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讲解
关汉卿杂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手法
关汉卿杂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手法关汉卿的杂剧通过多种矛盾冲突来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他在不同的剧作中使用不同的手法设置矛盾冲突,这些手法在作品中或是产生矛盾冲突,或是解决矛盾冲突。
1、对比对比,既指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又或是把两种相反或相矛盾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使之形成比较、对照,以达到强调目的的一种手法。
在关汉卿杂剧中,使用对比手法设置矛盾冲突的典型是《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一剧。
赵盼儿和宋引章两人在爱情观、婚姻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烟花柳巷之地多年的赵盼儿深知做客人的不老实,而做丈夫的需要老实,客人只需解意即可,而做丈夫的却要担待,这两者是不相通的。
而宋引章却一味沉溺于周舍一年四季的温柔乡中:“一年四季,夏天……因此上一心要嫁他。
”2]89由此延伸出两人性格上的对比。
从整部剧作来看,宋引章由开始坚决嫁给周舍到过门后被周舍打,再到向赵盼儿求救,最后获得休书与安秀才在一起,她一直是以被动的姿态出现的,给读者表现的是相对软弱的一面。
反观赵盼儿,从劝说宋引章不要嫁给周舍时的有理有据,到设法救陷入不幸婚姻的宋引章时的有情有义,再到设计嫁给周舍取休书时的聪明机智,最后被周舍发现并坚决与之抗争的有勇有谋。
相对宋引章,赵盼儿表现出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且通过两人对比可以看出宋引章“小女人”式的不成熟和赵盼儿“大女人”式的成熟。
关汉卿以宋引章和赵盼儿两人对周舍的不同态度、两人性格的不同作对比设置矛盾冲突,不仅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引出后来周舍打宋引章、赵盼儿智救宋引章等情节,而且增强了戏剧效果。
剧作家通过两人的经历,展示了女性之间的情谊,也传达出元代社会烟花女子的命运。
2、巧合巧合指两种或多种事物、因素,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恰巧碰到一起,使故事情节更加波澜起伏的一种创作方法。
在戏剧中,即是借用某种偶然性事件,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增强戏剧性,造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关剧中主要有“错乱式巧合”和“误杀式巧合”两种典型的设置手法。
浅谈关汉卿杂剧大团圆结局
┊┊┊┊┊┊┊┊┊┊┊┊┊装┊┊┊┊┊订┊┊┊┊┊线┊┊┊┊┊┊┊┊┊┊┊┊┊前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而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的出现在我国的戏曲小说中。
对于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现象,其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上至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尚圆思想的体现,中国“和”文化的影响等都对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汉卿的大团圆戏剧分析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他不仅愤世嫉俗,更充满了战斗精神。
如人所说,他往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压迫、受污辱的女性身上。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而论及其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都是其著名的作品,其塑造的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虽命运悲凉,却正直、善良、聪慧,颇具反抗精神,让人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
无沦主人公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挫折,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一:借助明君、清官、伸冤昭雪,如关汉卿的《鲁斋郎》、《蝴蝶梦》;第二是借助鬼魂、转化为异类、梦境,以补现实之缺憾,如《窦娥冤》;第三是男主人公科举及第、奉旨完婚,例如《拜月亭》。
这些戏剧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之前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最后总是给人希望与憧憬。
所渭“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1],便是这种情节构建模式的精辟概括“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
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
他的许多悲剧都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中,总是这样的形式:情绪从悲愤走向悲壮,剧情也是恶势力先占据上风,而后以团圆局面收场。
而他的《窦娥冤》则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探究元杂剧大团圆结局
探究元杂剧大团圆结局摘要:元杂剧大团圆结局有其必然性,剧作家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元代社会环境也影响了读者和观众的审美意识,大团圆结局亦不单单是美满的,也有其悲剧色彩。
关键字:团圆情节,文化传统,市民心理,社会工具,悲剧色彩正文:“大团圆”的喜剧结局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元杂剧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大多是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结局。
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称“凤尾式结局”并把结局归纳为七类。
推而广之便是故事中的善与恶两种势力经过反复斗争,最后善人得福恶人受罚的结局也应归入大团圆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团圆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戏曲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大团圆”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
但是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类似模式“大团圆”结局呢?这个是受很多方面的影响的,剧作家的主观因素,观众的审美取向,社会的主流意识等等。
一、儒家传统文化造就中国式的团圆情节——剧作家的主观影响。
团圆情结对中国古典戏曲浸润至深,已是共识。
文学从来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文学都无一例外地显现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古典戏曲的团圆情结就是本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性格深层涵蕴的忠实反映,如果离开传统文化的特质去研究古典戏曲,犹如隔靴搔痒。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非常丰富,其构成要素亦十分复杂,本文试图从儒学这种文化精神来分析大团圆结局的情节。
