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3年八年级暑假诗歌鉴赏专练: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2023年八年级暑假诗歌鉴赏专练: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2023年八年级暑假诗歌鉴赏专练:诗歌的意象意境(共19题)一、复合题(共19题)课内外联读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木瓜《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③报也,永以为好④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①木瓜:一种有香气的椭形的瓜,可食用,后文木桃、木李皆为果名,可食用。

②琼琚(jū):与下文的“琼瑶”“琼玫”都泛指美丽的佩玉。

③匪:同“非”。

④好:友好。

(1) 这两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2) 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解读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蒹葭》中三处“宛”字句,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暗示了伊人飘忽难寻。

B.《木瓜》采用重章叠唱的表现手法,通过酬答表现两人的深情厚谊。

C.《蒹葭》全诗流溢着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D.“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远高于受赠的东西,体现了主人公对情意的珍视。

(3) 《蒹葭》中诗人以秋景起兴,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的感情。

从《木瓜》的内容来看,应是写男女互赠信物以定情的诗;“投”字用得也非常精当,既是“扔”,又像是“送”,像无意扔去,写出了主人公赠物时的心情。

古诗阅读。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词的上片围绕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下片抒发了边塞征人思念家乡和的复杂情感。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 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解析】本词考查对文化底蕴的理解与表达。

像杜鹃、杨柳、阳关、红叶,鸿雁等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基本涵义要熟知并敏感地在鉴赏时领会贯通。

3.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意象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意象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满江红次汤碧山①清溪
(元)许有壬
木落霜清,水底见、金陵城郭。

都莫问、南朝兴废,人生哀乐。

载酒时时寻伴侣,倚阑处处皆楼阁。

对溪云、试放醉时狂,浑如昨。

沙洲外,轻鸥落。

风帘下,扁舟泊。

更寒波摇漾,绿蓑青箬。

为向九原江总②道,繁华何似今凉薄。

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注】①汤碧山,作者的友人,做了一首写清溪的词,作者这首词是和作。

②九原江总:九原,春秋时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称墓地。

江总,南朝人,陈时任尚书令,受到陈后主宠幸,不持政务。

1.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上下阕诗人情感的变化。

(5分)
答案:上阙用“都莫问”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朝代更迭、人生哀乐的感慨,想放下却又无法释怀的无奈(1分),然后用“时时寻伴侣”表达知音难觅、无人倾诉的痛苦(1分),只得“对溪云”,希望借酒消愁,但心情依旧如故(1分)。

下阕转而用意象“轻鸥”“扁舟”“绿蓑青箬”寓归隐之意(1分),再用典故表达繁华不能长久(1分),最后用“怕素衣”“染缁尘”寄托自己要坚守节操,不被世俗所染,表达自己归隐之志(1分)。

(6点答对其中5点得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

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

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题(形象意象类)(含答案)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薄命妾辞元好问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

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

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首先用“如花”写女性的貌美,并以“画不成”强调其“美”的程度。

B.“自合”、“谁教”语似平常,实则包含对不平命运的愤感和对自我的指责C.女子虽遭命运播弄,却对爱人一往情深,聚散的命运与不变的感情恰成对照。

D.“江南岸”并非实写环境,而是以江南的广阔来反衬女子的形单影只的孤苦。

【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辦析。

题中ABC 三个选项考核诗歌的内容,D 项考核诗歌的手法,其中 B 项,没有“自我的指责”之意。

所以本题选 B 项。

(2)这首词通过具体的形象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这首词以“叶”、“浮萍”、“杨柳”、“云”、“月”、“鸳鸯只影”等具体形象把“薄命”写得有形有色,十分感人。

①用薄“叶”形容命薄,具体可感。

②以“浮萍”作比,写其身如飘萍无根蒂,生活无定。

③以“杨柳”作比,写其迎来送往,暗示其卑微的身世。

④以“云”聚散无定、“月”盈亏变化,喻指生活的变化不定。

⑤以“鸳鸯只影”写其不能与情侣欢聚,形单影只,孤独伶傳。

这些形象从不同角度展现红颜女子的悲惨命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能力,要求分析如何把薄命写得十分可感;通过诗歌中的内容“颜色如花”“命如叶薄”“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云聚散,月亏盈”“鸳盎只影”枯荷等形景的写出红频女子命薄”生活无定“卑徴”形单影只”孤独伶们的思修命运。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题目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中“一枝开”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意象的?解析:作者用“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梅花“孤根暖独回”,突出其不畏严寒的特点。

