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治疗肠道息肉

合集下载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目的研究与分析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采取EMR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护理要点。

结果本组200例患者息肉摘除率为99.0%(198/200),其中2例术后发生迟发型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至今尚未发生穿孔。

所有患者经临床护理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良好,腹胀症状等完全消除。

结论EMR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效果显著,且围手术期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既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又能减轻病人痛苦和不良心理,且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从而促使其术后更快康复。

标签:胃肠息肉;EMR治疗;临床护理在临床消化科,胃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针对该疾病,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1]。

而EMR则是基于钛夹止血术、黏膜下注射、息肉电切术等内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术式,其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效果好等优势,因而在临床治疗胃肠息肉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2]。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胃肠息肉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即对EMR 治疗胃肠息肉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35~65岁,平均(42.33±10.07)岁。

其中单发性息肉110例、多发性息肉90例,息肉直径0.5~3.5cm,平均(1.13±1.02)cm。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采取EMR治疗,即经内镜发现息肉后,采用0.004%美兰与10%甘油果糖混合注射液行黏膜下注射,待息肉抬起后,采用圈套器配合高频电切或电凝将息肉切除,然后采用负压吸引法、异物网篮、抓特钳等将息肉取出。

EMR治疗肠道息肉ppt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ppt课件

ppt课件.
20
EMR器械
ppt课件.
21
透明帽法
注射法
ppt课件.
注射法分片
22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缺 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发穿 孔危险,适用于具有较厚肌 层的胃、直肠等部位的病变。
ppt课件.
23
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
ppt课件.
24
注射法粘膜切除术
定位 注射 布线 切除 收取病灶
ppt课件.
27
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
ppt课件.
28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不足之处
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 (<2cm)如肿瘤大小超过2cm,需 选择分块切除; 分块切除的组织边缘可能会有肿瘤 细胞残留; 切口边缘的电凝使得术后病理分析 困难; 注射针针头有可能把肿瘤细胞带至 更深层
ppt课件.
19
EMR适应症
目前公认的包括
对大肠EMR适应症
良性病变、黏膜内癌,直径<2cm的sm1 癌。对sm2癌或浸润更深的癌变,由于 病变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率大,尚需追加 外科手术。
分化良好或中分化的腺癌,局限于m层, 无静脉和淋巴浸润,大小2cm以内;小 于2cm的各型LST.相对适应症:无静脉 和淋巴浸润,大小2cm以内
1.黑色素斑-胃肠多发 性息肉综合征
2.幼年性息肉综合征
1.炎症性息肉 2.炎症纤维性息肉
错构瘤性
炎症性
1.增生性息肉 2.黏膜肥大性赘生物
增生性
肿瘤性
1.管状腺瘤
2.绒毛状腺瘤
3.管状绒毛状 腺瘤。
ppt课件.
5
息肉的分类: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EMR技术介绍•EMR操作流程及规范•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临床应用•EMR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EMR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01 EMR技术介绍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是一种内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通过切除部分黏膜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定义EMR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经历了多次技术改进和革新,包括内镜下黏膜注射、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

发展历程EMR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治疗原理通过内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使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离,然后使用圈套器切除病变黏膜,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EMR主要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腺瘤、息肉等病变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

EMR的治疗原理和适应症与肠镜比较EMR是在内镜下进行的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

与腹腔镜比较EMR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势,但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对于较大病变的治疗需采用腹腔镜手术。

EMR与肠镜、腹腔镜等其他治疗手段的比较02 EMR操作流程及规范1EMR手术操作流程23包括患者病史、禁忌症排查、手术预约等。

术前准备包括麻醉、消毒、铺巾、切开、扩张器扩张、切除息肉等步骤。

手术过程包括止血、缝合、包扎、观察等。

术后处理EMR手术操作规范明确手术指征,如患者年龄、息肉大小、数目等。

适应症术前检查手术室要求医生要求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等。

对手术室环境、设备等进行规范,保障手术安全。

医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独立完成手术。

如谨遵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术中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

技巧分享如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术中保持呼吸稳定;术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等。

注意事项EMR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VS03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临床应用良性息肉大多数肠道息肉是良性的,包括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

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息肉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

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通常用于<20mm 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