儒家思想富于伦理意味,中庸精神则是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它积淀在大多数人的心理层面上,并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传统文化伦理品格的要意所在。
何谓“中庸”?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戏曲的团圆情结中寻求诠释。
首先,古代剧作家既认同社会矛盾的普遍存在,又以回避冲突为代价调和矛盾。
如《破窑记》,在富贵欺辱贫贱,丞相拒认穷酸女婿,将女儿赶出家门时,作者让吕蒙正考中状元,具备富贵之身,最终接受岳丈恳请,携妻回相府,阖家团圆。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
关汉卿杂剧中的大团圆结局中国古代文学似乎都有一个“大团圆情结”,即使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也丝毫不影响作者安排上一个团圆式的结局,要么历尽艰辛终成眷属,要么冤情得以昭雪、坏人恶有恶报,几乎形成了“中国式悲剧”的特色。
在元杂剧中,大团圆的结尾是个普遍的特点,关汉卿的杂剧也不例外。
其杂剧不管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几乎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我总结了一下关汉卿杂剧的团圆结局,主要有两种类型:皆大欢喜式和报仇伸冤式。
一,皆大欢喜式结局。
皆大欢喜式结局的故事,一般都经历饿了坎坷的斗争过程,其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是社会的下层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弱者。
在美好的情节开始之后,往往会有强势的反面势力出来破坏,弱者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实力对比差距,却又不甘心就范,因此就引发了一场不均衡的抗争。
按照正常逻辑来看,抗争的结果显然是会以弱者的失败告终的,但是在戏剧家巧妙地构思和安排下,尤其是在关汉卿的杂剧中,这种本身带有悲壮性质的抗争却又往往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使观众感受不到多少阴暗的情绪,反而在心里坚定的期待着光明美好的结局。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最后大家都会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虽然这中团圆的结尾看起来并非那样的天衣无缝,一般都是弱者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或者出现了事实上完全不可信的巧合,对矛盾进行了调和。
尽管不完美,但毕竟是一个让大家感到愉悦的结局,迎合了中国观众的期待团圆心理,也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铸就了戏剧的独特魅力。
这种皆大欢喜带有调和性质的结局在关汉卿的杂剧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救风尘》最终是在清官李公弼的公正判决下使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宋引章脱离了苦海,赵盼儿摆脱了周舍的纠缠,安秀实娶得美人归,恶人周舍受到了惩治。
《望江亭》最终通过清官李秉忠在明察暗访收集到杨衙内的罪行证据后,惩治了恶人,白士中、谭记儿夫妻团圆而结局。
《鲁斋郎》也是包公施巧计把鲁斋郎改为了“鱼齐即”后智斩了鲁斋郎,才使张李两家得以团圆。
此外《拜月亭》和《绯衣梦》也是这样。
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现象分析
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在结局的处理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共性,那就是对“大团圆”的结局青睐有加,喜欢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坏人伏诛、好人得福、神灵显圣、天理昭彰、家人团聚、情人重圆……对于这一普遍性现象,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并展开了讨论,或从国民性、或从悲喜剧的角度出发加以评判,或说其是毒瘤或者怪圈。
而本文拟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论观、民族性格特征等角度去探究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中国戏曲大团圆结局传统文论观民族性格特征文化意蕴引言大团圆结局是中国戏剧艺术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就其产生渊源而言,它和中华文化尚圆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戏剧伴随着中华文化不断的发展,宋元时期趋于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延续至今。
当然,中国疆域广大,一方有一方之风气,地域文化差异极大,再加上不时的政治分裂,也就导致了戏剧形制的差异,譬如南戏于杂剧。
不过,在对结局的处理上,中国戏曲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共性,那就是对“大团圆”的结局青睐有加,喜欢营造出皆大欢喜的局面:坏人伏诛、好人得福、神灵显圣、天理昭彰、家人团聚、情人重圆……对于这一普遍性现象,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并展开了讨论,或从国民性、或从悲喜剧的角度出发加以评判,或说其是毒瘤或者怪圈。
而本文拟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从传统文论观、民族文化心理等角度去探究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一、大团圆结局与传统文论观戏曲离不开剧本,剧本的创作离不开文学。
所以“大团圆”式结局与中国文学自身追求“中和”之美的美学风范和“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态度有关。
(一)中国文学强调和谐、平衡、统一的美,即“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文化大力推崇的美学规范,是指符合适中原则的和谐之美。
中和之美是中庸之道进入审美意识转化而成的,二者在意义之上是有联系的而且有相通之处。
实际上中庸兼有中和之意。
中庸之道的根本含义就是对立方要在适度的范围内发展,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保持整体上的融洽和谐。
论戏曲中的大团圆结局
2012.No192摘 要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关键词 戏曲 大团圆 审美朱光潜说“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印象很少是阴郁。
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有过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的”[1]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古典戏曲被批判不存在悲剧的一个重要证据。
而被王国维褒奖为可立于世界大悲剧中而无愧色的《赵氏孤儿》也是以圆满收尾的。
程勃在降服屠岸贾后将其交由主公处置,魏绛代主公言之“则为屠岸贾损害忠良,百般的挠乱朝纲;将赵盾满门良贱,都一朝无罪遭殃。
那其间颇多仗义,岂真谓天道微茫。
幸孤儿能偿积怨,把奸臣身首分张。
可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
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
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
普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
”[2]如此这般平定了十六年来的恩恩怨怨。
而另外一部《窦娥冤》也以窦天章的出现来使蒙冤者平反。
纵观戏曲几百年,其剧作大多以团圆来收尾,要么死而复生如《牡丹亭》;要么大小登科如《琵琶记》。