“前村深雪里”,点明环境的极度严寒,而“昨夜一枝开”,以“一枝”这一数量词,凸显出这枝早梅的与众不同和傲然独立。

通过环境的烘托和数量的对比,突出了“一枝开”这一意象。

题目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具有怎样的意象特点?解析:诗中的杏花生长在北陂,有一池春水环绕,环境清幽。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展现出杏花即使飘落如雪,也胜过在南陌被碾作尘土,表现出杏花高洁、不随波逐流的意象特点。

题目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中的“蝉”具有怎样的意象?解析:诗中的“蝉”,垂着触须饮用清露,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响亮的叫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蝉声远传不是凭借秋风,而是因为自身站得高。

这里的“蝉”象征着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外在力量就能声名远扬的人。

题目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中梅花这一意象有何寓意?解析:词中的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无人欣赏,独自开放,在黄昏中忧愁,又遭受风雨的摧残。

它“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便凋零飘落,被碾作尘土,依然香气如故。

梅花象征着作者自己虽终生坎坷,但坚贞不屈、高洁孤傲的品质。

题目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中“柳”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解析:诗中的柳曾经在春风中摇曳,在乐游苑里舞动,而到了秋日,却在斜阳和蝉声中显得凄凉。

诗歌鉴赏之分析意象题

诗歌鉴赏之分析意象题

答题公式
常见提问方式: 诗的××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景色/情景/图景)?该 景象有何寓意?
公式: 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模式:诗歌描绘了 的意象。诗人通过 意
象,表达了自己 的情感或品格。 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注意诗中的意
妻情深
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 烘托荒凉破败或惆 杜鹃 表哀怨、凄恻、
鸟兽
怅落寞
思归或冤魂悲鸣
猿猴 表现凄厉、哀伤 鹰 表现刚劲、自由
或大志
鱼 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 不祥之物或比喻
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 表现人生的飘零或 青鸟 指代情人的使者
伤感愁怀
太 表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阳 “夕阳”比喻年老或失落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
细 表现生机或缠绵的友情 雨 爱情或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 雨
象征热情或残酷,
月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日 亮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月 风 ④表现旷达、潇洒 云

表现希望、旷达、欢娱


表现游子漂泊,“浓云” 表现愁肠压抑
露 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 象征高洁或环境的恶劣
霜 象征人生无常,前路坎坷 西
丧事 其它
黑色 表黑暗、绝望或神秘 蓝色 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 象征温暖、平和
紫色 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 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南园 泛指花草园林
西楼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 思乡怀人
楼兰 西 域 古 国 名, 表现 卫 关山 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
国立功
表现怀乡、思人
诗中景物意象有四种: ①画面意象:即诗人所见之景,通过众多景构成意境表达 情感。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 睡鸳鸯”中的景物。要多品味揣摩。 ②传统意象:即由于经常在诗中出现而具有特定意义的景 物,通过特定意蕴表达感情。如“杜鹃”“流水”“月亮 ”等。要多积累记忆。 ③比喻意象:即在诗中具有比喻意义的意象,通过把本体 形象化传达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喻为一江 春水。要由喻体知本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 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 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南宋•郑域道就是春来花未,道就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本词上阕咏赞得就是什么事物?就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得?(5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迟日:指与煦得春日。

这首宋词得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 3。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海棠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就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得闲适生活。

诗人笔下得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4分)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歙浦[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得氛围?(3分)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得形象及其作用?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得题目。

(8分)听流人水调子①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得作用。

(4分)8.阅读下面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从对山园小梅得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得品格情趣?9.阅读下面得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余干旅舍①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含解析)

诗词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共19题)一、复合题(共19题)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鉴赏,完成下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 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阅读古诗,回答以下各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沚。

