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13d4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练习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2、答题时间90分钟,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关于氧气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2.关于下列自然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氧化汞受热分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蒸馏水既卫生又健康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D.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河流4.下列描述符合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10mLB.10g水结成冰,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C.10g的镁与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0g氧化镁D.煤块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同5.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氢原子和碳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电子数不同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种类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显著——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氧化镁、液态氮B.金刚石、冰水共存物、碘酒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7.硝酸铵受热到300℃以上时,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引起爆炸,发生的反应之一表示为2NH4NO3=O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O B.N2C.NH3D.NO8.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可用于气体肥料、人工降雨B.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烧煤取暖时,在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9.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九上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九上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89235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8.png)
九上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食盐水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若氢气的质量为2g,氧气的质量为32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A. 36gB. 4gC. 8gD. 无法计算4.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A. 铁B. 铜C. 锌D. 铁5.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A. 分子量B. 原子量C. 相对原子质量D. 相对分子质量6.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A. 镁B. 锌C. 铁D. 铜7. 溶液的pH值小于7表示溶液是: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无法判断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9.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氧化物?A. 水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氧化铁10.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钠B. 镁C. 硫D. 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化学方程式 \(CaO + H_2O \rightarrow Ca(OH)_2\) 表示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13.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O \rightarrow 2H_2 + O_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水是________。
14.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5. 根据化学方程式 \(Zn + CuSO_4 \rightarrow ZnSO_4 + Cu\),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这是一个________反应。
人教版九年 级化学上册课后练习与标准答案
![人教版九年 级化学上册课后练习与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afb56f3169a4517623a330.png)
讨论
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较少,不足以 使滴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 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猜想(假设) 呼出的气体含较少的氧气
实验
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盛空气和盛呼出
气体的集气瓶中。
证据
木条继续燃烧; 木条很快熄灭;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分子组
成的,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 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
石蜡放在水中浮于水面 属于对物理性质的描述;
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属于对化学性质的描述。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猜想(假设) 呼出的气体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
向盛呼出气体和盛空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
石灰水 ,振荡。
证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结论与解释 呼出的气体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试推 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 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代替水?
答:防止燃烧产物下落使集气瓶炸裂;
溶解吸收实验产生的某些污染物。
(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 进行实验探究。
把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时会快速地反应,无 法控制反应速度 。
课后习题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后习题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ca16a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7.png)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A. 烧杯、玻璃棒 B. 大试管、集气瓶 C. 酒精灯、铁架台 D. 导管、单孔橡胶塞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1)固体药品的取用可以用匙子、食盐、瓶子完成;将瓶子倾斜,用药匙将食盐伸入 瓶子底部,再缓慢竖立起来 (2)液体倾倒可用瓶子、杯子和水完成;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瓶口和杯口紧挨,缓慢 倾倒 (3)排水集气法可用碗、杯子、吸管和水完成;在杯子中装满水倒扣在碗中,将吸管 伸入杯子中,呼气将杯子中的水排出,即可收集到呼出的气体
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26.0 mL, 该同学的 读数 27.0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际体积。
10.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导管末端可能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如
果装置的气密性好,很快会出现的是 a (填字母,下同),冷却后会出 现的是 b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c
3. 判断下列操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闻气体气味时,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 (2)取用固体试剂后,立刻擦拭药匙或镊子。 (3)用量筒取液读数时,量筒没有放平。 (4)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5)将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6)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将试管抵在桌上使劲塞进塞子。 (7)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用肥皂等清洗双手。
