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1. 引言1.1 道家生死观的概述道家生死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学派,对于人类生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哲学观点。
道家认为生死是宇宙间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道家生死观强调生死循环,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的,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归宿。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不抗拒生死的命运,而是在生死轮回中找到一种永恒真理。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心境安宁,泰然处之的境界。
道家生死观的概述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接受生死,追求心灵平静。
在当下社会,道家生死观给予人们对待生死问题更为深刻的思考,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2. 正文2.1 道家生死观的核心观念在道家生死观中,核心观念是认为生死是自然界法则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道家认为生死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
道家强调生死是一个整体,生死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存在。
道家主张要对生死持平常心,不应当执著于生,也不应当畏惧于死。
道家认为,只有放下对生死的执念,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轮回之旅。
道家生死观的核心观念是以自然、循环、整体为主要特征。
道家认为,生死只是万事万物无法抗拒的规律之一,应该接受并平静面对,而不是恐惧或逃避。
从道家的角度看,生死都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过程,无法分割开来,应该理性对待。
道家的生死观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理性、超然,不被外界干扰,达到心境的超然和平和,从容面对一切变故。
这样的核心观念,对于现代人应该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2.2 道家生死观对现代人的启示道家生死观强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提倡顺应自然、守正以养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本质,沉溺于功利主义和物质追求。
道家生死观提醒现代人要珍惜当下,顺势而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世俗所迷惑。
道家生死观还教人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坦然接受生死的自然规律。
生死文章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生死便是人类永恒的命题。
无论是古代的诗人墨客,还是现代的文学家,都对生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在我阅读了多部关于生死的文章后,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死的哲理1. 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是佛教中的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生死之间不断循环。
这种观点告诉我们,生死并非终点,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份生命,因为在轮回中,我们可能会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
2. 生死如梦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提到:“生死如梦,何足挂齿。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不过是一场梦境,我们应该以超然的心态看待生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生死所困扰,但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圈子,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看待生死,那么生命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 生死一体生死一体是道家的观点,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生死相因,成败相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生命中找到平衡,既不畏惧死亡,也不沉溺于生命。
二、生死的感悟1. 珍惜生命在生死文章中,许多作者都强调了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生命的巅峰。
2. 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的意义,不同的哲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和感受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坚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 生死离别生死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
在生死文章中,许多作者都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悟。
他们认为,生死离别虽然痛苦,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生死离别,以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
4. 生命的无常生命的无常是生死文章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适应变化,珍惜当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法制也对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开始加以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便是有关生死观的法律,它控制着人们的生活,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这一问题,包括:中国传统生死观的概念,它是如何在中国文化中形成的,为什么它依然在社会中被大量采用,以及它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首先,从概念上讲,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指社会中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尤其是它如何定义死亡和生命,以及如何处理死亡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是来源于天地的,人们需要尊重天地,顺从天地的规律,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人们对待生死有着千百年来一贯的看法,从实践中看,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一部分政治理念。
其次,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早已在中国文化中形成,受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的“三仙”、“八修”、《道德经》、《尚书》及《易经》等传统理论中。
它主要提倡尊重自然、崇拜上帝、服从家长、谨慎行事、尊重长辈、依照天地规律等,这些思想也被广泛地流传并应用于生活中。
再次,为什么这种中国传统生死观依然在社会中成为大宗?首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中国政府的政治体制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使得政府在传播这种思想时有组织性、有力度,使它不仅能够在每一个家庭得到传播,而且也得到政府和主流社会的认可。