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

EPMR 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

EPMR对于结直肠大而无蒂的息肉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慎用于恶性息肉。

如果EPMR术后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

分片切除后3~6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肉组织。

EMR的适应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各国并不统一,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医院、医生掌握的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其次切除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均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

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绝对适应证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绝对适应证为:病灶局限于m1、m2层、范围<2/3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3-4个;相对适应证为:病灶浸润至m3、sm1,直径30 ~50mm,范围≥3/4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5~8个。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胃癌治疗指南(2004年4月版)》规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镜下判断癌组织的深度限于黏膜层(m);(3)病灶直径<2c m;(4)病变局部不合并溃疡,以上4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息肉44例分析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息肉44例分析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息肉44例分析该研究选取了44例大肠息肉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

平均年龄为56岁。

患者的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乙状结肠(32.5%)、降结肠(27.3%)、升结肠(20.5%)和横结肠(19.7%)。

大部分病变大小为1-2cm(70.5%),少数病变为2-3cm(29.5%)。

所有病例均经过内镜检查和病理学鉴别。

研究结果显示,44例患者中,40例(90.9%)手术切除病变完全,4例(9.1%)切除不完全。

切除完全的患者没有出现病变复发。

而切除不完全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病变复发。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主要包括出血(6.8%)、穿孔(2.3%)和感染(2.3%)。

其中,术后出血在术后7天内自行停止,穿孔和感染经过积极治疗后得到控制。

进一步分析病理学结果显示,病变类型主要分为腺瘤(86.4%)和肉芽肿(13.6%)。

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病变的分级主要为低级(90.9%)和中级(9.1%)。

原发性癌症的发生率为4.6%。

病理学结果还显示,切除标本边缘的不完整切除或阳性切缘与病变复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EMR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大肠息肉的方法。

虽然术后并发症有发生,但其发生率较低且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

病理学结果显示,切除标本边缘的完整性与病变复发率有关,因此在手术中应注重完整切除病变。

此外,对于高级别的病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进行术前和术后的随访和复查。

然而,由于样本数量较小,本研究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此外,本研究仅对EMR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未涉及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因此,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和比较各种治疗方法在大肠息肉中的应用。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个性化治疗
emr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通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为每 个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03
联合治疗
emr技术将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联合治疗方案,如与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相结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emr技术在肠道息肉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广泛应用
emr技术在肠道息肉治疗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越 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将选择emr技术进行治疗,因为其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技术成熟
随着em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肠道息肉治疗领 域的应用也将更加成熟和可靠,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 求。
拓展治疗范围
除了肠道息肉治疗,emr技术在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治 疗方面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胃炎、胃溃疡、肝硬 化等。
医学界对emr技术的评价与展望
高度评价
医学界对emr技术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这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在未来改变 传统治疗方式。
安全性与有效性
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了emr技术在肠道息肉治疗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未来展望
医学界对emr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其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 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同时,医学界也将继续关注em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推动医学进步 做出贡献。
VS
安全性
emr治疗属于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 式具有更小的创伤和更快的恢复速度。
患者康复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肠镜检查发现直径1.5cm的带蒂息肉,采用emr治疗一次性完全清除,术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便血、腹痛等症状就诊,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息肉,采用emr治疗分两次清除,术后症状明 显改善,复查未见复发。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紧急进行手术治疗,修复穿孔 和进行止血。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62岁,女性,因肠道 不适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肠 道息肉。
治疗效果
手术过程中出现出血和穿孔等 并发症,无法完全切除息肉。
随访情况
术后恢复良好,但需要定期进 行肠镜检查,密切关注息肉是 否复发。
05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
新型EMR器械
根据患者情况指疗
根据需要给予抗炎、止血等药 物治疗。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 确保息肉切除干净,并监测有
无新发息肉。
03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优势与局 限性
优势
非侵入性
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非手术、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 过内镜直接到达肠道息肉部位,避免了开腹手术的风险和创伤。
精准切除
EMR能够精准地切除肠道息肉,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降低术 后并发症的风险。
恢复快
由于EMR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可以较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 作。
可重复治疗
对于多发性息肉或复发性息肉,EMR可以多次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
局限性
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要求高
EMR主要用于治疗直径较小、局限于黏膜 层的肠道息肉,对于较大的息肉或深达肌 层的病变可能无法彻底切除。
总结词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原理是通过内镜将息肉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原理是通过内镜将息肉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在emr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将一种特殊 的圈套器放置在息肉上方,然后通过高频电波将息肉组织切除并随圈套器一并取出。切除后的创面会通过自身的 再生能力修复。
02
息肉标记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肠道息肉简介
1 2
定义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的一种良性病变,通常 由过度生长的细胞团组成。
类型
肠道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 类型。
3
症状
肠道息肉通常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 、腹泻、便秘等。
EMr治疗与肠道息肉
EMR治疗原理
01
EMR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刺激细胞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 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EMr治疗及肠道息肉概述 •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 临床案例分析 •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优势与局限性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课件目的
介绍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道息肉的基本原理、 操作流程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03
EMR技术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和前瞻性研究计划。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内的各种分子和离子,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EMR治疗对肠道息肉的作用
02
EMR治疗可以改善肠道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减轻
疼痛等症状,对肠道息肉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适应症
03
EMR治疗肠道息肉主要适用于早期肠道肿瘤、肠道炎症性疾
病等,可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03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治疗中注意事项
操作精细
EMR操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掌握操作技巧,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监测生命体征
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肠息肉治疗最佳的方法