目录
走进化学世界 空气和氧气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然界的水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碳和碳的氧化物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单元
初三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5cf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2.png)
初三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属于固态的是:A) 水 B) 空气 C) 酒精 D) 铸铁答案:D) 铸铁2. 下列关于电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子按一定的能级存在于原子内部B) 每个原子有一套自己特有的能级C) 同一能级的电子数目不超过2D) 原子核外的电子越接近原子核,能级越高答案:D) 原子核外的电子越接近原子核,能级越低3. 下列元素中,属于惰性气体的是: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氦气答案:D) 氦气4. 从下列物质中只能用物理方法分离的是:A) 混合酸 B) 食盐水 C) 酒精 D) 铁砂答案:C) 酒精5. 物体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重量分别为20N、30N、40N和50N,则物体所在的方向为:A) 东 B) 南 C) 西 D) 北答案:A) 东二、填空题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的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2. 根据粒子间的相对运动状态,物质可以分为__固体__、__液体__和__气体__三种状态。
答案:固体、液体、气体3. 照镜子时,人会观察到一个与自己的左右互异的影像,这个现象叫做________。
答案:左右对称性4. 以下元素中,化学符号是“Fe”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铁5.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氯化钠,水三、解答题1. 水加热至100℃发生沸腾,请解释为什么水在沸腾时温度停止上升。
答案:水在沸腾时温度停止上升是因为水在沸腾时,液体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随着水蒸气的形式逸出。
在液体表面产生的气泡能带走热量,使水的温度停止上升。
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a52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c.png)
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颜色变化C. 有气体放出D. 有沉淀生成答案:A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二、填空题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这一原理称为_ 。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2.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 _ 物质组成的。
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并给出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例子。
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它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关系以及反应条件。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 3O2 → 2Fe2O3。
四、计算题1. 某化学反应中,已知反应物A的质量为10g,反应物B的质量为20g,生成物C的质量为30g。
如果反应物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0g/mol和30g/mol,求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
答案:首先计算反应物A和B的摩尔数,分别为10g/50g/mol =0.2mol和20g/30g/mol = 2/3mol。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C的摩尔数为0.2mol + 2/3mol = 1.2mol。
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30g/1.2mol = 25g/mol。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希望同学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化学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发现化学的魅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5707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附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S:32 Mg:24 Mn:55一、计算题。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小江老师让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请计算:(1)本实验中瓶内氧气约占瓶总体积的百分比是(结果保留整数)(2)另一同学需要 2.5g氮气(氮气密度为 1.25g/L),理论上她大致需要空气多少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现有200升空气,问其中含有氧气多少升,氮气多少升?氧气与氮气的质量比为多少?(写成分数)(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氮气的密度为1.250克/升)3.学生体育测试后,常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运动后产生了乳酸的原因。
乳酸的化学式为C x H6O3,已知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请计算:(1)C x H6O3中x=。
(2)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4)180g乳酸中含碳元素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4.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现煅烧含有200kg碳酸钙的贝壳,最多可得到氧化钙多少千克?5.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
①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氧气占。
②则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占多少?③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氧气大约是8.4升,则相当于需要空气多少升呢?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的容积为350mL,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止水夹关闭。
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30mL水,烧杯中盛有足量水,用凸透镜引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测得烧杯中的水少了64mL。
(1)请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2)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1bb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5.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计算题专项练习-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一、计算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在100mL的集气瓶中装满的水,不小心造成集气瓶的水洒出一部分。
然后用排水集气法将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收集一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小木条复燃。
请回答:(1)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2)计算收集100mL氧气体积分数为60%气体时,集气瓶中的应注入水的体积是多少?(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按20%计,写出计算过程)2.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约为0.6L,每分钟呼吸15次,则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氧气大约是多少升?3.乙醇俗称酒精,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还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乙醇的化学式是C2H5OH,计算:(1)乙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2)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230kg乙醇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千克?4.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C x H12O3),现代科技证明,白藜芦醇具有美容美颜之功效,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试计算:(1)x=。
(2)22.8g白藜芦醇中氧元素的质量g。