此外,由于这种传统生死观提倡祖训,每一个家庭都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应该尊重长辈,服从上帝,相信祖先,这种习俗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这也是它在社会中成为大宗的原因之一。
最后,中国传统的生死观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一方面,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和智慧,带来了良好的道德准则,良好的道德准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并且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培养一种更加统一的民族观念,提升每个民族自我认同感,帮助中国人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观念,也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
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篇: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
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
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
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
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
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
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
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
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
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死亡的美学意蕴-文档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死亡的美学意蕴前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说: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problem。
生存与毁灭是人类所探讨的永恒话题。
当今的科学对生命诠释已颇具权威,面对死亡无数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却难以突破瓶颈,当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死亡奥秘时就会发现,死亡可以是一种崇高的美,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许多思想家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孔子“逝者如斯夫”。
当其弟子问到他关于死亡问题的看法时,说“未知生焉知死”【1】死亡对人是最大的不甘,可是儒家却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种永恒的追求,从而超越自身价值。
于是便有了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以死亡换取一种神圣的道德实现,建构了以伦理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封建统治者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观来促使人们去立功、立德、立言,在必要的时候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道家把对死亡的看法归于自然,主张“无为”把万物归结为“道”,认为“生亦自然,死也亦自然【2】。
其中以庄子的死亡观最具典型,也最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在他夫人去世之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悲痛欲绝,他反而“鼓盆而歌”,可见庄子面对死亡那么的超然。
道家认为“生死”是天道,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
“生死齐一”,顺从自然。
佛家认为有生必有死,死只不过是无数的生死轮回中的一道而已,认为人生极苦,但可以通过修佛向善来积功德,最后达到涅,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的生死观旨在劝人为善,积累功德以求能善始善终和再世善果。
且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观持何种态度,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杀身成仁的洒脱之死,还是涅而死,死都具有它一定的审美价值。
当生命之花心甘情愿地为真善美,为正义而陨落时,人的生命便开始进入了诗化的美学境界,生命也因此变得崇高,死亡便具有了一种深层次的悲美。
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无论是追求宗教上的极乐世界,还是献身社会以求名垂青史,当我们必死无疑,就要死壮美和有意义,达到了儒家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
生死学心得5篇
生死学心得5篇在心得体会的写作中,必须及时亮明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我们通过书写心得体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生死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生死学心得篇1星源电建公司与计财部共同组织部分员工进行了三天的户外拓展训练,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同事们仍是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尽情地享受着来自同事的关爱和鼓励,充分地体会来自团队的力量!这是我们大部分同事第一次参加拓展训练,当我们驱车到达“味博士农庄”训练营的`时候才知道,拓展训练是一项挑战极限的训练活动,是以磨砺团队、提升行动意愿、振奋士气、严肃态度、消除职业倦怠为目的的训练活动。
采取准军事化的训练模式,严格谨慎,强调纪律。
旨在激励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创造性地开发团队战斗能力。
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海上生存训练,而在战后则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面向现代社会的训练方式,综合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拓展训练时间,但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工作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在这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训练从一开始的“高空单杠”、“攀岩”、“智力电网”、“八仙过海”、“抢新娘”、“五人同行”、“胜利墙”、“快乐传真”、“一块五”“萝卜蹲”等;几乎所有的项目,我们每个成员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
大家没有任何的隔阂和个人主义,而是相互帮助与协作。
就如游戏中过“胜利墙”一样,4米2笔直的木板墙,近三个人高,没有任何工具,当时我就想着怎么过得去?肯定有人要拖后腿;不可思议的是,在全体队员的密切配合下,肩并着肩、手握着手,下面的撑起,上面的拉住,众志成城,所有队员都成功翻越。
只用我们的身体,无任何工具!这就是我们的潜能吧!这个项目给我最大启发是: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集体,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源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关注、敬畏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一、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求生存”的观念,并将之视为各种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