肠息肉治疗最佳的方法

肠息肉治疗最佳的方法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息肉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息肉切除术:对于较小的息肉,可以通过内镜检查并使用钳子或线圈将其切除。

这种方法相对安全,恢复时间较短。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于较大或有病理变化的息肉,可以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这种方法可以完整切除息肉,并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检查。

3.内镜下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息肉,如结肠腺瘤,可以使用热能或冷冻疗法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较小的息肉,并且无需切除。

4.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有恶性病变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可能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或结肠切除。

5.随访检查:患有肠息肉的人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监测息肉的生长情况和病理学变化。

请注意,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和患者的健康状况来决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评价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用于肠息肉治疗干预阶段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2021年7月到2022年4月间在院行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肠息肉患者共计160例,基于手术阶段的护理措施完成分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均为80例,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结果:采用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用于肠息肉病情干预,落实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更好地优化手术干预疗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P<0.05);在手术干预阶段落实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手术质量,医生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均有着较高的价值体现(P<0.05)。

结论:在肠息肉患者行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时干预阶段,落实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能更好地优化手术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肠息肉;配合护理肠道息肉是常见的内科病症,当前医疗干预阶段基于医疗术式的发展,可通过筋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来进行医疗干预;为了进一步优化手术干预效果,手术干预阶段,联合开展优质护理措施,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效率提升[1-2]。

本次调研基于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肠息肉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限定为本院2021年7月到2022年4月间在院行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肠息肉患者共计160例,基于手术阶段的护理措施完成分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均为8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47.77±2.58岁;干预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47.94±2.68岁;基本资料平衡(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行病情干预,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表明阶段开展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讲解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注重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状态配合手术顺利实施;术后落实营养干预及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生理功能[3]。

大肠息肉EMR术的护理PPT课件

大肠息肉EMR术的护理PPT课件
况适合手术。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凝血功能等实 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
生理功能。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 检查手段,明确息肉的 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手术器械及药品准备
手术器械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 手术器械,如内镜、圈套 器、高频电刀等,确保器 械完好且消毒合格。
合和体力恢复。
疼痛管理与舒适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
定期询问患者疼痛感受,采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确保疼痛 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
非药物镇痛
采用热敷、按摩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疼痛。
预防并发症发生
预防出血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 况。
大肠息肉EMR术的 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录 CONTENT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配合与护理 • 术后观察与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解释手术过程
向患者详细解释大肠息肉 EMR术的过程、目的、预 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确 保患者充分理解。
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如 发生感染迹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03
术后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 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观察腹部症状
留意患者腹部是否出现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无痛肠镜下息肉EMR治疗术后护理分析

无痛肠镜下息肉EMR治疗术后护理分析

无痛肠镜下息肉EMR治疗术后护理分析肠息肉是指发生在肠粘膜突出赘生物。

肠息肉中超过80%为大肠息肉,其中直肠息肉和乙状结肠息肉最为常见。

肠息肉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以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以及腹部不适和排便带血为主,若不进行治疗,随着大肠息肉的不断发展,患者可出现肠梗阻、肠套叠以及慢性失血等全身症状。

