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第4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

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
测量男子女性化、女子男性化倾向。
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九页。
人格测量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临床量表:
测量被试者是否具有病理性思维。
6. 妄想量表 (Pa) 7. 精神衰弱量表 (Pt) 8. 精神分裂症量表 (Sc) 9. 躁狂症量表 (Ma) 10. 社会内向量表 (Si)
入我国。
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九页。
人格测量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量表构成
566个项目构成,其中临床量表集中在前399题。包 括10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
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九页。
人格测量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一、智力、智商和智力水平分级
国际常用的智力水平分级方法
(三)智力
水平分级
智力水平 天才 极超常 超常 平常 边界 轻度智力低下 中度智力低下 重度智力低下 极重度智力低下
IQ值 145~160 130~144 115~129 85~114 70~84 55~69 40~54 25~39
<25
标准差范围 +3~4SD +2~3SD +1~2SD ±1SD -1~2SD -2~3SD -3~4SD -4~5SD -5SD以下
指某种测验在某 种人群中测查结 果的标准量数, 即可比较的标准
第十七页,共九十九页。
信度的分析
一致性
信度(Reliability) 即可靠性
稳定性的 程度
克朗巴赫 α系数

变态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变态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者 (二)评估对象 (三)评估工具
第二节 心理障.预测 3.规范化 4.信息交流 5.资料归集 6.制定治疗策略
二、心理障碍诊断系统及分类系统的演变
(一)中医对精神障碍的分类 (二)西方传统的精神障碍分类 (三)现代精神障碍分类的形成 (四)现有的分类体系及发展
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是指评估者主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状态进行描述、 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人造成伤害的重要形式。
1.ICD系统 2.DSM系统 MD系统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1.文化偏见 2.诊断者的专业背景 3.诊断者的理论取向 4.被诊断者因素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1.标签化问题 2.极端化问题
小结
1.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2.心理评估三要素 3.常用的评估方法 4.主要的诊断标准 5.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6.标签化与极端化是诊断可能导致的两种可能对病

(完整word版)变态心理学(05626)

(完整word版)变态心理学(05626)

《变态心理学》(代码5626)第一章诸论名词解释(P2)心理障碍: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定义心理障碍有3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P10)标准化:标准化是一个过程.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确定一组标准或常模。

这组标准可以用于测量、计分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常模可因标准化时选取的样本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有年龄常模、职业常模、性别常模等。

第一节变态心理的定义及其历史(名词识记 p2 )变态心理的概念: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也称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7个元素:痛苦、适应不良、不合理、无法预测和失去控制感、少见的和非传统的、其他人感到不适、违背标准。

(识记P3 )定义心理障碍的3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和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对于理解和治疗心理障碍来说,有必要考虑个体的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

(P3)变态心理的发展历史:1。

对变态心理的认识:早期的认识中包含超自然的解释,生物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现在的观点则强调的是系统综合;2.对变态心理的治疗:从对精神病病人的隔离到人本治疗的发展。

第二节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领会p6-9)经典4大心理学派对变态心理的基本观点1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得不好或未得以解决,它们就会引起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

2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强调自由和选择以及责任和意志力在成长中的作用,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的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它们的真正欲望和目标。

他们认为,如果个体选择躲避自己的责任并把自己看成的软弱的、无助的,其结果是过着空闲、不真实及丧失功能的生活。

变态心理学——DSM-Ⅳ多轴评估

变态心理学——DSM-Ⅳ多轴评估

多轴评估多轴系统是在几个轴上评估,每轴涉及不同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临床医师作治疗计划和预测障碍的结局。

DSM-Ⅳ多轴分类中包括5个轴:轴Ⅰ临床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轴Ⅱ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轴Ⅲ躯体情况轴Ⅳ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轴Ⅴ全面功能评估使用多轴系统便于综合地和系统地评估,并注意到各种精神障碍和躯体情况、心理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功能水平。

如果仅注意评估存在的单一问题,有些情况便会被忽略。

为了组织和交流临床资料,为了掌握临床情况的复杂性及为了描述同一诊断的一些个体的多样性,多轴系统提供一个方便的格式。

此外,多轴系统可推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临床、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轴Ⅰ临床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轴Ⅰ用于报告分类中除了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的各种障碍,轴Ⅰ亦报告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如果不只一种轴Ⅰ障碍,所有的障碍都应列入。