在封建时代,对生命的尊重表现为“仁爱万物”的思想,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即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包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在佛教和道教中,则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无限潜能,需要被尊重、发掘和利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对祖先和家庭的崇拜,认为家族的延续是通过爱护幼年婴儿和尊重长者来实现的。
二、死亡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过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生命开始的开始。
死亡在哲学上被认为是“无常”的代表,象征着一切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中,古代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被视为一件深刻而神秘的事物。
在封建时代,死亡被视为“人生大事”,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儒教的道德价值和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生会有轮回,死亡只是一次过渡,只要皈依佛教可以得到永生;道家则认为,人生虽有尽头,但生死是循环的、相互包容的,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将死亡视为“返本归真”、“归于自然”的观念,扬弃自然信仰和“人在天命”的思想。
三、生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与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世界观中,生与死是天地间最基本的阴阳哲学,象征着复合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在人生观中,生与死是人类生存和生命发展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两个极端,是人类探索生命含义、拓展生命意义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生与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没有生命就没有其他价值的实现,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生命保障。
对生死观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生死观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死观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生死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生死观教育的意义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当下,努力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死观教育强调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生死观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死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生死观教育的实践1. 教材建设教材是生死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以下方面:(1)以生命教育为核心,贯穿教材始终;(2)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注重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生死观等问题;(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生死观教育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殡仪馆、养老院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死,增强教育效果。
3. 校园文化建设(1)举办生死观教育主题活动,如生命教育讲座、生命故事分享会等;(2)开展生命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氛围。
三、生死观教育的挑战与应对1. 挑战(1)社会观念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等观念,这对生死观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教育资源的不足:生死观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3)教育方法单一: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
中国生死观
中国生死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化一直强调珍惜生命,厌恶死亡,但是又不拒绝死亡。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民认为尊重生命是生命的责任。
他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尊重它们之间的互动。
中国文化敦促人们要保护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发展生命,要活出自我。
他们还相信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礼物,把它珍惜最重要。
同时,中国也尊重生命的结束,并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历死亡,生命才能延续下去。
中国文化提倡的是“谨记生死”。
人们要记住,生命珍贵无比,因此要珍惜生命和结束生命,应该讲究尊重生命。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死亡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它不但包括生物学上的死亡,还指示着精神世界中的死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的思想十分丰富。
以礼保证身,必可长生。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一句古谚,通过尊重生命的方式,可以得到长命百岁的福报。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普遍重视礼仪,让人们增强尊重生命的意识,增加追求长寿的信念。
在中国,生死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把人们从只关注自己利益的角度,转变成关照他人,正视死亡,正视生命,以及重视生命的角度。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轮回”的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循环之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亡,才拥有新的生命。
这让人们释怀,让他们有一种接受死亡的态度,慢慢地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性,并理解生命有一定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中对待生死的态度是多方面的,它是珍惜生命、尊重死亡、理解死亡、接纳死亡的态度,它不但提倡健康的生活,而且让人们有一种深刻的认识,把生命当作有限的礼物,珍惜生命,同时要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自然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陈松友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8期【关键词】生死观古代流变借鉴【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中,生与死是古人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古人必然要面对的事情。
对于生死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神话与原始信仰。
神话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先民对当时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认识。