(1) 《诗经》常采用比、兴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请具体分析。

(2) 这首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4.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 请简要赏析“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这几句诗。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柏林寺南望(唐)郎土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②霁:雨止。

(1)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的环境特点。

(2) 发挥联想和想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画面。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一、常见意象(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竹林、霞光、露珠(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诗人常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

选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比。

二、思想情感(1)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的心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4)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三、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描写手法①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高低远近的顺序。

②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③白描与工笔。

白描,简单地罗列,简单地描写。

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

④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

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乐景写哀(反衬),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

四、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古诗歌意象鉴赏高考真题及答案

古诗歌意象鉴赏高考真题及答案

古诗歌意象鉴赏高考真题及答案诗歌意象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04年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卷,6分)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皱:皱纱。

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04年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6分)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04年青海卷,6分)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04年北京卷,4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诗歌鉴赏篇: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综合练习

诗歌鉴赏篇: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综合练习

诗歌鉴赏篇:古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综合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1. 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受,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 阅读杜甫的《春望》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⑵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3. 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⑴~⑵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全诗以“行”为线索,从“——”起,到“——”终。

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二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⑵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4.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⑴-⑵题。

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要紧有什么?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⑵全诗是如何扣住诗题中的“晚”字来写的?5. 欣赏下面的诗歌,完成⑴-⑵题。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⑴第二句中的“遍绕”“日斜”表现了如何的情景?⑵这首诗寄予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⑴-⑵题。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2)本诗是描写西湖的名篇,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糁:米粒。

②雉子:小野鸡。

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

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

拳,屈曲。

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这首诗通过“”“风灯”“宿鹭”“”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4. 【甲】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①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

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元·许有壬春山碧。

诗成马上应相忆。

应相忆。

卢沟桥畔,晚云如织。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对于读者来说,掌握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是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

本文将提供一些鉴赏诗歌意象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培养正确的诗歌阅读能力。

练习题1:
以下是一首诗歌的开头几行,试着猜测作者想要通过意象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默默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中。

月儿婆娑,慢慢爬上了夜空的王座。

寂静的大地,草木沉睡,小动物们藏进了自己的窝巢。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夜晚的景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练习题2:
以下是一首诗歌的片段,试着解读作者想要通过意象传递的含义:
一位年迈的渔夫,弓着腰,站在河边。

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线条勾勒出岁月的痕迹。

像是一幅油画,他和河水融为一体。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意象来描述渔夫?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是什么?
练习题3:
以下是一首抒情诗的节选,试着解读其中的比喻意象:
你是春天的微风,在我的脸颊轻轻吹过。

你的声音如同花开的音符,飘荡在空气中。

你的目光,明亮如夏日的阳光,温暖我的心房。

请问:这首诗歌通过哪些比喻意象来描绘对象?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练习题4:。

(完整版)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完整版)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

高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训练题1、卜算子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词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4、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5、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6、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方维深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2、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古代诗歌意象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意象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意象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该诗是天文祥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时写的。

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请具体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及典故的运用。

2、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简答: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

现在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⑵简答: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4、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1-2题。

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

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句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

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分)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诗歌意象意境类练习20题-附答案

诗歌意象意境类练习20题-附答案
(2)A
【解析】(2)A.“近景”“细致而具体”分析有误,前两句是从远景入手,描绘了一幅茫茫雪景图。故选A。
4.
【答案】(1)春季;选取了绿苔、蝴蝶、蜜蜂、山花四种景物。
(2)“蜜蜂两股大如茧”是实写,“应是前山花已开”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2)请自选角度,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9.(6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螺川①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
【注】①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川。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13.(6分)诗歌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9.(6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③乐,但欲老渔樵④。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③轩冕:指代官位爵禄。④老:终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本文主要讲述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其中意象指诗歌中的形象,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而意境则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意境是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鉴赏意境需要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在于,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而意境则是由意象组成的整体效果。

例如,XXX的《江雪》和XXX的《天净沙·秋思》都是通过意象构建意境的。

《江雪》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XXX”和“雪”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寂静、孤寂的意境。