这似乎是中国戏曲一个颠扑不破的模式或者说是套路。
大团圆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独特性。
当然,并不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戏曲当中我们就可以这么说,而是因为这一结局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传统文化,还是由戏曲的本体性所决定的。
首先,从审美这个层面而言,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的普遍审美取向。
悲剧产生的最根本的审美作用是使观者产生悲剧快感。
“当我们看完一出优秀悲剧的成功演出,比如看了《窦娥冤》或者《奥瑟罗》的演出(或者很投入地读完悲剧剧作),他们在我们情感上引起的反应,就是悲剧美感或曰悲剧快感”[3],观众不仅要对悲剧主人公产生怜悯、同情和恐惧等情绪,更重要的是观众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
人生本无尽团圆——论关汉卿杂剧团圆结局的悲剧性
娥只是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确实是冤枉的,却无法为 自己正名 ,
且 谋 财 害命 的张 驴儿 还 逍遥 法外 , 赃 枉 法 的桃 杌太 守 也依 旧 贪 加 官 晋 级 。由皇帝 任 命 “ 廉访 使 ” 的父 亲 , 在平 反 冤 案 中却要 求
【 键 词 】关 汉 卿 ; 杂 剧 ; 圆 结 局 ; 剧 性 关 元 团 悲
元代杂剧多是以团圆结局收场 , 王国维 曾在《 红楼梦评论》
中概括 古典 戏 曲和 小说 的结 构 模式 时 言:吾 国人 之 精神 . 间 “ 世 的也 , 天 的也 , 乐 故代 表 其 精 神之 戏 、 说 , 往 而 不 着此 乐 天 小 无
窦天章来为己平冤昭雪。窦娥被冤却要成为鬼魂才能申冤 , 现
实生 活 中人 死不 能 复生 , 窦 娥鬼 魂 最后 争得 的胜 利是 虚 幻 的 故 胜 利 , 深 了作 品 的悲剧 意 味 。 然 三 桩誓 愿都 一 一实 现 , 加 虽 但窦
况下, 本应跻身天子朝堂 的文人 自是郁愤难终 , 转而将现实生 活中的坎坷 、 窘迫及 由此衍生的不平灌输人杂剧中 , 借助作 品 描绘的人生境界抒发心中抑郁之气 ,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平衡。
就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元初的数十年废除科举读书人失去了跻身仕途的机会沦落到与娼妓乞丐为伍的境地这种情况下本应跻身天子朝堂的文人自是郁愤难终转而将现实生活中的坎坷窘迫及由此衍生的不平灌输入杂剧中借助作品描绘的人生境界抒发心中抑郁之气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平衡
室 曼
人 生 本 无 尽
从_大团圆_看关汉卿的哲学思想
从 “大团圆” 看关汉卿的哲学思想
◎毛 钦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16)
摘 要 关汉卿深受儒家影响。他本着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大团圆” 在 作品里表达政治见解和社会理想。他采取了呼唤 儒家传统道德规范的复归和宣扬抗争的治世方法, 这不同于儒家中庸方法论,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大团圆 关汉卿 哲学思想
层。 元代有许多作家创作 “大团圆” 他们在作品中流连风月, 儿计挫杨衙内, , 捍卫了与白世中的婚姻; 平民老三被包拯所
2009 年第
7期
安徽文学
357
文 化 万 象
秉中。 李世民不被离间, 重用尉迟恭。另外一些掌权人, 如李 克用等能知错悔过。 在元代, 写才子佳人和上层掌权者的团圆的杂剧并不少 见, 但像关汉卿一样写寡妇, 妓女, 婢女等社会平民, 并执著于 让平民都得到幸福的作品就很少见了。在这些大团圆里, 关 他俨然描绘了一幅政治清明的蓝图: 君主贤明, 知错能改; 官 吏清廉, 为民主持正义; 人民安乐幸福。这不同于老子 “小国 寡民” 的封闭式社会, 但大体没有离开儒家的通过施仁政而实 现的稳定的理想社会。 治世方法之一: 呼唤儒家伦理道德的复归 治世的方法理论属于方法论。 中国古代各家都有治世意 识, 其中儒家的治世方法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儒家以仁政 为核心, 衍生出一套道德规范以约束民众, 即忠、 节、 孝、 义。 关汉卿他所安排的大团圆, 正是这些道德规范的大团圆。这 是他个人的治世方法之一。 窦娥的遭遇, 虽然带有命运无常的因素, 但如果她不执着 借窦娥的悲剧所表现的, 就是传统道德与非道德现实的激烈 冲突” 。张驴儿逼迫, 她坚持守节。官府酷刑, 她没有屈打成 招。 可为了婆婆免遭毒打, 她马上招认, 以至被处死。 作者通 过窦娥魂的胜利, 间接肯定了她身上的传统美德。在其他作 品里, 关汉卿也总是力图重振社会风气和道德。忠心的存孝 虽然被车裂了, 小人李存信和康君立也得到了惩罚。孝顺的 存珂最终与生母团聚, 并惩罚了虐待母亲的人。 “关汉卿对朴素而公正的社会道德规范总是肯定的。 他 ” 肯定和赞扬传统道德, 试图劝善社会, 引导人们走上正途, 以 至他的许多作品把道德绝对化、 教条化。裴度的仅因道德高 尚、 归还玉带而改变整个命运, 陈母则完全是封建道德的喉 舌。在元代写大团圆剧的作家中, 还没有谁像关汉卿这样关 注伦理道德。 《朱砂担》 是以鬼魂复仇的浪漫主义手法实现大 团圆, 但表现的只是人物命运的波折, 王文用丝毫不具备窦娥 身上浓厚的道德色彩。 《荐福碑》 里张镐虽与裴度一样大起大 落, 但完全是由于命运的捉弄。 相比之下, 关汉卿的大团圆是 儒家理想的大团圆, 是忠、 节、 孝、 义的胜利。 新的平民阶层出现, 经济条件开始制约和支配人际关系, 这使 得“伦理废弃,道德沦丧在社会现实中已触目皆是,屡见不 鲜。对于关汉卿而言 ” “既然经国安邦与自己无与, 那么通过动 人的故事感化芸芸众生, 则成了他在实践自己的人生使命时 自觉的不懈的追求。反映在他的杂剧创作中, 突出表现为对 忠孝节义等儒家伦理观念宣扬的异常热衷” 。面对道德水平 的下降, 他在创作中肯定儒家的道德规范, 力图实现社会太 平, 以至于部分作品说教意味浓厚, 也是能够理解的。 治世方法之二: 宣扬抗争 关汉卿在热切渴望儒家传统道德复归时也清醒的意识 到, 在特权横行的时代, 人们谨守着忠、 节、 孝、 义是不够的。 因此, 他让那些善良、 地位低下的人起来抗争, 争取自己的权 益和幸福。他作品的大团圆, 很多是通过人物抗争实现的。
浅议关汉卿杂剧中的梦境——以《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例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浅议关汉卿杂剧中的梦境——以《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例赵秀杰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摘 要:《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关于公案戏的杂剧,其内容热情歌颂了人们面对恶势力的反抗斗争,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本文侧重从这部杂剧的梦境入手,着重分析关汉卿在剧本中所写到的梦境原因及作用,从而达到认识这部剧的价值及其意义。
关键词:蝴蝶梦;关汉卿;梦境作者简介:赵秀杰(1988-),男,汉,山西省长子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144-02赵翼在《瓯北诗话》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
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
”[1]借梦境以写现实,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也是作家通过梦境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意识反映。
本文将以《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例,从梦境存在的原因、作用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关汉卿杂剧中的“梦境”进行分析探讨。