生死观在中国神话中体现为一种生命状态的结束与另一种生命状态的新生。
如盘古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躯体化作山川河流;夸父追日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中的蛇既代表着灾难与死亡,另一边又因其繁殖力代表着重生……这些上古神话都体现着生命结束时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化即生死循环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循环和自然规律的最初认识。
此外,早期古人的生死认知还基于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神灵的信仰。
中国古代生死观的雏形离不开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
殷商时期,巫术文化盛行,人死为鬼的观念在当时占据主要地位。
这时的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这两个世界之间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的。
巫师通过祭祀等方式可以让生者与死者进行沟通;通过神灵救治生命,延长生命;通过巫术仪式和祈祷,帮助亡灵得以安息。
总之,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先民对于生与死的认识还处在蒙昧时期,利用巫师巫术、鬼神信仰认识生死在当时占据主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在沿袭前人鬼神信仰的同时,中国古代生死观逐渐呈现出理论化、哲学化的特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先秦诸子都对生死问题作出初步探索。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是由“气”构成的,基于此,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注重提升个人修养,追求个人精神解脱。
《庄子·知北游》中提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无非是自然界赋予的形体,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但生死相依,死亡也意味着新生的开始。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中华传统生死观基本上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一般来说,它提出了人的生死一存在,自有其生死规律和规则,即生有其法,死也有其法。
这个观念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深深地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中国传统生死观深表示了“天命”的存在,认为生死是由“天理”安排的。
因此,人生短暂,生死必须顺应宿命,不能自行解脱与拯救。
由此,它让人们意识到,生死是有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一种敬畏的情感,这种敬畏感使人们明白:生死只属于上天,不可以自行支配。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认为“生死不在人的掌控之中,但也不是完全宿命的产物”。
这种观念显示出,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死只能在自己拥有责任和义务的前提下进行,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他人的控制,但也存在自由的可能性。
只有在特定的信念,恪守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生命维护起来。
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责任感和尊严感,而且还给了人们有关生死问题的有效指导。
拥有这种观念,人们就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注重施与受,体谅别人,不干涉他人,秉持公正,让世界越来越美好。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而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被视为至上的价值,在人们眼中,生命有其宏伟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存在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要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修改关系,在充实的人生经验中提高生命质量。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1.对生命的崇尚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对生命的崇尚。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生命是有价值的,是世间万物中最为弥足珍贵的。
中国人认为,生命是无价之宝,不可轻易放弃或浪费。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保护都会给予极大的重视。
此外,生命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还包括整个社会的生命。
因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自己的社会环境而生存。
因此,中国人认为,在社会和个体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它不仅关系个体的生命与身体,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生死观中的“命运”在中国文化中,命运是人们思考生死问题时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地自然所决定的,因此,人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不应该过度追求自己的命运,而应该积极参与生活,学会把握时机,并以坚强、勇敢的心态面对。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个体的存在是与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相互关联的。
因此,人们往往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家族、国家和民族的荣誉和发展。
这也意味着,个人的命运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配合。
3.生死观和道德伦理中国文化对于道德伦理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的“仁爱”和“善”是人们一直持续推崇的品质。
在生死观中,中国人认为,个体的行为一定要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即在面临死亡问题时,人们应该坚守正义、仁慈和传统,从而更好地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
此外,中国文化的“道”和“德”也是中国人思考死亡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无论生死,都需要有一种合乎道德和伦理的人生态度,巧妙处理关系,尝试在社交场合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向着更加完善的自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是多维的,包含了对生命价值的崇尚、命运和道德伦理的综合考虑。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1. 引言1.1 道家生死观的重要性道家生死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道家强调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认为生死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道家生死观强调“生死一体”,强调生死是一个统一整体,没有明显的界限和对立。
这种观念使人们对生死不再害怕,而是接受它们作为自然发生的事情,从而减轻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使人们更能够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变化和挑战。