主要诊断或就诊理由排列在首位。

如果同时存在轴Ⅰ障碍和轴Ⅱ障碍,除非轴Ⅱ诊断加上修饰语“(主要诊断)”或“(就诊理由)”,否则主要诊断或就诊理由被认为在轴Ⅰ。

如果不存在轴Ⅰ障碍,编码为V71.09。

如果轴Ⅰ诊断是待定,即等待补充资料,编码为799.9。

轴Ⅱ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轴Ⅱ除了报告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亦记录突出的适应不良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机制。

以一个轴列出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可保证对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给予考虑,否则当注意集中于症状通常更为丰富的轴Ⅰ障碍时,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可能被忽略。

不能认为人格障碍在轴Ⅱ编码意味着它们的发病机制或适当的治疗范围与在轴Ⅰ编码的障碍基本上是不同的。

如果有多于一个轴Ⅱ诊断时,所有的诊断都应报告。

如果有一个轴Ⅰ和一个轴Ⅱ诊断,并且轴Ⅱ诊断时主要诊断或就诊理由,应在轴Ⅱ诊断后附加修饰语“(主要诊断)”或“(就诊理由)”。

如果不存在轴Ⅱ障碍,编码为V71.09。

如果轴Ⅱ诊断待定,即等待补充资料,编码为799.9。

变态心理学 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 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

(一)精神状况检查
1.外表和行为 2.思维和感知觉 3.情绪和心境 4.智力情况 5.意识状况
(二)无结构访谈
临床访谈在结构上是可变的,其中包括一 些完全的无结构访谈。无结构访谈具有很 大的灵活性,但降低了访谈的信度和效度。
在无结构访谈中,暗示性问题、社会影响 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个体对访谈内容的理解 产生偏差。
(二)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三)智力测验 斯坦福—比奈量表 韦氏智力测验
(四)神经心理测验
六、生理心理评估
生理心理评估是对大脑结构及其功能的更 加精确、更加全面的评估方法。
七、脑成像技术
大脑结构成像:对大脑结构的检查 大脑册
DSM于1952年由美国精神疾病学会开发和 修订,目前正在使用的是1994年修订的 DSM-Ⅳ-R。
(一)定义障碍的标准 DSM-Ⅳ对心理障碍的定义:导致个体痛苦
或使得个体在一个或多个重要方面丧失功 能的行为或心理类型。
(二)多轴分类
轴Ⅰ——临床综合征 轴Ⅱ——人格障碍 轴Ⅲ——总体的医疗状况 轴Ⅳ——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 轴Ⅴ——功能状况的总体评价
变态心理学 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
一、评估的三个基本概念
信度:测查工具所表现出的一致性的程度。
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 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标准化: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组 标准或者常模被确定下来并且能够在不同 测量过程中得以使用。
二、临床访谈
访谈帮助临床工作者收集个体在行为、态 度和情绪方面的信息,以及有关个体的总 体生活状况和当前问题的资料史。
“维度取向”:对各种病人所表现出的认 轴Ⅲ——总体的医疗状况
轴Ⅲ——总体的医疗状况

第4章_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定)

第4章_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定)



布莱恩:20岁 治疗师:什么问题? 弗兰克:我是个同性恋者。 治疗师:你是同性恋者? 弗兰克:是的,我希望自己正常。有谁相当同性恋者? 治疗师:你有同性恋的朋友或恋人吗? 弗兰克:没有,我不去接触他们。 治疗师:你多时间会进行一次同性恋行为? 弗兰克:还没有,但我是同性恋者不是什么秘密,我想我迟早会开始同性恋。 治疗师:你心里有什么特别的人吗?是不是你很喜欢什么人? 弗兰克:没有,但有人喜欢我,我从他们看我的样子可以看出来。 治疗师:从他们看你的样子? 弗兰克:对,他们的眼神。 治疗师:有没有人真的接近你,或同你说关于你是同性恋的事? 弗兰克:不,不是对我,他们不敢。但我知道他们在背后谈论我。 治疗师:你怎么知道? 弗兰克:有时候那些人在隔壁聊天,他们唯一会说的事情就是我是个同性恋。(Nelson&Barlow,1981)