5.2020新春以来全球各国先后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是杀灭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之一,请计算:(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乙酸中碳、氧的元素质量比为;(3)列式计算152g的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6.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王老师发现4位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某工厂需要96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7.(1)已知某粒子符号为R m+,其核外电子数为n,则其质子数为;(2)一个OH﹣中所含质子数为,电子数为,原子核个数为;(3)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29ba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d.png)
九年级上册[元素]专项练习题(含答案)(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理盐水B.矿泉水C.液态氧D.新鲜空气2、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为单质B.该物质可能为混合物C.该物质可能为化合物D.该物质不可能为纯净物3、下列各图中(〃o〃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A.B.C. D.4、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很师亥物质()A .一定是单质B .一定是纯净物C .不可能是混合物D .不可能是化合物5、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道尔顿B ・阿伏加德罗C ・门捷列夫D .侯德榜6、决定元素种类和元素化学性质的分别是原子的()A.质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B.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层数7、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冰水C.自来水D .汽水9、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ClB. ArC. MnD. Si10、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他们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1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Mg、F、Si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1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B.由不同分子组成的物质C.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 )镁元素:;(2)二氧化镒:14、化学学科有专门的符号体系,称为“化学用语〃,请按照要求用符号填写:(1 )用元素符号填空:氧元素:氮元素:碳元素:钙元素:(2)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表达式: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铁:(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都常温下,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都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如铁丝:实验前用将一段细铁丝打磨光亮,并将其绕成,系上火柴梗,待火柴快燃尽是伸入集气瓶中,现象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6d1d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题-带答案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B.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C.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下列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且能看到天平保持平衡现象的是()A.在空气中对铜片加热B.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C.铜和硝酸银溶液混合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和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4.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气球一直变大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白磷燃烧结束,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D.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5.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6.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不符合“1+1<2”的是()A.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B.1L氧气和1L氢气反应后气体的体积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D.1g氢氧化钡溶液和1g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7.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X,其中X的化学式是()A.Cl2B.H2O C.HCl D.SiH4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9X76反应后的质量(g)122924A.x的数值为32B.若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1:9D.若丁为水,则甲或乙必定为酸或碱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t1、t2时刻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该反应方程式中丁和甲的计量数之比为1:1D.某时刻,若ω甲为18%,则ω丙为32%10.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1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B.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C.自然界中的所有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12.硝酸铜在受热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氢气D.二氧化氮13.某可燃气体A与7.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 H2O和8.8g CO2,则A气体中()A.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B.可能含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C、H、O三种元素D.不能确定14.如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2H2+O22H2OB.S+O2SO2C.CH4+2O2CO2+2H2OD.2CO+O22CO215.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所需条件B.各物质的质量比C.生成物的状态D.化学反应的快慢1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含义叙述错误的是()A.CH4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CO2和H2OB.甲烷具有可燃性C.参加反应的CH4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每消耗16g甲烷就会生成18g水17.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二.填空题(共1小题)18.如图所示,康康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1)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1个)。
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985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e.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H2O2B. N2C. NaClD. CH4答案:B2. 化学反应中,主要观察的性质有()A. 颜色的变化B. 温度的变化C. 质量的变化D. 味道的变化答案:A3. 下列能否表示质量守恒的是()A. 容器加热,水蒸气凝聚B. NaCl溶解在水中C. 橘子派投放入水中化为乳白色D. Mg+O2→MgO答案:D4. 下列物质的固体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A. CH4B.H2OC. KClD. C6H14答案:C5. 下列处理方法与物质变化关系最密切的是()A. 降低温度B. 加热C. 滤过D. 溶解答案:B6. 下列化学式中,法氧化反应的是()A. CaO + H2O →Ca(OH)2B. 2H2O2 →2H2O + O2C. Na + Cl2 →2NaClD. H2 + Cl2 → 2HCl答案:A7. 下列化学式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 H2O → NaOH + H2B. 2K + 2H2O → 2KOH + H2↑C. Ca + 2HCl → CaCl2 + H2↑D. 2KClO3 → 2KCl + 3O2答案:A8. 某物质能与酸发生放出氢气的反应,它可能是()A. NaB. AgC. O2D. CO2答案:A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 一般情况验证质量守恒,用天平。