道家生死观也提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随顺心性,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不执着于私欲,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对生死的困惑和恐惧而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道家生死观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通过深入理解和借鉴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心灵的宁静和从容,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扰。
1.2 现代人对生死的困惑现代人对生死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生死的探索需求。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物质生活丰富,但人们对内心的追求和存在的意义却总是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
生死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议题,但现代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回避和恐惧。
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减少,但与此现代人对死亡的认知也变得模糊和混乱。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忽略对生命的思考,只关注表面的物质享受,忽视内心的沉淀和修炼。
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人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和虚无,对生死的观念也变得混乱和模糊。
现代人对生死的困惑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探索和对死亡的理解上。
人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审视死亡,接受它的存在并正视它带来的影响。
只有当人们能够从内心平静地面对生死,才能真正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生命的意义。
2. 正文2.1 道家生死观的特点1. 道家强调生死为自然规律。
中国人的生死观读书笔记2000字
中国人的生死观读书笔记2000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也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的重要价值观。
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看法和观念,深受儒释道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死观念的阐述和思考,来探讨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的看法主要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生活方式,并提倡尊重生命、尊敬自然,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儒家看来,生与死的关系是无法分割的,生死是自然界中永恒的主题。
孟子即曾说过:“生是为了活,活是为了死,死是为了活”。
儒家生死观重在强调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并提倡“有生命的善良”理念。
人们应该尊重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不贪恋功名利禄,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死。
道家对生死的看法则强调对自然界的尊重和顺应。
道家主张追求超然、无为、均等之境,认为生死是宇宙间一种正常的变化。
道家大师庄子曾说:“大道如轮,生死无端”。
他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无需死生之别,因为生死都是无常的。
道家生死观强调顺应自然,以超然的心态对待生死,不囿于物质世界的无常。
佛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对生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阐述。
佛家认为,生死是一个循环无端的过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佛陀教导人们要超越世俗的纷扰,解脱生死的轮回。
他强调要识破生死的本质,摆脱生死对人的束缚,追求解脱和涅槃。
佛家生死观提倡以平和、超然的心态对待生死,要放下对生死的执着,超越生死的境地,追求解脱和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的看法是尊重生命,顺应自然,追求超然、无为、均等。
在生活中,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自然,顺应生命的规律,超越对生死的执着,接受生死的事实,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解脱。
而当代中国人的生死观受到现代化的影响,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讨。
传统的生死观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死的看法也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一方面,现代人对生死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乐观,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死问题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死问题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生死问题有着深刻而独特的认识,涵盖了超越生死、生死循环、生死观与自然观相结合以及生死教育与临终关怀等方面。
一、超越生死,追求永恒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命并非只是肉体生命,还包括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
因此,人们应该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永恒。
这种思想体现在道家、儒家等众多学派中。
道家学派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人的生命源于自然之道,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家则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认为人的本性来源于天命,应该通过修养身心,达到与天命合一的境界。
二、生死循环,轮回转世中华传统文化中,尤其是佛教文化中,强调生死循环、轮回转世的思想。
认为人的生命是循环往复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多次生死轮回。
这种思想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积善行德,以求来世得到更好的轮回。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思想,都强调了生死轮回的观念。
通过修行,人们可以逐步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达到解脱的境界。
三、生死观与自然观相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生死息息相关。
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这种思想在道家、儒家等学派中都有体现。
道家学派主张“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最高的准则,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生命的和谐。
儒家则强调“畏天命”,认为人们应该敬畏自然界的力量,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生命的和谐。
四、生死教育与临终关怀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生死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生死问题,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同时,也应该注重临终关怀,为即将离开世界的人提供温暖和帮助。