一、《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的“梦境”情节出现的原因(一)受民间信仰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很多现象无法得到科学的解释,这些客观情况使得人们把梦当作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对做梦者的预示,通过解梦,让梦中的景象重现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梦中事物的象征意义,从而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显示出梦境的真实可信。
如《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中包公在审判王老汉三个儿子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具有预示意义的梦,从而使得包拯动了恻隐之心。
就像李修生先生说的:“反映了当时民间流行的宗教意识,对昆虫,乃至一切动植物看作有灵的‘精’或‘神’予以崇敬,是中国民间相当广泛存在的现象,这说明了民间思想意识中保留了许多原始的宗教思想,也说明关剧深厚的民众基础。
”[2]又如在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冤死,死不瞑目,正是通过托梦这个情节告诉自己的父亲窦天章自己冤死的来龙去脉,最终得以昭雪。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
浅析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论文摘要】“大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普遍形态,“大团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一种传统的结构定式。
本文试从民族精神、儒释道传统文化、封建制度、文学功能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大团圆”结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原因【Abstract】Happy ending is the common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theater. Happy ending is a unique Chinese aesthetic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a traditional structure in Chinese ancient nar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will try to analyse the reas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treatre form national spiri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Taoism and Buddhism,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Happy ending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ation.【Keywords】Classical theater, happy ending, reasons目录引言 (1)一、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精神影响。
1(一)、中国人对和谐美满的特殊喜爱 (1)(二)、中华民族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中国古代的尚圆传统思想 (2)二、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3(一)、“中和”之美的儒家思想 (3)(二)、超然出世的道家思想 (4)(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教思想 (4)三、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深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
浅析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成因及其价值
浅析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成因及其价值作者:张敏莉来源:《美与时代·下》2020年第01期摘要:“大团圆结局”具有中国古典悲剧的独特魅力。
所谓“大团圆结局”,是指在悲剧人物经历重大的磨难之后,拥有的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大团圆结局”在中国的产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社会政治因素和传统戏曲的表演体制的影响。
虽然中国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一悲到底模式,但是中国悲剧作为反映社会矛盾、揭示社会黑暗最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道德和审美的双重价值。
中国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不仅具有深刻的民族性,而且丰富了世界悲剧的审美类型。
关键词: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赵氏孤儿近代以来,随着悲剧一词的传入,中國学术界引起了关于中国古典戏剧是否有悲剧的争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悲剧,因为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都会有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种追求“团圆之趣”的结局削弱了中国古典悲剧的悲剧力量。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历来就有悲剧。
对同一个考察对象——中国古典悲剧的认识,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习惯于以结局定悲剧,简单地认为悲剧就是悲惨的结局,例如主人公的毁灭、理想的破灭等。
而那些经历磨难的主人公如果拥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例如沉冤得雪、大仇得报等就不能算悲剧,从而忽视了“大团圆结局”下中国古典悲剧的意蕴。
一、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现象(一)何谓“大团圆结局”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最早出现了“大团圆结局”的概念。
在《闲情偶寄·科诨第五》中,李渔提出了“团圆之趣”,本意是指戏曲创作要出其不意,不落俗套,追求在山穷水尽之时,剧情突然峰回路转,故事的发展脉络先悲后喜,或者刚开始怀疑最终相信,亦或在皆大欢喜的时刻陷入困境。
但是现在常说的“大团圆结局”是指在悲剧作品中,悲剧主人公经历磨难痛苦,但最终由逆境转变为顺境的一种戏曲结构模式。
因为中国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在学术界引发了关于中国古典戏曲到底有没有悲剧的讨论。
团圆结局成因n
⑧◎陆萼庭 昆剧演 出史稿 、 1 8页 20年 月 版 6 第 6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9 7年 6月 第 1 第 1 4页 、第 18 版 5
l 3页 5
这 种 情 节 构 建 . 的 蕴 涵 了 作 者 的 政 治 理 想 , 的包 容 进 了 对 生 活 的 美 好 想 象 . 的 则 是 有 有 有
个幻 想 都是 一 个愿 望 的 满 足 . 是 对 一 个 未 满 足 的现 实 的校 正 。 ” 所 以 , 元 杂 剧 中 , 管 剧 都 ③ 在 不
跃 在 当今 的戏 曲舞 台上 。
参 考 文献 : 上 海 古 籍 出版 社 18 9 2年 6月 第 1 第 8 3页 、 版 0 第 1 4 -1 4 3 4- 3 5页 、 1 2 第 4 6页 、 1 4 -1 4 第 5 6 5 7页 、 第
出想 象 中 的抗 争 为 此 虽 然 有 些 情 节 不 免 牵 强 , 变 过 于 突 兀 , 那 是 作 者 在 文 学 世 界 里 自我 转 但
