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科举随谈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科举制创立背景
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
2.隋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
陈群
187~226.6.29
字长文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
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科举制度的发展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唐朝科举制度
分科考试 基本特征
择优录取
进士科
分类 常 科 明经科
唐太宗李世民
制 举“非常之人”
599~649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
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唐朝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607年丁卯,大业三年 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 优敏,文才秀美”一条, 或即进士科之始。
——沈起伟《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古代史卷)
zuǎn
杨纂……大业中进士举。
——《旧唐·杨纂传》
科举制正式创立标志
隋朝文官俑
头戴方帻[zé],上穿宽袖衣,下 着曳地裳,腰束宽带,脚穿舄[xì]。
逐渐制度化。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 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 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 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 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 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 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 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告示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元代的改革
(1)明定三场三制: 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 (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 : 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农
历二月初一 (3)规定考试范围 : 出题范围是《四书》,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
shào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唐朝科举制度简表
考试级别 取 试 名 称




明经
考试三场:“贴经”(填空)、口试、 时务策。1/10
进士
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或“状 头”。1/60
礼部
明法(律学)
唐之法律有四种:律、令、格、式。
明字(书学)
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 二十条,通十分之八者为及第。
女皇武则天
624~705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
创立殿试制
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为防止考生和考官 作弊,武则天创设了糊名制,这种办法行之有效,一直沿用至今。为了严防 选官舞弊,她还创立了殿试制度。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彩绘贴金陶武官俑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
541~604
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
官的权力收归中央。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隋炀帝杨广
569~618 文帝杨坚次子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国家 用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宣告 科举制度的诞生。
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 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 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 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
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又
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
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推荐考察为主
《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 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 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 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唐朝彩绘釉陶文官俑
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
唐三彩文官俑
陕西省干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宋代的改革
(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 (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 (3)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 (4)扩大及第名额。 (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 (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源自文库创立和发展
宋殿试图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殿试之后的待遇
▪ 按“三甲五等”发榜 ▪ 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
“进士及第” 名义。 ▪ 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
身” 名义; ▪ 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
“同进士出身”名义。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只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注
重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门
第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废 止 九 品 中 正 制
隋文帝杨坚
下 令 “ 分 科 举 人 ”
明算
试《九章》《周髀》《缀术》《缉古》, 通者及第。
制举:
贤良方能言极谏科;
皇帝特诏举行考试,目的是为了选拔特
皇帝亲试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文辞秀逸科;
殊的人才。
风雅古调科。
常科考试程序:州府考试(初试)→尚书省考试(省试) →吏部考查量才任用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开设武举
创设糊名制
书章句集注》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明代的改革
(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 (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年大比” 制度
▪ 洪武十七年 (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 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
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武举制度。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
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唐朝大
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出身。据统计,从唐武科正式开考,迄至清代光绪年间废
武科,有史籍可考的武状元共有171名。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