在传统儒家文化中,临终关怀被视为人生最后一课。
人们应该在临终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死亡,以便在离开世界时能够安详、无憾。
此外,传统佛教文化也强调临终关怀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为即将去世的人提供念佛、诵经等宗教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正文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不详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773 更新时间:2021-4-12导论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日益更新换代。
近年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在发展上出现了飞跃,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进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之前人类史上所创造的物质价值。
过去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一个个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甚至传说中的“常娥奔月”在现在看来都早已不足为奇。
宇宙之迷被一个一个地破解掉了,理性与科学似乎成了万能。
科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人类俨然就成了世上的神,然而,人类事实上还并非是神,而万能也不等于是全能,当人面对自身的问题——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时,科学却丧失了自身强大的威力,一向以“理性动物”自命的人类,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局限,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的矛盾的困扰之中。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死之迷的破解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其实,早在人类文明发韧的初始,人类就受到了生与死的问题的侵扰,按《圣经》上的记载,人类史上第一个死去的人——亚伯尔,成了第一代人类的困惑,人类自古就在不断追问人的生来死去:人的生命究竟渊源于何处?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任何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不论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也不论英雄领袖还是江洋大盗,只要他理智健全,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有人并不承认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生与死的问题必定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与生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其中死亡观与生命哲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们凝聚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思想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不仅是一种生命的结束,更是一种超越和转化,是短暂的人生向永恒的生命之源过渡的过程。
而生命哲学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提供了许多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探究和领悟。
一、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死亡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平和的,认为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环节,应该以一种认真和敬畏的态度面对它,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样纠结于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1. 生死相依,物我两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重视生死相依的关系。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死亡,死亡也可以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道德经》中曾经写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生之死也,固无奈何而已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死并不能被彼此割裂,它们是物我两忘的一体。
在这种哲学观念下,人们对死亡不会有太多的恐惧和排斥,而是以一种接受和敬重的态度面对它。
2. 死是一种转化,而不是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不会将死亡看作一种终点,相反,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越和转化。
《周易》的“乾坤大有,其交相傅,天地交泰,而万物化生。
”便是一个证明。
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复制和延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的存在方式会改变,但它们的本质不会改变。
人死后的生命,被认为也只是从一个物质形态向另一个存在方式的转化,人并没有真正的消失。
3. 死亡与生命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死亡也正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没有死亡就不可能有生命。
在中国文化中,人作为一个有限的存在体现出了生与死的关系。
只有在死亡威胁到人之后,在斗争和磨难中,生命才更具有碾碎困境,安然度过人生的强侵性。
二、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西方哲学体系中的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观点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
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
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
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
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
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
并且物质的极大丰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
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
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
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现象之一,每个人都必须面对。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反映在社会价值、伦理道德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
一、生死观念与文化生死观念是指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文化对于生死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主要受到宗教、哲学、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仁义礼智信”之道,强调生命的珍贵和个人的尊严。
而在印度教中,生死被视为轮回转世的过程,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暂的状态,人应该以超越个人的境界去面对死亡。