虽多数大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和加剧,其具有癌变风险。

大肠息肉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其发生原因与中老年患者胃肠动力不足,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粪便长期在肠道中留存,对粘膜进行反复刺激有关,此外,慢性炎症刺激因素,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均可导致肠息肉的发生[1]。

临床中常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肠镜EMR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有研究发现,手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结果,进一步降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现在EMR手术后结合综合护理,探究综合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如下。

抽取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之间我院接诊的90例进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岁到6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52.67±3.58)岁,息肉直径在0.5cm到2.2cm之间,均值(1.71±0.20)cm;实验组有25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龄在46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值(52.91±3.45)岁,息肉直径在0.6cm到2.4cm之间,均值(1.59±0.31)cm。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同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等。

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1)苏醒期护理。

术后对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施监测,同时在患者清醒后对其意识变化进行关注。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68例肠息肉患者参与实验,经过对其基本资料的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条件,均符合EMR术治疗条件。

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对其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6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88%、17.6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EMR术治疗肠息肉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综合性、全面性,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状态、防范并发症。

关键词:肠息肉;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综合护理;并发症;情绪状态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结肠道,表现为粘膜表面出现息肉状的病变组织,据有关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在发展时可能会产生癌变,因此风险性较高。

目前临床上对于肠息肉多采用EMR术治疗,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良好,治疗针对性高。

EMR术整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1]。

目前看来,常规护理措施的整体效果不佳,极有可能影响EMR术最终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应重视对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使其可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EMR术治疗肠息肉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共有68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均符合肠息肉诊断条件,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

本次研究以对照研究形式实施,采用随机数字法对68例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例如在对照组,其中包括21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3~74岁,平均(52.85±7.1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19∶15,年龄介于40~73岁,平均(51.72±7.06)岁,相比之下其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

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

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摘要】本文旨在探讨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

在术前阶段,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包括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准确记录病史、患者教育等内容。

术后护理同样关键,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控制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

文章强调了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成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护理质量的建议,如持续教育、规范操作流程等。

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EMR治疗、结肠息肉、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重要性、内容、护理工作、质量、建议1. 引言1.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EMR治疗结肠息肉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术前护理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在进行EMR治疗结肠息肉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临床检查结果,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指征。

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以排除患者存在的潜在疾病或疾病并发症。

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术前护理还包括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清洁肠道、解尿药物等。

护理人员还需与医生、麻醉师等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术前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结果和康复效果。

1.2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EMR治疗结肠息肉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手术效果。

良好的术后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治疗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024年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舒适度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2024年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舒适度及安全性分析》范文

《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舒适度及安全性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MR)已成为结肠息肉治疗的重要手段。

该技术以其微创、恢复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术后康复的舒适度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患者及医生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分析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的舒适度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方法1. 选取标准本研究选取了近期内行EMR术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包含手术禁忌症及其他并发症患者。

2. 观察指标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术后恢复时间、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及安全性等。

其中,舒适度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包括疼痛、活动受限等方面。

三、结果1. 术后恢复时间及舒适度分析根据本组数据统计,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平均在术后2周左右基本恢复。

在舒适度方面,虽然多数患者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但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自行缓解,经过口服镇痛药物及适度的活动指导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明显改善。

在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的日常饮食和活动等生活能力逐渐恢复。

2. 术后并发症及安全性分析在EMR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并发症可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本研究还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发现EMR术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四、讨论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重点。

从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EMR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

在舒适度方面,虽然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但经过适当的治疗和指导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明显改善。

