何影响车辆的加速和制动?为什么需要合理利用摩擦力来确保行车安全?3. 在冰球比赛中,球员在冰面上滑行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他们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改变速度和方向,并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四、实验设计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观察不同表面上物体的滑动情况,了解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实验材料:滑润圆滑表面、粗拙表面、不同重量的物体、测力计等。
3. 实验步骤:a. 将不同表面的平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b. 将不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平板上,用测力计测量需要施加的力才能使物体开始滑动。
c.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不同表面对摩擦力的影响。
五、知识拓展1. 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表面间的粗拙水平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压力。
2.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制动、滑雪运动、冰球比赛等都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六、练习题目1. 什么是运动和摩擦力?它们之间有什么干系?2. 举例说明摩擦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如何利用摩擦力来控制物体的运动?4. 摩擦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如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七、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运动与摩擦力之间的干系,以及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运动与摩擦力教案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测、制定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依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定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同学:装有笔等的文具袋、测力计、毛巾。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教师:自制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自制演示实验材料两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组合装置一套;上下用木块,两侧各用海绵连接围成的矩形框子、条形木板、大理石块等组合装置一套。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同学有的教师也有一份〕四、教学过程〔一〕利用实验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1 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小人在这根绳子上可以随便移动,而且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叫它停它就会停在哪里,想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吗?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
为什么筷子能把大米提起来呢?这与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摩擦力的秘密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课题〕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干不滑倒呢?〔制定意图: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同学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同学牢牢吸引住。
〞课始以俩实验创设愉快有趣的问题情境,引起同学的新奇感,高度集中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课件ppt

运动的形式
运动有多种形式,包括直 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 性运动等。
运动的种类和特点
物体沿曲线进行的运动,方向不 断变化。
不同种类的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直线运动具有方向性,曲线 运动具有曲率等。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周期性运动 运动的特点
物体沿直线进行的运动,可以是 匀速或变速。
小学科学运动与摩擦力
目录
• 引言 • 运动的基本概念 • 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 • 实验探究:运动与摩擦力 • 运动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 课堂小结与拓展
01
引言
Chapter
背景和目的
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中,运动与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 概念。通过探究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可以帮助学 生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 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一些情况下,摩擦力还可以作为动 力,推动物体运动。例如,车辆行驶 时,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车辆 前进的动力来源之一。
摩擦力也可以帮助物体保持静止,防 止物体滑动或滚动。
04
实验探究:运动与摩擦力
Chapter
实验目的和材料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在不同表面上运动时所 受的摩擦力大小及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
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方式,引导学 生认识运动与摩擦力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和要求
目标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运动与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产生条件、影响 因素和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
物体按照一定规律周期性重复进 行的运动,如振动、转动等。
运动与摩擦力

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
总结词
压力的增加会导致接触面间的压实程度增加,从而增大摩擦力。
详细描述
当两个物体接触并施加压力时,接触面间的微小凸起会被压平,实际接触面积增大。这使得接触面间 的分子间作用力增强,从而增加摩擦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大,摩擦力也会相应增大。然 而,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反而降低摩擦力。
靠性。
05
CATALOGUE
摩擦力与生活的关系
衣物的纹理设计
衣物的纹理设计是为了增加衣物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从而 提高衣物的舒适度和保暖性。不同的纹理设计可以满足不同 的需求,如柔软、保暖、透气等。
例如,冬季的衣物通常采用毛绒或针织纹理,以增加与皮肤 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从而提高保暖效果。而夏季的衣物则 采用光滑的纹理,以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 透气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 涂层、表面合金化和表面微纳 结构处理等。
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表面的 硬度和光洁度,降低表面粗糙 度,从而减小摩擦力。
改变运动方式
改变运动方式可以减小摩擦力, 提高运动效率。
例如,采用滚动代替滑动、采用 低摩擦运动副等。
改变运动方式可以减小机械磨损 和摩擦热量,提高机械寿命和可
例如,登山鞋和雨鞋等防滑鞋底的制 作通常采用凹槽或颗粒状的设计,以 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走 的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 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摩擦力的定义
•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在相对运动或试图相对运动时产生 的阻力。这种阻力阻止了物体的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分类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优质课件

3.5 运动与摩擦力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试一试: 把手轻轻地放在桌面上,往前推,你有什么感受?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 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科学书p52)
2
思考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吗?
弹簧测力计
注意:1、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2、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砝码
弹簧测力计
7
实验进行时
8
实验记录单
9
实验记录单
10
?
思
考 古人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 是如何搬运巨石等重物的?
11
?
12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移动重物,为什么 不用滑动用滚动?
13
探究三
探究运动方式对摩擦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
木棍
14
实验进行时
15
实验记录单
16
动画模拟
17
三、研讨:生活中的摩擦力
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 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23
增大摩擦力
轮胎上的 花纹
鞋底的 花纹
减小摩擦
力
轴承中的
链条滴润
滚珠
滑油
18
19
开个脑洞
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了,
会怎样呢?
2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观看 !
2023/10/7
22
物体的运动与摩擦力