⑩ 赵 天 为 古代 戏 曲 选 本 中 的 《 丹 亭 》 构 建 的理 想 王 国 .艺 术 本 身 就是 一 种 补 偿 的 手 段 . 术 家 就 是 去 寻 找 那 种 能满 足 他 内在 欲 望 牡 “ 艺
阅者 之 心 。 矣 !” 形 形 色 色 的 团 圆结 局形 成 了 元 代 杂 剧 中 亦 悲 亦 喜 、 悲 交 融 、 尽 必 定 甘 难 ① 喜 苦 来 的 特 有 的 构 戏 方 式 这 种 文 学 现 象 的形 成 . 我 国 的历 史 传 统 、 家 和 观 众 所 生 活 的 时代 背 和 作 景 、 观 情 感 以 及 由 此 衍 生 的 心 理期 待 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联 系 主 首 先 . 创 作 者 的 角 度 来 说 。 杂 剧 的 “ 团 圆 ” 局 是 作 者 在 文 学 世 界 里 对 自我 构 建 的 从 元 大 结
西厢记大团圆结局
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解析和改编提要:《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之优劣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观点大致可分“去”、“留”两派,且皆入一难解的“二难命题”中,其实质是“事理”与“价值”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张君瑞梦团圆”为结局的一种改编模式。
关键词:西厢记;大团圆;真实性;梦团圆一王实甫《西厢记》史推“天下夺魁”之作,又有“神品”之誉,然其第五本以张生一举状元、崔张喜结良缘的“大团圆”方式结局,斯优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金圣叹批改《西厢记》时就干脆把第五本一刀斩掉,以张生“惊梦”结剧。
还有人断定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乃是关汉卿自作多情,“画蛇添足”之续作。
[1]215王季思先生也说:杂剧第五本“把一个悲剧的结局改成团圆,是缺少现实根据的,因此,表现上也往往没有力量。
《西厢记》杂剧第五本不如前四本精彩,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2]2-5段启明对此说得更为到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可以写出真实可信感人肺腑的爱情,但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解决崔张之爱情。
《西厢记》的结局,毫无疑问是一种妥协,是王实甫为了实现‘有情的终成了眷属’的理想而不得不采取的妥协”,因为“这种理想不仅在王实甫的时代不能实现,即使在《西厢记》产生以后多少个世纪也还不能实现”,因此,“只好以妥协而结束那一切”。
[3]66-67也有人不赞同对第五本的否定。
吴国钦就认为:“《西厢记》第五本是全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他四本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团圆结尾并非勉强撮合,更不是强弩之末,而是合乎逻辑的收煞。
”而后他从戏剧冲突的新发展、主要人物性格最终完成、主题思想的更好体现和抒情喜剧风格的一致性等角度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4]128-130总言之,历来对《西厢记》第五本情节与“大团圆”结局的优劣品评大都不出以上两种主张的范围。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又有各自的偏颇失允。
《西厢记》之于《会真记》是“伟大的成功,难免的缺失”:其“缺失”就在“大团圆”结局的处理上。
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08中文(4)班陈杰200801024002【摘要】关汉卿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下意识地把女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悲剧中又包含歌妓和寡妇形象。
无论是悲剧人物还是喜剧人物,她们都处于社会的最低层,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但是我们从她们的悲惨遭遇中看到的不是她们的懦弱与妥协,而看到的是她们的正直、忠诚、聪明、机智,对爱情从一而终,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反抗的精神。
【关键词】关汉卿人物形象歌妓寡妇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一、聪明美丽、泼辣大胆而又泛爱成性、放荡不羁的歌妓形象关汉卿元杂剧中的歌妓的悲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悲哀。
她们的不幸是她们的生活所导致的。
社会的极度黑暗,使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妇女生活更加凄惨。
而她们妓女的身份和地位,在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的人们更是唾之以弃。
这就使妓女们更不能摆脱这种非人生活的体现。
但是性别差异给了她们过多的局限。
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也不存在拥有真正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一)对爱情忠贞如一、泼辣老练的杜蕊娘关汉卿笔下的杜蕊娘是妓女中少有的“心高气盛”之人,她心高,是她身于妓女,却想寻个好秀才,讨个封诰夫人,脱离烟花之地;气盛,只因为世事每不随人愿,更何况她是一个地位卑微甚至没有自主权的妓女,杜蕊娘最大的梦想是想找一个情投意合、心诚志坚的有情郎。
中国古代戏曲大团圆结局
论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贾振华【摘要】: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的一般意义式指戏曲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如愿欢聚全都得到封赠。
推而广之,此故事中的善与恶两种势力经过反复斗争,最后善人得福恶人受罚的结局也应归入大团圆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团圆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戏曲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大团圆”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历史哲学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循环人生观是“大团圆”产生的心理基础。
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生长发展起来的重负哦古代戏曲与农耕文化传统中的安土、乐天、安居、乐业的观念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靠天吃饭的农业自然经济,由于面对的主要是寒来暑往周而复始的自然,故易养成周而复始物极必反的循环发展理念。
善恶有报的大团圆结局和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的悲惨结局,只是表达是非之心,爱憎之情的两种不同形式而不是是非爱憎本身。
大团圆式为满足崇尚圆满的社会心理需求而创造的理想境界,它不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逼真再现。
把历史上不团圆改得团圆,并不表明人民以为世上本来如此,而只能说明他们希望如此。
【关键词】:悲剧;大团圆;矛盾冲突;圆美意识.【正文】: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大多是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享的结局。
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称“凤尾式结局”并把结局归纳为七类,即梦圆式、仙化式、复仇式、再生式、冥判式、敕赐式、调和式。
但熟悉中国古典戏曲的人不难发现,这七支“凤尾”是概括不了五花八门的“大团圆”的。