II. 问题的提出与综合分析,是一个科学化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III. 根据综合测定结果,可假定物质未发生变化。
A. 仅I正确B. 仅II正确C. 仅I、II正确D. I、II、III均正确答案:D10. 化学反应中不言而喻的保守定律是()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电量守恒定律D. 动量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11. 酸性溶液的pH在__以下;碱性溶液的pH在__以上。
答案:7;712.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变成产物并释放出新的物质的过程称为__。
初三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c80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b.png)
初三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词语中,不是纯物质的是:A. 纯净水B. 纯金C. 纯二氧化碳D. 纯苯酚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水D. 氢气答案:C3. 下列物质中,可在常温和常压下气化的是:A. 铁B. 锌C. 铜D. 水银答案:D4. 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汽油加热后变成气体B. 冰袋融化后变成水C. 沸腾水被凉风带走D. 酒精在冷水中凝结答案:B5. 酒精的常温下是: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不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1.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元素的____________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增加顺序2. 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答案:H2O3. 化学符号C表示_____________。
答案:碳元素4. 铁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_。
答案:Fe5. 氧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三、解答题1. 请分别列举一种纯物质和一种混合物,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案:纯物质:纯净水。
纯净水是由两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它不含有其他物质,在物理和化学特性上均具有一致性,不会出现不同部分有不同性质的情况。
混合物:空气。
空气是由氧、氮、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这些气体在空气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各自保持独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 铜可以通过哪种方式得到氧化铜?答案:铜可以通过加热或将其置于潮湿空气中氧化得到氧化铜。
其中,加热铜可以加快氧化反应的速度。
3. 请解释高温下水的物态变化。
答案:高温下水会发生物态变化,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
当水受热达到其沸点时,水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力会被克服,水分子能够自由运动,形成气体状态。
四、综合题现有一瓶装有25g的氯仿。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氯仿属于纯物质还是混合物?理由是什么?答案:氯仿属于混合物。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b26a8581b6bd97f19eab6.png)
化学教学质量监测义务教育九年级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2至4页,全卷共60分。
注意事项:1.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必须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不在指定区域作答的将无效。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正确的是( )A .两个镁离子:2Mg +2B .氦气:He 2C .4个氢原子:2H 2D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若金属锰(Mn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 + H 2SO 4═ MnSO 4 + H 2↑B .Mg + MnSO 4═MgSO 4 + MnC .Fe + MnSO 4═ FeSO 4 + MnD .Mn + CuSO 4═ MnSO 4 + Cu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两种粒子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C .金刚石、石墨、C 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5.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屠呦呦凭借“青蒿素”(C 15H 22O 5)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一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下列关于青蒿素(C 15H 22O 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是氧化物B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aO +2C.青蒿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6.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B.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D.物质X含4种元素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9.7 8.7 31.6 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 0 3.6A.反应过程中,乙、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B.若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97︰158,则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C.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分解反应D.物质丙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丁可能是单质注意事项:试卷中横线及方框处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和问题。
化学人教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九年级上册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02
![化学人教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九年级上册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02](https://img.taocdn.com/s3/m/1925fd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6.png)
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1.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开创了辉煌的化学工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发生了分解反应B.煤的气化和液化,不同于一般的状态改变,其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相对不足D.石油化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木炭与氧气反应发光发热,所以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3.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原理为:22Zn+2HCl=ZnCl+H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C.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D.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4.以下能量变化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鞭炮爆炸发声B.天然气燃烧放热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5.甲烷作燃料利用的性质是A .密度小B .还原性C .可燃性D .溶解性6.酸雨能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已成为全球性灾害。
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①2233NO H O 2HNO X +=+,②222242SO O 2H O 2H SO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X 的化学式为NOB .反应②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C .反应①、②中共涉及6种氧化物D .SO 2和NO 2等是导致酸雨的“元凶”7.下列供能设施没有利用新能源的是A .燃煤发电B .太阳能集热板C .风力发电D .潮汐发电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 .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D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9.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