物体的运动与摩擦力物体的运动与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相互阻碍运动的力量。
通过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程领域中。
一、物体的运动规律物体的运动规律是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基本原理。
牛顿三定律是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 = ma,其中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理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
物体在接触面之间存在微小不规则,这导致了摩擦力的产生。
摩擦力的产生主要包括两种情况: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静止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
它的大小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具有相关性,当施加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当施加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
动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受到的阻碍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糙度以及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压力有关。
通常来说,动摩擦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
三、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运动状态。
1. 改变物体的速度: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
当施加的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静摩擦力转变为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会不断地将物体的速度减小,直到物体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此时动摩擦力与施加力平衡。
2. 改变物体的方向:当物体受到施加力使其发生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原始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可以减小或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使物体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
3. 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可以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引言运动与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且由于接触面之间的粗糙度而产生的一种力。
本文将探讨运动和摩擦力的关系,以及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或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经历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直线轨迹移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直线方程来表示。
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用位移对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曲线轨迹移动。
曲线运动比直线运动复杂,物体在曲线运动中会改变其速度和方向。
摩擦力的基本概念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趋于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的粗糙度而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尚未发生相对滑动运动时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粗糙度以及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
动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静摩擦力,并且与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有关。
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摩擦力对运动有重要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是受到摩擦力的阻碍。
阻碍运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都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试图使其移动时,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会抵消外力的一部分,从而减缓或阻止物体的运动。
保持运动在某些情况下,摩擦力可以起到保持物体运动的作用。
例如,在车辆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供了车辆的牵引力,保持了车辆的运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粗糙度以及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有关。
当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加时,动摩擦力也会增加。
结论运动与摩擦力是密不可分的。
摩擦力既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可以保持物体的运动。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运动与摩擦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滑轮组、钩码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板运动、自行车刹车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
2. 知识讲解:介绍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分析: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摩擦力的作用,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摩擦力的应用。
六、教学延伸:1.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汽车刹车系统、轴承等。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摩擦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运动与摩擦力

运动与摩擦力引言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而摩擦力则是物体之间由于表面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或相对运动的力。
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运动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不同类型的摩擦力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一、摩擦力的定义与分类1.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或相对运动的力。
它与接触物体之间的表面特性密切相关,如粗糙度、材料性质等。
2.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被称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的最大值。
•动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时,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被称为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相对速度有关。
二、运动中的摩擦力1.运动中的摩擦力与速度关系根据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物体相对静止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的最大值。
•当物体开始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会减小到动摩擦力的大小。
2.运动中的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关系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物体的压力有关。
压力可以通过物体质量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来计算。
3.运动中的摩擦力与表面特性关系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特性密切相关。
•当两个物体的表面比较光滑时,其摩擦力较小。
•当两个物体的表面比较粗糙时,其摩擦力较大。
三、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改变物体表面的特性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等方式,可以减小摩擦力。
2.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可以降低摩擦力的大小。
例如,可以减小物体的质量或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四、应用实例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1.制动系统:车辆的刹车系统利用摩擦力来减慢或停止车辆的运动。
2.研磨工具:磨削、抛光等工具利用摩擦力来改变物体表面的特性。
3.运动鞋:运动鞋的鞋底设计采用特殊材料和纹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提供更好的抓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5课
二、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2.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钩码、测力计、毛巾;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
1.课件出示新旧鞋子图片,观察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会怎样?
2. 体验: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次更费力呢?
3. 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拿起一个物体,它没有掉下来,就是受到了我手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搓搓双手)运动与摩擦总是相随相伴、密不可分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与摩擦力》。
(板书课题)
4. 课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师:摩擦力除了可以感觉,也可以测量。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演示)
那么不同的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样吗?(请1至2名学生上台拉讲台桌和学生桌,感知摩擦力有大有小)
师:的确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学生说到的各种因素,后面写上“?”——预计回答:物体的重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方式……)(三)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师:我们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今天我们先选择“与接触面的状况”和“物体的重量”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1. 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1)出示实验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2)提示: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不能改变的是什么?
(3)交流实验方法。
(4)学生实验,教师指导(每种测量3次,尽量减少误差);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在课件中填写实验记录表。
)
(5)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2. 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1)出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小组轻声讨论实验方法,并把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分别填在实验记录单中。
(2)学生演示并汇报实验方法,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分小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师进行统计。
(师在课件中填写实验记录表。
)(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我们已经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了。
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用手指轻轻一推透明胶圈,移动距离很小,换种运动方式变滑动为滚动,移动距离增大。
(四)课堂总结,实践延伸
1、小结: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物体在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摩擦力既然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那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使之为我们服务呢?
课件出示拔河、小朋友溜旱冰图片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增大摩擦力,哪些是减小摩擦力?
(增大的:1.冬天了,前几天下雪,学校有关部门就在冰雪上铺上一层稻草垫子,防滑用的;2. 自行车胎,山地车的胎上花纹繁多,又深,就是用来增大摩擦的;3.厨房浴室的地板经常因沾湿而容易滑倒,穿著有深刻花纹的拖鞋可增加抓地力而避免滑倒。
减小的:
1.磨菜刀呀,一方面是为了磨得更尖一点,另一方面也是去除刀面上的锈啊什么的,减小摩擦;
2.自行车链条上加润滑油,减小和齿轮的摩擦,更省力;
3.行李箱下装有轮子,拖著走既方便又省力。
)
4.做个小小设计家
张大爷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这两天准备装修卫生间了,装修公司的老板催他把地砖买回来。
请你帮他出出主意,买什么样的地砖好呢?
板书计划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光滑、粗糙光滑小
粗糙大
物体的重量轻小
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