所谓大团圆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的一般意义式指戏曲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一家人经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如愿欢聚全都得到封赠。
推而广之,此故事中的善与恶两种势力经过反复斗争,最后善人得福恶人受罚的结局也应归入大团圆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团圆千千万万,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戏曲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
“我国叙事文学多以大团圆结尾,明代以后的戏曲,大团圆几乎成为定规。
从关汉卿杂剧人物结局管窥其人生心态
在关 汉卿现存 的十八种 杂剧 中 .人物形 象都塑 造得鲜 明生动 .这不仅体现在 戏剧情 节的发 生发展 中.而且 人物形 象通 过独 特 的结 局更 加 丰 富完 整 。 在关汉卿 赋予人物 不 同的结局 时 .也 隐含 了关 汉卿 本人 的复杂 心态 。
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的杰作, 王国维把它视为世界级的悲剧作品。
的确, 整部剧作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氛围,其悲剧精神感人至深, 至今演示于舞台仍能催落善良观众同情的泪珠。
但面对剧作的第四折,论者们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普遍认为它严重损害了全剧的悲剧效果,是个多余的尾巴。
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就是: 窦娥鬼魂形象的出现是否多余? “清官”窦天章出面平冤是不是让百姓对官府心存幻想与依赖而放弃抗争? 最后的善恶各有所报的“大团圆”结局是否大大损害了全剧悲剧的严肃性而具有麻醉百姓的负作用?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 我们还是应该根据作品的实际来做具体分析。
鬼魂形象首先, 窦娥鬼魂形象的出现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是窦娥生前反抗斗争精神性格的继续, 也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窦娥性格是逐渐发展变化的, 先是安于不幸命运的安排, 怪自己命不好:“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
”后来突遭厄运,受到张驴儿的纠缠陷害时, 带着一分天真与幻想去告官, 不料昏官草菅人命。
对官府幻想的破灭, 对官府的绝望, 粉碎了她逆来顺受的信仰,激起了她的反叛意识。
她觉醒了, 对象征公理与正义的天地提出了质问: “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由相信命运发展到反抗命运, 不屈服于命运。
窦娥的满腹冤屈是觉醒后的她不能不倾诉的, 这“感天动地”的冤情也不是临刑前的三桩誓愿能抚平的, 善良的观众也难以接受如此简单的了结方式, 因此,第四折窦娥鬼魂形象的出现, 完全是窦娥抗争性格的符合逻辑的发展。
鬼魂的斗争是其生前斗争的继续, 也是观众的审美期待。
往往被看作杂剧的强弩之末的第四折, 历来不受人重视, 常为人所诟病, 一般把它看作是追求团圆的俗趣的, 因为事件发展的高潮在第三折就出现并结束了。
可是,《窦娥冤》的第四折并非多余而可有可无。
窦娥鬼魂为了正义的伸张, 为了自己冤案的昭雪所展开的斗争, 更加强了作品的悲剧性效果。
因为她的平冤昭雪的最终完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遇到了重重阻碍, 其过程是曲折的。
关汉卿戏剧的悲剧性与喜剧性
关汉卿的杂剧就其性质言,既有悲剧,也有喜剧。
许多人总认为我国无真正的悲剧,其实不然.远在元杂剧产生之前已有悲剧雏形,如《湘妃怨》、《明君别》,至宋南戏已有悲剧《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
元代已是古典悲剧的黄金时期。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说:“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
"而王国维更高度赞赏元代悲剧:“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在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
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在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主人公的意志,则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宋元戏曲考》)作为元杂剧奠基者的关汉卿无疑是元代悲剧的开山者,《窦娥冤》、《西蜀梦》是他的代表作。
关氏悲剧具有鲜明的特征。
其一,擅长构建悲剧性冲突。
《窦娥冤》是突出的范例.恩格斯关于悲剧性冲突曾有一句名言:“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窦娥冤》虽然未能自觉揭示出元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斗争的历史规律,但是窦娥遭遇的偶然性反映出了那个社会的许多本质方面,关汉卿匠心独运展示的戏剧冲突是极富社会意义的.关汉卿构造悲剧性冲突的艺术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窦娥的“不幸”,采用多重冲突手法揭示悲剧冲突内涵的广泛性。
《窦娥冤》里,与窦娥发生矛盾冲突的有蔡婆、张驴儿、官吏。
三重矛盾,内容不同而重重深入。
窦娥与蔡婆的矛盾冲突似乎侧重于窦娥不幸的个人生活遇上了做债主而又那么软弱的婆婆;与张驴儿的矛盾冲突着意在窦娥生存的具体环境的不幸上——偏碰上这个无赖逼婚和凶杀;与太守桃杌的矛盾冲突意在表现窦娥身处司法条件的恶劣——“民之父母”的太守竟是贪赃枉法的昏官。
然而,蔡婆能用钱迫使窦娥成为童养媳,张驴儿胡作非为而无人阻止,桃杌昏聩竟官运亨通,其真正原因便是元代社会恶势力猖獗以及吏治腐败。
团圆结局看悲伤_再读关汉卿悲剧
2007 .08
67
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 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 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 他不仅愤世嫉 俗, 更充满了战斗精神。如人所说, 他往 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 倾洒在被压迫、受 污辱的女性身上。其塑造的窦娥、赵盼 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 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 虽命运悲凉, 却 正直、善良、聪慧, 颇具反抗精神, 让人 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他的许多悲剧都酣 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 惨象。
A V A S T V IE W O N P U B L IS H IN G
出版广角
自来喜欢关汉卿笔下悲剧情节的洋洋 洒洒。不久前, 读到 《汇校详注关 汉卿集》 ( 全三册, 中华书局版) 。该集 收录了关汉卿现存的全部作品, 杂剧21种 ( 含 残 剧3) , 散 曲 小 令57首 , 套 数14套 ( 含残套2) 。集子为汇校详注, 取年代最 早的本子作底本, 以稍晚时期各本作校 本, 包罗清代以降有代表性的诸家注本、 校本入校, 择善而从, 《窦娥冤》、 《蝴 蝶梦》、 《救风尘》、 《望江亭》、 《单刀 会》、 《西蜀梦》 等不同类别的代表作品 均被收录其中, 详细而周到。
合情入理的大团圆结局——《诈妮子调风月》结局新探
合情入理的大团圆结局——《诈妮子调风月》结局新探
孙春艳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7(000)020
【摘要】本文针对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的结局进行了探讨.认为婢女燕燕做了贵族官僚的少爷、世袭千户的"小夫人",既符合社会现实,又是情节结构的合理发展,也突出燕燕倔犟的反抗性格,更表现了关汉卿对人性的尊重.