9年级上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9年级上化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a84d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1.png)
Word 文档1 / 19年级上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认真对待每一张练习题,是对9年级化学最正确的奋斗方式。
下面是由学习啦我带来的9年级上化学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关怀。
9年级上化学练习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小题每题1分,9~12小题每题2分。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1. 大石桥以丰富的菱镁资源为世人关注,素有"中国镁都'之称,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
下面对镁矿石的处理,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A.从矿山开采出镁矿石 B.把镁矿石磨成粉末C.从镁矿石中提炼出金属镁D.把镁矿石在高炉中高温融化2.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以下表达不合理的是A.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全部的问题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6分)18.(5分)(1) x=15 (2)氩(或Ar)(3) AlCl3 (4) 1 (5)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9.(2分)A E四、 试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化学方程式和24题(2)为每个空2分,其余每个空1分,共22分)BC 、 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 CaCO3+2HCl=CaCl2+H2O+CO2 24. (5分)(1)二氧化碳(或CO2)(2)试管中不放二氧化锰(或空试管),按图一装置进行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注:加点字含义必需有才给分)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注:或者写氧气和二氧化锰给分,只写氧气不给分)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5.(2分)384 39:5:426.(6分) 解:设负极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x ,正极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y (正负极收集的气体答对的,1分)以上是学习啦我为您整理的9年级上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信任对你有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3ae79a8114431b80dd817.pn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5分钟收取答题卡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2.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将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C.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酒精燃烧C.汽油挥发D.粮食酿酒4.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A. B.C. D.5.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6.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B.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C.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8.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CuCl2 B.AgClC.ZnCl2 D.FeCl39.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D.离子符号是Li+.1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C.①②⑥ D.②③⑤11.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木炭燃烧B.红磷燃烧C.食物腐败D.铁丝燃烧1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 B.甲烷C.硫 D.红磷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H、SO、NOB.H+、Ba2+、OH-C.Fe2+、Na+、OH-D.Ca2+、Cl-、CO1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 B.BC.C D.D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用金属铜作导线B. 用浓盐酸作干燥剂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二、填空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A.铁丝弯曲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冷水烧开2.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ed4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6.png)
10.(2023·河北邯郸·校考模拟预测)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有:①处 白磷燃烧;②处红磷不燃烧;③处的白磷也不燃烧(已知白 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80℃热水”的作用是:①提供热量;② 。
5.(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如图装置进 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 氧气,升温至10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对比试管①②可知,氮气不支持燃烧 B.对比试管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C.对比①③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D.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C 【详解】A、试管①中充满氮气、白磷不燃烧,试管②中充满氧气、白磷 燃烧,故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试管②中充满氧气、白磷燃烧,试管③中充满氧气、红磷不燃烧,因 为100℃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C、试管①中充满氮气、白磷不燃烧,试管③中充满氧气、红磷不燃烧, 其变量有两个,其现象均是不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符合题意; D、白磷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属于空气污染物,会污 染空气,气球可避免其逸散到空气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课结束
6.(2023秋·河南安阳·九年级统考期末)燃烧与人类的生 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 为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B.电烤炉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课题3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答案:胶头滴管、试管、量筒、烧杯第二单元课题12.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氮;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洁净的空气。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
答案:①③⑤;⑥,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成分(或其他合理答案)第二单元课题2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红磷:铁丝:3.(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答案:1.硫 + 氧气二氧化硫;红磷 + 氧气二氧化硫;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2.C第二单元课题3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
答案:1.锰酸钾第三单元课题1 1.填空题⑴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
⑵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
⑶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变化类型。
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⑴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⑵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⑶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⑷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⑸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