特点

①刺激性质不明确,允许被试自由发挥; ②被试的回答不受限制,不需要一致的反应; ③反应本身具有多维性,解释者的分析是整体的,针对
独特的个体。
主要类型
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简称TAT)

成XX,女,21岁,电子厂质检员,中专文化,未婚。 独生子女,幼年生长发育良好。8岁入学,成绩一般,4岁时父母来 深工作后与爷爷奶奶居住,对其特别娇惯,上小学二年级才到深圳 与父母同住,与父母关系一般,认为与父母谈不来,但特别挂念远 在老家的爷爷奶奶。病前个性内向、不爱说话,谨慎、认真、执着 ,有时候会跟自己较劲,尤其容易生气后闷在心里不说,看电影电 视爱哭。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心理障碍的影响与后果
01
02
03
对个体的影响
导致个体生活质量下降、 工作和学习受影响、人际 关系紧张等;
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 受损等;
对社会的影响
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增 加医疗资源负担等。
02
心理障碍评估方法
临床访谈
定义
目的
临床访谈是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病史、社会功能 等,从而评估其心理障碍程度的方法。
诊断标准的修订
随着对心理障碍病因和病程的认识不断深入 ,国际和国内诊断标准也在不断修订。新的 诊断标准通常更加细化,能够更好地反映疾 病的异质性和复杂性。
诊断标准的整合
不同诊断标准之间的整合是提高诊断准确性 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上正在努力整合不 同的诊断标准,以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和一致 的心理健康诊断框架。
经过系统的治疗,患者的症 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 改善。
案例二:一位焦虑症患者的诊断与康复经历
症状描述
评估方法
患者表现出过度担忧、紧张 、恐惧等情绪,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
使用自评量表、心理医生评 估和神经心理测试等方法。
治疗措施
治疗结果
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 结合的方法,药物治疗以抗 焦虑药物为主,心理治疗采 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 现为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症状。医 生会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等 因素来判断是否为精神分裂症。
VS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 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如认知行 为疗法等。

最新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最新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

变态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判断一个人是否变态有三个基本的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1)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损伤;(2)心理和行为功能紊乱往往伴随痛苦而产生,社会功能受损在界定心理障碍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3)非典型性反应是指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一定文化的要求:通常,有些事情会因为不经常出现或者偏离了正常范围而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4、对变态心理的认识(1)早期的认识。

早期人们对变态从3个方面进行了解释:超自然的解释、生物学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

(2)生物学的解释。

对生物学观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他们相信心理障碍可能是由大脑病变或头部受伤引起的,并且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

希波克拉底的一个更有意思并很有影响的理论是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

后来,盖仑发展了这一理论。

大部分振奋人心的发现来自于通过催眠研究得出的心理学观点。

首先是奥地利人梅斯梅尔指出物理磁流体的不均等分布造成了人体疾病。

“通磁术”就是后来所说的催眠,通过对病人的暗示起到了治疗效果。

对眠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人物是法国医生沙考。

19世纪末期,催眠作为一种治疗癔症的方法在欧洲和美国广泛使用。

它构成了现代精神疗法的基础,并成为通过心理学途径研究精神障碍的里程碑。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变态心理和行为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观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梅耶。

梅耶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病学之父。

他强调变态心理和行为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的共同作用。

5、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心理动力学、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行为主义模型、认知学派、多维综合模型6、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这些内部力量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心理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维也纳医生费洛伊德。

他用精神分析的技术如释梦、自由联想等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的诊断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的诊断