而《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XXX”、“夕阳”和“断肠人”等意象,则构成了一种萧索悲凉的深秋意境。

在鉴赏意境时,需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

例如,XXX的《鹿柴》通过“空山”、“人语响”、“返景”和“青苔”等意象,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XXX的《桃花溪》则通过“飞桥”、“野烟”、“XXX”、“渔船”、“桃花”、“流水”和“清溪”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

总之,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意象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体现,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中的重要手段。

而意境则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例如,XXX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诗人,能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创造出深刻的艺术形象,营造出不朽的意境。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①[唐]杜甫胡马大宛②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③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开元二十九年(741),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一段时期。

②胡马: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胡马即产于该地区的马。

大宛(yuān):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③批:割,削。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

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介绍了良马产地和外形。

大宛名马,瘦骨锋棱,通过马的骨相,勾勒其神清骨峻的轮廓。

B.颈联承上写奔马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足以使人信赖。

C.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对马作概括,再以“万里可横行”,主要是对胡马的赞美,气势宏大。

D.此诗状物与抒情相结合,看似写马,实为表达对友人的无尽期望,并抒写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4.古人认为“少陵咏马,写生神妙”,试结合颔联具体赏析。

答: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

高考诗歌鉴赏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以下诗歌,分析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阅读《登鹳雀楼》,回答诗人是如何通过登楼这一行为,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感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阅读《春望》,分析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阅读《江雪》,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超脱。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阅读《望岳》,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写泰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 阅读《乌衣巷》,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景象来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诗歌鉴赏题(每题10分,共30分)7. 阅读《游园不值》,分析诗人在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并讨论其对自然美的感悟。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 阅读《题临安邸》,分析诗人对临安的描写,以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 阅读《赠汪伦》,分析李白如何通过赠诗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诗歌创作题(每题20分,共40分)10. 请以“秋夜”为题,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你对秋天夜晚的感受。

11. 请以“离别”为题,创作一首七言律诗,描绘离别时的情感和景象。

参考答案:1. 诗人通过明月、霜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诗人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自己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抱负。

3. 诗人通过描绘国破、城春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南宋?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的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海棠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

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4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颔联中“寒云”这一意象的创造有何作用?(4分)
1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答柳恽①
吴均【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

②催轴:即催车上路。

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

[③原陆:高原和平陆。

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
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1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14.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15.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林景熙①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②?却与山窗障北风。

①林景熙(1242~1310)宋末诗人,宋亡不仕,流落江湖。

故朝:宋朝。

封事:臣下呈皇帝的奏章。

②防秋疏:指有关军事的机密奏章。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1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醉花间
(唐)冯廷巳
睛雪小国春未到,池边梅自早。

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少年看却老。

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作者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

(2分)
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梅。

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进而写花枝旁逸、栽种在农家院内的姿态。

2.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沽的节操。

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3.“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1分)、颜色红艳(1分)、姿态美丽(1分);“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1分);“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1分)。

(答出任何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
4、诗中描写了“丹枫”“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意象至少答出4个,得1分;凄清、孤寂各1分。


5.“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

总之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6.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出“流人"的。

一腔愁情,“孤舟”写出孤寂之情,“微月”借传统意象月光点染羁旅之愁,(1分)“枫林”借深秋之景渲染凄凉之情。

8.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容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

9.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

10.词的上片描绘了园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池塘处杨柳袅袅、嫩荷无数之景,(2分)可见此园林之富丽,春意之盎然,(2分)给人一种景色怡人的感觉。

(1分)11.这两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离别时的悲凉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12.答:选取“秋月”、“层岭”、“寒风”、“高木”、“雾露”、“关山”等意象,(1分,意象缺一个不扣分),勾勒了一幅凄清幽冷的图景,(1分)。

13.林间寺(古寺)葑上田(架田)独鸟夕阳寒烟
14.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画面。

15.作者四处漂泊,远离人烟,大雪将至,宿于山村,室内地炉火红。

为后文发现山窗新糊故朝封事,抒发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16.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7.作者用“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

(1分)词句中春虽未到,但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

(1分)
18.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着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