在基督教文化中,死神被视为上帝的使者,人们要敬畏死亡,以期能够得到重生和天堂的赏赐。
生死观念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文化中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生死观念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心理,还会对文化传承、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1. 彰显文化逻辑通过生死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个文化的逻辑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下的各种社会现象。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天人合一”、“天道酬勤”等理念,反映出尊崇自然、勤俭节约、道德自律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和思维方式。
2. 塑造道德品格生死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个人尊严的维护。
不同文化的生死观念中,有一些观念特别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源于对于人性和社会互动的深入思考。
在基督教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上帝赐予的命运,而且要等待重生的时机到来,这种看法督促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做好,以便在天堂得到赏赐。
3. 确定社会制度与规范生死观念对于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珍贵和个人的尊严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历朝历代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
《生死学十四讲》读后感《生死学十四讲》内容简介:《生死学十四讲》是台湾生死学课程开创者余德慧教授的,畅销台湾多年,此次台澎金马为台湾地区第一次引进简体版。
生死事大,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地。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反观这道难关。
近观死亡,跳出心智的束缚,透视生命的全貌,你会发现生命更加宽广宽广的长期存在。
余德慧教授探讨生死学探寻各个领域二十年,开创了华人世界第一门“生死学”课程。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对重症病人的临终陪护经验中,关于生死学的心悟。
书中强调,我们不能用常理来判断重症病危的人们,必须跳出常理前例来理解生与死的本质。
并借此深入分析到,我们在正常的生活状况下如何生命,如何找回灵性的力量。
本书不仅是临终陪护相关人员难得的意见参考,更是每个人则启悟生命真相的内情修行之书。
二十年前,余德慧在台湾大学心理系,开设了华人世界的第一门“生死学”课程。
当时,每一堂课都大大爆满。
后来,余德慧离开台北,来到花莲的东华大学,并持续在花莲慈济医院的心莲病房担任义工,接触临终病人,亲证生死,既深刻体会到身体一步步毁败对人们心理的撞击,同时也见证到人们身上的灵性之光,如何在世俗事物的剥落之后,幽然显现。
几年前,余德慧自己也更曾遭逢重病,对于死亡有真切的观照,因而导引出更宽阔的对生死之学的体悟。
2021年起,重开余德慧于慈济神学院重开生死学课程,本书是2021年的上课记录。
本版学养与体验交织,融合了临终看护实务、研究累积的学术理论及学术性自身体验,文声如清水潺潺,提供人们一条“通往彻念的摆渡”之路。
生死学十四讲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余德慧是台湾少数真正杰出的哲思者,他的这本《生死学十四讲》,主要是在阐述人如何从渴望恩宠的常态,自然地转入生命更深刻的底限,一种“默存”或“谛念”的状态。
而人越是接近肉体的死亡,越能贴近“默存”境界。
此刻的小余这时正在用他残存的肉体,证入他所宣讲的生死学真谛──生命的完整全貌。
生死学十四讲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读者:窒息是生命的终点,人人都逃脱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
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
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
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
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
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
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
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
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
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
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一)儒家生死观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始终占据着统治位。
儒家有着鲜明的入世思想,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教派的地方。
儒家的创始人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关注社会和人伦问题,强调政治与伦理的教化。
对于儒家而言“仁”和“礼”是人一生的最高道德表现与追求,甚至于这种道德信念超越了世俗的生与死。
这也是儒家生死观的根本表现与态度。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与死并没有区别,永恒不变的是对于“礼”的坚守。
然而对于生死的看法从孔子的语言之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的时候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
对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其实是十分重视现实生命即现世的状态,而对于生命的终结采取了一种避讳的态度与做法,更多的是去强调当下生命的意义。
但是对于死亡的避讳恰恰体现了对于死亡的无奈与叹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发出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
即便如此,儒家的生死观并不因此而消极沉沦、自甘堕落。
他们反而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又何苦沉湎与死亡的恐惧与无奈。
而是积极地利用现有的生命把握当下,创造生命的价值。
乐天知命成为了儒家生死观的组成部分。
也许正是儒家的这样生死观,让他们主动地入世,彰显生命的价值,从而保持着儒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入世的漫长岁月打磨中,儒学志士对于生死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对他们而言,生死早已不再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他们秉持“仁”、“礼”,操守道德正义,逐渐看淡了生死或者说是超越了生死。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这些对于仁义坚守的仁人志士自然在铸就中华民族浩然正气与爱国主义灵魂的过程中超越了生死。
南宋名将文天祥叹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之辞便是儒家生死观的典型代表。
他们用仁义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从精神层面上他们始终鲜活的活在人间,并将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同时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于“孝道”的突出强调,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乃大。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于后代的繁衍是极其注重的,在宗族传承的时代,家族的嗣续冥冥中似乎也成为了人一种生命的延续形式。
由此,也深刻影响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的生死观,他们不再认为死亡是不尽的恐惧,他们认为死亡是自己自然的发展,但绝对不是终结,而是将自己的生命在子孙后代的延续中得到无限延长。