【总页数】3页(P84-85,83)
【作者】孙春艳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元杂剧《诈妮子调风月》的结局
2.元杂剧《诈妮子调风月》结局之我见
3.论元杂剧《诈妮子调风月》喜剧性结局的合理性
4.从元杂剧《诈妮子调风月》看金朝的下层女性形象
5.《诈妮子调风月》的双重冲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前言: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而大团圆结局是我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的出现在我国的戏曲小说中。
对于戏曲小说中的“大团圆”现象,其形成有着其深刻的原因。
上至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尚圆思想的体现,中国“和”文化的影响等都对此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关汉卿的大团圆戏剧分析关汉卿这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长期处于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之中,他不仅愤世嫉俗,更充满了战斗精神。
如人所说,他往往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压迫、受污辱的女性身上。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的《元剧之文章》中评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而论及其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都是其著名的作品,其塑造的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王瑞兰、谭记儿、燕燕等大批性格鲜明的微贱女流,虽命运悲凉,却正直、善良、聪慧,颇具反抗精神,让人怜惜不已又难以忘怀。
无沦主人公遭受多么大的痛苦和挫折,最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一:借助明君、清官、伸冤昭雪,如关汉卿的《鲁斋郎》、《蝴蝶梦》;第二是借助鬼魂、转化为异类、梦境,以补现实之缺憾,如《窦娥冤》;第三是男主人公科举及第、奉旨完婚,例如《拜月亭》。
这些戏剧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之前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最后总是给人希望与憧憬。
所渭“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1],便是这种情节构建模式的精辟概括“大团圆”戏剧的结局模式。
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结构话语,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华夏民族社会心理的共同体现。
他的许多悲剧都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元代社会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的悲剧创作中,总是这样的形式:情绪从悲愤走向悲壮,剧情也是恶势力先占据上风,而后以团圆局面收场。
而他的《窦娥冤》则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窦娥冤》以其巨大的悲剧魅力穿越了七┊┊┊┊┊┊┊┊┊┊┊┊┊装┊┊┊┊┊订┊┊┊┊┊线┊┊┊┊┊┊┊┊┊┊┊┊┊百多年遥远的时,感染并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心灵。
但是,关汉卿悲剧的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这不免为后世一些评论家所诟病,认为这样的结局对于戏剧的悲剧性有所消解,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悲剧不彻底性的典型表现。
可是这种看似“大团圆”的结尾意在加深作品的悲剧性,将结尾之处的悲剧主题巧妙延伸,乃是一种更有意味的悲剧形式。
这种形式在《窦娥冤》一剧中最为典型。
《窦娥冤》的感情基调是沉郁的。
但是这种悲郁的基调不会因窦娥“大团圆”的结局而被颠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会让读者更让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社会现实的黑暗。
因此,全剧结尾窦天章出面平冤惩恶,在现在看来不过是大团圆式的矫饰和“光明的尾巴”。
对当时的人来说却是他们的美好愿望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团圆的结局正是他们以虚拟假想的方式得到的一种心理补偿。
这种结局必然存在于他们的美好愿望中。
不可否认,大团圆结局对戏剧中的悲剧色彩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但是不能就此推断出以大团圆结局的戏曲不是悲剧。
判断一部作品是否为悲剧,主要从剧本的整体考虑是否具有悲剧性质,是否具有悲剧气氛。
读《窦娥冤》,直至读到戏剧的结局,仍然感天动地,更为悲彻人心。
正如袁行霈先生所指出:“最具震撼力和典型意义” [2]其团圆结局不仅没有对戏剧矛盾冲突有所消解,也没有冲淡全剧的悲剧氛围,反而加重了悲剧气氛,是作品悲剧性的延伸和悲剧主题的深化,使得整部作品蕴含着难以磨灭的艺术魅力,焕发出强烈的悲剧力量,闪烁着永久的艺术光芒。
《窦娥冤》不愧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关汉卿不愧为我国古代悲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
《调风月》中婢女燕燕虽然遭到小千户的背叛,虽然燕燕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手段,可是最后还是嫁给了小千户,做了小夫人。
对燕燕来说,把追求婚姻幸福的目的建立在做“小夫人”上,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处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主奴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她只能如此抗争。
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
形式上的美满结局暗含着心酸和苦涩。
中国古代戏剧中的悲剧虽然不像西方悲剧那样一悲到底,但悲剧主人公身上同样具有着美好和高尚的品德,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来给人看”。
当我们面对着这些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那一刻,这些美好的品质以压倒性的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给观众的心灵以沉重的一击,同时这些悲剧主人公也让人们崇敬不已。
因此,这种悲剧同样能唤起人们对于悲剧精神的渴望和追求,同样也会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
另外,恩格斯曾说过:“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可以理解为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些最基本的被人们认可的东西,而“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说在当时那种环境和条件下,这种“必然要求”必然要遭受到打压甚至是┊┊┊┊┊┊┊┊┊┊┊┊┊装┊┊┊┊┊订┊┊┊┊┊线┊┊┊┊┊┊┊┊┊┊┊┊┊毁灭,这就必定会产生悲剧性的冲突。