在安全性方面,EMR术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五、结论综上所述,结肠息肉EMR术后快速康复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舒适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术后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早期干预,如口服镇痛药物、适度的活动指导等;二是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如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等;三是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拓展临床应用
提高认识
加强对临床医生对EMR技术的培训,提高对该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专家共识
组织专家制定EMR操作指南和规范,明确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临床操作流程。
持续质量改进
建立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临床数据库,对治疗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医生的操作水平和治疗效果。
培训与实践
开展规范的EMR技术培训,包括理论学习、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提高医生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注意事项
EMR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肠道清洁,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注意事项1
注意事项2
注意事项3
注意事项4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
患者在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在术后饮食方面,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操作流程
xx年xx月xx日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引言EMr治疗及肠道息肉概述EMr治疗肠道息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EMR治疗肠道息肉的操作流程患者EMR治疗肠道息肉的康复与护理EMr治疗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及评估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1
课件目的
2
3
介绍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道息肉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适应症1
单发或多发息肉,但病理检查为良性的患者。
适应症2
患者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无手术指征的患者。
适应症3
禁忌症2
患者患有肠梗阻或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EMR治疗。
禁忌症1
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耐受EMR治疗。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件
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感染等。并 发症发生率是评价手术安全性的重要 指标。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疗效评估
短期疗效
短期疗效是指治疗后短期内肠道息肉消失 或明显缩小的情况,通常在治疗后3个月进 行评估。
长期疗效
长期疗效是指治疗后肠道息肉长期保持消 失或明显缩小,同时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 缓解的情况。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安全性评估
《EMR治疗肠道息肉医学课 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EMR技术简介 • EMR技术在肠道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效果评估 •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典型案例分享 •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 EMR技术治疗肠道息肉的未来展望
01
EMR技术简介
EMR技术概述
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电磁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 用
21世纪初:开始研究电磁波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 节作用
EMR技术的治疗原理
热效应
电磁波辐射组织后,使组织内的分子产生 振动,摩擦生热,对肿瘤、炎症等进行治 疗
VS
非热效应
电磁波辐射组织后,影响组织的生物学功 能,改变组织的理化性质,对肿瘤、炎症 等进行免疫调节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医生需密切观 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创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与生活指导
心理干预
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增强患者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生活指导
医生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多食用高蛋白 、高热量食物,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02
治疗方案
采用EMR技术分次摘除息肉,同时进 行连续治疗与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肠息肉的治疗进展新技术和疗法的前景如何

肠息肉的治疗进展新技术和疗法的前景如何

肠息肉的治疗进展新技术和疗法的前景如何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肠息肉治疗的最新技术和疗法,并探讨其前景。

一、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切除术(EMR)是目前最常用的肠息肉治疗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切除钳或切除环将息肉切除。

这种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势,对于一些小型的息肉尤为适用。

然而,该方法对于大型息肉或者位于肠道较深处的息肉效果不佳,会存在切除不彻底或者复发的情况。

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肠息肉的新技术。

该方法通过内镜辅助下切除黏膜下的病灶,避免了对肠道粘膜的损伤,切除更彻底且复发率较低。

ESD技术对于大型和深层肠息肉的治疗效果更好,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三、电切术电切术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肠息肉的方法。

该技术利用高频电流切割肠息肉,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切除病灶,并且可以控制出血。

电切术对于小型息肉和位于易出血区域的息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大型息肉则可能存在切除不彻底的风险。

四、内镜下热凝术内镜下热凝术是一种使用高频电流或者激光对肠息肉进行热凝或者烧灼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可以有效止血,并且对于不适合切除的息肉也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内镜下热凝术对于较大的息肉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内镜下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切除术、电切术以及内镜下热凝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肠息肉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然而,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技术掌握的难度、复发率的问题等。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肠息肉治疗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例如,光动力疗法、纳米技术和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肠息肉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此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辅助诊疗系统的出现,将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肠息肉手术方案

肠息肉手术方案

肠息肉手术方案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大多数肠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一部分存在恶变的可能。

对于有症状、较大或有恶变倾向的肠息肉,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肠息肉手术方案。

一、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这是治疗肠息肉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高频电切术医生通过内镜将电切圈套器送达息肉部位,套住息肉蒂部或基底部,然后接通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将息肉切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蒂或亚蒂的息肉。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于较大、扁平的息肉,先在息肉底部注射生理盐水,使息肉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并切除。

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主要用于直径大于 2 厘米的巨大平坦型息肉。

医生使用特殊的器械沿着息肉的黏膜下层逐步将其完整剥离。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如果息肉位置较低,距离肛门较近,可以通过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

1、肛门镜下切除术在肛门镜的辅助下,直接切除息肉。

2、经肛门直视下切除术对于较大的息肉,可在直视下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相对简单,但适用范围较窄,只适合位置较低的息肉。

三、腹腔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当息肉较大、数量较多,或者内镜下切除困难时,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

在腹部打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器械,观察肠息肉的位置和情况,然后进行切除。

必要时,可能需要切除部分肠段。

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手术难度较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四、开腹手术在某些复杂的情况下,如息肉恶变、广泛的肠道病变等,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

开腹手术可以更直观地处理病变,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术前准备在进行肠息肉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肠道清洁一般通过口服泻药来清洁肠道,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减少感染的风险。

