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唐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资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历史资料,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难点: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阐述相关历史事实和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提供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插图、历史资料和案例分析等,以便于教学演示和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件演示和教学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唐朝的对外贸易、佛教传播、科技交流等,同时进行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 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遣唐使影响
建筑
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 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隋唐长安 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D)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
是( 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与《大唐西域记》相关的人物是 ( A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遣唐使影响
节日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 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 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 族生活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遣唐使影响
货币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遣唐使影响
制度
孝 德 天 皇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 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 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 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节课通过讲述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以及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觉得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讲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4.图片展示:运用插图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4.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提问: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对外交往事件吗?2.呈现(10分钟)讲述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两个历史事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6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人教版
遣唐使
技术人员。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
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
1.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 是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使节到中国。
《 弘 法 大 师 行 状 绘 词 》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 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梦的 为个人梦想提 生长的空间; 着梦想的不断 都是实现伟大 重要力量。只 都把人生理想 和民族的伟大 敢于有梦、勇 勤于圆梦,就 实现中国梦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42.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43.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44.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45.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
•认识唐朝对外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唐代与海外文化的交流。
2.唐朝创新及其影响。
难点1.理解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2.了解唐代文化的崛起及其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唐代的文化创新 1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 21. 唐代与海上丝绸之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重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唐朝与东亚和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广泛文化交流。
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唐朝运用了先进的造船建造和海图制作技术,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融合。
2. 唐代的文化创新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它的文化创新涉及到各个领域。
例如,唐朝的诗歌,其创新性和高峰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唐代的科技水平也非常先进,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等,不仅在中国,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唐朝的外交政策与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外交政策以“释交”为主,尤其对印度、波斯等地交往密切。
通过外交手段扩大了中外文化交流,在学术、艺术和文化传统方面的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画与藏传佛教艺术人才的往返交流,使唐代绘画吸收了不少外来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手段包括PPT、板书、多媒体、模拟演练等。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全面展现了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在讲授中,要求学生掌握唐代的创新及其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关系;在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深入了解唐朝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其对中外文化的影响。
同时,教学中保证了教学进程的正常进行,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共37张PPT)
探究学习一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遣唐使四处搜寻书籍,汲取唐的文明成果, 然后将它们携带回国,然后日本开始学习和吸 纳唐的制度与文化,试图构筑以天皇为中心的 小中华帝国。基于唐礼形成的仪式也开始为维 护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秩序服务。
——《遣唐使眼中的中国》
制度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文字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真 贡献: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 六次
东
东渡,最后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 主持修建的 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
渡 为一级国宝。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探究学习二
鉴真东渡的概况、影响
鉴 真 坐 像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鉴真东渡的影响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影响: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文化,鉴真 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游记》中的唐僧
唐僧原型:玄奘高僧
阅读课文第21页
经历:
初年,高僧
_西行前往
玄 天竺(印度)取经。他访遍天竺名寺,研习佛 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 _ __ _ __
奘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西 贡献: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
阅读课文第19页
背景: 唐朝 时期,中国和日本交流非常
频繁。
遣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
先进文化 制度
。 、天文
唐 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使 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 产生深
远的影响。
探究学习一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中国“开元通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涵盖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视频、历史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展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二人的共同之处;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的学习及对鉴真、玄奘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正确认识鉴真和玄奘的历史贡献,树立正确的国家交往观和民族观,从而能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中外关系。
②唐朝时期,国家间的关系有战有和,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和平交往始终是国家间关系的主流,正确认识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及历史作用。
③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在历史的发展中,关键人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的因素,应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要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来分析。
【学习重点】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2、唐朝与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视频。
师问: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西游记》(师导入:唐僧的原型是谁?西天是指哪里?取经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过程】1、(PPT图片:“唐朝对外交往图”)师问:唐朝时,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生答:(看图回答)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3个国家与唐朝的交往(日本、新罗、天竺)。
2、(PPT出示:学习目标)师: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在中日交往史上有一位杰出的遣唐留学生他是谁呢?)3、(PPT:---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和简介)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中说的是谁?身份?影响?生答:(阿倍仲麻吕;遣唐使留学生;“遣唐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7张PPT)
3 . 你知道唐与新罗交往中的代表人物有谁吗?
崔志远与《桂苑笔耕》
《桂苑笔耕集》,又称《桂苑笔 耕》,新罗人崔致远所撰的诗文 集。崔致远曾在唐朝任官,写下 大量诗文作品,回到新罗后编成 本书。书中记载唐末多件重大事 件及人物,对研究唐末历史具有 相当的参考价值。
03 玄奘西行
你知道 这是哪一部 电视剧的画 面吗?它是 以哪一个历 史人物为原 型创作的?
什么是遣唐使?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 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鉴真东渡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鉴真为中日友好作出 了哪些贡献?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 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02 唐与新罗的关系
1 . 唐朝时期的新罗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2 . 你知道唐朝与新罗有着怎样的关系吗?