⑹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3.选择题⑴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答案:1.⑴间隔间隔大间隔小⑵分子原子⑶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2. ⑴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⑵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⑶分子在不断运动香水、汽油如果不密封,分子会运动到容器外,会造成损失。
⑷分子在不断运动着,而且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
⑸分子间有间隔,而且压强越大间隔越大。
⑹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3.⑴ C ⑵ B第三单元课题21.填空题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和等。
例如,氢气的构成粒子是汞的构成粒子是,氧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和。
⑵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
带电的原子叫做。
⑶如图所示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有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个电子,最外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电子。
⑷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电子;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有个电子(氦有个电子),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
⑸填写表格中的空格6.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计算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小数点最后一位)答案:1.⑴分子原子离子氢分子汞原子钠离子和氯离子⑵正电荷阳负电荷阴离子⑶ 16 3 8 6 得⑷少于失去多于得到 8 2⑸ 8 8 ; 16 16; 12 1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88×10-26 kg/1.993×10-26kg)×12=55.9第三单元课题31.填空题⑴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O表示; .2H表示。
⑵分析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将每组中相同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填入括号内。
元素符号()O2KClO3 MnO2 CO2 都含有氧元素原子序数()SO2 CuO 相对原子质量()都含有CO H2CO3CH4 CaCO3 ()元素元素符号()Na2CO3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2.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⑷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⑸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1.⑴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⑵ O 8 16 氢 H 1 13.⑶ A ⑷ D ⑸ B第四单元课题13.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
谈谈你对该标志的理解以及由此获得的启示。
6.请通过互联网了解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并将近三年的相应宣传主题填入答案:3.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6.开放性习题只要认真思考和行动了都应给与鼓励,并肯定其合理的的内容。
第四单元课题21.填空题⑴明矾可用于纯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出来。
⑵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水,这种水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⑶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
答案: 1. ⑴ 吸附 沉降 ⑵ 硬 软⑶ 过滤和静置沉淀 蒸馏 蒸馏 沉淀、过滤、蒸馏第四单元课题31.水在自然界以几种状态存在?根据你以往的常识,填写下表: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 和 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答案: 1.无色无味的液体 100 0 1 通电2.氢气 氧气 2:1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 氢气+氧气3.B ACD CD A第四单元课题47.N(NO 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试计算: ⑴N(NO 2)3的相对分子质量;⑵N(NO 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⑶N(NO 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⑴ 152 ⑵ 7:2 ⑶ 36.8%第五单元课题1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反应条件是,还表示了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在点燃条件下,每份质量的硫与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2.(4)植物的光和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光照淀粉 + 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⑴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⑵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减小;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小。
答案:1. S和O2SO2点燃 32 32 642. (4)C3. ⑴铜粉在空气中加热,是铜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氧化铜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映的铜粉和氧气质量的总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
第五单元课题2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⑴C2H4+ O2点燃CO2+ H2O⑵NaOH+ CuSO4 Cu(OH)2↓+Na2SO4⑶Fe2O3+H2高温Fe+H2O⑷Fe2O3+CO高温Fe+CO2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原因。
⑴氧化汞受热分解 HgO ==Hg + O2↑⑵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SO2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下分解 2H2O2== 2H2O + O2答案:2. ⑴2C2H4+ 3O22CO2+ 2H2O⑵2NaOH+ CuSO4 ==== Cu(OH)2↓+Na2SO4⑶Fe2O3+3H2==高温=2Fe+ 3H2O⑷Fe2O3+ 3CO==高温= 2Fe + 3CO24. ⑴不正确,为配平,未注明条件⑵不正确,“↑”符号使用不当。
⑶不正确,未注明MnO2催化的条件,O2未注明“↑”符号未使用等号。
第五单元课题31.(3)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 H2O2B. KMnO4C.KClO3D.H2O答案:D第六单元课题13.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其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4.铅笔芯是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粉末混合而制成的。
为什么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答案:3. D 4.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软且为深灰色。
第六单元课题22.右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那些错误?为什么?5.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2)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药品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2.(1)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深入到液面下,产生的气体可能从长颈漏斗逸出;(2)锥形瓶内的导气深入液面下是错的,因为导气管被液封,气体无法从锥形瓶中排出(3)用向下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是错的,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 (1)①②⑦⑧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 + 2HCl ====CaCl2+ H2O + CO2↑(2)①③④⑤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KClO3第六单元课题26.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
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6.石灰水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