2、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血观察及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 腹胀, 肠鸣音及大便次数及颜色、 性状。若腹部疼痛加剧, 有便 血且出血量多, 伴面色苍白、 四肢发冷、 脉速、 血压下降等, 应及时报告医生。 穿孔的观察与护理:如剧烈腹痛出现, 查体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考虑穿孔的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 生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有无穿孔。如确诊穿孔应立即根据医嘱对症处理,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查近段结肠定期随访。
2.大于0.5cm小于2cm的息肉,给予电凝切或EMR切除并
送病理检验,定期随访。
3.基底部大于2cm的息肉者,则行ESD术。
4.肠道息肉病见广泛多发息肉,宜行肠段外科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指在 不伤害肌肉层(黏膜下层以 下)组织的前提下,使用内 镜将黏膜层切除至黏膜下层
炎症性 错构瘤性 增生性
肿瘤性
1.管状腺瘤 2.绒毛状腺瘤 3.管状绒毛状 腺瘤。
息肉的分类:
肿 瘤 性
绒毛状
错 构 瘤 性
炎症性、增生性
息肉好发部位: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便血
高位的 便中混有血, 低位的 便外附有血。
里急后重
息肉合并溃疡感染时,可有 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感。
症状
腹痛、腹泻
①肠道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出血及腹泻等并发症; ②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肠道息肉危害 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影响
肠道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
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肠道息肉处理原则
1.较小息肉小于0.5cm予活检钳除或氩气微波治疗。检
术中护理 术 前 护 理 并发症 术 后 护 理
1.基础护理 根据创面大小, 嘱患者卧床休息6~24h,必 要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 体征。避免剧烈活动,避免 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保持 病房环境安静、舒适,使患 者等到充分休息利于身体康 复。 2.饮食及药物治疗 切除 创面较大、可疑出血者,常 规给予止血和制酸剂。 1个 月内避免辛辣、刺激及坚硬 的食物,忌烟酒。
EMR发展史
EMR方法是由德国的Deyhle于1973年首次在文献上发表。 1984年,由日本多田医生等以“剥脱活检”的方式,主要 针对胃的病变正式应用于临床。 1985年工藤等把EMR方法应用于大肠病变。
近10年来,EMR技术在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在扩大。
EMR适应症
良性病变、黏膜内癌,直径<2cm的sm1
出院宣教
定期随访
饮食
肠息肉易与复发,息肉术 活动 后应密切随访,术后1个 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 复查。如有复发再行内镜 处理,一年后每年复查1 术后3周避免性生活,次。 6周内避免持重物, 长途步行,3个月内 禁骑自行车。
易消化、清淡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 学会观察 禁烟、禁酒
热烈欢迎护理部领导、 各位护士长莅临指导
EMR治疗肠道息肉
消化内科护理组
息肉的定义:
系指黏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肠
道息肉是指凡突出于结肠、直肠黏
膜面的隆起性病变。
目录
1 2 3 4
分类 症状 发病原因 EMR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预 防
5
6
息肉的分类:
1.炎症性息肉 2.炎症纤维性息肉 1.黑色素斑-胃肠多发 性息肉综合征 2.幼年性息肉综合征 1.增生性息肉 2.黏膜肥大性赘生物
定位
注射 布线 切除 收取病灶
注射法粘膜切除术
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
适用于较大的平坦型病变,对
大型的LST而言,EMR术无法一 次切除干净,采用EPMR是最佳 办法,否则,需外科干预。但 对于很大的病变,EPMR术操作 难度很大,要求术者具备较高 的技巧,如无把握,最好转交 外科处理。
注射法分片粘膜切除术(EPMR)
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不足之处
受内镜下可切除组织大小的限制 (<2cm)如肿瘤大小超过2cm,需 选择分块切除; 分块切除的组织边缘可能会有肿瘤 细胞残留; 切口边缘的电凝使得术后病理分析 困难; 注射针针头有可能把肿瘤细胞带至 更深层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不足之处
切除深度不易掌握 易损伤肌层,有引发出血和穿孔危险 不适于较大病变
的深度并回收所切除部分的
技术。
EMR优点
EMR是国内外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内镜下
黏膜切除术引入Biblioteka 本之前,胃、肠道切除术是早期胃、肠
道癌变唯一的治疗方法。
1.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无需麻醉,避免了麻醉风险很费用, 因此,费用低廉。 2.新疗法EMR与传统剖腹术相比,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3.不开腹,无腹部手术瘢痕,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4.不损害器官的完整性,术后不影响患者消化道的生理功能。 5.病灶可完整回收送检病理。
教会患者观察大便 的性质、颜色和量, 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肠息肉的预防措施预防 葡萄、茶叶、海带、红豆、