玄奘西行求法
观察地图,结合所学,分析 玄奘西行会经历哪些磨难?
玄 奘 西 行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需要面对哪些困难?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恶劣的自然条件、社会的压力、自身的疾病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知 识 小 结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唐朝与印度的交往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目 的
哭晁卿衡
晁衡,日本人,原名 李白 阿倍仲麻吕,随日本第九 日本晁卿辞帝都, 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 同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 征帆一片绕蓬壶。 深厚。后来,晁衡返回日 明月不归沉碧海, 本,途中遇大风,传闻被 溺死。
白云愁色满苍梧。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0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2010年5月8日, 一艘按1:1比例复 制的日本遣唐使船 从日本大阪港起航, 驶入黄浦江水域, 遣唐使船是中日文 化交流的历史象征。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0张PPT)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
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日本孝谦太上皇御题唐招提寺匾额
鉴真东渡贡献:
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 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建唐招提 寺。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 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为中日 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罗马帝国
拂菻
长安
朝鲜半岛
伊朗
阿拉伯半岛
试一试
印度半岛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 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学做思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 弘 法 大 师 行 状 绘 词 》
导学:1.日本派遣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唐使的目的是什么?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导做:2.结合教材,概括派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
玄奘西
课
行
堂 小
唐民 朝间 的交
鉴真东 渡
结
对往
外
交
唐朝兼容并蓄 泽被东西,全 面开放,文化 更加辉煌。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导
澳
入
式 标
大利亚唐人街日本唐人街
图中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古代新罗、 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 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3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通的发达,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历史故事感兴趣,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学习。
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名词、人物关系等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体系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掌握相关历史名词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对一些历史名词、人物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领略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和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如科技、艺术、宗教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3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教材还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如诗歌、书法、绘画等,以及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和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基本知识。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增加对这一方面的了解。
学生对本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和对外交往,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完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插图,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取知识信息。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佛教传入、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历史事件。
教材还提到了唐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如唐诗、书法、绘画等,以及这些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了解不多,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插图,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掌握唐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难点:唐朝科技、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性问题:教师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史料分析: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图片展示: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图片: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图片。
3.史料:关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料。
4.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的基本情况,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2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的第4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包括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和历史背景。
但对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有何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强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特点。
6.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长安城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唐朝的一些基本情况,对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唐朝时期长安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掌握唐朝时期长安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唐朝时期长安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2.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唐朝时期长安城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一、课标要求内容标准内容要点: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认知提示:知道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和统治者的博大胸怀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重要原因。
解读: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遣唐使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与新罗的交往则是中外交流的典型事例,既显示了中国对外友好的态度,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毅力,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教学难点:玄奘西行四、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提倡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教师启发。
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我们提前预习了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看这么几个关键词,来回答问题。
一个词:遣唐使(要求说一下遣唐使是干什么的?从哪儿来?来做什么的?);两个人物(鉴真,玄奘)分别为中日友好和西行取经的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找学生来回答,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掌握情况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 启示?
(1) 原因:
(2) 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吸引力,才可
学习目标和重点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HELLO
先学后 教事半
功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 开放与 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识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 息,感 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 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 字标音裏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 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 汉语的影响。
2、答: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唐朝 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 有交往。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东平县州城街道第二中学 刘书涛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 一座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进 来华的日本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很多日 本人到中国来为了什么?《大唐西域纪》记述 了什么重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东渡日本? 这些有关的人和事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也了 哪些积极贡献?
在佛学最高学府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
工作,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
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
西行取经 天竺游学 回国译经
理解记忆做好笔记
答: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 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 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 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
文
学习门类
化
制度
对
日
教育
本
建筑
文
化
文化
的
生活
影
风俗
响
学习内容及影响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 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依照唐朝长安城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饮食、服饰、茶道等 端阳节、七巧节、中元节、重阳节登高等。
背 (二)鉴真东渡
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 754年,鉴真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 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文学、书法、 建筑、绘画 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唐朝政局安定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
二.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的地位高、影响大。 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 三.唐朝实行较为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给 外开 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各国的友好交流 提供了便利。
四.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 来创造了条件。
谢
谢
聆
听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背
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强盛以后,派
和大批
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 来到中国经商,新罗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
,采用
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
技成就。朝鲜的 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
背
,前往 取经。
经过4年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 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在那烂陀寺学成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主持译经工 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 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背 (一)遣唐使
1. 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 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 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 500多 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3. 贡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 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观看
理解记忆做好笔记
人教部编五四学制
4
化第
交 流
课 唐
知朝
识的
结中
构外
文
作业
一.写:综合能力训练P16——19 二.背:讲解中要求内容。 三.认真阅读并抄写一遍知识宝典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宝典】 (请认真阅读并书写一遍)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 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 ① 作用: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 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