从上,我认为对于儒家而言,死亡其实早已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了消解,人的生命通过“仁、义”的途径得到延续,得到永生。
即便是人死去,儒家在倡导“重生”的同时,仍然提倡“安死”。
孟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而“慎终”指的就是人死后的安葬与悼念。
“追远”指的是对于亡者的祭祀。
这些无疑都是对于死者的安抚与慰藉。
儒家的生死观本质上是建立在“仁”与“礼”的体系结构之上的,儒家重生而不贪生,讳死而不惧死。
儒家将“仁”与“礼”作为生命的最高准则与追求,无形中已经超越了生死,但是儒家又敬畏生命,珍重生命。
这也应该是儒家生死观所应该为我们所传承,学习的地方。
(二)道家的生死观道家和儒家一样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伴随道家的发展,在东汉时期还兴起了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
虽然二者不尽相同,却同出一脉,在对生死的观念、看法上是相似的。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观点更多是“出世之学”,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他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宇宙人生,注重个人的精神层面修养。
“道”是老庄思想中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
老庄的思想主要表现为清静无为、全性保身、达声知名、物我同一,乃至消极避世。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而对于功名利禄是持蔑视的态度。
他们根本不重视世俗的是非名利,出世的他们追求的早已是“逍遥”的人生境界。
道家把求得生存和保存生命视为人生关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动乱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受尽无数的杀戮与残忍。
老庄作为封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们更多地不再是与世相争,而是选择较为消极地出世态度,在自然逍遥中享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
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处处都充满着危险,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因而保存自己的生命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而这样的社会环境也决定着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与认知。
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长寿,而大多数人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由此生命就显得极为珍贵。
道家对于生命有着不同一般的尊重与珍视,对于死亡有着更为强烈的抗拒与抵触。
道家珍视生命,形成一种“重生”的观念,而为了达到重生的目的,道家提出各种保全自己的方法。
庄子也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以此尽力地保全自己的生命。
而老子更是为了延迟死亡的来临或者是做到长生不老,强调要进行自身的修养。
老子十分强调:法天则地,天人合一,形神一体。
人必须以自然法则为准绳,做到清心寡欲,逍遥于天地之间,使人获得内心的安宁、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在自身修养中,加强形神、内外的修养,从而使人长寿,免受死亡的过早侵袭。
而老庄的养生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青睐,封建统治者渴望自己可以修身养生,得到长生不老的生命状态,由此保持自己永恒的权力与永恒的专制欲望。
而这种思想被东汉发展起来的道教推向了极致,各种炼丹、炼药数见不鲜,这些社会反映出来的现象,无疑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希望可以通过丹药、修炼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永续。
在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相信道家的修身思想,甚至想通过丹药直接获得不朽的生命来维护自己永恒的统治。
时光流逝,永恒的生命显然是幼稚、可笑的,然而在今天还竖立着秦始皇所派寻找神仙的徐福的纪念碑,反而成为历史的笑柄。
除了仙丹,药物,道家还提出人只要修炼自身的元气就可以长生。
因为他们认为,人都是从元气成身,而一切万物也是由元气所生。
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荒唐,甚至难以理解,但是道家对于生命的渴求,对生命的极端重视,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对于生命的看法与认知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道家对生命十分重视,但他们对于死亡却是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
老子认为,人应该无拘无束地生活,也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归宿,一切顺应自然,你那么就可以达到超然的境界。
庄子更将人的生、死当作气的聚与散的形式转化。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生命的生死转化便是气的聚散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道家对于生死的态度更多的是持一种自由的态度、相对乐观的看法,顺应自然,坚守心中的“道”。
道家的生死观是自然的,是达观的,相比于儒家的生死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努力实现生命的延续与伸展。
道家更多的是消极地通过自身的修炼来使自己永生,而儒家则试图通过积极地入世,将“仁义”融于实践之中来使自己的生命不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也许,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来说,儒家的生死观更具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在个人的奋斗中,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闪烁自己的光辉,从而体现生命的内涵,儒家在这一点上是优于道家的。
但是道家的自然与清静无为又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失的那份冷静与坚守,其中自然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三)佛教的生死观对于佛教的生死观,这应该是老师在生死学课堂上的最核心、主要内容。
这也是上完生死学这门课所给我带来最受启发的部分。
首先,佛教是古印度的宗教,是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国王的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
他通过长期多年的打坐枯禅最终大彻大悟。
他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因此佛教徒也尊称他为“佛陀”即觉悟者。
佛教是在汉朝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本土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教对于生死有着不同于儒道两家的看法,佛教认为生与死是人生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生命是短暂的,是充满苦的。
人应该尽力摆脱生死的束缚,不再执着于生死的问题,超越轮回,大彻大悟,才能达到涅槃的极乐境界。
在解释生死轮回,论述生命始终是苦的这一过程中,佛教主要是从十二因缘、业果报应、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中阴理论等来论证,形成独特的生死学观点。
当然,佛教传入与盛行和中国当时动乱、迷茫的年代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魏晋南北朝盛行期,由于社会分裂,战争不断,百姓深受疾苦,但是却无可奈何。
现实的残忍与悲剧使他们很容易相信佛教的思想观点,人世间都是痛苦的,只有超越轮回,看破生死,修行善果,才能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