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A) 戒烟限酒,吸烟。少食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 及变质的食物,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 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突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 防细胞增生和突变的有效途径。 B)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
病例分析
病史简介
患者苏元志,男,52岁,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解 黄色不成形便2-3次/天,时有里急后重,无发热,无粘液脓血,间断出现,未予重 视。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左下腹为主,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无腰背部 放射痛,便后无缓解。2015-09-29就诊我院门诊查肠镜诊断:1.降结肠息肉2.慢性 结肠炎。于2015-10-14因“间断大便性状改变1年余,腹痛半年”来院,门诊以 “结肠息肉”收治入科。
EMR并发症及其对策
出血 穿孔
分为即刻出血和延迟出血; 术前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钛夹 止血是最佳选择,理由:
1.确保良好的视野 2.足够量的局部注射 3.万一穿孔,应冷静地对创面进行钛夹闭合 4.术后吸除消化道腔内气体
(1)操作简便
(2)已行追加处理 (3)预防延迟出血及促进创面愈合,优点很多。
目前公认的包括
癌。对sm2癌或浸润更深的癌变,由于 病变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率大,尚需追加 外科手术。
分化良好或中分化的腺癌,局限于m层, 无静脉和淋巴浸润,大小2cm以内;小
对大肠EMR适应症
于2cm的各型LST.相对适应症:无静脉 和淋巴浸润,大小2cm以内
EMR器械
透明帽法
注射法
注射法分片
透明帽法粘膜切除术
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 时间、次数的改变,便秘 或不明原因的腹泻以及腹痛。
肿块脱出
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 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 便后可自行复回。
检查方法
1.电子肠镜 2.气钡双重造影 3.超声内镜
诊断
1.有便血及大便习惯改变的病史及症状。 2.内窥镜检查可见突向肠腔的赘生物。 3.病理检查有明确的息肉性质的报告。 4.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可见红细胞。
可用于切除平坦型病变,缺 点是容易切除过深,引发穿 孔危险,适用于具有较厚肌 层的胃、直肠等部位的病变。
直肠类癌透明帽切除
注射法粘膜切除术
原理: 粘膜下层注入甘油果糖 +亚甲蓝,使病变基底 隆起(将平坦型病变转 变为隆起型病变)。 利用带钩的圈套器套住 病灶,收紧后使之成为 假蒂息肉,然后用PSD 切除。(将宽基病变转 变成假蒂息肉)。
查体
T:36.0℃
P62次/分
R16次/分
BP:140/80mmHg
神志清楚,腹部平软,中上腹及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辅助检查:2015-09-29本院肠镜示:结肠距肛门42cm处可见1.0*0.6cm息肉,提
示降结肠息肉。
查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62g/L,血小板215*109/L,凝血功能无异常。
心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按消化内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无渣饮食,予以抑酸、保护胃粘膜、调
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于2015-10-15行肠镜下结肠息肉EMR术。
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术中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情绪,并严密观 察创面有无出血及皮下气肿、腹部膨隆等穿孔现象。如遇有出血,协 助医师以氩离子电凝或钛夹止血,或者稀释的肾上腺素喷洒止血。同 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
形成原因
现在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 素有关: 1 慢性刺激: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
生的特殊刺 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等肠
道疾病的刺激。 2 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3 遗传因素:多发息肉患者,又叫家族性息肉病。 4 免疫力低下 5 情绪
C)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D) 生活规律,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 自己。 E)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Thank you!
1.心理护理:介绍内镜 微创治疗的方法、优点 和安全性,消除其不安 心理。
2.肠道准备:按常规做 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 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汁, 术前1天进流汁; 术前禁 食8~12h。术日晨口服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h内 喝完。 3.术前准备:签署手术 治疗同意书。查出凝血 时间、血小板计数、必 要时备血。术前30min肌 肉注射654-2注射液10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