4、适应障碍的判别标准 、
①有明显可辨的原因; ②不良情绪和行为紊乱紧跟在原因之后; ③轻度的社会功能受损,症状持续时间 一般不超过3个月; ④没有明显的人格偏离; ⑤通过自我调节或用一般支持性疗法就 能改变。
(二)焦虑障碍(神经症) 焦虑障碍(神经症)
1、概念:一组以内心焦虑为主要症状的比较持 概念: 久的心理障碍。 2、常见焦虑障碍的表现 ①焦虑症: 表现:以广泛、持久和过度焦虑为突出症状。 包括肌肉紧张型、忧心忡忡型、植物神经紊乱 型和急性惊恐发作等。 原因:心理矛盾冲突、个性、童年经验 治疗:处理冲突、个性调节、放松训练、药物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的诊断
一、有关概念
1.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学科, 它要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表现、产生原 因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将这些科学 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
2、什么是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 心理疾病 心理障碍 心理失调 变态心理:指心理状况明显偏离常模。
4、精神分裂症的判别特点 、 ①有重精神病症状; ②社会功能逐步完全丧失; ③部分有人格改变; ④无自知力,不主动求医; ⑤需要药物长期治疗。
(四)人格障碍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个性特征明显偏离大多数人,行 、概念: 为做事风格让人难以忍受。 2、特点:①一般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特点: ②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 人际关系;③自知力不完整,一般不主 动求助;④没有智力和精神的异常;⑤ 矫正比较困难。
3、心理健康的正态分布曲线
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异常类别与判别标准
1、心理异常的类别 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 ②情感性精神障碍; ③脑器质性疾病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④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⑤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⑥神经症及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⑦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与性变态; ⑧精神发育迟缓; ⑨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 定和心理卫生有关的情况(如诈病、自杀)。

变态心理学-第4章-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课件

变态心理学-第4章-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课件
三个基本目标:搜集来访者信息或有关资料;作出评估或诊断;进行帮助或干预。
(二)行为评估
在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规定的程序,系统观察个体的想法、感受 和行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 评定的方法。
三个阶段: (1)对需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2)确定问题行为的先前事件,以及问题 行为的后继事件。(3)确定问题行为的获益情况。
ICD-10将全部精神障碍归纳为10个类别。
DSM系统(《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Ⅲ引入了操作性定义和具体诊断标准,提高了信度和效度;在编制过程 中,经过了广泛的现场测试,提出了多轴诊断等。
2000年出版的DSM-Ⅳ-TR仍然将精神障碍分为17大类。
CCMD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其次,标签化用语常会给来访者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诊断的标签作用会暗 示异常心理现象与正常心理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标签化会对当事人使当事人陷入“病人”角色而难以摆脱,当事人的 人际关系、社会功能。
极端化问题
大多数精神病理问题并非处于精神正常或异常的两端,而是处于中间状态, 因此过分注重诊断,有可能扩大“异常”的范围和标准。
目录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三、心理评估的内容 四、常用的评估方法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一、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诊断 二、心理障碍诊断系统及分类系统的演变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1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评估
心理评估一般包括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工具三个基本要件。 在心理评估活动中,将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心理活动出现的背景
二者不同之处
目标不同:心理评估的范围较心理诊断广,程度可能更深。 应用范围稍有差异:心理诊断一般在临床部门使用,心理评估一词更常见于医疗系统以外。

自考05626 变态心理学

自考05626 变态心理学

05626 变态心理学王建平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历史一、如何界定变态心理1. 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有专家罗列出7个元素来判别一个行为或一个人是否变态。

这些元素是:⑴痛苦;⑵适应不良;⑶不合理;⑷无法预测和失去控制感;⑸少见的和非传统的;⑹其他人感到不适;⑺违背标准。

2. 变态心理的定义⑴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⑵这一定义说明判断一个人是否变态有三个基本的标准:①心理功能紊乱;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损伤。

②痛苦或损伤;社会功能受损在界定心理障碍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③非典型性反应;指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一定文化的要求。

二、变态心理的发展历史1. 对变态心理的认识⑴早期的认识。

早期人们对变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①超自然的解释、②生物学的解释、③心理学的解释。

⑵现代的观点。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方法论的成熟,人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影响因素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换句话说,正常和异常的行为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共同影响的产物。

第二节几种变态心理学理论1. 心理动力学派:心理动力学派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他们认为,人内部的欲望和动机是一些相互冲突的力量,如果冲突解决的不好或者未得以解决,它们就会引起焦虑、悲伤,人们将通过一些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除这些焦虑和悲伤。

2. 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强调自由和选择以及责任和意志力在人成长中的作用,相信个体必须要自由的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才是他们的真正欲望和目标。