普列汉诺夫说:“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趣味表现着社会的心理。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王国维认为中国悲剧文学的这种情节结构模式“代表吾国人之乐天精神者也”[3]。
鲁迅先生从中国人的心态角度来研究大团圆现象,认为是中国国民性的缺失问题,但是,这些作者提这样的观点,是由特定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影响下提出来的,例如鲁迅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在批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呈现矫枉过正的趋势,为要以一种新的思想去代替旧的思想,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在对待大团圆问题上,鲁迅认为这是封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会对其进行深刻的批判。
但是,在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戏剧“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
三、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第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国地理上的特点、古代社会长期的封建统治特点以及小农经济的方式。
养成了中困民族适应性、顺从性、依赖性以及被动性、保守性和稳定性的民族心理。
与此同时,受到儒、道、佛思想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了中国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1:“尚圆”心理。
对“圆满”的迷恋是一种世俗之性,表现在戏剧中,就是以苦开头,以乐结束:以悲开头。
以喜结束;以顺境开头,以逆境结束相互转化的圆形结构,在戏剧作品结尾,洋溢着浓厚的“乐”和“喜”的“大团圆”色彩。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神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
[4]2:尚“圆”的心理一与西方人性格不同,中国人强调“中庸”之美。
强调对立面的均衡和和谐,体现在戏剧中。
就是强调儒家“哀而不伤,远而不怒”的精神。
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崇尚“圆”的,真正的悲剧结局是与“中和之美”的儒家美学思想背道而驰的。
大团圆结局正好中了“中和”的规矩。
儒家的“中和之美”是大团圆心理在美学理想上的体现,相信宿命论是大团圆心理的基石。
3:“和”文化的影响。
悲剧产生于不和谐,产生于不可克服的现实矛盾和难以调和的冲突。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始终以和谐为理想。
和谐观念萌芽于殷周时代,渊源于“天人合一”、“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其本义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协调融合。
┊┊┊┊┊┊┊┊┊┊┊┊┊装┊┊┊┊┊订┊┊┊┊┊线┊┊┊┊┊┊┊┊┊┊┊┊┊后来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推及社会、政治、伦理、美学各个领域,并作为最高的理想范式,其中以道德精神为核心,要求绝对按照和谐的理想规范个人的伦理行为,即所谓中道中庸、执用两中、不走极端、适可而止、行而有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等,也就是要求个人与社会、心理与伦理、情感与理性的高度和谐;一旦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冲突,不管是非曲直,个人必须克己复礼,服从群体,自我控制,不怒不争,或自我内省,委曲求全。
这种从和意识和伦理行为规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价值基因和核心精神,就像一种集体无意识浸透了我们民族肌体的每个细胞,积聚于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之中,不仅相当稳定,而且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集体合力,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各个领域的行为方式。
很明显,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例如对社会具有稳定作用。
但是,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和”一个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主导意识的核心概念开始,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意识,“和”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乃至旧石器晚期。
最初表现为“人与大自然的族群和谐感”。
随后,儒家和道家从各自立场出发解释和界定“和”的范畴,大致来说,儒家重“政治人文之和”。
道家重“自然宇宙之和”。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较早将“和”引为音乐欣赏的情感原则。
朱熹注日:“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翻在老子看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和”是万物得生的基本状态,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动态描述。
要言之。
“和”体现了自然、人文各种异质因素之间的和谐共处。
古典悲剧的团圆结局正是调和了各种矛盾冲突之后的“和谐”状态:政治、伦理、情感因素彼此妥协而取得暂时性的平衡。
虽然这种“和谐”可能掩盖了许多根本性的冲突,但是,中国古人并不冀望这些冲突能够一劳永逸地消除.而是等待或创造下一个再次取得平衡的机会。
换句话说,尊崇“和”美学的中国古典悲剧具有自成系统的审美自足性。
叔本华的悲剧观点,如他在《意向与表象的世界》(World as will and idea)一书里所说的:“将特异之事件转移为悲剧的那个能力,看来或许是由于吾人在顿悟了生命并不能给予任何真正的满足,因此不值得吾人信任产生的。
悲剧引导我们至一最后的宿命,那就是听天由命。
”[5]。
中国人的生命宇宙观首先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反映在戏剧创作上,戏剧对于民众而言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而戏剧舞台就是人生的一方小大地,因而,不管是戏剧的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需要有把现实与戏剧统一起来的欲望,使之和谐,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正是对这种“合一”的体现。
其次是时空观,也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尚圆传统。
戏剧中这种生命的延续和循环有着┊┊┊┊┊┊┊┊┊┊┊┊┊装┊┊┊┊┊订┊┊┊┊┊线┊┊┊┊┊┊┊┊┊┊┊┊┊格外强烈的体现,很多的矛盾冲突也正是由于这种循环而得以解决,举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比较有名的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等,都在强调这种延续性和循环。
由此看来,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它是对中国特有的“圆”的哲学的实践,再次是中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