他们认为,如果个体选择躲避自己的责任并把自己看成是软弱的、无助的,其结果是过着空闲、不真实及丧失功能的生活。

3. 行为主义模型:行为主义把异常看成是通过过去经验习得的结果,因此,他们对人的行为的改变持乐观主义态度。

变态心理学DSMⅣ多轴评估

变态心理学DSMⅣ多轴评估

DSMⅣ多轴评 估的应用范围广 泛,包括临床诊 断、治疗、研究 等领域
评估范围和内容
评估范围:包 括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精
神障碍等
评估内容:包 括症状、病因、 病程、预后等
评估方法:采 用多轴评估, 包括轴I、轴II、
轴III等
评估目的:为 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提高治疗效果
PART 3
生物维度
遗传因素:基因、染色体、遗传病等 生理因素: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疾病因素:精神疾病、躯体疾病等 药物因素:药物滥用、药物依赖等
评估指标和标准
轴I:临床症状
轴II:人格障碍
轴III:一般医疗状况
轴IV:心理社会和环 境问题
轴V:全球功能评估
轴VI:其他诊断和评 估
PART 4
DSMⅣ多轴评估的应用
DSMⅣ多轴评估的维度
临床维度
轴I:临床症状和诊断
轴II:人格障碍和性格特 征
轴III:一般医疗状况
轴IV:心理社会和环境问 题
轴V:全球功能评估
心理社会维度
心理社会维度评估了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包括社交能力、家庭关系、工作表现等方面。 DSMⅣ多轴评估中的心理社会维度旨在全面了解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交环境中的表现。 心理社会维度是DSMⅣ多轴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诊断和治疗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社会维度的评估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在多个方面的表现,以及这些表现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 教育效果
培训教师掌握DSMⅣ多轴 评估方法,提高评估准确性
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 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帮助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 计划,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四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概述第四节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一、心理障碍的分类·病因病理学分类与诊断是根据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建立诊断。

(只适合有明确病因的,比如脑外伤,物质滥用。

)·症状学分类与诊断是根据共同症状或综合征建立诊断。

(精分,双相等)·由于精神障碍多数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缺乏实验室诊断手段,因此对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一般遵循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兼顾的原则进行。

(一)美国精神障碍的分类美国的《精神障碍和统计手册》(DSM-I V) 系统将精神障碍分成17大类,并且对每个诊断都定出了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还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概念,因此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DSM-I V的分类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状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物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应激障碍也归在本类)8.躯体形式障碍9.扮演障碍10.解离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情况注意:2013年出版的最新版DSM-5将精神障碍分为22类。

相比之前发表的DSM系统,2013年发表的DSM-5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弱化了五轴诊断系统,在分类上向ICD-10靠拢:DSM-5不再强调五轴诊断体系,而是建议将轴3与1、2合并;在轴IV上推荐使用ICD-10方法;在轴V的使用上建议采用WHODAS (WHO残疾评定量表)进行评定。

其次,强调了对严重程度的评估: DSM-5建议使用规范化量表和问卷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改变了DSM原版本中以症状数为唯一标准的特点。

·DSM-5的分类1神经发育障碍2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与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双相障碍与其他相关障碍4抑郁障碍5焦虑障碍6强迫障碍与其他相关障碍7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8分离性障碍9躯体症状障碍及相关障碍10喂养和进食障碍11排泄障碍12睡眠-觉醒障碍13性功能障碍14性别烦躁15破坏性、冲动控制和品行障碍16物质相关障碍与成瘾障碍17神经认知障碍18人格障碍19性欲倒错障碍20其他精神障碍21药物所致的运动碍及不良反应22其他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问题(二)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国际疾病及相关问题的统计分类标准(ICD) ,是由WHO组织全球的专家制定的,该系统中包括各科疾病的诊断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阶段: (1)对需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2)确定问题行为的先前事件,以及问题 行为的后继事件。(3)确定问题行为的获益情况。
(三)身体检查
在心理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躯体疾病的影响。
(四)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估的过程。 常用的测验包括投射测验、人格测验、智力测验以及神经心理测验等。
诊断者的理论取向
因为诊断者的不同理论取向,其对资料的选择与关注点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被诊断者因素
使来访者信任和投入很重要。心理学家和其他精神卫生专家在如何使来访者 放松、使交流更便利等方面经过了广泛的训练。
10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者一个诊断名称,但这仅仅只是诊断名称, 不是对疾病的解释。
心理诊断:
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并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判断异常 心理的程度与性质,以作出一个心理障碍或疾病的诊断。
心理诊断是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人进行判断、筛查及鉴定的过程。
二者相同之处
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策略收集被评估者的信息。 都力图准确把握被评估者的内心世界。
诊断
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的出现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虽然有诊断标准,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心理障碍的诊断较躯体疾病的
诊断更为困难。 诊断标准亦常因诊断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出现偏离,使诊断丧失其客观性。
3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心理评估:
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状态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 评定内容包括被评估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如思维、记忆、情绪、智力、性格等。
2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评估
心理评估一般包括评估者、评估对象、评估工具三个基本要件。 在心理评估活动中,将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影响这种心理活动出现的背景
因素———个体的人格特点,以及这些个性心理特征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 过程。 心理学家往往采用临床访谈、行为评估、身体检查、心理测量,及生理心理 评估等多种方法对个体心理的整体进行评价,以得出更为客观、真实的结论。
流信息提供了可能。 资料归集:诊断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收集临床信息的基本框架。 制定治疗策略:诊断是确定障碍的性质、确定治疗方向、帮助分析成因、
研发治疗方法、确定预后所必需的。
8
现代心理障碍诊断系统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ICD系统(《国际疾病分类》 )
ICD-10描述了近百种疾病与障碍,每种疾病与障碍都列出了诊断指标和鉴别 诊断要点,此外,ICD-10还列举了与心理卫生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6
四、常用的评估方法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临床访谈
通过收集来访者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态度和情绪,个体既往病史和现病史等方面资料的专业 过程,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三个基本目标:搜集来访者信息或有关资料;作出评估或诊断;进行帮助或干预。
(二)行为评估
在特定的情境中按照规定的程序,系统观察个体的想法、感受 和行为,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 评定的方法。
变态心理学第4章 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目录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一、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三、心理评估的内容 四、常用的评估方法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一、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诊断 二、心理障碍诊断系统及分类系统的演变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四、诊断可能导致的问题
(2)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性格。可以使评估者对被评估对象 的心理 特征形成印象。对个体的心理评估应该涵盖上述心理活动与心 理特征,即人的自 我概念、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状态、能力、气质 以及性格。
(3)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如朋 友、家 人、工作环境等方面;个体一般的交往方式;个体与他人发生矛盾 时的处理方 式、理解方式、应对方式等。
7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诊断?
确定问题的性质和概念!
描述:诊断源自于对来访者心理的描述。 预测:诊断的目标之一就是对来访者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规范化:诊断标准的制定为不同的诊断者提供了一个相同的参照框架。 信息交流:诊断为我们提供了来访者的详细描述,同时也为我们相互交
二者不同之处
目标不同:心理评估的范围较心理诊断广,程度可能更深。 应用范围稍有差异:心理诊断一般在临床部门使用,心理评估一词更常见于医疗系统以外。
4
二、心理评估的三要素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5
三、心理评估的内容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评估
(1)个体的心理活动,特别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自我 概念、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内在的心理 活动是人脑对客 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
其次,标签化用语常会给来访者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诊断的标签作用会暗 示异常心理现象与正常心理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最后,标签化会对当事人使当事人陷入“病人”角色而难以摆脱,当事人的 人际关系、社会功能。
极端化问题
大多数精神病理问题并非处于精神正常或异常的两端,而是处于中间状态, 因此过分注重诊断,有可能扩大“异常”的范围和标准。
中华精神科学会在进行前期现场测试的基础上,于2001年推出CCMD-3。 CCMD-3仍然分为10类。
9
三、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诊断
文化偏见
每个人都带着自身文化的烙印,语言及文化背景可能影响着诊断的判断。
诊断者的专业背景
任何一个诊断者都可能在诊断中受到自身倾向性的影响。所以,治疗师应该 尽可能保持中立,客观地进行访谈,以保证评估过程更客观、准确。
ICD-10将全部精神障碍归纳为10个类别。
DSM系统(《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Ⅲ引入了操作性定义和具体诊断标准,提高了信度和效度;在编制过程 中,经过了广泛的现场测试,提出了多轴诊断等。
2000年出版的DSM-Ⅳ-TR仍然将精神障碍分为17大类。
CCMD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